第174章 南巡(五)

胤祥、胤禎帶了四名扈從,打馬往高郵而去,康熙御舟再有一日即將駐蹕高郵州,算來淮陰與高郵不過兩百餘里,一日疾行必然趕得及。兩人便稍稍放慢了些,胤禎嘆了口氣,道:“十三哥可瞧見剛纔出城時的情形了?”胤祥一臉凝色,道:“城中饑民越來越多,米鋪卻都下了板,不知那些商賈是想囤積居奇還是已然無米可賣,總之局勢不善。施世綸這人倒算有些膽識。”胤禎點了點頭,道:“十三哥說的是。比起那個董安國來,施世綸果然沒有跌了施琅的份兒。”頓了一下,終還是忍不住,又道:“八哥看着心也忒急了些,怎麼說也該以四哥馬首是瞻。”胤祥卻不想過多接這個茬兒,只淡淡道:“四哥把八哥留在身邊,八哥該曉得怎麼做。倒是咱倆要把事辦得漂漂亮亮的,既然四哥這麼信咱們,怎麼也不能枉了皇阿瑪和四哥的囑託。”胤禎這時才露出幾分笑模樣,哥倆同時在馬屁股上加了一鞭,急急向前馳去。

第二天,在城中微服巡查了一番之後,胤禛特意請來了施世綸。淮應府內堂之中,他示意施世綸坐在近旁,施世綸猶豫了一下,才挨着胤禛的左首坐了。胤禛苦笑道:“文賢,怎麼說我們認識也有些時日了,你又何必疏遠如此?”施世綸依舊板着臉道:“雍貝勒此次領着聖命,職道倒不必再避諱。只是,上回雍貝勒想起職道這個故人可不是什麼輕省的事兒,世綸敢不離着貝勒爺遠些?”語末的部分施世綸用了名字以自稱,顯得親近的多。這句話也把胤禛說的樂了,把李衛的案子交給施世綸,就是看準了他不懼權貴的風骨,但確實讓施世綸頭痛了一番。看來,施世綸經過這些年官場的歷練,人情練達倒比之前強了不少。

胤禛一笑,道:“李家的案子不也爲文賢賺了個‘青天’的名頭?算起來,文賢還是不虧。再者,文賢這回的麻煩可不是我給帶來的罷?”施世綸也笑了,道:“四爺要世綸留下,不是來和世綸檢討盈虧的罷?”胤禛收了笑顏,正色道:“文賢說得輕鬆。你未請旨而擅自截留漕糧,雖說事急從權,可處分卻是免不了的,你就不怕?”施世綸沉吟了片刻,道:“皇上仁德,世綸琢磨着皇上必撥漕糧救災民於水火,而世綸也已備下了請罪的摺子。”胤禛打斷他道:“這是題中之義,沒有規矩,焉成方圓?若是州府道官以後皆仿效你而爲,豈不亂了套?督撫這邊,皇上怕也是要維護的。”“是,世綸領會得。但只要城內能無一餓殍,世綸自己前程如何倒沒放在心上。”

“哦,置個人榮辱與不顧,不愧是正臣所爲。可你截了十萬漕糧,準備全部用來施粥嗎?”胤禛雖然語氣溫和,言辭卻突然轉厲。

施世綸楞了一下,半晌才喃喃道:“漕糧若不用來施粥,截來何用?”胤禛嘆了口氣,道:“對於漕糧之用,文賢還是有些書生氣啊。你適才報陳,米價高昂,致使百姓生計困難,你可曾想過,除了水患之外,米價高漲至平時十數倍還有什麼旁的緣由?”施世綸若有所思,道:“城中經營米鋪之輩,多是些奸商。趁着水患糧食稀缺之際大肆漲價,世綸曾與淮應府一道貼出安民告示,要糧商以平日糧價發賣,卻收效甚微。甚至有些糧商關了米鋪,謊稱已無糧可賣。見饑民日衆,世綸這才廣設粥棚。”

胤禛頷首道:“這就是了。俗話說,民不與官鬥,卻爲何區區商賈便敢與你這個道臺對着幹?無他,他們只守着一件:百姓要靠着吃糧活命,而他們手中恰恰有糧!”接着,胤禛撿着最易懂的方式爲施世綸講了供求差異對價格的影響,直至施世綸陷入了沉思之中。胤禛接着道:“漕糧單用來設粥棚,雖能解災民飢渴於一時,長此以往,卻不見得是上策。其一,因官府舍粥,致使城中百姓也如災民一般賴官府粥棚度日,不再買糧,糧商存糧無法出,必然將糧米轉運外省賤賣,城中之米便更少,而外省又會因大量糧米流入而引起米賤傷農。其二,漕糧爲稅糧,以充京畿糧倉,而備朝廷不時之需。漕糧用以賑濟之後,朝廷仍需補足倉中不足,因而便要再動用國帑買糧。國庫之中因平定邊事早已捉襟見肘……。”

施世綸眉頭幾乎擠成了一個川字,良久,才道:“世綸之前是想差了。如今看來,以漕糧平抑城中糧價纔是上上之選。世綸這就着人在城內安排平價售糧給城中百姓,如此,糧商若不想蝕本,便也得跟着官府的糧價發售,過上幾日,糧價便會回落如初。同時世綸在北門之外闢出塊處所,專門安置災民,並只在那一地設下粥棚,並在災民之中徵集民夫修河工,讓他們也能有安生立命之道。”胤禛微微一笑,道:“原先只是覺得文賢在刑獄上頗有見地,如今看起來,錢穀民政事文賢也是不弱。”施世綸忙擺擺手,道:“若非四爺提點,世綸怎麼想的及這些。”

胤禛此時突然想起了曾聽過的一樁與施世綸相關的往事,便饒有興趣地問道:“前年你可是在泰州知府任上?”見施世綸點頭稱是,胤禛不禁莞爾,道:“你可知你在京中有一綽號?”施世綸面上顯出些尷尬,道:“四爺很久以前就和世綸說過的。”這次倒是輪到胤禛尷尬,他自然不會忘記以前那句“十不全”的戲稱引得施世綸勃然大怒的事兒,便道:“那是我以前年幼妄語,做不得數。文賢在京裡如今有個‘鐵面知府’的名頭,倒是很有幾分豪氣?”施世綸失笑道:“原來四爺是說這個。前年皇上遣欽差督修泰州河堤,偏偏有些扈從及河道兵丁騷擾當地百姓,世綸這個父母官無奈之下只好祭出些雷霆手段來。”胤禛心中輕嘆了口氣,施世綸雖未提及這位欽差大臣的名字,可胤禛卻是知道的,康熙目下最倚重的臣子之一,戶部滿尚書馬齊!

第222章 渾水(三)第22章 圍獵(六)第387章 問鼎(十一)第66章 何去何從(七)第55章 初識愁滋味(九)第77章 從軍(八)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372章 風雲漸起(十八)第367章 風雲漸起(十三)第40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十)第260章 塵埃落定(三)第240章 渾水(二十一)第46章 麻煩(六)第59章 誰言寸草心(三)第330章 萬壽(七)第313章 一波未平(三)第111章 嫌隙(六)第291章 多事之秋(三)第205章 驚變(一)第248章 議儲(一)第17章 圍獵(一)第300章 多事之秋(十二)第199章 風雷涌動(六)第17章 圍獵(一)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第61章 何去何從(二)第160章 河務(三)第200章 風雷涌動(七)第252章 議儲(五)第18章 圍獵(二)第214章 驚變(十)第62章 何去何從(三)第205章 驚變(一)第200章 風雷涌動(七)第130章 暗潮洶涌(七)第314章 一波未平(四)第356章 風雲漸起(二)第390章 問鼎(十四)第211章 驚變(七)第262章 塵埃落定(五)第337章 父子兄弟(七)第193章 風雨欲來(六)第227章 渾水(八)第256章 議儲(八)第389章 問鼎(十三)第327章 萬壽(四)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371章 風雲漸起(十七)第157章 洗三(二)第286章 督撫之爭(十二)第383章 問鼎(七)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218章 驚變(十四)第204章 風雷涌動(十一)第82章 出征(五)第22章 圍獵(六)第385章 問鼎(九)第222章 渾水(三)第201章 風雷涌動(八)第100章 父子兄弟(六)第145章 二徵葛爾丹(十二)第376章 風雲漸起(二十二)第198章 風雷涌動(五)第107章 嫌隙(二)第330章 萬壽(七)第198章 風雷涌動(五)第246章 渾水(二十七)第183章 科舉弊案(五)第40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十)第124章 暗潮洶涌(一)第71章 從軍(二)第225章 渾水(六)第307章 南山遺恨(六)第107章 嫌隙(二)第41章 麻煩(一)第198章 風雷涌動(五)第338章 父子兄弟(八)10 喜訊二第172章 南巡(三)第195章 風雷涌動(二)第277章 督撫之爭(三)第130章 暗潮洶涌(七)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第210章 驚變(六)第295章 多事之秋(七)第378章 問鼎(二)第342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46章 麻煩(六)第124章 暗潮洶涌(一)第132章 管中窺豹(一)第39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九)第122章 波瀾橫生(五)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42章 麻煩(二)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二)第181章 科舉弊案(三)第88章 首戰葛爾丹(四)第308章 南山遺恨(七)
第222章 渾水(三)第22章 圍獵(六)第387章 問鼎(十一)第66章 何去何從(七)第55章 初識愁滋味(九)第77章 從軍(八)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372章 風雲漸起(十八)第367章 風雲漸起(十三)第40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十)第260章 塵埃落定(三)第240章 渾水(二十一)第46章 麻煩(六)第59章 誰言寸草心(三)第330章 萬壽(七)第313章 一波未平(三)第111章 嫌隙(六)第291章 多事之秋(三)第205章 驚變(一)第248章 議儲(一)第17章 圍獵(一)第300章 多事之秋(十二)第199章 風雷涌動(六)第17章 圍獵(一)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第61章 何去何從(二)第160章 河務(三)第200章 風雷涌動(七)第252章 議儲(五)第18章 圍獵(二)第214章 驚變(十)第62章 何去何從(三)第205章 驚變(一)第200章 風雷涌動(七)第130章 暗潮洶涌(七)第314章 一波未平(四)第356章 風雲漸起(二)第390章 問鼎(十四)第211章 驚變(七)第262章 塵埃落定(五)第337章 父子兄弟(七)第193章 風雨欲來(六)第227章 渾水(八)第256章 議儲(八)第389章 問鼎(十三)第327章 萬壽(四)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371章 風雲漸起(十七)第157章 洗三(二)第286章 督撫之爭(十二)第383章 問鼎(七)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218章 驚變(十四)第204章 風雷涌動(十一)第82章 出征(五)第22章 圍獵(六)第385章 問鼎(九)第222章 渾水(三)第201章 風雷涌動(八)第100章 父子兄弟(六)第145章 二徵葛爾丹(十二)第376章 風雲漸起(二十二)第198章 風雷涌動(五)第107章 嫌隙(二)第330章 萬壽(七)第198章 風雷涌動(五)第246章 渾水(二十七)第183章 科舉弊案(五)第40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十)第124章 暗潮洶涌(一)第71章 從軍(二)第225章 渾水(六)第307章 南山遺恨(六)第107章 嫌隙(二)第41章 麻煩(一)第198章 風雷涌動(五)第338章 父子兄弟(八)10 喜訊二第172章 南巡(三)第195章 風雷涌動(二)第277章 督撫之爭(三)第130章 暗潮洶涌(七)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第210章 驚變(六)第295章 多事之秋(七)第378章 問鼎(二)第342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46章 麻煩(六)第124章 暗潮洶涌(一)第132章 管中窺豹(一)第39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九)第122章 波瀾橫生(五)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42章 麻煩(二)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二)第181章 科舉弊案(三)第88章 首戰葛爾丹(四)第308章 南山遺恨(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