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

經過這一事件,佟貴妃的獲益最大。康熙以佟佳氏賢淑爲由冊封其爲皇貴妃,離皇后之位僅半步之遙。(佟佳氏以前爲貴妃)同時,請佟貴妃也付起教導太子之責,寓意一目瞭然,整個後宮都在議論,說佟佳氏必定不日之內問鼎後座。佟貴妃欣喜之餘,當然加倍地寵愛胤禛,深以胤禛爲自己的福星。

太子和胤禛之間的關係也大爲緩和,起因在於,祭奠圖海之時,裕親王曾經贈與諾敏賻儀倆千兩,在奏稟康熙時,言陳是皇四子秉承太子鈞諭所爲,康熙因此對太子大爲褒揚,認爲太子習仁君之道,而小有所成。太子興奮之餘,倒也沒有忘記胤禛的好,便刻意地親近起胤禛來。此舉正中胤禛下懷,便也常常得“二哥長,二哥短”的,兩人在佟貴妃宮中同進同出,一派兄友弟恭的場面,康熙也十分樂見其成,連帶賞了哥倆不少好玩意,只惹得大阿哥恨恨不已。然而,胤禛也十分小心,對太子盡兄弟之情,半臣之誼,卻也不敢走得太近,以防將來被人扣個“太子一黨”的名聲。

衛氏入宮以後,近況不佳,康熙仍舊惱她,只把她晾在一邊,也不搭理。而在胤禛眼裡,其實更多是康熙自己惱羞成怒而已,只苦了衛氏,遲遲得不到冊封,一直只是個宮人,太監們最最勢利,見狀也不待見,還常常欺負她,以至於冬天到了,也不肯按例撥給火炭,弄得衛氏房中冰冷陰暗。胤禛知道了之後,借個因頭接濟一些,又常常藉着佟貴妃的口,幫襯着些,這種情形之下,那些太監纔算是稍微客氣了些,以至於衛氏經年之下,也一直對於佟貴妃和四阿哥感激涕零。

過了兩年,康熙22年,又一名阿哥降生。這次是郭絡羅氏宜妃,後來此子敘齒第九,宜妃其實還爲康熙誕下了皇五子胤祺,只是胤祺木訥,還有點口吃,雖然康熙也憐愛有加,可畢竟胤佑有疾在身,不可能在日後榮登大寶。

知道九阿哥誕生的消息時,胤禛還曾經暗自嘀咕過,以前受康熙私訪的毒害太深,還老是以爲宜妃就像電視裡演得一樣,潑辣如紅樓之中的鳳姐,而康熙也在宮內就獨寵宜妃一人,實際之中,宜妃卻是乖巧可人,最最會左右逢源,而康熙也確實多在她的宮中流連,要不,怎麼能四年之內誕下兩名皇子?

由於佟佳氏一向統領六宮之時持正公允,而且深得康熙的敬重,在宮中人緣頗佳,所以很多時候,這些嬪妃也就湊到佟貴妃處聊天打雀牌,胤禛也就有機會趁機仔仔細細地研究了幾乎所有康熙的妃子,大飽眼福之外,也可以分析一下怎樣的母親會有怎樣的孩子。

這邊廂,康熙也越來越重視胤禛的學習,不僅嚴令顧八代好生教導,還給胤禛增加了湯斌,張英等漢學大家做師傅,講授禮義之篇,並易經等。加上法海的滿文,胤禛還要學習蒙語,藏語。胤禛簡直都快崩潰了。康熙居然還請比利時人南懷仁、法國人白晉爲太子和胤禛教授天文學,數學,拉丁語和法語。

胤禛很慶幸,因爲總算還能在這上面找回點面子。胤禛實在對滿語蒙語興趣全無,雖然每次都打起精神上那些課,可是卻始終無法得其門而入,爲此沒少挨師傅罰,但是天文學,數學,拉丁語和法語,胤禛的成績就是阿哥中的翹楚了。

到底,以前在現代社會時,爲了趕時髦拗造型,那時的自己特別學了有小資情調的法語,準備拿來哄美眉的,沒想到這裡碰到了用場。法語屬拉丁語系,有了法語基礎,拉丁語也就不在話下,只是古代法語和現代法語很多用法上有差異,所以這兩個帶着二品頂子的外國傳教士經常被傻了眼,因爲他們發現這位四阿哥常常不經意間吐出些個他們聽不懂的單詞,而且說法語時居然還帶着些那個尺寸小國英吉利的口音,這讓白晉分外胸悶。誰讓法蘭西和英吉利一直就是一對煎不斷理還亂的冤家對頭呢。

教授數學,天文學時,胤禛也是一點即通,而且常常舉一反三,在他而言,這些都是小兒科的東西了,好歹自己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就算以前大學數學當掉,也比300多年前的人強的太多了。從兩位“洋”師傅的口中,康熙常常聽到胤禛是如何聰穎,如何天才云云,而且兩位師傅還用半通的中文誇讚說,有其父必有其子,聽得康熙心中也是如飲佳釀一般。

第57章 誰言寸草心(一)第243章 渾水(二十四)第251章 議儲(四)第300章 多事之秋(十二)第178章 南巡(九)第140章 二徵葛爾丹(七)第156章 洗三第207章 驚變(三)第340章 父子兄弟(十)第351章 父子兄弟(二十一)第342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138章 二徵葛爾丹(五)第332章 父子兄弟(三)第30章 八阿哥(一)第268章 塵埃落定(十一)第51章 初識愁滋味(五)第41章 麻煩(一)第277章 督撫之爭(三)第368章 風雲漸起(十四)第198章 風雷涌動(五)第23章 兄弟(一)第187章 懲戒第81章 出征(四)第282章 督撫之爭(八)第67章 何去何從(八)第167章 國事家事(五)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15 家祭二第307章 南山遺恨(六)5 諍臣第281章 督撫之爭(七)第296章 多事之秋(八)第330章 萬壽(七)第320章 一波又起(六)第147章 二徵葛爾丹(十四)第352章 父子兄弟(二十二)第307章 南山遺恨(六)第150章 冷暖自知(一)5 諍臣第130章 暗潮洶涌(七)第222章 渾水(三)第164章 國事家事(二)第218章 驚變(十四)第359章 風雲漸起(五)第220章 混水(一)第95章 又生風波(三)第268章 塵埃落定(十一)第272章 塵埃落定(十五)第82章 出征(五)第78章 出征(一)第375章 風雲漸起(二十一)第377章 問鼎(一)第216章 驚變(十二)第274章 塵埃落定(十七)第316章 一波又起(二)27 傷逝一第133章 管中窺豹(二)第91章 首戰葛爾丹(七)第113章 家宴(一)第363章 風雲漸起(九)第40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十)第261章 塵埃落定(四)第331章 父子兄弟(一)第138章 二徵葛爾丹(五)第31章 八阿哥(三)第232章 渾水(十三)第58章 誰言寸草心(二)第48章 初識愁滋味(二)第165章 國事家事(三)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三)第266章 塵埃落定(九)第18章 圍獵(二)第110章 嫌隙(五)第337章 父子兄弟(七)第289章 督撫之爭(十五)第81章 出征(四)第148章 二徵葛爾丹(十五)第298章 多事之秋(十)第266章 塵埃落定(九)第304章 南山遺恨(三)第298章 多事之秋(十)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337章 父子兄弟(七)第108章 嫌隙(三)第322章 一波又起(八)第328章 萬壽(五)第103章 父子兄弟(九)5 諍臣第253章 議儲(六)第296章 多事之秋(八)第44章 麻煩(四)第22章 圍獵(六)第321章 一波又起(七)第263章 塵埃落定(六)第386章 問鼎(十)第375章 風雲漸起(二十一)第336章 父子兄弟(六)第235章 渾水(十六)第388章 問鼎(十二)第241章 渾水(二十二)
第57章 誰言寸草心(一)第243章 渾水(二十四)第251章 議儲(四)第300章 多事之秋(十二)第178章 南巡(九)第140章 二徵葛爾丹(七)第156章 洗三第207章 驚變(三)第340章 父子兄弟(十)第351章 父子兄弟(二十一)第342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138章 二徵葛爾丹(五)第332章 父子兄弟(三)第30章 八阿哥(一)第268章 塵埃落定(十一)第51章 初識愁滋味(五)第41章 麻煩(一)第277章 督撫之爭(三)第368章 風雲漸起(十四)第198章 風雷涌動(五)第23章 兄弟(一)第187章 懲戒第81章 出征(四)第282章 督撫之爭(八)第67章 何去何從(八)第167章 國事家事(五)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15 家祭二第307章 南山遺恨(六)5 諍臣第281章 督撫之爭(七)第296章 多事之秋(八)第330章 萬壽(七)第320章 一波又起(六)第147章 二徵葛爾丹(十四)第352章 父子兄弟(二十二)第307章 南山遺恨(六)第150章 冷暖自知(一)5 諍臣第130章 暗潮洶涌(七)第222章 渾水(三)第164章 國事家事(二)第218章 驚變(十四)第359章 風雲漸起(五)第220章 混水(一)第95章 又生風波(三)第268章 塵埃落定(十一)第272章 塵埃落定(十五)第82章 出征(五)第78章 出征(一)第375章 風雲漸起(二十一)第377章 問鼎(一)第216章 驚變(十二)第274章 塵埃落定(十七)第316章 一波又起(二)27 傷逝一第133章 管中窺豹(二)第91章 首戰葛爾丹(七)第113章 家宴(一)第363章 風雲漸起(九)第40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十)第261章 塵埃落定(四)第331章 父子兄弟(一)第138章 二徵葛爾丹(五)第31章 八阿哥(三)第232章 渾水(十三)第58章 誰言寸草心(二)第48章 初識愁滋味(二)第165章 國事家事(三)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三)第266章 塵埃落定(九)第18章 圍獵(二)第110章 嫌隙(五)第337章 父子兄弟(七)第289章 督撫之爭(十五)第81章 出征(四)第148章 二徵葛爾丹(十五)第298章 多事之秋(十)第266章 塵埃落定(九)第304章 南山遺恨(三)第298章 多事之秋(十)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337章 父子兄弟(七)第108章 嫌隙(三)第322章 一波又起(八)第328章 萬壽(五)第103章 父子兄弟(九)5 諍臣第253章 議儲(六)第296章 多事之秋(八)第44章 麻煩(四)第22章 圍獵(六)第321章 一波又起(七)第263章 塵埃落定(六)第386章 問鼎(十)第375章 風雲漸起(二十一)第336章 父子兄弟(六)第235章 渾水(十六)第388章 問鼎(十二)第241章 渾水(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