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何去何從(八)

這個安排是胤禛始料不及的。自胤祥出生以來,兩兄弟只是在康熙或者佟皇后慶生之時才得見面,根本沒有什麼別的機會共敘兄弟情。胤禛還以爲在這個時代,老十三就此成了陌路人呢。如今,卻正是成全了胤禛收小弟的念想。想到這裡,胤禛不由得偷笑了。

康熙注意到了胤禛臉上奇特的表情,笑道:“你又在打什麼主意?要是教不好老十三,看朕怎麼罰你。”

在那一霎間,胤禛多了一分頑皮的顏色,道:“兒臣只是想起,兩年前,十三弟在皇額孃的壽筵上憋急了,尿了褲子的那一幕,皇阿瑪當時笑稱要以後要封他一個‘尿褲貝勒‘的爵位。”

康熙聽罷也是呵呵一樂,道:“十三阿哥朕瞧着是個厚道的孩子,瞧着路數和你的性子有幾分類似。你就多照應照應他。你自己額娘那裡,也要多多走動。十四阿哥胤禎據說這幾日得了傷風,你額娘正勁着照顧他,過幾日朕也會去探望。”

胤禛想起這個十四弟心中就有一陣彆扭,幹嘛康熙非要給弟兄倆個起這麼相似的名字,要不是因爲這樣,後世又怎麼會有所謂雍正奪嫡改詔之說,一定得想辦法把老十四的名字給改了。而且,康熙的意思很明確,希望自己能和親生母親和“一母同胞”的弟弟多走動一些,可是胤禛有些懷疑是不是康熙有點記憶力欠佳,忘了剛剛纔罰了自己圈禁?

無奈,胤禛只得回道:“兒臣知道了,兒臣定當好好督導十三弟的學業。待兒臣思過三日後,就去給額娘請安,順便去看看十四弟。”

康熙讚許地點點頭,道:“這就好,朕今日和你說了這麼說,就是要讓你更多地瞭解識人用人之道。參與政務,當先有輪才之明啊。”

胤禛叩謝過康熙,便徑直朝郭琇走去。走到郭琇身旁,胤禛輕聲道:“郭大人,你起身吧。”

郭琇正被當頭的太陽曬得汗流浹背,一滴滴沿着鼻翼滴下來。聽到胤禛的聲音,擡頭一看,他原是認得胤禛的,便道:“臣是得皇上旨意在此思過。”語氣雖然還算禮貌,但也帶了一絲冷意。

胤禛不以爲意,道:“奉皇阿瑪口諭,請郭大人起身。”

郭琇這才朝上書房方向恭敬地叩了一個頭,道:“郭琇謝皇上聖恩。”正欲起身,就覺得膝蓋一軟,腳就不聽使喚了。胤禛連忙上去一把扶住了他,關切地問道:“你沒事吧?”

郭琇略略掙了一下,不想胤禛扶的很牢,沒有掙脫,便道:“郭琇不礙的,不勞四爺費心了。”

胤禛似笑非笑地看着他,道:“我知道郭大人蔘了我,這事是胤禛的不是,皇阿瑪也已經爲此處罰了我,胤禛沒有怪罪郭大人的意思,郭大人不必爲此介懷。此次,胤禛是奉命來傳皇上口諭給你。”

郭琇原本估計康熙舐犢情深,以爲自己這次一定是觸怒龍顏,所以梗着一股勁,要文臣死諫,現在卻心中多少有些納悶,瞧這位四阿哥的神色恬然,也不像要找自己晦氣的樣子,現在聽說胤禛是來傳皇上口諭,便正了正自己的袍服,帽子卻不急着戴上,心裡還是打着皇帝最少也是給自己罷官奪職處分的念頭,頂戴反正也是要繳還的,何必還費這個事情呢。

卻沒有想到康熙卻只是讓自己一個降五級使用,官職升降本就在皇帝的一念之中,幾日之間就起復的例子並不少見,這絕對算是不痛不癢的處分。正有些不知所措之際,就見胤禛衝自己抱了抱拳,便翩然離去。

郭琇跪在當場,心中仿似打翻五味瓶,也欲起身離去,就見李德全匆匆走過來,輕聲道:“皇上宣郭大人晉見。”李德全本有意要告訴郭琇,他這次得以被從輕發落是因爲四阿哥幫他求了情,要他念着四阿哥的好,琢磨了一下,又把這念頭壓了回去。以前李德全就在郭琇手上吃過大虧,實在是害怕郭琇藉着這個因頭再參自己個宦官干政的罪名,那可是要掉腦袋的罪過。於是便頭前帶路,卻一言不發。

郭琇心中一驚,不知是不是康熙又突然改了主意,只得又隨着李德全進了上書房,進去跪倒便道:“罪臣郭琇恭請皇上聖安。”

就聽康熙問道:“剛纔接到朕要四阿哥傳得口諭了?”

郭琇答道:“是。”

康熙接着問道:“四阿哥都說了什麼?”

郭琇就把剛纔的一幕複述了一遍。

康熙輕笑了一聲,道:“起來吧,你這個郭琇,看你一副犟頭倔腦的模樣,難不成真的要做比干?朕可不是商紂王。”

郭琇有些尷尬,但卻還是一臉的正經,道:“臣領着左督御史的差事,自然要盡做臣子的職守。”

康熙收起笑容,嘆了口氣,道:“郭琇,朕看了你的奏本,也處罰了四阿哥,但同時也處罰了你,你來說說,朕爲什麼這麼做?”

郭琇倒是乾脆,道:“臣不知道。”李德全在一旁聽了,心說,郭琇此人還真是膽大如斗,敢對這皇上這麼回話的,滿朝文武之間只怕就是此君了。

康熙稍稍怔了一下,復又笑道:“怎麼,對朕的處分有怨氣?”

郭琇磕頭觸地,道:“臣不敢。君有授,臣甘願領之。”

康熙苦笑了一下,道:“郭琇,你是直人,敢對朕說真話,這個,朕很欣賞,但你卻不識爲臣之道,朕便免不了要開導你些。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你是讀過的,應該明白這個道理。按你的說法,豈不是朝中所立,都是些奸佞之輩,若是朕都按你的摺子處置了那些皇子阿哥,朝廷重臣,明日早朝,廷上還能有幾個人?若是真有這麼些奸佞,朕也就不是什麼堯舜之君了。你摺子上,言辭誇大之處頗多,間爾也有私意在其中。”

康熙見郭琇猶有辯駁之意便接着道:“錢珏案的前因後果,朕都知道,你可敢對朕說,這件事情你完全是秉公辦理的?”

郭琇聽了這誅心之言,不由得汗水涔涔而下,不敢再多言一句。

康熙看到郭琇緊張的臉色煞白,便放緩了語氣道:“朕也不取海瑞的做法,誅而不教,有違聖人之道。四阿哥論做法,是有偏差,可是他正是因爲看到戴梓案的端倪,纔出手相助。朕論法度,不得不罰他,這是正國本,可是論情理,朕卻更看重他。朕把你叫回來,就是想告訴你,朕本想着要更加挫磨你些,可是四阿哥卻爲你求了情,朕不希望你和四阿哥之間有什麼芥蒂,你可明白?”

郭琇連忙道:“皇上一片苦心,臣銘記在心。臣有愧啊。”

康熙揮了揮手,便讓郭琇退下去了。

第313章 一波未平(三)第205章 驚變(一)第18章 圍獵(二)第162章 河務(五)第138章 二徵葛爾丹(五)第125章 暗潮洶涌(二)第356章 風雲漸起(二)第357章 風雲漸起(三)第201章 風雷涌動(八)第209章 驚變(五)第329章 萬壽(六)第347章 父子兄弟(十七)第144章 二徵葛爾丹(十一)第221章 渾水(二)第123章 波瀾橫生(六)第60章 何去何從(一)第189章 風雨欲來(二)第384章 問鼎(八)第117章 家宴(五)第296章 多事之秋(八)第368章 風雲漸起(十四)第287章 督撫之爭(十三)第138章 二徵葛爾丹(五)第53章 初識愁滋味(七)第112章 歷史軌跡第237章 渾水(十八)第94章 又生風波(二)第273章 塵埃落定(十六)第336章 父子兄弟(六)第116章 家宴(四)第296章 多事之秋(八)第341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271章 塵埃落定(十四)4 修行第229章 渾水(十)第228章 渾水(九)第338章 父子兄弟(八)第288章 督撫之爭(十四)第341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252章 議儲(五)第385章 問鼎(九)第114章 家宴(二)第102章 父子兄弟(八)第278章 督撫之爭(四)第127章 暗潮洶涌(四)第85章 首戰葛爾丹(一)第173章 南巡(四)第364章 風雲漸起(十)第277章 督撫之爭(三)第309章 南山遺恨(八)第282章 督撫之爭(八)第317章 一波又起(三)第121章 波瀾橫生(四)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第249章 議儲(二)第37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七)第209章 驚變(五)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114章 家宴(二)第145章 二徵葛爾丹(十二)第168章 封爵(一)第340章 父子兄弟(十)第246章 渾水(二十七)第390章 問鼎(十四)第287章 督撫之爭(十三)第291章 多事之秋(三)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第389章 問鼎(十三)第234章 渾水(十五)第330章 萬壽(七)第307章 南山遺恨(六)第365章 風雲漸起(十一)第122章 波瀾橫生(五)第249章 議儲(二)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332章 父子兄弟(二)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第393章 完結篇第39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九)第275章 督撫之爭(一)第66章 何去何從(七)第197章 風雷涌動(四)第93章 又生風波(一)第294章 多事之秋(六)第210章 驚變(六)第330章 萬壽(七)第63章 何去何從(四)第96章 父子兄弟(二)第239章 渾水(二十)第233章 渾水(十四)第226章 渾水(七)第168章 封爵(一)第162章 河務(五)第127章 暗潮洶涌(四)第240章 渾水(二十一)第228章 渾水(九)第134章 二徵葛爾丹(一)第131章 暗潮洶涌(八)11 郊迎一第197章 風雷涌動(四)
第313章 一波未平(三)第205章 驚變(一)第18章 圍獵(二)第162章 河務(五)第138章 二徵葛爾丹(五)第125章 暗潮洶涌(二)第356章 風雲漸起(二)第357章 風雲漸起(三)第201章 風雷涌動(八)第209章 驚變(五)第329章 萬壽(六)第347章 父子兄弟(十七)第144章 二徵葛爾丹(十一)第221章 渾水(二)第123章 波瀾橫生(六)第60章 何去何從(一)第189章 風雨欲來(二)第384章 問鼎(八)第117章 家宴(五)第296章 多事之秋(八)第368章 風雲漸起(十四)第287章 督撫之爭(十三)第138章 二徵葛爾丹(五)第53章 初識愁滋味(七)第112章 歷史軌跡第237章 渾水(十八)第94章 又生風波(二)第273章 塵埃落定(十六)第336章 父子兄弟(六)第116章 家宴(四)第296章 多事之秋(八)第341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271章 塵埃落定(十四)4 修行第229章 渾水(十)第228章 渾水(九)第338章 父子兄弟(八)第288章 督撫之爭(十四)第341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252章 議儲(五)第385章 問鼎(九)第114章 家宴(二)第102章 父子兄弟(八)第278章 督撫之爭(四)第127章 暗潮洶涌(四)第85章 首戰葛爾丹(一)第173章 南巡(四)第364章 風雲漸起(十)第277章 督撫之爭(三)第309章 南山遺恨(八)第282章 督撫之爭(八)第317章 一波又起(三)第121章 波瀾橫生(四)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第249章 議儲(二)第37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七)第209章 驚變(五)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114章 家宴(二)第145章 二徵葛爾丹(十二)第168章 封爵(一)第340章 父子兄弟(十)第246章 渾水(二十七)第390章 問鼎(十四)第287章 督撫之爭(十三)第291章 多事之秋(三)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第389章 問鼎(十三)第234章 渾水(十五)第330章 萬壽(七)第307章 南山遺恨(六)第365章 風雲漸起(十一)第122章 波瀾橫生(五)第249章 議儲(二)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332章 父子兄弟(二)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第393章 完結篇第39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九)第275章 督撫之爭(一)第66章 何去何從(七)第197章 風雷涌動(四)第93章 又生風波(一)第294章 多事之秋(六)第210章 驚變(六)第330章 萬壽(七)第63章 何去何從(四)第96章 父子兄弟(二)第239章 渾水(二十)第233章 渾水(十四)第226章 渾水(七)第168章 封爵(一)第162章 河務(五)第127章 暗潮洶涌(四)第240章 渾水(二十一)第228章 渾水(九)第134章 二徵葛爾丹(一)第131章 暗潮洶涌(八)11 郊迎一第197章 風雷涌動(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