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驚變(五)

康熙冷不丁發問,倒讓顧問行頗爲猶豫。太子處早早便報知了十八阿哥之事,可卻鮮見這位爺來探望。適才還聽幾名內侍報稱,太子如今正在作踐鎮國公普奇。

普齊原是輔國公,曾授宗人府左宗人,本是個人人眼饞的職銜,可普奇卻是個不曉事的,辦砸了幾樁差事,被康熙一惱之下奪了職,整整五年不過就是個閒散宗室。後經人勸,開始走八阿哥的門路,逐漸與八阿哥胤禩交往密切。幾年前正紅旗蒙古都統彭春以老疾乞休,普奇便由八阿哥舉薦補了都統銜,再一年又升了鎮國公,更是緊着巴結胤禩,逢年過節,普奇送八阿哥的禮比照送太子的例份。太子哪裡是個心胸廣闊的?自然被看在眼裡,恨在心間。普奇也知道太子不待見自己,此次隨扈伴駕,本就處處避着太子。不巧今日晨時,普齊出營,正好兩人堪堪撞見,請安稍慢,便被太子乘機教訓,據說還讓普奇大庭廣衆之下自己掌嘴,很是下了鎮國公的面子。

顧問行這邊廂正不知如何回話,就見康熙冷冷視其一眼,又道:“太子何在?”顧問行不敢再瞞,只得撿着說了幾句。聽罷,康熙眉頭緊蹙,只道:“你去,即刻把太子給朕找來。”轉身便進了外廂。顧問行不敢怠慢,心也提到了喉嚨口,腳下卻不敢怠慢,尋太子而去。

不多時,太子趕到。剛剛教訓過普奇,飭令普奇罰跪之時看其神色既羞且怒,面上更是被批的腫了起來,着實讓自己心中愜意的緊。進了帳,胤礽請過了安,始覺康熙面色不善,思量之下,終是不得要領,探尋問道:“皇阿瑪尋兒臣來,可有事曉諭兒臣?”康熙先前聽了顧問行稟告,而今又見胤礽居然沒有一字提及病重的十八阿哥,已是怒極,卻只淡淡道:“胤衸熱度甚高,你着人去內苑庫中取些冰塊送來。”太子低低應了一聲,卻實有些漫不經心。照着太子的想頭,這必是康熙的開場的引子。

在太子看來,胤衸之事,不過是孩童生些小疾,當不得大事。而康熙傳喚自己,必是朝廷要務,否則何必巴巴地尋了自己過來?他正尋思到底是何事體,只聞康熙又道:“朕已下旨意,命胤祉胤禛儘快送太醫前來行在,算着日子,也快到了。”“哦?”胤礽方回過神來,脫口而出道:“如若三弟四弟一同前來,京城之中豈非無人視事?”一出言,頓覺語義之中有些詰問之意,忙又轉圜着道:“兒臣是憂心,三弟四弟這一來,京裡再無年長之皇子,其餘弟弟都還未經歷練,怕是要誤事。”康熙不置可否,只道:“不妨,也好讓朕見見他們的真章。朕已命八阿哥、十阿哥掌總,若真有急務,送來此地便是。”胤礽面色當即一變,十阿哥出挑倒也罷了,胤礻我之母鈕鈷祿氏在宮中份位甚高,又是孝昭皇后親妹,除了自己和四阿哥胤禛,胤礻我算是皇子之中身份最尊貴者。可胤禩,一辛者庫賤妃所出的阿哥,憑什麼也得了皇阿瑪如此聖眷?這聖心,於今自個兒是愈發的揣摩不透了,胤禩近年本就張狂的很,再要是經了這麼一遭,還不定是怎麼個樣子,朝中人心向背,只怕立時也要離了自己而去。

念及此,愈想胤礽心中愈是憤懣,不由自主衝出一句:“胤禩他只怕擔不起朝務重擔,若是出了差池……”但話只說了半句,就被康熙冷寂的神色給噎了回去。康熙挪轉過身子,坐在榻沿上側目看着胤礽,冷冷道:“八阿哥他怎麼就擔不起?你又想的是出什麼差池?”

胤礽聞言大驚,慌忙擺手辯道:“不,不,兒臣不是這個意思。兒臣是想……八弟年紀尚輕,恐於處事上頭還欠妥當。兒臣以爲,不如還是着三弟四弟坐纛。如若皇阿瑪要歷練八弟之能,便令他隨着辦差便是,有三弟四弟督責着,八弟也不致有大錯。十八弟這兒,自小就多病,再說太醫不日便到,料也不會有大礙,皇阿瑪且寬心。”

幾句話聽下來,康熙已然完全明白胤礽之心,無非是心胸狹隘又泛着嫉恨的心思,於胤衸這更壓根就沒上過心,看看裡廂,念尚在病痛折磨中的胤衸,心中更是怒意四起。康熙自己最講孝悌,奉親長以孝,敬太皇太后、皇太后幾十載如一日,待兄弟寬厚,世祖章皇帝諸子,哪一個不是賞爵厚賜?便是後來常寧與八阿哥親近,犯了康熙之忌,也不過稍做懲戒。而今胤礽身爲儲君,於兄弟之間竟是一星半點睦悌都無,他朝若是登基,哪還有其他兄弟的活路?與兄弟如此,還能指望他孝敬君父?念及此處,一記急怒眼風掃向胤礽,厲聲道:“這是痄腮,是會要人命的!”

見康熙發作,胤礽神色大變,趕忙跪了叩首請罪道:“皇阿瑪恕罪,兒臣實是不知……”

“那你又知道什麼?朕看你忙的很!朕問你,方纔在做什麼?”胤礽聽了這刻厲的問責,早已驚得頰上淌下汗來,康熙也不予他回話的空,徑直又道:“忙着妒恨兄弟們搶了你的風頭,忙着挾私懷忿撻辱宗室大臣,你還有空知道小十八病重,還有空知道旁的?”

太子再不敢多言,跪了當地聽訓。康熙煩躁一揮手,衝着太子道:“擬旨,朕說你寫,旨意今夜便曉諭所有皇子及隨扈大臣。”太子這才起身,至案旁,惴惴提起筆,只聽康熙道:“近日,朕常有聽聞諸阿哥辱及大臣、侍衛之情,每每尋釁事端,橫加責罰於諸王、貝勒等。諸阿哥撻辱大小官員,不遵律令橫作威勢,致令臣工無以自存之道,實是借朕之威以恣意泄其私意。此等行徑有傷國體茲甚,此風,也斷不可長!一國之正主,只朕一人,權柄所在,朕何可分毫假手於人?即便如朕的親兄弟,裕親王、恭親王,於朕的大臣、侍衛中何曾有笞責其等之事端?縱是臣僕獲罪,朕也斷不輕宥,然卻從未有輕聽人言橫加責辱之理!”

胤礽聽着、寫着,實是心悸不已。這份上諭,明裡說是訓誡衆阿哥,實爲康熙斥責於己。行在之中,誰人不知,除了自己,還有哪個皇子敢如此加責大臣?上諭一出,自己還有什麼臉面?正當太子腹誹與惶惶兼而有之,康熙略一頓,太子執筆之手也連着顫了一顫,又聽康熙續言,不敢怠慢,忙又寫下:“俟後諸阿哥如若仍不改此前行徑,朕準被撻辱之人當面詰問其行此事端之因由,但有怨抑之情的,即刻報朕知道,朕斷不罪其。至於爾等有所聞見此類之事,也應據實上陳朕處,不得隱匿欺瞞。”

胤礽心裡對待將康熙口諭盡數謄了諭紙之上後,才捧了來給康熙過目,期期艾艾道:“皇阿瑪?”

14 家祭一第355章 風雲漸起(一)第242章 渾水(二十三)第357章 風雲漸起(三)1 誕生第203章 風雷涌動(十)第1節 我來了 布魯塞爾第309章 南山遺恨(八)第157章 洗三(二)第356章 風雲漸起(二)第335章 父子兄弟(五)第322章 一波又起(八)第357章 風雲漸起(三)第243章 渾水(二十四)第332章 父子兄弟(三)第66章 何去何從(七)第185章 科舉弊案(七)第319章 一波又起(五)第52章 初識愁滋味(六)第126章 暗潮洶涌(三)第215章 驚變(十一)第271章 塵埃落定(十四)第186章 又逢傷心事第99章 父子兄弟(五)第213章 驚變(九)第145章 二徵葛爾丹(十二)第196章 風雷涌動(三)第215章 驚變(十一)第337章 父子兄弟(七)第117章 家宴(五)第117章 家宴(五)第331章 父子兄弟(一)第266章 塵埃落定(九)第43章 麻煩(三)第146章 二徵葛爾丹(十三)第142章 二徵葛爾丹(九)第218章 驚變(十四)第248章 議儲(一)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第255章 議儲(七)第341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236章 渾水(十七)第118章 波瀾橫生(一)第127章 暗潮洶涌(四)第262章 塵埃落定(五)第137章 二徵葛爾丹(四)第84章 出征(七)第241章 渾水(二十二)第87章 首戰葛爾丹(三)10 喜訊二第122章 波瀾橫生(五)第169章 封爵(二)第257章 議儲(九)第387章 問鼎(十一)第226章 渾水(七)第220章 混水(一)第303章 南山遺恨(二)第375章 風雲漸起(二十一)第19章 圍獵(三)第197章 風雷涌動(四)第77章 從軍(八)第315章 一波又起(一)14 家祭一第134章 二徵葛爾丹(一)第89章 首戰葛爾丹(五)16 家祭三第269章 塵埃落定(十二)第282章 督撫之爭(八)第24章 兄弟(二)第172章 南巡(三)第89章 首戰葛爾丹(五)第291章 多事之秋(三)第165章 國事家事(三)第185章 科舉弊案(七)第40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十)第64章 何去何從(五)第245章 渾水(二十六)第327章 萬壽(四)第391章 問鼎(十五)第23章 兄弟(一)第117章 家宴(五)第236章 渾水(十七)第224章 渾水(五)第78章 出征(一)第381章 問鼎(五)第267章 塵埃落定(十)7 成長第388章 問鼎(十二)第236章 渾水(十七)第189章 風雨欲來(二)第289章 督撫之爭(十五)第348章 父子兄弟(十八)第368章 風雲漸起(十四)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第299章 多事之秋(十一)第138章 二徵葛爾丹(五)第314章 一波未平(四)第278章 督撫之爭(四)第332章 父子兄弟(三)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
14 家祭一第355章 風雲漸起(一)第242章 渾水(二十三)第357章 風雲漸起(三)1 誕生第203章 風雷涌動(十)第1節 我來了 布魯塞爾第309章 南山遺恨(八)第157章 洗三(二)第356章 風雲漸起(二)第335章 父子兄弟(五)第322章 一波又起(八)第357章 風雲漸起(三)第243章 渾水(二十四)第332章 父子兄弟(三)第66章 何去何從(七)第185章 科舉弊案(七)第319章 一波又起(五)第52章 初識愁滋味(六)第126章 暗潮洶涌(三)第215章 驚變(十一)第271章 塵埃落定(十四)第186章 又逢傷心事第99章 父子兄弟(五)第213章 驚變(九)第145章 二徵葛爾丹(十二)第196章 風雷涌動(三)第215章 驚變(十一)第337章 父子兄弟(七)第117章 家宴(五)第117章 家宴(五)第331章 父子兄弟(一)第266章 塵埃落定(九)第43章 麻煩(三)第146章 二徵葛爾丹(十三)第142章 二徵葛爾丹(九)第218章 驚變(十四)第248章 議儲(一)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第255章 議儲(七)第341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236章 渾水(十七)第118章 波瀾橫生(一)第127章 暗潮洶涌(四)第262章 塵埃落定(五)第137章 二徵葛爾丹(四)第84章 出征(七)第241章 渾水(二十二)第87章 首戰葛爾丹(三)10 喜訊二第122章 波瀾橫生(五)第169章 封爵(二)第257章 議儲(九)第387章 問鼎(十一)第226章 渾水(七)第220章 混水(一)第303章 南山遺恨(二)第375章 風雲漸起(二十一)第19章 圍獵(三)第197章 風雷涌動(四)第77章 從軍(八)第315章 一波又起(一)14 家祭一第134章 二徵葛爾丹(一)第89章 首戰葛爾丹(五)16 家祭三第269章 塵埃落定(十二)第282章 督撫之爭(八)第24章 兄弟(二)第172章 南巡(三)第89章 首戰葛爾丹(五)第291章 多事之秋(三)第165章 國事家事(三)第185章 科舉弊案(七)第40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十)第64章 何去何從(五)第245章 渾水(二十六)第327章 萬壽(四)第391章 問鼎(十五)第23章 兄弟(一)第117章 家宴(五)第236章 渾水(十七)第224章 渾水(五)第78章 出征(一)第381章 問鼎(五)第267章 塵埃落定(十)7 成長第388章 問鼎(十二)第236章 渾水(十七)第189章 風雨欲來(二)第289章 督撫之爭(十五)第348章 父子兄弟(十八)第368章 風雲漸起(十四)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第299章 多事之秋(十一)第138章 二徵葛爾丹(五)第314章 一波未平(四)第278章 督撫之爭(四)第332章 父子兄弟(三)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