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問鼎(六)

夏去秋來,秋隱冬至。殿外紛紛揚揚地下着初冬的第一場大雪,暢春園中鬆品落落,雪格索索,又有這碎玉作了天幕,蒼山鏡湖益發映襯得端凝莊重起來。清溪書屋外所植千竿森森鳳尾,憑此得了潤澤,也愈發在一爿瑩潔的天地中顯得青碧如玉,捲棚歇山頂的垂脊之上,也積了厚厚一層雪,經風一吹,便又撲簌簌地落了下來。雪中隱隱有一個身影,略顯單薄的身子着一件石青常服褂子,外罩件青狐皮袍,皇子定例的紅絨結頂下是一張清弱瘦削的臉,在殿前跪下,對着寢殿正中叩首請了個安,待直起身來,一時又有些怔愣,兀自失神地望着東面暖閣默然不語。

皇帝近來身子極不好,自十月入冬以來,康熙舊疾復生,身子上下竟是每一處都不爽利,到了前些時日更是每況愈下,因風寒連咳了十數日,白日夜裡躺在臥榻之上都是氣喘不斷,輾轉難眠不說,還伴着陣陣心悸,偶爾昏睡又渾然不知人事。手臂既疼且木的寫不得字不說,足疾也不知時的又發了……諸王大臣憂心如焚,待候着旨意傳出來,只是命胤祉、胤禛、胤祹三人輪流排班侍駕,覲見的一概擋了,要緊政務交閣部擬條子,其餘皇子來請安的,也一律命在殿外叩首即回。

“十三爺——?”胤祥待要起身之時,不覺腿上痛的厲害,膝下早已教冰冷的雪水化溼了一片,他咬牙掙扎着站起身來,跟着身子一晃悠,卻被一人穩穩地扶住了。來人正是首領太監陳福,他本伺候在廊下,這連着十數日晌午總不免見着這一幕,他也是有些熟慣了,只是今日離得近,見着胤祥額上蹭下豆大的冷汗,心中倒落下許多不忍,再想想裡間正說話的那位,不由心下一動,輕聲道,“趕巧萬歲爺今兒精神好,這會子正和四爺說話,要麼——奴才進去替您回一聲兒?”

胤祥扶着陳福的手微微有些抖,感激地看了陳福一眼,復又定定地望向暖閣,怎麼也不肯錯眼,以極冀望的神情寫在臉上。良久,胤祥心內卻翻覆起一陣又一陣的怨悵與苦悶,終還是心懷懼怯,他緩緩收回目光,落寞地搖了搖頭,道:“皇上未必肯見我,何苦再累你吃這個掛落?就不必驚動皇上了,我這便回罷。”說着,邊回身往儀門外走,陳福只得隨了兩步相送,到得宮門外,胤祥遲疑了一發,還是扯着陳福問了道,“皇上的身子可怎麼樣了呢?”陳福只見胤祥臉上真切地掛滿了憂心,也不願瞞他,便實言相告道,“皇上這兩日已見好了,只胃口稍差些,但也能略進些清淡膳食,太醫又用了些溫補的藥,還得徐徐調治些時日。”說罷,又遣了身旁一個小太監換着來扶送胤祥,方纔打了個千離去。

正低頭往回走了步,就聽見一聲譏笑揶揄,“你倒不吝行這個方便!”陳福先是驚了一下兒,慌忙擡頭一看,見是總管太監魏珠悠悠揹着手走了過來,一時又安了心,仗着自個兒聖眷與他相差無倆,便也就假模假式地打了個千兒,訕笑道,“給大總管請安了,既是在御前當差,凡事不都得廣結善緣呢麼?”魏珠兩眼一眯,瞧着他只比自己低一級的服色,只是冷笑道,“怎麼,看今兒四爺在,就想圖這個巴結買好兒?”“奴才就有什麼心思,也背不過您去不是?”陳福一口截了魏珠的話,再暗暗瞧了他一眼。聽了他這話,魏珠臉色才稍緩了些。陳福躬身湊近了,復又賠笑道,“奴才這不是看四爺近來頗得着聖眷,連內務府的人都巴結着,就自作主張了一回,還沒來得及回您知道……”魏珠這方擡眼望了望胤祥遠去的身影,卻是頗不以爲然,哼過一聲便往裡去了,“若是再有下回,你自個兒瞧着辦吧。”

暖閣之中,胤禛正斜坐在康熙榻旁,伴着皇父隨意說話解悶。近些時日以來,他在皇父身邊的時候比其餘二人還要更多些,侍疾之日也都是親嘗湯藥飯食,守着皇父每日醒轉的一小歇,陪着同他略略說些話,精神上熬着,膳食也用的草率,人不禁都消瘦了一整圈。康熙此刻望着胤禛,只見他的眼窩熬的深深凹陷下去,臉色也有些發青,感動之下,憐惜更甚,本欲說兩句溫慰之辭與他,不妨魏珠正從外間轉了進來,規矩打了個千,輕聲跪稟道,“萬歲爺……該傳膳了。”

康熙略一頷首,似不經意問道:“方纔外頭的……是胤祥?”魏珠心中一顫,就勢雙膝跪了,小心翼翼地回道,“回主子話,是十三阿哥……”胤禛伺候在內,只隱約聽見外頭輕微的幾句說話聲,這會子聽着二人一問一答,不覺也是詫異康熙如何知道,然而覷着康熙越來越陰沉的臉色,胤禛不知究裡,不禁也是心中一沉,當下立起身來,魏珠也是內裡忐忑,況他本就不欲替陳福兜着,慌忙坦陳道,“十三阿哥不敢驚動主子,請了安就走,又問了奴才主子身子可見好了麼,陳福看十三阿哥也是憂心主子的身子,就回了他兩句,只說是主子如今已見大安了。奴才跟邊兒上聽着,他雖沒敢太詳細吧,可到底也違了主子的規矩——”魏珠說着說着,猛然間住了口,驚覺這竟是引火燒身的話頭兒,當下唬得額上、頸子上是冷汗迭出,狠狠在了自己面頰上批了一下兒,又是慌慌地叩頭道,“是奴才當差不謹,奴才該死!”

“你這個總管是越當越回去了,倒能由着底下人自作聰明!”康熙冷哼一聲道,卻也不再理他,只是又冷冷道,“憑是誰,聽了這話也都要進來問個安,就此走了的,怕除了他也沒別人。”便在魏珠咬牙切齒地暗恨陳福之時,胤禛方聽出由來,一時哪來得及分辨是非,急忙朝康熙請道,“皇阿瑪,兒臣這就去追他回來——”康熙神色冷寂,只擺了擺手,“他走了也罷,朕亦不願見他。”

第103章 父子兄弟(九)第245章 渾水(二十六)第360章 風雲漸起(六)第130章 暗潮洶涌(七)第71章 從軍(二)第284章 督撫之爭(十)第88章 首戰葛爾丹(四)第222章 渾水(三)6 反思第380章 問鼎(四)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四)第151章 冷暖自知(二)第262章 塵埃落定(五)第209章 驚變(五)第47章 初識愁滋味(一)第316章 一波又起(二)第351章 父子兄弟(二十一)第205章 驚變(一)第196章 風雷涌動(三)第367章 風雲漸起(十三)第212章 驚變(八)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236章 渾水(十七)第210章 驚變(六)第324章 萬壽(一)第379章 問鼎(三)第238章 渾水(十九)第378章 問鼎(二)第191章 風雨欲來(四)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第268章 塵埃落定(十一)第90章 首戰葛爾丹(六)第259章 塵埃落定(二)第211章 驚變(七)第129章 暗潮洶涌(六)第318章 一波又起(四)第379章 問鼎(三)第21章 圍獵(五)第237章 渾水(十八)第381章 問鼎(五)第166章 國事家事(四)第113章 家宴(一)第344章 父子兄弟(十四)第71章 從軍(二)第183章 科舉弊案(五)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第28章 傷逝(二)第359章 風雲漸起(五)第298章 多事之秋(十)第275章 督撫之爭(一)第253章 議儲(六)第223章 渾水(四)第324章 萬壽(一)第348章 父子兄弟(十八)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第201章 風雷涌動(八)第41章 麻煩(一)第72章 從軍(三)第65章 何去何從(六)第209章 驚變(五)第346章 父子兄弟(十六)第92章 首戰葛爾丹(八)第178章 南巡(九)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316章 一波又起(二)第244章 渾水(二十五)第38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八)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329章 萬壽(六)第160章 河務(三)第140章 二徵葛爾丹(七)第151章 冷暖自知(二)第66章 何去何從(七)第314章 一波未平(四)第143章 二徵葛爾丹(十)第120章 波瀾橫生(三)第367章 風雲漸起(十三)第308章 南山遺恨(七)第153章 冷暖自知(四)第67章 何去何從(八)第122章 波瀾橫生(五)第338章 父子兄弟(八)第292章 多事之“秋”(四)第253章 議儲(六)第182章 科舉弊案(四)第274章 塵埃落定(十七)第174章 南巡(五)第121章 波瀾橫生(四)第343章 父子兄弟(十三)第197章 風雷涌動(四)第155章 冷暖自知(六)第247章 渾水(二十八)第320章 一波又起(六)第157章 洗三(二)第150章 冷暖自知(一)第116章 家宴(四)第234章 渾水(十五)第106章 嫌隙(一)第82章 出征(五)第322章 一波又起(八)
第103章 父子兄弟(九)第245章 渾水(二十六)第360章 風雲漸起(六)第130章 暗潮洶涌(七)第71章 從軍(二)第284章 督撫之爭(十)第88章 首戰葛爾丹(四)第222章 渾水(三)6 反思第380章 問鼎(四)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四)第151章 冷暖自知(二)第262章 塵埃落定(五)第209章 驚變(五)第47章 初識愁滋味(一)第316章 一波又起(二)第351章 父子兄弟(二十一)第205章 驚變(一)第196章 風雷涌動(三)第367章 風雲漸起(十三)第212章 驚變(八)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236章 渾水(十七)第210章 驚變(六)第324章 萬壽(一)第379章 問鼎(三)第238章 渾水(十九)第378章 問鼎(二)第191章 風雨欲來(四)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第268章 塵埃落定(十一)第90章 首戰葛爾丹(六)第259章 塵埃落定(二)第211章 驚變(七)第129章 暗潮洶涌(六)第318章 一波又起(四)第379章 問鼎(三)第21章 圍獵(五)第237章 渾水(十八)第381章 問鼎(五)第166章 國事家事(四)第113章 家宴(一)第344章 父子兄弟(十四)第71章 從軍(二)第183章 科舉弊案(五)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第28章 傷逝(二)第359章 風雲漸起(五)第298章 多事之秋(十)第275章 督撫之爭(一)第253章 議儲(六)第223章 渾水(四)第324章 萬壽(一)第348章 父子兄弟(十八)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第201章 風雷涌動(八)第41章 麻煩(一)第72章 從軍(三)第65章 何去何從(六)第209章 驚變(五)第346章 父子兄弟(十六)第92章 首戰葛爾丹(八)第178章 南巡(九)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316章 一波又起(二)第244章 渾水(二十五)第38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八)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329章 萬壽(六)第160章 河務(三)第140章 二徵葛爾丹(七)第151章 冷暖自知(二)第66章 何去何從(七)第314章 一波未平(四)第143章 二徵葛爾丹(十)第120章 波瀾橫生(三)第367章 風雲漸起(十三)第308章 南山遺恨(七)第153章 冷暖自知(四)第67章 何去何從(八)第122章 波瀾橫生(五)第338章 父子兄弟(八)第292章 多事之“秋”(四)第253章 議儲(六)第182章 科舉弊案(四)第274章 塵埃落定(十七)第174章 南巡(五)第121章 波瀾橫生(四)第343章 父子兄弟(十三)第197章 風雷涌動(四)第155章 冷暖自知(六)第247章 渾水(二十八)第320章 一波又起(六)第157章 洗三(二)第150章 冷暖自知(一)第116章 家宴(四)第234章 渾水(十五)第106章 嫌隙(一)第82章 出征(五)第322章 一波又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