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初識愁滋味(二)

不知是不是所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太皇太后過世沒有多少日子,康熙就接報說,皇六子胤祚出痘,病勢兇猛,高熱不退。雖然此子子出生伊始,就病怏怏的,一直不很得康熙的歡心,但是畢竟舐犢情深,康熙自己得過天花,知道這病的險惡,而且世祖皇帝也是因爲這病而英年早逝,康熙不得不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而況,目下德妃正懷着身孕,已近臨盆日期,斷不可因此事而讓她分心掛懷,而且天花傳染性極強,爲防止其他皇阿哥也感染,康熙不得不當即下令將胤祚移往京郊一處宅子,並下令其他阿哥不得擅離居所,以避痘禍,自己則每天過去探視照料。

不料幾日之後,噩耗還是傳來,胤祚到底還是沒有扛過去。胤禛雖和胤祚沒有什麼交情,卻也唏噓不已,這些表面上看着光鮮的皇阿哥,面對死亡之時還是一樣的柔弱。康熙更是身受雙重打擊,不由身心憔悴,老態頓現。而就在此刻,報聞烏雅氏誕下皇阿哥一名,康熙居然看到奏報只是冷冷說了一句‘知道了’便不聞不問了。胤禛心道:此子只怕將來命運多舛,以目下康熙的心情,怕是已將喪失祖母和胤祚之痛怪罪於這名新生的阿哥頭上,而這種冷淡對於皇子只怕是致命的,因爲皇子的與榮與寵,完全在於皇帝的聖心默年之間。胤禛自己也不知該如何應對這種局面,只能默祝這名排行十四的‘同母兄弟’能好運了。

而胤禛自己也有很多煩心之事,首當其衝就是和八阿哥之間的關係。八阿哥此時也已經進學,雖說經常和胤禛見面,可是看見胤禛不是迅速尋個因頭避開,就是平平淡淡,彷彿帶了一層面具。胤禛心中頗爲納悶,佟貴妃和自己是對他們母子兩人很盡心了,不光常常照應,而且也會用自己的體己銀子爲母子兩個貼補些,佟貴妃還在康熙面前進言,稱八阿哥年紀也越來越大,總不能額娘還只是個宮人的身份,進學了面上也不好看,而且總跟着惠妃也不成事,所謂母子連心。總算說動了康熙,封了衛氏一個良嬪的名分。胤禛去衛氏處道喜之時,衛氏自是歡欣不已,道謝連連,可是看八阿哥,卻是一臉的不快,叫了一聲“四哥”便側坐一旁,一言不發。衛氏象是也怕自己的兒子,也不敢說什麼,只是一臉愧疚地看着胤禛,一個勁地道歉:“四阿哥,對不住啊,八阿哥還小,不懂事,不懂禮數,您千萬別怪他。”倒是弄到胤禛很不好意思,道:“母妃,千萬別這麼說,自家兄弟,就是您,皇額娘也說過,拿您當妹妹看的,這些都是應當的。”說道此處,就見八阿哥臉上竟露出些許忿忿之色。胤禛雖心中不解爲何胤祀對自己似乎有些心結,但也不便詢問,只能稍稍閒聊了幾句,就草草告辭。

在南書房讀書之時,到底八阿哥的母親身份不高,所謂子以母貴,八阿哥的境遇便不如其他阿哥。其他阿哥犯錯,師傅都不罰,而八阿哥卻常常得咎,挨手板,罰跪,也算是家常便飯了。這一天,教蒙語的諳達查考衆皇子的功課,明明是五阿哥沒有準備好功課,回答不出問題,但五阿哥的母妃是宜妃,名位頗高,所以諳達藉口五阿哥身體有恙,楞是要罰八阿哥代跪。胤禛說情,胤祀卻並不領情,冷笑一聲,自己一轉身就出了書房,跪在了太陽地裡,此時已是初夏時分,太陽毒辣辣的,宮中又沒有遮陽的樹木,烤在驕陽之下,一會工夫,胤祀就已汗透重衫。

胤禛實在心有不忍,待小棲之時,走到八阿哥身邊,附身問道:“八弟,可要四哥去和諳達說說,免了這一罰?不想八阿哥頭一擰,冷冷道:“胤祀不敢勞四哥的駕。”

胤禛皺了皺眉,問道:“八弟,是不是哥子我做了什麼讓八弟不滿之事,或是你對四哥有什麼誤解?”

胤祀只是搖搖頭,逼得急了,道:“就當胤祀不識好歹便了。”

胤禛不解,道:“什麼意思,大家兄弟,有什麼不能當面說的?”

胤祀聞言一下子激動起來,大聲道:“兄弟,是啊,我也是皇阿瑪的兒子,可是,同父不同命,四哥你就有皇額娘,還有佟家在後面撐着,你還受着貝子爵,可你看看我,平時內務府根本就不理我額娘,她連冬天叫個炭盆都得給那些閹寺陪小心,連過年過節都賞不出下人來,還得靠四哥和佟貴妃的接濟。四哥你可知道,弟弟我平時被那些個太監怎麼說嗎?說不知我是哪裡來的野種,肯定不是皇阿瑪的骨肉,而且最最窮酸,跟着也沒意思。四哥,胤祀知道你對我額娘和我好,可是,你越對我好,我就越覺得擡不起頭!”

胤禛聞言吃了一驚,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原本是存了要拉攏八阿哥的心思,以爲“事在人爲”這纔對他們母子特別上心,凡事特別予以照應,他就是不希望在所謂的將來,這個弟弟依舊如歷史一般成爲自己的政敵。沒想到反而好象有些弄巧成拙,這個虛歲只有八歲的弟弟心裡面居然會如此考慮,讓胤禛大跌眼鏡。

不過,這倒是應了一句古話,“一升米交一個朋友,一擔米養一個仇人”。胤禛心說,看來自己要調整對待八阿哥的策略了。

另一個層面,佟貴妃之事也是胤禛現時心中的塊壘之一。康熙在後宮之中,雖說最寵愛的未必是佟氏,但是最敬重的卻必然是她。他不明白,爲什麼,康熙雖然要佟貴妃負起統領六宮之責,卻遲遲不肯冊封她爲皇后。雖說他並非佟氏親生,可他這十二年來看得很清楚,佟妃是實心待他,所以他頗有些爲佟妃不值。

第178章 南巡(九)第91章 首戰葛爾丹(七)第347章 父子兄弟(十七)第75章 從軍(六)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第212章 驚變(八)第148章 二徵葛爾丹(十五)第349章 父子兄弟(十九)第363章 風雲漸起(九)第262章 塵埃落定(五)第39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九)第119章 波瀾橫生(二)第133章 管中窺豹(二)第89章 首戰葛爾丹(五)第345章 父子兄弟(十五)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305章 南山遺恨(四)第288章 督撫之爭(十四)第37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七)第387章 問鼎(十一)第209章 驚變(五)第243章 渾水(二十四)第98章 父子兄弟(四)第142章 二徵葛爾丹(九)4 修行第223章 渾水(四)第63章 何去何從(四)第355章 風雲漸起(一)第195章 風雷涌動(二)27 傷逝一第228章 渾水(九)第190章 風雨欲來(三)第176章 南巡(七)第37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七)第123章 波瀾橫生(六)第296章 多事之秋(八)第20章 圍獵(四)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第107章 嫌隙(二)第28章 傷逝(二)第61章 何去何從(二)第197章 風雷涌動(四)第384章 問鼎(八)第230章 渾水(十一)第282章 督撫之爭(八)第293章 多事之秋(五)第328章 萬壽(五)第361章 風雲漸起(七)第111章 嫌隙(六)第158章 河務(一)第72章 從軍(三)第227章 渾水(八)第129章 暗潮洶涌(六)第251章 議儲(四)第71章 從軍(二)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26 兄弟三第112章 歷史軌跡第219章 驚變(十五)第129章 暗潮洶涌(六)第301章 意動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第20章 圍獵(四)第219章 驚變(十五)第180章 科舉弊案(二)第246章 渾水(二十七)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155章 冷暖自知(六)第125章 暗潮洶涌(二)第101章 父子兄弟(七)第211章 驚變(七)第63章 何去何從(四)第392章 問鼎(十六)第387章 問鼎(十一)第251章 議儲(四)第282章 督撫之爭(八)第332章 父子兄弟(二)第277章 督撫之爭(三)第108章 嫌隙(三)第326章 萬壽(三)第130章 暗潮洶涌(七)第248章 議儲(一)第134章 二徵葛爾丹(一)第325章 萬壽(二)第343章 父子兄弟(十三)第223章 渾水(四)第96章 父子兄弟(二)第198章 風雷涌動(五)第131章 暗潮洶涌(八)第141章 二徵葛爾丹(八)第155章 冷暖自知(六)第75章 從軍(六)第234章 渾水(十五)第40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十)第177章 南巡(八)第365章 風雲漸起(十一)第28章 傷逝(二)第348章 父子兄弟(十八)第232章 渾水(十三)第360章 風雲漸起(六)
第178章 南巡(九)第91章 首戰葛爾丹(七)第347章 父子兄弟(十七)第75章 從軍(六)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第212章 驚變(八)第148章 二徵葛爾丹(十五)第349章 父子兄弟(十九)第363章 風雲漸起(九)第262章 塵埃落定(五)第39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九)第119章 波瀾橫生(二)第133章 管中窺豹(二)第89章 首戰葛爾丹(五)第345章 父子兄弟(十五)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305章 南山遺恨(四)第288章 督撫之爭(十四)第37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七)第387章 問鼎(十一)第209章 驚變(五)第243章 渾水(二十四)第98章 父子兄弟(四)第142章 二徵葛爾丹(九)4 修行第223章 渾水(四)第63章 何去何從(四)第355章 風雲漸起(一)第195章 風雷涌動(二)27 傷逝一第228章 渾水(九)第190章 風雨欲來(三)第176章 南巡(七)第37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七)第123章 波瀾橫生(六)第296章 多事之秋(八)第20章 圍獵(四)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第107章 嫌隙(二)第28章 傷逝(二)第61章 何去何從(二)第197章 風雷涌動(四)第384章 問鼎(八)第230章 渾水(十一)第282章 督撫之爭(八)第293章 多事之秋(五)第328章 萬壽(五)第361章 風雲漸起(七)第111章 嫌隙(六)第158章 河務(一)第72章 從軍(三)第227章 渾水(八)第129章 暗潮洶涌(六)第251章 議儲(四)第71章 從軍(二)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26 兄弟三第112章 歷史軌跡第219章 驚變(十五)第129章 暗潮洶涌(六)第301章 意動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第20章 圍獵(四)第219章 驚變(十五)第180章 科舉弊案(二)第246章 渾水(二十七)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155章 冷暖自知(六)第125章 暗潮洶涌(二)第101章 父子兄弟(七)第211章 驚變(七)第63章 何去何從(四)第392章 問鼎(十六)第387章 問鼎(十一)第251章 議儲(四)第282章 督撫之爭(八)第332章 父子兄弟(二)第277章 督撫之爭(三)第108章 嫌隙(三)第326章 萬壽(三)第130章 暗潮洶涌(七)第248章 議儲(一)第134章 二徵葛爾丹(一)第325章 萬壽(二)第343章 父子兄弟(十三)第223章 渾水(四)第96章 父子兄弟(二)第198章 風雷涌動(五)第131章 暗潮洶涌(八)第141章 二徵葛爾丹(八)第155章 冷暖自知(六)第75章 從軍(六)第234章 渾水(十五)第40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十)第177章 南巡(八)第365章 風雲漸起(十一)第28章 傷逝(二)第348章 父子兄弟(十八)第232章 渾水(十三)第360章 風雲漸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