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風雷涌動(十)

這一日,行在之中,康熙喚了伴駕羣臣一道遊園,順便考教二位阿哥文才書法。及至廊間,康熙一旁看着胤禛與胤祥揮毫,才稍露出幾分笑意。胤禛的字原本筆鋒刻意,頗爲厚重,如今看着,倒是轉圜間透出了些灑脫。胤祥的字也不錯,上回教他用筆之道,他應很是用了些功夫。片刻,已成就兩副條幅。

高士奇侍候聖駕幾十年,自然看得出此時康熙心境甚佳,忙前趨兩步,將殘墨用布團吸了,與邢年一道將條幅平鋪於案上,先看了四阿哥詩作,讚道:“端得好一首山池晚步。”輕輕吟誦,道:“夕陽斜映綠波清,閒傍長橋步屧行。山靜鹿過銜瑞草,溪平魚泳趁飛英。濛濛嵐氣侵衣潤,款款香風撲面輕。徒倚景光天欲暮,凌虛樓閣帶霞明。”嘖嘖嘆過,又看十三阿哥的,莞爾,道:“四阿哥方纔是一靜,意境清幽,十三阿哥這邊廂卻是一動,志向可敬。”衆人也看了,這回是卻張英來湊趣,道:“確是如此,諸位來看十三阿哥的試馬篇。”一頓,帶了幾分南音,誦道:“名驥來天廄,翩翩過苑門。風吹朱鬣動,沙淺玉蹄翻。縱有馳驅力,寧酬豢養恩。長嘶頻顧影,矢志交騰騫。”

聽得當間那一句“縱有馳驅力,寧酬豢養恩”,康熙笑意更濃,回顧羣臣道:“眼下太子患疾,正須修養,朕躬自身,雖不欲服老,卻也不成。朕此次有意讓胤祥替朕去祭泰山,你們以爲如何?”言罷,着意看了一眼身旁的兩位皇子,胤禛還是面上淡笑,並無半分異狀。胤祥卻有些不知所措,看了看胤禛,又偷眼看了康熙,正巧對着康熙遞過來的目光,登時面露赧色,倒引得康熙一哂,戲謔着追問了一句,道:“怎麼,胤祥,你欲抗旨麼?”聽此言,胤祥再無怠慢,立時跪了,道:“兒臣恭領皇阿瑪聖命。”康熙這才笑着讓其起了。

衆臣看在眼底,心中莫不震驚,前幾日太子還巡視河工,怎麼就突然患疾?衆臣要探視,也都被婉拒,說是風寒,這已是出乎意外。方纔皇帝又是唱得哪一齣?自古封禪泰山,從來都是皇帝親行,此番卻讓十三阿哥代行,其中的含義,怕是不簡單。衆人雖說心思萬千,嘴上卻只有附和的份兒。張英,曹寅自是最知詳情的,相視一眼,眉間隱隱有幾分憂色。高士奇卻是一抹喜意攏於眉間,自知稍有失態,才暗自警醒收了得色。

康熙看着兩幅字,細細品咂箇中滋味,再看着身旁躬身侍立的二位皇子,恍神之間,又念及太子之種種,一時胸臆跌宕,命人取過湖筆,白宣,懸腕疾書,一揮而就一首五律,詩云:“勤儉守家法,爲仁勉四箴。讀書須立體,學問便從心。佻達愆非淺,浮華罪漸深。人皆知此道,何必論古今。”曹寅見了,憂色更重,連帶胤禛胤祥兩人也是面上一肅,雙雙跪了,道:“兒臣請皇阿瑪聖訓。”康熙神情似喜似悲,像是言謂二人,又像是自語,道:“人惟一心而已,起爲念慮。念慮之正與不正,只在頃刻之間,表爲情私有因,實爲放縱,君子之不取也。”方說了兩句感慨之辭,看着幾人,跟着便又出了正經的訓誡之言:“一念之微,靜以存之,動則察之,必使俯仰無愧,方是實在功夫。此言雖非新,你二人卻務必要好生體念。”見着胤禛與胤祥恭敬叩下領訓,康熙微微頷首過後,這才留意到周遭衆臣都是噤若寒蟬,於是自失的一笑,道:“朕不過是偶有所感,你們也不必拘着了。張英,曹寅,你二人常和江南士子唱和,字也都有名家風範,都來寫上一幅。”張曹二人一時見康熙顏色和霽,忙應了。

正與此時,便見魏珠匆匆行來,在廊下站定了,似有要務通報的模樣。高士奇也是眼尖,曉得康熙必是有事,便一旁張羅,笑着爲張英與曹寅研墨,引得衆人也圍於兩人身旁看着。

康熙自己踱開幾步,來到魏珠面前,魏珠行了跪安之禮,低聲道:“主子,太子爺又在大發脾氣呢,主子可要去看看?”離開幾步遠,胤禛相覷胤祥一眼,心中也猜度着是否太子處又出了什麼事,便見康熙緊了眉頭,頓了頓,吩咐了衆人自便。胤禛胤祥兩人也不敢多問,更不及看康熙神色,只得隨了大臣們留在廊內,心思卻早不在字墨之間。

這廂,太子正發作着幾個小太監,雖在病中,體力不濟,卻是個疾言忿色的樣子。魏珠本就是個機靈的,親見了這些天的變數,又受康熙指派,往太子處侍疾,兩頭都得是萬分當心。這會子靜業軒既出了事,魏珠哪敢耽擱,便忙趕了來報與康熙知道。若是魏珠自己看來,太子的這一通發作,真還算不上是個什麼事,不過是一個太監晌午進藥,見太子正沉睡着,擱了藥去喚。沒成想太子後就抱怨進了涼藥,是奴才們有意怠慢,摔了碗不說,又叫傳敬事房隨行執事。可是在康熙面前,魏珠話到嘴邊,看着康熙愈陰的臉色,言辭不由迴轉了兩分,心中揣摩的更是隨了唾沫一道嚥下去,便只說是一干子奴才伺候不周,惹得太子動了肝火,似有礙身子將養。魏珠心裡仔細想來,自鄧昌達、何柱兩人杖斃的杖斃,發落的發落,太子周遭的近侍內監也都被康熙更替去了大半,太子素日看着這些人不順眼,加之病中又不得安睡,今日更是好睡中被人喚醒,連日鬱郁,索性就着這會子戾氣一併發作了出來。按照魏珠所想,太子必是這個因由無二了。

待康熙步輦到時,沒讓人通傳,倒也沒見着預想中的大動干戈,只見牀榻下首處跪着一溜的小太監,胤礽卻是微喘着靠在牀頭上,面上的紅熱還不曾褪,只是較前些時候見着的精神頭略好些。見狀,康熙微一遲疑,眉間峰棱略舒,直趨榻前。胤礽隱約覺有人至,回目門前,不想一擡首便與康熙四目相對,見是康熙親至,既驚且急,忙要起身見禮之時,已被康熙攔下。

第50章 初識愁滋味(四)第335章 父子兄弟(五)第69章 何去何從(十)第102章 父子兄弟(八)第342章 父子兄弟(十二)14 家祭一第78章 出征(一)第209章 驚變(五)第159章 河務(二)第45章 麻煩(五)第124章 暗潮洶涌(一)第165章 國事家事(三)第277章 督撫之爭(三)第277章 督撫之爭(三)第142章 二徵葛爾丹(九)第347章 父子兄弟(十七)第108章 嫌隙(三)第355章 風雲漸起(一)第302章 南山遺恨(一)第352章 父子兄弟(二十二)第136章 二徵葛爾丹(三)第183章 科舉弊案(五)第379章 問鼎(三)第313章 一波未平(三)第344章 父子兄弟(十四)第71章 從軍(二)第229章 渾水(十)3 南書房第77章 從軍(八)第17章 圍獵(一)第377章 問鼎(一)第258章 塵埃落定(一)15 家祭二第268章 塵埃落定(十一)第360章 風雲漸起(六)第357章 風雲漸起(三)第188章 風雨欲來(一)第273章 塵埃落定(十六)第393章 完結篇第357章 風雲漸起(三)第389章 問鼎(十三)第178章 南巡(九)第98章 父子兄弟(四)第256章 議儲(八)第248章 議儲(一)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二)第362章 風雲漸起(八)第390章 問鼎(十四)第262章 塵埃落定(五)第189章 風雨欲來(二)第249章 議儲(二)第17章 圍獵(一)第328章 萬壽(五)第257章 議儲(九)第106章 嫌隙(一)第213章 驚變(九)第159章 河務(二)第185章 科舉弊案(七)第110章 嫌隙(五)第226章 渾水(七)第392章 問鼎(十六)第310章 一波未平(一)第31章 八阿哥(三)第36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六)第354章 父子兄弟(二十四)第237章 渾水(十八)第58章 誰言寸草心(二)第220章 混水(一)第136章 二徵葛爾丹(三)第199章 風雷涌動(六)第97章 父子兄弟(三)第234章 渾水(十五)第172章 南巡(三)第180章 科舉弊案(二)第293章 多事之秋(五)第377章 問鼎(一)第122章 波瀾橫生(五)第268章 塵埃落定(十一)第215章 驚變(十一)第302章 南山遺恨(一)第225章 渾水(六)第141章 二徵葛爾丹(八)第339章 父子兄弟(九)第193章 風雨欲來(六)第179章 科舉弊案(一)第268章 塵埃落定(十一)第97章 父子兄弟(三)第189章 風雨欲來(二)第46章 麻煩(六)第184章 科舉弊案(六)第284章 督撫之爭(十)26 兄弟三第152章 冷暖自知(三)11 郊迎一第338章 父子兄弟(八)第385章 問鼎(九)第1節 我來了 布魯塞爾第41章 麻煩(一)第160章 河務(三)
第50章 初識愁滋味(四)第335章 父子兄弟(五)第69章 何去何從(十)第102章 父子兄弟(八)第342章 父子兄弟(十二)14 家祭一第78章 出征(一)第209章 驚變(五)第159章 河務(二)第45章 麻煩(五)第124章 暗潮洶涌(一)第165章 國事家事(三)第277章 督撫之爭(三)第277章 督撫之爭(三)第142章 二徵葛爾丹(九)第347章 父子兄弟(十七)第108章 嫌隙(三)第355章 風雲漸起(一)第302章 南山遺恨(一)第352章 父子兄弟(二十二)第136章 二徵葛爾丹(三)第183章 科舉弊案(五)第379章 問鼎(三)第313章 一波未平(三)第344章 父子兄弟(十四)第71章 從軍(二)第229章 渾水(十)3 南書房第77章 從軍(八)第17章 圍獵(一)第377章 問鼎(一)第258章 塵埃落定(一)15 家祭二第268章 塵埃落定(十一)第360章 風雲漸起(六)第357章 風雲漸起(三)第188章 風雨欲來(一)第273章 塵埃落定(十六)第393章 完結篇第357章 風雲漸起(三)第389章 問鼎(十三)第178章 南巡(九)第98章 父子兄弟(四)第256章 議儲(八)第248章 議儲(一)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二)第362章 風雲漸起(八)第390章 問鼎(十四)第262章 塵埃落定(五)第189章 風雨欲來(二)第249章 議儲(二)第17章 圍獵(一)第328章 萬壽(五)第257章 議儲(九)第106章 嫌隙(一)第213章 驚變(九)第159章 河務(二)第185章 科舉弊案(七)第110章 嫌隙(五)第226章 渾水(七)第392章 問鼎(十六)第310章 一波未平(一)第31章 八阿哥(三)第36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六)第354章 父子兄弟(二十四)第237章 渾水(十八)第58章 誰言寸草心(二)第220章 混水(一)第136章 二徵葛爾丹(三)第199章 風雷涌動(六)第97章 父子兄弟(三)第234章 渾水(十五)第172章 南巡(三)第180章 科舉弊案(二)第293章 多事之秋(五)第377章 問鼎(一)第122章 波瀾橫生(五)第268章 塵埃落定(十一)第215章 驚變(十一)第302章 南山遺恨(一)第225章 渾水(六)第141章 二徵葛爾丹(八)第339章 父子兄弟(九)第193章 風雨欲來(六)第179章 科舉弊案(一)第268章 塵埃落定(十一)第97章 父子兄弟(三)第189章 風雨欲來(二)第46章 麻煩(六)第184章 科舉弊案(六)第284章 督撫之爭(十)26 兄弟三第152章 冷暖自知(三)11 郊迎一第338章 父子兄弟(八)第385章 問鼎(九)第1節 我來了 布魯塞爾第41章 麻煩(一)第160章 河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