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督撫之爭(十一)

四月,江寧,孫楚樓二層同是南面雅間,又迎着一位貴客而至,外間幾名扈衛便裝散坐四周,看似隨意,實則將內中人護的嚴密。此時正值餘暉將燼,月華初升,暗薄的彤光透過左近樹木,在散碎抽芽的枝條上印出點點斑駁,極目遠眺之處便是滔滔江水奔流而過,確有亦動亦靜之妙。裡頭着一件湖藍底雲鶴紋妝花紗夾袍,憑窗而坐的,不是別個,正是目下擔着欽差職銜,巡狩兩江的審事尚書張鵬翮。

再一壺釅茶下去,暮色更愈發的沉了,月輪之下,一江洗練中也已映出了點點星彩,張鵬翮只是目不交睫地望着遠處白鷺洲,面上雖依舊淡淡,內裡卻是苦澀之極。不知何時,夜風趁進衣衫裡,凜出滿腔的頹唐之意來,張鵬翮心頭一鬆,脫口吟出一句,“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將將而至下句,猛地醒過神來,便就此剎在了舌間,杜工部那句“官因老病休”,他是怎麼也說不出口的,擎杯自忖,終歸擺不脫文人習氣,自己又何時這般患得患失了?

康熙責他何等用心,他捫心自問,自期爲一代名臣足矣,他是浸淫官場多年的人,也知一定之規,只是這一回,怕是難保自身無虞,縱堪破情由,可他如今是進退皆無,秉着這樣的自期,空成一句笑話罷了。心煩慮亂地剛一站起身來,便見湘竹門簾一挑,進來個高大健闊之人,不及站定,就對着張鵬翮拱手一個長揖,疾道,“還恕伯行失禮。運青兄,只怕要出大事了……”

張鵬翮待看清來人,方從窗邊挪動步子,走了近前,扶起張伯行,緩緩籲出一口氣,問道:“可是有旨意另委任欽差,將我就地罷職?哦,我已知曉了。”張伯行攜事而來,聞言不由一愣,“啊?這話從何說起?”

事起兩個時辰之前,張鵬翮在欽差行轅之中,再度迎來了噶禮,只這一回,噶禮索性連明面上的客套都省了去,大剌剌往堂上一坐:“運青兄,可不是兄弟故意下了你的面兒,運青兄前番參劾我兩江官員,可是攪得人心惶惶,只盼運青兄是秉公爲着朝廷辦差纔好。這要是單爲着敬重我噶禮才招出什麼不待見,可也忒冤了些兒,兩江地界是大清的財賦重地,星點兒亂不得的。兄弟是皇上的奴才,既然守着這份差使,就得盡心盡力,焉敢有半點欺瞞主子之行爲?”嘴角稍稍一動,說是笑,看着倒是嘲諷更多些,道:“兄弟早兩個月上了摺子給皇上,有對不住運青兄處,運青兄相宰之量,必得多包涵些個。當然,兄弟原不是藉端生事之人,摺子裡並沒有這些人情往故,如今皇上御批迴折,另有一手諭與運青兄。”徑直將一本摺子並一紙諭旨推將過來。

張鵬翮先是不動聲色地看着噶禮這一番作態,待他抖足了威風,這才淡淡道了句“謝過噶制府”,便雙手捧過硃諭翻看起來。只這一看不要緊,跟着不自覺的就從雕雲烏木交椅中站起身來,看至末尾,張鵬翮面上的那許淡然早做了凝重不堪。

硃諭共成四折七行,“諭欽命差往江南、審事尚書張鵬翮:爾具折所參官員人等,俱河工修持草率溺職者,獨於宜思恭案內所涉府屬諸人,妄意寬貸並不糾劾,爾宜自度本心,稟何等樣心思?朕確曾諭爾等四人(張鵬翮、郭琇、李光地、彭鵬),‘民稱其賢者,偶有他過,朕尚可曲宥。’朕軫念民生至意,並非爲此等國蠹而設,亦非是爾徇情庇私引鑑!除於準、宜思恭外,餘者如蘇州知府陳鵬年、同知張廷採、糧道賈樸等,着一併從速嚴審具奏至是。倘爾一意欺隱,辜朕簡識之恩,俟另委差往江南大臣至,彼時爾亦復何詞耶!”

這一通讀罷,張鵬翮當下就背上沁出一身冷汗來,面色瞬時也青白了,哪裡還慮的着噶禮的譏諷,想想也知這樣的言辭切責之前,康熙是怎樣的動怒。他奉旨到兩江督河、緝盜,又豈是單爲宜思恭一案,真格兒論起來,此一案上噶禮之權比他還要便宜,貪弊一案他於正月間上了兩道疏參,具題所查情形:一是原江蘇布政使宜思恭於兌收錢糧時勒索加耗、收受各屬饋送事,擬絞監候,於準知情不予糾劾,照康熙二十二年例,擬了革職;二是爲宜思恭任上虧空尚未補還之一十六萬四千餘兩,擬開列於準、宜思恭二人名下予以勒限嚴追。

誰想二月開印後,倒因河務上的參奏與噶禮的樑子越來越大發,又加上陳鵬年的緣故在其中,噶禮這邊竟是出了這麼一手狠招。張鵬翮雖知在兩江與噶禮的這一番爭戧,必是瞞不過康熙法眼的,只他自覺就不如噶禮這般出身品第,得康熙寵信,可也算是天子愛重的近臣,於正經公務上頭,總不必同宗室爭闔一般諱莫如深,卻不曾料及這番康熙措置起來,竟是偏頗得如此之巨。

怔忡了一刻,張鵬翮抖着手擱下寄諭,又顫顫地拿起那另一封摺子來,雖有規矩密摺不得與旁人觀看,然既是噶禮給的,又加之是時他滿心惶惑,也顧不得問明再三,當下翻開摺子,一氣兒閱看起來,這一下不妨掃見末了硃筆字跡,真不啻五雷轟頂,腦中篤定是一片空白,了無半分希冀。他一時不敢看,只蹭着目光朝上,挪到噶禮所書一節,“奴才於二月初六日摺子,捧接皇上密封諭旨,奴才跪讀之下,蒙皇上睿鑑,詳諭奴才之處甚是。奴才何人斯,得邀皇上如此仁慈,事事仰承格外殊恩。奴才感激涕零,雖捨身效力亦難報稱。茲於二月初七日,奴才指名參奏侵蝕庫銀、漕米、攤派民人之糧道賈樸等。欲請旨後,解任革職擬罪追取。又陳鵬年先是隱瞞,後才報明。其妄算赴湖廣買米銀兩,縱令該管人等攤派等事,奴才已於奏疏內陳明,質審時另議。至於陳鵬年,並未請旨革職。”

第23章 兄弟(一)第75章 從軍(六)第360章 風雲漸起(六)第241章 渾水(二十二)第72章 從軍(三)第300章 多事之秋(十二)第193章 風雨欲來(六)第327章 萬壽(四)第345章 父子兄弟(十五)第271章 塵埃落定(十四)第137章 二徵葛爾丹(四)第60章 何去何從(一)第97章 父子兄弟(三)第275章 督撫之爭(一)第218章 驚變(十四)第180章 科舉弊案(二)第260章 塵埃落定(三)第324章 萬壽(一)第381章 問鼎(五)第238章 渾水(十九)第210章 驚變(六)第74章 從軍(五)第165章 國事家事(三)第360章 風雲漸起(六)第67章 何去何從(八)第52章 初識愁滋味(六)第30章 八阿哥(一)第177章 南巡(八)第273章 塵埃落定(十六)第354章 父子兄弟(二十四)第373章 風雲漸起(十九)第224章 渾水(五)第166章 國事家事(四)第299章 多事之秋(十一)第121章 波瀾橫生(四)第375章 風雲漸起(二十一)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第386章 問鼎(十)第64章 何去何從(五)第390章 問鼎(十四)第256章 議儲(八)第388章 問鼎(十二)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24章 兄弟(二)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179章 科舉弊案(一)第362章 風雲漸起(八)第124章 暗潮洶涌(一)第273章 塵埃落定(十六)第213章 驚變(九)第270章 塵埃落定(十三)第139章 二徵葛爾丹(六)第314章 一波未平(四)第306章 南山遺恨(五)第270章 塵埃落定(十三)第134章 二徵葛爾丹(一)第317章 一波又起(三)第129章 暗潮洶涌(六)第42章 麻煩(二)第134章 二徵葛爾丹(一)第138章 二徵葛爾丹(五)第167章 國事家事(五)第142章 二徵葛爾丹(九)第181章 科舉弊案(三)第107章 嫌隙(二)第51章 初識愁滋味(五)第148章 二徵葛爾丹(十五)第243章 渾水(二十四)第72章 從軍(三)第235章 渾水(十六)第334章 父子兄弟(四)第285章 督撫之爭(十一)第267章 塵埃落定(十)第359章 風雲漸起(五)第151章 冷暖自知(二)第157章 洗三(二)第132章 管中窺豹(一)第190章 風雨欲來(三)第340章 父子兄弟(十)第275章 督撫之爭(一)第303章 南山遺恨(二)第357章 風雲漸起(三)第351章 父子兄弟(二十一)第377章 問鼎(一)第330章 萬壽(七)第117章 家宴(五)第50章 初識愁滋味(四)第242章 渾水(二十三)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第215章 驚變(十一)第366章 風雲漸起(十二)第75章 從軍(六)第197章 風雷涌動(四)第179章 科舉弊案(一)第122章 波瀾橫生(五)第355章 風雲漸起(一)第309章 南山遺恨(八)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340章 父子兄弟(十)第306章 南山遺恨(五)
第23章 兄弟(一)第75章 從軍(六)第360章 風雲漸起(六)第241章 渾水(二十二)第72章 從軍(三)第300章 多事之秋(十二)第193章 風雨欲來(六)第327章 萬壽(四)第345章 父子兄弟(十五)第271章 塵埃落定(十四)第137章 二徵葛爾丹(四)第60章 何去何從(一)第97章 父子兄弟(三)第275章 督撫之爭(一)第218章 驚變(十四)第180章 科舉弊案(二)第260章 塵埃落定(三)第324章 萬壽(一)第381章 問鼎(五)第238章 渾水(十九)第210章 驚變(六)第74章 從軍(五)第165章 國事家事(三)第360章 風雲漸起(六)第67章 何去何從(八)第52章 初識愁滋味(六)第30章 八阿哥(一)第177章 南巡(八)第273章 塵埃落定(十六)第354章 父子兄弟(二十四)第373章 風雲漸起(十九)第224章 渾水(五)第166章 國事家事(四)第299章 多事之秋(十一)第121章 波瀾橫生(四)第375章 風雲漸起(二十一)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第386章 問鼎(十)第64章 何去何從(五)第390章 問鼎(十四)第256章 議儲(八)第388章 問鼎(十二)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24章 兄弟(二)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179章 科舉弊案(一)第362章 風雲漸起(八)第124章 暗潮洶涌(一)第273章 塵埃落定(十六)第213章 驚變(九)第270章 塵埃落定(十三)第139章 二徵葛爾丹(六)第314章 一波未平(四)第306章 南山遺恨(五)第270章 塵埃落定(十三)第134章 二徵葛爾丹(一)第317章 一波又起(三)第129章 暗潮洶涌(六)第42章 麻煩(二)第134章 二徵葛爾丹(一)第138章 二徵葛爾丹(五)第167章 國事家事(五)第142章 二徵葛爾丹(九)第181章 科舉弊案(三)第107章 嫌隙(二)第51章 初識愁滋味(五)第148章 二徵葛爾丹(十五)第243章 渾水(二十四)第72章 從軍(三)第235章 渾水(十六)第334章 父子兄弟(四)第285章 督撫之爭(十一)第267章 塵埃落定(十)第359章 風雲漸起(五)第151章 冷暖自知(二)第157章 洗三(二)第132章 管中窺豹(一)第190章 風雨欲來(三)第340章 父子兄弟(十)第275章 督撫之爭(一)第303章 南山遺恨(二)第357章 風雲漸起(三)第351章 父子兄弟(二十一)第377章 問鼎(一)第330章 萬壽(七)第117章 家宴(五)第50章 初識愁滋味(四)第242章 渾水(二十三)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第215章 驚變(十一)第366章 風雲漸起(十二)第75章 從軍(六)第197章 風雷涌動(四)第179章 科舉弊案(一)第122章 波瀾橫生(五)第355章 風雲漸起(一)第309章 南山遺恨(八)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340章 父子兄弟(十)第306章 南山遺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