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何去何從(一)

裕親王也隨衆人痛哭了一刻,終還是覺得尚有許多大事未定,大家都哭也不是法子,便先一個收了聲,哽咽道:“臣知皇上與皇后情深,但爲大清社稷計,臣懇請皇上節哀順變,保重龍體爲是。如今皇后不幸薨逝,喪儀等大小事務,還請皇上先定個章程,臣等才能奉旨操辦。”

康熙雖然心中悲痛萬分,卻也知道福全所慮是實,只得勉力稍稍打起了精神,道:“二哥所言甚是,但皇后與朕畢竟有二十年的情分,此番事出突然,她就這樣走了,讓朕思好沒有準備,朕現在是心如亂麻,也理不出什麼頭緒,還請二哥多擔待,幫朕籌劃一二。”說着,纔剛剛止住的淚水又一次涌出來。

福全見康熙眼角耷拉着,面色蒼白,仿似一下子老了很多,心中也是一陣難過,可既然康熙已經發話要自己辦這個差,倒也大意不得,當下穩了穩心神,道:“臣這就召集上書房大臣,大學士一起商議安排皇后娘娘的喪儀。現在臣斗膽, 先請皇上,太子,四阿哥和佟公等將頂戴上的朱纓和身上的吉服除了吧。”康熙默默將頭上戴的三層金龍冠摘下,早有李德全走上前來,將素色布罩於其上,太子也是一樣行事,只有胤禛還是愣愣地跪在當地,彷彿什麼都沒有聽到一般,高羣見狀,知胤禛傷心過度,怕是一時半會接受不了佟皇后過世的事實,又怕胤禛君前失了儀,便快步湊上來,低聲道了聲:“奴才得罪,爲四爺升冠。”這纔將胤禛頭上戴的朝冠取下,也罩了一層白布,所幸當時事奉大變,旁人也未在意。

福全頓了頓,又道:“皇后的諡號,臣等不敢妄擬,還請皇上定奪。”康熙卻只是看着榻上的佟皇后,一言不發。裕親王無奈,只得道:“那臣僭越,擬幾個字供皇上聖斷。”康熙這才點了點頭。福全思忖片刻,道:“皇后幾十年潛心侍奉孝莊太皇太后和當今皇太后,說文解字雲: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承老,是爲孝。皇后堪當一個孝字。”康熙又點了點頭。福全接着道:“皇后德行有佳,是爲懿字,且封后以前居懿貴妃統領六宮,此字也用得。”這時,康熙突然開了口,道:“再加一個仁字,佟佳氏從來寬與待人,宅心仁厚,爲朕,爲這些皇阿哥沒有少操勞,這個仁字,天地之生,最貴者也,她當之無愧。”福全忙道:“皇上聖明,孝懿仁皇后得皇上如此厚評,一生得矣。臣這就告退,去操辦喪儀諸事……。”

胤禛在一旁本就一直心神恍惚,此時就覺得眼前突然一黑,摔倒在當地,衆人又是一陣手忙腳亂。

待胤禛醒轉來,窗外已是透着些微光了,胤禛赫然發現康熙竟然守在自己的牀邊,不由得有些不知所措。

見胤禛睜開了眼睛,康熙關切地問道:“可覺得好些了?” 胤禛見康熙發問,馬上要從牀上坐起,卻被康熙按住了。康熙嘆了口氣,道:“你先別動,多歇會,太醫說你昨天太過傷心,氣血鬱結,才昏了過去,可真讓皇阿瑪好生緊張了一陣。”

這又勾起胤禛心中的傷痛,道:“兒臣不孝,讓皇阿瑪爲兒臣擔心了。”康熙搖搖頭,道:“你是個孝順孩子,你皇額娘確實沒有白疼你,只是她走得太早了。”康熙頓了一下,兩人同時都是眼圈一紅,半晌,康熙接着道:“朕知道你心裡不好受,可也必須振作起來,好好地讀書歷練,不要辜負了你皇額娘對你的期望,將來有所成,朕必有大用的。”

胤禛不由得又是泫然淚下,低頭道:“兒臣記下了。”

康熙點點頭,道:“即日你身子不爽,守靈便不用去了,且好好將息一日。” 胤禛聞言不由有些急了,忙道:“兒臣不礙的,求皇阿瑪讓兒臣去守靈,以盡人子應有之分。”康熙見胤禛一臉緊張,便也不再堅持,道:“那好吧,你先用些吃食,便隨朕一同去吧,你幾位母妃和兄弟,已經在鍾粹宮守着了。”

胤禛匆匆套上素衣素帽,胡亂扒拉了幾口點心就跟着康熙去了鍾粹宮。剛進得殿中,就看到滿殿的白幡白幔,一尊棺槨放於中央,胤禛頓時悲從中來。見康熙步入,滿堂的人便都嚎了起來。胤禛默默地環顧了一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便走了過去,經過自己親生的額娘德妃烏雅氏時,他注意到烏雅氏臉上覆雜的表情,胤禛心中暗自嘆了口氣。

守靈的時間是漫長的,期間,其他的阿哥都時不時出去借出恭之際活泛一下身子,只有胤禛一直守在靈堂之中,康熙把這一切也都看在眼中。三日守靈畢,胤禛便提出要在鍾粹宮內結廬再守三年,康熙沉思了片刻,道:“你孝心可嘉,可朕卻不忍,這樣吧,你再守孝三月,以月代年便是了,之後,你可想搬去和你額娘德妃一起住?”

胤禛雖然一直對德妃恭恭敬敬,談到感情,卻是不深,這項安排他並不想接受,再說,他始終覺得佟皇后如此厚愛他,自己只是守靈三月,遠遠不能報償。

於是,胤禛執拗地回道:“兒臣還是想多陪陪皇額娘,還請皇阿瑪俯允兒臣守靈三年。”

康熙苦笑了一下,溫言溫語勸道:“朕答應過孝懿仁皇后,好好栽培你成人,你不能讓皇阿瑪言而無信啊。”

胤禛見康熙如此言語,倒也不敢再堅持,只得道:“兒臣謹遵皇阿瑪旨意,只是十四弟還小,額娘還要照應他,兒臣去額娘處恐怕多有不便,請皇阿瑪許了兒臣,守靈三月之後搬去擷芳殿吧。”

康熙知道胤禛心中對佟皇后的感情極深,遠超過對他自己的親生額娘,便道:“南三所太遠,朕既已說過,以後由朕親自督導你,還是希望你能離朕近些纔好,這樣吧,你也與太子一起,住在毓慶宮裡,你們兩個也好相互之間有個照應。”

這一個安排確是胤禛未曾想到過的,他明白,和太子住在一起,是康熙對自己的關愛,可是照着自己的心性,卻又絕不想和這個心眼狹小的太子二哥共處一地,然而此時也不便再多說什麼,只得跪地謝恩。

旅歐雜記布魯塞爾一第52章 初識愁滋味(六)第152章 冷暖自知(三)第295章 多事之秋(七)第277章 督撫之爭(三)第224章 渾水(五)第67章 何去何從(八)第307章 南山遺恨(六)第296章 多事之秋(八)第232章 渾水(十三)2 在禁苑的生活第172章 南巡(三)第159章 河務(二)第331章 父子兄弟(一)第206章 驚變(二)第196章 風雷涌動(三)第150章 冷暖自知(一)第24章 兄弟(二)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131章 暗潮洶涌(八)第318章 一波又起(四)第286章 督撫之爭(十二)第142章 二徵葛爾丹(九)第169章 封爵(二)第51章 初識愁滋味(五)第279章 督撫之爭(五)第250章 議儲(三)第257章 議儲(九)第55章 初識愁滋味(九)第344章 父子兄弟(十四)第374章 風雲漸起(二十)第384章 問鼎(八)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第53章 初識愁滋味(七)第214章 驚變(十)第173章 南巡(四)第84章 出征(七)第36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六)第215章 驚變(十一)第231章 渾水(十二)第147章 二徵葛爾丹(十四)第178章 南巡(九)第30章 八阿哥(一)第93章 又生風波(一)第313章 一波未平(三)第91章 首戰葛爾丹(七)旅歐雜記布魯塞爾一第267章 塵埃落定(十)第235章 渾水(十六)5 諍臣第38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八)第113章 家宴(一)第201章 風雷涌動(八)第149章 二徵葛爾丹(十六)第303章 南山遺恨(二)第384章 問鼎(八)第1節 我來了 布魯塞爾第99章 父子兄弟(五)第163章 國事家事(一)第384章 問鼎(八)第282章 督撫之爭(八)第29章 傷逝(三)3 南書房第282章 督撫之爭(八)第393章 完結篇第380章 問鼎(四)第136章 二徵葛爾丹(三)第187章 懲戒第320章 一波又起(六)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二)第43章 麻煩(三)第163章 國事家事(一)第211章 驚變(七)第100章 父子兄弟(六)第359章 風雲漸起(五)第214章 驚變(十)第24章 兄弟(二)第272章 塵埃落定(十五)第131章 暗潮洶涌(八)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346章 父子兄弟(十六)第292章 多事之“秋”(四)第294章 多事之秋(六)第199章 風雷涌動(六)第297章 多事之秋(九)第285章 督撫之爭(十一)第75章 從軍(六)第228章 渾水(九)第158章 河務(一)第392章 問鼎(十六)第43章 麻煩(三)第129章 暗潮洶涌(六)第141章 二徵葛爾丹(八)第92章 首戰葛爾丹(八)第201章 風雷涌動(八)第91章 首戰葛爾丹(七)第164章 國事家事(二)第79章 出征(二)第214章 驚變(十)
旅歐雜記布魯塞爾一第52章 初識愁滋味(六)第152章 冷暖自知(三)第295章 多事之秋(七)第277章 督撫之爭(三)第224章 渾水(五)第67章 何去何從(八)第307章 南山遺恨(六)第296章 多事之秋(八)第232章 渾水(十三)2 在禁苑的生活第172章 南巡(三)第159章 河務(二)第331章 父子兄弟(一)第206章 驚變(二)第196章 風雷涌動(三)第150章 冷暖自知(一)第24章 兄弟(二)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131章 暗潮洶涌(八)第318章 一波又起(四)第286章 督撫之爭(十二)第142章 二徵葛爾丹(九)第169章 封爵(二)第51章 初識愁滋味(五)第279章 督撫之爭(五)第250章 議儲(三)第257章 議儲(九)第55章 初識愁滋味(九)第344章 父子兄弟(十四)第374章 風雲漸起(二十)第384章 問鼎(八)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第53章 初識愁滋味(七)第214章 驚變(十)第173章 南巡(四)第84章 出征(七)第36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六)第215章 驚變(十一)第231章 渾水(十二)第147章 二徵葛爾丹(十四)第178章 南巡(九)第30章 八阿哥(一)第93章 又生風波(一)第313章 一波未平(三)第91章 首戰葛爾丹(七)旅歐雜記布魯塞爾一第267章 塵埃落定(十)第235章 渾水(十六)5 諍臣第38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八)第113章 家宴(一)第201章 風雷涌動(八)第149章 二徵葛爾丹(十六)第303章 南山遺恨(二)第384章 問鼎(八)第1節 我來了 布魯塞爾第99章 父子兄弟(五)第163章 國事家事(一)第384章 問鼎(八)第282章 督撫之爭(八)第29章 傷逝(三)3 南書房第282章 督撫之爭(八)第393章 完結篇第380章 問鼎(四)第136章 二徵葛爾丹(三)第187章 懲戒第320章 一波又起(六)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二)第43章 麻煩(三)第163章 國事家事(一)第211章 驚變(七)第100章 父子兄弟(六)第359章 風雲漸起(五)第214章 驚變(十)第24章 兄弟(二)第272章 塵埃落定(十五)第131章 暗潮洶涌(八)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346章 父子兄弟(十六)第292章 多事之“秋”(四)第294章 多事之秋(六)第199章 風雷涌動(六)第297章 多事之秋(九)第285章 督撫之爭(十一)第75章 從軍(六)第228章 渾水(九)第158章 河務(一)第392章 問鼎(十六)第43章 麻煩(三)第129章 暗潮洶涌(六)第141章 二徵葛爾丹(八)第92章 首戰葛爾丹(八)第201章 風雷涌動(八)第91章 首戰葛爾丹(七)第164章 國事家事(二)第79章 出征(二)第214章 驚變(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