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督撫之爭(十二)

噶禮這一折自是拳拳主僕依戀之情,躍然紙上,康熙那一頭誠然也不枉他情意,十停中竟有九停透着對張鵬翮的防範之意,只見摺子上康熙的硃筆御批赫然是:“江南省官民奸詐,一時不注意,不防範,則即中其計。現張伯行以陳鵬年廉潔愛民等因具折上奏,請補授正布政使,此即大證據也。爾所參每件事都可畏,當多加謹慎。”張鵬翮闔上摺子,一時間只覺心神俱亂,看了這私下交通於君臣二人間的密摺,他方知己身竟處在這等危如累卵之境。張伯行操節清正,固不如噶禮之幹練,然這等由撫軍保薦東司再正常不過之事,也被疑作了黨同之舉,甚還有觸目驚心的“證據”二句,那自己所行呢,在康熙心中又當如何?

張鵬翮如何不知噶禮示折的用意,一來透着他與康熙的親近,二來借了皇帝的手,是明着逼他就範。一面是康熙的旨意,一面是自個兒的氣節,早不是什麼欽差官體的折辱了,倘若參劾陳鵬年等的本章真從他的手裡出去,不要說着兩江三省成了噶禮任意施爲之處,就是傳出去,恐怕自己也要被這鋪採摛文處的士子們,背後戳着脊樑骨鄙夷,更遑論朝中的袞袞諸公呢。拂逆聖衷固然可畏,可文人相輕起來,積毀銷骨,更是要人命的事,再他也是義理宗工,著學之人,斷不允自己就此屈從了。張鵬翮將硃諭並奏摺擱回大案上,方抑着心思沉重,坐下道,“噶制府今來,想必另有見教?”

“這事兒麼,證據是不乏的,就請運青兄拜折題參了。因着陳鵬年的干係,若是再從我這裡上折,未免於運青兄太過不恭了些。”噶禮見張鵬翮看時幾度轉了顏色,暗裡自頗覺得意,然面上卻不顯,故礙着行轅地方,瞟了眼自己的呈折,作了十分鄭重道:“陳鵬年擅動其屬地蘇州府挑河銀五萬兩,並松江府挑河銀一萬兩,令同知張廷才往湖廣買米,俟後編造清冊、謊稱撥發河工,藉此銷算正項庫銀六萬兩,實則一升一合未予工役,後又藉端派取銀十二萬兩,然河渠未行修理卻謊稱修理,這總查明屬實,不是我噶某人冤了他罷?”

張鵬翮聞言皺了皺眉頭,“陳鵬年所轄蘇州府,歲入最豐,藩司宜思恭令其動用庫帑往湖廣買米,陳鵬年有何理由拒不出庫?再河工銷算,由各處閘口開列清冊,陳鵬年失察不假,未必就通同貪墨罷。”

“呵呵,運青兄就同陳鵬年有座師之誼,當也不必如此迴護罷!”噶禮冷笑一聲,陡地擡了調子,“陳鵬年失察不知?前蘇撫於準等,原就有肆意妄扣皇上在蘇州、松江、常州、鎮江等地挑河建閘錢糧之行。我派人由水路赴其地詳加訪查,方知舊閘並未重修,而浮面只更換一兩處新石,抹以石灰,即謊稱修建,俟後我放言親往查看,始行運石開工,現未完者也大有所在,運青任總河多年,可要親往查看?

這是其一,其二,上司剋扣所用錢糧,而廳、州、縣再行假冒銷算,謊報完事,向蘇鬆二府計田攤銀、挑挖派役。周查各處,至今未見有將皇上爲民挑挖河工出錢糧之旨張告之處,更有甚者,緣何只撥給民人二三成銀兩,卻稱其爲官員自輸?以皇上恩旨爲己貪墨,又是何居心!”

這廂噶禮一遞一句的未免欺人太甚,饒是張鵬翮再好的氣性,終不免發作了出來:“噶制府不必同我兒這義憤填膺,妄意攀扯!”張鵬翮峻刻的面容上,陡增嚴剛之色,倏地墩下茶杯,言語間也隱帶了怒意,“據本官所知,宜思恭案內,時陳鵬年尚爲蘇州知府,並未總轄蘇省藩司,松江府亦不歸其所轄,怎麼噶制府把這筆帳也算在他的頭上?我只道是蘇省官員於我有意見,先行同皇上奏聞,不合這就要明參了?”

張鵬翮才擲出句重話,噶禮便是分毫不示弱,當下黑了臉起身,拱手道:“大人言重,噶某不過上體天恩,下不負民意,餘者一概不知。宜思恭一案原奏疏內,共計銀十七萬八千九百餘兩,繼之竣工奏報節省銀共二千六百餘兩,共計銷算銀十七萬六千三百餘兩,嗣後陳鵬年署理藩司,並未明奏其情,而據此妄行奏銷者雖爲於準,但其錢糧,皆由陳鵬年自蘇州布政司庫總領,掌握支取,如何能脫然事外?”

“其時,陳鵬年撥出建閘錢糧六萬兩,着張廷才往湖廣買來米石至蘇州,按市價約得銀十二萬餘兩,此間六萬兩必得其侵扣。湖廣總督郭世隆之子郭朝祖,原是其轄地內常熟知縣,後遷松江同知,此間更有侵蝕國庫漕賦種種,不勝枚舉,我倒要請問欽差大人,這一節可知曉?”說罷此句,噶禮望着張鵬翮,面上又牽出嘲諷一笑,“哦,我倒也忘了,松江知府朱廷志,亦是大人所保薦。”

噶禮言裡言外盡是含沙射影的指摘,張鵬翮於其不恭之甚乃是怒極,卻礙着疆臣顏面,故才強抑着不肯太作聲色,有失官體,只陰着面孔冷道,“呵,照噶制府如此說來,一意竟成我張某人的指使了?”

“不敢。”噶禮極失恭敬的略略一拱手,舊是高聲大氣的做派,望着臉色鐵青的張鵬翮道:“若大人真是指使之人,噶某這就要題參了。不過容噶某說句中評的話,此案上頭,大人雖無指授情節,然總是因循迴護不免。”

“倒要請教!”張鵬翮正在火頭上,本欲譏他一句‘何以江南地面皆傳你貪銀無算?’終因不屑口舌之爭辯,且又並無證據做不得牽強之辭令,思慮一發,單隻一哼出聲便罷。

張鵬翮方說了‘請教’二字,噶禮這廂卻是正中心懷一般,跟着便是十分的言態桀驁,“昔日河工案內,趙世芳(時爲工部侍郎)所劾河道任上浮銷十三萬餘,刑部審令衆官賠補,也是巨案一件轟動時輿了,夙聞大人氣格高亢,亦是自承了四萬兩?可江南府縣不比河道衙門,況聖駕、朝臣面前,噶某都無大人這般情面,此案更難蒙主子恩典,施恩免追是不做此想了。”又做一停,細細看了欽差顏色,“我也知大人拳拳維護我兩江官員之心意,然似宜思恭、陳鵬年這等國蠹,苟或因循不予處置,豈不坐誤民心?只盼大人毋要以河道舊事重堪我兩江省情。”

“你——”張鵬翮氣地偏過身去,重重拾起案上茶盞,也顧不得激憤之中,動作甚疾甚大,潑濺出滿手的茶水來,恨聲道,“不勞噶制府費心,送客!”噶禮見狀知意,聊一拱手便辭,絲毫不見遜謝之情,毫無半分禮敬可言。

第219章 驚變(十五)第234章 渾水(十五)第210章 驚變(六)第185章 科舉弊案(七)第218章 驚變(十四)第303章 南山遺恨(二)第345章 父子兄弟(十五)第218章 驚變(十四)第189章 風雨欲來(二)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第129章 暗潮洶涌(六)第204章 風雷涌動(十一)第124章 暗潮洶涌(一)第371章 風雲漸起(十七)第320章 一波又起(六)第68章 何去何從(九)第239章 渾水(二十)第337章 父子兄弟(七)第358章 風雲漸起(四)第202章 風雷涌動(九)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373章 風雲漸起(十九)第364章 風雲漸起(十)第46章 麻煩(六)第239章 渾水(二十)第38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八)第169章 封爵(二)第250章 議儲(三)第323章 一波又起(九)第294章 多事之秋(六)第239章 渾水(二十)第274章 塵埃落定(十七)第392章 問鼎(十六)第215章 驚變(十一)第285章 督撫之爭(十一)第135章 二徵葛爾丹(二)第273章 塵埃落定(十六)第116章 家宴(四)第17章 圍獵(一)第358章 風雲漸起(四)第308章 南山遺恨(七)第207章 驚變(三)第291章 多事之秋(三)第221章 渾水(二)第347章 父子兄弟(十七)第332章 父子兄弟(三)第232章 渾水(十三)第298章 多事之秋(十)第347章 父子兄弟(十七)第384章 問鼎(八)第79章 出征(二)第74章 從軍(五)第368章 風雲漸起(十四)第188章 風雨欲來(一)第239章 渾水(二十)第47章 初識愁滋味(一)第108章 嫌隙(三)第325章 萬壽(二)第43章 麻煩(三)7 成長第158章 河務(一)第89章 首戰葛爾丹(五)第316章 一波又起(二)第148章 二徵葛爾丹(十五)第327章 萬壽(四)第83章 出征(六)第275章 督撫之爭(一)第356章 風雲漸起(二)第270章 塵埃落定(十三)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370章 風雲漸起(十六)第299章 多事之秋(十一)第346章 父子兄弟(十六)4 修行第31章 八阿哥(二)第49章 初識愁滋味(三)第338章 父子兄弟(八)第327章 萬壽(四)第240章 渾水(二十一)第385章 問鼎(九)第95章 又生風波(三)第375章 風雲漸起(二十一)第212章 驚變(八)第96章 父子兄弟(二)第285章 督撫之爭(十一)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二)第341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376章 風雲漸起(二十二)第109章 嫌隙(四)第51章 初識愁滋味(五)5 諍臣第71章 從軍(二)第231章 渾水(十二)第178章 南巡(九)第61章 何去何從(二)第195章 風雷涌動(二)第88章 首戰葛爾丹(四)第106章 嫌隙(一)第237章 渾水(十八)
第219章 驚變(十五)第234章 渾水(十五)第210章 驚變(六)第185章 科舉弊案(七)第218章 驚變(十四)第303章 南山遺恨(二)第345章 父子兄弟(十五)第218章 驚變(十四)第189章 風雨欲來(二)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第129章 暗潮洶涌(六)第204章 風雷涌動(十一)第124章 暗潮洶涌(一)第371章 風雲漸起(十七)第320章 一波又起(六)第68章 何去何從(九)第239章 渾水(二十)第337章 父子兄弟(七)第358章 風雲漸起(四)第202章 風雷涌動(九)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373章 風雲漸起(十九)第364章 風雲漸起(十)第46章 麻煩(六)第239章 渾水(二十)第38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八)第169章 封爵(二)第250章 議儲(三)第323章 一波又起(九)第294章 多事之秋(六)第239章 渾水(二十)第274章 塵埃落定(十七)第392章 問鼎(十六)第215章 驚變(十一)第285章 督撫之爭(十一)第135章 二徵葛爾丹(二)第273章 塵埃落定(十六)第116章 家宴(四)第17章 圍獵(一)第358章 風雲漸起(四)第308章 南山遺恨(七)第207章 驚變(三)第291章 多事之秋(三)第221章 渾水(二)第347章 父子兄弟(十七)第332章 父子兄弟(三)第232章 渾水(十三)第298章 多事之秋(十)第347章 父子兄弟(十七)第384章 問鼎(八)第79章 出征(二)第74章 從軍(五)第368章 風雲漸起(十四)第188章 風雨欲來(一)第239章 渾水(二十)第47章 初識愁滋味(一)第108章 嫌隙(三)第325章 萬壽(二)第43章 麻煩(三)7 成長第158章 河務(一)第89章 首戰葛爾丹(五)第316章 一波又起(二)第148章 二徵葛爾丹(十五)第327章 萬壽(四)第83章 出征(六)第275章 督撫之爭(一)第356章 風雲漸起(二)第270章 塵埃落定(十三)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370章 風雲漸起(十六)第299章 多事之秋(十一)第346章 父子兄弟(十六)4 修行第31章 八阿哥(二)第49章 初識愁滋味(三)第338章 父子兄弟(八)第327章 萬壽(四)第240章 渾水(二十一)第385章 問鼎(九)第95章 又生風波(三)第375章 風雲漸起(二十一)第212章 驚變(八)第96章 父子兄弟(二)第285章 督撫之爭(十一)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二)第341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376章 風雲漸起(二十二)第109章 嫌隙(四)第51章 初識愁滋味(五)5 諍臣第71章 從軍(二)第231章 渾水(十二)第178章 南巡(九)第61章 何去何從(二)第195章 風雷涌動(二)第88章 首戰葛爾丹(四)第106章 嫌隙(一)第237章 渾水(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