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伐明(十一)

“諸公請看,這寺宇金碧輝煌,肩摩踵接,殿堂處處,將這小小金山全數遮蔽,果然是:見寺不見山,古人誠不欺我。”

跟隨張偉前來的漢軍諸將面面相覤,委實提不起興致來附和。唯有張瑞應和道:“正是。當日隨大將軍過鎮江,行色匆匆,此處竟未來逛。今日一來,到真是開了眼了。”

漢軍攻克鎮江已是一月有餘,張鼐並孔有德早就領兵至南京城下,分別在城西北的的儀鳳門、獅子山,城西的漢西門、城西南的水西門,城北的神策門、岳廟山紮營,水師一部泊於下關和幕府山北側江邊。四萬餘漢軍逼至城下,那南京城門立時慌了手腳,初時各門緊閉,後發覺漢軍只在城西屯兵,城東一面卻是僅有小股散兵來回遊弋巡查,留了好大空檔,這機會自然不能白白放過,於是城內不住往外派出調兵使者,將南直隸屬下的鎮兵並衛所兵盡數調入城內,又傳檄浙東、湖南、江西,並各省速派鎮兵來援。

明軍頻繁調動,大股明軍入得城內,一個多月時間過去,已由開初的三萬餘人聚集至二十多萬大軍。因見城外漢軍人數不多,早便出城數次邀擊。張鼐等人也不與敵接戰,見敵出戰,便命炮兵開炮,那明軍原本就極孱弱,出戰的雖是“精兵”,亦是遠遠不如遼東的八旗,甚或是倭人都是不如,幾炮過去,立時前隊變後隊,撒鴨子溜回城內。張鼐也不追擊,因圍城軍隊無有騎兵,便是追趕也是不及,也只索罷了。

僵持至今,眼見明軍越聚越多,隨着張偉留守鎮江的漢軍諸將早就勸他帶着主力離開京口,赴南京城下指揮與明軍的決戰。張偉卻只是不理,每日接見當地士紳百姓,官員降將,言笑間和藹可親,全無霸氣。鎮江附近的士紳百姓雖然覺他是叛逆,奈何人處矮檐,也只得低頭俯就。待時日久了,不但是市面如常,行商店鋪早已營業,便是原本惴惴不安的官吏士紳,雖表面不言,暗底裡都大讚張偉。各人卻也是奇怪,這位原寧南候、龍虎將軍曾征戰四方,無往而不勝。是大明赫赫有名的大將,卻不知爲何在這鎮江流連不去,貽誤戰機。

時日一久,臺灣派來的原軍機處的袁雲峰已然到得鎮江,張偉因鎮江要緊,除了派了曹變蛟爲鎮守總兵,亦是特地從臺灣將袁雲峰急調而來,來任這鎮江府知府一職。那袁雲峰甫一上任,立時將臺灣的諸衙署成立起來,任命了由臺灣帶來的老手熟吏爲各衙主官,諸般事務立時順暢的多。鎮江原本由漢軍掌管,待他一來,張偉亦少了許多頭疼之事。

待將投降明軍甄別完畢,千總以上有家屬在此的,一律由船隻送往臺灣監押。若非作惡多端,又或是老弱無用的,一律充入鎮江靖安司屬下,負責地方守備、治安、抓捕官廳犯人。這起子降將因家小盡數被送走關押,又見漢軍勢大難擋,雖害怕朝廷將來以僞官論處,卻也不得不打起了精神,成日裡被袁雲峰喝來調去,四處奔忙。原本近八千的投降明軍,留着千多健壯老實明軍,統稱廂軍,負責防務地方,由漢軍派去的軍官充任統領。其餘或老弱、或刁滑,張偉原欲送因臺灣關押,細想之下,不但費事,還需養着他們,便是送回臺灣挖礦做工,這些兵油子又哪能安生?臺灣現在駐兵不多,哪能管的住這些個降兵。思來想去,卻又不能釋放,關着他們還需按日供給糧米,當真是頭疼之極。無奈之下,想起明軍多半是衛所軍籍,大半是明太祖設衛時便以全家入籍,父爲兵,父終子及,不得脫籍。明初時衛所便已開始敗壞,小兵們一來身份低賤,二來不得行商做官,衛所長官又剋扣銀糧,是以軍士紛紛逃亡,寧願冒着殺頭的危險,亦是不願當兵。張偉想到此處,咬一咬牙,料想這些軍士又不是將領私兵,哪有什麼忠義之心?是以將淘汰的明軍就地給銀遣散,或在當地做工餬口,或爲佃戶種地,只是不準逃離鎮江境外,亦是不準重投明軍,除此之外,便再也不加拘管。這些軍士亦是有家口之人,被拘來當兵亦是無奈之事。此時張偉命他們脫籍爲民,各人哪有不願的道理?歡呼鼓舞之後,各衛所兵大半是聚集一處,都是鎮江本地之人,被漢軍放出之後,一個個溜之大吉,各回家中營生去也。只是數月過後,這些人得知當日留下任漢軍廂軍的同伴月俸幾何之後,一個個後悔不迭,又拼命想着回營當兵,卻也是不能了。

張偉因政務交託給了袁雲峰,明軍降兵亦是料理乾淨,四方平靜,並無煩憂之事。竟不顧南京戰事,每日裡遊逛耍樂,將鎮江城內各大名寺古剎逛了個遍。這一日想起金山寺最是有名,因召集了留在城內的親信將領,一大早便出得城來,直奔金山寺而來。

他到是揮灑自若,談笑風聲,卻把身邊的各人急的跳腳。眼見南京方面的明軍越聚越多,劉國軒雖是拿下安慶,卻因武昌並襄陽等處敵情不明,不敢貿然分兵,只是據安慶自守。好在有他屯兵安慶,雖不能進取,卻也保了湖北江西一帶明軍不得由上游而下,與南京方面的明軍一共夾擊漢軍。

張偉攀山而上,入得那金山寺內隨喜,捐了香油銀子後,便與那寺中方丈攀談說笑。一直待遊遍寺內風景名勝,方纔興盡而回。

騎在馬上,回頭卻見身後諸將神色陰沉,張偉在心中嘆道:“你們只知道南京一戰,卻不知道我真正憂心的,還是在遼東啊。”

按着原本的安排,施琅襲天津後,便會派疑兵至遼東一帶海面,窺探遼東動向。此時尚未得到施琅消息,張偉一則擔心北方明軍迅速南下,或是尋空渡江,給江南施加壓力,若是調至襄陽,強攻安慶。現下一不知道北方戰局如何,二不知道遼東情形如何,卻實在是令張偉懸心。若是此時江北已聚集了大股明兵,僅憑留守的幾千曹變蛟部的漢軍若是面臨着明軍強攻,雖有水師相助,若是敵兵過多,卻也無法盡數擋住,若是鎮江有失,則張偉雖擊敗南京明軍,亦不得不面臨着補給被斷的危局。

派遣了大量探子赴遼東、江北,都一直得不到什麼上層消息。此時交通不便,往往一個探子派將出去,待消息傳回,卻已是舊聞一樁。是以張偉雖重諜報,卻因當時情況所限,收效不多。

如此這般又捱了數日,留守的諸將越發焦燥,便是張鼐等人亦不知道張偉心思,不住派人來問。張偉心中亦是着急,這一日亦不出遊,只在原知府後院中高臥,任是誰也不接見。城內漢軍諸將焦急,卻也無人敢去打擾。

張偉悶坐看書,一直待到半夜子時,正欲叫下人打水洗漱安歇,卻聽得門外有人稟道:“大將軍,府門外有人求見。”

“不是說了今日不會客,怎地還來囉嗦!”

“回大將軍,那人自稱是施琅將軍的使者。因大將軍早有交待,一有施將軍來使,立時引見。是以我不敢怠慢……”

那家人正低着頭絮絮叨叨陳說,卻聽得眼前那木門吱呀一聲打開,張偉已亦身着中衣,赤着腳跳將出來,向他喝道:“快,把人叫進來!”

見那家人嚇的目瞪口呆,呆立不動,張偉頓腳道:“還不快去!”

待那使者趕到,張偉因見他滿臉塵土,嘴脣乾裂,知道是連日奔波趕路疲累所致,忙命人端了坐椅給他坐下,又令人端上茶水給他飲用。待那使者喘息半響,緩過神來,張偉已披了夾袍,坐在他對面,向他問道:“施琅有何說話?可有信件?”

“回大將軍,施將軍說了,帶了信任若是有失,可就泄漏了軍情。只是命屬下帶了他的信物,前來傳話便是。”

說罷將懷中信物掏出,給張偉驗看了。張偉接將過來,略一端詳,便將那印信遞還給那使者,催問道:“天津那邊情形如何,還有我令他注意遼東一事,多加打探,有何消息?快說!”

“天津一個月前已被施將軍攻下!天津衛原本是朝廷製造火器的重地,卻也無甚強兵把守,咱們的炮艦駛進港口,將碼頭內的船隻什麼的轟擊沉沒,步兵上岸,不過幾個時辰,便將守兵擊潰。依着大將軍吩咐,將天津衛的火器作坊焚燬一空,工匠盡數掠至船上,送回臺灣。”

聽到此處,張偉已是兩眼放光,雙手擊掌叫道:“甚好!尊候做的很好,臺灣現在正缺匠人,這些工匠都是熟手,過去之後立時便能大用,甚好!”

說罷又向那使者問道:“天津一下,京師震動,皇帝可有什麼舉措?”

那使者輕蔑一笑,答道:“因緩不救急,鎮邊邊兵調動需時,皇帝又知咱們只有幾千步卒,不知道中了什麼邪祟,竟派了京營副將,都督同知蕭文奎領着京師神器營、五軍營約摸五萬京軍來攻,施將軍原本想着擊潰了事,料來打上幾炮,這些京營老爺兵必定不敢再攻。卻又擔心皇帝派邊兵再來,又怕動靜小心不能使皇帝和京師惶恐,是以設下埋伏,待京軍入圍之後,方始進攻。不但那蕭文奎當場戰死,五萬京營逃回去的也不足萬人。此一戰後,皇帝大爲震恐,已命洪承疇爲九邊總督,領十三總兵近二十萬兵往援京師。待他們大兵雲集,施將軍已撤出天津,又往山東而去。此後如何,因我來報信,卻是不得而知。”

聽到此時,張偉長嘆撫掌道:“甚好,北兵疲於奔命,被尊候四處調動。這一處偏師用的極好,尊候當真是了得。”

又問道:“可有遼東消息?”

“回大將軍,遼東那邊現在看守甚嚴。咱們買通了不少皮貨商人,卻是很難得到什麼確切的消息。原本可以進入遼東看貨,現下只能在邊地交易。若是多打聽幾句,立時便被斥責。稍不小心,還會被八旗兵逮去拷問。是以竟沒有一點實情可得,施將軍說了,此事也急不得,只等着看便是了。”

張偉嘿嘿一笑,揮手命那使者退下歇息。心中暗忖:“你越是這麼嚴防死守的,你越是心虛!想必皇太極非死就是重病。如若不然,又何必弄出這些怪樣。”

雖是如此推斷,到底還是有些擔憂,拍手召來一個親兵,令道:“你即刻回臺灣,找到何爺,命他想方設法,花再多的錢也要得到遼東那邊實情。”

揮手令那親兵去了,張偉立時又命道:“來人,給我傳令!城內漢軍明早開拔,趕赴南京戰場,今夜便需準備,不得延誤!”

各傳令親兵領了令牌紛紛離去,得得的馬蹄聲立時在鎮江城中四處響起。張偉此時精神大振,竟致無法入睡。在中庭徘徊半響,猶自沉思:“今番的戰事算的上順利之極,南京一戰並無懸念。八萬漢軍對陣二十餘萬明軍,不過是砍瓜切菜耳。此戰過後,整個南直隸已然平定。該當親率主力,往攻襄陽,待襄陽一下,南方亦無憂矣。”

想到此處,卻是又起了惶恐之心。眼見自已離大業越發的近,心中卻止不住想:“張偉,得天下易,治天下難。臺灣一片空白,你治理起來尚有諸多難處,以全中國之大,你又該當如何呢?”

一直待東方既白,雞啼聲起,城內已隱約可聽聞漢軍起身集結的聲息。張偉早已披掛整齊,在房中假寐而已,聽得動靜,立時佩劍而出,向着諸親兵大聲令道:“隨我出城,咱們與張瑞的飛騎先行動身,趕赴南京!”

第72章 法度(一)第22章 新竹(上)第63章 倭亂(八)第65章 治平(五)第8章 宴客(下)第61章 伐明(十二)第40章 出兵(上)第37章 會晤(下)第65章 治平(十)第63章 倭亂(九)第55章 偷襲(五)第54章 反間(一)第32章 堅船第48章 滅鄭(五)第70章 決戰(一)第50章 和談(一)第48章 滅鄭(三)第67章 激戰(二)第62章 江南(二)第58章 呂宋(四)第1章 回到明末第30章 械鬥(下)第27章 協議(下)第35章 兵制(上)第63章 倭亂(四)第10章 赴臺(上)第24章 論兵(上)第67章 激戰(九)第67章 激戰(六)第71章 定鼎(六)第12章 安身(上)第49章 鎮倭(一)第65章 治平(二)第16章 綁架(上)第54章 反間(二)第48章 滅鄭(七)第61章 伐明(六)第57章 試探(二)第48章 滅鄭(二)第60章 鼎革(二十四)第64章 關寧(一)第43章 攻城(中)第七十 間決戰七第45章 設縣(下)第21章 招兵(下)第70章 決戰(六)第10章 赴臺(下)第48章 滅鄭(五)第30章 械鬥(上)第58章 呂宋(七)第12章 安身(下)第70章 決戰(九)第62章 江南(六)第36章 崇禎(下)第30章 械鬥(上)第72章 法度(二)第61章 伐明(十五)第49章 鎮倭(八)第49章 鎮倭(二)第47章 遼東(十一)第55章 偷襲(十二)第57章 試探(一)第61章 伐明(二)第51章 騎射(二)第5章 初會(下)第46章 制約(上)第18章 平亂(上)第73章 南洋(九)第71章 定鼎(六)第58章 呂宋(八)第66章 北伐(十一)第59章 爪哇(八)第57章 試探(五)第45章 設縣(中)第14章 情動(下)第63章 倭亂(七)第62章 江南(五)第8章 宴客(上)第38章 歸附(下)第55章 偷襲(七)第15章 臥龍(下)第59章 爪哇(八)第46章 制約(下)第73章 南洋(十)第16章 綁架(下)第68章 滅明(五)第57章 試探(六)第72章 法度(四)第68章 滅明(二)第39章 賄賂(下)第65章 治平(八)第60章 鼎革(二十四)第71章 定鼎(一)第31章 立威(上)第49章 鎮倭(二)第66章 北伐(十)第66章 北伐(九)第5章 初會(下)第16章 綁架(上)第32章 堅船
第72章 法度(一)第22章 新竹(上)第63章 倭亂(八)第65章 治平(五)第8章 宴客(下)第61章 伐明(十二)第40章 出兵(上)第37章 會晤(下)第65章 治平(十)第63章 倭亂(九)第55章 偷襲(五)第54章 反間(一)第32章 堅船第48章 滅鄭(五)第70章 決戰(一)第50章 和談(一)第48章 滅鄭(三)第67章 激戰(二)第62章 江南(二)第58章 呂宋(四)第1章 回到明末第30章 械鬥(下)第27章 協議(下)第35章 兵制(上)第63章 倭亂(四)第10章 赴臺(上)第24章 論兵(上)第67章 激戰(九)第67章 激戰(六)第71章 定鼎(六)第12章 安身(上)第49章 鎮倭(一)第65章 治平(二)第16章 綁架(上)第54章 反間(二)第48章 滅鄭(七)第61章 伐明(六)第57章 試探(二)第48章 滅鄭(二)第60章 鼎革(二十四)第64章 關寧(一)第43章 攻城(中)第七十 間決戰七第45章 設縣(下)第21章 招兵(下)第70章 決戰(六)第10章 赴臺(下)第48章 滅鄭(五)第30章 械鬥(上)第58章 呂宋(七)第12章 安身(下)第70章 決戰(九)第62章 江南(六)第36章 崇禎(下)第30章 械鬥(上)第72章 法度(二)第61章 伐明(十五)第49章 鎮倭(八)第49章 鎮倭(二)第47章 遼東(十一)第55章 偷襲(十二)第57章 試探(一)第61章 伐明(二)第51章 騎射(二)第5章 初會(下)第46章 制約(上)第18章 平亂(上)第73章 南洋(九)第71章 定鼎(六)第58章 呂宋(八)第66章 北伐(十一)第59章 爪哇(八)第57章 試探(五)第45章 設縣(中)第14章 情動(下)第63章 倭亂(七)第62章 江南(五)第8章 宴客(上)第38章 歸附(下)第55章 偷襲(七)第15章 臥龍(下)第59章 爪哇(八)第46章 制約(下)第73章 南洋(十)第16章 綁架(下)第68章 滅明(五)第57章 試探(六)第72章 法度(四)第68章 滅明(二)第39章 賄賂(下)第65章 治平(八)第60章 鼎革(二十四)第71章 定鼎(一)第31章 立威(上)第49章 鎮倭(二)第66章 北伐(十)第66章 北伐(九)第5章 初會(下)第16章 綁架(上)第32章 堅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