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和談(二)

江文瑨固然沒有點明話中含意,幕府諸人卻是心知肚明,不外乎是說長崎敗後,日本政局不穩,不但是天皇公卿不滿幕府,便是那一向刺頭的諸藩大名,亦有不少蠢蠢欲動的。長崎一戰幕府損失慘重,精銳武士死傷了不少,若果真有幾家大名以尊王名義起兵,只怕也不易彈壓。好不容易的一統局面,行將崩潰。

他們很怕分裂,卻不知道張偉也很怕日本再度進入到戰國狀態,戰爭是科技和政治發展的最好催化劑,若是日本拼了老命再內戰幾十年,只怕有什麼先進的武器和科技政治理念都可以順利進入日本,日本人學習和改革的勁頭張偉心知肚明,絕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在他的眼皮底下,是故,他比幕府本身還要迫切的希望幕府繼續存在,壓制諸藩,維持表面上的和平,這樣才能把全日本涌動的暗流借幕府之手壓制下去。

德川秀忠心裡當真是五內欲焚,他從父親手中接下了這麼大的基業,誰料沒有多少年便遇到了這麼大的挫折,原本就不高的威望更是直線下降,現下眼前敵方使者貌不驚人,且又是一小小參軍,原本就覺得受到對方侮辱的他更覺憤怒。只是諸大老都被辯的啞口無言,他現下被逼退位,卻又有何話說?

諸人都是啞口不言,閣內頓時是死一般的寂靜,直過了半響,德川秀忠無奈開口道:“尊使,請把貴方的條件開出來吧!”

江文瑨向他躬身一禮,默默將準備好的和談草約從懷中掏將出來,遞與閣內的侍者,那侍者自去轉呈給德川秀忠。

秀忠接過草案,因當時有身份的日本貴族皆學習漢字,這草約他到不必翻譯,自已直接拿過來便看。只看了片刻不到,立時兩眼噴火,對方條件之苛遠出他想象之外,在幕府會議猜測時,料想對方必將趁大勝之威,要求獨家貿易,甚至開放港口之類,誰料對方不但要求了這些,還老實不客氣的提出割地賠款,強忍住怒氣,雙手顫抖着將草約遞於本多忠政。那本多忠政到沒有他這般憤怒,淡淡掃了幾眼,便又將草約遞於旁人,閣中十數人看完,只是無人說話,諸人誰也不是傻子,這樣的條約明顯是對方獅子大開口,如何還價,自然是該當秀忠先開口。

秀忠臉上一陣紅一陣白,知各人等着看他表態,臉面上一陣陣的發燙,又見江文瑨仍是若無其事端坐對面,一時按捺不住,縱身而起,將身後刀架上的菊一文字拿起,抽出刀來疾衝過去,將刀架在江文瑨脖子上怒道:“貴使挾長崎之勝餘威,上門欺我,難道不知道武士一怒,血流五步嗎?”

江文瑨將眼一把,微微一笑,用嘲諷的語氣答道:“怪不得大御所統兵十幾萬,數倍我師,仍是慘敗收場。統兵大將自詡爲武士,揮舞佩刀威脅敵人使者,這麼有失身份的事我家的指揮使大人是決計做不出來的。大御所,你可知將軍一怒,血流千里麼?”

“你!!!”

一縷鮮血從江文瑨的脖子上緩緩流將下來,德川秀忠一時激怒,手上多使了一些勁道,刀刃切入肉中,雖是他及時收手,亦在江文瑨脖子上留下一道深深的刀痕,見他如此,江文瑨反道不再出聲,只是將雙眼閉起,身體坐直,一副閉目待死的模樣。

德川秀忠長嘆一聲,將刀收起,正容道:“江使者膽色辯才俱是驚人,令人折服。也罷,這條約雖是過份,到也不是不能商量……”

江文瑨睜開雙目,笑道:“我家大人在我臨行前向我交待,條約一字不可易。”

德川秀忠聞言差點吐出血來,他肯就這一過份這極的條約來商討,原本就是極大的讓步,誰料人家的主將早就有言在先,條約一字不可易,兩相對比,他當真是丟臉之極。因見諸家臣大老霍然而起,顯是也對張偉的這一交待甚爲不滿,只是卻無人上前說話,一時間心灰意冷,將佩刀扔在地上,吩咐道:“你們與使者商談,若使者仍不肯改易一字,便將使者好生送出城外,派人送回九州。”

說罷向外間蹣跚而去,臨出門之際突然轉頭向江文瑨問道:“使者,你當真只是一小小參軍麼?”

“正是,有勞大御所動問,文瑨確實只是指揮使大人身邊參軍,參贊軍務是也。”

微微一點頭,秀忠向他慘笑道:“參軍都是如許的人才,怪道那張偉幾年之間勢力強大到這個地步,我曾經聽說過他幾次,一直只道是一個尋常海盜罷了,早知今日……”

話沒說完,突然臉色一變,嘴角溢出一股鮮血來,用衣袖拭去,徑自去了。

見他如此,江文瑨心中暗歎:“此人命不久矣。長崎一戰敗的太慘,又因得罪天皇被公卿羞辱,加之被逼退位的鬱悶,今日又被刺激到吐血,來日再被逼簽定和約,這些事累積在一起,想不死亦難。”

德川秀忠走後,諸幕府大老一齊上前,欲以言辭與江文瑨一較高下,誰料不管他們如何解說,如何恐嚇,如何利誘,如何威逼,江文瑨一概微笑答曰:“大人有言,條約一字不可易!”

他書呆子脾氣,來做此事當真是恰當之極,不慍不火,不卑不亢,一直僵待了半日,幕府諸大老無法,只得命人將他送出,稟報德川秀忠和談破裂。

秀忠到是欣喜過望,和談原本不是他本意,依他本意自是要齊集兵馬,與張偉再戰,現下和談破裂,秀忠雖是適才吐血而出,神情萎頓,一聽使者被諸大老送回,立時便縱身而起,重回議事室,向諸大老要求頒佈徵兵動員令,在全日本動員大軍,最少要動員五十萬步兵,三萬騎兵,不信以這麼強大的實力,打不敗張偉那區區的三萬多人。

他雖是慷慨激昂,向諸人陳說厲害,諸大老卻是無人理會,他說的漂亮好聽,什麼五十萬大兵,數萬騎兵,必能將敵人攆下海去。豈不知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數十萬農民徵集起來是多大的動靜?諸藩原本就不穩,這般大動靜的徵調,必將引發大規模的動盪不滿。再加上農夫從軍未經訓練,只怕對方几炮一轟便各自星散而逃,連帶原本可以一戰的職業武士亦同時被衝跨,諸家老大臣已然明白,以對方火器之犀利,並不是僅憑人多便可以戰勝的。敵方肯談判是因爲人力不夠,若是三萬多大軍翻上一番,只怕人家憑着軍隊自已至江戶來取銀,又何必派遣人來談判呢。

秀忠因見已方大老如此卑躬屈膝,怯懦懼戰,又是一口鮮血噴出,當下由侍者扶着而出,自此之後再不理事,一任事物由家臣大老會議決定。

諸人卻是不理秀忠,衆人合議仍是要和談,派遣了使者前往長崎,請求張偉再派使者,重新擬定條約。張偉又有意透露何斌已至日本,幕府諸人已探知何斌爲人,當下喜不自勝,極力要求何斌親來江戶談判。

半月之後,張偉終於應日使之請,重派使者,此番卻換上了能言善辯機詐陰謀的何斌前往。幕府聽聞是與張偉一同開基創業的何斌前來,自然也是喜不自勝,知道此番對方有心令和議成功,於是自德川家光以下,幕府衆人皆自將軍府邸之前而迎接,那何斌早年曾隨同鄭芝龍前來日本,拜見過德川家康,與現在幕府的不少大老皆有一面之緣,當下各人把臂言歡,語笑歡然,不但不似敵國會議,反到象是故契重逢。

諸人將何斌接入閣內,又是一番寒暄過後,便開始切入正題。那本多忠政先開口道:“何先生,我們幕府各人,都是敬你是家康將軍會晤過的人。又與幕府的朋友鄭芝龍將軍相交甚厚,咱們不必客套,我先將幕府的態度告之閣下,那個草約,幕府絕對不會同意的。”

“那又何苦把我請來!這個,草約一字不易,這是張志華定下的底線,諸位,你們的選擇只在於籤,或是不籤。”

說罷傲然擡頭,目光巡視神情難看之極的幕府諸人,他此番做態之前便與張偉商量好,一定要趁幕府諸人心盼和議而成,以爲他何斌是來討價還價,先期給這種心理狠狠一擊,然後再趁機就地還錢。

本多忠政卻是此時閣內身份最高之人,無奈之下只得先張口道:“閣下,難道沒有一點商量的餘地嗎?”

說罷自已都覺得甚是羞辱,只是勢不如人,不得不恬顏相問。

何斌冷笑道:“諸位,可是覺得我方兵少,不能橫掃整個日本?明告訴各位,我家大人已然派人回去調兵,六千火槍兵加上一萬土蠻騎射手,再募集三萬健丁搬運糧草彈藥,沿海軍艦不停轟擊,掃清諸藩,諸位捨不得的銀子,咱們自已取了當軍費——各位,只怕到時候想割地求和亦不可得也。”

他雖是虛言恐嚇,到也不是盡數誇張,張偉現在居九州而不攻,除了威脅中國之外,再無動靜,幕府諸人皆以爲是敵方兵力不足,無力保障後勤所致。若果真如何斌所說,對方此時沒有動靜,卻是爲了積聚力量,爲下一步大的舉措而做準備,那當真是危險之極。幕府固然可以全民動員,又怎能與六萬裝備精良,戰力強悍的職業軍人相抗?

各人皆是面如死灰,良久之後,本多忠政方勉強笑道:“如此咄咄逼人,又豈是中華上國的風範!”

“正是,日本自漢朝時便曾受漢家皇帝封賜,唐宋兩朝亦是來往不絕,怎麼到了明季,中國待日本如此殘苛。”

“算了,咱們拼死一戰,未必一定會輸?”

因見何斌不露聲色,本多忠政只得又回頭打圓場道:“何先生宅心仁厚,有仁人君子之風,必定會爲幕府想想辦法,大家體體面面簽了和約,過了這關。何先生,你以爲如何?”

他這般卑躬屈膝,軟語相求,何斌便也笑道:“我與老將軍曾有一面之雅。又怎忍相逼過甚,何況中華上國一向以仁德服人,只要諸位拿出誠意來。張偉將軍那裡,由我何斌擔待就是。”

他讓人家“拿出誠意”來,這些百練成精的家老們又如何不知道他話中之意,各人急忙將幕府準備的條件捧將出來,送與何斌觀閱。

何斌一看,肚裡大笑,面情上卻仍是神色凝重,只見那條約上寫着:“日本國賠付張將軍戰爭損失,賠付白銀兩百五十萬,糧一百萬石。給予張將軍獨家貿易權,長崎爲不設防區,日本與張將軍從此友好,不相征伐,如有違約,則天罰之。”

當時日本所儲藏的白銀數量約爲世界的三分之一,是以肯一下子拿出一百五十萬兩的賠償,當時又大力發展農業,一百萬石的糧食對他們也不過是九牛一毛。何斌見了甚是滿意,有些賠償,已足夠此番興軍的軍費,還有一半的盈餘。只是想到張偉此番不依不饒的模樣,心知這還是對方的初步方案,便將臉一板,怒道:“貴方全無誠意!所賠付的白銀及糧食數字與我方要求的相差甚遠,如此,何必和談?我方掃平幾個大名的城池,只怕就遠遠超過這個數字了!”

起身拂袖,便要離去,至門口又冷笑道:“各位,割讓長崎不容商量!”

他這般做態,閣內諸人均是慌神,此番忤逆德川秀忠之意,衆人一力主和,現下又怎能這樣就放何斌走了?當下忙不迭衝到門口,好說歹說又將何斌拉回。

友情廣告:《超能特警組》

作者:原《修真魔法師傳奇》的作者李白……嗯,不是寫牀前明月光的那位。

簡介:在軍隊中混了三年的唐漢轉業成爲北京市大興區的一名普通警察,當他正爲獲得一份好工作而沾沾自喜時,卻與一起突發的銀行劫案不期而遇,儘管他的反應很迅速,依然被一顆冷不丁飛來的子彈擊穿了心臟。

當唐漢以爲自己的生命已經走到盡頭的時候,他卻忽然發現自己奇蹟般地活了下來。「救」他的人名叫慕容清薇,她是一個清麗無雙的絕色佳人,更是神秘的中國國家超能研究院的院長,還是一個擁有恐怖S級超能力的超能者。

唐漢很想知道自己爲什麼會活下來,然而慕容清薇的回答卻是近似挑逗的火辣辣的眼神,這讓剛剛死裡逃生的男人忍不住顯出了狂野的衝動……冰火魔廚佛本是道斗羅大陸htTp://looK_?iD=20329九鼎記網遊之風流騎士天才傳說

第49章 鎮倭(五)第55章 偷襲(六)第60章 鼎革(二十一)第61章 伐明(十一)第62章 江南(一)第24章 論兵(下)第19章 甘蔗(下)第23章 閱兵(上)第61章 伐明(十六)第60章 鼎革(十一)第65章 治平(十)第69章 相峙(四)第70章 決戰(二)第31章 立威(下)第60章 鼎革(十)第68章 滅明(一)第49章 鎮倭(六)第65章 治平(三)第12章 安身(下)第35章 兵制(中)第70章 決戰(五)第65章 治平(三)第38章 歸附(上)第58章 呂宋(五)第41章 大員(上)第64章 關寧(四)第46章 制約(中)第8章 宴客(上)第6章 結交(上)第22章 新竹(上)第60章 鼎革(二十一)第34章 開礦(下)第61章 伐明(九)第7章 機遇(下)第63章 倭亂(八)第66章 北伐(三)第44章 定臺(下)第64章 關寧(五)第55章 偷襲(三)第56章 返臺(一)第30章 械鬥(下)第19章 甘蔗(下)第70章 決戰(十四)第61章 伐明(五)第66章 北伐(九)第54章 反間(二)第64章 關寧(五)第70章 決戰(四)第73章 南洋(十)第68章 滅明(六)第8章 宴客(下)第61章 伐明(七)第30章 械鬥(下)第17章 亂起(下)第70章 決戰(十二)第70章 決戰(二)第70章 決戰(十一)第73章 南洋(六)第11章 北港(上)第47章 遼東(七)第60章 鼎革(十二)第15章 臥龍(下)第19章 甘蔗(下)第62章 江南(三)第60章 鼎革(二十六)第62章 江南(五)第60章 鼎革(十八)第66章 北伐(十)第65章 治平(五)第61章 伐明(十五)第27章 協議(下)第73章 南洋(一)第47章 滅鄭(一)第30章 械鬥(上)第47章 遼東(七)第63章 倭亂(五)第3章 出海第4章 火拼(下)第62章 江南(三)第72章 法度(三)第60章 鼎革(十六)第21章 招兵(上)第60章 鼎革二第3章 出海第61章 伐明(一)第42章 圍城(中)第61章 伐明(三)第66章 北伐(一)第49章 鎮倭(十二)第54章 反間(二)第71章 定鼎(一)第73章 南洋(一)第60章 鼎革(二十)第70章 決戰(十)第49章 鎮倭(七)第55章 偷襲(十)第45章 設縣(中)第63章 倭亂(四)第72章 法度(四)第12章 安身(下)
第49章 鎮倭(五)第55章 偷襲(六)第60章 鼎革(二十一)第61章 伐明(十一)第62章 江南(一)第24章 論兵(下)第19章 甘蔗(下)第23章 閱兵(上)第61章 伐明(十六)第60章 鼎革(十一)第65章 治平(十)第69章 相峙(四)第70章 決戰(二)第31章 立威(下)第60章 鼎革(十)第68章 滅明(一)第49章 鎮倭(六)第65章 治平(三)第12章 安身(下)第35章 兵制(中)第70章 決戰(五)第65章 治平(三)第38章 歸附(上)第58章 呂宋(五)第41章 大員(上)第64章 關寧(四)第46章 制約(中)第8章 宴客(上)第6章 結交(上)第22章 新竹(上)第60章 鼎革(二十一)第34章 開礦(下)第61章 伐明(九)第7章 機遇(下)第63章 倭亂(八)第66章 北伐(三)第44章 定臺(下)第64章 關寧(五)第55章 偷襲(三)第56章 返臺(一)第30章 械鬥(下)第19章 甘蔗(下)第70章 決戰(十四)第61章 伐明(五)第66章 北伐(九)第54章 反間(二)第64章 關寧(五)第70章 決戰(四)第73章 南洋(十)第68章 滅明(六)第8章 宴客(下)第61章 伐明(七)第30章 械鬥(下)第17章 亂起(下)第70章 決戰(十二)第70章 決戰(二)第70章 決戰(十一)第73章 南洋(六)第11章 北港(上)第47章 遼東(七)第60章 鼎革(十二)第15章 臥龍(下)第19章 甘蔗(下)第62章 江南(三)第60章 鼎革(二十六)第62章 江南(五)第60章 鼎革(十八)第66章 北伐(十)第65章 治平(五)第61章 伐明(十五)第27章 協議(下)第73章 南洋(一)第47章 滅鄭(一)第30章 械鬥(上)第47章 遼東(七)第63章 倭亂(五)第3章 出海第4章 火拼(下)第62章 江南(三)第72章 法度(三)第60章 鼎革(十六)第21章 招兵(上)第60章 鼎革二第3章 出海第61章 伐明(一)第42章 圍城(中)第61章 伐明(三)第66章 北伐(一)第49章 鎮倭(十二)第54章 反間(二)第71章 定鼎(一)第73章 南洋(一)第60章 鼎革(二十)第70章 決戰(十)第49章 鎮倭(七)第55章 偷襲(十)第45章 設縣(中)第63章 倭亂(四)第72章 法度(四)第12章 安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