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兵制(中)

施琅見張偉發火,當即便噤口不言。張偉威勢漸高,施琅雖私底下仍以大哥相稱,言笑不禁,當着外人卻也是恭謹多了,張偉也知他性格原本想不到這些,必定是有哪位高人提醒於他,明知如此,卻也是懶得追究了。

見衆將都不敢做聲,張偉咳了兩聲,又訓道:“我素知你們不滿我這般厚待兵士。當面不敢說,背地裡有人議論什麼:驕兵必敗、惰怠之兵如何應敵、寒苦之兵方敢搏命……我看,都是些狂悖無知之言!”

見衆將低頭不語,顯是並未心服,張偉記得當日給鎮遠軍定下餉銀和每月使費時,施琅也是心疼不已,終究是古人不明職業軍人與民兵之不同,想了一下,便問周全斌道:“全斌,我知你近來看了不少兵書,戚帥的《紀效新書》與《練兵實紀》想必現下都能倒背如流了,說說看,戚帥打仗爲什麼百戰百勝?”

周全斌略一思忖,便答道:“令行禁止,體恤士卒,善選武勇之士教以克敵陣法,善用火器……”

“不對,戚帥的練兵實錄裡說了什麼?當初他初起兵時,用的就是世襲的衛所軍人,初接仗時雖好生訓練,卻有兵油子打仗在後,搶攻在前,有一次遇到強敵,還有一鬨而散者,戚帥雖下狠心殺了一些,卻仍是管束不住,這是爲何?”

“回爺的話,衛所兵制爲大祖首創,到戚帥時制度崩壞,戚帥是世襲的都督僉事,屬下三千衛所兵只有七成是實額,就是如此,也大半是地痞無賴,老少殘兵。而且大明是以砍下敵兵來首級領功,所以接戰時那些兵油子不打仗,專門在後面割首級。甚至殺害百姓領功的,殺自已傷兵領功的,也是常有的事。”

施琅亦點頭道:“不錯。我在戚帥的筆記上看到過,有一次他看到一個兵士拎着首級來報功,仔細一看那首級睜着雙眼,顯是死不瞑目,戚帥便令人詳查,傳首到軍中一看,卻有個兵士大哭相認,原來那首級是他哥哥,受傷落在後面,不想教自已人砍了腦袋。這樣的軍隊,打的甚麼鳥仗!”

“那你們說說,衛所制度原是太祖苦心設立,爲的是將不專兵,兵平日裡都歸大都督府統領,戰時譴將領着打仗,平時操練衛戍。至成祖時全國衛所兵280萬,僅京師三大營便有京軍勁旅五十萬,怎地後來會崩壞至此?”

衆將一時無言,半響之後,方聽周全斌答道:“太祖時便有將領剋扣小軍的糧草餉銀,以太祖之嚴苛,竟也無法。後世法紀日馳,衛所敗壞,兵士衣食無着,大多逃亡,便是在籍的,也多是一些老弱病殘。公候王府前擺隊,豪門大戶如役奴僕,故而好人都不當兵,兵部檢點時,地方都督僉事,指揮使,便只臨時募集一些地痞無賴來充做士兵,打仗時這些人全無軍紀,也不知殺敵,除了搶功便是燒殺淫掠,雖殺人亦無法管束的住,久而久之,願意當兵的好人越少,壞人越多,是以兵制敗壞至此。”

張偉點頭道:“全斌說的甚是有理。不過你們可知衛所兵制敗壞,百姓不欲當兵,根子上卻不是在此。漢唐之際,中國兵制是以在民戶中抽取役丁爲主,漢時遇有戰事,多半從邊境健兒中選取騎兵,從內地農戶中抽取步兵,戰罷還家。漢時打仗,多半是抗擊外敵,選的又都是鄉間良民,甲馬兵器皆是自備,戰時爲軍,平日爲民。漢初土地兼併不重,各家都有些田土,當兵免役,免賦,故而普通人家都負擔的

起。漢時民風又剽悍,打仗打的又是外敵,大傢伙同仇敵愷,做戰勇猛,故而有一漢兵能敵五匈奴之說。唐初實行的府兵制度,其實也差不多如此。全國六百多個折衝府,以校尉領府兵於農閒時訓練,戰時自備甲馬出征,後來玄宗時土地兼併嚴重,張說勸帝大規模募兵,始開中國募兵之先河。後來唐朝禁軍,大半是招募而來,全都是些破產農民,市井無賴,騷擾百姓尚可,遇到外敵則潰不成軍,唐時藩鎮爲禍,禁軍無能正是主因。到宋時因有鑑五代十國時武將爲禍,乃首創重文輕武制度,又因不禁土地兼併,百萬大軍皆是招募而來。人常說宋時兵弱,卻不知這兵弱在何處?原本朝廷拿了大把銀子募兵,平日裡只是以舞刀弄棍爲業,卻是屢戰屢敗,還不及漢唐時的民兵。大傢伙說說看,這又是爲何?”

那劉國軒答道:“宋時皇帝都以文人爲重,自個兒也弄的積弱成性,害怕打仗,遇戰則求和,壞了民心士氣,安能不敗?”

見張偉搖頭,施琅又道:“宋皇忌憚武將,遇戰出征諸多掣肘,又喜歡先畫好陣圖,令將領臨敵以圖佈陣,全然不顧戰場實情,安能不敗?”

周全斌又道:“大軍未動,糧草先行。宋時將政、財、兵三權分給中書、樞密、三司,太宗兩次北伐,皆是因這三方扯皮,遇事推諉,糧草一直供應不暢,如此安能不敗?”

張偉笑道:“你們說的到也是都沒有錯。不過,宋兵最大之敗因,卻不是因爲這些。宋立國之初,原本是收編了諸國降軍,本**仍是以周世宗之府兵爲主。後來太祖太宗改軍制爲禁軍廂軍,又將地方廂軍健壯軍漢充入禁軍,將軍隊全數改爲職業軍人,宋兵之強乃無人可敵。敦料後世皇帝爲了免生事端,一遇災荒便招流民入伍,平日裡地方上有什麼流寇土匪,無賴流氓,也皆招入軍中,這樣固然是軍隊數量日益龐大,全然靠兵糧吃飯的居然有百萬之多,虧那宋朝財政充裕,也需拿出大半的收入來養兵。這樣軍隊數量多了,兵士素質卻是低劣的很了,宋朝又首創重文輕武之說,武人在中國首次受到文人壓制,再加上宋皇軟弱,很少對外開戰。全國兵士除了坐吃拿餉,用處到也不大。久而久之,入伍之人大半是些人渣,這些**壞鄉里還行,讓他拼命是門也沒有。到了靖康年間,終於被金人亡了北宋。南宋初若不是四大節度自已募集一些愛國敢死之士,仍是用市井中募來的那些無賴爲兵士,只怕南宋也撐不到蒙人入侵啦。到了咱們大明,太祖建的這衛所軍制,原本就是不倫不類,兵士在軍籍,不得做其它營生,也不能離開所在衛所。拿的餉銀不夠吃食,便給一些土地,一開始便是不農不軍,到了後來兵士地位日低,土地也大半失去,軍戶逃亡大半,明軍哪來的戰力?戚帥是幸運,本朝也是重文輕武,武將要受那文官節制,若是稍大的戰事,還有太監來礙事,戚帥初時也是諸般不順,好在後來準他自已募兵,他方從義烏募集了六千礦工、彪悍農夫,奠定了後來戚家軍的基礎。若非如此,僅憑那些衛所軍士,只怕以戚帥之能,也只能徒呼奈何了。”

至此,各人方明白張偉之意,一則數百年來當兵之人待遇不高,二則又飽受歧視,縱然是百萬大軍,蓋世名將,若是兵無士氣,劣兵滿營,卻也是迴天乏力。只是現下這臺北軍隊只怕已是當今世上花錢最貴的軍隊了,卻不知道張偉還要如何來提高士氣?

卻聽張偉又說道:“我在海外時常聽人說起,那紅毛番原有一國,名叫羅馬,卻是那邊的一個大國。那羅馬人素愛征戰,勇武無比,數百年間滅國無數,罕有敗跡。固然是他們民風尚武,卻也和他們的軍制有關。那羅馬國人有公民與奴隸之分,國內諸賤役大多由戰爭搶來的奴隸充任,只是這軍隊,卻是隻有羅馬公民才能入伍當兵,開疆拓土,兵士身爲公民卻也是人人有份。故而這些羅馬兵士榮譽感甚強,遇敵少有逃跑,就算打了敗仗,也是多半力戰而死。直到後來貴族政治敗壞,又加上國家日富,民間奢靡之風流行,尚武之風泯滅,後來才被其餘小國所滅。”

何斌問道:“那這羅馬是全民皆兵,而非募兵了?”

“初時確是如此。遇有戰事,羅馬元老院下達命令,允許某人去某地徵集多少兵士,那人得了命令,便可以徵兵了。”

“那這羅馬人就驍勇至此,平時爲民,戰時便可成兵?”

“確是如此。羅馬士兵平時訓練甚嚴,非過關者不得爲兵。現在我這臺北訓練諸法,多半還是源自羅馬。”

見各臉上露出原來如此的神情,張偉肚裡暗笑,卻又正容道:“說了這麼半天,也是不想你們表面上遵命,肚子裡卻是不服。你們不比那些百姓,心裡若有了疙瘩,只怕將來日積月累的,哪一天帶兵造我的反,那可就大大的不妙了。”

又笑道:“和你們扯了這麼半天,現下可同意我的舉措了?不僅是免賦減稅的事,遇到戰事受傷殘疾的,咱們包養他一輩子,按月發銀子。戰死的也是如此,按月給家裡發錢,逢年遇節的,還需派人上門去慰問。這樣兵士們才覺得不是炮灰,是被器重的,咱們這樣一弄,老百姓們也覺得當兵不錯,對兵士們出高看幾眼。免的就幾個臭儒生在鄉下橫的跟王八似的!”

張偉這番話堂下諸將卻都是愛聽之極,一個個頓時眉開眼笑,連聲稱善。何斌卻擔心道:“志華,你這番舉措現下是不錯,這樣兵士們纔會給咱們賣命。不過若是將來不打仗了,你又這般尊崇武人,萬一將來有人跋扈不聽指揮,那可如何是好?你可總不能活一萬年吧。”

張偉笑道:“這到不必擔心。待將來立了制度,文人不掌軍,武人不得干政。那政權和財權都在文人手裡,武人要造反也不易吧?防微杜漸,從小做起,待時日漸久,武人文人互不干涉,自然就全無問題了。”

何斌聞言只是一笑,心下卻覺得張偉想的未免太過輕鬆,只是現下他這番舉措卻是提升士氣之良方,卻也不好反對,也只得待將來再說話。

各人在堂上議到現在,眼見四周黑乎乎的一片,堂上早有兵士點了明晃晃的油燈,那馮錫範尋得一個話縫,向張偉問道:“請爺的示下,是在此開飯,還是大夥到飯廳去?適才廚房有人來說,飯菜已熱了一次,爺們再不去吃,便只好倒了。”

張偉皺眉道:“怎麼可以浪費!成,大傢伙現下就過去吃飯……不,令人端上來,咱們吃完繼續議事!”

又向何斌陪笑道:“廷斌兄,看來今兒是去不了工廠了,咱哥倆明兒再去吧?”

何斌正餓的前心帖後心,此刻哪有閒心計較這些,只將摺扇向馮錫範點上一點,命道:“酒別上了,快點上菜上飯是正經……”

第14章 情動(下)第39章 賄賂(上)第14章 情動(下)第35章 兵制(下)第26章 亂局(上)第66章 北伐(六)第66章 北伐(二)第47章 遼東(十)第55章 偷襲(二)第57章 試探(五)第67章 激戰(七)第49章 鎮倭(六)第65章 治平(十一)第42章 圍城(上)第32章 堅船第14章 情動(上)第14章 情動(下)第43章 攻城(上)第59章 爪哇(七)第28章 保甲(中)第56章 返臺(四)第47章 遼東(三)第48章 滅鄭(四)第67章 激戰(十一)第70章 決戰(十)第30章 械鬥(下)第7章 機遇(上)第70章 決戰(九)第55章 偷襲(四)第62章 江南(二)第5章 初會(下)第62章 江南(六)第10章 赴臺(下)第61章 伐明(十五)第70章 決戰(一)第70章 決戰(三)第65章 治平(九)第3章 出海第65章 治平(九)第22章 新竹(上)第55章 偷襲(三)第65章 治平(三)第62章 江南(八)第70章 決戰(五)第60章 鼎革二第61章 伐明(八)第65章 治平(十一)第60章 鼎革(二十)第66章 北伐(六)第73章 南洋(十一)第12章 安身(上)第60章 鼎革(二十九)第51章 騎射(二)第61章 伐明(十六)第30章 械鬥(中)第67章 激戰(八)第72章 法度(三)第60章 鼎革(二十八)第15章 臥龍(下)第49章 鎮倭(一)第70章 決戰(十)第16章 綁架(上)第66章 北伐(六)第47章 遼東(二)第47章 遼東(九)第59章 爪哇(一)第65章 治平(六)第67章 激戰(八)第25章 宗族(下)第47章 遼東(十一)第55章 偷襲(十一)第17章 亂起(下)第64章 關寧(八)第64章 關寧(一)第6章 結交(上)第37章 會晤(中)第71章 定鼎(七)第40章 出兵(下)第72章 法度(三)第49章 鎮倭(十一)第25章 宗族(下)第42章 圍城(中)第49章 鎮倭(十)第20章 會議(下)第68章 滅明(二)第19章 甘蔗(上)第64章 關寧(一)第61章 伐明(十三)第47章 遼東(八)第60章 鼎革(二十九)第69章 相峙(七)第10章 赴臺(上)第29章 官學(上)第71章 定鼎(五)第47章 遼東(四)第45章 設縣(中)第73章 南洋(十一)第70章 決戰(二)第66章 北伐(八)第60章 鼎革七
第14章 情動(下)第39章 賄賂(上)第14章 情動(下)第35章 兵制(下)第26章 亂局(上)第66章 北伐(六)第66章 北伐(二)第47章 遼東(十)第55章 偷襲(二)第57章 試探(五)第67章 激戰(七)第49章 鎮倭(六)第65章 治平(十一)第42章 圍城(上)第32章 堅船第14章 情動(上)第14章 情動(下)第43章 攻城(上)第59章 爪哇(七)第28章 保甲(中)第56章 返臺(四)第47章 遼東(三)第48章 滅鄭(四)第67章 激戰(十一)第70章 決戰(十)第30章 械鬥(下)第7章 機遇(上)第70章 決戰(九)第55章 偷襲(四)第62章 江南(二)第5章 初會(下)第62章 江南(六)第10章 赴臺(下)第61章 伐明(十五)第70章 決戰(一)第70章 決戰(三)第65章 治平(九)第3章 出海第65章 治平(九)第22章 新竹(上)第55章 偷襲(三)第65章 治平(三)第62章 江南(八)第70章 決戰(五)第60章 鼎革二第61章 伐明(八)第65章 治平(十一)第60章 鼎革(二十)第66章 北伐(六)第73章 南洋(十一)第12章 安身(上)第60章 鼎革(二十九)第51章 騎射(二)第61章 伐明(十六)第30章 械鬥(中)第67章 激戰(八)第72章 法度(三)第60章 鼎革(二十八)第15章 臥龍(下)第49章 鎮倭(一)第70章 決戰(十)第16章 綁架(上)第66章 北伐(六)第47章 遼東(二)第47章 遼東(九)第59章 爪哇(一)第65章 治平(六)第67章 激戰(八)第25章 宗族(下)第47章 遼東(十一)第55章 偷襲(十一)第17章 亂起(下)第64章 關寧(八)第64章 關寧(一)第6章 結交(上)第37章 會晤(中)第71章 定鼎(七)第40章 出兵(下)第72章 法度(三)第49章 鎮倭(十一)第25章 宗族(下)第42章 圍城(中)第49章 鎮倭(十)第20章 會議(下)第68章 滅明(二)第19章 甘蔗(上)第64章 關寧(一)第61章 伐明(十三)第47章 遼東(八)第60章 鼎革(二十九)第69章 相峙(七)第10章 赴臺(上)第29章 官學(上)第71章 定鼎(五)第47章 遼東(四)第45章 設縣(中)第73章 南洋(十一)第70章 決戰(二)第66章 北伐(八)第60章 鼎革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