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江南(二)

說罷端起青釉白瓷蓋碗,吹上一口熱氣,輕啜一口。卻還是太燙,皺着眉頭將蓋碗在木同上重重一頓,見那左良玉部派來的參軍嚇了一跳,張偉強笑道:“不干你事,你速去辦事。此間事了,快些回去。”

見那參軍躬身一禮,退出房門而去。張偉不再理會,低頭吹氣飲茶,略過一會,卻又聽到腳步聲響。他不耐道:“又有何事!”

“嘿,志華兄,好大脾氣啊!”

張偉猛一擡頭,卻見是陳永華身着輕羅長袍,頭戴四方巾,手持湘妃竹扇,笑嘻嘻由站在門前。當下大喜過望,由椅中一躍而起,幾步奔到門前,兩手將陳永華胳膊一拉,搖上幾搖,大笑道:“復甫兄,你竟然來了!”

陳永華皺眉道:“志華,你也是漢軍大將軍,這般做態,讓底下人看到,成何體統。”

“你也說體統,體統。唉呀,這些天哪,我就是被體統給苦壞了。”

兩人分別落坐,張偉拍手嘆道:“當實在臺灣,諸般細務交給吳遂仲等人處理,財務上有廷斌兄幫我張羅。學務等事,又有你和何楷,是以我只專心軍務,別事竟全不理會。誰料到了此處,竟致忙的不可開交。那鄭煊每日裡爲民請命,事無鉅細皆報備於我,南京周圍十幾個州縣,哪天不冒出幾樁事來?就說今日,我便會了十幾撥客人,都是些儒生鄉紳,說了整整半個時辰方纔送走。”

他衝陳永華擠眉弄眼一番,然後才笑道:“更妙的是,說了半個時辰,竟然一句有用的話也沒說,全都是些敷衍人的屁話!”

陳永華知他確實是憋屈的狠了,這纔有這麼一大通抱怨。雖然鎮江知府委了袁雲峰,南京又有鄭瑄這樣得人望的原明朝大臣輔佐,只是有些事需他親力親爲,方可妥當。民政和財務就夠他撓頭,再加上漢軍調動,他又必須關注軍務,每天少說也得幾十個傳令兵及各衛的參軍、司馬,還有駐防廂軍的調撥使用等細務,這些都需他來拿主意。是以比之當日在臺灣,卻是忙的腳不沾地了。

見他啞着嗓子,仍要抱怨,陳永華忍不住笑道:“志華,莫要再抱怨了。現下有吳遂仲過來幫你,想必是要好上許多。”

兩人說笑一氣,張偉方向陳永華問道:“怎地你這早晚過來,吃了飯不曾?”

“我早已過來,適才與吳遂仲商議了一些政務。又將我選用的一些臺灣官學中的英傑先交給他,讓那些孩子在軍機處打雜,見些政務手段,待將來推行政改之時,也好派上用場。”

他突然皺眉道:“適才你吩咐那參軍的話,我聽了大半。別的也就罷了,怎麼吩咐他將那些投誠將軍,總兵之類的全家老小都送到臺灣去。這樣又是何必?所謂待人以誠,解衣衣之,推食食之,則士人歸心,武將自然也肯賣命。你在臺灣一向用人不疑,怎地到了此處,卻偏又小心眼起來?”

“這你便有所不知。當年太祖武皇帝派了大將徐達爲徵虜大將軍,常遇春副之。出征之後,徐達尚還謹慎,那常遇春正如你所說一般,對山東河南一帶的元朝官吏,一旦歸降,便用之不疑。太祖幾番告誡,說彼輩新附,心中難免掛念北朝。不可太過信任,需防閒使用。遇春不聽,比如有某城歸降,便仍使某人統領該城。誰料明軍大部一走,那些城池便降而復叛,就是文官,亦有投降後偷偷溜回北面的。太祖便向徐達和遇春言道:元之省院官來降甚多,二次都留于軍中令人不安。彼輩初屈於勢力,未必從心所願。一旦生變,於我非利。不如遣來我處,使處我官屬之間,日久親近,再加使用,方可放心。”

說到此處,張偉忍不住讚道:“明太祖以一小沙彌參加義軍,然後由親兵做到統兵大將,吳王而皇帝,當真是一世豪傑!復甫兄,你雖然聰明,到底在這陰謀權術上,還是略差一籌。”

陳永華初聽還不服氣,後低頭仔細想了一回,亦是讚道:“當真是深謀遠慮,處置得當。若是果真如我所言,拘泥於古人的教條,到真是養虎爲患了。”

因又問張偉道:“現下的章程是鎮之以靜,以不變應萬變。待一年後再行更張國策,這當真是穩當的很。小民百姓,最害怕戰亂不息,哪管他誰人爲王,哪人稱帝?只要做出太平盛世模樣,誰人不肯歸順?江南原本就是富庶之地,你又免了賦稅,到明年此時,恐怕又是別有一番模樣了。”

“鎮之以靜,到不是說一切都不能動。比如那拿實了的貪官閹黨,現下就可擒拿。待法司審明之後,該殺的殺,該關的關,不會姑息養奸。至於宗室,鎮國將軍以下,國家允許讀書考試,生意耕做,出城與否,悉聽其意。藩王以上,不論賢愚,一律先行在王府禁錮,外不得入,內不得出。待分遣巡按查實劣跡,再行處置。”

他笑嘻嘻道:“江南有藩王親王過百,這些豬每天以蒐括民財爲樂事,有不少還是從建國便之國的親藩,這麼些年下來,每個王府少說也能抄出十幾二十萬的銀子來,這可是好大一筆財源。明年擴軍的使費,就在這些王爺們頭上了。”

明朝宗室委實令人厭惡,便是陳永華這樣的士人聽了張偉的打算,亦是點頭同意了事,別無他話。張偉自此無事,一心一意指揮戰事。漢軍所向披靡,全無敵手。比之他,明朝的正牌統治者崇禎皇帝,卻也是忙碌不堪,只是兩人繁累之餘,心情卻是大大的不同了。

自張鼐與孔有德部一至安慶,湖北那邊的明軍壓力大增,無奈四川那邊張獻忠正鬧的歡騰,委實是抽不出什麼兵來援助襄陽。那總督九省軍務、兵部尚書,內閣輔臣楊嗣昌早慌了手腳,南京被圍之初,他已上報北京,請調九邊援兵,方能遏制張偉。誰料施琅偏師一至,先破天津,又殲滅了數萬京營官兵。待邊兵一至,施琅所部早就補充的糧草,將天津的火器工匠搜掠一空,用船送回了臺灣。那邊兵爲三邊總督盧象升所統,因見施琅遠去,正欲由山東入蘇北,尋機過江。卻又得知漢軍破了山東兗州,殺鎮將,俘了知府,魯王闔府自焚,王府資財並官府庫銀,皆被施琅所部搬運一空。盧象升因罪被褫職候代,仍領十餘萬邊兵入山東。待他奔至山東,卻又聽聞施琅所部回襲京師,驚疑之間又急忙領着官兵往直隸返回。施琅兩月間奔波突襲,由海路來回,當這十餘萬精銳明軍拖的死去活來,卻見漢軍的毛也沒見着半根。崇禎惱怒萬分,於月前命綿衣衛以失陷親藩的罪名將盧象升逮問至今,下詔獄待罪。急命陝西巡撫孫傳庭領總兵張天祿、馬科入援京師,命丁啓睿爲督師,領九邊大軍追剿施琅所部。

他這般處置之後,施琅遊擊已甚是困難,他所部漢軍不過幾千人,又是海軍陸戰步兵,缺乏陸戰野炮。決然不能同十幾萬的精銳明軍接戰。是以請示了張偉,得到同意之後,便回師舟山暫歇,等待機會。

施琅部不知所蹤,明軍追之無路,只得屯于山東,不敢遠離京師。一直待孫傳庭部趕到京師城下,丁啓睿方領着總兵李國奇、虎大威、楊德政、方國安、巢丕昌、唐通、劉澤清,並薊遼總督王永吉,宣大總督樑同棟,率邊兵及直隸各鎮,並京營三萬人,共聚集了二十萬左右的大軍,號稱四十五萬,浩浩蕩蕩進於準安、揚州一帶駐防。只是漢軍江防船隻甚多,不分晝夜與江中來回巡邏防備,明軍一無船隻,二來見敵艦火炮威力巨大,早就息了過江的心思,每日裡由丁啓睿的師爺僞造戰報,什麼某日斬殺數百,每日破敵襲擾,擊退敵軍若干。過江一事,卻是想也未曾想過。

崇禎下了血本,急命這些強鎮總兵彙集一處,湊成了對抗八旗都不曾有過的大股軍精兵,總是因爲南京乃是明朝京師,江南是國家財賦之地,容不得半點疏失。成日裡卻只是接到這些戰報,他雖糊塗,卻也知道是丁啓睿不敢過江,只是拿這些戰報來搪塞,於是成日裡詔使不絕,旨意的語氣越來越峻刻無情。丁啓睿無法,又知道斷然無法渡江往援南京,在江南盤恆了大半個月,勞師費餉不說,有幾次趁着深夜,派了幾千人的軍隊,試圖由揚州下江,偷偷過去試探敵情,誰料剛剛下水不久,對面的水師便得了哨探小船的消息,幾十艘炮艦趕將過來,那些船上的明軍盡數做了江中之鬼。自此之後,再也無一人*近江邊一步。

待得知南京陷落消息,丁啓睿又急又氣,卻是沒有一點辦法。他是萬曆年間中的進士,歷任南京戶部主事,山東按察使等職。在調使山西副使時,因巡撫王輯兵變,被他斷然斬殺。因功調入陝丁,歸孫傳庭節制。卻又被楊嗣昌賞識,步步高昇,待盧象升因罪入獄,更是成爲掛兵部尚書銜,督師二十餘萬的股肱大臣。只是他文人進士出身,自身對兵事一竅不通,只知承上命行事。被崇禎斥責之後,早就惶恐不已,南京一陷,此人頓時無計可失,思來想去,唯有一死罷休。毒藥什麼的,他到也沒有,只是命人送上些金銀,吞在腹中,當夜翻天滾去,半夜時便死,待第二天親兵入內尋他,連屍體都早已僵直。

楊嗣昌坐困襄陽,眼見漢軍越逼越近,武昌前鎮的黃州已然告破,周圍的府縣無不望風而降。張偉優撫善待明朝降臣,此時已然見效。除了那些一心忠於明朝,持着正統大義的高級文官,普通的地方官員及鎮將,遠遠見了漢軍旗幟,便即歸降。萬般無奈之下,他只是每日觀望請旨,請求屯於準揚的明軍主力即刻來援,如若不然,不但襄陽有失,江南不保。就是被困於四川渝州等處的張獻忠,此怕亦是無人可制了。

而主力明軍此時坐困江北,進不能過江,退有皇帝壓迫,往援湖北,路阻且長,此路亦是不通。而原本被優勢明軍壓迫打擊的李自成,卻又藉着這次天賜良機,突破明軍重圍,由寧羌過七盤關,入朝天嶺,接連攻克廣元、昭化、劍州、梓潼等地。然後分兵三路,分別向潼川、綿州、江油三個方向進軍,連下三十多個州縣,進逼成都。四川巡撫王維章龜縮在保寧,不敢與李自成軍接仗。洪承疇此時手底只有三萬餘強兵,止能保着陝西不失,守備潼關而已。

此時的明朝,當真是四處起火,八面烽火。只要是稍有心於大局者,都知道明朝的滅亡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到得崇禎四年十月,漢軍劉國軒等部攻克武昌,荊州,偏師克江西南昌、長沙,俘獲湖北巡撫等文武官員數百人。明宗室吉王、湘王、岷王、谷王、寧王、楚王等親王盡被被逮,其餘藩王數十,亦同時被執。因得了張偉命令,只是又囚於原王府之內,不準外出。因此前農民軍殺害過蜀王,清兵殺過德王,施琅所部漢軍逼迫魯王自殺。坐鎮窮城,無計可失,眼見農民軍與漢軍勢大難制的楊嗣昌急病而死。漢軍輕騎入襄陽城內,於城外追住出城而逃的襄王全家,囚於王府之內。

自此,湖北、江西、江蘇、安徽、浙江等省全數歸漢軍所有。漢軍主力聽令由襄陽入江,由水路直奔江西南昌,將由江西入湖南境,湖南一下,將於左良玉會師,然後以優勢兵力攻閩,結束南方戰事。

前線打的火熱,張偉坐居南京城內遙控指揮,除了軍事之外,每日接見明朝前來投誠的官員,便是一宗要事。自漢軍佔據江浙之後,主力連克名城要鎮,眼見大事已成,原本還猶疑不決的明朝各級官員紛紛棄明投漢。張偉又連番下令,除了必要的府縣官以外,明朝的各總兵鎮將,巡按、糧漕總督、巡撫、總督等大員要員,必須奔赴南京,以俟甄別後再行任用。官聲尚佳的,由張偉親自接見,善加撫慰後,或於南京閒居,或是送往臺灣先行辦事。至於武將,遊擊以上皆送往臺灣,嚴加管束。

第69章 相峙(四)第55章 偷襲(四)第30章 械鬥(中)第47章 遼東(十一)第55章 偷襲(四)第64章 關寧(六)第9章 爭拗第19章 甘蔗(上)第28章 保甲(中)第64章 關寧(五)第17章 亂起(上)第47章 遼東(九)第6章 結交(上)第59章 爪哇(八)第58章 呂宋(五)第27章 協議(下)第62章 江南(三)第31章 立威(上)第62章 江南(五)第50章 和談(三)第51章 騎射(二)第20章 會議(下)第51章 騎射(三)第32章 堅船第23章 閱兵(下)第36章 崇禎(下)第37章 會晤(中)第73章 南洋(一)第47章 遼東(五)第35章 兵制(上)第57章 試探(五)第65章 治平(二)第12章 安身(下)第67章 激戰(十)第23章 閱兵(上)第49章 鎮倭(六)第46章 制約(上)第43章 攻城(中)第47章 滅鄭(一)第2章 獲救第48章 滅鄭(四)第21章 招兵(上)第22章 新竹(上)第63章 倭亂(二)第16章 綁架(下)第63章 倭亂(三)第55章 偷襲(五)第29章 官學(中)第60章 鼎革(十七)第7章 機遇(上)第65章 治平(十一)第62章 江南(三)第71章 定鼎(五)第60章 鼎革八第64章 關寧(二)第66章 北伐(五)第63章 倭亂(八)第30章 械鬥(下)第60章 鼎革(二十)第30章 械鬥(下)第66章 北伐(五)第20章 會議(下)第49章 鎮倭(一)第64章 關寧(六)第58章 呂宋(八)第55章 偷襲(二)第71章 定鼎(五)第41章 大員(下)第44章 定臺(上)第1章 回到明末第55章 偷襲(九)第66章 北伐(四)第64章 關寧(八)第10章 赴臺(下)第45章 設縣(中)第60章 鼎革(二十九)第66章 北伐(四)第24章 論兵(上)第6章 結交(下)第60章 鼎革八第73章 南洋(七)第1章 回到明末第5章 初會(上)第51章 騎射(四)第29章 官學(下)第61章 伐明(一)第61章 伐明(八)第60章 鼎革七第66章 北伐(一)第66章 北伐(九)第58章 呂宋(七)第47章 遼東(六)第21章 招兵(下)第17章 亂起(上)第67章 激戰(十一)第70章 決戰(三)第58章 呂宋(七)第31章 立威(上)第55章 偷襲(七)
第69章 相峙(四)第55章 偷襲(四)第30章 械鬥(中)第47章 遼東(十一)第55章 偷襲(四)第64章 關寧(六)第9章 爭拗第19章 甘蔗(上)第28章 保甲(中)第64章 關寧(五)第17章 亂起(上)第47章 遼東(九)第6章 結交(上)第59章 爪哇(八)第58章 呂宋(五)第27章 協議(下)第62章 江南(三)第31章 立威(上)第62章 江南(五)第50章 和談(三)第51章 騎射(二)第20章 會議(下)第51章 騎射(三)第32章 堅船第23章 閱兵(下)第36章 崇禎(下)第37章 會晤(中)第73章 南洋(一)第47章 遼東(五)第35章 兵制(上)第57章 試探(五)第65章 治平(二)第12章 安身(下)第67章 激戰(十)第23章 閱兵(上)第49章 鎮倭(六)第46章 制約(上)第43章 攻城(中)第47章 滅鄭(一)第2章 獲救第48章 滅鄭(四)第21章 招兵(上)第22章 新竹(上)第63章 倭亂(二)第16章 綁架(下)第63章 倭亂(三)第55章 偷襲(五)第29章 官學(中)第60章 鼎革(十七)第7章 機遇(上)第65章 治平(十一)第62章 江南(三)第71章 定鼎(五)第60章 鼎革八第64章 關寧(二)第66章 北伐(五)第63章 倭亂(八)第30章 械鬥(下)第60章 鼎革(二十)第30章 械鬥(下)第66章 北伐(五)第20章 會議(下)第49章 鎮倭(一)第64章 關寧(六)第58章 呂宋(八)第55章 偷襲(二)第71章 定鼎(五)第41章 大員(下)第44章 定臺(上)第1章 回到明末第55章 偷襲(九)第66章 北伐(四)第64章 關寧(八)第10章 赴臺(下)第45章 設縣(中)第60章 鼎革(二十九)第66章 北伐(四)第24章 論兵(上)第6章 結交(下)第60章 鼎革八第73章 南洋(七)第1章 回到明末第5章 初會(上)第51章 騎射(四)第29章 官學(下)第61章 伐明(一)第61章 伐明(八)第60章 鼎革七第66章 北伐(一)第66章 北伐(九)第58章 呂宋(七)第47章 遼東(六)第21章 招兵(下)第17章 亂起(上)第67章 激戰(十一)第70章 決戰(三)第58章 呂宋(七)第31章 立威(上)第55章 偷襲(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