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瓦釜雷鳴_四 七百名罪犯一次斬決

四 七百名罪犯一次斬決

太陽出來時,郿縣令趙亢帶領一班縣吏趕到了孟鄉乾渠。看着這觸目驚心的場面,趙亢臉色鐵青,二話沒說,飛馬奔赴櫟陽。

趙亢是秦國招賢中應召的唯一一個秦國士人,爲人方正,飽讀詩書,和兄長趙良齊名,都是家居雲陽的名士,人稱雲陽雙賢。雖然兄弟倆都是沒入過孔門的儒家名士,處世卻是大大不同。趙良志在治學修經,遠赴齊國稷下學宮求學去了。趙亢卻是奮力入世,要爲秦國強大做一番功業。秦孝公招賢,趙亢欣然而來。任命官職時,秦孝公派趙亢做了要害的郿縣縣令。赴任半年,無甚大事,只是熟悉縣情,等候新法令頒佈。趙亢無論如何想不到,新法頒佈伊始,便有人以身試法,鬧出天大的事來。孟西白三族和戎狄移民,哪一邊都關係到秦國安危,他如何能擅自處置?

正午時分,衛鞅正在書房用餐,聽說趙亢緊急求見,二話沒說,一推鼎盤便來到政事廳。聽完趙亢的緊迫稟報,衛鞅略一思忖,斷然命令:“車英,帶二百名鐵甲騎士,即刻趕赴郿縣。”車英領命,去集合騎士。衛鞅吩咐趙亢進餐,自己到書房做了一番準備。衛鞅出來時,趙亢已經霍然起身,府門外也已經傳來了馬隊嘶鳴。衛鞅一揮手:“走。”匆匆大步出門。趙亢驚訝地問:“左庶長,這就去郿縣?”衛鞅冷冷道:“遲了麼?”趙亢囁嚅道:“不,不給君上稟報麼?”衛鞅凌厲的目光掃了過來:“凡事都報君上,要我這左庶長何用?”說完大步出門,飛身上馬,當先馳去。車英的馬隊緊隨其後,卷出西門。趙亢思忖片刻,上馬一鞭,急追而來。

太陽到得西邊山頂時,馬隊趕到了孟鄉總乾渠。衛鞅立馬殘堤,放眼望去,暮色蒼茫,四野汪洋,水面上漂浮着黑壓壓的屍體,鷹鷲穿梭啄食,腐臭氣息瀰漫鄉野。孟鄉九里所在的高地,全變成了一座座小島。

衛鞅面色鐵青,斷然命令:“郿縣令,即刻派人關閉總乾渠!”

趙亢答應一聲,飛馬奔去。

太陽落山時,渭水總渠口終於被堵住了。晚上,衛鞅在郿縣縣府接連發出三道命令。第一道,命令趙亢帶領縣城駐軍步卒二百人並沿岸民衆,立即搶修渠堤。第二道,命令車英帶領鐵甲騎士,星夜到戎狄聚居區緝拿所有罪犯,不許一人逃匿。第三道,命令各縣將新法頒佈三個月期間,公然聚衆惡鬥的罪犯全部押解到郿縣。趙亢、車英和信使們出發後,衛鞅心潮難平,燈下提筆疾書兩信,吩咐快馬使者即刻送往櫟陽左庶長府。

此刻,秦孝公正在庭院裡練劍,稍稍出汗,便回到書房埋首公案。

新法頒佈三個月,他案頭的簡冊驟然增加,全部是朝野城鄉通過各種渠道直接送給他的民情密報。他認真仔細地閱讀揣摩了這些密報,感到了一種不尋常的氣氛在瀰漫。這些密報能直接送給國君,而不送給總攝國政主持變法的左庶長衛鞅,本身就意味着對新法令的輕慢和不滿。密報者背後的意圖很明顯,國君是被權臣矇蔽的不知情者,罪責是外來權臣的,國君應當出來廢棄惡法安撫民心。秦孝公警覺地意識到,變法能否成功,目下正是關鍵。密報所傳達的“民意民心”,雖然是一種葉公好龍式的驚恐,但也是一個危險的信號——變法的第一個浪頭,遇到了疲民裹挾民意的騷動逆浪,如何處置,關係到變法成敗,其中分寸頗難把握。秦孝公沒有把這些密報和自己的判斷告訴衛鞅。他相信,以衛鞅的洞察力,不可能不知道這些瀰漫朝野的流言。他要看一看,衛鞅如何評判目下的大勢,如何處理這場民意危機。如果衛鞅沒有處置這種普遍危機的能力,秦孝公倒是願意早日得到證明,以免在更大的危機來臨時因信任錯失而造成滅頂之災。畢竟,衛鞅沒有過大權在握的實際閱歷,掌權之後能否還像論政時候一樣深徹明晰,還需要得到驗證。正因爲這樣,秦孝公深居簡出,絲毫沒有過問變法的進程。

目下,秦孝公埋首書房,就是要謀定一個善後之策,以防萬一。

“君上,左庶長府領書大人求見。”黑伯在書房門口低聲稟報。

“景監?讓他進來。”秦孝公有些驚訝,景監在夜半時分來見,莫非有大事?

景監疾步走進,拱手道:“君上,郿縣三族與戎狄人大肆械鬥,死傷無算,左庶長已經趕去處置。這是左庶長給君上的緊急書簡。”

“爲何械鬥?”秦孝公問。

“孟西白三族堵了乾渠,戎狄人爭水,故而大打出手。”

“準備如何處置?”

“左庶長決斷尚不清楚。想必給君上的書簡裡有稟報。”

秦孝公打開手中銅管,抽出一卷羊皮紙展開,但見酣暢淋漓的一片字跡:

衛鞅拜會君上:郿縣私鬥,乃刁民亂法與秦國痼疾所致耳。臣查,其餘郡縣亦有亂法私鬥者三十餘起。治國之道,一刑,一賞,一教也。刑賞不舉,法令無威。亂民不除,國無寧日。臣擬對犯罪亂民按律處置,無計多少。本不欲報君上,朝野但有惡名,臣一身擔之。然法令初行,君上當知,臣若有不察,請君上火速示下。臣衛鞅頓首。

秦孝公思忖有頃,問道:“依據新法,此等私鬥,該當何罪?”

“回君上,糾舉私鬥,首惡與主兇斬立決,從犯視其輕重罰沒、苦役。”

“首惡與主兇有多少?”

“詳數景監尚難以知曉,推測當在三百名以上。”

“從犯?”

景監躊躇道:“臣大體算過,僅郿縣雙方從犯,就在三千人以上。加上其餘郡縣,大約五千人不止。”

秦孝公沉默了。假若這是一場戰爭,就是死傷上萬人,也不會有任何人說三道四,也不會有任何人沮喪動搖。可這是刑殺,是國法殺人,三五十還則罷了,一次殺數百名人犯,這實在是曠古未聞。三家分晉前,韓趙魏三族聯合擒殺智伯,一次殺智

伯家族二百餘口,天下震驚。然則,那是和諸侯戰爭一樣的部族集團間的戰爭,人們並沒有將它看成刑殺。要說變法刑殺,魏國的李悝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韓國的申不害變法,都沒有數以百計地斬決罪犯。秦國這樣做會帶來何等後果?秦孝公第一次感到吃不準。但是,不這樣做,後果則只有一個,那等於在實際上宣告變法流產,秦國回到老路上去,在窮困中一步步走向滅亡。這是秦孝公絕對不願走的一條路。兩害相權取其輕,這是古人的典訓。前者有可能帶來的動亂風險與亡國滅頂的災難相比,自然要冒前一個風險,而避免後一個災難。衛鞅敢於這樣做,也一定想到了這一點。目下,他需要知道的是國君的想法。

“景監,你有何思謀?”秦孝公猛然問。

景監也一直在沉默,見國君問他,毫不猶豫地回答:“臣以爲,變法必有風險。風險與亡國相比,此險值得一冒。”

“好。說得好。我等不謀而合。”秦孝公微笑點頭,走到書案前提起銅管大筆在羊皮紙上一陣疾書,蓋上銅印,捲起裝入銅管封好,遞給景監道:“景監,作速派人送給左庶長。如果能離開,最好你到郿縣去,左庶長目下需要幫手。”

“臣遵命。”景監接過銅管,轉身疾步而去。

日上三竿,景監已經趕到郿縣。衛鞅正在縣府後院臨時騰出的一間大屋裡翻閱戶籍簡冊,見景監風塵僕僕地走進,驚訝笑道:“正想召你,你就來了。先坐。”轉身吩咐僕人上茶上飯。景監未及擦汗便從懷中皮袋掏出銅管:“左庶長,這是君上的書簡。”衛鞅接過打開,兩行大字撲入眼中:

左庶長吾卿:疲民亂法,殊爲可惡。新法初行,不可示弱。但以法決罪,毋慮他事。嬴渠樑三年五月

衛鞅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將羊皮紙遞給景監。景監一看,興奮地說:“君上明察,左庶長可無後顧之憂了。”衛鞅淡淡笑道:“後顧之憂何嘗沒有?”這時僕人捧進茶飯擺好,景監匆匆用飯。衛鞅道:“領書暫且留在郿縣幾日,這是一場大事,需周密處置,不留後患。”景監道:“我已經將櫟陽府中的事安置妥當,左庶長放心,我來料理雜務。”衛鞅道:“今日最要緊的,是會同趙亢,理出罪犯名冊。”說話間景監已經吃罷,兩人秘密商議了半個時辰,便分頭行動起來。

兩天之後,決堤的大水在炎炎赤日下迅速消失在乾涸的土地裡,大路小路更是幹得快,除去多了些坑坑窪窪,幾乎和平時沒有兩樣。趙亢和車英已經分別將孟西白三族和戎狄移民的械鬥參與者,全部押解到縣城外的臨時帳篷中。景監和趙亢分別帶領一班幹練吏員,對械鬥罪犯進行清理,按照主謀、主兇、死人、傷人、鼓譟,將人犯分爲五類分開關押,一一錄下口供。這件事做了整整三天。三天中,外縣的私鬥罪犯也紛紛押解到郿縣。一時間,縣城四門外的官道上軍卒與罪犯絡繹不絕,加上一些哭哭啼啼跟隨而來的老人、女人與孩童,臨時關押罪犯的渭水草灘如趕大集一般。郿縣人恐懼、緊張而又好奇地紛紛趕來看熱鬧,有些精明人乘機擺起了各種小攤,專門向探視者賣水賣飯賣零碎雜物,外國商人則專門賣酒賣新衣服。窮人探監,要吃要喝。富人探監,則要給關押者買酒澆愁。自忖必死者,親友族人還要給置辦新衣。

旬日之間,草灘帳篷外生意興隆。尤其是外國商人的酒和新衣,分外搶手,價錢直往上躥。孟西白三族在秦國樹大根深,戎狄移民也是戰功卓著,外縣敢於頂風私鬥者,也個個不是易與之輩。各方說情者神秘地來來去去,軺車、駿馬每日如穿梭般往來郿縣小城,使郿縣人在驚訝之餘又大開眼界。

衛鞅清楚地知道外面的種種熱鬧,但卻不聞不問,只是專心致志地在縣府中翻閱罪犯口供和各縣有關記載。凡是趕來求見的宗室貴族、勳臣元老、隴西戎狄首領、地方大員等,非但見不到衛鞅,連景監、車英也見不上。景監委派的三名書吏專門接待這些人,所有的禮物都收,所有的書簡都留下,所有的說辭都用一句話回答:“一定如實稟報左庶長。”十天之中,貴重禮物和秘密書簡已經堆滿了一間專門的房子,看守的吏員們簡直不敢相信,窮困的秦國如何能突然冒出如此多的奇珍異寶?

第十三天,衛鞅走出了書房,打破了沉默。他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取締渭水草灘的臨時集市,將一切商賈盡行清理。當日午後,渭水草灘又成了炎熱的曠野。第二道命令,是派趙亢徵發五百民夫修築刑場。第三道命令,派車英緊急將所部兩千鐵甲騎士全數調到郿縣聽候調遣。第四道命令發往秦國所有郡縣,命令各縣縣令率領全縣所有里正和族長,三天後趕到郿縣。第五道是密簡,飛馬送往櫟陽國府。

隨着使者的快馬飛馳,秦國朝野又瀰漫出濃厚的驚恐、疑惑和各種猜測。有人說,天候不祥,左庶長要大開殺戒了。有人說,犯罪的主謀都是富人,還不是殺幾個窮人完事。更有人說,左庶長收了難以計數的奇珍異寶,人犯們一個也沒事。國府內外安靜如常,國君也沒有以任何形式召集朝會議事,好像秦國從來沒有發生過什麼一樣。櫟陽的上層貴族們則保持着矜持的沉默,對變法,對郿縣發生的一切都緘口不言,看看平靜的國府,相互報以高深莫測的微笑。

七月流火,郿縣小小的城堡活似一個大蒸籠。中夜時分,衛鞅走出書房,喚出景監車英,三騎快馬出城,在渭水草灘反覆巡視。遍野蛙鳴淹沒了他們的指點議論,直到一輪又大又圓的明月在遙遠的西天變小變淡,三人才回到城中。

早晨,朝霞剛剛穿破雲層,郿縣城四門箭樓響起了沉重的牛角號,嗚嗚咽咽,酸楚悲愴。人們從打開的四座城門爭先恐後地擁出,奔過吊橋,向渭水草灘匯聚。田野的大路小路上,都有人手上舉着白幡,身上披着麻衣,腰間繫着草繩,大聲哭嚎着呼天搶地跌跌撞撞地趕來。渭水草灘上的低窪地帶,兩千鐵甲

騎士單列圍出了一個巨大的法場,將所有趕來觀刑的人羣隔離在外圍。但四野高地上的庶民們卻如鳥瞰一般,看得分外清楚。鐵甲騎士之內,七百名精選的行刑手紅布包頭,手執厚背寬刃短刀,整肅排列。法場中央一個臨時堆砌的高臺上,坐着威嚴冷峻的衛鞅。景監車英肅然站立在長案兩側。長案前兩排黑衣官吏,則是從各郡縣遠道趕來的郡守縣令。高臺下密密麻麻排列的一千餘人,則是秦國所有的里正和族長。所有人都沉默着,偌大的法場只能聽見風吹幡旗的啪啪響聲。

郿縣令趙亢匆匆走到高臺前低聲稟報:“左庶長,人犯親屬要來活祭。”

衛鞅道:“命令人犯親屬遠離法場,不許攪擾滋事,否則以擾刑問罪。”

趙亢又匆匆走到法場外宣示左庶長命令。法場外的罪犯親屬們第一次露出了驚恐的神色,垂頭癱在草地上無聲地哭泣着。歷來法場刑殺,都不禁止親友活祭,如何這秦國新左庶長連些許仁義之心都沒有?未免太無情也。其餘看熱鬧的萬千庶民也都一片寂靜,全然沒有以往看法場殺人時的紛紛議論。人們在如此巨大的刑場面前,第一次感到了國家法令的威嚴,感到了這個白衣左庶長的強硬與無情,竟全然不若人們原先議論想象的那麼軟弱,竟敢擺如此駭人的法場!忠厚的農夫們想起了三月大集上的徙木立信,不禁相顧點頭,低聲嘆息:“咳,也是自作孽,不可活。”

太陽升起三竿時,景監高聲下令:“將人犯押進法場!”

車英一擺手中令旗,兩千騎士讓出一個門戶,一隊長矛步卒分兩列夾持着將長長的人犯隊伍押進法場。人犯們穿着紅褐色的粗布衣褲,粗大的麻繩拴着他們的手腳,每百人一串,緩緩蠕動着走向法場中央。四野高地上的民衆鴉雀無聲,他們第一次看見如此成羣結隊的“赭衣”,第一次看見戰場方陣一般的紅巾短刀行刑手,每個人的心都不禁簌簌顫抖起來。赭衣囚犯們再也沒有了狂妄浮躁,個個垂頭喪氣面色煞白。最頭前的是孟西白三族的族長和二十六個里正,以及戎狄移民的族長們里正們。他們都是六十歲上下的老人,一片鬚髮灰白的頭顱在陽光下瑟瑟抖動。他們中的每一個都曾經在戰場廝殺過,爲秦國流過血拼過命。直到昨天,他們還對晚年的生命充滿了希望,相信櫟陽會有神奇的赦免,相信秦國絕不會對孟西白這樣的老秦人和穆公時期的戎狄老移民大開殺戒,不相信一個魏國的中庶子能在秦國顛倒乾坤。

此刻,當他們從一片死一樣沉寂的人山人海中穿過,走進殺氣瀰漫的法場,他們才第一次感到了這種叫做“法”的東西的威嚴,感到了個人生命在國家法令面前的渺小。當他們走到瀕臨河水的草灘上,面前展現出一片密密麻麻的木樁,每個木樁上都寫着一個名字,名字上赫然打着一個鮮紅的大勾時,他們油然生出了深深的恐懼,雙腿發軟地癱在草地上。在戰場上的刀光劍影中,他們每時每刻都有可能血濺五步,變成一具屍體,但是卻沒有一個人感到畏懼,沒有一個人想到退縮。照民諺說,人活五十,不算夭折。而今六十歲已過,死有何懼?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但是卻沒有一個人能克服這種恐懼,能自己站起來。

兩個兵卒將爲首的孟氏族長孟天儀,夾持起來靠在木樁上。老族長似乎終於明白過來,白髮蒼蒼的頭顱靠在木樁上呼呼喘息。突然,他挺身站起,嘶聲大喊:“秦人莫忘,私鬥罪死恥辱!公戰流血不朽!”喊罷縱身躍起,將咽喉對準木樁的尖頭猛然躍起斜撲。只聽“噗”的一聲,尖利的木樁刺進咽喉,一股鮮血噴涌飛濺!孟天儀的屍體頓時挺挺地掛在了木樁上。

剎那之間,孟西白三族的人犯一片大嚎,挺身而起,嘶聲齊吼:“私鬥恥辱,公戰不朽!”紛紛躍起,自撞木樁尖頭而死。

喊聲在河谷迴盪,四野山頭的民衆被這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刑場悔悟深深震撼,竟然衝動地跟着喊起來:“私鬥恥辱!公戰不朽!”喊聲中夾雜着一片哭聲,那是圈外人犯親屬們的祭奠。

變起倉促,景監大是愣怔。衛鞅點頭道:“臨刑悔悟,許族人祭奠,回故里安葬。”

景監頓時清醒,高聲宣示了衛鞅的命令。圍觀民衆嘩地閃開了一條夾道,孟西白三族剩餘的女人和少年衝進法場,大哭着向高臺跪倒,三叩謝恩。

衛鞅冷冷道:“人犯臨刑悔悟,教民公戰,略有寸功。祭奠安葬,乃法令規定,衛鞅有何恩可謝?今後不得將法令之明,歸於個人之功,否則以妄言處罪。”

法場的萬千民衆官吏盡皆愕然。不接受稱頌謝恩,還真是大大的稀奇事情。此人是薄情寡義,還是執法如山?一時誰也不敢議論。

“開始。”衛鞅低聲吩咐。

景監命令:“人犯就樁,驗明正身——”

車英在人犯入場時已經下到法場指揮,一陣忙碌,馳馬前來高聲報道:“稟報左庶長,七百名人犯全部驗明正身,無一錯漏!”

衛鞅點頭,景監宣佈:“鳴鼓行刑!”

車英令旗揮動,鼓聲大作,再舉令旗:“行刑手就位!”

七百名紅巾行刑手整齊分列,踏着赳赳大步,分別走到各個木樁前站定。

“舉刀——”

“刷”的一聲,七百把短刀一齊舉起,陽光下閃出一片雪亮的光芒。

“一,二,三,斬!”

七百把厚背大刀劃出一片閃亮的弧線,光芒四射,鮮血飛濺,七百顆人頭在同一瞬間滾落在綠油油的草地上。四野高地上的人山人海幾乎同時輕輕地“啊——”了一聲,就像在夢魘中驚恐地掙扎。藍幽幽的天空下,鮮紅的血流汩汩地進入了渭水,寬闊的河面漂起了一層金紅的泡沫,隨着波浪滔滔東去。炎炎烈日下,血腥迅速瀰漫,人們噁心嘔吐,四散逃開。

一隻黑色的鴿子衝上天空,帶着隱隱哨音,向東南方向的崇山峻嶺飛去。

(本章完)

第十章 合縱回光_五 壯心不已 春申君奔波合縱大秦帝國第三部下卷第三章 邯鄲異謀_六 岌岌故土 悠悠我思第十四章 大帝流火_二 不畏生死艱途的亙古大巡狩第九章 呂氏新政_三 新朝人事 幾多風雨第六章 亂政亡趙_六 殺將亂政 巍然大國自戕自毀經典大戰_鄢郢之戰第十三章 遠交近攻_三 大謀橫空出第八章 幽燕雷霆_四 我車既攻 我馬既同第二章 艱危咸陽_二 風雨如晦大咸陽第十章 胡服風暴_五 林胡騎術震驚了趙雍第八章 失才亡魏_五 茫茫大水包圍了雄峻的大梁第十三章 最後風暴_四 天齊淵波瀾詭譎經典大戰_南定百越、北擊匈奴之戰第五章 冬戰河內_四 大型兵器盡現藍田大營第十二章 三轅各轍_四 呂不韋終於立定了長遠方略第六章 秦軍悲歌_五 各具內憂 章邯刑徒軍與王離九原軍第八章 失才亡魏_三 坎坎伐檀兮 置之河之幹兮第六章 秦軍悲歌_一 以快制變 老將章邯迫不得已的方略第七章 迂政亡燕_四 提一匕首欲改天下 未嘗聞也大秦帝國第五部中卷第二章 山東雄傑_六 函谷關外蘇秦奇遇第九章 縱橫初局_五 媚上荒政殺無赦第八章 政俠發難_一 黑色鴿子飛進了神農大山第十一章 雄傑悲歌_五 一錯再錯 雄傑悲歌第五章 冬戰河內_五 冬戰河內 狂飆拔城第五章 天地再造_四 戰國亂象大演繹第二章 棟樑摧折_五 禮極致隆 大象其生 始皇帝葬禮冠絕古今第十六章 秦風低徊_二 心不當時連鑄錯第六章 子楚還國_六 長歌當哭兮 大義何殤第十三章 遠交近攻_三 大謀橫空出第十一章 郢都恩仇_三 明暗雙管 張儀巧解第一難第三章 西出鎩羽_六 孑然一身出咸陽第十四章 對峙上黨_二 三晉合謀易上黨第三章 安邑風雲_一 洞香春衆口紛紜說魏國秦國官制_中央官制第四章 談兵致禍_二 一席說辭 大軍調頭第十四章 大帝流火_七 北上九原 突兀改變的大巡狩路線第十四章 冰炭同器_六 商君府來了名士說客第二章 國恥昭昭_六 逢澤獵場中陰謀與財富較量第九章 縱橫初局_六 聯軍幕府 春風得意八 秦帝國驟然滅亡的兩個最重大原因第七章 大成合縱_一 大梁公子出奇策第四章 秦國求賢令_三 求賢令應時而出第九章 霹靂手段_二 神農大山的墨家城堡第十六章 秦風低徊_三 曠古名將成國殤第十二章 收復河西_五 戰國格局大變 咸陽祝捷封商君第十一章 天算六國_一 神秘天象逼出了楚宣王的妙策第二章 大決涇水_六 松林蒼蒼 老秦人的血手染紅了一座座刻石出版說明第六章 亂政亡趙_一 秦國朝野發力 謀定對趙新方略第十章 合縱回光_一 古老王朝的最後神蹟第八章 風雨如晦_五 箭方離弦 橫摧長弓第九章 分治亡楚_一 咸陽大朝會起了爭端第九章 呂氏新政_三 新朝人事 幾多風雨第六章 亂政亡趙_四 王翦李牧大相持大秦帝國第四部上卷第十三章 雍城之亂_三 雍也不雍 胡憯莫懲第七章 興亡縱橫_三 狂狷齊王斷了最後一條生路第十一章 雄傑悲歌_三 趙雍探秦國 感喟重劃策名將_王翦第十三章 最後風暴_二 逍遙峰的鼓盆隱者第九章 呂氏新政_二 醇醇本色 殷殷同心第十一 章仲父當國_三 再破成例 呂不韋周旋立儲第十一章 郢都恩仇_七 秋風沙場兮何堪國殤第十一章 文明雷電_三 典則朝儀煥然出新 始皇帝大典即位第二章 棟樑摧折_五 禮極致隆 大象其生 始皇帝葬禮冠絕古今第二章 國恥昭昭_四 秦國君臣在老霖雨中感謝上蒼第十四章 冰炭同器_三 蒙面來客與神秘預言第十一 章仲父當國_二 卑劣老伎在腐朽國度生出了驚人成效第十三章 雍城之亂_五 血火冠劍日 亂局竟未息第十章 蒹葭蒼蒼_三 蒹葭蒼蒼 白露爲霜第三章 東方龍蛇_六 幾番折衝 大起戰雲大秦帝國第三部下卷第七章 興亡縱橫_三 狂狷齊王斷了最後一條生路第六章 秦軍悲歌_五 各具內憂 章邯刑徒軍與王離九原軍第三章 東方龍蛇_四 布衣柴門千里駒第七章 大成合縱_一 大梁公子出奇策第三章 邯鄲異謀_六 岌岌故土 悠悠我思第二章 國恥昭昭_三 政事堂憋出了一條奇計第二章 國恥昭昭_三 政事堂憋出了一條奇計第十三章 鐵血板蕩_三 光怪陸離的鐵血儒案第二章 艱危咸陽_一 修我戈矛 與子同仇名將_樂毅第七章 流火迷離_一 太廟勒石 捶拊以鞭王族第七章 瓦釜雷鳴_二 疲民與貴族竟有了憤怒的共鳴第三章 邯鄲異謀_四 博徒賣漿 風塵兩奇第十三章 最後風暴_四 天齊淵波瀾詭譎第三章 東方龍蛇_四 布衣柴門千里駒第八章 幽燕雷霆_七 酷刑萬刃 瓦釜雷鳴第七章 大成合縱_二 南國才俊多猛志第一章 暮政維艱_四 昭襄王暮定計然策第三章 殺戮風暴_三 殺戮骨肉 根基雄強的嬴氏皇族開始了秘密逃亡第十四章 百年一亂_二 司馬錯講述的軍旅故事第二章 艱危咸陽_四 撲朔迷離起雷霆第五章 情變橫生_五 情之有契 心之唯艱第四章 風雲三才_三 驅年社火中尉繚突然逃秦名將_白起第十四章 大帝流火_二 不畏生死艱途的亙古大巡狩第十四章 百年一亂_三 秦惠王千古奇症
第十章 合縱回光_五 壯心不已 春申君奔波合縱大秦帝國第三部下卷第三章 邯鄲異謀_六 岌岌故土 悠悠我思第十四章 大帝流火_二 不畏生死艱途的亙古大巡狩第九章 呂氏新政_三 新朝人事 幾多風雨第六章 亂政亡趙_六 殺將亂政 巍然大國自戕自毀經典大戰_鄢郢之戰第十三章 遠交近攻_三 大謀橫空出第八章 幽燕雷霆_四 我車既攻 我馬既同第二章 艱危咸陽_二 風雨如晦大咸陽第十章 胡服風暴_五 林胡騎術震驚了趙雍第八章 失才亡魏_五 茫茫大水包圍了雄峻的大梁第十三章 最後風暴_四 天齊淵波瀾詭譎經典大戰_南定百越、北擊匈奴之戰第五章 冬戰河內_四 大型兵器盡現藍田大營第十二章 三轅各轍_四 呂不韋終於立定了長遠方略第六章 秦軍悲歌_五 各具內憂 章邯刑徒軍與王離九原軍第八章 失才亡魏_三 坎坎伐檀兮 置之河之幹兮第六章 秦軍悲歌_一 以快制變 老將章邯迫不得已的方略第七章 迂政亡燕_四 提一匕首欲改天下 未嘗聞也大秦帝國第五部中卷第二章 山東雄傑_六 函谷關外蘇秦奇遇第九章 縱橫初局_五 媚上荒政殺無赦第八章 政俠發難_一 黑色鴿子飛進了神農大山第十一章 雄傑悲歌_五 一錯再錯 雄傑悲歌第五章 冬戰河內_五 冬戰河內 狂飆拔城第五章 天地再造_四 戰國亂象大演繹第二章 棟樑摧折_五 禮極致隆 大象其生 始皇帝葬禮冠絕古今第十六章 秦風低徊_二 心不當時連鑄錯第六章 子楚還國_六 長歌當哭兮 大義何殤第十三章 遠交近攻_三 大謀橫空出第十一章 郢都恩仇_三 明暗雙管 張儀巧解第一難第三章 西出鎩羽_六 孑然一身出咸陽第十四章 對峙上黨_二 三晉合謀易上黨第三章 安邑風雲_一 洞香春衆口紛紜說魏國秦國官制_中央官制第四章 談兵致禍_二 一席說辭 大軍調頭第十四章 大帝流火_七 北上九原 突兀改變的大巡狩路線第十四章 冰炭同器_六 商君府來了名士說客第二章 國恥昭昭_六 逢澤獵場中陰謀與財富較量第九章 縱橫初局_六 聯軍幕府 春風得意八 秦帝國驟然滅亡的兩個最重大原因第七章 大成合縱_一 大梁公子出奇策第四章 秦國求賢令_三 求賢令應時而出第九章 霹靂手段_二 神農大山的墨家城堡第十六章 秦風低徊_三 曠古名將成國殤第十二章 收復河西_五 戰國格局大變 咸陽祝捷封商君第十一章 天算六國_一 神秘天象逼出了楚宣王的妙策第二章 大決涇水_六 松林蒼蒼 老秦人的血手染紅了一座座刻石出版說明第六章 亂政亡趙_一 秦國朝野發力 謀定對趙新方略第十章 合縱回光_一 古老王朝的最後神蹟第八章 風雨如晦_五 箭方離弦 橫摧長弓第九章 分治亡楚_一 咸陽大朝會起了爭端第九章 呂氏新政_三 新朝人事 幾多風雨第六章 亂政亡趙_四 王翦李牧大相持大秦帝國第四部上卷第十三章 雍城之亂_三 雍也不雍 胡憯莫懲第七章 興亡縱橫_三 狂狷齊王斷了最後一條生路第十一章 雄傑悲歌_三 趙雍探秦國 感喟重劃策名將_王翦第十三章 最後風暴_二 逍遙峰的鼓盆隱者第九章 呂氏新政_二 醇醇本色 殷殷同心第十一 章仲父當國_三 再破成例 呂不韋周旋立儲第十一章 郢都恩仇_七 秋風沙場兮何堪國殤第十一章 文明雷電_三 典則朝儀煥然出新 始皇帝大典即位第二章 棟樑摧折_五 禮極致隆 大象其生 始皇帝葬禮冠絕古今第二章 國恥昭昭_四 秦國君臣在老霖雨中感謝上蒼第十四章 冰炭同器_三 蒙面來客與神秘預言第十一 章仲父當國_二 卑劣老伎在腐朽國度生出了驚人成效第十三章 雍城之亂_五 血火冠劍日 亂局竟未息第十章 蒹葭蒼蒼_三 蒹葭蒼蒼 白露爲霜第三章 東方龍蛇_六 幾番折衝 大起戰雲大秦帝國第三部下卷第七章 興亡縱橫_三 狂狷齊王斷了最後一條生路第六章 秦軍悲歌_五 各具內憂 章邯刑徒軍與王離九原軍第三章 東方龍蛇_四 布衣柴門千里駒第七章 大成合縱_一 大梁公子出奇策第三章 邯鄲異謀_六 岌岌故土 悠悠我思第二章 國恥昭昭_三 政事堂憋出了一條奇計第二章 國恥昭昭_三 政事堂憋出了一條奇計第十三章 鐵血板蕩_三 光怪陸離的鐵血儒案第二章 艱危咸陽_一 修我戈矛 與子同仇名將_樂毅第七章 流火迷離_一 太廟勒石 捶拊以鞭王族第七章 瓦釜雷鳴_二 疲民與貴族竟有了憤怒的共鳴第三章 邯鄲異謀_四 博徒賣漿 風塵兩奇第十三章 最後風暴_四 天齊淵波瀾詭譎第三章 東方龍蛇_四 布衣柴門千里駒第八章 幽燕雷霆_七 酷刑萬刃 瓦釜雷鳴第七章 大成合縱_二 南國才俊多猛志第一章 暮政維艱_四 昭襄王暮定計然策第三章 殺戮風暴_三 殺戮骨肉 根基雄強的嬴氏皇族開始了秘密逃亡第十四章 百年一亂_二 司馬錯講述的軍旅故事第二章 艱危咸陽_四 撲朔迷離起雷霆第五章 情變橫生_五 情之有契 心之唯艱第四章 風雲三才_三 驅年社火中尉繚突然逃秦名將_白起第十四章 大帝流火_二 不畏生死艱途的亙古大巡狩第十四章 百年一亂_三 秦惠王千古奇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