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長平大決_七 惶惶大軍嗟何及

七 惶惶大軍嗟何及

從此,趙軍大營開始了度日如年的煎熬。

進入九月,這番大勢誰都看得明白了。秦軍是下死心要活活困死趙軍了。你有車城圓陣,他卻不來攻你。你若攻出突圍,那精銳鐵騎便如潮水般逼你回陣。這不分明是要你回到陣中捱餓等死麼?前心貼後背,整日氣息奄奄,當真還不如死了。若來攻,趙軍尚可在拼死搏殺中搶得一些戰馬軍食,可他偏是不來,你卻奈何?倏忽旬日,趙軍的車城圓陣已經完全喪失了開始的些許歡騰,陷入了一種無邊的寧靜恐慌之中。

趙括幾乎瘦成了一支人幹,顴骨高聳的刀條臉,兩隻眼窩陷得黑洞一般可怕,亂蓬蓬的鬍鬚連着亂蓬蓬的長髮毫無章法地張揚開來,昔日緊身合體的胡服甲冑,如今空蕩蕩地架在身上。曾幾何時,最是講究尊嚴的一個倜儻公子面目全非了。饒是如此,趙括依舊在終日奔忙,查軍情、撫傷兵、分配軍食,沒有片刻歇息。

這夜三更回帳,趙括仍是久久不能平靜。

目下最教他刻刻在心又大爲頭疼的,是兩件事:一是處置越來越多的軍食糾紛,二是蒐集越來越渺茫的援軍消息。軍食越來越少,糾葛便越來越多。昔日情同手足的戰場兄弟,大是生分了。各營各隊常常爲了一片挖掘出來的草根山藥爭得你死我活,連將軍們都捲了進去,每次都教趙括心驚不已費盡心力,回到行轅猶是唏噓不已。但最揪心的,還是援軍無望。喬裝的秘密斥候派出了一撥又一撥,雖然回來的不多,零星消息畢竟還是有的,但每次消息都教趙括心驚一次心涼一次。先是魏國韓國首鼠兩端,信陵君強爭救趙被罷黜;再便是齊王建不納藺相如與老蘇代苦諫,拒絕出兵出糧;後來又是楚國冷落平原君,對秦趙大戰作壁上觀;最可恨的是燕國這個早已經變蔫了的夙敵,竟在此時謀劃要偷襲趙國,奪黃雀之利。如此看去,這列國援兵當真是畫餅充飢了。人情冷暖,世態炎涼,邦國無恆交,唯利是圖耳,如此等等之尋常時日趙括大爲蔑視的諸般諺語格言,此刻都翻江倒海般涌上心頭,心中鼎沸,百味俱出。

驀然之間,趙括想起了平原君說給他的一個故事:

老廉頗當年被貶黜,回到邯鄲賓朋門客盡去,門可羅雀。後又復職,賓朋門客驟然俱來,又是門庭若市。老廉頗喟然長嘆:“客如潮水,來去何其速也?令爾等退去,一個不見!”一老門客長吁一聲從容笑道:“此乃人心世道,君何見之晚也!方今天下以市道而交,君有勢,客則從君。君無勢,客則去。此固常理也,何怨之有也。”是啊,天下以市道而交。“市道”者何?唯“勢、利”二字焉,豈有他哉!勢則爲利,利可成勢,無勢無利,所交者何圖?

猛然,趙括打了一個冷戰。

“大將軍,你一整日沒吃飯了。”少年軍僕站在案前,鋥亮的銅盤中只有拳頭大一塊焦黑的乾肉、一塊烤得焦黃的芋根、半盞已經發餿的馬奶子。

趙括罕見地笑了:“小弧子,你還只有十五歲,都皮包骨頭了。你吃了它。”

“大將軍,這如何使得?”少年軍僕哽咽了。

“如何使不得?來,這裡坐下吃。”

“大將軍……”少年軍僕大哭拜倒,“你是三軍司命,小弧子縱是粉身碎骨,也不能奪大將軍之軍食啊!”

“那好,我倆人各一半。否則我也不吃。”趙括拿過案邊切肉短劍,將乾肉芋根一切兩半,“來!吃也!”

少年軍僕哭着吃着,突然跳了起來:“大將軍你聽!”

夜風呼嘯,刁斗之聲隱隱可聞,在死一般的沉寂中沉悶的慘號一聲又一聲傳來,清晰而又恐怖。趙括凝神側耳,臉上滲出豆大汗珠,面目獰厲地霍然跳起大喊:“中軍飛騎隊出巡!”提起戰刀大步衝了出去。

片刻之後,趙括帶着一支稍微能大跑一陣的百騎隊,終於衝到了一座有微微火光的帳篷前。一陣奇異的腥羶肉香遠遠隨風鑽進了每個人的鼻孔,倏忽之間,百夫長的臉刷地白了。趙括飛身下馬一聲大吼:“包圍軍帳!挑開帳門!”騎士們嘩地圍住了大帳,當先一排長矛齊出頓時挑開了帳門。趙括挺劍大步搶入,一望之下目瞪口呆。

小小軍帳中,兩具屍體血淋淋地擺在草蓆上,四肢已經成了帶血的白骨架。小地坑中燃着粗大的幹木柴,鐵架上吊着的鐵盔兀自淌着血水咕嘟嘟冒着蒸騰霧氣。十餘名兵士正在埋頭大啃帶着血絲的白骨肉,臉部扭曲變形,猙獰可怖之極。

“他們吃傷兵!”百夫長指着屍體嘶聲大吼。

“全部斬決!”趙括尖嘯一聲,戰刀砍翻了一個食肉者。百人隊一齊擁入,吼叫連連長矛齊伸,所有食肉兵士頃刻被釘在了地上。

趙括一聲大喝:“急號!三軍集合!”

牛角大號淒厲地響徹了軍營,雜亂無力的腳步漫無邊際地向中央金鼓將樓下匯聚着。整整磨蹭了半個時辰,二十萬大軍才聚集起來。昏黃的軍燈下,兵士們密密麻麻擠在一起,人人青黑乾瘦,全然是望不到邊際的排排人幹,燈光暗影裡閃動着片片幽幽青光。所有的戰馬都被集中在旁邊,它們也是瘦骨嶙峋,微弱的噴鼻聲不斷起伏着。

趙括站在一輛戰車上,手拄長長的彎月戰刀,嘶啞的聲音驟然炸出一句:“將士們,我等是人!”再也說不下去了。良久,趙括擡起頭來,“弟兄們,秦人有一首軍歌,叫做《無衣》,有人會唱麼?”全場死一般的沉寂中,趙括嘶啞的聲音在夜空中飄蕩起來:

豈曰無衣 與子同袍

王於興師 修我戈矛 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 與子同澤

王於興師 修我矛戟 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 與子同裳

王於興師 修我甲兵 與子偕行……

說是唱,毋寧說是悲憤激越的嘶喊。萬千兵士們先是低聲飲泣,接着嗚咽着一齊哼唱起來。雖說這是秦人軍歌,卻也是天下流傳的軍營血肉之歌。趙人原本多有慷慨豪邁之士,最看重的便是軍旅骨肉之情誼,誰堪如此痛徹心脾之慘劇?唱着唱着,喊着喊着,萬千將士放聲大哭……

“弟兄們,別哭了。”趙括戰刀一舉,“我軍已經撐持四十六天,再不能等死了。今晚,殺掉所有戰馬,全部煮掉吃光。而後收拾備戰兩個時辰,我等兄弟開營突圍,再做最後一次衝殺!”

雖然沒有了山呼海嘯般的呼喊怒吼,但那片晶瑩閃爍的幽幽青光與那迎風挺直的乾瘦身板卻告訴趙括:將士們是有死戰之心的!趙括向臉上一抹一摔:“各營殺馬。”跳下戰車,向將樓下的戰馬羣走來。這是趙括千人飛騎隊僅剩的六百匹戰馬,每匹都是邊軍精心挑選的陰山野馬馴化而成,對於騎士,那可當真是血肉相托萬金不換的生死伴侶。尤其是趙括那匹坐騎陰山雪,身高一丈,通體雪白,大展四蹄如風馳電掣,曾引起不知多少相馬師與騎士的嘖嘖歎羨。當真要殺死這些戰馬,三軍將士們心頭顫抖,瞬息之間無邊無際地跪了下去,默默地低下了頭。

“大將軍——不能殺陰山雪!不能啊——”少年軍僕小弧子尖聲喊着飛也似衝了過來,死死抱住了趙括雙腿,“大將軍,陰山雪是我喂大的,小弧子願意替它死啊!大將軍……”小弧子從戰靴中倏然抽出一口短刀,向自己小腹猛然一捅。趙括手疾眼快,一把抓住短刀一聲喝令:“架開他!看好!”待百夫長拖開哭叫連聲的小弧子,趙括走向了那匹雖已瘦骨棱棱卻依舊不失神駿的雪白戰馬。

百夫長與幾名老兵突然瘋狂地衝進馬羣,揚起馬鞭亂抽狂喊:“馬啊馬!快跑吧!跑啊——”饒是如此,戰馬羣卻一動不動,只是無聲地低頭打着圈子。

陰山雪咴咴噴着鼻息,一雙大眼下的旋毛已經被淚水打溼得擰成了一縷,馬頭卻在趙括的頭上臉上蹭着摩着,四蹄沓沓地圍着趙括遊走。趙括緊緊抱住了陰山雪的脖頸,熱淚奪眶而出。陰山雪仰頭一嘶,蕭蕭長鳴久久在夜空迴盪。趙括退後一步,雙手抱着戰刀對着陰山雪跪倒在地。良久,他起身猛然後跨一步,回身一刀洞穿馬頸,頓時鮮血如注將趙括一身噴濺得血紅。

百夫長大號着:“馬呀馬!昇天吧!來生你殺我——”

次日清晨,太陽爬上了山頭,廣袤的河谷山塬一片血紅一片金黃。趙軍的車城圓陣中淒厲的牛角號直上雲空,隆隆戰鼓如沉雷般在河谷轟鳴開來。須臾之間,車城圓陣全部打開,大片各式紅色旗幟如潮水般涌出。“趙”字大旗下,趙括冷酷木然地走在最前列,短衣鐵甲,長髮披散,一口戰刀扛在肩上赳赳向前。身後是無邊無際全部步戰的趙軍將士,長矛彎刀一律上肩,視死如歸地踏着鼓聲轟隆隆向秦軍北營壘壓來。

白起在狼城山瞭望片刻,斷然下令:“打出本帥旗號,列強弩大陣正面攔擊。”

山頭望樓上黑色大纛旗急速擺動,號角戰鼓連綿響起,四面山川頓時沸騰起來。秦軍營壘的鐵騎步軍一隊隊飛出,頓飯之間在長平關以北列好了橫貫谷地的

一道大陣。陣前一杆“白”字大纛旗迎風招展,旗下戰車上頂盔貫甲黑色金絲斗篷鬚髮灰白一員大將,赫然正是白起。

趙軍大陣隆隆壓來。堪堪一箭之地,秦軍明是萬千強弩引弓待發,卻是一箭不射任趙軍轟轟走來。走着走着,將及半箭之地,趙括一聲令下:“停!”端詳有頃,突然哈哈大笑:“天意也!天意也!”戰刀一指高聲喝問:“秦軍戰車上,可是武安君白起?”

“趙括,老夫正是白起。”

趙括一陣冷笑:“白起,你既名震天下,何須稱病隱身,兵外詐戰?”

“趙括,兵爭非一己之私鬥。老夫不稱病,趙王如何能任你爲將也。”

“白起,長平之戰,若是王齕統兵鋪排,趙括佩服!”趙括戰刀直指,“既是你親自隱身統兵,如此戰法多有疏漏,趙括不服也!”

“願聞少將軍高見。”白起平靜淡漠。

“其一,上黨對峙三年,不攻不戰,空耗國力多少?其二,以先頭五千鐵騎分割我軍,全然是鋌而走險,若我早攻,豈有你之戰績?其三,等而圍之,又是孤注一擲。若我軍糧道不斷,抑或列國救援,此等野心豈能得逞?其四,既困我軍,卻不攻殺,便是貽誤戰機。若我軍有一月之糧,你破得車城圓陣麼?”趙括侃侃評點,不假思索。

“少將軍經此一役,仍有就兵論兵偏離根基之痕跡,誠爲憾事也!”白起渾厚的聲音隨風飄來,不緊不慢道,“嘗聞馬服君之言,少將軍輕看兵事,今足證也!其一,上黨之地易守難攻,老廉頗深溝高壘,堪稱善守如山嶽,何攻之有?然則若不對峙,則趙國必在天下成勢也。這便是不攻又不退之理。其二,五千鐵騎雖少,卻是輕刃初割不爲你看重,待你察覺來攻,我軍已經增兵五萬,談何鋌而走險?其三,等而圍之,亦是借重兵外之地利也。老夫相信,少將軍已經揣摩透了這個道理。至於糧道不能斷絕,列國能來救援,此乃少將軍不察天下也。若我軍不圍趙軍,列國或可來援。而我軍既圍趙軍,列國則必不來援。邦國之道,雪中不送炭。少將軍何獨天真至此?最後,長平大戰,我軍也是傷亡慘重,能圍能困,何須血戰?兵士鮮血,畢竟比戰機更重要。只要能最終戰勝,白起寧願保持兵力。”

默然良久,趙括對着戰車深深一躬:“趙括謹受教。”

“在我堅兵之下,少將軍能絕糧防守四十六天,且大軍不生叛亂,已是天下奇蹟也!”白起喟然一嘆,“老夫今日出陣,是念你有名將才質,教你來去清明瞭。”

長平之戰

“多謝武安君。”趙括冷冷一笑,“今日趙括若突圍而出,三五年後便與你白起再見高下。若趙括死了,來生仍要與你爲戰!”

白起淡淡一笑:“爲大秦計,少將軍今日必須死在陣前。至於來生,老夫沒興致再做將軍了。”

“好!今日最後一戰!”趙括戰刀一舉,大喝一聲,“殺——”趙軍紅色海潮般呼嘯捲來。

王齕令旗一劈大吼一聲:“強弩大陣起!”陣前萬千強弩齊發,粗大長箭暴風驟雨般迎着趙軍傾瀉而去,兩翼鐵騎尚未殺出,趙軍浪潮已經嘩地捲了回去。中軍司馬一聲驚喜的喊叫:“武安君,趙括中箭!眼看五六箭,必死無疑!”白起冷冷一揮手:“各軍仍回營壘堅壁,趙軍不出,我軍不戰。”

趙軍又退回了沒有徹底拆除的車城圓陣。身中八支大箭的趙括被擡到廢墟行轅前時,已經是奄奄一息了。粗大的長箭幾乎箭箭穿透了他單薄精瘦的身軀,兵士們不敢將他放上軍榻,只有屏住氣息將他擡在手裡,一圈大將圍着趙括,外面紅壓壓層層兵士,人人渾身顫抖全無聲息。

趙括終於睜開了眼睛,費力地喘息着擠出了一句話:“弟兄們,趙括,走了,投降……”大睜着一雙深陷的眼洞驟然擺過頭去,永遠地無聲無息了。大將們嘩地跪倒了。兵士們也層層海浪退潮般跪倒了,軟倒了。在這一刻,趙軍將士們才驟然發現,這位年輕大將軍對於他們是何等重要。若沒有他在最後關頭的非凡膽識,誰能活到今日?趙軍早就在人相食的慘烈吞噬中瓦解崩潰了。

次日清晨,一面寫有血紅的一個“降”字的大白旗高高掛上了中央將樓。二十餘萬趙軍緩緩擁出了車城圓陣。在原來兩軍的中間地帶,秦軍列成了兩大方陣,中間是寬闊通道。趙軍沉默地流動着,流向了黑色甲士林立的大山深處。

秦軍沒有歡呼。降兵沒有怨聲。整個戰場一片沉寂。

(本章完)

第二章 大決涇水_四 天奪民生 寧不與上天一爭乎第四章 鏖兵中原_三 齊王夜入軍營 聯軍橫生波瀾第十一章 天算六國_二 魏惠王君臣雄心陡長第三章 邯鄲異謀_四 博徒賣漿 風塵兩奇第七章 瓦釜雷鳴_五 啞巴武士做了貼身護衛第一章 六國謀秦_三 接風小宴公開了會盟秘密第二章 大決涇水_三 法不可棄 民不可傷第四章 秦國求賢令_五 求賢令激發了衛鞅第二章 國恥昭昭_五 國恥刻石血淚斑斑大秦帝國第六部下卷第三章 邯鄲異謀_三 奇貨可居 綢繆束薪第六章 亂政亡趙_二 趙遷郭開 戰國之世最爲荒誕的君臣組合戰國七雄_魏國第七章 大成合縱_一 大梁公子出奇策第五章 情變橫生_四 法度精嚴兮 萬綠家邦第四章 暴亂潮水_三 江東老世族打出了真正的復辟旗號第五章 情變橫生_六 殷殷宴席生出了無端波瀾第七章 興亡縱橫_二 樂毅算齊見分毫第十二章 收復河西_四 秦步決魏騎 公子卬全軍覆沒大秦帝國第六部下卷第十一章 天算六國_六 孟子論劍示射 長歌一抒飄蓬之志第六章 風雲再起_一 紅衣巫師的鼎卦第二章 棟樑摧折_三 連番驚雷震撼 洶洶天下之口失語了第八章 風雨如晦_四 繁難國葬 學問騰挪第三章 安邑風雲_四 安邑王街的神秘商人第二章 大決涇水_二 雪原大險 瓠口奇觀第二章 棟樑摧折_六 天下孜孜以求的二世新政泡沫般飄散了大秦帝國第六部《帝國烽煙》第二章 棟樑摧折_二 長城魂魄去矣 何堪君道之國殤第五章 情變橫生_七 欲將子還兮 子不我思第三章 邯鄲異謀_一 所謂伊人 在水一方第十三章 遠交近攻_五 借得恩仇大周旋第十二章 士相崢嶸_二 完璧歸趙 布衣特使初現鋒芒第十五章 長平大決_二 長平換將 趙軍驟然沸騰起來第十五章 萬古國殤_五 渭城白露秋蕭蕭第十一章 郢都恩仇_二 蘇秦別情下楚國第十二章 士相崢嶸_二 完璧歸趙 布衣特使初現鋒芒第八章 連橫奇對_五 合縱陣腳在楚國鬆動第四章 暴亂潮水_二 芒碭山逃亡者在劉邦率領下起事了第十二章 盤整華夏_四 鑄銷天下兵器 翁仲正當金人之像哉經典大戰_河西之戰第一章 初政颶風_四 曠古大旱 老話題突然重現第六章 秦軍悲歌_四 秦趙楚大勢各異 項羽軍殺將暴起第七章 興亡縱橫_四 樂毅臨機入咸陽第四章 暴亂潮水_二 芒碭山逃亡者在劉邦率領下起事了第七章 迂政亡燕_二 束手無策的燕國釀出了一則奇計第二章 艱危咸陽_三 飄風弗弗 迅雷無聲第四章 暴亂潮水_一 大澤鄉驚雷撼動天下第十二章 盤整華夏_四 鑄銷天下兵器 翁仲正當金人之像哉楔子第十二章 三轅各轍_四 呂不韋終於立定了長遠方略名將_樂毅第十章 蒹葭蒼蒼_三 蒹葭蒼蒼 白露爲霜大秦帝國第三部上卷第十三章 遠交近攻_二 咸陽冬雷起宮廷第三章 乾坤合同_二 嬴政第一次面對從來沒有想過的大事第十三章 鐵血板蕩_三 光怪陸離的鐵血儒案第十一章 天算六國_六 孟子論劍示射 長歌一抒飄蓬之志第三章 殺戮風暴_四 三公九卿盡零落 李斯想哭都沒有眼淚了大秦帝國第二部《國命縱橫》第十五章 長平大決_二 長平換將 趙軍驟然沸騰起來第五章 天地再造_二 荒田結草廬第九章 孤城血卜_七 齊燕皆黯淡 名將兩茫茫第八章 連橫奇對_二 第一國王與第一丞相第十六章 秦風低徊_一 長平殺降 震撼天下第十一章 郢都恩仇_二 蘇秦別情下楚國第三章 乾坤合同_四 架構廟堂 先謀棟樑第十二章 不寧不令_三 巔峰張儀又出錯第三章 乾坤合同_三 王不立後 鐵碑約法第九章 縱橫初局_四 積羽沉舟新謀略第三章 邯鄲異謀_三 奇貨可居 綢繆束薪第八章 連橫奇對_一 張儀的聲音振聾發聵名將_田單七 走出暴秦說誤區:秦帝國專制說之歷史分析第九章 分治亡楚_二 父子皆良將 歧見何彷徨七 走出暴秦說誤區:秦帝國專制說之歷史分析秦國官制_地方官制第七章 迂政亡燕_七 衍水蒼蒼兮 白頭悠悠第十二章 盤整華夏_五 信人奮士 爍爍其華大秦帝國第三部上卷跋 軸心時代的文明光芒第十三章 最後風暴_五 東海之濱雷電生第十二章 不寧不令_四 新朋舊情盡路營第二章 山東雄傑_一 洛陽蘇莊的故事第一章 無妄九鼎_二 秦武王隱隱覺得不妙第九章 呂氏新政_五 冰河解凍 新政抻着勁兒悠悠然推開第八章 失才亡魏_五 茫茫大水包圍了雄峻的大梁大秦帝國第一部下卷第四章 秦國求賢令_三 求賢令應時而出第六章 櫟陽潮生_一 失望的景監大爲驚喜第二章 商旅大士_三 天計寓三傑聚酒經典大戰_閼與之戰出版說明第八章 政俠發難_四 荊南突然失蹤 刺客突然出現第三章 邯鄲異謀_四 博徒賣漿 風塵兩奇第十六章 秦風低徊_三 曠古名將成國殤第十一章 文明雷電_七 方塊字者 華夏文明旗幟也第二章 商旅大士_五 呂不韋豪爽地接受了落魄者的託付第十三章 雍城之亂_二 功業不容苟且 謀國何計物議第二章 艱危咸陽_五 慨其嘆矣 遇人之艱難
第二章 大決涇水_四 天奪民生 寧不與上天一爭乎第四章 鏖兵中原_三 齊王夜入軍營 聯軍橫生波瀾第十一章 天算六國_二 魏惠王君臣雄心陡長第三章 邯鄲異謀_四 博徒賣漿 風塵兩奇第七章 瓦釜雷鳴_五 啞巴武士做了貼身護衛第一章 六國謀秦_三 接風小宴公開了會盟秘密第二章 大決涇水_三 法不可棄 民不可傷第四章 秦國求賢令_五 求賢令激發了衛鞅第二章 國恥昭昭_五 國恥刻石血淚斑斑大秦帝國第六部下卷第三章 邯鄲異謀_三 奇貨可居 綢繆束薪第六章 亂政亡趙_二 趙遷郭開 戰國之世最爲荒誕的君臣組合戰國七雄_魏國第七章 大成合縱_一 大梁公子出奇策第五章 情變橫生_四 法度精嚴兮 萬綠家邦第四章 暴亂潮水_三 江東老世族打出了真正的復辟旗號第五章 情變橫生_六 殷殷宴席生出了無端波瀾第七章 興亡縱橫_二 樂毅算齊見分毫第十二章 收復河西_四 秦步決魏騎 公子卬全軍覆沒大秦帝國第六部下卷第十一章 天算六國_六 孟子論劍示射 長歌一抒飄蓬之志第六章 風雲再起_一 紅衣巫師的鼎卦第二章 棟樑摧折_三 連番驚雷震撼 洶洶天下之口失語了第八章 風雨如晦_四 繁難國葬 學問騰挪第三章 安邑風雲_四 安邑王街的神秘商人第二章 大決涇水_二 雪原大險 瓠口奇觀第二章 棟樑摧折_六 天下孜孜以求的二世新政泡沫般飄散了大秦帝國第六部《帝國烽煙》第二章 棟樑摧折_二 長城魂魄去矣 何堪君道之國殤第五章 情變橫生_七 欲將子還兮 子不我思第三章 邯鄲異謀_一 所謂伊人 在水一方第十三章 遠交近攻_五 借得恩仇大周旋第十二章 士相崢嶸_二 完璧歸趙 布衣特使初現鋒芒第十五章 長平大決_二 長平換將 趙軍驟然沸騰起來第十五章 萬古國殤_五 渭城白露秋蕭蕭第十一章 郢都恩仇_二 蘇秦別情下楚國第十二章 士相崢嶸_二 完璧歸趙 布衣特使初現鋒芒第八章 連橫奇對_五 合縱陣腳在楚國鬆動第四章 暴亂潮水_二 芒碭山逃亡者在劉邦率領下起事了第十二章 盤整華夏_四 鑄銷天下兵器 翁仲正當金人之像哉經典大戰_河西之戰第一章 初政颶風_四 曠古大旱 老話題突然重現第六章 秦軍悲歌_四 秦趙楚大勢各異 項羽軍殺將暴起第七章 興亡縱橫_四 樂毅臨機入咸陽第四章 暴亂潮水_二 芒碭山逃亡者在劉邦率領下起事了第七章 迂政亡燕_二 束手無策的燕國釀出了一則奇計第二章 艱危咸陽_三 飄風弗弗 迅雷無聲第四章 暴亂潮水_一 大澤鄉驚雷撼動天下第十二章 盤整華夏_四 鑄銷天下兵器 翁仲正當金人之像哉楔子第十二章 三轅各轍_四 呂不韋終於立定了長遠方略名將_樂毅第十章 蒹葭蒼蒼_三 蒹葭蒼蒼 白露爲霜大秦帝國第三部上卷第十三章 遠交近攻_二 咸陽冬雷起宮廷第三章 乾坤合同_二 嬴政第一次面對從來沒有想過的大事第十三章 鐵血板蕩_三 光怪陸離的鐵血儒案第十一章 天算六國_六 孟子論劍示射 長歌一抒飄蓬之志第三章 殺戮風暴_四 三公九卿盡零落 李斯想哭都沒有眼淚了大秦帝國第二部《國命縱橫》第十五章 長平大決_二 長平換將 趙軍驟然沸騰起來第五章 天地再造_二 荒田結草廬第九章 孤城血卜_七 齊燕皆黯淡 名將兩茫茫第八章 連橫奇對_二 第一國王與第一丞相第十六章 秦風低徊_一 長平殺降 震撼天下第十一章 郢都恩仇_二 蘇秦別情下楚國第三章 乾坤合同_四 架構廟堂 先謀棟樑第十二章 不寧不令_三 巔峰張儀又出錯第三章 乾坤合同_三 王不立後 鐵碑約法第九章 縱橫初局_四 積羽沉舟新謀略第三章 邯鄲異謀_三 奇貨可居 綢繆束薪第八章 連橫奇對_一 張儀的聲音振聾發聵名將_田單七 走出暴秦說誤區:秦帝國專制說之歷史分析第九章 分治亡楚_二 父子皆良將 歧見何彷徨七 走出暴秦說誤區:秦帝國專制說之歷史分析秦國官制_地方官制第七章 迂政亡燕_七 衍水蒼蒼兮 白頭悠悠第十二章 盤整華夏_五 信人奮士 爍爍其華大秦帝國第三部上卷跋 軸心時代的文明光芒第十三章 最後風暴_五 東海之濱雷電生第十二章 不寧不令_四 新朋舊情盡路營第二章 山東雄傑_一 洛陽蘇莊的故事第一章 無妄九鼎_二 秦武王隱隱覺得不妙第九章 呂氏新政_五 冰河解凍 新政抻着勁兒悠悠然推開第八章 失才亡魏_五 茫茫大水包圍了雄峻的大梁大秦帝國第一部下卷第四章 秦國求賢令_三 求賢令應時而出第六章 櫟陽潮生_一 失望的景監大爲驚喜第二章 商旅大士_三 天計寓三傑聚酒經典大戰_閼與之戰出版說明第八章 政俠發難_四 荊南突然失蹤 刺客突然出現第三章 邯鄲異謀_四 博徒賣漿 風塵兩奇第十六章 秦風低徊_三 曠古名將成國殤第十一章 文明雷電_七 方塊字者 華夏文明旗幟也第二章 商旅大士_五 呂不韋豪爽地接受了落魄者的託付第十三章 雍城之亂_二 功業不容苟且 謀國何計物議第二章 艱危咸陽_五 慨其嘆矣 遇人之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