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察吏情弘曆巡河務 抗酷政秀才罷科考(2)

弘曆肚裡一陣好笑,見田文鏡發怔,一把拉了就走,說:“天晚了,城門就要關了。咱們回去吧。”田文鏡只好隨他們來到鐵塔旁的驛道上,邢建業因見他沒騎馬,忙過來讓出自己的馬給他騎。田文鏡一邊認鐙上馬,自嘲地笑道:“白日不照吾精誠,杞國無事憂天傾。我這個人是太癡了些,以爲心到必定神知。我太癡了——”他猛烈咳嗽兩聲,用手帕子接了,見是血,手一顫,裝作沒事人將帕子掖了袖子裡,一邊放轡徐行,說道:“四爺,我實是累透了,心裡也不好過,出來走走。李紱他從湖廣到北京,在河南穿境而過,匆匆觀花,對我不滿,也還情有可原,阿山布羅、柯英、張興仁他們天天和我一個城裡,不知道我是忠是奸、是廉是貪?昨晚他們三個人聯名拜折彈劾我‘沽寵邀功,苛酷爲政’,專門抄了一份送給了我,還有萬歲爺也轉來一份糊了姓名的摺子,說我‘作踐聖道,欺蔑士人’,皇上叫我具折明白回奏。我想了一夜,一字也寫不出。也許我真的錯了?可又不知道錯在哪裡。

“我在康熙朝作了快二十年官,聖祖爺崩駕時,不過是個六品部曹。雍正爺登極,我奉命宣旨陝西,路過山西,彈劾‘天下第一撫臣’諾敏,與聖主際會風雲,三年之內由開封府尹晉升巡撫,又在河南特設總督衙門,委我總督,成了位極人臣的封疆大吏。且就不講忠孝節義這個大理,我田文鏡受恩如此,不知道拼死答報,我還算個人嗎?

“可如今我成了王安石一類的奸人!”田文鏡儘量壓抑着內心的激憤,提着繮繩的手都握得發白,“既不見容於士大夫,也不見諒於庶民。我們河南人勒緊褲帶三年,這條堤修好,萬事都可平安從容調理。如今堤修好了,逃荒出去的說是我逼出去的,民間說我催工派捐如虎似狼,官場說我邀功取媚說我沽寵邀功——我心裡好恨!恨自己無能,不能使人知我的心,也恨這些鼠目寸光的鄉愚!四爺,你大約不知道,我早已患了肝病,六十多歲風燭殘年的人了,自知不久於人世。唯留此一片忠忱在這中州地上,什麼也不顧忌了。天假我年,三年之內,河南若不能民殷糧足,四爺您請上方劍取了我這老頭顱去!”

田文鏡胸中積鬱已久的話一瀉而盡,淚水撲簌簌走珠兒般滾落出來。俞鴻圖和劉統勳聽着這發自肺腑肝膈的言語,心裡一陣酸熱,也不禁墮淚傷懷。

“這就是所謂‘知人也難,爲人知也尤難’了。”弘曆在得得的馬蹄聲中沉默許久,已是霽顏悅色,輕鬆地一笑說道:“國人皆曰可殺,我意獨憐爾才。別那麼死了老子娘似的懊喪,我既在此,當然給你撐腰到底。你是皇上的模範總督,心胸要再開闊些,度量要再大些嘛!方纔看了大堤,我也很有感觸,你憑一省之力,做這麼大一件事,還沒耽誤了其餘政務,真是不可思議。我要上奏皇阿瑪,有誰再說田文鏡的是非,一定叫他先來黃河大堤上看看!”

弘曆正極力撫慰田文鏡,昏蒼蒼的遠處一陣馬蹄急響,一溜兒米黃西瓜燈搖搖曳曳趕近前來。漸漸近了,衆人才瞧見是總督衙門的燈籠。田文鏡一眼瞧見自己的師爺錢度和畢鎮元也在戈什哈里頭,提名兒叫道:“你們這麼張惶,是起反了麼?四爺在這裡呢,不許驚駕!”

“四爺,制臺!”錢度一頭熱汗,牽着馬走近來,氣喘吁吁說道,“秀才們罷考了!五百多人圍了書院,請見總督,請見張學臺!我們遍城裡尋不見督帥,去王爺驛館,人說王爺出城看河去了,才趕到這裡!”

田文鏡頭“嗡”地一響:天天怕罷考,天天說罷考,是禍仍舊躲不過,這羣秀才真的紅了眼,不要命了!當下不及細想,在馬上回頭對弘曆說道:“奴才這就去處置,四爺只管回驛館,等着奴才的信兒!”繮繩一抖,兩腿一夾,那馬嘶鳴一聲潑風般去了。

“四爺,”劉統勳見弘曆駐馬躊躇,說道:“田文鏡去是正理。您是王爺,又兼着欽差大臣,和秀才們不宜善聽善見。看他省裡如何處置,您退在一邊,有轉圜餘地。”弘曆點頭,說道:“延清說的是,不過我這裡沒人在場也不好。俞鴻圖去走一遭——只看只聽不說話,去吧!”說罷,徑自調轉馬頭回了驛館,和劉統勳擺了棋對弈,卻只心緒不寧,一個勁兒走神兒。

俞鴻圖放馬來到書院,只見文廟街口已經戒嚴,沿街店鋪檐下大小燈籠掛了足有五六十盞,靠牆站的開封府衙役們一手提着繩索鐵鏈,一手舉着火把,釘子似的一動不動。亮如白晝的燈燭火把下,聚集了上千看熱鬧的士民商人,伸着脖子往文廟街裡傻看。人們有的沉默不語,有的嗡嗡嚶嚶議論,有的興奮得鼓譟大喊,卻也是意見不一:

“田制臺也來了,看這些狗日的們咋辦!”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嗨……”

“這都是政事不修鬧出的禍。東漢太學生大鬧洛陽,還不爲政治昏暗?”

“你那是放屁!這些東西都是吃飽了撐的,拿住一個‘嚓’地割了頭,他也就安生了!”

“阿彌陀佛,罪過,都這麼年輕,可惜了性命兒的!”

諸如此類不一而足。俞鴻圖將馬拴在街口,挨身擠了半日纔到文廟街口,卻被兩個兵丁攔住,說:“你瞎了眼了,還往裡擠?裡頭不是秀才的,正在往外攆呢!想跟着這羣王八蛋一道兒上西市麼?”俞鴻圖當衆不便說明白自己身分,解說半日,無奈那兵丁竟是榆木疙瘩做的,好歹不放行。俞鴻圖惱上性來,“啪”地一個耳光,摑得一個兵丁踉蹌幾步:

“你去稟知張興仁,說是俞鴻圖來了,問他叫不叫進?!”

“我管你媽的魚紅圖鱉黑圖,老子是奉命擋人!”那兵丁不禁大怒,“撒泡尿照你那影——還要找我們張學臺!——拿下!”幾個兵丁立刻一擁而上,死死架着俞鴻圖便往街裡走。俞鴻圖一眼瞧見錢度帶着幾個書吏忙忙過來,大叫道:“錢度,錢度!”

錢度被他叫得一怔,睃眼見是俞鴻圖,忙喝退了兵士,說道:“大人受驚了,這會子不是賠罪說話時候。我還要去前頭見開封城門領。①四品武職,相當於城防司令。——原注叫他們帶您去見制臺。”說着匆匆去了。俞鴻圖憋了一肚皮的火,好半日才平靜下來,隨着衙役們徑至坐落在文廟北邊的書院,一到書院門口,便被那場面驚怔住了。

罷考的秀才共是五百多人,都坐在書院過廈三楹大門外的照壁後,繞書院八字牆高懸着上百盞氣死風燈,還有從衙門裡蒐羅的各色燈籠約有幾千盞,將這座河南最高學府門前照得通明雪亮。秀才們都穿着青衿,燈下看藍汪汪的一片,盤膝正襟危坐,幾乎咳痰也不聞一聲。一丈多高的兩個大石獅子各掛一塊白布,上寫着血紅的硃砂大字:斯文焉掃地 胥吏之能以欺 乃百代奸佞陋政 大吏小吏寧不戒懼?勞心者治人 勞力者治於人 此千古聖賢遺訓 上智下愚豈可更易!淋淋漓漓甚有精神。靜坐場外也有十幾個各衙門的師爺書吏,翻着冊頁瞟着人似乎在查對什麼,照壁前燈影裡黑鴉鴉站着三個方隊,都是軍士,卻都沒有帶兵器,因此這邊雖然是現場,只是沉悶壓抑些,不像文廟街口那樣森嚴肅殺。

“俞爺,請這邊,從儀門裡進去。”帶路的書辦見他看完了現場移步要上臺階,忙將手讓至東邊,說道:“制臺臬臺學臺他們都在至公堂上議事呢!”

俞鴻圖點頭隨他逶迤進了書院,果見田文鏡、柯英和張興仁都在至公堂裡。這裡只點了兩枝細燭,比起外邊反而暗得多,幽幽晃動的燭影下,三個省臺大員臉色變幻不定,張興仁坐着,柯英站着,田文鏡不停地踱步,清癯的身影幽靈一樣不時掠過堂前的大玻璃窗。見俞鴻圖進來,張興仁欠了欠身子,說道:“四爺派人來了,請俞大人主持。”俞鴻圖忙轉述了弘曆鈞旨,笑道:“我是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你們該怎麼辦按你們的章程來。”

“秀才們並沒有造反,也沒有毀罵朝廷。”柯英剃得溜光的腦門子在燈下映着酒罈子一樣的光,吭了一聲說道,“他們就這麼硬坐,請大人們出來說話。沒犯王法,你叫我怎麼下手,又該從誰身上開刀?”俞鴻圖不言聲綽了椅子坐在旁邊,聽田文鏡道:“抗拒朝廷之令,聚衆拒考還不犯法?!凡到這裡的都是刁頑之徒,我看要一概拿下,剔別清楚,爲首的要正法,煽動鬧事的革去功名,其餘的記過,允許與考。就這麼辦!”

俞鴻圖方纔在堤上對田文鏡剛剛生出一點憐惜的心,一下子消失了個乾淨:生員們不過是對朝廷“官紳一體當差納糧”的新政不熟悉,不領會,老老實實坐在外頭請見一下大人。你再尊貴,總逃不出這個天理人情,就出去解勸一下,宣明皇上恩旨的內衷,大事化小不也是功德?一開口就立意不善,一網打盡地整治!正尋思間張興仁已冷冷頂了回來:“恐怕不能這麼囫圇吞棗地處置。這裡頭多少都是十年寒窗苦熬了一衿,或者有些俊茂之纔將來出將入相,事業功名不在我們下頭。先在檔上記這麼一筆,也許就毀了他們一生,河南文氣本來就平常,我還指望着裡頭出個狀元呢,這事只能善罷,如要摧殘,我這裡就說不通!”

“田文鏡!”柯英突兀地提名道姓喊了一聲,“秀才們就是不滿你的苛政才聚衆請願的。你爲什麼就不能屈尊出去見見,和息了不是更好麼?”柯英是司蘭布的次子,父親在隨康熙西征時是親兵,在科布多掩護康熙突圍陣亡,擋住了飛如羽蝗的箭護得康熙周全。康熙得脫大難,即在涼州城爲司蘭布建飼,封爲城隍,司蘭布子孫入鑲黃旗世襲罔替的伯爵秩位。既是正牌子旗人,又無後顧之憂,常不把田文鏡看在眼裡。河南和田文鏡鬧生分,他是第一個撕破面皮的。此時柯英暴怒得青筋突起,啐了一口,罵道:“天生的周興、來俊臣①周興、來俊臣,均爲武則天時酷吏,冤死千餘人。有人告周興謀反,武則天派來俊臣審,來問周:如何叫犯人招供?周說可讓犯人入火燒的甕中。來備甕後,叫周“請君入甕”。來因得罪武氏諸王,後也被處死。——我就和你過不去,你他媽怎麼樣?”張興仁在旁忙道:“老柯,有話慢慢跟他理論,別動粗!”“動粗?”柯英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要由着我的性子,我還想揍他呢!”

田文鏡盯着兩個人,目光熠然一閃,又倏然隱去,他眯縫着眼瞼,像兩道能活動的土牆遮蔽着昏暗的瞳仁,良久,格格一笑道:“彈劾我的文章已經拜讀過了,除了兩句撒野的粗話沒什麼新鮮東西。皇上新政旨意早已佈告天下,生員爲天子門生,他們自己就有宣講布化之責,這會子還要再去按着手教給他們?這是開國頭一次罷考,如不能雷厲風行從嚴鎮奪,往後羣起效尤,我們誰能承擔這‘始作俑者’四字?至於說我是什麼酷吏,你們還可寫摺子嘛!”

“你就是酷吏,也會有請君入甕那一天的!”柯英厲聲說道,“河南人民不聊生,就爲有你這個‘模範’!”

“模範是皇上說的,不是我自封的。你這話只索再寫摺子!”

“你以爲我不敢?”

“你當然敢,你不是有個好老子麼?”

柯英氣得渾身亂顫,綽椅子就要砸過去。卻被張興仁死死按住,兀自呼呼直喘粗氣。田文鏡冷笑道:“我曉得李紱也參了我,加上你們也才四個人嘛。我等着皇上處分,也寫了辯折。不過眼下我還是總督,河南軍政民政財政文政的擔子還是我挑着。你們怕作惡人,我是個王安石、少正卯①少正卯,魯國人,曾聚衆講學與孔子唱對臺戲,使“孔子之門盈三虛”。孔子任魯司冠“三月而誅少正卯”。,我不怕。既然臬司學政不肯出頭拿人,我總督衙門要動手辦這個案子了。”

“制臺,”張興仁站起了身子,燈光下,他的臉色毫無血色,“我來辦。不過要折中一下。我去宣明制臺的憲命,如果遣散了,也就罷了。然後從容追查爲首的,請示聖命按旨辦理。好在明日纔是考期,今日靜坐不要加這‘罷考’二字,成麼?我們彈劾你是光明正大的,有舒適話下來再撕擄。君子愛人的德,就本心而言都沒有惡意。如果我這個建議你不嘉納,也只好悉聽尊命的了。”

這一刻田文鏡也已完全冷靜下來。罷考是一件轟動天下後世的大案,一樣的“模範”,李衛的江南,鄂爾泰的雲貴都沒有出亂子,偏自己最要強,偏河南就罷考,也甚不體面。思量着,田文鏡粗重地透了一口氣,說道:“好吧!且照你的辦。這是爲首的,一個叫秦鳳梧,一個叫張熙——我已經查清了,你斷不能行婦人之仁叫他們漏網。其餘的只要明白按時應考,我就網開一面,脅從不問。”說着從袖子裡抽出一張紙條遞給張興仁,又轉臉對柯英道:“這裡的事交給學臺,你也不用管了。”

“請俞大人回驛後代卑職請安,這裡一切由張大人料理了!”柯英哼了一聲,向俞鴻圖一揖,理也不理田文鏡拔腳便去了。田文鏡也是一哼,待他走遠了才獨自出了儀門,惡狠狠掃視一眼靜坐着的秀才,揹着燈影拉過馬來,朝馬屁股狠抽一鞭,也自去了。

第263章 雍正帝苛察論人心 誠親王政暇娛府邸(1)第224章 悌黨爭樞臣謀善策 懷私意諸王議整頓(2)第75章 禍轉福諫說齊家道 僕變主李衛入宦途(1)第244章 督署堂李衛設祖餞 驛館店大員互攻訐(2)第71章 搶功勞胤礽枉行權 殉氣節紫姑染黃泉(1)第212章 心意不投引娣抗顏 背水一搏密室劃策(2)第241章 仁義皇子挫強救弱 誥命夫人閒說邪教(1)第6章 賑糧難籌敲山震虎 往事堪憶潦水煙沙(2)第33章 議巡狩起心廢國儲 拒諫諍太子抖威風(2)第89章 十四阿哥拜帥西征 十三阿哥縲紲逢兄(1)第218章 政見不一黑貓黃貓 志趣相投無情有情(2)第216章 李巨來沽清判遺案 寶親王奉詔下江南(2)第212章 心意不投引娣抗顏 背水一搏密室劃策(2)第75章 禍轉福諫說齊家道 僕變主李衛入宦途(1)第283章 考校刑訊啼笑皆非 名臣強項片語釋懷(1)第207章 諄諄語舊主慰舊僚 關關情仇兄會仇弟(1)第221章 錢師爺幕府展狡計 賈士芳酒肆逞異能(1)第123章 十七皇姑關說遭拒 母子相疑隱情難言(1)第169章 隆科多擅兵闖禁苑 憨馬齊鎮靜斥非禮(2)第147章 爭功勞將軍存私意 憂愛子太后歸渺冥(2)第95章 鄔思道當機決大事 康熙帝壽終赴泉臺(1)第172章 千乘萬騎將軍凱旋 淚盡露幹弱女飲泣(1)第167章 黃泛難行舟囤沼澤 金蟬脫殼潛返京師(2)第22章 畏鬩牆胤祥爭出頭 敲木鐘御苑學驢鳴(1)第39章 冷胤禛初萌登龍志 熱胤禩知難退激流(1)第267章 慰名臣妾庶封誥命 析謠言父子生疑猜(1)第23章 畏鬩牆胤祥爭出頭 敲木鐘御苑學驢鳴(2)第149章 密室劃策喪中造變 防範周匝難遂亂心(2)第110章 孫嘉淦公廨揮老拳 十三王金殿邀殊寵(2)第113章 吃飯宰輔訪國士 訴肺腑君相互贈聯(1)第122章 雷霆作色雍正懲貪 細雨和風勉慰外臣(2)第249章 風濤黃水弘曆遇險 同舟共濟倩女顯能(1)第264章 雍正帝苛察論人心 誠親王政暇娛府邸(2)第244章 督署堂李衛設祖餞 驛館店大員互攻訐(2)第203章 黑嬤嬤閒說江湖道 奉天王違制進京華(1)第104章 結巴驛丞順口道情 倒運王爺遞解回京(2)第4章 虎踞關冤家巧聚頭 人市口小童偶作戲(2)第104章 結巴驛丞順口道情 倒運王爺遞解回京(2)第235章 活出喪貝勒逃命劫 承嚴旨廉王遭抄檢(1)第111章 伯倫樓才子行雅令 買考題試官暗留心(1)第242章 仁義皇子挫強救弱 誥命夫人閒說邪教(2)第135章 尷尬客忽成青雲士 進賀表骨牌驚狀元(1)第256章 避暑莊君臣論世情 熱河宮乾綱抑黨爭(2)第50章 落井下石誠王搖舌 杯弓蛇影雍王驚心(2)第9章 鈍書生誤投虎狼穴 奸翁婿設計謀人命(1)第76章 禍轉福諫說齊家道 僕變主李衛入宦途(2)第52章 邀功名叔侄存芥蒂 攔乘輿孤臣逞強項(2)第32章 議巡狩起心廢國儲 拒諫諍太子抖威風(1)第33章 議巡狩起心廢國儲 拒諫諍太子抖威風(2)第109章 孫嘉淦公廨揮老拳 十三王金殿邀殊寵(1)第14章 大覺寺虛情哭假友 暢春園賢臣說弊政(2)第213章 隆科多貶官憂罪譴 廉親王晤對侃治術(1)第212章 心意不投引娣抗顏 背水一搏密室劃策(2)第165章 遊戲公務佔鬮分賬 忠誠皇旨粗說養廉(2)第70章 明修棧道雅令賞雪 暗渡陳倉惡擒魑魅(2)第207章 諄諄語舊主慰舊僚 關關情仇兄會仇弟(1)第63章 換謀略八府整旗鼓 說天命四王立門戶(1)第145章 施肉刑紈驚破膽 擬凱歌權且獻良謀第48章 蓄險心胤禔進密言 抱惡意移禍社稷臣(2)第209章 情怡王情說囹圄人 雄心主雄談治世圖(1)第234章 彌反側議政清梵寺 念親情允蒙寬典(2)第211章 心意不投引娣抗顏 背水一搏密室劃策(1)第105章 探虛實闖宮大哭喪 烏雅氏柩前正位號(1)第273章 庸阿哥暗會落難生 失意客撒手絕塵囂(1)第165章 遊戲公務佔鬮分賬 忠誠皇旨粗說養廉(2)第147章 爭功勞將軍存私意 憂愛子太后歸渺冥(2)第38章 拼命郎酒肆會弱女 菩薩王刑堂接皇差(2)第29章 懷叵測亂言天子氣 泄私意胤辱大臣(2)第195章 遂心願哲士全身退 情無奈癡人再回京(2)第24章 明庭訓胤禛戒子弟 獻良策小酌試才人(1)第148章 密室劃策喪中造變 防範周匝難遂亂心(1)第212章 心意不投引娣抗顏 背水一搏密室劃策(2)第265章 俞鴻圖得意忘形骸 雍正帝折節撫遠臣(1)第278章 泄鬱忿再興文字獄 明心志顛倒奇料理(2)第294章 軍情失利邊將諱敗 親情乍變鷙君堇憂(2)第46章 大故驟起波浪翻涌 風雲色變魚鱉驚慌(2)第243章 督署堂李衛設祖餞 驛館店大員互攻訐(1)第27章 清庫銀貝勒晉王位 觀貴相王子延妖人(2)第126章 驚舞弊自逐出棘城 逢舊交談笑封貢院(2)第264章 雍正帝苛察論人心 誠親王政暇娛府邸(2)第284章 考校刑訊啼笑皆非 名臣強項片語釋懷(2)第169章 隆科多擅兵闖禁苑 憨馬齊鎮靜斥非禮(2)第110章 孫嘉淦公廨揮老拳 十三王金殿邀殊寵(2)第52章 邀功名叔侄存芥蒂 攔乘輿孤臣逞強項(2)第125章 驚舞弊自逐出棘城 逢舊交談笑封貢院(1)第97章 豐臺營胤祥奪兵權 暢春園雍正登大寶(1)第1章 瘦西湖他鄉逢故證 天光樓布衣窘官宦(1)第34章 庸太子中流輟槳舵 鄔思道智鑑識皇心第28章 懷叵測亂言天子氣 泄私意胤辱大臣(1)第5章 賑糧難籌敲山震虎 往事堪憶潦水煙沙(1)第4章 虎踞關冤家巧聚頭 人市口小童偶作戲(2)第3章 虎踞關冤家巧聚頭 人市口小童偶作戲(1)第133章 衆門生設酒送房師 失意人得趣羈旅店(1)第173章 千乘萬騎將軍凱旋 淚盡露幹弱女飲泣(2)第90章 十四阿哥拜帥西征 十三阿哥縲紲逢兄(2)第207章 諄諄語舊主慰舊僚 關關情仇兄會仇弟(1)第103章 結巴驛丞順口道情 倒運王爺遞解回京(1)第166章 黃泛難行舟囤沼澤 金蟬脫殼潛返京師(1)
第263章 雍正帝苛察論人心 誠親王政暇娛府邸(1)第224章 悌黨爭樞臣謀善策 懷私意諸王議整頓(2)第75章 禍轉福諫說齊家道 僕變主李衛入宦途(1)第244章 督署堂李衛設祖餞 驛館店大員互攻訐(2)第71章 搶功勞胤礽枉行權 殉氣節紫姑染黃泉(1)第212章 心意不投引娣抗顏 背水一搏密室劃策(2)第241章 仁義皇子挫強救弱 誥命夫人閒說邪教(1)第6章 賑糧難籌敲山震虎 往事堪憶潦水煙沙(2)第33章 議巡狩起心廢國儲 拒諫諍太子抖威風(2)第89章 十四阿哥拜帥西征 十三阿哥縲紲逢兄(1)第218章 政見不一黑貓黃貓 志趣相投無情有情(2)第216章 李巨來沽清判遺案 寶親王奉詔下江南(2)第212章 心意不投引娣抗顏 背水一搏密室劃策(2)第75章 禍轉福諫說齊家道 僕變主李衛入宦途(1)第283章 考校刑訊啼笑皆非 名臣強項片語釋懷(1)第207章 諄諄語舊主慰舊僚 關關情仇兄會仇弟(1)第221章 錢師爺幕府展狡計 賈士芳酒肆逞異能(1)第123章 十七皇姑關說遭拒 母子相疑隱情難言(1)第169章 隆科多擅兵闖禁苑 憨馬齊鎮靜斥非禮(2)第147章 爭功勞將軍存私意 憂愛子太后歸渺冥(2)第95章 鄔思道當機決大事 康熙帝壽終赴泉臺(1)第172章 千乘萬騎將軍凱旋 淚盡露幹弱女飲泣(1)第167章 黃泛難行舟囤沼澤 金蟬脫殼潛返京師(2)第22章 畏鬩牆胤祥爭出頭 敲木鐘御苑學驢鳴(1)第39章 冷胤禛初萌登龍志 熱胤禩知難退激流(1)第267章 慰名臣妾庶封誥命 析謠言父子生疑猜(1)第23章 畏鬩牆胤祥爭出頭 敲木鐘御苑學驢鳴(2)第149章 密室劃策喪中造變 防範周匝難遂亂心(2)第110章 孫嘉淦公廨揮老拳 十三王金殿邀殊寵(2)第113章 吃飯宰輔訪國士 訴肺腑君相互贈聯(1)第122章 雷霆作色雍正懲貪 細雨和風勉慰外臣(2)第249章 風濤黃水弘曆遇險 同舟共濟倩女顯能(1)第264章 雍正帝苛察論人心 誠親王政暇娛府邸(2)第244章 督署堂李衛設祖餞 驛館店大員互攻訐(2)第203章 黑嬤嬤閒說江湖道 奉天王違制進京華(1)第104章 結巴驛丞順口道情 倒運王爺遞解回京(2)第4章 虎踞關冤家巧聚頭 人市口小童偶作戲(2)第104章 結巴驛丞順口道情 倒運王爺遞解回京(2)第235章 活出喪貝勒逃命劫 承嚴旨廉王遭抄檢(1)第111章 伯倫樓才子行雅令 買考題試官暗留心(1)第242章 仁義皇子挫強救弱 誥命夫人閒說邪教(2)第135章 尷尬客忽成青雲士 進賀表骨牌驚狀元(1)第256章 避暑莊君臣論世情 熱河宮乾綱抑黨爭(2)第50章 落井下石誠王搖舌 杯弓蛇影雍王驚心(2)第9章 鈍書生誤投虎狼穴 奸翁婿設計謀人命(1)第76章 禍轉福諫說齊家道 僕變主李衛入宦途(2)第52章 邀功名叔侄存芥蒂 攔乘輿孤臣逞強項(2)第32章 議巡狩起心廢國儲 拒諫諍太子抖威風(1)第33章 議巡狩起心廢國儲 拒諫諍太子抖威風(2)第109章 孫嘉淦公廨揮老拳 十三王金殿邀殊寵(1)第14章 大覺寺虛情哭假友 暢春園賢臣說弊政(2)第213章 隆科多貶官憂罪譴 廉親王晤對侃治術(1)第212章 心意不投引娣抗顏 背水一搏密室劃策(2)第165章 遊戲公務佔鬮分賬 忠誠皇旨粗說養廉(2)第70章 明修棧道雅令賞雪 暗渡陳倉惡擒魑魅(2)第207章 諄諄語舊主慰舊僚 關關情仇兄會仇弟(1)第63章 換謀略八府整旗鼓 說天命四王立門戶(1)第145章 施肉刑紈驚破膽 擬凱歌權且獻良謀第48章 蓄險心胤禔進密言 抱惡意移禍社稷臣(2)第209章 情怡王情說囹圄人 雄心主雄談治世圖(1)第234章 彌反側議政清梵寺 念親情允蒙寬典(2)第211章 心意不投引娣抗顏 背水一搏密室劃策(1)第105章 探虛實闖宮大哭喪 烏雅氏柩前正位號(1)第273章 庸阿哥暗會落難生 失意客撒手絕塵囂(1)第165章 遊戲公務佔鬮分賬 忠誠皇旨粗說養廉(2)第147章 爭功勞將軍存私意 憂愛子太后歸渺冥(2)第38章 拼命郎酒肆會弱女 菩薩王刑堂接皇差(2)第29章 懷叵測亂言天子氣 泄私意胤辱大臣(2)第195章 遂心願哲士全身退 情無奈癡人再回京(2)第24章 明庭訓胤禛戒子弟 獻良策小酌試才人(1)第148章 密室劃策喪中造變 防範周匝難遂亂心(1)第212章 心意不投引娣抗顏 背水一搏密室劃策(2)第265章 俞鴻圖得意忘形骸 雍正帝折節撫遠臣(1)第278章 泄鬱忿再興文字獄 明心志顛倒奇料理(2)第294章 軍情失利邊將諱敗 親情乍變鷙君堇憂(2)第46章 大故驟起波浪翻涌 風雲色變魚鱉驚慌(2)第243章 督署堂李衛設祖餞 驛館店大員互攻訐(1)第27章 清庫銀貝勒晉王位 觀貴相王子延妖人(2)第126章 驚舞弊自逐出棘城 逢舊交談笑封貢院(2)第264章 雍正帝苛察論人心 誠親王政暇娛府邸(2)第284章 考校刑訊啼笑皆非 名臣強項片語釋懷(2)第169章 隆科多擅兵闖禁苑 憨馬齊鎮靜斥非禮(2)第110章 孫嘉淦公廨揮老拳 十三王金殿邀殊寵(2)第52章 邀功名叔侄存芥蒂 攔乘輿孤臣逞強項(2)第125章 驚舞弊自逐出棘城 逢舊交談笑封貢院(1)第97章 豐臺營胤祥奪兵權 暢春園雍正登大寶(1)第1章 瘦西湖他鄉逢故證 天光樓布衣窘官宦(1)第34章 庸太子中流輟槳舵 鄔思道智鑑識皇心第28章 懷叵測亂言天子氣 泄私意胤辱大臣(1)第5章 賑糧難籌敲山震虎 往事堪憶潦水煙沙(1)第4章 虎踞關冤家巧聚頭 人市口小童偶作戲(2)第3章 虎踞關冤家巧聚頭 人市口小童偶作戲(1)第133章 衆門生設酒送房師 失意人得趣羈旅店(1)第173章 千乘萬騎將軍凱旋 淚盡露幹弱女飲泣(2)第90章 十四阿哥拜帥西征 十三阿哥縲紲逢兄(2)第207章 諄諄語舊主慰舊僚 關關情仇兄會仇弟(1)第103章 結巴驛丞順口道情 倒運王爺遞解回京(1)第166章 黃泛難行舟囤沼澤 金蟬脫殼潛返京師(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