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雷霆作色雍正懲貪 細雨和風勉慰外臣(2)

“你不原來也是中書君,三月之內也遷官位,入上書房爲宰輔之臣?還有名臣郭、名將周培公,不都是先帝爺拔識於泥塗之中,才得明珠夜光?”雍正緊盯着張廷玉,似笑不笑地說着,口氣卻愈來愈凌厲:“你這樣說話,置你自己於何地?”

張廷玉被這話噎得一怔,他自己的履歷確也可算得“進”,但他還是認爲雍正的話不好,忙叩頭道:“臣子進,是先帝錯愛。萬歲細想,朝廷官員奉旨出去宣旨的每年都有數十上百起,此例一開,人人都可隨意過問干預地方軍務民政乃至財賦,外面的官還怎麼好辦事?田文鏡路過山西發覺諾敏之奸,原應具文申奏朝廷,由朝廷派員專程前往清理。該員竟擅自用欽差關防,越權行事!此舉原本有罪,萬歲前旨申飭並無錯誤——念其忠悃爲國,疑之有理,察之有據,原其罪彰其功即可,驟升大位,衆人羣起而效,善後何其之難!”

這說的就很在情理了。升田文鏡,往後出京的宣旨官員一窩蜂都學起來,滿天滿地都是欽差大員,還叫外任官辦事不辦了?雍正頓時犯了躊躇。張廷玉見雍正沉吟不語,知道他賞識田文鏡,一心想升他的官,便從容又說道:“田文鏡作事認真,一心爲朝廷分憂,且爲朝廷除一巨蠹,臣亦十分賞識,國家官吏如今肯這樣辦差的,實在是太少了。萬歲想讓他晉升快一些,儘可一步一步速提。況田某多年只是京官部郎,不曾歷練過州府實務,一省政務驟然壓在肩頭,他承當得承當不得?”馬齊隆科多也都叩頭請“萬歲嘉納張廷玉之言”,允卻覺得一陣掃興,只好附和道:“衡臣說的是,請皇上慎量。”

“朕乏了。”雍正一連幾天忙着佈置安排各地耳目,批閱他們送進來的第一批密摺,其實比張廷玉睡得還少,此時聽衆人一片聲諫勸自己,知道這事自己想得左了,因偏身挪下炕來,雙手後挺舒展了一下身子,笑道:“這不是什麼大事,朕想想再說吧!怡親王這會子正和年羹堯說事情。明兒年羹堯就要回營帶兵打仗,這是朝廷大政,出兵放馬的事,得圖個吉慶。老八告訴三哥,約上十四弟,還有你幾個設酒給他壯壯行色——明兒代朕郊送潞河驛!道乏吧!”

馬齊是管着禮部的,忙道:“明兒走似乎匆忙了些;臣以爲應由欽天監擇個吉日,擬出書儀,禮送出京。”“這一去志在必勝,斬頭瀝血的,擇個吉日可以。”雍正低着頭想了想,“告訴年羹堯,出京百官不送他,也不大張禮儀。打勝這一仗,朕親自郊迎他入京。他要辱國喪師,也不用請罪,也不用想諡號,叫嶽鍾麒帶着他的頭來京就是了!”張廷玉玲瓏剔透的心思,已看出雍正不想大事張揚出師青海,以免將來戰事不利難堪,因道:“萬歲這主意極是。出兵詔書早已明發出去,年某不過是回京述職,聽主上面授機宜,百官郊送不但虛糜帑幣,也不合體例。只後頭辱國喪師的話似乎不說爲好,此刻應以鼓舞其氣爲主,不知萬歲以爲如何?”

“就依你的話,叫他好生辦差,不要有後顧之憂。”雍正含笑點了點頭,走了幾步,至殿口又回身道:“朕想好了,田文鏡補重慶府尹,索性成全你的體面,都允了你!”說罷方緩緩邁着方步出了養心殿。

李德全邢年一干太監都守在養心殿正殿東廊下侍候,見雍正踱出來,大冷的天,只穿了件藍色綢面大毛羊皮袍,外頭套了一件青色綢面中毛羊皮褂,忙上前打千兒請安。李德全道:“主子,今個兒天冷得蠍乎,風颼溜溜兒的,房檐底的溜冰都不滴水,給主子加件大氅罷?”

“不用。”雍正簡捷地答應一聲,掏出懷錶看看,仰着臉望着灰沉沉似雲似霧漫遮起來的天空,他想伸個懶腰,臂已張開又鬆垂下來,一頭走一頭說道:“朕想散幾步,不要叫乘輿,也不要這麼多人跟着,就你兩個就成。”

李德全忙答應一聲揮退了衆人,自和邢年侍在雍正身後一左一右地跟着,垂花門口的侍衛張五哥見他出來,“叭”地叩了個頭道:“主子想隨意走走?奴才跟着!”雍正笑道:“不用了吧?哪裡在宮裡就出事的呢?”

“主子,不是這一說。”張五哥起身稟道:“主子前頭有旨意,大內裡頭善捕營羽林軍歸隆科多調遣,侍衛歸馬齊張廷玉節制。二位中堂三令五申,主子無論到哪裡,張五哥、索倫、德楞泰和劉鐵成四大侍衛必得跟一個。奴才也是奉令行事。”

雍正盯了張五哥一眼沒再言語,出垂花門徑往北去。

是時正是午牌時分,各宮太監都忙着侍候各自主子,永巷中靜悄悄的闃無人聲,昏暗的薄雲後掩着一輪渾圓的毫無光彩的太陽。磚地上抹下宮牆模糊的陰影,偶爾一羣烏鴉啄食着地下的什麼,見他們四個過來,“唿”地飛起,在天上翩翩盤旋直落不定,給這寂靜的深宮略添了一點生氣。雍正頭也不回,邁着步子穩穩走着,良久,方漫不經心地望着天空說道:

“張五哥——噢,你是康熙四十六年選進的侍衛?”

“回萬歲,奴才是康熙四十六年替人頂罪,在西菜市開刀問斬,先帝爺從殺場上救下來的……”張五哥想起老主子康熙,聲音不禁變得嘶啞哽咽了,“四十七年從善撲營補進大內當衛士,當年萬歲巡幸熱河,晉升奴才三等蝦……”

雍正晃了晃身子,笑道:“你這人好有豔福!”

“主子……”

“有人蔘你一本,說你蹲班房,在大獄裡頭還養了個賣唱的?”

張五哥頓時騰地紅了臉,大聲說道:“求主子指實砸黑磚的,是漢子一起在主子跟前折辯,奴才當年吃冤枉官司,是有個女的跟了奴才,就是奴才如今正配女人。她原是個賣唱的,爹媽病死,身插草標賣身葬父,是我爹資助她,成全了她的孝心。奴才替人死罪,她聽說了,千里迢迢進京,打點銀兩入獄跟了我,說我張家這樣積德,不該斷後……要給我生個兒!”

“你不要急。”雍正突然站住了腳,轉臉笑道,“誰告狀,朕不能給你說,這是規矩。這事我問過你十三爺,你倆說的一樣。這個告狀人是個沒意思人,或者有點什麼別的心思,想挑唆朕自拆關城!朕早就把摺子壓下了——你這一說,朕更明白了。你一門慈孝忠烈俱全,朕還要表彰呢!你如今是幾品吶?”說着,又向前踱去。張五哥忙答道:“奴才是一等侍衛,官品是正三品。”雍正笑着回看邢年一眼,“你回頭傳旨給隆科多,張五哥也是十幾年的老侍衛了,進入二品!”

邢年忙答道:“是!”不等五哥謝恩,雍正又笑道:“你妻子晉封夫人——夫貴妻榮嘛!一說就是‘我女人’多難聽啦?也不雅訓!”五哥這才得話縫兒,因雍正還在走,不便謝恩,只泣道:“主子……您這心田……唉……叫奴才拿什麼報答呢?人都說——”他突然覺得失口,便掩住了。

“人都說朕刻薄,是吧?”雍正心緒極好,漫步踱着,似乎自言自語地說道,“這個名聲不好聽,朕有什麼不知道的?有些人百伶百俐,參不透今日天下事,原是寬縱得過了。朕貴爲天子,富有四海,想施恩那還不容易?但《左傳》你們讀過沒有?裡頭有句話說‘小惠未,民弗從也’①《左傳》莊公十年“曹劌論戰”。齊伐魯時曹劌對魯莊公說,戰爭要靠百姓,小惠不普遍,百姓就不會跟隨。體現了樸素的民本思想……你寬縱諾敏這樣的,就是刻薄百姓,老百姓——那麼好得罪的?我德如風,民用如草。朕開了枉法徇情的例,上行下效,要不了幾年,國庫中都只是存些爛賬簿子陳年借據,一旦有水旱災,或者兵戈之事,怎麼辦?”說罷愀然嘆息一聲。

張五哥和李邢兩個太監隨在雍正身後亦步亦趨,靜靜地聽雍正娓娓而言。從雍正晉封郡王,他們幾乎日日見他,都是一副冷峻淡漠的面孔,令人敬畏,想不到這個威嚴肅殺的帝王,還有這番溫馨心境,都覺得心中暖融融的。四個人沿永巷直北散了步,從御花園西過崇敬殿,又踅向南,過長春宮、體元殿、太極殿穿堂入室而出,沿一條偏窄的小巷出來,不禁眼前霍然一亮——已是到了隆宗門外,這裡是外官入京等候上書房召見的地方,十幾個官員散站在門外,都拿着手本履歷,交頭接耳地談話,一個眼尖的一眼見雍正徐步從巷中踱出來,驚喜得高叫一聲:“萬歲,萬歲爺來了!”於是衆人“唿”地齊跪下去叩頭請安。

“你叫鄂爾泰,前年去雲南當布政使,是不是?”雍正含笑看了看衆人,走到一個白淨面皮四十多歲的中年人面前,說道,“前兒讀雲南總督的摺子,說你病了。朕已有旨,叫你遲些,等天暖和些再來,他沒有給你傳旨麼?你得的什麼病?”鄂爾泰是康熙六十年由兵部員外郎轉遷雲南布政使的,新皇登極還是頭一次見雍正,他在兵部掌管武庫,雍正有一次差人爲兒子選弓箭,本來極小的事,鄂爾泰卻堅持要宗人府的憑信牌,弄得掃興而回。有這麼一點小芥蒂,因知雍正睚眥必報,這次進京原是心裡惴惴然,不想雍正頭一個便和自己說話,忙叩頭道:“臣是二十天前起身的,陳世倌大約沒來得及向臣宣旨。臣患的瘧疾,已經粗愈,犬馬之疾勞聖慮如此,臣感激無比!”

雍正哈哈大笑,說道:“‘聖慮’不‘聖慮’當不得藥吃!回頭叫李德全帶你到御藥房,取些金雞納霜。”李德全忙答應道,雍正又指着鄂爾泰道:“你們認識此人吧?他叫鄂爾泰!當年朕在藩邸,爲一件小事碰過他的壁!一個部郎小吏,敢於抗皇親國戚,這副骨頭還算硬挺——你們要學他!①《嘯亭雜錄》卷10載雍正讚賞鄂爾泰:“汝以郎官之微,而敢上拒皇子,其守法甚堅,今命汝爲大臣,必不受他人之請託也。””他話未說完,鄂爾泰淚水已奪眶而出,正要回奏些仰謝天恩的話,雍正已踱至另一個官員旁邊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回萬歲,臣叫黃立本。”

“黃立本。”雍正仰臉想了想,“你是分發臺灣府的?”

“是!”

雍正略一沉吟,說道:“臺灣福建隔着重洋大海,民風不純,又原是鄭家舊地,且易與紅毛國及海匪勾連,素來難治,這差使你辦得來?”黃立本應聲答道:“臣惟竭忠盡智而已!”“嗯,好!”雍正誇讚道,“這是句志氣話。不過有什麼難處麼?”

“臣一切顧慮全無,”黃立本遲疑了一下,瞟一眼雍正,囁嚅道,“只是老母遠在河南,家中無人照應……”雍正笑道:“你不必說了,難爲你還是個孝子!不過臺灣府朝廷例有定則,不允官員攜帶家眷。這不是信得過信不過的事,這是規矩。這樣,朕發旨給福建總督常齎,叫他接你的老母親在福州養起來,你進省述職,可以略盡孝道——好生做,三年任滿,你在臺灣開出十萬畝生荒,朕就冊封你的老母親誥命!”黃立本沒想到雍正如此寬仁大度,臉頓時漲得通紅,連連叩頭道:“臣拼死拼活也要把臺灣治好,開十萬畝生荒給主子瞧!三年之內,臣一定叫臺灣糧食自給有餘!”

“那好,一言爲定!”雍正含笑環顧一眼衆人,見大家眼巴巴瞧着自己想說話,便笑道:“橫豎都要見,都要說話的。朕每撥只見三個人,比這裡還方便。只是一條,都要說真話,有什麼難處也不必隱諱——朕還要去慈寧宮給太后請安,你們先見上書房大臣吧!”說罷一擺手,便帶着張五哥等三個人向西踅去。

第155章 孤孀皇姊深宮染恙 芥蒂兄弟御園交心(2)第137章 證前盟智士謀館席 祈母壽佛堂追喇嘛(1)第154章 孤孀皇姊深宮染恙 芥蒂兄弟御園交心(1)第123章 十七皇姑關說遭拒 母子相疑隱情難言(1)第125章 驚舞弊自逐出棘城 逢舊交談笑封貢院(1)第215章 李巨來沽清判遺案 寶親王奉詔下江南(1)第143章 九阿哥謫戍買人心 十侍衛恃寵受窘辱(1)第47章 蓄險心胤禔進密言 抱惡意移禍社稷臣(1)第241章 仁義皇子挫強救弱 誥命夫人閒說邪教(1)第213章 隆科多貶官憂罪譴 廉親王晤對侃治術(1)第222章 錢師爺幕府展狡計 賈士芳酒肆逞異能(2)第28章 懷叵測亂言天子氣 泄私意胤辱大臣(1)第96章 鄔思道當機決大事 康熙帝壽終赴泉臺(2)第97章 豐臺營胤祥奪兵權 暢春園雍正登大寶(1)第32章 議巡狩起心廢國儲 拒諫諍太子抖威風(1)第138章 證前盟智士謀館席 祈母壽佛堂追喇嘛(2)第149章 密室劃策喪中造變 防範周匝難遂亂心(2)第206章 澹寧居雍正會風塵 暢春園飛語驚帝心(2)第53章 謠諑四起帝輦紛亂 指揮若定王府劃策(1)第176章 才士呈才天外有天 紅顏薄命命歸黃泉(1)第238章 感途窮允散餘財 統全局雍正息獄讞(2)第180章 史貽直正言彈權臣 劉墨林受命赴西疆(1)第25章 明庭訓胤禛戒子弟 獻良策小酌試才人(2)第58章 意難消存心欺君父 穩大局復辟再還宮(2)第3章 虎踞關冤家巧聚頭 人市口小童偶作戲(1)第124章 十七皇姑關說遭拒 母子相疑隱情難言(2)第232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2)第2章 瘦西湖他鄉逢故證 天光樓布衣窘官宦(2)第32章 議巡狩起心廢國儲 拒諫諍太子抖威風(1)第42章 皇帝失意悠遊巡幸 羣雄逐鹿煞用心機(2)第250章 風濤黃水弘曆遇險 同舟共濟倩女顯能(2)第168章 隆科多擅兵闖禁苑 憨馬齊鎮靜斥非禮(1)第268章 慰名臣妾庶封誥命 析謠言父子生疑猜(2)第233章 彌反側議政清梵寺 念親情允蒙寬典(1)第2章 瘦西湖他鄉逢故證 天光樓布衣窘官宦(2)第109章 孫嘉淦公廨揮老拳 十三王金殿邀殊寵(1)第159章 魑魅魍魎戲法汴京 心意不投逐走金陵(2)第286章 文盤武功弘曆納士 持正割愛弘時被擒(2)第151章 草灰蛇線雍正遊疑 盜鈴掩耳相臣負詢(2)第286章 文盤武功弘曆納士 持正割愛弘時被擒(2)第251章 槐樹屯阿哥嘗果報 析案情手足驚相殘(1)第143章 九阿哥謫戍買人心 十侍衛恃寵受窘辱(1)第232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2)第170章 露華樓悠然吟《風賦》 豐臺營灑脫議政務(1)第182章 徇成法循臣諫拗主 降甘澍午門赦詹事(1)第44章 情重阿哥情牽一線 昏懦太子昏夜失道(2)第221章 錢師爺幕府展狡計 賈士芳酒肆逞異能(1)第192章 暗傳消息王心思動 膏雨茫茫死離生別(1)第61章 鬥蟋蟀兄弟犯口舌 有惻隱救弱浣衣局(1)第209章 情怡王情說囹圄人 雄心主雄談治世圖(1)第245章 察吏情弘曆巡河務 抗酷政秀才罷科考(1)第104章 結巴驛丞順口道情 倒運王爺遞解回京(2)第183章 徇成法循臣諫拗主 降甘澍午門赦詹事(2)第85章 鄔思道精微析時局 二阿哥囹圄盼將軍(1)第191章 憂烹狗將軍生異心 驚謎札欽差遭毒手(2)第270章 隆科多囚獄告御狀 雍正帝冥筵明孝心(2)第227章 世襲王廟見消意氣 雄猜帝朝會頒新政(1)第123章 十七皇姑關說遭拒 母子相疑隱情難言(1)第287章 義滅親揮淚誅親子 勤軀倦憂時託政務(1)第174章 忘形骸功臣顯驕態 衡大勢謀士精籌局(1)第157章 範時捷造膝彈悍將 劉墨林遊戲弈圍棋(2)第40章 冷胤禛初萌登龍志 熱胤禩知難退激流(2)第72章 搶功勞胤礽枉行權 殉氣節紫姑染黃泉(2)第170章 露華樓悠然吟《風賦》 豐臺營灑脫議政務(1)第21章 討沒趣溜鬚碰硬壁 惡作劇拍馬踏筵席(2)第249章 風濤黃水弘曆遇險 同舟共濟倩女顯能(1)第228章 世襲王廟見消意氣 雄猜帝朝會頒新政(2)第111章 伯倫樓才子行雅令 買考題試官暗留心(1)第126章 驚舞弊自逐出棘城 逢舊交談笑封貢院(2)第136章 尷尬客忽成青雲士 進賀表骨牌驚狀元(2)第149章 密室劃策喪中造變 防範周匝難遂亂心(2)第137章 證前盟智士謀館席 祈母壽佛堂追喇嘛(1)第119章 愚巡撫掩過觸國憲 智部曹巧取濫贓證(1)第184章 汴梁城撫衙釋舊憾 鄭州府佞人撞木鐘(1)第23章 畏鬩牆胤祥爭出頭 敲木鐘御苑學驢鳴(2)第279章 意未盡怡親王騎鯨 情戀誤雍正帝種禍(1)第158章 魑魅魍魎戲法汴京 心意不投逐走金陵(1)第6章 賑糧難籌敲山震虎 往事堪憶潦水煙沙(2)第164章 遊戲公務佔鬮分賬 忠誠皇旨粗說養廉(1)第114章 吃飯宰輔訪國士 訴肺腑君相互贈聯(2)第82章 忙黨爭孝子忘母壽 對陵丘兄弟嘆世情(2)第80章 重霧漫幛歧路彷徨 密雲未雨智士觀局(2)第54章 謠諑四起帝輦紛亂 指揮若定王府劃策(2)第60章 顛倒口令福兒馴馬 淆亂視聽胤祥談詩(2)第115章 能吏潦倒誤用“忌諱” 官場隱士拯難約法(1)第70章 明修棧道雅令賞雪 暗渡陳倉惡擒魑魅(2)第11章 情場潦倒棲身古剎 文士熱中閒論時藝(1)第243章 督署堂李衛設祖餞 驛館店大員互攻訐(1)第159章 魑魅魍魎戲法汴京 心意不投逐走金陵(2)第235章 活出喪貝勒逃命劫 承嚴旨廉王遭抄檢(1)第275章 莽張熙遊說西寧城 智東美苦肉誑真情(1)第174章 忘形骸功臣顯驕態 衡大勢謀士精籌局(1)第44章 情重阿哥情牽一線 昏懦太子昏夜失道(2)第272章 殺名優皇帝嚴宮禁 誅妖僧士芳邀恩寵(2)第176章 才士呈才天外有天 紅顏薄命命歸黃泉(1)第275章 莽張熙遊說西寧城 智東美苦肉誑真情(1)第275章 莽張熙遊說西寧城 智東美苦肉誑真情(1)第144章 九阿哥謫戍買人心 十侍衛恃寵受窘辱(2)
第155章 孤孀皇姊深宮染恙 芥蒂兄弟御園交心(2)第137章 證前盟智士謀館席 祈母壽佛堂追喇嘛(1)第154章 孤孀皇姊深宮染恙 芥蒂兄弟御園交心(1)第123章 十七皇姑關說遭拒 母子相疑隱情難言(1)第125章 驚舞弊自逐出棘城 逢舊交談笑封貢院(1)第215章 李巨來沽清判遺案 寶親王奉詔下江南(1)第143章 九阿哥謫戍買人心 十侍衛恃寵受窘辱(1)第47章 蓄險心胤禔進密言 抱惡意移禍社稷臣(1)第241章 仁義皇子挫強救弱 誥命夫人閒說邪教(1)第213章 隆科多貶官憂罪譴 廉親王晤對侃治術(1)第222章 錢師爺幕府展狡計 賈士芳酒肆逞異能(2)第28章 懷叵測亂言天子氣 泄私意胤辱大臣(1)第96章 鄔思道當機決大事 康熙帝壽終赴泉臺(2)第97章 豐臺營胤祥奪兵權 暢春園雍正登大寶(1)第32章 議巡狩起心廢國儲 拒諫諍太子抖威風(1)第138章 證前盟智士謀館席 祈母壽佛堂追喇嘛(2)第149章 密室劃策喪中造變 防範周匝難遂亂心(2)第206章 澹寧居雍正會風塵 暢春園飛語驚帝心(2)第53章 謠諑四起帝輦紛亂 指揮若定王府劃策(1)第176章 才士呈才天外有天 紅顏薄命命歸黃泉(1)第238章 感途窮允散餘財 統全局雍正息獄讞(2)第180章 史貽直正言彈權臣 劉墨林受命赴西疆(1)第25章 明庭訓胤禛戒子弟 獻良策小酌試才人(2)第58章 意難消存心欺君父 穩大局復辟再還宮(2)第3章 虎踞關冤家巧聚頭 人市口小童偶作戲(1)第124章 十七皇姑關說遭拒 母子相疑隱情難言(2)第232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2)第2章 瘦西湖他鄉逢故證 天光樓布衣窘官宦(2)第32章 議巡狩起心廢國儲 拒諫諍太子抖威風(1)第42章 皇帝失意悠遊巡幸 羣雄逐鹿煞用心機(2)第250章 風濤黃水弘曆遇險 同舟共濟倩女顯能(2)第168章 隆科多擅兵闖禁苑 憨馬齊鎮靜斥非禮(1)第268章 慰名臣妾庶封誥命 析謠言父子生疑猜(2)第233章 彌反側議政清梵寺 念親情允蒙寬典(1)第2章 瘦西湖他鄉逢故證 天光樓布衣窘官宦(2)第109章 孫嘉淦公廨揮老拳 十三王金殿邀殊寵(1)第159章 魑魅魍魎戲法汴京 心意不投逐走金陵(2)第286章 文盤武功弘曆納士 持正割愛弘時被擒(2)第151章 草灰蛇線雍正遊疑 盜鈴掩耳相臣負詢(2)第286章 文盤武功弘曆納士 持正割愛弘時被擒(2)第251章 槐樹屯阿哥嘗果報 析案情手足驚相殘(1)第143章 九阿哥謫戍買人心 十侍衛恃寵受窘辱(1)第232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2)第170章 露華樓悠然吟《風賦》 豐臺營灑脫議政務(1)第182章 徇成法循臣諫拗主 降甘澍午門赦詹事(1)第44章 情重阿哥情牽一線 昏懦太子昏夜失道(2)第221章 錢師爺幕府展狡計 賈士芳酒肆逞異能(1)第192章 暗傳消息王心思動 膏雨茫茫死離生別(1)第61章 鬥蟋蟀兄弟犯口舌 有惻隱救弱浣衣局(1)第209章 情怡王情說囹圄人 雄心主雄談治世圖(1)第245章 察吏情弘曆巡河務 抗酷政秀才罷科考(1)第104章 結巴驛丞順口道情 倒運王爺遞解回京(2)第183章 徇成法循臣諫拗主 降甘澍午門赦詹事(2)第85章 鄔思道精微析時局 二阿哥囹圄盼將軍(1)第191章 憂烹狗將軍生異心 驚謎札欽差遭毒手(2)第270章 隆科多囚獄告御狀 雍正帝冥筵明孝心(2)第227章 世襲王廟見消意氣 雄猜帝朝會頒新政(1)第123章 十七皇姑關說遭拒 母子相疑隱情難言(1)第287章 義滅親揮淚誅親子 勤軀倦憂時託政務(1)第174章 忘形骸功臣顯驕態 衡大勢謀士精籌局(1)第157章 範時捷造膝彈悍將 劉墨林遊戲弈圍棋(2)第40章 冷胤禛初萌登龍志 熱胤禩知難退激流(2)第72章 搶功勞胤礽枉行權 殉氣節紫姑染黃泉(2)第170章 露華樓悠然吟《風賦》 豐臺營灑脫議政務(1)第21章 討沒趣溜鬚碰硬壁 惡作劇拍馬踏筵席(2)第249章 風濤黃水弘曆遇險 同舟共濟倩女顯能(1)第228章 世襲王廟見消意氣 雄猜帝朝會頒新政(2)第111章 伯倫樓才子行雅令 買考題試官暗留心(1)第126章 驚舞弊自逐出棘城 逢舊交談笑封貢院(2)第136章 尷尬客忽成青雲士 進賀表骨牌驚狀元(2)第149章 密室劃策喪中造變 防範周匝難遂亂心(2)第137章 證前盟智士謀館席 祈母壽佛堂追喇嘛(1)第119章 愚巡撫掩過觸國憲 智部曹巧取濫贓證(1)第184章 汴梁城撫衙釋舊憾 鄭州府佞人撞木鐘(1)第23章 畏鬩牆胤祥爭出頭 敲木鐘御苑學驢鳴(2)第279章 意未盡怡親王騎鯨 情戀誤雍正帝種禍(1)第158章 魑魅魍魎戲法汴京 心意不投逐走金陵(1)第6章 賑糧難籌敲山震虎 往事堪憶潦水煙沙(2)第164章 遊戲公務佔鬮分賬 忠誠皇旨粗說養廉(1)第114章 吃飯宰輔訪國士 訴肺腑君相互贈聯(2)第82章 忙黨爭孝子忘母壽 對陵丘兄弟嘆世情(2)第80章 重霧漫幛歧路彷徨 密雲未雨智士觀局(2)第54章 謠諑四起帝輦紛亂 指揮若定王府劃策(2)第60章 顛倒口令福兒馴馬 淆亂視聽胤祥談詩(2)第115章 能吏潦倒誤用“忌諱” 官場隱士拯難約法(1)第70章 明修棧道雅令賞雪 暗渡陳倉惡擒魑魅(2)第11章 情場潦倒棲身古剎 文士熱中閒論時藝(1)第243章 督署堂李衛設祖餞 驛館店大員互攻訐(1)第159章 魑魅魍魎戲法汴京 心意不投逐走金陵(2)第235章 活出喪貝勒逃命劫 承嚴旨廉王遭抄檢(1)第275章 莽張熙遊說西寧城 智東美苦肉誑真情(1)第174章 忘形骸功臣顯驕態 衡大勢謀士精籌局(1)第44章 情重阿哥情牽一線 昏懦太子昏夜失道(2)第272章 殺名優皇帝嚴宮禁 誅妖僧士芳邀恩寵(2)第176章 才士呈才天外有天 紅顏薄命命歸黃泉(1)第275章 莽張熙遊說西寧城 智東美苦肉誑真情(1)第275章 莽張熙遊說西寧城 智東美苦肉誑真情(1)第144章 九阿哥謫戍買人心 十侍衛恃寵受窘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