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悌黨爭樞臣謀善策 懷私意諸王議整頓(2)

允祿一律打躬還禮,顯得冷淡而又客氣,口中道:“都羅王爺是一進京就見了一面的。其餘三位康熙年間在承德也都見過。不過那時候本王還是藩邸阿哥,格於國家體制,心裡雖然親近,卻不能像現在這樣親切。這次來京,覲見了萬歲還要留幾天,然後回盛京,萬歲已經有旨意,由我一路護送。這邊我請客,到奉天,你們可要盡地主之誼?”說罷抿嘴兒一笑,和允將手一讓,分賓主坐了炕下的茶几旁。他顧盼着允的書房笑道:“八哥這一處書房佈置得好,就這一筆《蘭亭集序》臨得似乎比三哥還要出神。三哥松鶴堂裡的書雖然多也沒見有這麼多的宋版書。哦,上次我請八哥給我臨一幅《樵讀圖》,我看這幅唐伯虎的畫摹得更好。那一幅我不要了,就臨這幅給我。八哥不是看中我的那一套內畫鼻菸壺了麼?咱兄弟一物換一物,如何?”允聽他見王爺時的話說得頭頭是道,後頭這些話又變得着三不着兩,心知他暗地裡“練”過,不覺暗笑,因道:“你眼力不差。這《蘭亭集序》是三哥親自臨了送我的。這裡頭的宋版書有一多半都是贗品,倒是這幅《秋釣野趣圖》還是真品。上年抄曹寅家,隧赫德孝敬我的,你要喜歡,回頭給你送去,自己兄弟,不要說分斤掰兩的話。”允祿點頭嘆道:“八哥太誇獎了,我其實鑑別真假古董能耐很有限的。還是上回方苞先生指點了我幾句,才略識真僞罷嘍。”說着,臉上顏色已經不再那麼拘謹冷漠。坐在一側的睿親王都羅是四王中最年輕的,見允祿聽不出允滿口揶揄之詞,兀自“謙遜”着胡亂吹牛,一口熱茶嗆上來,幾乎笑吐出來,憋得臉通紅才嚥了下去。允輕咳一聲,說道:“咱們說正經差事吧。”

“方纔說的不少了。”允瞟了允祿一眼,“這次整頓旗務,聖上是反覆思慮,一定要整理出個名堂來:既不能傷了旗人身分體面,又要自立更生,作養出國初旗人大勇大智的風範。上三旗旗主自康熙年間已經收歸皇帝主管,下五旗的整頓要靠我們在座諸位。諸位來京之前已經把各旗佐領、參領、牛錄名單開列清白呈到我這裡。我看了看,歸屬還算明白清爽。只是年代久了,各旗旗人中擡籍、換旗的盡有,一時也難撥回原主。以康熙六十年爲時限,全數統計,我這裡有一式五份冊子,各位王爺可以按這個冊子重新造冊,統屬歸一,然後在京就地如何會議,布達聖意。我算計了一下,在京旗人共是三萬七千四百一十一名。密雲、房山、昌平、順義、懷柔、延慶可以撥出旗田二百萬畝,無論老幼,每人分四十畝旗田。從今年開始算起,五年內不動旗人月例錢糧,五年後每年減二成,十年爲期,旗人全部自食其力。我已請示過皇上,皇上說,只要旗人自立,可以永遠不納賦稅。實在有難處的老弱孤寡殘疾病廢旗人,經本主奏明,還是由國家養起來。其實呢,只要算一算細賬,四十畝的出息無論如何也超過了現在旗人的月例,要說服旗人目光放遠點,體諒聖主朝廷愛養滿洲的至意。我說句關門體己話,漢人百姓累死累活,收那麼點糧,得繳多少稅,納多少捐,多少層官吏剝削?就是漢人裡的縉紳,朝廷也在幾個省試着與百姓一體納糧。我們滿洲人這個優遇,還不是因爲咱們是姓‘滿’,是國家底氣支柱,祖宗掙來的功德!”允侃侃勃勃長篇大論,從廟堂高遠,聖恩浩蕩講到旗下生滋日繁,養尊處優日日隨心的弊端。足用了一頓飯功夫,已是說得脣焦口燥。允祿不禁暗想:真是一把好手,可惜了和雍正心存嫌隙,早年要沒有那段兄弟鬩牆的孽緣,如今安生作個攝政王,允祥允禮也難及得他這份才情。他掃視一眼四個悶聲不語的王爺,頓了一下,笑道:“我原想也說幾句的,廉親王講得這樣清爽,響鼓不用重錘,你們都是明白人,倒不用多話了。宗旨就是這樣定了,有些細務不明白的,可以聊聊,我見皇上可以代奏。”

四個王爺又沉默了一會兒,簡親王勒布托輕咳了一聲,打火點着了旱菸,猛抽兩口說道:“整頓旗務,沒得說的,是聖上英明決策。”他是四王中年紀最長的,已經七十多歲,但說起話來仍舊思路敏捷言語簡明,只是受過箭傷的左臂微微有點發抖,當下撫着一部雪白的大鬍子說道:“鑲藍旗是我的旗下,如今下頭旗人真是越來越不成話。別說北京,就是盛京那邊,我旗下披甲人也有上千,多年不打仗,馬都上不去,又不會辦差做事,就會養狗轉茶館,吹噓祖宗那份功勞。月例銀子領到手,先下館子解饞,不到半月就化得精光,四處打秋風借賬吃喝。我每年三萬俸銀,要拿出一萬來打發這些狗才。論起‘不爭氣’這三個字,真真恨得人牙癢癢。可想想他們祖上血汗功勞情分,又拿他沒辦法!所以去年整頓旗政的詔諭發到我那裡,我當時就說一萬個情願贊成。”他從容裝煙,點火,噴雲吐霧說道:“但如今情勢已經不是康熙初年,八王議政廢止得久了,連哪些王爺算是八旗旗主都說不清爽了。鑲黃、正黃、正白三旗是皇上親統的上三旗。十六爺既管着內務府,自然心裡有數。下五旗呢?每旗五個參領二十個牛錄,三百個佐領到底是誰——我們在座的哪個能說個子午卯酉?不把這個人事撕擄清楚,責任也就不明,談整頓就是一句空話。比如說,我的一個牛錄在蔡鋌那裡當副將,他的頂頭上司第三參領花善反而在他手下當馬弁——朝廷制度與八旗規矩頂着牛,你說是誰管着誰?我該找這個牛錄來訓話還是參領?”他話沒說完,永信和誠諾便異口同聲附和,七嘴八舌說道自己旗裡情形。有的分佈在雲貴兩廣作官,有的上司又淪爲沒差事的閒散旗人,根本抓摸不着。一直默不言聲的睿親王都羅也說:“有的包衣奴才都做到封疆大吏了,福建將軍方正明,漢軍綠營裡的,如今起居八座。他的本主牛錄瓦格達在他營裡當哨長,兩個人沒法見面。上年方正明去奉天見我,說了這事,請我給他擡籍,我說我是罪餘的空筒子王爺,哪來這個權?勸他花幾千兩銀子送給本主回去養老完事兒。”

“事情還不止這一端。”勒布托被衆人的附和弄得興奮起來,指着都羅道:“睿親王原來是鑲黃旗的座主王爺,順治年間老睿親王壞事,一蹶不振七十多年,鑲黃旗自康熙十二年統歸聖祖爺親手料理。他是旗主,管着哪一旗,真是天曉得!”

允和允木着臉傾聽幾個王爺大發牢騷心裡都是十二分愜意。其實除了永信之外,那三位王爺都不是他們的心腹。偏是永信的旗營都集中分佈在遼寧黑山一帶,是最容易整頓的,號召起來也方便,但這一來,反而是永信沒有了發難的藉口。雍正下旨着允允整頓旗務以來,爲了串通這幾個王爺同仇敵愾一致起來要求恢復八王議政,這難兄難弟二人不知翻攪了多少腦汁心思,甚至不惜重金從廣州聘請了兩個英國傳教士。一個送奉天永信王府,一個禮尊在八王府教習英語,便用英文互通書信。所以四王到京,永信密告“他們各位都有此意,害怕皇上勢大,偷雞不成蝕把米”。眼見王爺們平日積鬱的火激得發作起來,兩個人都興奮得心裡怦怦直跳,儘量抑制着把臉板得緊繃繃的。允見允祿一臉似睡非睡神情,對王爺們的話聽若無聞,暗地裡咬咬牙,加一把火,說道:“你們說這些,八爺我們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現在要整頓的是旗務,不是政務。你們的心思,到底是什麼意見?”說罷目視永信。

“兩個章程。”永信黑紅臉膛放着光,應聲答道,“整頓旗務連着政務一道整,由皇上親自主持,上三旗下五旗都囊括了。再不然,皇上暫將上三旗放權給十六爺、八爺和九爺,這樣八旗全部事權都有了主兒。一同商量,一同下令,這盤死磨就推動了。”允轉臉笑謂允祿道:“十六弟以爲如何?”

允祿只覺得亂糟糟的理不出頭緒,怔了許久,搖搖頭道:“這樣的大事要請示皇上。皇上全力以赴刷新吏治,掌握的是全局大政,不能分心來弄旗務,更不用說每天坐鎮主持了。至於上三旗交出來由我們暫管,事關朝廷政體,恐怕也要和軍機處上書房會議了請旨定奪。”

“什麼他媽的軍機處?”永信攘臂剔眉潑口罵了出來,“軍機處會打仗?只會玩心眼子!青海一個羅卜藏丹增,統共人馬不到八萬,年羹堯花了八百萬銀子,用了二十三萬兵力,還逃掉了首惡元兇。我弄不明白,皇上是漢化了,還是我們旗人的兵真的成了酒囊飯袋?當時出兵,我就有奏摺,請以我黑山鑲紅旗三萬丁末,一百萬餉銀爲限,掃不平青海割我頭當夜壺!皇上不溫不涼給了我‘其志可嘉’四個字,不置可否!”他這麼放肆兜底兒一開臺,三個王爺立刻共鳴。

“就是!”勒布托接口道,“皇上是太慣縱漢人了。年羹堯得勝還朝,文武百官十里相迎,黃繮紫騮千乘萬騎,連在京的王爺們都望塵舞拜,我跟着我們老王爺南征福建,白雲嶺一戰滅敵二十萬,誰迎過我爺孫們一步?”

“漢人有幾個好東西?”果親王誠諾一哂道,“周培公當年號稱名將,其實沒有圖海老將軍,他屁事也做不來!”

“別提那個周培公!心術最壞的一個人!要不是他建議全數徵集在京旗人,我們八旗建制還打不亂呢!”永信信口雌黃,大肆攻訐,“我聽我家老爺子說過,他還是爲一個女人得相思病死的。呸,下賤!”

允皺着眉頭乘火添柴:“王爺們,扯得遠了,那是聖祖皇帝手裡的事嘛!”“說的是一回事!”簡親王勒布托手一擺,興奮得摘掉帽子,揮着手道:“當時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如今整頓起來何其困難!”永信立刻畫龍點睛,說道:“先帝爺那時要不廢除八王議政,用人行政都出自旗人之手,旗政旗務也不至於就拆爛污到這地步。”勒布托正要接話,誠諾拖着腔說道:“要依着我看,還是老祖先的制度好,皇上掌總兒,八王議政!當年我們入關,總共十二萬人馬,橫掃中原,橫掃江南,橫掃兩廣福建——”他用手比着手勢,“天下莫能誰何!”

“諸位,少安毋躁嘛。”允祿聽到衆人喊出“八王議政”,針刺了一樣身上顫了一下,雙手虛按了一下,待衆人平靜方徐徐說道:“我們還是回到眼下的情勢上,照皇上的宗旨來整頓旗務。王爺們說皇上向着漢人,這個話康熙年間就有了的。其實滿人血食廟堂,享祖上餘德,無論先帝還是今上,沒有虧負滿洲子弟的心。政務上有建議意見,我看到了旗務整頓有眉目時候從容再提爲好。比如說鑲黃旗,原來是睿親王管着。現在上三旗是皇上親自管,睿親王怎麼辦,這是件事兒。我回去奏明皇上,必定還有旨意。恢復八王議政,事關國體,不是我們的差事,也不是我們職權裡頭的。”永信瞄了一眼允祿,乾笑一聲道:“沒有八王議政,我們這些旗主連一個旗丁也指揮不動,怎麼着手整頓?我真奇怪,先頭聖祖東巡,常帶着當今聖上一道兒去的,噓寒問暖話家常,那是多麼親密!如今我們趕來北京辦差,怎麼連個面都見不上?請十六爺原原本本代奏,就說我們想念聖躬,也有些辦差的難處,請皇上召見我們。”一直坐着極少言語的睿親王都羅一笑說道:“我和各位情形不同。我們老親王含冤蒙垢六七十年,如今又恢復了我的世職,心裡感念聖恩,確實也想面見皇上一訴衷腸,聽皇上訓誡,踏實辦好差事,盡我的本分——這是我的條陳,請十六爺代呈皇上。”說着,把一個通封書簡遞了給允祿。允在京已經幾次會見這個年輕的外姓藩王,一談到“八王議政”,這個王爺王顧左右而言他,整頓旗務又迴避不了他。此刻見他這番作態,允真是要多膩味有多膩味,乾笑一聲道:“睿親王少年老成,這個條陳一定切中時弊!”還要揶揄時,門簾一動,皇三阿哥弘時呵着冷氣進來,也不行禮便道:“有旨意。”

允、允、允祿和諸王聽這一聲忙都站起身來,一撩袍角跪了下去。弘時掏出手揩了揩眉毛上掛的霜水,從容說道:

“允、允並東來諸王,明日由西華門入覲候見!欽此!”

“萬歲!”

衆人叩下頭去。弘時笑着對允祿道:“十六叔,皇上說讓我見見您。這邊的事要有眉目,咱們先走一步如何?”他轉過臉,意味深長地對允道:“八叔,你們還接着議——諸位王爺,皇上一直關念着你們,他老人家這幾日身上時時高熱——本來幾次要逐位看望的,如今十三叔也病得不能起來,他也沒好心緒。讓我關照一下,好在你們不就走的,有事回頭再見。”說罷和允祿一同辭了出去。勒布托望着他的背影,說道:“這位三爺,滿幹練的。”永信笑道:“龍鳳百種嘛!你還沒見我們寶親王的風采呢!”

第196章 天威不測反目成仇 樞臣用謀釜底抽薪(1)第36章 背水一戰英雄討債 功虧一簣釜底抽薪(2)第218章 政見不一黑貓黃貓 志趣相投無情有情(2)第193章 暗傳消息王心思動 膏雨茫茫死離生別(2)第217章 政見不一黑貓黃貓 志趣相投無情有情(1)第277章 泄鬱忿再興文字獄 明心志顛倒奇料理(1)第218章 政見不一黑貓黃貓 志趣相投無情有情(2)第286章 文盤武功弘曆納士 持正割愛弘時被擒(2)第221章 錢師爺幕府展狡計 賈士芳酒肆逞異能(1)第34章 庸太子中流輟槳舵 鄔思道智鑑識皇心第22章 畏鬩牆胤祥爭出頭 敲木鐘御苑學驢鳴(1)第162章 飄零客重返金陵地 聊官箴閒吟賣子詩(1)第66章 謁廷臣年羹堯入覲 破賊穴江夏鎮遭焚(2)第204章 黑嬤嬤閒說江湖道 奉天王違制進京華(2)第271章 殺名優皇帝嚴宮禁 誅妖僧士芳邀恩寵(1)第73章 皇心不測寵辱難辨 玲瓏機宜暗布間諜(1)第58章 意難消存心欺君父 穩大局復辟再還宮(2)第215章 李巨來沽清判遺案 寶親王奉詔下江南(1)第143章 九阿哥謫戍買人心 十侍衛恃寵受窘辱(1)第275章 莽張熙遊說西寧城 智東美苦肉誑真情(1)第267章 慰名臣妾庶封誥命 析謠言父子生疑猜(1)第5章 賑糧難籌敲山震虎 往事堪憶潦水煙沙(1)第14章 大覺寺虛情哭假友 暢春園賢臣說弊政(2)第121章 雷霆作色雍正懲貪 細雨和風勉慰外臣(1)第235章 活出喪貝勒逃命劫 承嚴旨廉王遭抄檢(1)第55章 嘉興樓侑歌警癡人 上書房厲聲斥妄言(1)第9章 鈍書生誤投虎狼穴 奸翁婿設計謀人命(1)第176章 才士呈才天外有天 紅顏薄命命歸黃泉(1)第37章 拼命郎酒肆會弱女 菩薩王刑堂接皇差(1)第115章 能吏潦倒誤用“忌諱” 官場隱士拯難約法(1)第290章 當斷不斷畏禍失機 邪道伏誅血濺紅樓(2)第143章 九阿哥謫戍買人心 十侍衛恃寵受窘辱(1)第71章 搶功勞胤礽枉行權 殉氣節紫姑染黃泉(1)第38章 拼命郎酒肆會弱女 菩薩王刑堂接皇差(2)第249章 風濤黃水弘曆遇險 同舟共濟倩女顯能(1)第272章 殺名優皇帝嚴宮禁 誅妖僧士芳邀恩寵(2)第11章 情場潦倒棲身古剎 文士熱中閒論時藝(1)第186章 逞嚴威酷吏決刑獄 鎮邪狎舉火焚柴山(1)第268章 慰名臣妾庶封誥命 析謠言父子生疑猜(2)第79章 重霧漫幛歧路彷徨 密雲未雨智士觀局(1)第176章 才士呈才天外有天 紅顏薄命命歸黃泉(1)第89章 十四阿哥拜帥西征 十三阿哥縲紲逢兄(1)第251章 槐樹屯阿哥嘗果報 析案情手足驚相殘(1)第291章 烽火起西疆再傳驚 神思昏御苑擾邪祟(1)第60章 顛倒口令福兒馴馬 淆亂視聽胤祥談詩(2)第251章 槐樹屯阿哥嘗果報 析案情手足驚相殘(1)第72章 搶功勞胤礽枉行權 殉氣節紫姑染黃泉(2)第10章 鈍書生誤投虎狼穴 奸翁婿設計謀人命(2)第137章 證前盟智士謀館席 祈母壽佛堂追喇嘛(1)第35章 背水一戰英雄討債 功虧一簣釜底抽薪(1)第219章 巡河防風雪會故交 論政治歧道天津橋(1)第276章 莽張熙遊說西寧城 智東美苦肉誑真情(2)第276章 莽張熙遊說西寧城 智東美苦肉誑真情(2)第116章 能吏潦倒誤用“忌諱” 官場隱士拯難約法(2)第147章 爭功勞將軍存私意 憂愛子太后歸渺冥(2)第265章 俞鴻圖得意忘形骸 雍正帝折節撫遠臣(1)第115章 能吏潦倒誤用“忌諱” 官場隱士拯難約法(1)第27章 清庫銀貝勒晉王位 觀貴相王子延妖人(2)第82章 忙黨爭孝子忘母壽 對陵丘兄弟嘆世情(2)第245章 察吏情弘曆巡河務 抗酷政秀才罷科考(1)第167章 黃泛難行舟囤沼澤 金蟬脫殼潛返京師(2)第31章 放厥詞浪子受鞭責 明是非慈父行家法(2)第152章 養心殿議封年羹堯 王爺府允遭貶斥(1)第270章 隆科多囚獄告御狀 雍正帝冥筵明孝心(2)第88章 忠王掞忠諫諷胤稹 烈鄭氏烈殞答胤初(2)第198章 貶爵秩迷途失真性 賜自盡猶自侃輪迴第46章 大故驟起波浪翻涌 風雲色變魚鱉驚慌(2)第53章 謠諑四起帝輦紛亂 指揮若定王府劃策(1)第279章 意未盡怡親王騎鯨 情戀誤雍正帝種禍(1)第72章 搶功勞胤礽枉行權 殉氣節紫姑染黃泉(2)第126章 驚舞弊自逐出棘城 逢舊交談笑封貢院(2)第75章 禍轉福諫說齊家道 僕變主李衛入宦途(1)第140章 辯偈語鬥法鍾粹宮 感前因下詔釋賤民(2)第46章 大故驟起波浪翻涌 風雲色變魚鱉驚慌(2)第135章 尷尬客忽成青雲士 進賀表骨牌驚狀元(1)第271章 殺名優皇帝嚴宮禁 誅妖僧士芳邀恩寵(1)第82章 忙黨爭孝子忘母壽 對陵丘兄弟嘆世情(2)第219章 巡河防風雪會故交 論政治歧道天津橋(1)第75章 禍轉福諫說齊家道 僕變主李衛入宦途(1)第152章 養心殿議封年羹堯 王爺府允遭貶斥(1)第238章 感途窮允散餘財 統全局雍正息獄讞(2)第76章 禍轉福諫說齊家道 僕變主李衛入宦途(2)第125章 驚舞弊自逐出棘城 逢舊交談笑封貢院(1)第19章 冷麪王夜宿江夏鎮 熱腸郎仗義鏟不平(2)第89章 十四阿哥拜帥西征 十三阿哥縲紲逢兄(1)第43章 情重阿哥情牽一線 昏懦太子昏夜失道(1)第257章 弄神通道士療沉痾 逞巧智阿哥遷家奴(1)第51章 邀功名叔侄存芥蒂 攔乘輿孤臣逞強項(1)第193章 暗傳消息王心思動 膏雨茫茫死離生別(2)第46章 大故驟起波浪翻涌 風雲色變魚鱉驚慌(2)第97章 豐臺營胤祥奪兵權 暢春園雍正登大寶(1)第92章 鄂倫岱倒戈回帝都 康熙帝染恙中和殿(2)第163章 飄零客重返金陵地 聊官箴閒吟賣子詩(2)第203章 黑嬤嬤閒說江湖道 奉天王違制進京華(1)第231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1)第245章 察吏情弘曆巡河務 抗酷政秀才罷科考(1)第12章 情場潦倒棲身古剎 文士熱中閒論時藝(2)第176章 才士呈才天外有天 紅顏薄命命歸黃泉(1)第84章 鼙鼓西震兵敗青海 警鐘東應八王用謀(2)
第196章 天威不測反目成仇 樞臣用謀釜底抽薪(1)第36章 背水一戰英雄討債 功虧一簣釜底抽薪(2)第218章 政見不一黑貓黃貓 志趣相投無情有情(2)第193章 暗傳消息王心思動 膏雨茫茫死離生別(2)第217章 政見不一黑貓黃貓 志趣相投無情有情(1)第277章 泄鬱忿再興文字獄 明心志顛倒奇料理(1)第218章 政見不一黑貓黃貓 志趣相投無情有情(2)第286章 文盤武功弘曆納士 持正割愛弘時被擒(2)第221章 錢師爺幕府展狡計 賈士芳酒肆逞異能(1)第34章 庸太子中流輟槳舵 鄔思道智鑑識皇心第22章 畏鬩牆胤祥爭出頭 敲木鐘御苑學驢鳴(1)第162章 飄零客重返金陵地 聊官箴閒吟賣子詩(1)第66章 謁廷臣年羹堯入覲 破賊穴江夏鎮遭焚(2)第204章 黑嬤嬤閒說江湖道 奉天王違制進京華(2)第271章 殺名優皇帝嚴宮禁 誅妖僧士芳邀恩寵(1)第73章 皇心不測寵辱難辨 玲瓏機宜暗布間諜(1)第58章 意難消存心欺君父 穩大局復辟再還宮(2)第215章 李巨來沽清判遺案 寶親王奉詔下江南(1)第143章 九阿哥謫戍買人心 十侍衛恃寵受窘辱(1)第275章 莽張熙遊說西寧城 智東美苦肉誑真情(1)第267章 慰名臣妾庶封誥命 析謠言父子生疑猜(1)第5章 賑糧難籌敲山震虎 往事堪憶潦水煙沙(1)第14章 大覺寺虛情哭假友 暢春園賢臣說弊政(2)第121章 雷霆作色雍正懲貪 細雨和風勉慰外臣(1)第235章 活出喪貝勒逃命劫 承嚴旨廉王遭抄檢(1)第55章 嘉興樓侑歌警癡人 上書房厲聲斥妄言(1)第9章 鈍書生誤投虎狼穴 奸翁婿設計謀人命(1)第176章 才士呈才天外有天 紅顏薄命命歸黃泉(1)第37章 拼命郎酒肆會弱女 菩薩王刑堂接皇差(1)第115章 能吏潦倒誤用“忌諱” 官場隱士拯難約法(1)第290章 當斷不斷畏禍失機 邪道伏誅血濺紅樓(2)第143章 九阿哥謫戍買人心 十侍衛恃寵受窘辱(1)第71章 搶功勞胤礽枉行權 殉氣節紫姑染黃泉(1)第38章 拼命郎酒肆會弱女 菩薩王刑堂接皇差(2)第249章 風濤黃水弘曆遇險 同舟共濟倩女顯能(1)第272章 殺名優皇帝嚴宮禁 誅妖僧士芳邀恩寵(2)第11章 情場潦倒棲身古剎 文士熱中閒論時藝(1)第186章 逞嚴威酷吏決刑獄 鎮邪狎舉火焚柴山(1)第268章 慰名臣妾庶封誥命 析謠言父子生疑猜(2)第79章 重霧漫幛歧路彷徨 密雲未雨智士觀局(1)第176章 才士呈才天外有天 紅顏薄命命歸黃泉(1)第89章 十四阿哥拜帥西征 十三阿哥縲紲逢兄(1)第251章 槐樹屯阿哥嘗果報 析案情手足驚相殘(1)第291章 烽火起西疆再傳驚 神思昏御苑擾邪祟(1)第60章 顛倒口令福兒馴馬 淆亂視聽胤祥談詩(2)第251章 槐樹屯阿哥嘗果報 析案情手足驚相殘(1)第72章 搶功勞胤礽枉行權 殉氣節紫姑染黃泉(2)第10章 鈍書生誤投虎狼穴 奸翁婿設計謀人命(2)第137章 證前盟智士謀館席 祈母壽佛堂追喇嘛(1)第35章 背水一戰英雄討債 功虧一簣釜底抽薪(1)第219章 巡河防風雪會故交 論政治歧道天津橋(1)第276章 莽張熙遊說西寧城 智東美苦肉誑真情(2)第276章 莽張熙遊說西寧城 智東美苦肉誑真情(2)第116章 能吏潦倒誤用“忌諱” 官場隱士拯難約法(2)第147章 爭功勞將軍存私意 憂愛子太后歸渺冥(2)第265章 俞鴻圖得意忘形骸 雍正帝折節撫遠臣(1)第115章 能吏潦倒誤用“忌諱” 官場隱士拯難約法(1)第27章 清庫銀貝勒晉王位 觀貴相王子延妖人(2)第82章 忙黨爭孝子忘母壽 對陵丘兄弟嘆世情(2)第245章 察吏情弘曆巡河務 抗酷政秀才罷科考(1)第167章 黃泛難行舟囤沼澤 金蟬脫殼潛返京師(2)第31章 放厥詞浪子受鞭責 明是非慈父行家法(2)第152章 養心殿議封年羹堯 王爺府允遭貶斥(1)第270章 隆科多囚獄告御狀 雍正帝冥筵明孝心(2)第88章 忠王掞忠諫諷胤稹 烈鄭氏烈殞答胤初(2)第198章 貶爵秩迷途失真性 賜自盡猶自侃輪迴第46章 大故驟起波浪翻涌 風雲色變魚鱉驚慌(2)第53章 謠諑四起帝輦紛亂 指揮若定王府劃策(1)第279章 意未盡怡親王騎鯨 情戀誤雍正帝種禍(1)第72章 搶功勞胤礽枉行權 殉氣節紫姑染黃泉(2)第126章 驚舞弊自逐出棘城 逢舊交談笑封貢院(2)第75章 禍轉福諫說齊家道 僕變主李衛入宦途(1)第140章 辯偈語鬥法鍾粹宮 感前因下詔釋賤民(2)第46章 大故驟起波浪翻涌 風雲色變魚鱉驚慌(2)第135章 尷尬客忽成青雲士 進賀表骨牌驚狀元(1)第271章 殺名優皇帝嚴宮禁 誅妖僧士芳邀恩寵(1)第82章 忙黨爭孝子忘母壽 對陵丘兄弟嘆世情(2)第219章 巡河防風雪會故交 論政治歧道天津橋(1)第75章 禍轉福諫說齊家道 僕變主李衛入宦途(1)第152章 養心殿議封年羹堯 王爺府允遭貶斥(1)第238章 感途窮允散餘財 統全局雍正息獄讞(2)第76章 禍轉福諫說齊家道 僕變主李衛入宦途(2)第125章 驚舞弊自逐出棘城 逢舊交談笑封貢院(1)第19章 冷麪王夜宿江夏鎮 熱腸郎仗義鏟不平(2)第89章 十四阿哥拜帥西征 十三阿哥縲紲逢兄(1)第43章 情重阿哥情牽一線 昏懦太子昏夜失道(1)第257章 弄神通道士療沉痾 逞巧智阿哥遷家奴(1)第51章 邀功名叔侄存芥蒂 攔乘輿孤臣逞強項(1)第193章 暗傳消息王心思動 膏雨茫茫死離生別(2)第46章 大故驟起波浪翻涌 風雲色變魚鱉驚慌(2)第97章 豐臺營胤祥奪兵權 暢春園雍正登大寶(1)第92章 鄂倫岱倒戈回帝都 康熙帝染恙中和殿(2)第163章 飄零客重返金陵地 聊官箴閒吟賣子詩(2)第203章 黑嬤嬤閒說江湖道 奉天王違制進京華(1)第231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1)第245章 察吏情弘曆巡河務 抗酷政秀才罷科考(1)第12章 情場潦倒棲身古剎 文士熱中閒論時藝(2)第176章 才士呈才天外有天 紅顏薄命命歸黃泉(1)第84章 鼙鼓西震兵敗青海 警鐘東應八王用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