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泄鬱忿再興文字獄 明心志顛倒奇料理(2)

他長篇大論地說着,衆人這才明白,雍正其實心裡是把這羣人按允的餘黨來處置的,都不免覺得雍正這樣眥睚必報搜剔無遺未免過分。但雍正此刻正在氣頭上,又說得振振有詞,誰肯在這時候兒去觸他的黴頭?張廷玉思量着軍機處還有許多公務,不能再爲李紱一案耽誤時辰,因道:“李紱謝濟世他們已是籠中之囚鳥,處分等部議過後再參酌也可。現在兩件大事是不能輕心的。嶽鍾麒集兵西寧十萬人,甘陝大雪,糧草都是從四川運上去的,運一斤糧要耗十七斤糧,四川的庫底兒都叫俞鴻圖給騰淨了——俞鴻圖這人還是能辦事的,但這一來,得趕緊給四川調撥春荒用糧和種糧。陸生楠是專管給嶽鍾麒造戰車的,他壞了事,車還得造,這些事情奴才們料理得。但曾靜一案,是極要緊的,得趕緊把人押來北京,交刑部審理。在湖南審,京師裡謠言太多,六部裡都無心辦差了,盡是到奴才那裡探問消息的,可否請皇上下詔,限期押來,邸報一登人心自安。”

“很好。”一說到政務,雍正便忘掉了煩惱,昨天他接到了湖南初審曾靜的奏摺,今天召集這些臣子來,本就爲了商量這事,卻被陸生楠中間插了一曲。當下略一沉吟,說道:“就依廷玉意見,立刻出京報,曾靜張熙一案已經破獲。不過這案子不能交給刑部,也不能給大理寺,刑部他們清理李紱一案就是了。”“曾張一案該刑部照理。”弘曆說道,“放在湖南審訊有許多不便。刑部如果人手少,可以臨時從別的部抽調人去。”雍正道:“湖南只是初審,爲的怕案犯人數衆多聞風逃逸。現在既然已經查清只是兩個人,當然要調京。不過這次朕要親自審理,由軍機處調度,不交部。待審結之後,將案由交部議處,頒佈天下。”

衆人聽了,都覺得有點匪夷所思。歷來皇帝親自過問刑案,都只在戲上見過,是一般稗官野史小說家吃飽了撐的,捏弄出來個“新奇”招徠讀者。孰料最不愛看戲的雍正皇帝,居然要坐明堂親審御案,而且案犯是兩個微不足道的百姓!弘曆愈想愈是不妥,但他是十分持重的人,想聽清楚雍正的真意之後再說。允祿卻覺得新鮮,笑道:“這是千古奇案,皇上親審再好不過。臣弟也得目睹天子坐堂的風采。曾靜既說是讀呂留良的《春秋大義》萌生反叛之心。臣弟建議,呂留良一併也應拿問。《春秋大義》、《知幾錄》、《知新錄》都應立即查禁燬版。”

“要你現在說,豈不遲了?”雍正一笑說道,“呂留良一家早已拘禁,逆書已查到了原版。這個呂留良埋得好深。他是前明遺少,說他忠於前朝,明亡,他卻沒有跟着殉節,卻來考了我朝秀才。既已失節,就該苟延殘喘沐浴我朝聖化,卻又不安分,造作逆書詆譭我朝,還造就出一批刁惡文徒。這邊他的信徒曾靜鼓動嶽鍾麒造反,你們沒見,剛到的急報,山東還有個嚴鴻逵也是他的學生,在日記中對我大清肆口侮罵。朕以爲,曾靜張熙只是愚妄無知受人矇蔽,真正的元兇首惡,是浙江那個‘東海夫子’呂留良,還有那個嚴鴻逵,也是呂留良的得意門生。日記說海拉爾地震,毀傷滿洲人四千,場面‘壯觀’,熱河氾濫,淹死滿洲人二萬餘,寫詩‘洪水亦知解人意,天豈不知天當知!”——一片心的幸災樂禍!實屬毒詈銘心之詞。不知我滿洲人有什麼虧了他處,這般的惡毒梟獍之心!”雍正翻看着湖南、青海、浙江和山東的飛奏密摺,越看越氣,“啪”地一擊案:“喪心病狂至於此極!曾靜乃是呂留良教唆,論心猶有可恕。呂留良嚴鴻逵好亂樂禍蠱惑人心,雖然已死,其罪難饒——着浙江巡撫立即拘押呂氏全族,聽候旨意處置!”

因爲這幾份奏摺都是特急飛遞進來的,除了雍正,別人都還沒有過目。鄂爾泰、方苞、張廷玉覺得曾靜張熙畢竟是正犯,現在都被雍正撇開了,甚至隱隱有迴護的意思,卻把槍頭掉轉,衝着已經死了的呂留良嚴鴻逵,都是大惑不解。朱軾聽見“嚴鴻逵”這個名字好生耳熟,此時纔想起來,自己在康熙年間曾經推薦過嚴鴻逵進國史館修纂《明史》,立時“轟”地一陣慌亂,翕動了一下嘴脣正要說話,弘曆說道:“曾靜張熙是造逆主兇,依律應該凌遲處死。兒臣尚未看過奏章,但聽阿瑪方纔訓誨,呂、嚴似乎應該另案處置,這樣就更清楚了。”弘時也忙道:“兒臣以爲老四說的是。”允祉允祿立時也都對雍正這番左袒曾靜的話不佩服。允祿是個無可無不可的人,只不言聲。允祉笑道:“曾靜張熙通同造謀,誘勸國家大臣造逆作亂,臣以爲斷無可恕之理。至於呂留良、嚴鴻逵,已經死了多年,他們是前明孑遺,說一些詆譭本朝的話不算奇怪,把他們的書徵集銷燬也就是了。”

“老三你見的不是。”雍正近來愈來不喜允祉,覺得他這個三哥本來飽有才學,大可在自己和允祥等人身體欠安時多爲國事操點心,但卻仍舊高臥筵嬉遊悠自在,大有看笑話的光景,因此一口就堵上了他:“你是讀飽了書的,少正卯幾曾唆使人叛魯來着?孔子爲相,七天就誅了他。他的罪是五條,心達而險,行羣而堅,言僞而辯,記醜而博,順非而澤。孔子說這五罪只要犯一條,‘不得免於君子之誅’①見本卷第304頁注……呂留良的罪大過少正卯,而且他的門生有的著書立說煽惑民心,有的密謀策劃造逆作亂,豈可毀版草率了事?曾靜張熙固有應得之罪,但他們是受人盅惑而不自知,造下這彌天之罪,愚夫草民也不無可憫。”他偏轉頭問朱軾道:“朱師傅您說呢?方纔朕見你彷彿有話要說。”

朱軾輕咳一聲鎮定了一下,說道:“若依律法,曾靜張熙都應該寸割了。此事已經天下皆知,臣以爲還是應該彰明較著公審。至於法外施恩,是人主專權。但無論如何他們身犯十惡罪,不應以‘受人蠱惑’免其一死。臣竭力贊同皇上追究呂留良之罪,他的罪確實在曾靜張熙之上。如果製造異端邪說的輕縱了,還會有人再學曾靜張熙,再出一個張三李四盅惑造逆,而且也還會再出一些呂留良這樣的人物私作著述,壞亂世風。臣方纔要說的不爲這個,是臣想起當年臣曾薦嚴鴻逵去修《明史》,嚴鴻逵雖然堅拒沒有應詔,但臣視人不明薦人失當,也有應得之罪。現在嚴鴻逵已經查明是逆黨,臣自當請罪,請皇上發落!”說着便跪了下來。雍正忙道:“弘曆攙朱師傅起來——這是多少年的事了。你不說誰也不知道,可見你的心地光明。朕不但不罪你,還想叫左右臣工子侄們學習你呢——你議呂留良的罪也很允當,是老成謀國之見,這纔是讀書君子心性呢!——朕不主張嚴懲曾靜。除了方纔說的之外,還有一條,張熙被逮之初酷刑用遍緊不認供,嶽鍾麒爲套出口供,和張熙義結金蘭,指天盟誓不相負。朕殺一無用的曾靜張熙,使嶽鍾麒揹負義之名去打仗,後世人看朕是個什麼主子呢?”

他這個話更是兒戲,嶽鍾麒套口供的誓詞,本就是假話,皇帝都要替他假話負責!幾個人聽得都是又好氣又好笑,沒想到雍正相信江湖切口也迂得這麼個樣子!但此刻說話,立時就要牽進嶽鍾麒。他在外出兵放馬,不宜說忌諱話掃雍正的興,於是衆人呆立不語,來了個充耳不聞。

“你們看一下曾靜給嶽鍾麒的信吧。”雍正將幾份抄謄了的信件副本遞給弘時分發衆人,“朕共被列了十大罪狀。京師朝野傳聞的謠言,這是個集大成的本子。”

張廷玉接過看,目光一滑便駭了一跳。罪名共是十條:謀父、逼母、弒兄、屠弟、貪財、好殺、酗灑、淫色、誅忠、任佞。他心裡一陣陣起慄,如此毒惡的誹謗,雍正爲什麼還意存寬恕呢?想表明自己是仁德寬厚的君王麼?這念頭一閃,張廷玉立即就否定了——雍正自己也說過自己“刻薄”的。思量着,突然一個念頭閃過:皇帝是想顯示自己的“光明正大,無事不可對天下”,也想借機抒發一下對那些無根謠言的憎恨,借審詢曾靜痛快淋漓地加以反駁昭示國人。張廷玉畢竟機敏過人,揣透了皇帝的心思,當時就有了主意,卻不言聲等着衆人開口。

“這,這——這樣的人還能寬恕?”弘時臉色蒼白,略爲口吃地說道:“兒臣愚昧,實在不能懂得。”他和允的不同就在這裡,他並不贊同否定雍正繼統的合法——雍正是“篡位”,他和弘曆的交鋒就沒有半點意思了——一邊說,偷看弘曆時,弘曆也是滿面通紅,拿着信咬牙只是發呆。

雍正知道衆人很難和自己一致,思考良久,笑道:“如若單一就事論罪,曾靜二人剁成肉醬也抵不了。說句實話,朕開初見這封信時驚訝墮淚,睡時夢裡也想不到天下有人如此議論朕。但朕的秉性,‘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朕是作得到的。且不說朕的勤政愛民夙夜興作,百代皇帝沒有及得上朕的。就算朕是平常皇帝,這也是斷斷不受的。所以,朕不把這封信看作是誹謗。只能看他是豬叫狗吠!譬如你們,聽到豬狗嚎叫,肯生它們的氣,值得和它們計較麼?”他從容下炕,揹着手徐徐踱着,說道:“所以,這是天上掉下來的奇人奇事。遇到這樣的怪物也不容易,朕少不得有一番出奇料理,你們等着瞧就是了。”

“萬歲,”張廷玉一躬說道,“儘管是瘋狗,吠咬人主,也還是要誅戮的。就信裡說的那些,奴才還是覺得最好是密審。所以萬歲叫上書房審辦,確實比部裡去審妥當。逆信所謂十大罪狀雖說都是‘狂吠’,卻斷不是曾靜和張熙二人可以面壁捏造得出的。正好順藤摸瓜,追查前一段的謠言來源。”張廷玉猜透了雍正的用意,但他還是不能同意雍正的辦法。因爲這十條罪狀不但雍正不能接受,弘曆弘時兄弟也是深深懷恨的,康熙雍正帝位交替時他自己身爲宰相,也不能承擔責任。無論從哪個角度,說從重辦理都是妥善之策,因頓了一下,“審明之後,奴才以爲還是應由法司衙門依法治罪,爲天下後世儆戒。”他自覺已經盡了“有言在先”的責任,便收住了,默然後退。

雍正還有一大堆奏摺要批,此時身上又乏上來,因笑道:“你們爲人臣的,當然該有這個想法。人解到北京再說,你們隨時見朕還可以議議。別爲曾張這兩塊臭肉耗時辰了。李紱一案要抓緊審,從重判!這個陸生楠目無君長傲慢無禮有欺君之罪,尤其不可恕。就這樣,散了吧!老十三又病了,叫允禮去看,這會子也不知道怎麼樣。唉,四下裡糟心的事太多了。”

“是!”

衆人一齊跪安辭出。弘時一眼瞧見允禮從韻鬆軒迎面過來,忙站定了等着,待到跟前,弘時賠笑道:“十七爺,從清梵寺過來了?十三叔這會子怎麼樣?萬歲方纔還說起着呢?”允禮腳步也沒停,說道:“賈士芳就在韻鬆軒,我這要去見駕,你們談吧?”說罷便去了。弘時遲疑了一下,拽着步子回到韻鬆軒,果見賈士芳一身黑緞袍褂,頭上戴着瓜皮帽,腰裡玄色帶子,腳下一雙衝龍千層底靴子,正站在自己案前看邸報。他加快了步子,一進門就笑道:“老賈,你這牛鼻子,穿這一身像一團黑炭,又配着這張白臉沒點血色,活像個無常。方纔見了十七爺,他一臉的不喜歡,十三叔身子不好麼?”

“十三爺大限已到。”賈士芳神情悒鬱,冷森森說道,“我這一身就是吊他的,倒是三爺這‘無常’二字說得好。就是帝室貴胄,王孫公子,福命滔天,也畢竟有用盡之時。愈是養德惜命,不敢稍微妄爲,上天才肯將全福全壽賜予他。三爺您說對麼?”弘時一笑坐了椅上,把玩着一方玉石鎮紙,說道:“後唐時節皇帝求長生,宮中養活多少異能道士,自古癡人多,畢竟也沒見着個真神仙。像你,也只是個‘假’神仙嘛!天意你曉得?活見鬼,我就死活不信你!”賈士芳笑道:“我爲這裡是不得已。也知道下場不好,也只好隨遇安之而已。我勸三爺,您萬萬當心,不要玩聰明瞭,帝位沒有您的。再玩聰明,什麼也沒有您的了。”

弘時像被燙了屁股,彈簧一樣跳起身來,審視着賈士芳,良久,格格一笑道:“道士,我也勸你安分一點。搗鬼弄術不過巫師神漢的伎倆,擺不到大雅之堂上。別以爲你在皇上跟前得用,忘了自己身分根本兒,禍不旋踵!”“我是個小人物,原本就無足輕重。”賈士芳道,“過去恃強好勝,得罪了師門,也得罪了不少本領高強的異能之士。我手沒了那把木劍,現在不能回江湖了,在這裡應付些瑣碎事情,還是綽綽有餘。三爺,君相之命繫於天,不繫於鬼,十三爺是命數已盡,我也救不了他。把你神龕底下壓的那張魘鎮紙收了吧,它只會害你自己,真的,聽我良言沒有壞處!”

“你是說我害皇上,害十三爺?!”

“對,還有弘曆四爺!”

“證據呢?”

“在你心裡!”賈士芳冷笑一聲,“頭頂三尺有聖靈,暗室虧心,神目如電!你敢對天起誓沒有那些鬼祟事麼?”

弘時像被人抽乾了血的一具殭屍,死盯着賈士芳。未及說話,高無庸在外咳嗽一聲已經進來,給弘時躬身一禮,對賈士芳道:“皇上叫先生過去說話。”

“是。”

賈士芳抽身便走,高無庸隨後跟出來小聲問道:“三爺臉色怎麼那麼難看?有病麼?”

“要下雪了。”

賈士芳擡頭看看天上絳紅色的雲,所答非所問地說道。

第202章 賈道士挾術演神技 李制臺行醫救畸零(2)第270章 隆科多囚獄告御狀 雍正帝冥筵明孝心(2)第128章 三法司會讞兩巨案 託孤臣受逼上賊船(2)第221章 錢師爺幕府展狡計 賈士芳酒肆逞異能(1)第237章 感途窮允散餘財 統全局雍正息獄讞(1)第282章 舉喪嬉戲允祉削位 奉旨還京都院訓頑(2)第225章 揣叵測弘時會莊王 獄文字名士遭奇辱(1)第274章 庸阿哥暗會落難生 失意客撒手絕塵囂(2)第289章 當斷不斷畏禍失機 邪道伏誅血濺紅樓(1)第61章 鬥蟋蟀兄弟犯口舌 有惻隱救弱浣衣局(1)第79章 重霧漫幛歧路彷徨 密雲未雨智士觀局(1)第144章 九阿哥謫戍買人心 十侍衛恃寵受窘辱(2)第185章 汴梁城撫衙釋舊憾 鄭州府佞人撞木鐘(2)第102章 太行道雪阻娘子關 山神廟邂逅救貧女(2)第155章 孤孀皇姊深宮染恙 芥蒂兄弟御園交心(2)第282章 舉喪嬉戲允祉削位 奉旨還京都院訓頑(2)第231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1)第13章 大覺寺虛情哭假友 暢春園賢臣說弊政(1)第241章 仁義皇子挫強救弱 誥命夫人閒說邪教(1)第211章 心意不投引娣抗顏 背水一搏密室劃策(1)第4章 虎踞關冤家巧聚頭 人市口小童偶作戲(2)第134章 衆門生設酒送房師 失意人得趣羈旅店(2)第274章 庸阿哥暗會落難生 失意客撒手絕塵囂(2)第293章 軍情失利邊將諱敗 親情乍變鷙君堇憂(1)第270章 隆科多囚獄告御狀 雍正帝冥筵明孝心(2)第237章 感途窮允散餘財 統全局雍正息獄讞(1)第59章 顛倒口令福兒馴馬 淆亂視聽胤祥談詩(1)第156章 範時捷造膝彈悍將 劉墨林遊戲弈圍棋(1)第183章 徇成法循臣諫拗主 降甘澍午門赦詹事(2)第243章 督署堂李衛設祖餞 驛館店大員互攻訐(1)第79章 重霧漫幛歧路彷徨 密雲未雨智士觀局(1)第139章 辯偈語鬥法鍾粹宮 感前因下詔釋賤民(1)第291章 烽火起西疆再傳驚 神思昏御苑擾邪祟(1)第213章 隆科多貶官憂罪譴 廉親王晤對侃治術(1)第207章 諄諄語舊主慰舊僚 關關情仇兄會仇弟(1)第247章 感皇恩撫臺效孤臣 恪聖道學臺縱首犯(1)第254章 遮掩周張信口雌黃 曲心魑魅隨意酬唱(2)第243章 督署堂李衛設祖餞 驛館店大員互攻訐(1)第270章 隆科多囚獄告御狀 雍正帝冥筵明孝心(2)第120章 愚巡撫掩過觸國憲 智部曹巧取濫贓證(2)第125章 驚舞弊自逐出棘城 逢舊交談笑封貢院(1)第282章 舉喪嬉戲允祉削位 奉旨還京都院訓頑(2)第263章 雍正帝苛察論人心 誠親王政暇娛府邸(1)第38章 拼命郎酒肆會弱女 菩薩王刑堂接皇差(2)第110章 孫嘉淦公廨揮老拳 十三王金殿邀殊寵(2)第86章 鄔思道精微析時局 二阿哥囹圄盼將軍(2)第151章 草灰蛇線雍正遊疑 盜鈴掩耳相臣負詢(2)第128章 三法司會讞兩巨案 託孤臣受逼上賊船(2)第121章 雷霆作色雍正懲貪 細雨和風勉慰外臣(1)第212章 心意不投引娣抗顏 背水一搏密室劃策(2)第233章 彌反側議政清梵寺 念親情允蒙寬典(1)第34章 庸太子中流輟槳舵 鄔思道智鑑識皇心第59章 顛倒口令福兒馴馬 淆亂視聽胤祥談詩(1)第281章 舉喪嬉戲允祉削位 奉旨還京都院訓頑(1)第89章 十四阿哥拜帥西征 十三阿哥縲紲逢兄(1)第233章 彌反側議政清梵寺 念親情允蒙寬典(1)第29章 懷叵測亂言天子氣 泄私意胤辱大臣(2)第202章 賈道士挾術演神技 李制臺行醫救畸零(2)第230章 論朋黨明堂起紛爭 彈倖臣允鬧龍庭(2)第126章 驚舞弊自逐出棘城 逢舊交談笑封貢院(2)第255章 避暑莊君臣論世情 熱河宮乾綱抑黨爭(1)第116章 能吏潦倒誤用“忌諱” 官場隱士拯難約法(2)第167章 黃泛難行舟囤沼澤 金蟬脫殼潛返京師(2)第16章 刻薄貝勒惡宴刁客 硬弓射鳥鞭騾馬驚(1)第166章 黃泛難行舟囤沼澤 金蟬脫殼潛返京師(1)第5章 賑糧難籌敲山震虎 往事堪憶潦水煙沙(1)第47章 蓄險心胤禔進密言 抱惡意移禍社稷臣(1)第22章 畏鬩牆胤祥爭出頭 敲木鐘御苑學驢鳴(1)第218章 政見不一黑貓黃貓 志趣相投無情有情(2)第62章 鬥蟋蟀兄弟犯口舌 有惻隱救弱浣衣局(2)第246章 察吏情弘曆巡河務 抗酷政秀才罷科考(2)第133章 衆門生設酒送房師 失意人得趣羈旅店(1)第5章 賑糧難籌敲山震虎 往事堪憶潦水煙沙(1)第291章 烽火起西疆再傳驚 神思昏御苑擾邪祟(1)第161章 雍正帝夜巡風雨堤 田文鏡恃旨恭後倨(2)第200章 孤弱女羈押歸京師 守陵督客旅逢異人(2)第257章 弄神通道士療沉痾 逞巧智阿哥遷家奴(1)第112章 伯倫樓才子行雅令 買考題試官暗留心(2)第1章 瘦西湖他鄉逢故證 天光樓布衣窘官宦(1)第91章 鄂倫岱倒戈回帝都 康熙帝染恙中和殿(1)第51章 邀功名叔侄存芥蒂 攔乘輿孤臣逞強項(1)第223章 悌黨爭樞臣謀善策 懷私意諸王議整頓(1)第176章 才士呈才天外有天 紅顏薄命命歸黃泉(1)第112章 伯倫樓才子行雅令 買考題試官暗留心(2)第6章 賑糧難籌敲山震虎 往事堪憶潦水煙沙(2)第6章 賑糧難籌敲山震虎 往事堪憶潦水煙沙(2)第199章 孤弱女羈押歸京師 守陵督客旅逢異人(1)第140章 辯偈語鬥法鍾粹宮 感前因下詔釋賤民(2)第16章 刻薄貝勒惡宴刁客 硬弓射鳥鞭騾馬驚(1)第219章 巡河防風雪會故交 論政治歧道天津橋(1)第232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2)第175章 忘形骸功臣顯驕態 衡大勢謀士精籌局(2)第27章 清庫銀貝勒晉王位 觀貴相王子延妖人(2)第187章 逞嚴威酷吏決刑獄 鎮邪狎舉火焚柴山(2)第292章 烽火起西疆再傳驚 神思昏御苑擾邪祟(2)第77章 慊吏治胤禛嗟世路 恨不肖二次廢太子(1)第259章 八福晉撒潑鬧御苑 喬引娣承恩會舊情(1)第224章 悌黨爭樞臣謀善策 懷私意諸王議整頓(2)第24章 明庭訓胤禛戒子弟 獻良策小酌試才人(1)
第202章 賈道士挾術演神技 李制臺行醫救畸零(2)第270章 隆科多囚獄告御狀 雍正帝冥筵明孝心(2)第128章 三法司會讞兩巨案 託孤臣受逼上賊船(2)第221章 錢師爺幕府展狡計 賈士芳酒肆逞異能(1)第237章 感途窮允散餘財 統全局雍正息獄讞(1)第282章 舉喪嬉戲允祉削位 奉旨還京都院訓頑(2)第225章 揣叵測弘時會莊王 獄文字名士遭奇辱(1)第274章 庸阿哥暗會落難生 失意客撒手絕塵囂(2)第289章 當斷不斷畏禍失機 邪道伏誅血濺紅樓(1)第61章 鬥蟋蟀兄弟犯口舌 有惻隱救弱浣衣局(1)第79章 重霧漫幛歧路彷徨 密雲未雨智士觀局(1)第144章 九阿哥謫戍買人心 十侍衛恃寵受窘辱(2)第185章 汴梁城撫衙釋舊憾 鄭州府佞人撞木鐘(2)第102章 太行道雪阻娘子關 山神廟邂逅救貧女(2)第155章 孤孀皇姊深宮染恙 芥蒂兄弟御園交心(2)第282章 舉喪嬉戲允祉削位 奉旨還京都院訓頑(2)第231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1)第13章 大覺寺虛情哭假友 暢春園賢臣說弊政(1)第241章 仁義皇子挫強救弱 誥命夫人閒說邪教(1)第211章 心意不投引娣抗顏 背水一搏密室劃策(1)第4章 虎踞關冤家巧聚頭 人市口小童偶作戲(2)第134章 衆門生設酒送房師 失意人得趣羈旅店(2)第274章 庸阿哥暗會落難生 失意客撒手絕塵囂(2)第293章 軍情失利邊將諱敗 親情乍變鷙君堇憂(1)第270章 隆科多囚獄告御狀 雍正帝冥筵明孝心(2)第237章 感途窮允散餘財 統全局雍正息獄讞(1)第59章 顛倒口令福兒馴馬 淆亂視聽胤祥談詩(1)第156章 範時捷造膝彈悍將 劉墨林遊戲弈圍棋(1)第183章 徇成法循臣諫拗主 降甘澍午門赦詹事(2)第243章 督署堂李衛設祖餞 驛館店大員互攻訐(1)第79章 重霧漫幛歧路彷徨 密雲未雨智士觀局(1)第139章 辯偈語鬥法鍾粹宮 感前因下詔釋賤民(1)第291章 烽火起西疆再傳驚 神思昏御苑擾邪祟(1)第213章 隆科多貶官憂罪譴 廉親王晤對侃治術(1)第207章 諄諄語舊主慰舊僚 關關情仇兄會仇弟(1)第247章 感皇恩撫臺效孤臣 恪聖道學臺縱首犯(1)第254章 遮掩周張信口雌黃 曲心魑魅隨意酬唱(2)第243章 督署堂李衛設祖餞 驛館店大員互攻訐(1)第270章 隆科多囚獄告御狀 雍正帝冥筵明孝心(2)第120章 愚巡撫掩過觸國憲 智部曹巧取濫贓證(2)第125章 驚舞弊自逐出棘城 逢舊交談笑封貢院(1)第282章 舉喪嬉戲允祉削位 奉旨還京都院訓頑(2)第263章 雍正帝苛察論人心 誠親王政暇娛府邸(1)第38章 拼命郎酒肆會弱女 菩薩王刑堂接皇差(2)第110章 孫嘉淦公廨揮老拳 十三王金殿邀殊寵(2)第86章 鄔思道精微析時局 二阿哥囹圄盼將軍(2)第151章 草灰蛇線雍正遊疑 盜鈴掩耳相臣負詢(2)第128章 三法司會讞兩巨案 託孤臣受逼上賊船(2)第121章 雷霆作色雍正懲貪 細雨和風勉慰外臣(1)第212章 心意不投引娣抗顏 背水一搏密室劃策(2)第233章 彌反側議政清梵寺 念親情允蒙寬典(1)第34章 庸太子中流輟槳舵 鄔思道智鑑識皇心第59章 顛倒口令福兒馴馬 淆亂視聽胤祥談詩(1)第281章 舉喪嬉戲允祉削位 奉旨還京都院訓頑(1)第89章 十四阿哥拜帥西征 十三阿哥縲紲逢兄(1)第233章 彌反側議政清梵寺 念親情允蒙寬典(1)第29章 懷叵測亂言天子氣 泄私意胤辱大臣(2)第202章 賈道士挾術演神技 李制臺行醫救畸零(2)第230章 論朋黨明堂起紛爭 彈倖臣允鬧龍庭(2)第126章 驚舞弊自逐出棘城 逢舊交談笑封貢院(2)第255章 避暑莊君臣論世情 熱河宮乾綱抑黨爭(1)第116章 能吏潦倒誤用“忌諱” 官場隱士拯難約法(2)第167章 黃泛難行舟囤沼澤 金蟬脫殼潛返京師(2)第16章 刻薄貝勒惡宴刁客 硬弓射鳥鞭騾馬驚(1)第166章 黃泛難行舟囤沼澤 金蟬脫殼潛返京師(1)第5章 賑糧難籌敲山震虎 往事堪憶潦水煙沙(1)第47章 蓄險心胤禔進密言 抱惡意移禍社稷臣(1)第22章 畏鬩牆胤祥爭出頭 敲木鐘御苑學驢鳴(1)第218章 政見不一黑貓黃貓 志趣相投無情有情(2)第62章 鬥蟋蟀兄弟犯口舌 有惻隱救弱浣衣局(2)第246章 察吏情弘曆巡河務 抗酷政秀才罷科考(2)第133章 衆門生設酒送房師 失意人得趣羈旅店(1)第5章 賑糧難籌敲山震虎 往事堪憶潦水煙沙(1)第291章 烽火起西疆再傳驚 神思昏御苑擾邪祟(1)第161章 雍正帝夜巡風雨堤 田文鏡恃旨恭後倨(2)第200章 孤弱女羈押歸京師 守陵督客旅逢異人(2)第257章 弄神通道士療沉痾 逞巧智阿哥遷家奴(1)第112章 伯倫樓才子行雅令 買考題試官暗留心(2)第1章 瘦西湖他鄉逢故證 天光樓布衣窘官宦(1)第91章 鄂倫岱倒戈回帝都 康熙帝染恙中和殿(1)第51章 邀功名叔侄存芥蒂 攔乘輿孤臣逞強項(1)第223章 悌黨爭樞臣謀善策 懷私意諸王議整頓(1)第176章 才士呈才天外有天 紅顏薄命命歸黃泉(1)第112章 伯倫樓才子行雅令 買考題試官暗留心(2)第6章 賑糧難籌敲山震虎 往事堪憶潦水煙沙(2)第6章 賑糧難籌敲山震虎 往事堪憶潦水煙沙(2)第199章 孤弱女羈押歸京師 守陵督客旅逢異人(1)第140章 辯偈語鬥法鍾粹宮 感前因下詔釋賤民(2)第16章 刻薄貝勒惡宴刁客 硬弓射鳥鞭騾馬驚(1)第219章 巡河防風雪會故交 論政治歧道天津橋(1)第232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2)第175章 忘形骸功臣顯驕態 衡大勢謀士精籌局(2)第27章 清庫銀貝勒晉王位 觀貴相王子延妖人(2)第187章 逞嚴威酷吏決刑獄 鎮邪狎舉火焚柴山(2)第292章 烽火起西疆再傳驚 神思昏御苑擾邪祟(2)第77章 慊吏治胤禛嗟世路 恨不肖二次廢太子(1)第259章 八福晉撒潑鬧御苑 喬引娣承恩會舊情(1)第224章 悌黨爭樞臣謀善策 懷私意諸王議整頓(2)第24章 明庭訓胤禛戒子弟 獻良策小酌試才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