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考校刑訊啼笑皆非 名臣強項片語釋懷(2)

“誰叫咱們有緣朋友一場呢?”俞鴻圖目中幽幽放光,由車廂移動着身子,彷彿陷入極度的深思,徐徐說道:“現在要想活命,我苦思百計,都不中用,只有兩個辦法可以一試。”

“什麼法子?”曾靜和張熙眼中陡然放出希冀的光,竟不約而同問道,問過之後又都覺失態,不禁又都紅了臉,低下了頭。

俞鴻圖滿心得意又爲雍正立一大功,卻裝作愁眉苦臉,手撮着牙花子沉吟道:“一是張熙和嶽大將軍有兄弟之盟,誓同生死。皇上愛重嶽鍾麒軍門,他又領兵在外,最忌切口。你們一定要記得這一條,要多稱讚嶽大將軍忠義節行,提醒皇上。”他輕咳一聲,“皇上是個強性子人,你們要服輸,輸得心悅誠服,不能帶出半點口是心非。你弄假的,皇上就會覺得你們戲弄他,那就完了。你心悅誠服,皇上覺得你們頑石可化,就有一萬個人想殺你們,也拗不過皇上。”見二人連連點頭,已是一副乞活的猴急樣,自以爲已經吃準“聖意”的俞鴻圖又有點猶豫,因一笑說道:“事已至此,大錯鑄成,苦勞焦思也都是盡人事而已。還要看天命,看你們的運氣。你們照我說的,十成有七成活命指望。”

……此刻,面對上座的弘曆和李衛,傍坐着的俞鴻圖,還有刑部侍郎勵廷儀,曾靜伏跪在暖融融的地龍旁邊,挖空心思奏對雍正的問話。他心中突然升起一種莫名的悲哀:萬一是上了俞鴻圖的當,服了軟,低了頭仍舊不饒,那才真叫“掬盡西江水,難洗今朝羞”!他偷眼看了看座上四個人,一個個皆都表情嚴肅刻板,沒有一點笑意。不由心裡一寒,身上一顫。

“旨意問你,”弘曆問道,“你在上嶽鍾麒書內雲‘道義所在,民未嘗不從;民心所繫,天未嘗有違。自古帝王能成大功建大業,以參天地而法萬世者,豈有私心成見介於其胸?’你生在本朝,不知列祖爲天命民心所歸麼?還要講這個話,是何所指?”他睨一眼這兩個活寶,一個冬烘糊塗,一個頑鈍無知,都是一副小心翼翼土頭土腦的鄉巴佬模樣,半點靈爽之氣也無,不禁厭惡地別轉了臉。心想:皇阿瑪還嫌國家朝廷事情少,和這樣的蠢材大費脣舌,還要著書立說!思量着,曾靜叩頭回道:“彌天重犯這些話是泛說。彌天重犯生長楚邊山谷,本鄉本邑以及附近左右,沒有個達人名士在朝,實是孤陋寡聞之極。這次赴京,俞大人一路譬講,才知道本朝自太祖高皇帝神武蓋世,開創王基。太宗文皇帝繼體弘業,統一諸國;世祖章皇帝建極定猷,撫臨中外。聖祖仁皇帝深仁厚澤,遍及薄海。迨至我皇上,天聰明,恢弘前烈,已極禮明樂海晏河清。此正是天命民心所歸。從前彌天重犯實實蹈陷於不知,不是立意要如何,自外於聖世。”

弘曆滿意地點點頭,不禁看了一眼俞鴻圖:能在幾天裡調理出這麼一對犯人,也真是一員幹吏。他似乎高興了一點,挪動一下身軀又問:“旨意問你:書信內雲:‘天生人物,理一分殊。中士得正,而陰陽合德者爲人;四塞傾險,而邪僻者爲夷狄。夷狄之下爲禽獸。’禽獸之名,是因爲居處荒遠,語言文字不通,所以叫‘夷狄’,並不是生於中原就叫人,生於外地就不是人!如果照你說的,中原只生人類,爲什麼豬狗馬羊比人還多?就是人類之中,還生出你這等叛逆狂悖,淪喪天良,絕滅人理,禽獸不如之物來呢?”這是異常痛快,刁毒犀利的問詞,最合着雍正的性情,倒也合了弘曆此刻的意。因問過之後啜茶蹺足而坐,用欣賞的目光看着曾靜。曾靜聽得一怔,想起俞鴻圖諄諄告誠,此刻才明白,做低服小,就是不可有羞恥心。羞恥之心泯滅乾淨,什麼話都能說得暢若流水。索性便流出眼淚來,崩角叩頭道:“這都是彌天重犯讀書減少,義理不能透徹,錯以地域遠近劃分華夷,不知道以人之善惡分華夷的緣故。聖祖爺殯天詔書到,就是我們那深山窮谷,百姓們也奔走悲號如喪考妣。彌天重犯冥頑無知,也曾廢食輟飲慟哭號涕……”他淚涔涔地,漲紅了臉略一頓,“但在當時,自己都不知道這是爲什麼。若非聖德隆厚,皇恩浩大,何以能如此感化萬衆?只因爲一向見《春秋》有華夷之辨,錯會了經書旨要,所以發出誕妄狂悖言語……今日才知《春秋》這一說,只因楚不尊王,故攘之,和本朝龍興情形天懸地別。今日二五之精華,盡鍾於夷狄,華夏消磨,蕩然空虛,是實話實理。孟子既稱大舜、文王爲東西夷所生,又評詆楊朱、墨翟無父無君是爲禽獸。所以中原豈無夷狄?蠻荒豈無聖人?只是以‘心’來分夷狄就是了。所以彌天重犯雖然昔同禽獸,今蒙皇上金丹點化,幸而已轉人胎了。”曾靜這一番胡說八道,任誰一個經史家都可一望而知。但雍正既然先已謬了,也只好任誰都隨着。也幸得曾靜精熟經史,抓住一個“心”字拼命做翻案文章,雖然七拐八彎閃爍曖昧,總算理上說得清通無礙。弘曆不禁開心一笑,但想到這些問答還要輯錄成書發佈天下,又由不得囁嚅。正要再往下問,李漢三從外匆匆進來,向耳邊極輕地說道:“萬歲這會子發怒,朱師傅叫請爺進去解勸解勸。”

“唔,和誰?”

李漢三前湊一步,又對弘曆耳語“孫嘉淦”三字,便後退一邊,好奇地打量曾靜張熙時,恰張熙也看過來,四目相對,都是吃一大驚,忙都別轉了臉。弘曆不敢再遷延時分,起身略一整衣,說道:“這是皇上的問話旨稿,李衛在這裡維持一下,叫書吏們好生記錄供詞。曾靜,生死榮辱都存於你一念之中,好生回奏你的供詞,去掉疑慮之心。皇上萬幾宸函中親自問你的供,自開天闢地以來沒有的事。你不要再自誤了。”說罷出來,在獄神廟門前認鐙上馬,加一鞭,帶着李漢三直西而去。

雍正果然正在怒不可遏。孫嘉淦上書的消息,當天盧從周便密報了他。雍正早已知孫嘉淦對諸多政務有不同意見,就是李紱,雍正原本也十分愛重,也盼有個把人出來說幾句話,以爲自己開恩留個地步。因此盧從周密報,雍正還笑了一笑,說道:“那是個鐵心鐵御史,朕也都堵不住他嘴。你們只管照原旨意從嚴審議。”

但孫嘉淦遞牌子進來,呈上自己的奏摺時,雍正卻笑不出來了。摺子是素紙貼了黃籤的,厚厚的一疊,雍正一邊展讀,口中還笑道:“什麼好文章,寫了這許多——”話沒說完便一下子打住,因爲壓根就不是保李紱的,標題便赫然醒目:爲停納揖、罷西兵、親骨肉三事臣孫嘉淦跪奏雍正的頭“嗡”地一陣轟鳴,哆嗦着雙手一點一點展開來讀。看着看着,一股怒氣陡地涌起,他“唰”地一聲將奏摺甩在地下!他離開了暖閣,揹着手在正殿快步兜着圈子,滿殿太監宮女都嚇得悚息股慄。孫嘉淦跪在暖閣隔扇前頭也不擡,他已經感到了咫尺天威即將發作的緊張氣氛,深吸了一口氣,準備着雍正雷霆大作。高無庸一陣心慌,眼見沒一個人能說上話的大臣在跟前,悄悄溜到後院正房叫了喬引娣過來。

雍正似乎心情極爲矛盾,擰眉攢目走幾步,回頭惡狠狠盯一眼孫嘉淦,又無可奈何地舒一口氣,踅回身來親自撿起他的奏章接着再看,瞥一眼,正看到幾行字:納揖爲千古弊政,彼以錢入官求位,將本求利,何事不可爲?暴虐貪酷之吏皆由是輩所生。即微臣言,主上豈不知耶?知非而不能去,猶見善而不能舉也。中平皇帝不屑爲之,今皇上英睿聰,何以仍取此補瘡而剜肉!臣甚疑皇上有非道斂財急功近利之心也……雍正只看到這裡,氣得“唰”地又將奏摺甩得老遠。但他踱步不到半刻,又狐疑地停住了,似乎有點不好意思,滿眼恨意又盯一眼孫嘉淦想去撿那奏章又停住了。引娣忙撿起平擺在案上,又擰了一把熱毛巾遞上來。雍正擦了一把扔下毛巾,又坐下來看。他看過了“罷西兵”這一節,似乎心情平靜了一點,但看到“親骨肉”一條,又紫漲了面孔,幾行遒勁乾瘦的小字剜心刺目,看得人頭目眩暈。阿其那塞思黑其自有應得之罪,乃罪之又復加以惡名,先帝之子雖衆,而各王之兄弟凋零不堪,皇上陡負不悌之非議,何以率天下遵五倫之道義,又何以彰先帝慈憫之聖衷?“你是說朕不孝?!”雍正讀到這裡,再也抑制不住自己憤怒之心,“你知道他們是怎麼待朕的?你一個外臣,干預朕的家政,你活夠了!”

孫嘉淦一直在極度緊張的氣氛中挺着。雍正一開口,反而覺得身上輕鬆了不少,頓首說道:“臣豈敢幹預天家家政?但自大阿哥允之下,皇上七個親兄親弟身遭囚獄之苦,天下有目共睹,聖祖在天之靈能不傷懷?”

“朕和你想的不一樣!”雍正的嗓音嘶啞沉悶,帶着絲絲金屬的顫音,“大阿哥二阿哥是先帝親自處置,朕並沒有難爲他們處。他們不孝不悌,氣得先帝寢食不安,要朕代爲受過?八阿哥一世奸雄,聯絡外臣圖謀不軌,也是世人有目共睹!你爲什麼奏摺裡一字不提?嗯?!”這無比兇狠的一問,都自丹田而出,震得大殿嗡嗡作響。一個小太監站在外殿邊,緊張得眼一黑,竟自嚇暈了過去!孫嘉淦以頭碰地有聲,語氣卻毫不浮躁,一口便頂了回去,說道:“臣的奏議不是爲指他們的罪,臣是提請皇上留心,古有‘八議’之理,他們爲非應予懲處,但懲處應當有度,閒置而散其權,使其不能爲非即可,何必爲天下造不悌之口實?”雍正一聽“謠言”二字,更加光火,怒聲吼道:“不軌之徒造謠生事,難道是朕的主使?!”

“當然不是。但皇上如能措置得更爲妥當,曾靜這些鼠輩何由而能造謠生事?”

“好!你頂得朕好!”雍正氣得渾身亂顫,抓起一方端硯“啪”地一聲摜得稀碎,滿殿迴旋着他的咆哮:“他們怎麼整治朕?魘鎮、投毒、刺殺、中傷,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沒作出過!朕這裡稍加懲處,你就出來攔橫兒!你是什麼忠臣?”孫嘉淦連連叩頭,說道:“主上息怒。臣沒說不應懲處,只是皇上既爲四海之主,自應有包容四海之量,百川之中豈無泥沙?殿廟宇下亦難免藏污納垢!爲皇上計,爲天下後世皇子皇孫計,皇上立一寬宏大量表率有何不可?”他沒說完,雍正已經大喝一聲:“叉出去!”

孫嘉淦不等人來架,嘆息一聲,磕了三個響頭起身便走。

“回來!”

雍正叫了一聲,見孫嘉淦仍是那副不躁不急的樣子,穩重安詳地又跪了回來,反而略有點氣餒。哼了一聲又回了炕桌前,孩子一樣坐着慪氣。恰此時朱軾來澹寧居,在殿門口遇上疾步如星的弘曆,二人略一會意便跨進殿內。弘曆一進門便故作失驚,說道:“這不是孫韻公麼,你這是怎麼了?”朱軾把一疊子文書輕輕放在案上,說道:“這是臣和方苞剛剛整理的奏議節略,都是部議三——允祉的,請萬歲裁奪。”

“看來朕真的要當‘寡人’了……”雍正撫着剃得趣青的腦門子,不勝悽楚地嘆道:“李紱結黨攻訐,說朕爲羣小所圍;楊名時反對改土歸流,勸朕別受佞人蠱惑;十三弟騎鯨,朕飲食不能下嚥,三哥卻有心笑!民間風言風語,說朕許多不是,還冒出像曾靜這樣的畜牲,居然敢策反嶽鍾麒……現在又是孫嘉淦,趁着朕心力交瘁打上門來……真的要衆叛親離了?”他哼了一聲,把孫嘉淦的摺子推給朱軾:“你們看看,這是翰林手筆,與衆不同!”

弘曆忙湊到朱軾身後,看到奏摺題目“親骨肉”三字一怔,當一行行看下,那些直指雍正喜愛聚斂之臣,信任酷吏,以爲凡科第出身都是“黨徒”的話,還有指責雍正積財爲打仗,本可撫綏的雲南土司,偏要“改土歸流”。策零阿拉布坦遣使來京禮節周到,也是可以一紙詔書傳檄而定的,卻硬要“耗資億兆驟興大兵”。換言之,簡直是貪財奴役,聚來的錢燒得沒處放,無端地又要打仗!後邊說到兄弟,用詞大膽,簡直更是肆無忌憚。無論哪一條,都比李紱等人的“狂吠”要激烈多少倍。看着看着,弘曆的腦門子上也滲出了汗:這怎麼處?朱軾卻拿着奏稿,彷彿在掂它的分量似的,只是沉吟不語。

“你們以爲如何?”雍正要過奏稿,緊鎖眉頭,“怎麼處置這個犯上的狂生?”

“萬歲……”足有移時,朱軾才輕聲說道:“孫某確實帶着狂氣。但我……我很服他的膽子!”

一句話說得雍正忍俊不禁撲哧一聲笑了,看着地下一動不動的孫嘉淦道:“朕也不能不服他的膽子。”

滿殿的人都鬆了一口氣。

第295章 鼎丹燭影千古謎案 白虎玉兔同赴大真(1)第203章 黑嬤嬤閒說江湖道 奉天王違制進京華(1)第72章 搶功勞胤礽枉行權 殉氣節紫姑染黃泉(2)第172章 千乘萬騎將軍凱旋 淚盡露幹弱女飲泣(1)第50章 落井下石誠王搖舌 杯弓蛇影雍王驚心(2)第140章 辯偈語鬥法鍾粹宮 感前因下詔釋賤民(2)第46章 大故驟起波浪翻涌 風雲色變魚鱉驚慌(2)第268章 慰名臣妾庶封誥命 析謠言父子生疑猜(2)第269章 隆科多囚獄告御狀 雍正帝冥筵明孝心(1)第73章 皇心不測寵辱難辨 玲瓏機宜暗布間諜(1)第267章 慰名臣妾庶封誥命 析謠言父子生疑猜(1)第93章 雍親王撤差擔驚憂 隆科多受命入窮廬(1)第206章 澹寧居雍正會風塵 暢春園飛語驚帝心(2)第236章 活出喪貝勒逃命劫 承嚴旨廉王遭抄檢(2)第236章 活出喪貝勒逃命劫 承嚴旨廉王遭抄檢(2)第139章 辯偈語鬥法鍾粹宮 感前因下詔釋賤民(1)第125章 驚舞弊自逐出棘城 逢舊交談笑封貢院(1)第292章 烽火起西疆再傳驚 神思昏御苑擾邪祟(2)第153章 養心殿議封年羹堯 王爺府允遭貶斥(2)第161章 雍正帝夜巡風雨堤 田文鏡恃旨恭後倨(2)第145章 施肉刑紈驚破膽 擬凱歌權且獻良謀第98章 豐臺營胤祥奪兵權 暢春園雍正登大寶(2)第263章 雍正帝苛察論人心 誠親王政暇娛府邸(1)第153章 養心殿議封年羹堯 王爺府允遭貶斥(2)第89章 十四阿哥拜帥西征 十三阿哥縲紲逢兄(1)第211章 心意不投引娣抗顏 背水一搏密室劃策(1)第242章 仁義皇子挫強救弱 誥命夫人閒說邪教(2)第221章 錢師爺幕府展狡計 賈士芳酒肆逞異能(1)第12章 情場潦倒棲身古剎 文士熱中閒論時藝(2)第125章 驚舞弊自逐出棘城 逢舊交談笑封貢院(1)第282章 舉喪嬉戲允祉削位 奉旨還京都院訓頑(2)第212章 心意不投引娣抗顏 背水一搏密室劃策(2)第223章 悌黨爭樞臣謀善策 懷私意諸王議整頓(1)第76章 禍轉福諫說齊家道 僕變主李衛入宦途(2)第48章 蓄險心胤禔進密言 抱惡意移禍社稷臣(2)第182章 徇成法循臣諫拗主 降甘澍午門赦詹事(1)第19章 冷麪王夜宿江夏鎮 熱腸郎仗義鏟不平(2)第131章 吏情堪嗟公忠難能 纖纖弱女面斥帝君(1)第257章 弄神通道士療沉痾 逞巧智阿哥遷家奴(1)第152章 養心殿議封年羹堯 王爺府允遭貶斥(1)第5章 賑糧難籌敲山震虎 往事堪憶潦水煙沙(1)第168章 隆科多擅兵闖禁苑 憨馬齊鎮靜斥非禮(1)第9章 鈍書生誤投虎狼穴 奸翁婿設計謀人命(1)第12章 情場潦倒棲身古剎 文士熱中閒論時藝(2)第243章 督署堂李衛設祖餞 驛館店大員互攻訐(1)第264章 雍正帝苛察論人心 誠親王政暇娛府邸(2)第188章 絡人心天子賜婚姻 消反側相臣議除奸(1)第34章 庸太子中流輟槳舵 鄔思道智鑑識皇心第121章 雷霆作色雍正懲貪 細雨和風勉慰外臣(1)第132章 吏情堪嗟公忠難能 纖纖弱女面斥帝君(2)第86章 鄔思道精微析時局 二阿哥囹圄盼將軍(2)第207章 諄諄語舊主慰舊僚 關關情仇兄會仇弟(1)第143章 九阿哥謫戍買人心 十侍衛恃寵受窘辱(1)第164章 遊戲公務佔鬮分賬 忠誠皇旨粗說養廉(1)第208章 諄諄語舊主慰舊僚 關關情仇兄會仇弟(2)第94章 雍親王撤差擔驚憂 隆科多受命入窮廬(2)第156章 範時捷造膝彈悍將 劉墨林遊戲弈圍棋(1)第50章 落井下石誠王搖舌 杯弓蛇影雍王驚心(2)第207章 諄諄語舊主慰舊僚 關關情仇兄會仇弟(1)第245章 察吏情弘曆巡河務 抗酷政秀才罷科考(1)第42章 皇帝失意悠遊巡幸 羣雄逐鹿煞用心機(2)第263章 雍正帝苛察論人心 誠親王政暇娛府邸(1)第32章 議巡狩起心廢國儲 拒諫諍太子抖威風(1)第268章 慰名臣妾庶封誥命 析謠言父子生疑猜(2)第178章 廉親王武斷觸黴頭 年羹堯演兵遭疑忌(1)第24章 明庭訓胤禛戒子弟 獻良策小酌試才人(1)第131章 吏情堪嗟公忠難能 纖纖弱女面斥帝君(1)第193章 暗傳消息王心思動 膏雨茫茫死離生別(2)第264章 雍正帝苛察論人心 誠親王政暇娛府邸(2)第134章 衆門生設酒送房師 失意人得趣羈旅店(2)第178章 廉親王武斷觸黴頭 年羹堯演兵遭疑忌(1)第271章 殺名優皇帝嚴宮禁 誅妖僧士芳邀恩寵(1)第263章 雍正帝苛察論人心 誠親王政暇娛府邸(1)第282章 舉喪嬉戲允祉削位 奉旨還京都院訓頑(2)第19章 冷麪王夜宿江夏鎮 熱腸郎仗義鏟不平(2)第238章 感途窮允散餘財 統全局雍正息獄讞(2)第198章 貶爵秩迷途失真性 賜自盡猶自侃輪迴第157章 範時捷造膝彈悍將 劉墨林遊戲弈圍棋(2)第43章 情重阿哥情牽一線 昏懦太子昏夜失道(1)第231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1)第117章 圖裡琛奉旨巡幷州 元宵反誚語譏忠直(1)第235章 活出喪貝勒逃命劫 承嚴旨廉王遭抄檢(1)第29章 懷叵測亂言天子氣 泄私意胤辱大臣(2)第138章 證前盟智士謀館席 祈母壽佛堂追喇嘛(2)第175章 忘形骸功臣顯驕態 衡大勢謀士精籌局(2)第100章 高鳥已盡良弓宜藏 書生明哲克保全身(2)第290章 當斷不斷畏禍失機 邪道伏誅血濺紅樓(2)第248章 感皇恩撫臺效孤臣 恪聖道學臺縱首犯(2)第210章 情怡王情說囹圄人 雄心主雄談治世圖(2)第75章 禍轉福諫說齊家道 僕變主李衛入宦途(1)第104章 結巴驛丞順口道情 倒運王爺遞解回京(2)第58章 意難消存心欺君父 穩大局復辟再還宮(2)第192章 暗傳消息王心思動 膏雨茫茫死離生別(1)第219章 巡河防風雪會故交 論政治歧道天津橋(1)第100章 高鳥已盡良弓宜藏 書生明哲克保全身(2)第198章 貶爵秩迷途失真性 賜自盡猶自侃輪迴第270章 隆科多囚獄告御狀 雍正帝冥筵明孝心(2)第11章 情場潦倒棲身古剎 文士熱中閒論時藝(1)第98章 豐臺營胤祥奪兵權 暢春園雍正登大寶(2)第277章 泄鬱忿再興文字獄 明心志顛倒奇料理(1)
第295章 鼎丹燭影千古謎案 白虎玉兔同赴大真(1)第203章 黑嬤嬤閒說江湖道 奉天王違制進京華(1)第72章 搶功勞胤礽枉行權 殉氣節紫姑染黃泉(2)第172章 千乘萬騎將軍凱旋 淚盡露幹弱女飲泣(1)第50章 落井下石誠王搖舌 杯弓蛇影雍王驚心(2)第140章 辯偈語鬥法鍾粹宮 感前因下詔釋賤民(2)第46章 大故驟起波浪翻涌 風雲色變魚鱉驚慌(2)第268章 慰名臣妾庶封誥命 析謠言父子生疑猜(2)第269章 隆科多囚獄告御狀 雍正帝冥筵明孝心(1)第73章 皇心不測寵辱難辨 玲瓏機宜暗布間諜(1)第267章 慰名臣妾庶封誥命 析謠言父子生疑猜(1)第93章 雍親王撤差擔驚憂 隆科多受命入窮廬(1)第206章 澹寧居雍正會風塵 暢春園飛語驚帝心(2)第236章 活出喪貝勒逃命劫 承嚴旨廉王遭抄檢(2)第236章 活出喪貝勒逃命劫 承嚴旨廉王遭抄檢(2)第139章 辯偈語鬥法鍾粹宮 感前因下詔釋賤民(1)第125章 驚舞弊自逐出棘城 逢舊交談笑封貢院(1)第292章 烽火起西疆再傳驚 神思昏御苑擾邪祟(2)第153章 養心殿議封年羹堯 王爺府允遭貶斥(2)第161章 雍正帝夜巡風雨堤 田文鏡恃旨恭後倨(2)第145章 施肉刑紈驚破膽 擬凱歌權且獻良謀第98章 豐臺營胤祥奪兵權 暢春園雍正登大寶(2)第263章 雍正帝苛察論人心 誠親王政暇娛府邸(1)第153章 養心殿議封年羹堯 王爺府允遭貶斥(2)第89章 十四阿哥拜帥西征 十三阿哥縲紲逢兄(1)第211章 心意不投引娣抗顏 背水一搏密室劃策(1)第242章 仁義皇子挫強救弱 誥命夫人閒說邪教(2)第221章 錢師爺幕府展狡計 賈士芳酒肆逞異能(1)第12章 情場潦倒棲身古剎 文士熱中閒論時藝(2)第125章 驚舞弊自逐出棘城 逢舊交談笑封貢院(1)第282章 舉喪嬉戲允祉削位 奉旨還京都院訓頑(2)第212章 心意不投引娣抗顏 背水一搏密室劃策(2)第223章 悌黨爭樞臣謀善策 懷私意諸王議整頓(1)第76章 禍轉福諫說齊家道 僕變主李衛入宦途(2)第48章 蓄險心胤禔進密言 抱惡意移禍社稷臣(2)第182章 徇成法循臣諫拗主 降甘澍午門赦詹事(1)第19章 冷麪王夜宿江夏鎮 熱腸郎仗義鏟不平(2)第131章 吏情堪嗟公忠難能 纖纖弱女面斥帝君(1)第257章 弄神通道士療沉痾 逞巧智阿哥遷家奴(1)第152章 養心殿議封年羹堯 王爺府允遭貶斥(1)第5章 賑糧難籌敲山震虎 往事堪憶潦水煙沙(1)第168章 隆科多擅兵闖禁苑 憨馬齊鎮靜斥非禮(1)第9章 鈍書生誤投虎狼穴 奸翁婿設計謀人命(1)第12章 情場潦倒棲身古剎 文士熱中閒論時藝(2)第243章 督署堂李衛設祖餞 驛館店大員互攻訐(1)第264章 雍正帝苛察論人心 誠親王政暇娛府邸(2)第188章 絡人心天子賜婚姻 消反側相臣議除奸(1)第34章 庸太子中流輟槳舵 鄔思道智鑑識皇心第121章 雷霆作色雍正懲貪 細雨和風勉慰外臣(1)第132章 吏情堪嗟公忠難能 纖纖弱女面斥帝君(2)第86章 鄔思道精微析時局 二阿哥囹圄盼將軍(2)第207章 諄諄語舊主慰舊僚 關關情仇兄會仇弟(1)第143章 九阿哥謫戍買人心 十侍衛恃寵受窘辱(1)第164章 遊戲公務佔鬮分賬 忠誠皇旨粗說養廉(1)第208章 諄諄語舊主慰舊僚 關關情仇兄會仇弟(2)第94章 雍親王撤差擔驚憂 隆科多受命入窮廬(2)第156章 範時捷造膝彈悍將 劉墨林遊戲弈圍棋(1)第50章 落井下石誠王搖舌 杯弓蛇影雍王驚心(2)第207章 諄諄語舊主慰舊僚 關關情仇兄會仇弟(1)第245章 察吏情弘曆巡河務 抗酷政秀才罷科考(1)第42章 皇帝失意悠遊巡幸 羣雄逐鹿煞用心機(2)第263章 雍正帝苛察論人心 誠親王政暇娛府邸(1)第32章 議巡狩起心廢國儲 拒諫諍太子抖威風(1)第268章 慰名臣妾庶封誥命 析謠言父子生疑猜(2)第178章 廉親王武斷觸黴頭 年羹堯演兵遭疑忌(1)第24章 明庭訓胤禛戒子弟 獻良策小酌試才人(1)第131章 吏情堪嗟公忠難能 纖纖弱女面斥帝君(1)第193章 暗傳消息王心思動 膏雨茫茫死離生別(2)第264章 雍正帝苛察論人心 誠親王政暇娛府邸(2)第134章 衆門生設酒送房師 失意人得趣羈旅店(2)第178章 廉親王武斷觸黴頭 年羹堯演兵遭疑忌(1)第271章 殺名優皇帝嚴宮禁 誅妖僧士芳邀恩寵(1)第263章 雍正帝苛察論人心 誠親王政暇娛府邸(1)第282章 舉喪嬉戲允祉削位 奉旨還京都院訓頑(2)第19章 冷麪王夜宿江夏鎮 熱腸郎仗義鏟不平(2)第238章 感途窮允散餘財 統全局雍正息獄讞(2)第198章 貶爵秩迷途失真性 賜自盡猶自侃輪迴第157章 範時捷造膝彈悍將 劉墨林遊戲弈圍棋(2)第43章 情重阿哥情牽一線 昏懦太子昏夜失道(1)第231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1)第117章 圖裡琛奉旨巡幷州 元宵反誚語譏忠直(1)第235章 活出喪貝勒逃命劫 承嚴旨廉王遭抄檢(1)第29章 懷叵測亂言天子氣 泄私意胤辱大臣(2)第138章 證前盟智士謀館席 祈母壽佛堂追喇嘛(2)第175章 忘形骸功臣顯驕態 衡大勢謀士精籌局(2)第100章 高鳥已盡良弓宜藏 書生明哲克保全身(2)第290章 當斷不斷畏禍失機 邪道伏誅血濺紅樓(2)第248章 感皇恩撫臺效孤臣 恪聖道學臺縱首犯(2)第210章 情怡王情說囹圄人 雄心主雄談治世圖(2)第75章 禍轉福諫說齊家道 僕變主李衛入宦途(1)第104章 結巴驛丞順口道情 倒運王爺遞解回京(2)第58章 意難消存心欺君父 穩大局復辟再還宮(2)第192章 暗傳消息王心思動 膏雨茫茫死離生別(1)第219章 巡河防風雪會故交 論政治歧道天津橋(1)第100章 高鳥已盡良弓宜藏 書生明哲克保全身(2)第198章 貶爵秩迷途失真性 賜自盡猶自侃輪迴第270章 隆科多囚獄告御狀 雍正帝冥筵明孝心(2)第11章 情場潦倒棲身古剎 文士熱中閒論時藝(1)第98章 豐臺營胤祥奪兵權 暢春園雍正登大寶(2)第277章 泄鬱忿再興文字獄 明心志顛倒奇料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