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開始收網

朱雀大街上的鬥毆一直在持續着,儘管雙方一開始是混戰的姿態,可畢竟打着打着就打熟練了,雙方開始你來我往,頗有幾分在戰場上的味道,除了手裡的搬磚沒辦法換成刀子之外,可是殺氣卻是越來越重了。

作爲舊學士子的一方,沈洛川感覺自己有些發懵,他平日裡都是舞文弄墨,從來沒有過舞刀弄槍的機會,如今大家雖然頭腦發熱幹成了一片,可是具體到沈洛川自己身上,卻是一直都在捱揍,身上潔白的長衫上已經佈滿了黑色的腳印,眼眶也被人打了那幾下黑拳。

“沈兄,你保重啊!”

除了許翟還在沈洛川身邊以外,徐姓士子見狀不妙已經開始準備溜了,原因很簡單,舊學士子這邊雖然人數比新學士子多出好幾倍,可是大部分人都是鹹魚菜雞,在以商賈之子和農家子爲主力的新學士子面前,幾乎被揍得找不到北。

沈洛川有些無奈,他也只好揮舞着王八拳,同新學士子們戰成了一團,然後僅僅只是片刻的功夫,他又被一名新學士子騎在了身上,接連被揍了好幾拳。

“別打了,別打了,鄙人沈洛川,敢問兄臺大名?”

處於捱揍狀態下的沈洛川,依然不忘自己的士子本色,一本正經地詢問起了打人者的臺甫。

“在下秦禮,這下你可服氣?”

秦禮從小家境便十分貧困,下地幹農活的經驗也不算少,因此他並不是那等手無縛雞之力的人,因此才騎在了沈洛川身上,狠狠報以老拳,一邊回答着,一邊又揍了幾拳。

沈洛川欲哭無淚,他望着身上那個高大的士子,頓時感覺這簡直就是一場噩夢。

“還請兄臺放過,鄙人服氣了,服氣了......”

“還敢不敢敲登聞鼓了?”

“不敢了,不敢了......”

“呸,孬種......”

秦禮狠狠吐下了一口唾沫,他站起了身子,又踹了沈洛川一腳,這邊重新撲進了戰場,尋找着下一個對手。

而沈洛川卻依然躺在了地上,越想越是委屈,不由得一聲哭了出來,要知道,他可是從來都沒有受過這般的委屈,聽上去卻是比竇娥還要悽慘幾分。

............

就在午門前打成一片的時候,午門後面卻是另一幅場景,只見上千名穿着老式復漢軍紅色軍衣的漢子,肩上扛着上了刺刀的火槍,正在排成一條條整齊的隊伍,而在他們的身後,一面碩大的復漢軍軍旗飄揚了起來,如同烈火一般鮮豔。

只是令人覺得奇怪的是,這些人雖然軍容整齊,戰意盎然,可是他們的身體卻基本上都有一定的殘缺,有的人是胳膊少了一隻,有的人是腿腳不利索,還有的人乾脆就是個獨眼龍,臉上蒙着一塊黑色布條。

原本在碼頭上駕船的程石頭,此時已經站在了隊列當中,他儘管腿腳不便,可是此時卻看上去更像一個正常人,他身上的火槍被擦得鋥光瓦亮,雪白的刺刀上泛着點點紅色痕跡,那是鮮血乾涸後留下的印記。

眼前的這些人,並不是寧楚的禁衛軍,甚至連現役部隊都不是,而是那些傷殘士兵,只不過他們的身上都還掛着軍籍,靠着自己的那塊軍功田也能保證生計,因此也算是復漢軍的一份子。

他們大多都是在南京附近有一份屬於自己的差事,能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計,像程石頭雖然腿腳不便,可是放在紅船上,他也是一個響噹噹的漢子,救人完全不在話下,因此這些人在退役之後,也並不是完全無事可做。

然而就在今天,這些傷殘的老兵們,穿起了自己往日裡的軍衣,前往了南京退役軍人軍備庫登記,領取了屬於自己的槍支,然後在往日的隊官、連長等人的率領下,重新開始排起了隊列,成爲了復漢軍的一份子。

程石頭近乎於享受一般站着軍姿,他黝黑的臉龐上再也沒有了往日的頹廢與失落,反倒充滿了光彩,身上的軍衣更是乾淨整潔,看上去顯得極其威武。

過了片刻之後,這一支軍隊的陣列終於完成,人人都站在了自己的位置上,目光如炬地望着前方,似乎那裡隨時將會出現他們的敵人。

然而就在此時,就在皇城的城牆後面,寧渝帶着衆臣已經在那裡站立了許久,可以說新舊士子打了許久,他們也站了許久,並沒有任何人要出去阻攔,也沒有任何人爲那些士子說上一句話。

一直到雙方快打累了的時候,寧渝的神情裡卻充斥着對士子的不屑,而其他的人則都是一副尷尬的表情,實在是因爲那些要敲登聞鼓的舊學士子們,表現得太過於令人無語了。

“一羣不足爲道的東西,着實令人失望。”

這是寧渝對舊學士子的唯一評價,也是大家心裡公認的評價,因爲這些人實在是太不濟事了,別說去敲登聞鼓了,居然連新學士子都沒有迫開,甚至還一個勁的往後面退。

如果這是真正的戰場,佔據人數絕對優勢的新學士子,其實已經徹底潰敗了,甚至輸得非常慘,幾乎是跪着輸掉了這一仗。

李紱不由得長長嘆了一口氣,低聲道:“陛下,士子們雖有不當之處,可是還請陛下能夠體諒一二,畢竟人才難得啊......”

首輔寧忠景也是皺了皺眉頭,不再看那些鬥毆的士子們,低聲道:“陛下,眼下這樁事可不能繼續了,否則唯恐失了朝廷的體面。”

這話說得卻是讓大夥自己都不信,如果說失了體面,恐怕在揮拳的第一刻就沒了體面,可是若說再不制止下去,打死人倒是真的。

寧渝輕輕點了點頭,不管怎麼說,這裡面還有上千人是即將通過組織部培訓的基層官員,倘若培訓還沒結束,就人人掛彩,也確實有些不好看。

衆人便隨寧渝一同走下了城牆,來到了午門前,望着正在列隊的復漢軍士兵們,大臣們的臉上多多少少帶着幾分憂色,難不成這上半場剛剛打完,又要開始下半場了?

可是如果只是士子跟士子們打,倒也能鬥個旗鼓相當,可要是當兵的下場,那些士子焉有活路?

反倒是寧渝,並沒有想這麼多,他此時望着面前正排列着隊伍的士兵們,再看看那面赤紅如血的復漢軍軍旗時,臉上露出了由衷的微笑。

在這個國家當中,恐怕只有這些人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脊樑。

“今天讓你們到這裡來集結,不是國家出現了危難,而是朕的要求,朕想再看看你們。”

寧渝環視着每一個人,儘管叫不出他們當中絕大部分人的名字,可是對於他們的相貌,寧渝一直都記在了心裡。

“陛下相召,臣等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爲首的一名將軍站了出來,他的肩膀上佩戴着一顆將星,可是他的雙手已經徹底消失了,還有一隻眼睛也沒了,然而剩下的唯一的那隻眼睛裡,卻彷彿點燃了火光一般,震撼而深刻。

“你們辛苦了!”

寧渝的臉色十分嚴肅,他莊嚴地給士兵們行了一個軍禮,這是他作爲寧楚的一份子,給這些士兵們行的禮,而不僅僅只是皇帝。

“陛下萬歲!”

所有的士兵們高聲嘶吼了起來,這道聲音瞬間穿透了皇城的城牆,就連在午門外鬥毆的士子們,都被嚇了一大跳,他們呆呆地停住了鬥毆,望向了午門的方向。

寧渝微微一笑,揮了揮手臂,“去吧,朕不想看到他們的血,玷污了朕的朱雀大道.......把那些士子們,給朕驅離此地,若有不從者,或抓或殺,都由你們。”

“是,陛下。”

將軍的臉上帶着幾分凝重之色,他再次行了一道軍禮,纔回頭望向了這些或認識或不認識的士兵們。

“陛下有令,吾等當從之!”

“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士兵們高聲吼道,端起了手裡的火槍,開始朝着午門外行進,所發出的腳步踢踏聲,一下子蓋住了外面的廝打聲。

當午門徹底打開的時候,一排排的復漢軍士兵,保持着整齊的隊列,肩上的火槍也平端了起來,雪亮的刺刀在陽光下反射着光,看上去極爲刺眼。

望着那雪亮的刺刀,士子們可沒有半點反抗的勇氣,也不知是誰吆喝了一聲,衆人便徹底潰散了,開始朝着各個方向逃逸,無論是新學士子還是舊學士子,此時彷彿已經不再是敵人,反倒成爲同病相憐的可憐人。

除了那些已經被揍趴在地上無力動彈的士子外,其他人都開始往朱雀大街的其他方向跑去——死道友不死貧道,如果被抓住了,恐怕結果都會很悽慘纔對。

至於沈洛川則是哭哭啼啼地躺在了地上,壓根就沒想着起來,至於好兄弟許翟已經不知道跑到哪去了........

而此時站在遠處觀望的沈惟俊等人,卻是被嚇了一大跳,軍隊的出場遠遠比他們想象的還要恐怖,這也使得他們再難有對抗的勇氣,至於其他的心思,也早就化爲烏有了。

“跑吧......沈兄,咱們要是被抓住了,可就了不得了!”王用其的聲音有些顫抖,他似乎已經發現了事情有些不妙,雙腳朝着後面挪動着。

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周維清,此時臉上也都是冷汗,他沒想到復漢軍士兵竟然有這麼強的殺氣,即便是距離這麼遠,他都有些心驚膽戰,望着依然淡定的沈惟俊,低聲道:“今天這事怕是栽了,沈兄咱們先撤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啊!”

沈惟俊卻是冷冷一笑,低聲感嘆道:“沈某的青山倒是還在,可是你們二位的柴火,怕是已經沒得燒了!”

“什麼意思?”

“沈兄,你在說什麼?”

周維清和王用其感覺到有些不妙,他們望着此時的沈惟俊,卻感覺是那麼的陌生。

還不等沈惟俊多說什麼,只見幾名穿着青衣或者是黑布衣服的漢子,朝着他們的方向逼近了過來,而且手裡還都持着手銃,很明顯都是影子的人。

周維清並不是毫無見識的人,他望着沈惟俊恨恨道:“沒想到,你這個小人.......”

只是周維清這句話都沒有說完整,他跟王用其二人就被影子的密探給直接壓在了地上,而密探當中的首領瞧了沈惟俊一眼,只是點了點頭,並沒有多說什麼,然後便帶着周維清和王用其二人,進了停靠在附近的馬車,隨後便駛離了現場。

這一次的抓捕似乎成爲了一個信號一般,只見現場有不少人都被密探們給直接逼住,然後綁進了馬車帶走,整個過程如同行雲流水一般,幾乎沒有出現任何的反抗,除了一個小子跑得速度實在太快,才被密探們開槍擊殺,其餘的人全部落網。

就在朱雀大街上開始大搜捕的時候,寧羅遠此時正跟着南京城城衛將軍師衛青一同,也開始了搜捕各大士紳大族,其中城衛團的兩千名復漢軍士兵,分成了四十個小組,分別在各自組長的帶領下,開始按圖索驥。

若是按照過往的經驗,在搜捕當地大族的時候,通常會調用外地兵,防止本地兵會有人通風報信,可是南京城衛團並不需要,原因就是南京城衛團並不是固定的編制,通常都會由各師各團來輪流分值,時間都以半年爲限,因此並不會形成很強的社會關係。

這種分值制度非常繁瑣,往往需要抽籤才能決定,可是寧渝依然選擇強令執行,爲的便是保證城衛系統不會被本地勢力滲透,保持其組織的純潔性,另一方面就是通過輪值的方式,也能保證部隊的戰鬥力,畢竟一支長期不上戰場的軍隊,其戰鬥力的蛻化將會是非常迅速的。

當然,也正是因爲這種制度,才促使城衛團在這一次大搜捕中,根本不會出現被人收買的情況,畢竟這麼短的時間裡,士紳大族想要滲透並不容易,而且即便滲透也沒有任何意義,畢竟只要半年時間,出現在所有人面前的,就會是另一隻部隊。

“第七組,組長鄧小波,目標城南周家!”

“是!保證完成任務!”

“第八組,組長高於勤,目標城東何家!”

“是!保證完成任務!”

一名名各組組長,在寧羅遠以及師衛青的分配下,帶着各自所在組的幾十名士兵,朝着南京城的各大士紳大族的居住地行進,而他們得到的命令便是,將這些大族全部都給帶回來,若有頑抗者,皆殺不誤!

與此同時,在整個寧楚各省當中,但凡涉及到這一次科舉請願事的士紳大族,也將會由影子的秘密機構人員,連同駐訓野外的各師團部隊進行全方位的逮捕。

第二百一十八章 奔襲北硤關(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新式火器第五百三十九章 到底誰求誰第九十九章 受降第六十七章 抉擇第一百四十四章 功夫高又如何第八十四章 太宗故事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七)第五十八章 危局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路會攻第一百零四章 源頭第八十六章 西攻南守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外來客第二百五十四章 嶽鍾琪的野望第五百三十六章 改變世界第一百三十八章 屢敗屢戰第五百八十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一百六十九章 九江血(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真正的慘烈第三百九十二章 西南鷹計劃第三百二十章 登基爲帝第四百五十四章 天命昭昭第六十六章 影子第二百六十三章 胤禛繼位第四十七章 寧千秋第六十五章 排對排第二零五章 白蓮內鬥第一百七十九章 堅不可摧第一百九十四章 戰前摩擦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八)第四百四十四章 士紳的本質第一百九十五章 身後名第四百九十六章 遼東屯田策第九十二章 雨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決戰練潭鎮(八)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大王的機會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決戰之天津登陸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學第五百四十七章 帝國的朋友第兩百八十章 兵圍江寧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雍正立祠第三百零七章 裁撤綠營第二百一十一章 決戰練潭鎮(四)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會攻第三百四十章 縣令們也要多學習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許將軍見太平第四百四十章 花錢買命第三百七十一章 鳳翔之變第四百五十七章 死中求活第二十九章 炸了第二百九十八章 八爺黨覆滅第二百一十八章 奔襲北硤關(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創建報紙第二百一十三章 決戰練潭鎮(六)第四百三十九章 得鬧一鬧第五百四十五章 長纓在手縛蛟龍第三百五十六章 慘烈與悲壯第二百四十八章 生或死第二百五十七章 奪嫡之爭第三百一十三章 撈錢是王道第二百七十八章 壓榨殆盡第二百七十章 忍辱負重第一百一十一章 聯姻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蘭閱兵第二百七十二章 官商勾結第一百七十九章 堅不可摧第四百零六章 營嘯之變第一百一十七章 出征第三百二十六章 風雲之變第三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戰落幕第三百四十九章 兩廣攻略第四百四十九章 割讓領土第四百四十五章 自信姿態第五百二十二章 出使漠北第二百三十九章 戰康熙(九)第二百四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四百零一章 馬種改良計劃第二百四十九章 上天恩德?第一百六十章 天下大吉第二百八十五章 攻佔江寧第四百五十一章 聯合大義軍第四百八十章 大決戰之大夢初醒第四百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第五百二十三章 大策凌敦多布第二百二十六章 血戰桐城(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康熙(三)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大王的機會第二百四十二章 刺刀對刺刀第二百六十八章 廢除弊政第二十九章 炸了第二百八十九章 勸進第四百三十六章 反擊開始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五)第四百九十六章 遼東屯田策第一百二十五章 堂堂正正第五百六十六章 戰漠北(一)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七)
第二百一十八章 奔襲北硤關(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新式火器第五百三十九章 到底誰求誰第九十九章 受降第六十七章 抉擇第一百四十四章 功夫高又如何第八十四章 太宗故事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七)第五十八章 危局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路會攻第一百零四章 源頭第八十六章 西攻南守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外來客第二百五十四章 嶽鍾琪的野望第五百三十六章 改變世界第一百三十八章 屢敗屢戰第五百八十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一百六十九章 九江血(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真正的慘烈第三百九十二章 西南鷹計劃第三百二十章 登基爲帝第四百五十四章 天命昭昭第六十六章 影子第二百六十三章 胤禛繼位第四十七章 寧千秋第六十五章 排對排第二零五章 白蓮內鬥第一百七十九章 堅不可摧第一百九十四章 戰前摩擦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八)第四百四十四章 士紳的本質第一百九十五章 身後名第四百九十六章 遼東屯田策第九十二章 雨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決戰練潭鎮(八)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大王的機會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決戰之天津登陸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學第五百四十七章 帝國的朋友第兩百八十章 兵圍江寧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雍正立祠第三百零七章 裁撤綠營第二百一十一章 決戰練潭鎮(四)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會攻第三百四十章 縣令們也要多學習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許將軍見太平第四百四十章 花錢買命第三百七十一章 鳳翔之變第四百五十七章 死中求活第二十九章 炸了第二百九十八章 八爺黨覆滅第二百一十八章 奔襲北硤關(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創建報紙第二百一十三章 決戰練潭鎮(六)第四百三十九章 得鬧一鬧第五百四十五章 長纓在手縛蛟龍第三百五十六章 慘烈與悲壯第二百四十八章 生或死第二百五十七章 奪嫡之爭第三百一十三章 撈錢是王道第二百七十八章 壓榨殆盡第二百七十章 忍辱負重第一百一十一章 聯姻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蘭閱兵第二百七十二章 官商勾結第一百七十九章 堅不可摧第四百零六章 營嘯之變第一百一十七章 出征第三百二十六章 風雲之變第三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戰落幕第三百四十九章 兩廣攻略第四百四十九章 割讓領土第四百四十五章 自信姿態第五百二十二章 出使漠北第二百三十九章 戰康熙(九)第二百四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四百零一章 馬種改良計劃第二百四十九章 上天恩德?第一百六十章 天下大吉第二百八十五章 攻佔江寧第四百五十一章 聯合大義軍第四百八十章 大決戰之大夢初醒第四百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第五百二十三章 大策凌敦多布第二百二十六章 血戰桐城(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康熙(三)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大王的機會第二百四十二章 刺刀對刺刀第二百六十八章 廢除弊政第二十九章 炸了第二百八十九章 勸進第四百三十六章 反擊開始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五)第四百九十六章 遼東屯田策第一百二十五章 堂堂正正第五百六十六章 戰漠北(一)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