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北海之變(中)

萬曆四十二年四月,竹韻居。

朱由崧揮舞着長劍,長劍上已經附上了一層藍濛濛的光芒,那是他的內功修煉有成而產生的劍芒。

此時朱璇清和雲夢瑤已經離開了福王府,而通過朱璇清雲夢瑤二人認識的袁心怡此時卻成了朱由崧的好朋友,至少朱由崧是這樣認識的。

朱由崧跟袁心怡學習內功,對於朱由崧的武學天賦,袁心怡只能暗叫變態,她練氣十年才能發揮出那種劍芒,而朱由崧不過修煉了一個月,居然就有了這種能耐,真不知道他會修煉到什麼地步。

對於這種內功,朱由崧也不禁頗爲驚喜,內功這種東西道21世紀就已經基本失傳了,更別說27世紀的智腦了,不過按照智腦的推算,內功其實就是生物體本身的能量,似乎還包含着生物電能和熱能,同時也帶有以精細的方式控制身體力量的技巧,朱由崧現在的超級變態的身體,再加上這種內功,個人武力上面,絕對超卓。

原本一個月之前的那場比試,袁心怡若是以技巧功夫與朱由崧比拼,朱由崧根本不是對手,但是如今朱由崧的劍術和內功都有了進展,袁心怡已經不是她的對手了。

而袁心怡則跟朱由崧學習數學,以及……大學時期高等數學和經典物理化學知識,在這上面,朱由崧也不得不承認是有天才存在的,現在的袁心怡已經打算將她的竹韻居做一個改變,建立一個鋼筋水泥建築,來作爲她的實驗室。

美人相伴,喝酒舞劍,在古代倒是也一種愜意的生活,不過朱由崧知道他的到來雖然引起了一定的蝴蝶效應,不過蝴蝶扇動的風還是太小,當今朝中局勢未變,按照原本的歷史,他皇爺爺萬曆帝死後,太子朱常洛即位,東林黨上臺,大肆排斥異己,提拔東林黨人,將朝堂變爲東林黨的一言堂。

朱常洛是個短命之人,等朱由校上臺,朱由崧的這位聰明的皇兄,倒是有些辦法,雖然現在他身邊沒有了魏進忠,不過也能夠用其他人來對付東林黨,同時充實內廷,監控全國,實際上在此時萬曆帝控制國家依靠的已經不是外廷,而是內廷,因此萬曆帝才能夠幾十年不上朝,大明仍然穩如泰山,朱由校在這方面倒是跟萬曆帝學得挺像,外廷雖亂,不過只要內廷還在,皇帝就能夠掌控局勢。

不過自己那位沒多少交情的皇弟朱由檢上臺之後,魏進忠倒臺,崇禎帝開始限制內廷權力,等他在大臣面前弄了個灰頭土臉,纔會明白那些官員根本靠不住,但是想要重新構建內廷,卻已經晚了。

李自成進北京,滿清入關,然後自己卻當了個南明皇弟,最後被多鐸活捉,然後被投降滿清的那些東林黨以及其他文人潑上一個一桶髒水,成爲了千古昏君“蝦蟆天子”。

這種事情朱由崧怎麼可能讓他按照歷史發展來走,既然國內東林黨勢力龐大,而且明朝藩王制度更是嚴苛,那就先從國外發展。

現在北海道剛剛安置下來,第一年當中蕎麥冬小麥都有收穫,糧食基本自足,棉紡和毛紡也開始發展,在新型的紡織機械之下,各種便宜的毛呢布和厚棉布遠銷大明和日本,北海箱館城這個曾經不足三萬石的鬆前藩已經有了興盛之象。

不過興盛起來的北海,卻也遭到了日本人的覬覦,朱由崧與北海的聯繫一直沒有斷絕,他給了閻應元一個特殊的聯絡器,可以直接跟智腦聯繫,向朱由崧傳遞北海的狀況。現在的鬆前藩受到了日本國內實力派的支持,準備收復北海箱館。如今鬆前慶廣已經兩次攻擊箱館城,卻都被方世鴻和閻應元主持的保安部隊給打退了。

朱由崧喝了一口竹葉青不禁嘆道:“樹欲靜而風不止啊!”

袁心怡奇道:“如今你們福王府也算是穩如泰山了,皇帝未曾駕崩,你們已經來到了洛陽,還有誰敢爲難你們?”

朱由崧說道:“心怡姐姐,你我也算是知己之交,若是你願意我來幫我的話,我就把一些事情告訴你!”

袁心怡笑道:“讓我來幫你,幫你做什麼?”

朱由崧笑道:“你猜呢?”

袁心怡搖搖頭說道:“我猜不到,以你的聰明才智,應該明白既然來到了洛陽,成了藩王,再想什麼奪嫡之事,已經枉然,作爲一個藩王,也就是剩下吃喝玩樂了!”

朱由崧笑道:“這麼說,你是同意來幫我了?”

袁心怡笑道:“反正在這裡也無事可做,我對你的事情倒是也挺有興趣!不過你至少先得告訴我究竟是什麼事情吧?”

朱由崧從智腦那裡拿出一張地圖,指着北海,說道:“我現在在這裡,也就是北海,聚集了一些流民和原本聯合礦業的一些工人,形成了一個五萬人左右的城市,擁有一個大型的牧場,擁有三百女真牧奴和五百東瀛牧奴,三千匹蒙古馬、兩千匹阿拉伯馬和一千匹河曲馬,並且已經開始培育新的良種,同時還有一萬頭牛和三萬頭羊,因爲有了這些耕馬耕牛,耕地節省了人力,如今一年之內已經開墾出了三千傾土地,都趕上我們福王府的封地了,其實那裡的土地還有很多,耕牛耕馬充足,關鍵是人手不夠,若是人力足夠,肯出十萬頃來也不是問題。”

袁心怡卻也沒料到朱由崧在外面還有這樣一大片基業,忍不住說道:“你這是要在外國開國啊!”

朱由崧笑道:“難道不可以嗎?我這樣也算是爲大明做個打算,若是大明無事,我們這個北海就是大明的藩屬,若是大明有難,我就能從北海出兵救援……”

袁心怡在北海和天津劃了道線,說道:“你可以直接從天津登陸,然後直逼北京,到時候以福王的名義,接管大明,以水泥路的方式,你完全可以以馬車運兵,旦日可達北京城下,你說是不是?”

朱由崧說道:“我並沒有這種想法,對於再來一次靖難之役,我並沒有興趣,當然若是讓我有機會成了漢光武帝,我倒也不會拒絕!”

朱由崧的意思很清楚,若是明朝不亂,他便不會出手,袁心怡心中不禁讚許,不來一次靖難之役,那是不希望因爲自己的野心而造成百姓的傷亡,漢光武帝那是重振漢室撥亂反正的中興之主,兩者自然不可混爲一談。

袁心怡點點頭說道:“若是我答應幫你,你打算讓我做什麼事情?”

朱由崧說道:“你覺得你能做什麼事情?管軍?主政?還是當個錦衣衛統領?”

袁心怡奇道:“你也搞錦衣衛?”

朱由崧笑道:“那是當然,錦衣衛可是我們老朱家的招牌,再說了,如今的東瀛局勢變化莫測,德川家康一副咄咄逼人,要滅亡豐臣家的樣子,等到豐臣家一滅亡,我們北海恐怕就很難安穩了,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這種道理,東瀛人也是明白的,因此我必須建設錦衣衛,對整個東瀛進行了解,否則很難應對現在的局勢!”

袁心怡笑道:“既然如此,我就當這個錦衣衛北鎮撫司指揮使了!”

朱由崧搖搖頭說道:“錦衣衛的名聲太差,要是突然建立這個組織,我怕在北海的那些人離心離德,就叫國家安全局吧,你就是國家安全局第一任局長,你看如何?”

袁心怡笑道:“你這個小傢伙,年紀不大,考慮得倒挺周全,倒像是個幾旬的老人家!”

朱由崧嬉笑道:“其實我就是千年老妖轉世,你信不信!”

二人嬉笑一會兒,袁心怡說道:“我們什麼時候出發?”

朱由崧笑道:“就是現在,我在離開王府的時候,已經告訴了母妃,說我要外出訪友,需要幾個月的時間纔會回來,讓她老人家不要擔心!”

袁心怡不禁奇怪了,說道:“王妃她還真答應了?”

朱由崧笑道:“母妃她瞭解我,自然就不會阻止我!”

袁心怡笑道:“你母妃倒也豁達,自己的兒子就這樣放養?就算是如此,現在我們還沒準備什麼,就要出發……”

朱由崧笑道:“不需要準備,看好吧!”

一個圓球迅速擴大,將二人吸入其中,然後沖天飛起,以人類不可見的速度直衝東方。

在廣袤靜謐的大洋深處,在冰冷黑暗的深海世界,卻仍然有一些特殊的地段,不斷地噴出濃重的黑色、白色或是黃褐色的熱液流體,隨後便被上層的極冷海水冷卻沉降到這些流體周圍,不知經過了多少歲月,結晶堆積,形成了一座座彷彿高爐一樣的煙囪。

這裡沒有其他生物,千萬年來除了那種能夠耐受高溫高壓的微生物和低級生物之外,從未有其他生物來訪,然而今天一隻黑色的圓球卻突然造訪,並且伸出與它提醒完全不相符的機械臂,在這機械臂上有一隻類似吸塵器的巨大吸收裝置,利用強大的水流,野蠻地將那些煙囪折斷,吸入其中。

這個圓球明顯是高科技產物,在明朝這個時代,擁有這種東西的也只有朱由崧一個人了,那些礦石被吸入之後,迅速被分離提純,不多時就從各個出口,吐出了各種金屬錠還有純淨的硫磷粉末。

朱由崧問道:“這次收穫如何?”

智腦嬌笑道:“有我出馬,收穫怎麼會小,這個礦牀原本就是一個富礦,主要礦物有金銀銅鐵鋅錳鉛鎳這些礦物,金錠不算多,只有三十噸,那是因爲整個地球的金礦含量都不算是太多,要開採金礦,還是外太空好,銀錠有四千噸,銅有八十萬噸,鐵錠一千萬噸,鋅錠三百二十萬噸,錳錠五百萬噸,鉛錠兩百萬噸,鎳錠五百萬噸,這些金屬錠,足夠你用上幾十年了!”

第九章 技術入股第四十六章 博弈(一)第九章 技術入股第一章 雨中秋第三章 傲慢選侍第十二章 擺鐘風波第十四章 南洋大戰(下)第十七章 北海擒龍(中)第五十章 博弈(五)第五十七章 建州葉赫第七章 議會政治(上)第四十四章 新武器的震撼(上)第三十三章 邊打仗邊整軍(下)第四十三章 炮灰對炮隊(下)第三十四章 清河阻擊(上)第三十二章 魏進忠的決意第三十二章 邊打仗邊整軍(上)第三十六章 道法憲法(上)第三十六章 君臣之間第六十九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六)第十一章 南洋劇變(中)第五十六章 股票漲了第四十七章 博弈(二)第七十二章 諸子重興(下)第七章 北海之變(上)第二章 智腦婉兒第四十二章 炮灰對炮灰(上)第五章 三皇炮錘第三十二章 魏進忠的決意第七十一章 諸子重興(中)第三十二章 邊打仗邊整軍(上)第九章 藩王改制第四十九章 暗潮洶涌(上)第八章 成婚第五章 三皇炮錘第五十五章 識時務的辦報人第十五章 馬六甲條約(上)第六十五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二)第五十八章 林丹汗的意圖第七十二章 諸子重興(下)第五十二章 博弈之結局第六十四章 就藩之議(下)第六章 君生我未生(下)第二十八章 來自女真的威脅第三十六章 道法憲法(上)第四十五章 改變的梃擊案第四十六章 博弈(一)第三十七章 新局面(上)第三十二章 魏進忠的決意第五十章 博弈(五)第十五章 馬六甲條約(上)第六十五章 福王就藩第五十九章 命犯桃花第五十二章 博弈之結局第四十五章 新武器的震撼(下)第四十四章 新武器的震撼(上)第十七章 鐵路佈局第二十二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上)第三十五章 開府建牙第四章 樞密院(上)第十四章 七夕乞巧第六十五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二)第七十四章 儒道之爭(中)第四十三章 炮灰對炮隊(下)第九章 技術入股第三十八章 王朝社會主義道路第十二章 擺鐘風波第五十五章 釜底抽薪(上)第六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二十八章 烽火連三月(上)第五十二章 山東變局(上)第八章 議會政治(中)第三十四章 機構改革第十六章 北海擒龍(上)第三章 朱家有女(下)第二十八章 七大恨(下)第五十九章 圖窮匕見(中)第四十三章 龐保入轂第三十五章 清河阻擊(下)第六十六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三)第五十一章 博弈(六)第五十五章 國家農場(下)第三十五章 進京面聖(中)第三十四章 清河阻擊(上)第二十章 喬家大院第二章 以權換稅(中)第三十三章 邊打仗邊整軍(下)第五十一章 暗流涌動(下)第四十一章 變故(下)第五十一章 暗流涌動(下)第四十八章 大漠上的合縱連橫(上)第四十一章 東林賤人(中)第二十二章 可怕的猜測第六十三章 揭竿而起(下)第二十五章 短命皇帝(終)第四十七章 軍力對比(下)第五十六章 釜底抽薪(中)第一章 雨中秋
第九章 技術入股第四十六章 博弈(一)第九章 技術入股第一章 雨中秋第三章 傲慢選侍第十二章 擺鐘風波第十四章 南洋大戰(下)第十七章 北海擒龍(中)第五十章 博弈(五)第五十七章 建州葉赫第七章 議會政治(上)第四十四章 新武器的震撼(上)第三十三章 邊打仗邊整軍(下)第四十三章 炮灰對炮隊(下)第三十四章 清河阻擊(上)第三十二章 魏進忠的決意第三十二章 邊打仗邊整軍(上)第三十六章 道法憲法(上)第三十六章 君臣之間第六十九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六)第十一章 南洋劇變(中)第五十六章 股票漲了第四十七章 博弈(二)第七十二章 諸子重興(下)第七章 北海之變(上)第二章 智腦婉兒第四十二章 炮灰對炮灰(上)第五章 三皇炮錘第三十二章 魏進忠的決意第七十一章 諸子重興(中)第三十二章 邊打仗邊整軍(上)第九章 藩王改制第四十九章 暗潮洶涌(上)第八章 成婚第五章 三皇炮錘第五十五章 識時務的辦報人第十五章 馬六甲條約(上)第六十五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二)第五十八章 林丹汗的意圖第七十二章 諸子重興(下)第五十二章 博弈之結局第六十四章 就藩之議(下)第六章 君生我未生(下)第二十八章 來自女真的威脅第三十六章 道法憲法(上)第四十五章 改變的梃擊案第四十六章 博弈(一)第三十七章 新局面(上)第三十二章 魏進忠的決意第五十章 博弈(五)第十五章 馬六甲條約(上)第六十五章 福王就藩第五十九章 命犯桃花第五十二章 博弈之結局第四十五章 新武器的震撼(下)第四十四章 新武器的震撼(上)第十七章 鐵路佈局第二十二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上)第三十五章 開府建牙第四章 樞密院(上)第十四章 七夕乞巧第六十五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二)第七十四章 儒道之爭(中)第四十三章 炮灰對炮隊(下)第九章 技術入股第三十八章 王朝社會主義道路第十二章 擺鐘風波第五十五章 釜底抽薪(上)第六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二十八章 烽火連三月(上)第五十二章 山東變局(上)第八章 議會政治(中)第三十四章 機構改革第十六章 北海擒龍(上)第三章 朱家有女(下)第二十八章 七大恨(下)第五十九章 圖窮匕見(中)第四十三章 龐保入轂第三十五章 清河阻擊(下)第六十六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三)第五十一章 博弈(六)第五十五章 國家農場(下)第三十五章 進京面聖(中)第三十四章 清河阻擊(上)第二十章 喬家大院第二章 以權換稅(中)第三十三章 邊打仗邊整軍(下)第五十一章 暗流涌動(下)第四十一章 變故(下)第五十一章 暗流涌動(下)第四十八章 大漠上的合縱連橫(上)第四十一章 東林賤人(中)第二十二章 可怕的猜測第六十三章 揭竿而起(下)第二十五章 短命皇帝(終)第四十七章 軍力對比(下)第五十六章 釜底抽薪(中)第一章 雨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