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東瀛來朝

無論是進士出身還是學士出身,實際上都是以學問選聘官員,至於直選在大明只有直選議員卻沒有直選官員,這也是爲什麼內閣不需要向議會負責,而議會也只有監督權力,卻沒有統屬權力。

實際上現在廢黜科舉,執行什麼直選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合理的,那樣的內閣和議會在第一階段只會成爲闊佬的俱樂部,而這些人上位之後,就會通過各種手段維護他們這個階層的利益,抵制那些下位者登上高位,而明朝極度完善的科舉制度,卻讓貧寒學子也有出頭之日,內閣卻仍然有一部分出身貧寒的人,可以爲底層的民衆說話。

朱由崧對於科舉並沒有任何歧視,就算是現代想要當官也不過是兩條路而已,第一條路是祖蔭世襲,第二條路則是考公務員,而明朝的科舉卻沒有世襲這種說法,要是你學問不夠,就算是皇子皇孫也別想進入進士行列當中,可以說明朝的科舉是極其完善並且相對公平的,至少比現在的公務員考試要公平得多。

科舉制度並沒有改動的必要,真正需要改動的是那些考覈的內容,四書五經雖然保證了公平,卻缺少了對人員實務的考察,當然這些都不過是一些細節,在憲法當中只是有了大略的提及。

大明朝新皇登基在永樂之後,基本上都是在北京進行,然而這次無論是老皇帝還是新皇帝都沒有北上的打算,這讓內閣有些擔憂,畢竟在南京同樣有一個六部,雖然沒有內閣,不過六部卻人員齊備,那些人很多都是經驗豐富的老臣,如果皇帝願意,隨時可以拋開他們重新建立一個內閣。

直到大明憲律草案通過,方從哲劉一燝他們纔算是放下心來,原本大明就是三京制,其中中都鳳陽並沒有什麼實權,只是皇家列祖列宗的所在之地,不過南北兩京卻都有個自己的六部官衙,不過按照憲律所言,皇帝將不干涉內閣政務,那麼就是說即使皇帝不在,他們仍然能夠行使治理國家的權力,而且沒有了皇權的掣肘,或許他們做起事情來會更加順暢。

金黃色的朝陽當中,一艘冒着白煙的蒸汽船在東海當中以帆船不曾有過的速度飛馳,看那輪船上的標誌,地球形狀上一隻藍色巨鯨正在遊弋,那是江南船運公司的得意之作“**號”,因爲大明皇家海軍的強勢,讓南洋、日本海、以及中國近海的海盜已經基本絕跡,這就讓海洋航運業開始了迅速的發展,不過在這上面江南商會卻比北方財團更快了一步,因爲地利和出海風俗的原因,他們迅速就發展起了從大明沿海到北海、朝鮮、南洋、日本甚至是印度的航線,並且配合海軍建立了大量的補給港口。

北方財閥反應也不慢,雖說是慢了一步,不過因爲新型船隻的出現,讓江南船運公司不得不跟北方財團合作,共享那些補給港口,而這艘就是使用了三漲蒸汽機的新型郵輪,正是因爲了有了這種航速達到十八節的遊輪,讓日本到南京的路程縮短到了兩三天。

這艘**號輪船原本是一艘專爲富豪設計在海上吃喝玩樂的遊輪,不過這次卻是用來接送各國藩屬的專用遊輪,因爲輪船並非屬於朝廷,而是屬於江南船運公司,因此是需要繳納乘費的,而鴻臚寺的經費被議會給掐住了,只能要求這些各國使臣自己繳納船費,當然這種可載百人設施豪華的遊輪船資自然不菲,但是你要是不來的話,那就是藐視大明威嚴,現在的大明朝海軍可是正磨刀霍霍,正想着找點事情來做呢,當然你可以不做這種船,乘坐自己國家那種小帆船過來,如果能掛得住面子的話。

船上的乘客主要是日本的使者,日本的使者實際上是分爲兩派,分別是德川家和豐臣家的使臣,如今日本天皇死後,這兩家也分別立國,不過德川家自稱爲東瀛國,而豐臣家則稱爲日本國,而這艘船上卻擁有兩家,或者說兩國的使臣,東瀛國使臣爲酒井忠世和本多忠刻,以及本多忠刻的新婚妻子德川千姬,而日本國的使臣則是毛利勝永和塙直之。

還在這兩國使臣雖說是各爲其主,不過在這個遊輪上卻相處的不錯,這讓船上的行人司官員省了不少事,不需要考慮勸架的事情。酒井忠世和毛利勝永他們的關係,其實也是反映出了現在日本兩大實力派之間的關係,四五年的戰爭,掏空了兩派的家底,也掏空了民間的力量。

如今的日本農田荒廢,百姓流離失所,戰爭讓很多人自願登上前往明朝的輪船,男的充當僱工和奴僕,日本人特有的忠誠、勤勞和忍耐,讓日本僱工在大明有價無市,而女子則前往大明內地和南洋充當妓女和奴婢,當然如果有技藝精湛的,也能夠受到追捧,雖說比不上那些秦淮花魁,那種東瀛風情卻也贏得了不少人的青睞。

然而這種戰爭、饑荒以及大規模的移民潮,讓日本的人口在五年之內銳減了五百萬,如果繼續打下去,國將不國,就是他們唯一的結局。因爲在兩國使臣在前往大明之前,就已經事先接觸過,兩國打算在大明新君登位之時,訂立新的合約,讓大明分別承認他們兩國的正統性,並且對兩國武器出口數額打成協議。

酒井忠世現在是德川幕府的老中,將他派出來可見德川家對這次和談的重視,畢竟豐臣家背靠大阪神戶良港,而且還擁有一支不小的船隊,雖說爭霸海權不夠,但是進行正常的貿易,購買糧食軍資是足夠了,而德川家的海上力量卻不強大,在豐臣家的封鎖之下,很難從海外弄到糧食。

酒井忠世現在已經是個五十多歲的老頭子了,不過因爲常年的軍旅生涯,身體卻極爲康健,一大早就出了船艙,在甲板上揮舞刀劍,在這種大型的遊輪上,空間很大,旅客可以自由地進行很多戶外活動。

“酒井君,好興致啊,一大早就出來練劍!”在毛利勝永看來,酒井忠世的劍術並不如何,德川家的人大部分都是家族出身,並不像他們這些武士一樣精通劍術,但是他們的謀略卻令人不能小看。

酒井忠世笑道:“老了,練劍,活動一下筋骨!否則再過幾年,恐怕連劍都拿不起來了!不過毛利君的興致也不錯啊,居然這麼早就醒來了,頗有古人聞雞起舞的風範,我還道昨天的宴會會讓你睡上一個上午呢!”

這艘**號上裝備了發電機,可以爲整個船艙提供照明和其他服務,因此晚上通常會有一些節目。

毛利勝永笑道:“每天早上都是這個時間起牀,都習慣了,說不得什麼‘聞雞起舞’,只是那些大明人都已經適應了這種作息習慣,聽說他們的京都都已經安裝上了這種照明的東西,不需要再使用汽燈馬燈之類的東西了!”

酒井忠世也不禁嘆道:“大明的繁華令人羨慕,大明的強大令人恐懼啊!”

毛利勝永走到船舷,那裡是不鏽鋼製成的欄杆,在朝陽之下閃閃發亮,不鏽鋼是鋼鐵公司的新產品,技術還不成熟,成本很高,能夠在船上用上這種鋼材,可見這艘船的豪華程度。

“好大的一艘船啊,而且完全使用鋼鐵,堅不可摧,如果再加上火炮的話,根本無人能敵,我們擁有這樣一艘船的話,也能夠像大明一樣遠洋南洋、天竺甚至是西洋了,只是用這樣一艘船用作載客,實在是太過奢侈了!”毛利勝永看着這艘全鋼船體的大船,不禁感嘆道。

酒井忠世搖搖頭說道:“這艘船不過是大明普通船隻的一艘,大明擁有無數這樣的船舶,聽說他們的戰艦更加強大!真不知道他們的戰艦是什麼樣子?”

隨着太陽升起,**號也駛達了東海,船上的船長向酒井忠世和毛利勝永他們通報了現在的狀況,他們馬上就能夠到達南京了。

通過入海口,進入長江,酒井忠世毛利勝永他們看到的是無數繁忙的蒸汽船隻,大大小小的在江面海面上穿梭來回,沿岸停泊的船隻更是一眼望不到邊,這讓這些日本人的心情都有些沉重。

而當他們看到那些停泊在港口的北海艦隊的海王級戰艦之時,那厚重的裝甲和長身管的火炮都令人驚懼不已。日本人不同於那些在你那樣混吃等死的土著,作爲一個跟中國人最像的民族,他們吸收了中國文化,同樣也有了中國人的上進心。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而在日本人的理解則是,天朝強國難道只有中國人能夠做到?

但是眼前的一切都讓他們感受到了大明的強大,酒井忠世輕輕吐了口氣,說道:“大明的強大,不在於一艘戰艦,而是在於他們能夠源源不斷地生產出這種強大的戰艦,並且設計出更強大的戰艦!這些都是我們天照子民做不到的!”

第三十一章 獻土百萬頃(上)第五十二章 圍堵與分裂(上)第三十三章 獻土百萬頃(下)第二十八章 七大恨(下)第二十二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上)第五十一章 博弈(六)第二十二章 可怕的猜測第十五章 高築牆廣積糧(下)第三十五章 清河阻擊(下)第七十一章 諸子重興(中)第四十五章 改變的梃擊案第五十章 暗潮洶涌(中)第五十一章 博弈(六)第十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上)第二十六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中)第三章 道法行第四十七章 博弈(二)第十六章 馬六甲條約(下)第二十七章 七大恨(中)第七十四章 儒道之爭(中)第四十二章 炮灰對炮灰(上)第四十章 變故(上)第二十九章 親征遼東(上)第五章 樞密院(中)第六章 兒子軍師第八章 君臣博弈第三十七章 道法憲法(下)第五十五章 國家農場(下)第五章 三皇炮錘第十八章 京中生變(下)第五十七章 魏進忠歸來第七章 新大陸第十三章 方氏長子第三十二章 獻土百萬頃(中)第四十一章 變故(下)第十三章 高築牆廣積糧(上)第十五章 馬六甲條約(上)第三十二章 獻土百萬頃(中)第六十九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六)第三十六章 君臣之間第二章 智腦婉兒第六十七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四)第二十章 喬家大院第二十二章 可怕的猜測第四十一章 邵氏後人第四十章 東林賤人(上)第六十八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五)第四十五章 改變的梃擊案第六十三章 就藩之議(中)第十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上)第二十八章 七大恨(下)第十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上)第二十一章 清荷驚變第九章 技術入股第五十七章 釜底抽薪(下)第五十四章 賺錢的股票第四十一章 變故(下)第一章 以權換稅(上)第十七章 京中生變(上)第三十四章 機構改革第二十五章 短命皇帝(終)第十四章 高築牆廣積糧(中)第四十九章 大漠上的合縱連橫(下)第十六章 馬六甲條約(下)第六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五十五章 國家農場(下)第四十八章 大漠上的合縱連橫(上)第五十章 博弈(五)第十五章 徐光啓的迷惑第三章 以權換稅(下)第六章 樞密院(下)第四十六章 百日大旱(上)第六十四章 就藩之議(下)第四十一章 邵氏後人第二十四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下)第七十章 諸子重興(上)第二十六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中)第五十四章 賺錢的股票第五十九章 圖窮匕見(中)第二十章 兄弟鬩於牆(中)第三十八章 王朝社會主義道路第二十二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上)第三十一章 獻土百萬頃(上)第六十四章 就藩之議(下)第四十章 東林賤人(上)第二十六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中)第二十一章 短命皇帝(上)第三十五章 清河阻擊(下)第十三章 南洋大戰(上)第十三章 高築牆廣積糧(上)第四十三章 炮灰對炮隊(下)第十三章 高築牆廣積糧(上)第二十八章 來自女真的威脅第十三章 南洋大戰(上)第七章 新大陸第六十二章 就藩之議(上)第三十一章 獻土百萬頃(上)第三十三章 獻土百萬頃(下)
第三十一章 獻土百萬頃(上)第五十二章 圍堵與分裂(上)第三十三章 獻土百萬頃(下)第二十八章 七大恨(下)第二十二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上)第五十一章 博弈(六)第二十二章 可怕的猜測第十五章 高築牆廣積糧(下)第三十五章 清河阻擊(下)第七十一章 諸子重興(中)第四十五章 改變的梃擊案第五十章 暗潮洶涌(中)第五十一章 博弈(六)第十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上)第二十六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中)第三章 道法行第四十七章 博弈(二)第十六章 馬六甲條約(下)第二十七章 七大恨(中)第七十四章 儒道之爭(中)第四十二章 炮灰對炮灰(上)第四十章 變故(上)第二十九章 親征遼東(上)第五章 樞密院(中)第六章 兒子軍師第八章 君臣博弈第三十七章 道法憲法(下)第五十五章 國家農場(下)第五章 三皇炮錘第十八章 京中生變(下)第五十七章 魏進忠歸來第七章 新大陸第十三章 方氏長子第三十二章 獻土百萬頃(中)第四十一章 變故(下)第十三章 高築牆廣積糧(上)第十五章 馬六甲條約(上)第三十二章 獻土百萬頃(中)第六十九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六)第三十六章 君臣之間第二章 智腦婉兒第六十七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四)第二十章 喬家大院第二十二章 可怕的猜測第四十一章 邵氏後人第四十章 東林賤人(上)第六十八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五)第四十五章 改變的梃擊案第六十三章 就藩之議(中)第十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上)第二十八章 七大恨(下)第十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上)第二十一章 清荷驚變第九章 技術入股第五十七章 釜底抽薪(下)第五十四章 賺錢的股票第四十一章 變故(下)第一章 以權換稅(上)第十七章 京中生變(上)第三十四章 機構改革第二十五章 短命皇帝(終)第十四章 高築牆廣積糧(中)第四十九章 大漠上的合縱連橫(下)第十六章 馬六甲條約(下)第六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五十五章 國家農場(下)第四十八章 大漠上的合縱連橫(上)第五十章 博弈(五)第十五章 徐光啓的迷惑第三章 以權換稅(下)第六章 樞密院(下)第四十六章 百日大旱(上)第六十四章 就藩之議(下)第四十一章 邵氏後人第二十四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下)第七十章 諸子重興(上)第二十六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中)第五十四章 賺錢的股票第五十九章 圖窮匕見(中)第二十章 兄弟鬩於牆(中)第三十八章 王朝社會主義道路第二十二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上)第三十一章 獻土百萬頃(上)第六十四章 就藩之議(下)第四十章 東林賤人(上)第二十六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中)第二十一章 短命皇帝(上)第三十五章 清河阻擊(下)第十三章 南洋大戰(上)第十三章 高築牆廣積糧(上)第四十三章 炮灰對炮隊(下)第十三章 高築牆廣積糧(上)第二十八章 來自女真的威脅第十三章 南洋大戰(上)第七章 新大陸第六十二章 就藩之議(上)第三十一章 獻土百萬頃(上)第三十三章 獻土百萬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