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徐鴻儒的野望

事實總是不怕辯駁的,李家找來的這位律師宋志義雖說是雄辯,不過面對王之寀的質問,他仍然無言以對,最後在陪審團的決定之下,王之寀判定李永芳犯叛國罪,凌遲處死。

對於李永芳,撫順的那些百姓可是恨之入骨的,恨不得生啖其肉,那天他們跟往常一樣出門做生意,卻橫遭慘禍,而李永芳卻因爲出賣他們成了那些女真奴酋眼中的紅人,甚至還給他配上了上百個包衣奴才,因此李永芳被執行凌遲的時候,那是萬人空巷,所有人都要看一看害得他們家破人亡的這個漢奸究竟是如何死法。

“李永芳,你看看我是誰?”此時一個人來到跪在行刑臺上的李永芳面前,說道:“你可還記得我?”

“李明生?”李永芳眼睛瞪得又圓又大,說道:“你怎麼可能……”

李明生冷笑道:“我的確是後金的探子,不過我也是國安局的人,早在五年前我就加入了國安局,五年前我兄弟的夜不收一支十幾騎的小隊,在遼**然消失,我一直懷疑那是女真人做的,而國安局的上峰正好需要有人進入女真充當細作,我也就藉着國安局的力量進入了赫圖阿拉,一支十幾騎精銳夜不收的失蹤,對於一個城池來說原本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夜不收培養起來不易,每個人都是大明精銳,但是在撫順卻從沒有這種記錄,而在女真我查訪了幾年,也毫無蹤跡,直到老奴努爾哈赤起兵,你……李永芳居然就是那個害死我兄弟的人,你沒想到吧?五年前的事情你也該付出代價了!”

李明生從懷裡取出幾個小瓷瓶,嘿嘿笑道:“這是江採萍醫生配置的傷藥,這就是我給你送行的禮物,保證讓你五六天都死不了!”

李明生看了看行刑的師傅,說道:“劊子手,你若是能讓他四天不死,我就給你一千兩銀子,之後每多一天多加一百兩,這也算是爲我的兄弟報仇了!”

“天理昭彰,輪迴報應!李永芳你這也是該死了!”從京城請來的行刑師父,看了看李明生說道:“這位軍爺,不需要一千兩,算你便宜的,五百兩,之後每過一天加五十兩,你看如何?”

李明生微微一笑,說道:“成交!”

劊子手將他背後的斬令拔了出來,若是平常人家被判了凌遲,罪犯家裡人請這行刑師父高擡貴手,他第一刀就會讓他斃命,不過對付李永芳這傢伙,他可不敢這樣枉法,周圍幾萬雙眼睛看着他呢,要是讓李永芳死得太輕鬆了,他自己恐怕就要死的很難看了!

最後沒片下一片肉來,旁邊的老百姓都會爭先恐後地去搶回家,這讓觀看行刑的朱由崧感覺不太舒服,雖然恨一個人都說“恨不得生啖其肉”,不過真遇到這種狀況,朱由崧胃裡還是有些泛酸。

等行刑完畢,遼東上的軍事行動基本上就算是結束了,草原上的蒙古部落在朱由崧軍隊逼迫和經濟蠶食之下,想必過不了多久,就會全部臣服,跟着自己有肉吃,自己亂跑挨槍炮,在這種情況之下,就算是林丹汗黃臺吉再怎麼逆天,想必也不會有什麼作爲。隨着內地對遼東和草原的建設,相比過不了多久,這些地方就能夠完全化爲大明的國土。

想到這裡,朱由崧突然想起黃臺吉的動作,這個黃臺吉倒是有些不**分,最近甚至通過一些手段從中原邀請工匠,可惜的是就憑那些工匠,就算是手藝再精湛,也不可能發展出什麼工業來的,更別所製造先進的步槍和火炮了,鎢鋼可不是他們隨隨便便就能夠煉出來的,後金太落後了,連基本的語言文字都沒有,還想要發展工業?

朱由崧也要求了阿敏不時進攻一下額圖阿拉附近的後金屬地,讓他們沒辦法安心發展下去,而在這個過程當中,阿敏的鑲藍旗,現在的皇協軍也跟他們原本的女真部族產生了仇恨,這樣阿敏也就不得不更加向大明靠攏,爲他們征戰。

半年下來,從夏天到冬天,阿敏對赫圖阿拉發動了幾次襲擊,他們完全瞭解後金的戰術,而且他們手裡的武器又遠比後金強大,再加上這些皇協軍當中有很多北海陸軍的教官,這些人一來能夠控制阿敏軍隊的局勢,讓這支軍隊真正成爲效忠他們大明的軍隊,二來則可以訓練阿敏的士兵,讓他們熟練掌握騎槍和火炮的使用方法,這讓後金屢屢吃虧。這讓阿敏興高采烈,算是狠狠地爲他父親出了一口氣。

黃臺吉幾次帶兵反擊,都被阿敏打了回來,不過阿敏卻發現黃臺吉的軍隊居然也有了槍支和火炮,等他們繳獲之後才發現,這些槍支使用的鋼材都是從大明購買而來的,大概是某些走私商人利令智昏賣給他們的,使用的還是黑**和鉛丸,不過因爲鋼材的質量好,槍管能夠承受的壓力大,威力也頗爲不錯,但是跟他們的騎槍相比就差遠了。

至於他們的火炮更不用說,也就是紅衣大炮的翻版,也就能夠直射,間瞄射擊是不用想了,威力和射程都沒辦法跟阿敏手中的75mm騎兵炮相比。

黃臺吉他們吃了大虧之後,連努爾哈赤都被氣得背過氣去,努爾哈赤原本就因爲被明朝逼得不敢露面,心裡窩了一股子火,在面對阿敏的報復,他直氣得吐出一口血來,嘴裡還叫着:“小雜碎!小雜碎,只恨當年沒有斬草除根!”

努爾哈赤原本就是性子暴虐之人,這下子可是被氣到了,整整半年都沒有從牀上爬起來。

吃了大虧之後,後金纔想起現在草原上還有一個能夠主持公道的地方,便嚮明朝的官府申訴,不過明朝官府明顯偏向阿敏,誰讓阿敏是皇協軍,而黃臺吉則是有前科的叛逆,當地官府甚至拿出了後金在犄角旮旯裡的祭天檄文“七大恨”,那當然是阿敏透露出來的,你那位父汗把這“七大恨”都弄出來了,你還想讓我們給你主持公道?

黃臺吉的使者被驅逐,回到赫圖阿拉之後,黃臺吉他們也都知道了明朝的態度,對於這種事情他們也無可奈何,實力不如人,說什麼都沒用,此時徐鴻儒站出來說道:“貝勒,或許我們可以聯絡一下林丹汗!”

黃臺吉他們連李永芳都交出去了,不過卻把徐鴻儒留了下來,黃臺吉知道如果自己想要發展自己的軍工,那麼就必須從明朝獲得技術和工匠,但是明朝人對他的封鎖讓他們根本沒辦法獲得這些東西,唯一的渠道也就只能是通過白蓮教來搞到這些東西,因此徐鴻儒在後金仍然是相當吃香。

“林丹汗?”黃臺吉皺了皺眉頭,說道:“如今我們當中相隔遼東、科爾沁,怎麼聯繫,況且聯繫他又有何用?”

徐鴻儒嘆道:“貝勒爺,難道你現在還沒有看出來嗎?漢人不斷地向遼東移民,這是要把遼東變成他們自己的土地,而我們卻只能三面被逼,根本沒有任何發展餘地,我們在這裡發展軍工,能夠比得上明朝幾萬萬人?明朝一座高爐的生鐵產量數萬噸,一座平爐鋼鐵日產量也超過了千噸,而這樣的平爐,在明朝的遵化、瓊州石碌都有,我們就算是能夠煉出鋼鐵來,還能夠跟他們相比不成?有了這麼多的鋼鐵,他們才能夠建造起鋼鐵的火車、鋼鐵的輪船,明朝已經不是我們能夠匹敵的了!大金如果想要再次馳騁疆場,最好就是向西向北,進入廣闊的大漠,想當年成吉思汗在西域也是滅國無數,我們大金擁有比蒙古人還要堅強的戰士,當年蒙古人做到的,爲什麼我們就不能做一做!”

雖然徐鴻儒說的有道理,不過舉族遷移,稍有不慎就會導致滅國之災,這讓他們不得不慎重考慮。

莽古爾泰也不禁說道:“老八,我覺得徐先生說得在理,聽說那裡至今仍然還有很多蒙古汗國,要是我們滅掉他們,然後組織起他們的工匠一起努力,未必就不能製造出更強大的槍支和火炮來!”

因爲明朝的強大,後金高層諸如莽古爾泰這些人也不再把漢人視爲低賤之人,反而對徐鴻儒頗爲禮遇,莽古爾泰的話卻突然讓徐鴻儒靈機一動,說道:“貝勒爺,我在明朝的時候曾經看過一本地理志,上面說西遊記上面的天竺國,現在就是被那些蒙古人佔領着,如果我們能夠向西進入西域,然後南下就能夠到達那裡,那裡不但有着可以煉出烏茲鋼的礦石,而且還有廣袤的耕地,比明朝的耕地還要多,那裡的人數衆多,卻軟弱散漫,最容易被征服不過了,歷史上幾次被人滅國,如果我們掌握了這個國家,再利用當地的這些資源,製造出足夠的鋼鐵和火炮,未必就不能反攻明朝,到時候向西繼續征伐,建立一個比成吉思汗時期更強大的國家也未嘗不可能!”

第三十四章 進京面聖(上)第一章 雨中秋第六十三章 就藩之議(中)第二十九章 親征遼東(上)第四十二章 炮灰對炮灰(上)第五十六章 釜底抽薪(中)第五十五章 識時務的辦報人第四十三章 炮灰對炮隊(下)第六十五章 福王就藩第四十八章 百日大旱(下)第二十四章 恐怖產能第二十五章 短命皇帝(終)第六十三章 揭竿而起(下)第九章 藩王改制第四十四章 不是人間富貴花第七十一章 諸子重興(中)第三十五章 開府建牙第三十六章 君臣之間第二十三章 合作聯姻第五十八章 圖窮匕見(上)第五十六章 釜底抽薪(中)第十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上)第五十七章 建州葉赫第二十三章 短命皇帝(下)第十四章 七夕乞巧第三十三章 獻土百萬頃(下)第三十三章 邊打仗邊整軍(下)第三十二章 邊打仗邊整軍(上)第三十三章 獻土百萬頃(下)第十二章 南洋劇變(下)第四十五章 改變的梃擊案第三十一章 親征遼東(下)第一章 福王世子第五十二章 博弈之結局第五十四章 山東變局(下)第二十一章 短命皇帝(上)第四十七章 軍力對比(下)第五十七章 建州葉赫第六十九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六)第十二章 擺鐘風波第三十三章 北海攻略第二十四章 恐怖產能第十五章 高築牆廣積糧(下)第五十五章 識時務的辦報人第一章 朱家有女(上)第三十章 烽火連三月(下)第九章 議會政治(下)第二十三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中)第二十五章 短命皇帝(終)第二十四章 恐怖產能第三十五章 清河阻擊(下)第五十八章 圖窮匕見(上)第四章 東瀛來朝第四十九章 博弈(四)第五十三章 山東變局(中)第六十五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二)第九章 技術入股第二十四章 恐怖產能第四十二章 炮灰對炮灰(上)第二十章 臘月宮變(下)第三十二章 魏進忠的決意第五章 樞密院(中)第四十四章 不是人間富貴花第七章 議會政治(上)第三十七章 新局面(上)第十五章 高築牆廣積糧(下)第四十一章 變故(下)第五十二章 博弈之結局第六十五章 福王就藩第三十八章 王朝社會主義道路第五十章 騎兵武器(上)第二十五章 混血老唐第六十六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三)第二十四章 短命皇帝(續)第一章 朱家有女(上)第二十三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中)第二十九章 烽火連三月(中)第六章 樞密院(下)第五十三章 倒黴的人第一章 朱家有女(上)第五章 樞密院(中)第六十三章 就藩之議(中)第三十七章 道法憲法(下)第五十四章 賺錢的股票第四十九章 暗潮洶涌(上)第四章 東瀛來朝第五章 三皇炮錘第四十九章 暗潮洶涌(上)第三十八章 王朝社會主義道路第九章 北海之變(下)第五十二章 山東變局(上)第九章 北海之變(下)第五十八章 林丹汗的意圖第五十章 暗潮洶涌(中)第十五章 馬六甲條約(上)第六章 樞密院(下)第一章 以權換稅(上)第四十七章 軍力對比(下)第四十七章 百日大旱(中)第五十四章 山東變局(下)
第三十四章 進京面聖(上)第一章 雨中秋第六十三章 就藩之議(中)第二十九章 親征遼東(上)第四十二章 炮灰對炮灰(上)第五十六章 釜底抽薪(中)第五十五章 識時務的辦報人第四十三章 炮灰對炮隊(下)第六十五章 福王就藩第四十八章 百日大旱(下)第二十四章 恐怖產能第二十五章 短命皇帝(終)第六十三章 揭竿而起(下)第九章 藩王改制第四十四章 不是人間富貴花第七十一章 諸子重興(中)第三十五章 開府建牙第三十六章 君臣之間第二十三章 合作聯姻第五十八章 圖窮匕見(上)第五十六章 釜底抽薪(中)第十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上)第五十七章 建州葉赫第二十三章 短命皇帝(下)第十四章 七夕乞巧第三十三章 獻土百萬頃(下)第三十三章 邊打仗邊整軍(下)第三十二章 邊打仗邊整軍(上)第三十三章 獻土百萬頃(下)第十二章 南洋劇變(下)第四十五章 改變的梃擊案第三十一章 親征遼東(下)第一章 福王世子第五十二章 博弈之結局第五十四章 山東變局(下)第二十一章 短命皇帝(上)第四十七章 軍力對比(下)第五十七章 建州葉赫第六十九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六)第十二章 擺鐘風波第三十三章 北海攻略第二十四章 恐怖產能第十五章 高築牆廣積糧(下)第五十五章 識時務的辦報人第一章 朱家有女(上)第三十章 烽火連三月(下)第九章 議會政治(下)第二十三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中)第二十五章 短命皇帝(終)第二十四章 恐怖產能第三十五章 清河阻擊(下)第五十八章 圖窮匕見(上)第四章 東瀛來朝第四十九章 博弈(四)第五十三章 山東變局(中)第六十五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二)第九章 技術入股第二十四章 恐怖產能第四十二章 炮灰對炮灰(上)第二十章 臘月宮變(下)第三十二章 魏進忠的決意第五章 樞密院(中)第四十四章 不是人間富貴花第七章 議會政治(上)第三十七章 新局面(上)第十五章 高築牆廣積糧(下)第四十一章 變故(下)第五十二章 博弈之結局第六十五章 福王就藩第三十八章 王朝社會主義道路第五十章 騎兵武器(上)第二十五章 混血老唐第六十六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三)第二十四章 短命皇帝(續)第一章 朱家有女(上)第二十三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中)第二十九章 烽火連三月(中)第六章 樞密院(下)第五十三章 倒黴的人第一章 朱家有女(上)第五章 樞密院(中)第六十三章 就藩之議(中)第三十七章 道法憲法(下)第五十四章 賺錢的股票第四十九章 暗潮洶涌(上)第四章 東瀛來朝第五章 三皇炮錘第四十九章 暗潮洶涌(上)第三十八章 王朝社會主義道路第九章 北海之變(下)第五十二章 山東變局(上)第九章 北海之變(下)第五十八章 林丹汗的意圖第五十章 暗潮洶涌(中)第十五章 馬六甲條約(上)第六章 樞密院(下)第一章 以權換稅(上)第四十七章 軍力對比(下)第四十七章 百日大旱(中)第五十四章 山東變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