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新局面(上)

現在朱由崧有些明白,爲什麼萬曆帝、天啓和崇禎皇帝,會那麼厭惡東林黨了,光宗若不是死得早,恐怕也得走上他兒子的老路。

對於一個君主來說,臣子分爲兩種,一種是可以爲自己分憂的,一種是可以爲國家分憂的,也就是民間所說的弄臣和忠臣,而東林黨這兩種都不是,他們理念雖然是爲國分憂,實際上卻從沒有做出一點對國家有益的事情,反而不斷的破壞其他人的功績,朱由崧的聯合礦業在他們手中,不到一年就垮得差不多了。

這些人做事沒什麼本事,撈錢卻一點不比別人差,而且自詡清流,從來不會逢迎君主,這樣的人留着他們做什麼?

萬曆帝說道:“要真是我過濾就好了,你皇爺爺雖然不曾出宮,卻也知道天下百姓之苦,鹽稅不繼,商稅不收,朝廷只能將歲入寄託在農稅上,可是那些官紳大戶佔有大多數土地,卻不用納糧,土地貧瘠稀少卻要年年交稅,百姓朝廷都窮得叮噹響,只有中間那些大戶吃得腦滿腸肥,這些事情朕都清楚。如今的大明已經到了不得不變的地步,皇爺爺心有餘而力不足,已經無力改變。”

“大明是一個縉紳大戶爲基幹構成的國家,他們組織起來的力量太過強大,你太子大伯軟弱之輩,你父親也是平庸之徒,其他人更是沒辦法擔起這大明的國柄,在我看來,只有你能夠能擔重任,你雖然膽大妄爲,不過大明需要不是守成之君,無論你是李世民,還是隋煬帝,大明都必須要有一個改革開創的君主!”

說到這裡,朱由崧聽得心驚膽戰,說道:“皇爺爺,您可是早就立了太子,連校皇兄皇太孫的位子都定下來了!你現在再想改變主意,那可是把我架在火爐上烤啊!”

萬曆帝說道:“這個我自然知道,不過最近事情又發生了一點變化,否則我也不會召你進京!”

朱由崧不禁驚奇了,說道:“會有什麼變化?居然能夠影響到我們大明的皇位傳承?”

萬曆帝冷笑道:“自然是太子,自從福王之藩、校兒被立爲皇太孫之後,太子自以爲萬事大吉,之後縱情酒色,他身子本來就弱,像他這般縱慾不知節制,身子自然就被掏空了,之後居然還有一個叫李可灼的傢伙,給他進獻紅丸良藥,卻不知道那紅丸原本就是鉛汞之物練成,當年嘉靖皇爺就是被這些仙藥毒死,他居然還敢用這些藥物,我曾派成敬去慈慶宮宣旨收繳此物,卻不想他百般阻撓,甚至還發動朝臣與我對抗,真是不知死活!”

朱由崧不禁一愣,紅丸案原本是在萬曆帝時候,太子朱常洛即位之後才發生的事情,這位朱常洛倒是頗有些當年隆慶帝的味道,當政之後,便將一干朝政付與朝臣打理,自己在內宮當中辛勤耕耘,縱情酒色,他身子原本就不好,又縱慾無度,結果弄到後來面對美人,也是有心無力,不得不借重藥物,那個李可灼進獻紅丸之後,朱常洛服用之後,大感精神,大呼“忠臣!”,卻沒想到就是他的忠臣進獻的紅丸,讓他只當了29天的皇帝,就一命嗚呼。

原本朱常洛在萬曆帝在位時期一直都是戰戰兢兢,但是因爲朱由崧的原因,皇族內的關係有所緩和,福王就藩之後,萬曆帝原本倒也死了心,不再糾纏於立嗣之事,也不再對朱常洛過多苛求。

這反倒是讓朱常洛原形畢露,早早就開始了他的辛勤耕耘,此時他的身體還不像幾年後那麼弱,卻也擋不住那種糜爛的日子,萬曆帝也想要約束於他,不過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過貫了逍遙日子,就再也不願意受萬曆帝約束。

爲了在朝中擁有自己的勢力,不再受萬曆帝約束,朱常洛居然趁着萬曆帝打壓東林黨期間,將大量的東林黨人收歸己用,來與皇帝對抗。萬曆帝老謀深算,區區一個朱常洛豈會是他的對手,這次萬曆帝召朱由崧進京,一來是爲了北海之事,二來恐怕更是爲了對付朱常洛。

聽到萬曆帝的話,朱由崧道:“皇爺爺,你打算要怎麼辦?”

萬曆帝笑道:“要說這北海,便是你打下來的,我便封你爲北海王,北海所有軍政大事,便都由你統領,你看如何?”

朱由崧苦笑了,說道:“這怎麼可能呢?那北海這不就成了我的封地了嗎?除了洪武朝只是,我們大明可沒有真正的擁有封地的藩王啊!要是在朝堂上這麼一說,我可就要被架在火上烤了!”

萬曆帝嘿嘿笑道:“這北海,就算是我設立州縣,派出什麼官員去管理,恐怕仍然是虛有其名,對北海並無絲毫轄制之力,我反倒是要爲他們發放俸祿,這等賠本買賣,我怎麼回去做?反倒是不如直接把北海扔給你,不過你每年要爲我上供千萬兩白銀的稅賦,你看如何?”

“千萬兩稅賦,皇爺爺,我看你這也太黑了,整個大明一年的歲入,也不過如此吧!”實際上每年拿出一千萬兩白銀,對朱由崧並不難,而且只進不出,對於北海的經濟也不算是好事,只是這樣輕易答應的話,難保萬曆帝不會得寸進尺。

萬曆帝笑道:“我可是知道,這千萬兩的稅賦,對你們來說,不過是小菜一碟,按照十五稅一的稅率,你們北海哪年不是有二三千萬兩的白銀進項,我不過要一半而已,而且我還可以分出一部分向北海購買鐵路和火車,讓你們也賺一筆,你們看如何?”

朱由崧不禁微微一笑,沒想到自己這位皇爺爺也懂得**購買拉動經濟發展的手段,他們北海現在能夠這樣繁華,主要就是靠着出口,若是能夠讓自己手上的白銀流動起來,倒也是一件好事。

朱由崧說道:“這倒是件好事!行了,我答應了!”

萬曆帝不禁苦笑道:“若不是我沒辦法,也不會向你們這些小輩要錢,若是你這能做到這一點,等我百年之後,便讓你坐上我這個龍椅!”

朱由崧只是一笑,並沒有當真,這皇帝也是人,而且是最善變的人,你要是把他的承諾當真肆意妄爲,那可就真是沒頭腦了。

“皇爺爺,我可沒有當皇帝的想法!”

萬曆帝笑道:“你雖然沒有當皇帝的做法,行事雖然高明,卻從來沒有輕重,恐怕除了我,也沒有哪個帝王能夠容得下你的所作所爲。駱思恭,帶枷具過來!”

駱思恭原本就在旁邊,拿出一副描金枷具,對朱由崧說道:“小王爺,請吧!”

朱由崧說道:“皇爺爺,你可別戲弄我,這是要做什麼?”

萬曆帝道:“我可沒有戲弄你,若你不答應我日後接掌皇位,以你的性子,必然觸怒帝王,到時你反倒是難逃性命之禍,反不如現在我直接將你打入錦衣衛大牢,讓你消停消停,好保住你的性命!”

朱由崧苦笑道:“皇爺爺,你不就是想借我來對付太子一黨的人嗎?我答應就是,何必如此?”

萬曆帝搖搖頭說道:“你若是這般想,也罷,不過你雖然可以爲北海王,不過最近這段日子,你不能前往北海,你需在朝中爲我做些事情。我知道,你曾說過,明年京畿山東之地三月到六月將會有百日大旱,此事可準?”

朱由崧奇道:“皇爺爺,你連這種事情都知道?”

自己可是隻是在北海會上說過這件事情,卻沒想到居然已經傳到萬曆帝耳中,這大明的錦衣衛還真是神通廣大,自己可是沒有說給馬如蛟聽,卻沒想到自己身邊還有眼線。

萬曆帝笑道:“我自然知道,你只管說此事可準?”

朱由崧說道:“那是當然,我的天氣預報可不是什麼裝神弄鬼,那是歷史……不對,那是先進的儀器測量出來的,這次絕對是準的!”

萬曆帝笑道:“那就好!”

萬曆帝嘴角露出一絲神秘的微笑。

臘月二十,原本很少上朝的萬曆皇帝,卻召集衆臣在剛剛修起的建極殿當中舉行朝會,皇帝舉行朝會,百官們自然是早早就來到了偏殿,等待皇帝召見。

趙南星此時已然是東林黨當中在朝中的中流砥柱,不同於其他東林黨的作爲,趙南星卻是一個務實之人,面對來自皇帝的打壓,他卻絲毫沒有反擊的意思,任由一些東林官員被人藉機擼下去,反而會同一些志同道合之人,專注於國計民生。

趙南星自然有他的政治理念,在他看來如今的東林黨,並不是他心中完美的政治隊伍,這次正好藉着現在的劣勢,剔除一些東林黨中的毒瘤。

李汝華來到趙南星身邊,說道:“夢白,你說皇上爲什麼要在這建極殿召見衆臣?難不成是太子之事,又有反覆?”

建極殿原本就是冊立太子皇后之事,皇帝在此受賀,此時皇帝在此召見衆臣,也難怪李汝華如此懷疑!

第十八章 徐光啓的聖人夢第二十九章 烽火連三月(中)第六十六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三)第五十九章 命犯桃花第七章 北海之變(上)第三章 傲慢選侍第二十三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中)第七十章 諸子重興(上)第七十章 諸子重興(上)第四十三章 炮灰對炮隊(下)第二十章 兄弟鬩於牆(中)第五十二章 山東變局(上)第十九章 臘月宮變(上)第三十四章 機構改革第四十八章 大漠上的合縱連橫(上)第三十九章 教育計劃第十六章 北海擒龍(上)第六十四章 就藩之議(下)第三十六章 道法憲法(上)第三十六章 君臣之間第四十七章 百日大旱(中)第六十章 福王情敵第二十五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上)第六章 兒子軍師第三十八章 威逼(上)第四十七章 博弈(二)第五十六章 徐鴻儒的野望第三十三章 獻土百萬頃(下)第八章 議會政治(中)第四章 樞密院(上)第一章 以權換稅(上)第三十三章 北海攻略第六十八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五)第一章 朱家有女(上)第六十二章 揭竿而起(中)第三章 朱家有女(下)第八章 北海之變(中)第五十三章 山東變局(中)第六十二章 揭竿而起(中)第四章 我恨君生遲(上)第四十三章 龐保入轂第三十八章 王朝社會主義道路第二章 智腦婉兒第三十一章 對日本的縱橫捭闔第十八章 北海擒龍(下)第五十四章 山東變局(下)第四章 我恨君生遲(上)第二十七章 七大恨(中)第五章 我恨君生遲(中)第五十六章 股票漲了第四章 樞密院(上)第五十八章 面試與遇刺第五十五章 識時務的辦報人第四章 東瀛來朝第六十七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四)第六十四章 就藩之議(下)第五十二章 博弈之結局第九章 北海之變(下)第二十一章 清荷驚變第五十五章 釜底抽薪(上)第三十三章 邊打仗邊整軍(下)第四十九章 暗潮洶涌(上)第四章 樞密院(上)第七章 議會政治(上)第二十一章 兄弟鬩於牆(下)第九章 技術入股第二十五章 短命皇帝(終)第二十五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上)第五十三章 山東變局(中)第四十章 東林賤人(上)第十六章 馬六甲條約(下)第九章 技術入股第二十四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下)第二十五章 短命皇帝(終)第五十六章 徐鴻儒的野望第四十章 福王的成長第六十三章 揭竿而起(下)第八章 成婚第十七章 京中生變(上)第五十六章 釜底抽薪(中)第十六章 北海擒龍(上)第二十六章 七大恨(上)第五十五章 國家農場(下)第五十九章 命犯桃花第十九章 兄弟鬩於牆(上)第十三章 高築牆廣積糧(上)第九章 議會政治(下)第二十四章 恐怖產能第六章 樞密院(下)第二十六章 老唐當官第七十章 諸子重興(上)第四十六章 戰力對比(上)第五十三章 圍堵和分裂(下)第三十一章 親征遼東(下)第三十章 烽火連三月(下)第四章 我恨君生遲(上)第五章 樞密院(中)第四十章 東林賤人(上)第六章 兒子軍師第三十七章 新局面(上)
第十八章 徐光啓的聖人夢第二十九章 烽火連三月(中)第六十六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三)第五十九章 命犯桃花第七章 北海之變(上)第三章 傲慢選侍第二十三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中)第七十章 諸子重興(上)第七十章 諸子重興(上)第四十三章 炮灰對炮隊(下)第二十章 兄弟鬩於牆(中)第五十二章 山東變局(上)第十九章 臘月宮變(上)第三十四章 機構改革第四十八章 大漠上的合縱連橫(上)第三十九章 教育計劃第十六章 北海擒龍(上)第六十四章 就藩之議(下)第三十六章 道法憲法(上)第三十六章 君臣之間第四十七章 百日大旱(中)第六十章 福王情敵第二十五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上)第六章 兒子軍師第三十八章 威逼(上)第四十七章 博弈(二)第五十六章 徐鴻儒的野望第三十三章 獻土百萬頃(下)第八章 議會政治(中)第四章 樞密院(上)第一章 以權換稅(上)第三十三章 北海攻略第六十八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五)第一章 朱家有女(上)第六十二章 揭竿而起(中)第三章 朱家有女(下)第八章 北海之變(中)第五十三章 山東變局(中)第六十二章 揭竿而起(中)第四章 我恨君生遲(上)第四十三章 龐保入轂第三十八章 王朝社會主義道路第二章 智腦婉兒第三十一章 對日本的縱橫捭闔第十八章 北海擒龍(下)第五十四章 山東變局(下)第四章 我恨君生遲(上)第二十七章 七大恨(中)第五章 我恨君生遲(中)第五十六章 股票漲了第四章 樞密院(上)第五十八章 面試與遇刺第五十五章 識時務的辦報人第四章 東瀛來朝第六十七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四)第六十四章 就藩之議(下)第五十二章 博弈之結局第九章 北海之變(下)第二十一章 清荷驚變第五十五章 釜底抽薪(上)第三十三章 邊打仗邊整軍(下)第四十九章 暗潮洶涌(上)第四章 樞密院(上)第七章 議會政治(上)第二十一章 兄弟鬩於牆(下)第九章 技術入股第二十五章 短命皇帝(終)第二十五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上)第五十三章 山東變局(中)第四十章 東林賤人(上)第十六章 馬六甲條約(下)第九章 技術入股第二十四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下)第二十五章 短命皇帝(終)第五十六章 徐鴻儒的野望第四十章 福王的成長第六十三章 揭竿而起(下)第八章 成婚第十七章 京中生變(上)第五十六章 釜底抽薪(中)第十六章 北海擒龍(上)第二十六章 七大恨(上)第五十五章 國家農場(下)第五十九章 命犯桃花第十九章 兄弟鬩於牆(上)第十三章 高築牆廣積糧(上)第九章 議會政治(下)第二十四章 恐怖產能第六章 樞密院(下)第二十六章 老唐當官第七十章 諸子重興(上)第四十六章 戰力對比(上)第五十三章 圍堵和分裂(下)第三十一章 親征遼東(下)第三十章 烽火連三月(下)第四章 我恨君生遲(上)第五章 樞密院(中)第四十章 東林賤人(上)第六章 兒子軍師第三十七章 新局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