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雨中秋

煙籠寒水月籠沙,似乎南京江面上總是充斥着柔媚曖昧的味道,然而就在這深秋的晚上,淅淅瀝瀝的秋雨當中,一艘與南京江面格格不入的戰船駛入了南京港中,南京港是一個繁忙的港口,周圍停泊着一艘艘的大小船隻,但是跟這艘船隻一比,卻都小了一圈,那伸出來的長長的炮管彷彿是來自遠古的猙獰野獸,而後面跟着的一艘艘炮艦,更是讓這支艦隊顯得無可抵擋。

這就是大明皇家海軍的北海艦隊,是朱由崧建設軍隊的老底子,雖然徐振昌以及一批精銳被派到了南洋,不過北海被遷移到威海衛之後,就成了一支試驗新戰艦的艦隊,因此利用這些新戰艦也建立了一隻相當龐大的海軍隊伍,北海艦隊司令就是他老丈人顏思齊,不過因爲顏思齊的身體問題,北海艦隊的事務大部分由陳衷紀吹,此時顏思齊爲了保證朱由崧的安全,派遣了北海艦隊前來護航,威海不但是北海艦隊的海軍基地,更是如今中國興建的造船基地,他們這十幾艘戰艦都是一千二百噸級的海王級戰艦。

現在對於大明造船工業來說,一千噸級的船隻已經算不上什麼鉅艦了,海軍已經裝備了十幾艘這種級別的戰艦,甚至開始建造更強大的兩千五百噸級的超級戰艦,而造船廠剛剛推出的向海商開放的武裝商船,同樣也是一千噸級的,只不過火炮數量和火炮口徑都被減小了,不過相比歐洲人的商船可是強多了,即使歐洲國家的戰艦也很少有這種千噸級的。

正是因爲朱由崧的原因,大明纔有了這樣龐大的艦隊,大明才能夠將南洋佔據,讓整個東南亞成爲了大明帝國的後院,而南洋艦隊的下一步行動,就是要對澳洲下手了,畢竟澳洲這個羊毛國家和礦石國家可不能落到別人。澳洲那些高品位的鐵礦石,可不是大明國內的鐵礦能夠相比的,有了這些礦石,大明的工業纔會迎來新一輪的發展。

“轟!”前方突然傳來一聲炮響,朱由崧不禁一愣,在南京怎麼會有人開炮,炮聲一響,顏思齊陳衷紀也都紛紛衝船艙裡出來了,顏思齊說道:“這是怎麼回事?”

“報,前方一艘海王級戰艦艦長楊天生因爲遇到南京衛戍部隊的戰艦挑釁,因此開炮示威!”

聽到這話,顏思齊不禁怒道:“混賬東西,他以爲這裡還是北海南洋的海面上,居然敢開炮!”

楊天生算是他們的老兄弟,不過因爲被李旦矇蔽,不得不進入北海艦隊這樣的二線部隊,不過這些日子一來是因爲年紀大了,二來則是因爲生活安逸,性子卻平和了很多,朱由崧也沒想到現在他居然不分青紅皁白,就開炮射擊。

朱由崧搖搖頭說道:“岳父不必生氣,楊天生應該不會這麼魯莽,其中必有什麼隱情!馬上通知楊天生,讓他仔細交代一下情況!”

如今明朝的大型船隻上都已經安裝了無線電通訊設備,很快楊天生就發回了申辯電文,朱由崧取過電文看完之後,不禁冷笑道:“好一個南京衛戍水師,大明朝居然還有敢跟我們皇家海軍扳腕子的人物,這個馬天武是誰?”

身邊的袁心怡馬上說道:“馬天武是如今的太子選侍馬敏兒的兄長,通過馬敏兒的關係,進入了皇家海軍大學,成績不怎麼出衆,不過還算是順利畢業了,之後並未加入皇家海軍艦隊,反而加入了地方衛戍軍隊,成爲了一個巡查走私負責南京水上防務的南京水師的司令。”

顏思齊奇道:“殿下,楊天生究竟說了什麼?跟馬天武有什麼關係?”

朱由崧冷笑道:“這個馬天武居然要讓我們的軍艦停下來,還想上艦檢查,什麼時候我們皇家海軍的事情能讓地方衛戍軍隊管了,這個傢伙還真是不知天高地厚!馬上給我回電,楊天生要打就直接打沉了,鳴炮示威就能夠嚇住人了嗎?告訴他,立刻將這個馬天武拿下,如果再有人挑釁,直接擊沉了了事!”

袁心怡皺了皺眉頭,說道:“殿下,看來南京局勢有些微妙,而且現在正是太子殿下馬上要登基的時刻,如果搞出了什麼事情,會不會讓太子殿下不滿?”

朱由崧搖搖頭說道:“不用顧忌,我跟父王父子一體,不是什麼人都能夠離間的!如果誰敢玩幺蛾子,我不介意讓他們消失!”

朱由崧說出這句話來,衆人都不禁一凜,如今大明最有權勢的不是萬曆皇帝,也不是即將登上皇位的朱常洵,而是朱由崧,朱由崧通過權力交換的手段,讓內閣、議會和軍隊都成了他的支持者,朱常洵雖然登上了皇位,不過樞密院仍然控制在朱由崧手裡,那麼朱常洵就仍然是一個無權無勢的皇帝,或者說只有通過朱由崧才能夠行使他的權力。

不過朱由崧自然不希望跟自己的父王起衝突,畢竟這些年來他跟朱常洵的父子之情也非虛假。

馬天武的小船哪裡是朱由崧的海戰戰艦的對手,很快就被逼得束手就擒,朱由崧也懶得發落他們,直接扔到船艙裡不管了。

朱由崧剛下船前往萬曆帝和鄭皇后的寢宮請安,按照原本的歷史,萬曆帝因爲後金前方的戰事失利,努爾哈赤囂張地折騰,讓他心力交瘁,在今年夏天就去世了,不過現在看來面色仍然不錯,而鄭太后的年紀原本就小,如今得償所願當上了皇后,二人也能夠完成“生則同衾死則同穴”的誓言,心情舒暢之下,紅光滿面,顯得精神奕奕。

萬曆帝笑道:“崧兒,都道是開國容易,中興難當,卻沒想到你卻能夠在大明朝二百多年之時,還完成了這等功勳!”

朱由崧笑道:“不過是皇爺爺的支持,列祖列宗的護佑,再加上將士用命器械精銳所致,我倒是沒多大的功勞!”

萬曆帝點了點頭說道:“不居功也好,如今這宮裡也是亂七八糟的,你回來之後也要小心一點!”

朱由崧似乎聽出了萬曆帝話中有話,正要問些什麼,卻沒想到萬曆帝也不想多說直接說道:“好了,你連夜回來,舟車勞頓,想必也累了,見過你父皇母妃之後,你就先回去休息吧!”

見到朱常洵之後,朱常洵自然是非常高興的,如今的朱由崧已經長得高大英俊,英武不凡,正是因爲有了這個兒子,纔會讓他得到了這個原本無緣的皇位,而且隨着朱由崧在北方的大勝以及大明經濟的發展財政狀況的改良,朱常洵的地位也日漸穩固。

然而看到馬敏兒之後,他卻不禁有些發愁,沒想到朱由崧剛剛回來就受到了馬敏兒的兄長馬天武的挑釁,而自己現在的這個兒子已經不是小孩子了,在北方歷練之後,居然也變得雷厲風行殺伐果斷,看到馬天武的挑釁,居然直接將其抓了起來。

“崧兒,這馬天武畢竟是愛妃的兄長,你能不能先將他放了!”

朱由崧笑道:“這個自然可以,不過馬天武目無長官,違反軍紀,當受軍事法庭的審判!”

“哼!”此時馬敏兒卻冷笑道:“我兄長身負保衛皇城的責任,怎麼就目無法紀了?”

朱由崧仍然平和地說道:“很簡單,大明皇家海軍那是我國正規的海軍力量,而馬天武不過是一個衛戍部隊,不過是負責緝盜治安的預備部隊,居然就敢挑釁我等正規軍隊,豈不是目無長官,違反軍紀?”

馬敏兒不依不饒說道:“兄長雖然是衛戍部隊,卻也是南京的衛戍部隊,負責保衛南京安全,自然要比普通軍隊更精銳,更有權力,不過是喝斥了幾個海匪,那又如何?”

朱由崧眼睛一眯,說道:“南京防務自然是正規的京營來負責,什麼時候輪到那幾個烏合之衆了?馬貴妃?父王還未登基,你有什麼資格成爲貴妃,他們之前曾經是海匪,不過也是在南洋大戰當中,爲我大明開疆拓土的功臣,如果我再聽到什麼事情,別怪我直接將最高法院的傳票送到宮裡來,別忘了現在我還是大明監國!”

“你……”

朱由崧的話,讓馬敏兒驚怒交加,她沒想到朱由崧在朱常洵面前居然也這樣的囂張,卻也讓朱常洵心裡有些不高興了,他直接說道:“愛妃,你們都別吵了,崧兒剛剛回來,也累了,就先讓他回去吧!”

朱由崧回來之後,新蕊已經早早地在那裡迎接了,看到新蕊朱由崧原本有些抑鬱的心情也舒暢起來,此時的花新蕊已經十八歲了,在宮中的營養跟得上,身子已經張開了,就像是一朵盛開的牡丹花,等着人來採摘,姑娘十八一朵花,不過要讓朱由崧說,卻是人比花更豔。

“殿下,睡前不宜用膳,這裡還有一些太子妃娘娘送來的點心,殿下就先用些就睡吧!”

第五十一章 暗流涌動(下)第二十七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下)第四十四章 鐵路公司(中)第二十四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下)第十一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中)第四十五章 鐵路公司(下)第三章 朱家有女(下)第四十二章 東林賤人(下)第五十二章 博弈之結局第五十三章 山東變局(中)第三章 傲慢選侍第四十章 變故(上)第七十二章 諸子重興(下)第七十五章 儒道之爭(下)第九章 議會政治(下)第三章 以權換稅(下)第六十五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二)第二十章 兄弟鬩於牆(中)第二十章 兄弟鬩於牆(中)第四十八章 博弈(三)第二十五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上)第六十三章 就藩之議(中)第十章 南洋劇變(上)第四十八章 大漠上的合縱連橫(上)第十八章 北海擒龍(下)第二十三章 合作聯姻第三十四章 清河阻擊(上)第十七章 京中生變(上)第十四章 七夕乞巧第十章 南洋劇變(上)第五十二章 山東變局(上)第十三章 方氏長子第二十七章 人口貿易第十二章 擺鐘風波第五十章 博弈(五)第四十九章 暗潮洶涌(上)第十四章 南洋大戰(下)第六十章 福王情敵第二十一章 清荷驚變第七章 北海之變(上)第八章 君臣博弈第四十六章 百日大旱(上)第十七章 鐵路佈局第五十章 博弈(五)第四十一章 東林賤人(中)第七章 北海之變(上)第六十五章 福王就藩第十七章 鐵路佈局第十七章 京中生變(上)第二章 智腦婉兒第四十一章 邵氏後人第二十九章 親征遼東(上)第五章 樞密院(中)第四十八章 百日大旱(下)第七十二章 諸子重興(下)第三章 傲慢選侍第三十三章 獻土百萬頃(下)第五十三章 山東變局(中)第二十四章 短命皇帝(續)第五十章 騎兵武器(上)第三十章 親征遼東(中)第四十章 福王的成長第二十一章 兄弟鬩於牆(下)第一章 朱家有女(上)第十五章 馬六甲條約(上)第二章 智腦婉兒第二十九章 親征遼東(上)第二十一章 短命皇帝(上)第二十一章 清荷驚變第五十八章 面試與遇刺第十二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下)第五十六章 徐鴻儒的野望第五十九章 回京前第六十二章 揭竿而起(中)第七章 北海之變(上)第四十章 福王的成長第十四章 高築牆廣積糧(中)第五十章 博弈(五)第一章 朱家有女(上)第三十一章 親征遼東(下)第六十九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六)第四十七章 軍力對比(下)第十五章 徐光啓的迷惑第二章 智腦婉兒第三十五章 進京面聖(中)第五十五章 釜底抽薪(上)第三十三章 北海攻略第六十七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四)第五十章 暗潮洶涌(中)第四十九章 博弈(四)第六十六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三)第五十九章 命犯桃花第五十五章 識時務的辦報人第十三章 南洋大戰(上)第十三章 南洋大戰(上)第三十一章 對日本的縱橫捭闔第二十章 喬家大院第十三章 南洋大戰(上)第四十二章 炮灰對炮灰(上)第八章 議會政治(中)
第五十一章 暗流涌動(下)第二十七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下)第四十四章 鐵路公司(中)第二十四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下)第十一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中)第四十五章 鐵路公司(下)第三章 朱家有女(下)第四十二章 東林賤人(下)第五十二章 博弈之結局第五十三章 山東變局(中)第三章 傲慢選侍第四十章 變故(上)第七十二章 諸子重興(下)第七十五章 儒道之爭(下)第九章 議會政治(下)第三章 以權換稅(下)第六十五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二)第二十章 兄弟鬩於牆(中)第二十章 兄弟鬩於牆(中)第四十八章 博弈(三)第二十五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上)第六十三章 就藩之議(中)第十章 南洋劇變(上)第四十八章 大漠上的合縱連橫(上)第十八章 北海擒龍(下)第二十三章 合作聯姻第三十四章 清河阻擊(上)第十七章 京中生變(上)第十四章 七夕乞巧第十章 南洋劇變(上)第五十二章 山東變局(上)第十三章 方氏長子第二十七章 人口貿易第十二章 擺鐘風波第五十章 博弈(五)第四十九章 暗潮洶涌(上)第十四章 南洋大戰(下)第六十章 福王情敵第二十一章 清荷驚變第七章 北海之變(上)第八章 君臣博弈第四十六章 百日大旱(上)第十七章 鐵路佈局第五十章 博弈(五)第四十一章 東林賤人(中)第七章 北海之變(上)第六十五章 福王就藩第十七章 鐵路佈局第十七章 京中生變(上)第二章 智腦婉兒第四十一章 邵氏後人第二十九章 親征遼東(上)第五章 樞密院(中)第四十八章 百日大旱(下)第七十二章 諸子重興(下)第三章 傲慢選侍第三十三章 獻土百萬頃(下)第五十三章 山東變局(中)第二十四章 短命皇帝(續)第五十章 騎兵武器(上)第三十章 親征遼東(中)第四十章 福王的成長第二十一章 兄弟鬩於牆(下)第一章 朱家有女(上)第十五章 馬六甲條約(上)第二章 智腦婉兒第二十九章 親征遼東(上)第二十一章 短命皇帝(上)第二十一章 清荷驚變第五十八章 面試與遇刺第十二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下)第五十六章 徐鴻儒的野望第五十九章 回京前第六十二章 揭竿而起(中)第七章 北海之變(上)第四十章 福王的成長第十四章 高築牆廣積糧(中)第五十章 博弈(五)第一章 朱家有女(上)第三十一章 親征遼東(下)第六十九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六)第四十七章 軍力對比(下)第十五章 徐光啓的迷惑第二章 智腦婉兒第三十五章 進京面聖(中)第五十五章 釜底抽薪(上)第三十三章 北海攻略第六十七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四)第五十章 暗潮洶涌(中)第四十九章 博弈(四)第六十六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三)第五十九章 命犯桃花第五十五章 識時務的辦報人第十三章 南洋大戰(上)第十三章 南洋大戰(上)第三十一章 對日本的縱橫捭闔第二十章 喬家大院第十三章 南洋大戰(上)第四十二章 炮灰對炮灰(上)第八章 議會政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