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來自女真的威脅

朱由崧跟鄂托克巴克的人販子生意主要原因是他們煤炭不足了,隨着當地冶金基地的建立,對煤炭的需求也在迅速擴大,煉焦爐需要大量的煤炭,處理爐渣的水泥窯需要大量的煤炭,耐火磚要也需要大量的煤炭,蒸汽機更需要煤炭。

遵化和永平府一帶,也就是後世的唐山市,並不缺煤,但是缺人,隨着這些鋼鐵廠的建立,當地工人需求的增多,原本的煤炭工人也就有了新的選擇,他們紛紛從礦坑裡走出來,進入高爐、焦爐、水泥窯等等地方工作,這些地方雖然一樣累,但是至少工錢多了,而且不用呆在暗無天日的地底下,畢竟人類不是穴居動物。

朱常洵爲了找人挖煤挖礦,提高了工錢,技術也有了改進,礦洞裡面安裝了鋼鐵支架,還有大量的滑輪組來提升礦石,還有以壓縮空氣爲動力的風鑿風鑽,爲了採煤,朱由崧還製造出了高壓水槍,這讓工作強度降低了不少,不過風險還是有的,畢竟以前礦坑坍塌的事情就不少,就算是有這些措施,仍然沒辦法避免。

因此朱由崧纔想出了人口生意的辦法,看來發展工業還真是離不開這種血淋淋的奴隸貿易,畢竟自己國人,可不能逼着他們去做工吧。

對於朱由崧的做法,朱常洵自然是一萬個同意,不過其他人特別是徐光啓,他早年一直身處繁華溫婉的南方,不明白大明北方的殘酷,對於朱由崧的奴隸買賣,是很不贊同的,那其中的血腥和殘酷,他已經可以預見。

“王爺,這樣做恐怕是有違聖人教誨,就算是暫時能夠緩解煤礦工的危機,但是長久看來卻是得不償失,若是被人捅到朝廷,恐怕很難爲您和福王爺辯駁!”徐光啓又一次苦口婆心地向朱由崧勸諫。

朱由崧笑道:“徐先生,這件事情可不單單是爲了緩解用工問題,更是爲我大明的國事着想!”

“這怎麼講?”徐光啓有些疑惑了,他可沒看出什麼玄機。

朱由崧說道:“女真……女真人是個危險的民族,出身白山黑水,猛獸橫行,條件比草原上還要艱苦,這樣的苦寒之地造就了女真人這樣一個危險的民族,我們漢人的弓箭手箭法那是練出來的,蒙古人的箭法是部落拼殺殺出來的,而女真人的箭法那是從野獸那裡逼出來的,那些女真人從小就要進山打獵,否則就得餓死,碰上豺狼,他們有人徒手就能夠撕裂,但是面對那些虎豹熊羆,他們往往只有一次拉弓射箭的機會,如果射不中,他們就死了,也就是說那些不是神箭手的人,早已經在女真人當中死去了,剩下的人,說他們騎射無雙,並不是誇大!”

徐光啓皺了皺眉頭,他學貫中西,朱由崧的說法不由得讓他想起了歷史上那個有女真人建立的金朝,也就是造成了漢人南渡的那個女真人,但是那是闇弱的宋朝,他們大明朝可不是那個闇弱無比的宋朝……

徐光啓畢竟是大明朝廷裡面的人,對朝廷的現狀也是有些瞭解的,現在的朝廷對外是強硬,對蒙古也有些勝算,而且萬曆三大徵也算是給大明賺足了面子。但是面子光鮮,不代表裡面就是真金,三大徵算是耗盡了大明王朝的底蘊,自從張居正改革開始,積攢下來的那點家底算是徹徹底底地耗盡了。

但是朝廷內部,卻再也沒有像張居正那樣乾點正事的人了,一個個忙着內鬥,就算是有人想幹點正事,那也禁不住人拆臺啊!

“王爺,女真人雖然民風彪悍,卻已經是我大明治下之民,而且遼東那裡已經漢民衆多,女真人就算是有心謀反,也未必能成吧!”徐光啓有些不確定地說道。

朱由崧微微一笑,說道;“徐先生也在自欺欺人了,遼東那裡的確是漢民衆多,但是那又怎樣,李成樑經略幾十年,養賊自重,當地漢民頗多與我大明離心離德之輩。而且那些野人接觸了漢民文化,知道了他們老祖宗的功業和得失,恐怕會更加可怕,出了遼東,更往北的奴兒干都司,也就是原本朵顏三衛所在之地,那裡可是沒多少漢民,若是有一個完顏阿骨打式的人物,從那些地方崛起,未必便不能重演靖康之變!”

徐光啓不禁臉色大變,說道:“殿下慎言啊!這話若是傳到別人那裡,恐怕會有**煩呢!”

朱由崧笑道:“徐先生不必擔心,我不過是擔憂我大明國運,就算是有人聽到那也奈何不了我!不過未雨綢繆,那是必須的,我此舉,一來能夠緩解我們這裡的礦工荒,二來能夠削弱遼東女真野人的力量,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徐光啓此時也無法再拒絕朱由崧的提議,只能表示同意。這個計劃可是朱由崧的得意之作,緩解用工荒那還是其次,主要原因還是爲了削弱女真,朱由崧既然來到這個時代,並且成了統治階級的一員,若是不能阻止後金滿清的崛起,他的王爺自然也就做不成了,而且滿清的入關,的確是摧殘了中國文化,造成了中國的倒退,無論清朝還有那些辮子戲如何粉飾,都無法掩蓋的事實。

現在努兒哈赤還處於最初的發展階段,各個部落還沒有統一,現在如果有一個裴矩長孫晟一般的人物,派到那裡縱橫捭闔之下,平定那個未成形的後金,可以說是不費吹灰之力。

所以朱由崧一直有一種緊迫感,趕在薩爾滸戰役之前,儘量地削弱努爾哈赤的力量,只是朱由崧沒有權力去幹涉遼東那一塊的事情,而且他手中也沒有那種外交人才可以處理遼東的複雜局勢,努爾哈赤現在還頂着一個大明軍官的頭銜,他暫時沒辦法通過朝廷插手,那麼至少通過奴隸貿易來給老奴添點麻煩。

朱由崧看了看徐光啓問道:“對了,徐先生,這次過來就是爲了這件事情嗎?”

徐光啓搖搖頭,笑道:“這倒不是,只是你真正的老丈人過來了!”

朱由崧先是不禁一愣,然後沉下臉來說道:“老丈人?這是怎麼回事?”

徐光啓笑道:“福王爺爲了跟喬家結盟,所以給殿下和喬家小小姐定下了娃娃親,不過後來才知道,那位小小姐喬太真實際上並不是喬文秀的女兒,而是他的外甥女,實際上當年喬家小姐並不是嫁給了什麼官宦人家,而是嫁給了一個南方海客,那海客居無定所,有了孩子之後,只能將她過繼給喬家!”

“徐先生……徐大人,你說是喬家小姐和姑爺來了?”魏進忠有些驚慌失措的樣子,看起來像是着了魔,手中給茶壺倒水的燒水壺也跌落在地上,魏進忠連忙七手八腳地開始收拾。

這個魏進忠一聽到喬家小姐的事情,原來精明能幹的九千歲,馬上就變成了這個傻樣子。徐光啓也不禁搖頭晃腦地嘆息道:“問世間情爲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元好問誠不我欺啊!”

“行了,徐先生,我們就先別討論那顆銅豌豆的詞曲了,那個喬家小姐和姑爺真的來了?”朱由崧忍不住問道,朱常洵不經過他的同意居然就將他出賣給了喬家,朱由崧卻不怎麼放在心上,等他成婚至少要十幾年後,他有的是時間去處理這件事情,根本不用着急,反倒是現在魏進忠的問題引起了他的興趣。

徐光啓回答道:“我只見到一個男子,卻沒見什麼女子嗎,喬家小姐應該是沒有來,不過這海客是閩南人,千里迢迢,自然不可能帶着家眷!”

魏進忠頗有些失望,看了看朱由崧,說道:“殿下,奴婢剛纔失禮了!”

朱由崧笑道:“無妨,既然來了,那我就去看看這個喬家的姑爺,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才能養出那樣胡攪蠻纏的胖丫頭!”

喬家大院,主房,朱常洵和喬老太爺喬成峰面前,一個彪形大漢恭恭敬敬地向二人叩拜行禮,這大漢大約二十四五歲,下巴上鬍子都被剃去了,頭髮也被割得很短,在這個時代就算是西方人的頭髮也不會這麼短的,再加上古銅色的臉龐,那是常年在海上的人才會有的膚色,就更說明了他的身份——海客,或者說是海盜!

真不知道當年這個海盜是怎麼把喬家小姐勾搭到手的。

朱常洵還好,雖然他在不知情的情況之下,給自己兒子定下來一門親事,但是大明朝皇室對親家的要求並不高,他祖母李太后還是一個泥瓦匠的女兒呢。只要身家清白,就算是不清白,以朱常洵和喬家現在的力量,給他洗白,那也是簡單至極的事情。

不過喬成峰喬老太爺臉色可就不怎麼好看了:“顏思齊,我告訴過你,如果你敢再踏進喬家院子一步,我就把你的狗腿打斷,這話看來你是忘記了!”

顏思齊?此時在外面的朱由崧神色一動,難道是那個開臺王顏思齊,不過按照喬家人的說法,還真是有可能,這個顏思齊就是裁縫,早年住在東瀛,因爲做了一些西洋人和東瀛人的衣服,才接近了小姐,再加上他海客的身份,看來是八九不離十了。

朱由崧臉色有些古怪了,他沒想到自己居然成了顏思齊的女婿!

第七十一章 諸子重興(中)第三十四章 進京面聖(上)第九章 北海之變(下)第五十七章 釜底抽薪(下)第四十六章 博弈(一)第九章 議會政治(下)第四十二章 炮灰對炮灰(上)第五十五章 釜底抽薪(上)第五十九章 圖窮匕見(中)第六十四章 就藩之議(下)第二十一章 清荷驚變第十三章 高築牆廣積糧(上)第六十章 圖窮匕見(下)第七十二章 諸子重興(下)第十七章 鐵路佈局第二十七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下)第三十六章 進京面聖(下)第三十五章 清河阻擊(下)第一章 以權換稅(上)第五十二章 博弈之結局第二章 朱家有女(中)第六十四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一)第二十二章 短命皇帝(中)第七十四章 儒道之爭(中)第二十八章 來自女真的威脅第二十一章 兄弟鬩於牆(下)第十八章 北海擒龍(下)第三十九章 新局面(下)第四十七章 軍力對比(下)第二十章 臘月宮變(下)第六十五章 福王就藩第七十三章 儒道之爭(上)第十五章 高築牆廣積糧(下)第七十四章 儒道之爭(中)第十二章 擺鐘風波第五十九章 回京前第一章 福王世子第十七章 北海擒龍(中)第三章 朱家有女(下)第三章 朱家有女(下)第十章 南洋劇變(上)第五十三章 圍堵和分裂(下)第四十一章 變故(下)第六十七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四)第三十三章 北海攻略第二十六章 七大恨(上)第二十章 臘月宮變(下)第七十二章 諸子重興(下)第十二章 南洋劇變(下)第六十二章 揭竿而起(中)第六十七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四)第十二章 南洋劇變(下)第四十三章 龐保入轂第六十九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六)第六十章 圖窮匕見(下)第五十章 暗潮洶涌(中)第三章 道法行第四十三章 鐵路公司(上)第六章 兒子軍師第四章 東瀛來朝第十四章 七夕乞巧第四章 九千歲第四十三章 鐵路公司(上)第七十章 諸子重興(上)第六十三章 揭竿而起(下)第三章 傲慢選侍第三章 傲慢選侍第二十六章 七大恨(上)第十章 東林內部第六十二章 就藩之議(上)第五十一章 暗流涌動(下)第十章 東林內部第二十三章 合作聯姻第三十六章 道法憲法(上)第三十五章 進京面聖(中)第七十三章 儒道之爭(上)第五十六章 釜底抽薪(中)第五十一章 暗流涌動(下)第三十一章 獻土百萬頃(上)第六十六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三)第四十三章 鐵路公司(上)第八章 北海之變(中)第五十九章 回京前第二章 風波惡第七十一章 諸子重興(中)第十五章 高築牆廣積糧(下)第三十二章 獻土百萬頃(中)第三章 以權換稅(下)第七章 礦山事故調查第四十七章 百日大旱(中)第四十七章 博弈(二)第四十五章 新武器的震撼(下)第六十二章 揭竿而起(中)第三十二章 獻土百萬頃(中)第三十五章 清河阻擊(下)第三十五章 清河阻擊(下)第四十九章 暗潮洶涌(上)第十六章 馬六甲條約(下)第二十七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下)
第七十一章 諸子重興(中)第三十四章 進京面聖(上)第九章 北海之變(下)第五十七章 釜底抽薪(下)第四十六章 博弈(一)第九章 議會政治(下)第四十二章 炮灰對炮灰(上)第五十五章 釜底抽薪(上)第五十九章 圖窮匕見(中)第六十四章 就藩之議(下)第二十一章 清荷驚變第十三章 高築牆廣積糧(上)第六十章 圖窮匕見(下)第七十二章 諸子重興(下)第十七章 鐵路佈局第二十七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下)第三十六章 進京面聖(下)第三十五章 清河阻擊(下)第一章 以權換稅(上)第五十二章 博弈之結局第二章 朱家有女(中)第六十四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一)第二十二章 短命皇帝(中)第七十四章 儒道之爭(中)第二十八章 來自女真的威脅第二十一章 兄弟鬩於牆(下)第十八章 北海擒龍(下)第三十九章 新局面(下)第四十七章 軍力對比(下)第二十章 臘月宮變(下)第六十五章 福王就藩第七十三章 儒道之爭(上)第十五章 高築牆廣積糧(下)第七十四章 儒道之爭(中)第十二章 擺鐘風波第五十九章 回京前第一章 福王世子第十七章 北海擒龍(中)第三章 朱家有女(下)第三章 朱家有女(下)第十章 南洋劇變(上)第五十三章 圍堵和分裂(下)第四十一章 變故(下)第六十七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四)第三十三章 北海攻略第二十六章 七大恨(上)第二十章 臘月宮變(下)第七十二章 諸子重興(下)第十二章 南洋劇變(下)第六十二章 揭竿而起(中)第六十七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四)第十二章 南洋劇變(下)第四十三章 龐保入轂第六十九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六)第六十章 圖窮匕見(下)第五十章 暗潮洶涌(中)第三章 道法行第四十三章 鐵路公司(上)第六章 兒子軍師第四章 東瀛來朝第十四章 七夕乞巧第四章 九千歲第四十三章 鐵路公司(上)第七十章 諸子重興(上)第六十三章 揭竿而起(下)第三章 傲慢選侍第三章 傲慢選侍第二十六章 七大恨(上)第十章 東林內部第六十二章 就藩之議(上)第五十一章 暗流涌動(下)第十章 東林內部第二十三章 合作聯姻第三十六章 道法憲法(上)第三十五章 進京面聖(中)第七十三章 儒道之爭(上)第五十六章 釜底抽薪(中)第五十一章 暗流涌動(下)第三十一章 獻土百萬頃(上)第六十六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三)第四十三章 鐵路公司(上)第八章 北海之變(中)第五十九章 回京前第二章 風波惡第七十一章 諸子重興(中)第十五章 高築牆廣積糧(下)第三十二章 獻土百萬頃(中)第三章 以權換稅(下)第七章 礦山事故調查第四十七章 百日大旱(中)第四十七章 博弈(二)第四十五章 新武器的震撼(下)第六十二章 揭竿而起(中)第三十二章 獻土百萬頃(中)第三十五章 清河阻擊(下)第三十五章 清河阻擊(下)第四十九章 暗潮洶涌(上)第十六章 馬六甲條約(下)第二十七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