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三皇炮錘

朱由崧將她的纏足布慢慢解下來,說道:“胡說,國朝開國皇帝的馬皇后便是天足,誰敢嘲笑她?”

此時新蕊的腳剛剛開始纏,而且她還是個十三歲的女孩子,還是有機會復原的,朱由崧用胖乎乎的小手捉住新蕊白玉一般的足踝,揉了揉,幸好是剛剛開始纏足,還沒有傷及筋骨。

新蕊嘆道:“馬皇后那是天生貴人,我們這些奴婢豈能相比。而且要是不纏足,就算是等宮裡遣宮女回家的時候,也沒人肯要我們啊!”

朱由崧笑道:“新蕊,你還要打算回家嗎?我看就算了吧,等我長大之後封你個王妃不好嗎?那些臭男人怎麼比得上我這個皇孫,以後的王爺?”

新蕊嘆道:“皇孫殿下現在才五歲,我現在已經十三了,等到皇孫殿下成年,封王,我恐怕已經人老色衰,

“你也知道你才十三歲,小小年紀想那麼多做什麼?新蕊,你放心,你跟我一起長大的,我們也算是青梅竹馬了,到時候,等我封王之後,擬定封你爲王妃!”說完朱由崧已經將她另外一隻腳的纏足布解了下來。

“對了,新蕊,你們家爲什麼送你進宮?”

新蕊的臉色一黯,說道:“我們家是在陝西米脂,家裡的除了我還有五個孩子,孩子雖然多,靠着二十幾畝良田,日子過的還不錯,只是這些年連年旱災,很多人都聚嘯爲匪,我們家裡糟了匪災,結果我們那邊的大盜不沾泥帶着幾個搶匪,殺入我們家裡……”

朱由崧嘆道:“西北的乾旱一時半會兒恐怕好轉不了,朝廷賑災剿匪不力,皇爺爺當政以來,幾次戰事已經將國庫消耗殆盡,結果到頭來遭殃的卻是普通地老百姓!”

新蕊看到朱由崧小大人一樣的姿態,不禁笑了起來,朱由崧奇道:“你笑什麼?”

新蕊笑道:“我笑殿下小小年紀,卻像是朝中那些老大人一樣憂國憂民,那是國家社稷之福啊!”

朱由崧說道:“別以爲我不知道,你是在笑我裝大人裝得煞有其事,看我不好好罰你!”朱由崧雙手伸到了新蕊的咯吱窩裡,新蕊忍不住大笑起來,卻也去咯吱朱由崧,二人玩鬧了一會兒,朱由崧突然聽到外面有人叫道:“奴婢李進忠,叩見皇孫殿下!”

新蕊連忙整理了一下亂蓬蓬的頭髮和衣服,問道:“外面是什麼人?”

朱由崧說道:“是一個太監,我看他有點聰明勁,就從太子大伯那裡把他要了過來!”

新蕊奇道:“居然有你看上的太監,我倒要看看這個李進忠有什麼能耐!”

朱由崧不禁苦笑,他把李進忠弄到他這裡來,倒不是看上了這傢伙什麼,關鍵是想把這個禍害調離朱由校身邊,朱由校現在七八歲,正是成長的關鍵階段,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信在李莊妃身邊成長起來的朱由校,日後也不會是歷史上那個昏庸的天啓帝了。

至於把李進忠弄到這裡,讓他做點什麼,朱由崧還真沒有想到。

新蕊看着外面那個年輕英俊的太監,不禁說道:“怪不得殿下會把你從太**那裡要過來,長得倒是一副好皮囊!不過來了這裡,便要守這裡的規矩,不要指望着矇騙皇孫殿下來爬上高位,而且姚妃娘娘可是經常來看望殿下,你的那點手段,也翻不了天。”

李進忠知道這是朱由崧的身邊的宮女,忙向新蕊說道:“多謝姐姐提醒!”

朱由崧看了看這位李進忠,長得倒是不錯,一米八的身材,也沒有其他太監那種或是臃腫或是乾瘦的體型,如果不是太監,勾引女人那是足夠了。

朱由崧靈機一動,問道:“李進忠!”

“奴婢在!”

朱由崧點點頭說道:“聽說你會武功?”

李進忠連忙點頭說道:“奴婢在進宮之前,曾經是北直隸三皇門喬家的入門弟子,曾經在三皇門修習三皇炮捶拳法,倒是有些心得!”

“哦?三皇炮錘?這門拳法聽說是一門內家拳,而且我聽說那些擁有拳法的家族都是傳男不傳女,傳子不傳婿的,你怎麼學到的這門拳法?”朱由崧可是知道,明朝末年,這些拳法大部分都是家族的珍藏,絕對不會傳給外人,清朝之所以出現了那麼多拳法流派,就是因爲清兵入關之後,殺戮太重,許多家族被破之後,許多傳人不得不向外姓之人傳授技法,而導致了清朝武術發展繁盛的情況。

李進忠尷尬地說道:“那時我跟喬家的小姐兩情相悅,喬家小姐偷偷將秘傳的拳譜偷出來給我看,再加上我不時會去偷看他們練功,於是就學會了這門拳法!”

朱由崧像是聽出了興趣,說道:“那後來呢,你跟那位喬家小姐怎麼了,你又怎麼進宮了?”

李進忠神色一動,心想,這個小魔星雖然難纏,卻也是個小孩子,對講故事最感興趣了,看來可以從這裡着手,對付他。

李進忠講起故事來,倒也頗有天賦,將他怎麼貧困潦倒,怎麼結下深仇大恨,又怎麼偷偷潛入喬家,怎麼邂逅喬家小姐娓娓道來,最後喬家小姐跟他的事情被人發覺,喬家小姐被逼出嫁,而他則因爲要找仇人報仇,錯過了最後的時機。

根據朱由崧的判斷,李進忠的這個故事融合了現代武俠、言情的特色,幾代人的恩怨情仇被他講得那叫個蕩氣迴腸,而作爲主角的李進忠,在其中表現出的善良正氣令人不得不同情。而新蕊這個小丫頭也不禁爲李進忠的機遇抹淚。

朱由崧心中不禁暗歎,這個李進忠若是回到現代,去寫小說,只要不太監,那絕對是一代大神,不過他本身就是個太監,恐怕沒辦法寫小說了。

朱由崧收起那些亂七八糟的思維,說道:“李進忠,既然你原本姓魏,現在也就不必改姓了,就叫回你原本的魏進忠罷了,既然你的三皇炮錘也是偷學人家的,自然不用遵守別人的什麼規矩,不如你將這拳法傳給我?”

魏進忠心中一橫,學了三皇炮錘,反正自己已經犯了喬家的忌諱,倒不如直接傳授給這位皇孫,如果這位皇孫真地學會了這門拳法,他就不信,喬家還敢來找皇孫的麻煩,自己在這位日後的王爺庇護之下,也就不用擔心什麼了。

“好,既然殿下想學,奴婢自然不敢藏私!”

朱由崧笑道:“那好,就從今天開始!”

魏進忠做了一個起手式,笑道:“殿下請給我學!”

朱由崧現在的大腦經過智腦的開發,過目不忘那是絕對沒有問題的,跟着魏進忠做那些動作根本不成問題,但是出手卻鬆鬆垮垮,根本沒有魏進忠的那種似柔實剛的勁力。

魏進忠的拳法的確有些火候,大開大合,卻都留有餘力,每發一拳,不到着力點,絕不發力,抵達着力之處,勁力崩發,卻足可開石裂碑,這種拳法跟人放對的時候,更加靈活飄逸,的確是一門極爲精妙的技擊拳術,但是朱由崧雖然想要學習這種方法,可惜沒有功底和秘訣,根本練不出這種效果。

朱由崧停了下來,皺了皺眉頭,說道:“怎麼?不對啊,魏進忠,我看你的拳法跟我練的有些不太一樣啊,這是怎麼回事?”

魏進忠道:“啓稟殿下,所謂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這拳法招式不過是細枝末節,各門各派的套路雖不相同,卻也大同小異,真正不同之處是在這扎馬、排打、藥浴、呼吸口訣等等這些功夫,只是……”

朱由崧道:“只是這些功夫太過艱辛,你怕我一個小孩子吃不了這些苦,所以擅做主張直接教我套路,哼,你認爲這些花拳繡腿有用嗎?”

魏進忠一狠心,說道:“殿下要練功夫,奴婢自然會傾囊而授,只是如今文臣當道,特別是那些東林黨什麼事情都要管一管,殿下就不怕惹出非議嗎?”

朱由崧笑道:“我又不是皇太孫,怕個什麼?那些東林黨反正本來就跟我們福藩不是一條路,即便他們說些什麼,又能把我們怎麼樣?”

魏進忠見此,也只能如實地向朱由崧傳授,從扎馬開始修煉武藝。

一整個下午,朱由崧都是在練習扎馬的過程當中渡過的,等吃完晚飯,魏進忠馬上對朱由崧說道:“殿下,這練功必須勤練不輟,晚上也要練習!”

新蕊怒斥道:“魏進忠,你這是安的什麼心,殿下只是個五歲小孩,一天習武兩個時辰已經夠多的了,晚上應該休息了!”

面對新蕊的教訓,魏進忠卻不慌不忙說道:“正因爲殿下還是孩子,纔要勤練不輟,習武的最佳年紀原本就是在少年,少年時不但筋骨柔軟,修煉軟功事半功倍,而且恢復得快,即便是勞累一天,睡一覺,便能夠恢復過來,不如不趁着年少努力,長大之後,想要突飛猛進,那就難了!”

第五章 我恨君生遲(中)第六十四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一)第八章 議會政治(中)第三十二章 魏進忠的決意第五十六章 徐鴻儒的野望第四十章 東林賤人(上)第二章 以權換稅(中)第四十四章 鐵路公司(中)第二章 以權換稅(中)第三十六章 道法憲法(上)第四章 樞密院(上)第十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上)第六十八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五)第二十一章 短命皇帝(上)第五十九章 命犯桃花第八章 北海之變(中)第三十七章 新局面(上)第十二章 擺鐘風波第一章 福王世子第三十八章 威逼(上)第九章 藩王改制第四十二章 發展計劃第六十三章 揭竿而起(下)第六十三章 就藩之議(中)第五十七章 建州葉赫第四章 九千歲第五十八章 面試與遇刺第十六章 墨家傳承第十五章 徐光啓的迷惑第三章 道法行第三十章 烽火連三月(下)第十八章 徐光啓的聖人夢第二十三章 短命皇帝(下)第三十四章 進京面聖(上)第十九章 兄弟鬩於牆(上)第二十三章 短命皇帝(下)第三十四章 清河阻擊(上)第六十三章 揭竿而起(下)第五章 樞密院(中)第二十六章 老唐當官第六十章 圖窮匕見(下)第七章 北海之變(上)第十七章 鐵路佈局第二十六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中)第九章 議會政治(下)第四章 樞密院(上)第四十八章 百日大旱(下)第六十三章 揭竿而起(下)第九章 北海之變(下)第四十章 福王的成長第十二章 擺鐘風波第九章 技術入股第七章 議會政治(上)第三十二章 魏進忠的決意第四十七章 博弈(二)第五十二章 山東變局(上)第五章 我恨君生遲(中)第九章 藩王改制第四十四章 鐵路公司(中)第五章 以貿易之名第七十四章 儒道之爭(中)第六十七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四)第十九章 兄弟鬩於牆(上)第九章 技術入股第十三章 方氏長子第五章 樞密院(中)第四十三章 炮灰對炮隊(下)第四十九章 大漠上的合縱連橫(下)第三十四章 進京面聖(上)第十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上)第六十章 圖窮匕見(下)第十八章 北海擒龍(下)第十九章 兄弟鬩於牆(上)第二十九章 烽火連三月(中)第四十七章 博弈(二)第十六章 北海擒龍(上)第二章 風波惡第六十八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五)第五章 樞密院(中)第五十八章 圖窮匕見(上)第二十一章 短命皇帝(上)第三十五章 進京面聖(中)第三章 傲慢選侍第四十章 福王的成長第五十四章 賺錢的股票第六十四章 就藩之議(下)第二十二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上)第十一章 南洋劇變(中)第四十五章 鐵路公司(下)第五十二章 圍堵與分裂(上)第二章 智腦婉兒第七十一章 諸子重興(中)第二十四章 恐怖產能第六章 兒子軍師第五十章 博弈(五)第五章 樞密院(中)第四十六章 博弈(一)第二十四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下)第三十二章 魏進忠的決意
第五章 我恨君生遲(中)第六十四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一)第八章 議會政治(中)第三十二章 魏進忠的決意第五十六章 徐鴻儒的野望第四十章 東林賤人(上)第二章 以權換稅(中)第四十四章 鐵路公司(中)第二章 以權換稅(中)第三十六章 道法憲法(上)第四章 樞密院(上)第十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上)第六十八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五)第二十一章 短命皇帝(上)第五十九章 命犯桃花第八章 北海之變(中)第三十七章 新局面(上)第十二章 擺鐘風波第一章 福王世子第三十八章 威逼(上)第九章 藩王改制第四十二章 發展計劃第六十三章 揭竿而起(下)第六十三章 就藩之議(中)第五十七章 建州葉赫第四章 九千歲第五十八章 面試與遇刺第十六章 墨家傳承第十五章 徐光啓的迷惑第三章 道法行第三十章 烽火連三月(下)第十八章 徐光啓的聖人夢第二十三章 短命皇帝(下)第三十四章 進京面聖(上)第十九章 兄弟鬩於牆(上)第二十三章 短命皇帝(下)第三十四章 清河阻擊(上)第六十三章 揭竿而起(下)第五章 樞密院(中)第二十六章 老唐當官第六十章 圖窮匕見(下)第七章 北海之變(上)第十七章 鐵路佈局第二十六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中)第九章 議會政治(下)第四章 樞密院(上)第四十八章 百日大旱(下)第六十三章 揭竿而起(下)第九章 北海之變(下)第四十章 福王的成長第十二章 擺鐘風波第九章 技術入股第七章 議會政治(上)第三十二章 魏進忠的決意第四十七章 博弈(二)第五十二章 山東變局(上)第五章 我恨君生遲(中)第九章 藩王改制第四十四章 鐵路公司(中)第五章 以貿易之名第七十四章 儒道之爭(中)第六十七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四)第十九章 兄弟鬩於牆(上)第九章 技術入股第十三章 方氏長子第五章 樞密院(中)第四十三章 炮灰對炮隊(下)第四十九章 大漠上的合縱連橫(下)第三十四章 進京面聖(上)第十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上)第六十章 圖窮匕見(下)第十八章 北海擒龍(下)第十九章 兄弟鬩於牆(上)第二十九章 烽火連三月(中)第四十七章 博弈(二)第十六章 北海擒龍(上)第二章 風波惡第六十八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五)第五章 樞密院(中)第五十八章 圖窮匕見(上)第二十一章 短命皇帝(上)第三十五章 進京面聖(中)第三章 傲慢選侍第四十章 福王的成長第五十四章 賺錢的股票第六十四章 就藩之議(下)第二十二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上)第十一章 南洋劇變(中)第四十五章 鐵路公司(下)第五十二章 圍堵與分裂(上)第二章 智腦婉兒第七十一章 諸子重興(中)第二十四章 恐怖產能第六章 兒子軍師第五十章 博弈(五)第五章 樞密院(中)第四十六章 博弈(一)第二十四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下)第三十二章 魏進忠的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