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武器講解,行進隊形操練,戰術隊形操練。
早飯後,我將所有人召集到一起,大家圍坐在草地上,看着我演示大宋新軍中的標準裝備,也叫1042式單發火槍,後膛裝彈,自動退殼,整支火槍由三部分構成:槍管、槍身、槍托。
槍管爲大宋萊蕪的精鐵所造,由祥符火槍作坊槍管司打造,槍身和槍托皆爲實木材質,堅固耐用使用壽命爲十年。
爲了讓大家進一步學會使用與保養,我還得演示如何拆裝火槍,如何擦拭槍管、槍身,以及鄭重地警告他們,槍管內絕不可以堵塞沙土,以防出現故障,上了戰場危及生命,但是槍管堵塞沙土的情形總會出現,爲了及時排除故障,我還得傳授一套快速排除故障的法子。
當然,我的演示只是爲了給大家開一個好頭,他們當中的不少人已經在幾個月前學會了火槍的運用,不過那是逼出來的,爲了活命,不致被彌勒教的大軍殺死,他們不得不端起一支支突擊步槍,不少人還因爲誤傷丟了性命。但是這份代價終於獲得了回報,那就是血與火成就了他們今天的地位,至少我不必再手把手教每一個人,該如何站位,如何瞄準,如何射擊,如何裝彈。
我需要做的就是提前將四位大隊長,叫到我稱之爲營指揮部的大帳篷裡。
這四個人恐怕大家還有印象,那就是晁方、牧雲寒、狄寧、盧俊。
我的一千人分成了四隊,由他們四個人率領,至於我的親軍則是由上官清僱傭來的江湖人士充當,領軍的是展昭和歐陽春。
上官梅和丁月華想加入我的江南剿匪大軍隨軍出征,可是宋軍的條例規定很明確,軍中不準攜帶家眷,就算她們是一個兵也不成,至少這一次我不想帶她們,因爲路途遙遠,女人的身子骨還是很弱的,容易生病。
在指揮部的黑板前,我畫出了行軍的隊形,和作戰隊形。行軍隊形倒是簡單,兩路縱隊、三路縱隊、最多四路縱隊,根據當時情況決定。
作戰隊形,相對多了點。爲了便於他們理解和記憶,我只分了三種常用的隊形,依次爲:平原隊形,山地隊形,水上隊形。
平原的隊形要求,前後左右四個方陣收尾照應,能夠隨機應變應付突然襲擊,在關鍵時刻可以進行三排齊射,並能夠依託有利地形或建築進行反擊壓制,除非大規模的戰役,一般不需要構築陣地。
山地隊形,這個比較複雜,我只想說一句話,在兵力很少的情況下,不要以身犯險,火槍不是萬能的,看不到的敵人是致命的,在近身混戰時,火槍的優勢不如刀劍,在座的幾位都是江湖中人,你們應該更清楚在林間谷底遭遇伏兵是件多麼危險的事,輕則損兵折將,重則全軍覆沒。如果有一天真的要進入山地,林間,我要求的只有一句話,那就是,士兵間的距離不要超過五米,最好兩人一組,不要落單,不要被一些東西吸引,這個你們待會要好好教導部下,將來的戰事會教你們更多。
水上隊形,就是乘船遭遇敵人時的隊形,首先要臨危不亂,聽從調遣,其次在軍官陣亡的情況下,所屬士兵應該自發組成抵抗隊形,配合船中軍士還擊。
具體的細節當然還有很多,我只是粗略地記錄下當時發生的事件。
3.行動計劃,紀律,策略的講解。
這是每日午飯後必須灌輸的科目。
大戰前夕,主要軍官會提前得知行動計劃的情況,必須做好保密。要想成爲一名合格的軍官必須學會與部下相處,我對我的四個大隊長以及新任命的小隊長的要求是,上下團結,和睦相處,按紀律辦事,不準隨意打罵士兵,除非犯了極爲嚴重的過錯,那就要按律懲罰了,該殺的殺,該打板子的打板子,乍一看,這有點軍閥的作風,可是這是古代,士兵們都認同這一點,能夠做到不隨意打罵士兵,上下團結,和睦相處,按紀律辦事的就已經很不錯了,威信是絕對少不了的。
策略也就是謀略不是說學會就學會的,需要讀很多書,需要有很深的閱歷,更需要實戰積累。
我知道晁方、狄寧,還有絕大多數小隊長都不識字,也沒什麼謀略,可是我要求他們每天聽我讀兵書,我白話講解的兵書,至少在出徵前的七天裡,我要讓他們充充電,臨時抱一下佛腳,多知道點總是沒有害處的,這也是爲他們着想。
在講解快結束的時候,我對這些傻大兵說了,你們現在所掌握的軍事技巧足夠在陛下的新軍擔任官職,最差的也是都頭、伍長。出色者還能升得更高,將來有一天,做到指揮使、軍都指揮使、廂都指揮使也不成問題。
關鍵看咱們這一仗怎麼打,打得漂不漂亮,大家新學的陣法,戰術運用的如何,大夥一定要記住,咱們陛下是親封的江南剿匪大軍,陛下在看着咱們,百官在看着咱們,你家中的父母兄弟姐妹,親戚朋友也在看着咱們,汴梁的百姓也在看着咱們,只要這一仗打出了名,我趙澤敢以自己這身官服擔保,大夥都會過上好日子,都會有個好去處,所以大夥必須同心同德,時刻聽從本官的調遣,絕不允許有擾亂分子存在,違者我之前說過了,按律制裁。
4.當日訓練任務完成後的訓話。
首先由我江南剿匪司令趙澤,將這一天訓練的成就講一講,鼓舞下士氣。對於不足的地方予以指出,希望第二天能夠很好的完成。接着將第二天的目標告訴大家,希望大家朝着那個方向努力,對於認真完成的有獎勵,對於偷懶散漫的加倍懲罰,如果表現突出還可以考慮加入我的親軍,或者由我向朝廷推舉加入陛下的禁軍。
末了,還要告誡大夥,務必要戒驕戒躁,戰勝恐懼,只要好好訓練,前途便是光明的,封妻廕子也不是夢想,爲了讓他們更加堅信自己能行,我還舉出了宋朝邊關的有名人物狄青的事蹟,說狄青從小貧寒,從小就立志從軍,報效陛下,這些年來隨軍在邊關跟西夏大軍作戰,越戰越勇,以至於西夏兵聞風喪膽,照這樣下去,狄青未來很可能會成爲一代猛將,登堂入室不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