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三章 關中攻略(十五)

劉備與諸將一道還營,此戰雖然折損無數,但斬獲倍於己軍損失,又捕得俘虜無數。把其中的青壯打散編入諸軍,戰鬥力也不會有多大的損失。又有徐晃前來相助,更是新添了助力。

軍中,劉備置酒以賀徐晃陣斬敵將之功,他道:“軍中本不許飲酒,不過今日吾軍得勝,公明又摧鋒破敵,斬將奪旗。當賀之。便破此例也。來,吾等同飲此杯,爲公明賀!”

衆將一起舉杯,向徐晃致意。徐晃心中一片火熱。舉杯一飲而盡。李傕敗退十里,紮下營來,點計完軍中損失之後正自慍怒。忽然親衛來報,後方有人送信來。李傕聽了便傳。不一會,一個小卒被帶了進來,見到李傕之後,拜伏於地,大哭道:“將軍,張繡奇襲陽陵,楊將軍已死,陽陵失守矣!”

李傕一聽,心神劇震,他從坐位上長身而起,一個跨步就邁到了那小卒的身前,伸出雙手把他給提了起來,喝道:“你說什麼?楊秋已死,陽陵失守!?”

那小卒連忙點頭。李傕聽了,把那小卒給鬆開,心中卻仍是不敢相信。嘴上喃喃道:“怎會如此,怎會如此?”

猛的又想起一事,回頭問道:“高幹不是守高陵嗎?他現在人在何處?”

那小卒回道:“回將軍,聽說高幹在高陵,與漢將麴義接陣,一戰而敗,然後便龜縮在高陵不出了。”

李傕心中怒火便猛的竄了上來。他強壓怒火,命人去後方調查情況,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然後便揮了揮手讓小卒出去。在那小卒退出去的同時,李傕便對左右使了個眼色。不一會,帳外便傳來一聲短促的慘叫聲。

李傕坐在椅上,以手扶額,頭疼不已。陽陵一失,池陽便被隔絕。他並不擔心池陽的安全,池陽被他經營多年,現在由他侄兒李利親自鎮守。且馬騰、韓遂若是出兵,第一站便是先到他池陽。張繡再厲害,他要穿插到後方,想來身邊兵將也不是很多。估計他也不敢貿然進攻池陽。李傕擔心的是糧秣。池陽若不運糧來,這裡的幾萬大軍最多隻能堅持十天。幸好他剛纔把前來報信的人給解決了,不然風聲走漏,大軍只怕立馬就要崩散。如今自己既然起兵反抗劉備,那麼便不能讓程銀這些人走了。他們是自己的依憑和擋箭牌。

現在當務之急,卻是要使李利與高幹兵合一處,驅趕張繡,收復陽陵。不然張繡釘子一般插在陽陵,池陽只要有糧隊出來,張繡都可以出兵襲之。現在的三輔,除了自己的池陽城外,連長安都已經殘破不堪了。又還有哪個地方可以搜刮出這麼多糧食以供自己數萬人食用?若不打通與池陽的交通線。自己這裡必敗無疑。

很快,派出去調查的將士便回來了。把後方的情況與李傕說了個八、九不離十。李傕把張繡的潛入全怪罪在高幹身上。自己讓他防守左側,結果他先敗於麴義之手,後又放張繡進入自己腹地,導致楊秋戰死,陽陵失守。李傕心深恨之。這豎子,打不過劉備,率着殘軍敗將來關中求自己庇護。關鍵時刻卻又不肯出力,只想着保存實力。李傕已經決定,等這裡戰事一完,立馬就要出手收拾高幹和袁尚。

李傕派了自己的心腹率了一支部隊回去,向李利和高幹傳達命令。使三部合一,進攻陽陵。高幹在高陵得了信,心中也是鬱郁。想不到自己猶豫了一下,結果楊秋全軍覆滅,陽陵也已經失守了。陽陵失守,糧道已失。要再想李傕一戰而敗劉備,只怕是不可能了。既然如此,那就只能先助李傕奪回陽陵了。高幹做爲袁紹集團的大將,自然知道陽陵的重要性。

於是,新豐前線罷戰的同時,陽陵攻防戰便開始了。接到張繡來報的劉備,召集諸文武哈哈大笑:“文錦一戰滅楊秋,再戰取陽陵。李傕糧道已斷矣。”諸文武聽了,不由大喜。終於是自己這邊佔據先機了。李傕數萬大軍,人吃馬嚼的,現在糧道一斷,豈不是要軍心大亂?

鑑於張繡受到高幹、池陽守軍和李傕所部的圍攻,劉備便派人至麴義處傳令,讓他向前進攻,策應張繡。然後又對諸將道:“明日大軍準備進攻,拖住李傕。”衆將應命。

第二日一早,太陽還沒有出來。劉備大軍便已經用過飯了。大軍列陣而出,鼓聲隆隆中,結陣緩步出營。太史慈與趙雲各在兩側,徐晃在前陣,劉備自在中軍。李傕聞劉備出營搦戰,不敢怠慢,復引軍出營。知道了後路已失的李傕,今天卻不敢自己頂在最前面了。於是便讓張橫所部爲先鋒,程銀等將在後,自己卻是率軍於最後壓陣。

張橫知道李傕這是讓自己去送死,卻是敢怒不敢言。前有劉備,後有李傕。想到左右是個死,不如拼了吧。於是便率軍前行。樑興與馬玩見張橫爲先鋒,互望一眼,心中頓先兔死狐悲之感。於是便來相送張橫。暗中對張橫道:“老張,見機不對,你便先退下,有我二人在,必能保你無事。料那李稚然也不敢與我等翻臉。”

張橫表面上感激不盡,心中卻是唉聲嘆氣,這一仗若是手中兵馬打沒了,就是留得性命在,又有甚意思?還不如死了痛快。

大戰又起,張橫昨日被徐晃殺得大敗,落荒而逃。軍中士氣已是低落。此時再要臨陣搏殺,又如何能夠奮勇爭先。而李傕心中無意眼前戰事,只是關注着後方陽陵之戰的結果。先鋒心生怯意,主將心不在焉。這戰爭如何能勝。

打了一陣,張橫等將無法破開劉備陣勢,程銀等將見太史慈與趙雲在側又蠢蠢欲動。心叫一聲不好,他們帶着自己的人馬,扭頭就要跑。

他們爲什麼要與李傕一道反對劉備。還不是想着要保留自己的部隊,好繼續在關中作威作福。各有各的私心,自然是保存自己的實力最重要。所以戰事一旦不利,他們想到的不是去拼命,而是想撤退。昨天如此神勇的表現,那是因爲李傕以身作則,拼殺在最前線。現在李傕退縮在最後,程銀等將只以爲李傕是經過昨日大戰之後心疼自己的損失。既然你這樣幹,那麼我們自然也要這樣幹了。

wWW ttKan ¢o

程銀等人這一退,就把張橫所部直接暴露在漢軍大營之前了。

第二百八十七章 郭嘉出山第三百五十四章 荊州之戰(二)第六百零六章 益州風雲第三百五十九章 荊州之戰(七)第六百零二章 草原大戰(二)第五百章 治理幷州(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流言驟起第三百五十三章 荊州之戰第六百四十三章 丁儀奏對(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廢立之事第七百八十七章 襄陽態度第四章 縣城風雲(三)第二百八十八章 遊說郭嘉第一百零七章 黃巾消亡第六百八十三章第五十一章 小試身手第三百六十九章 兵臨兗州第二百四十二章 兵發河內第三百七十五章 袁劉大戰(五)第一百九十二章 青州攻略(八)第二百七十九章 跨海東征(六)第三百九十九章 兩軍匯合第四百八十六章 冀州攻略(二十八)第五十一章 小試身手第七百七十三章 先發制人第二百零六章 印刷之術第一百六十章 張飛襲關第七百四十三章 長沙城下第六百二十章 揚州異動第四百六十八章 冀州攻略(十)第三百七十三章 袁劉大戰(三)第十三章 平定廬江(一)第六百零七章 益州風雲(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壯士典韋第九十章 黃巾亂起(四)第七百三十八章第三百一十四章 下邳之戰(二)第五百三十八章 準備出兵第七百零一章 新的抉擇第三百零四章 袁術稱帝(二)第七百七十八章 接見魯肅第二百二十二章 涼州風雲(還沒完)第二十三章 東萊故事(4)第五百六十三章 關中攻略(十五)第九十七章 長社之戰(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袁本初遣使說冀州第七百九十三章 馬超兵敗第二百二十八章 蔡邕歸來第四百五十七 風雨幷州(完)第五百八十一章 交州之戰第四百九十六章 冀州攻略(三十八)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屯田忙第七百二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八十五章 袁劉大戰(十五)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五百七十八章 討伐宋建第七百二十三章 士威彥婉拒揚州第七百七十章第七百二十五章 華容城下較高低第六百五十九章 兗州決戰(八)第一百五十四章 壯士典韋第三百八十章 袁劉大戰(十)第一百六十二章 滎陽之戰(二)第六百三十三章 兗州攻防(二)第六百九十五章第三百三十六章 委託終身第六十五章 廣陽大疫第二百五十七章 徐州之亂(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青州整軍第五百零五章 南陽之戰第五百五十六章 關中攻略(八)第六百三十五章 兗州攻防(四)第九十五章 大戰江陵(四)第四百零三章 高柳城下第三百八十章 袁劉大戰(十)第七百十九章 安陸之戰第二百零六章 印刷之術第八百零七章 戰爭爆發(八)第三百零八章 孫策反袁第四百一十二章 袁紹敗績第三百八十章 袁劉大戰(十)第五百五十四章 關中攻略(六)第三百一十六章 下邳之戰(四)第八百三十章 遼東往事第八百零四章 戰爭爆發(五)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之敗(三)第七百七十五章 于禁伏擊第七百十一章第四百二十四章 輿論宣傳第三百九十七章 張燕出山第八百零四章 戰爭爆發(五)第一百五十九章 遼東公孫第六百零六章 益州風雲第三百九十章 袁劉大戰(二十)第二百八十章 跨海東征(七)第四百七十一章 冀州攻略(十三)第五百三十七章 袁紹稱帝第五百五十三章 關中攻略(五)第一百五十一章 逃出生天第一百零七章 黃巾消亡
第二百八十七章 郭嘉出山第三百五十四章 荊州之戰(二)第六百零六章 益州風雲第三百五十九章 荊州之戰(七)第六百零二章 草原大戰(二)第五百章 治理幷州(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流言驟起第三百五十三章 荊州之戰第六百四十三章 丁儀奏對(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廢立之事第七百八十七章 襄陽態度第四章 縣城風雲(三)第二百八十八章 遊說郭嘉第一百零七章 黃巾消亡第六百八十三章第五十一章 小試身手第三百六十九章 兵臨兗州第二百四十二章 兵發河內第三百七十五章 袁劉大戰(五)第一百九十二章 青州攻略(八)第二百七十九章 跨海東征(六)第三百九十九章 兩軍匯合第四百八十六章 冀州攻略(二十八)第五十一章 小試身手第七百七十三章 先發制人第二百零六章 印刷之術第一百六十章 張飛襲關第七百四十三章 長沙城下第六百二十章 揚州異動第四百六十八章 冀州攻略(十)第三百七十三章 袁劉大戰(三)第十三章 平定廬江(一)第六百零七章 益州風雲(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壯士典韋第九十章 黃巾亂起(四)第七百三十八章第三百一十四章 下邳之戰(二)第五百三十八章 準備出兵第七百零一章 新的抉擇第三百零四章 袁術稱帝(二)第七百七十八章 接見魯肅第二百二十二章 涼州風雲(還沒完)第二十三章 東萊故事(4)第五百六十三章 關中攻略(十五)第九十七章 長社之戰(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袁本初遣使說冀州第七百九十三章 馬超兵敗第二百二十八章 蔡邕歸來第四百五十七 風雨幷州(完)第五百八十一章 交州之戰第四百九十六章 冀州攻略(三十八)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屯田忙第七百二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八十五章 袁劉大戰(十五)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五百七十八章 討伐宋建第七百二十三章 士威彥婉拒揚州第七百七十章第七百二十五章 華容城下較高低第六百五十九章 兗州決戰(八)第一百五十四章 壯士典韋第三百八十章 袁劉大戰(十)第一百六十二章 滎陽之戰(二)第六百三十三章 兗州攻防(二)第六百九十五章第三百三十六章 委託終身第六十五章 廣陽大疫第二百五十七章 徐州之亂(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青州整軍第五百零五章 南陽之戰第五百五十六章 關中攻略(八)第六百三十五章 兗州攻防(四)第九十五章 大戰江陵(四)第四百零三章 高柳城下第三百八十章 袁劉大戰(十)第七百十九章 安陸之戰第二百零六章 印刷之術第八百零七章 戰爭爆發(八)第三百零八章 孫策反袁第四百一十二章 袁紹敗績第三百八十章 袁劉大戰(十)第五百五十四章 關中攻略(六)第三百一十六章 下邳之戰(四)第八百三十章 遼東往事第八百零四章 戰爭爆發(五)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之敗(三)第七百七十五章 于禁伏擊第七百十一章第四百二十四章 輿論宣傳第三百九十七章 張燕出山第八百零四章 戰爭爆發(五)第一百五十九章 遼東公孫第六百零六章 益州風雲第三百九十章 袁劉大戰(二十)第二百八十章 跨海東征(七)第四百七十一章 冀州攻略(十三)第五百三十七章 袁紹稱帝第五百五十三章 關中攻略(五)第一百五十一章 逃出生天第一百零七章 黃巾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