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 風雨幷州(完)

趙雲久在幽州,知道這些東西要是運到塞外去,能獲利多少。而塞外的駿馬、皮草、藥材、美玉等等,運進中原來,轉手就是翻倍的利潤,還有無數人搶着要。

幽、並等邊州自有榷場,也有禁令何物能賣,何物不能賣,何物只能少許賣,何物能大量賣。而這些走私商,卻只顧自己私利而置朝廷律令於不顧。卻不知道他們這樣的行爲,給守邊的將士們帶來了多大的壓力和損失。可以說走私商們,就是踩着邊州將士們血淋淋的屍首壯大起來的,他們的每一分利潤裡面,都帶着邊州將士們的鮮血。走私商們,有着天然的罪孽。所以範永他死不足惜。

晉陽乃太原郡的郡治,也是幷州有數的大城,連日征戰未曾停歇,趙雲便在此駐軍休整。同時去信呂布與張燕,告知戰況的同時,也邀張燕來晉陽相會。

張燕在太行山下,得報趙雲攻破晉陽城,大喜。謂左右道:“素聞趙子龍白馬銀槍,威震幽燕,如此好漢,吾心儀久矣,今其來信邀我,正欲往見之。”遂留一部仍鎮山道,自己卻率精銳一路迤邐往晉陽去了。

到了晉陽城地界,趙雲聞報張燕率軍已到,忙率人前來相迎,兩人相見,執手大笑。一個是嶄露頭角的勇將,一個是縱橫太行的大盜。二人又偏偏是常山老鄉。見面自然又多了幾分熱絡。

趙雲性格忠厚,待人真誠熱情。張燕見趙雲如此,心中卻是又鬆了一口氣。他造反起家,又率部爲盜多年,生怕劉備麾下的諸將瞧不起他的出身。今天見了趙雲,卻是徹底放下心來,繼而又想道,大將軍連管亥亦能視爲心腹,何況我哉?

兩支大軍匯合一起,便在晉陽周圍駐紮下來。張燕這次把老弱婦孺全留在後方,自己精銳全出,足足有五萬精壯,趙雲見了這支軍,眼饞得緊,不過張燕所部還未整編授旗,他卻是不好張嘴向張燕要人。不過有了這支生力軍的加入,趙雲對小小的上黨郡,已經徹底不放在眼裡了。現在他想的是,三軍合一之後,能不能攻入司隸,與主公一道夾擊袁紹?

打下了晉陽,再往南,就是一馬平川了。休息夠了之後的趙雲與張平一道統兵南下,順着汾水連下榆次、大陵、祁縣等地,一直打到了界休。然後兵屯界山之下,靜待呂布歸來。

未幾,呂布兵至,與趙雲、張燕合,兵進綿上聚。此時郭援與牽招俱亡散,高幹遠在冀州。上黨諸縣聞青州軍至,大懼,無不望風而降。

袁尚來幷州時日尚短,未有威儀,一時竟不能制。遂收親信軍吏率兵馬一道守壺關。又遣人入冀州,向袁紹告急。

趙雲、呂布、張燕三路大軍把壺關圍得死死的,輪換人馬日夜猛攻不休,袁尚身邊無大將指揮,靠着關城險峻,終究還是抵擋不住。二十天後,望眼欲穿的援軍尚還未至,城卻已經被攻破了。袁尚被親信護衛着,棄城而逃,壺關兵馬見主將消失不見,軍心立散,除了一部分逃竄之外,其餘皆伏地請降。

至此,雁門、太原、上黨、西河、上郡五郡皆平。捷書送到青州,滿城狂歡。便是朝廷之上,也是喜氣洋洋。楊彪等人同列於殿下,一齊向天子賀喜:“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幷州動盪多年,此戰過後,又歸朝廷也。”

天子也是一臉笑容,又是設宴又是賞賜不停。

這邊劉備接到趙雲等人的報告,卻是沒什麼情緒波動,他派了趙雲、田豫、呂布、張遼這樣的陣容去,還有個張燕從旁協助,要是還對付不了一個小小的袁尚,那就真的是見鬼了。幷州平定,早就是他意料之中的事。只不過報告中說呂布說服了南匈奴單于率部與他一道征戰,這倒是讓他有點意外。他本來還想等此番大戰結束之後,便要騰出手來徹底把幷州給理一理,把胡人好生的整頓一下。想不到呂布歪打正着,卻是提前替他在幹這事了。

想到這裡,劉備莞爾一笑。心道,呂布如今又不是歷史上那個大寫慘字的呂布,做起事來,能力還是很強的。又想起呂布的幷州出身來。於是便表呂布爲幷州刺史,命張遼爲使匈奴中郎將,又致信朝廷,說幷州五郡皆定,自己準備讓呂布和張遼二人留在幷州,準備收復北方數郡,還請朝廷早日推選五郡太守,好上任之後綏靖地方,鼓勵耕種,爲呂、張大軍的後勤做好準備工作。

劉備又賜下無數珍寶、絲帛、糧食等物資予南匈奴,並告之呼廚泉,其部鎮守有功,命其送功勳貴戚子弟往青州,入書院讀書。呼廚泉得信大喜,他是隨他兄長於夫羅在中原見過世面的。比起中原的花花世界來,這西河邊地的鳥日子實在是苦。哪怕他是單于之尊,過得只怕也沒中原的超級富豪們那麼瀟灑。幷州的風又冷又硬,幷州的水又苦又澀,部落的女人又兇又黑……好吧,只不過一個瞬間,呼廚泉便想到了許多。

呂布與張遼得知任命之後,大喜過望。富貴不歸鄉,如衣錦夜行。他們征戰一輩子,呂布雖然掛着溫侯的名頭,卻是到處流浪。張遼更慘,自從跟了呂布就沒過過什麼好日子。如今時來運轉,一個高升刺史,一個成爲有名號有權利的疆臣。爲他們以後的道路又夯實了重要一步的同時,又還是在自己老家爲官。那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是以,在接到劉備來信,命二人作好準備,整頓兵馬,隨時準備收復北方四郡的時候,二人便毫不猶豫的領命而行。呂布更是急切,他是五原郡九原人,作爲新任的幷州刺史,自己的老家都被賊寇佔據了,到時想回家顯擺顯擺都無路可行,那怎麼行?

脾氣急躁的呂布,便拉着張遼,急吼吼的和趙雲道別了。只留下趙雲和張燕在上黨,一邊善後軍務,一邊等待朝廷任命的地方官的到來。

第十六章 平定廬江(完)第四十八章 益州叛亂第一百八十四章 青州整軍第七百十九章 安陸之戰第一百八十三章 又見叛亂第七百二十二章 夏侯淵疾奔安陸第八十七章 黃巾亂起第四百二十三章 交州士家第七百八十一章 益州出援第六百四十二章 丁儀奏對第七百六十九章第三十七章 冠禮始成第二百二十章 涼州風雲(十)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陵又崩(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涼州之戰(三)第三百零五章 劉備興兵第七百九十二章 襄陽城破第三百零七章 兗州說客第四十章 蔡邕之難(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北方亂起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三)第二百零八章 青州學院第五百四十四章 郭圖之謀(二)第九十五章 大戰江陵(四)第八百三十章 遼東往事第七百七十一章 魯肅出使第五百四十章 鄴城之戰第一百八十一章 董卓反應第三百二十一章 公孫之敗第七百六十五章第二百八十九章 遊說郭嘉(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青州才俊第六百五十章 馬超中伏第一百四十九章 太后出逃第一百零七章 黃巾消亡第五百一十二章 形勢危急談談匈奴與班超第七百九十六章 夏侯之敗第七百六十六章第六百六十三章第二百四十三章 袁紹之謀第四百六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第六百三十五章 兗州攻防(四)第二十五章 東萊故事(今日第一更)第四百一十四章 劉虞病逝第五百二十九章 瓜分荊州第四百三十三章 再戰平城第二十七章 東萊故事(這應該是第幾了)第三百七十七章 袁劉大戰(七)第十三章 平定廬江(一)第六百九十三章第二百五十七章 徐州之亂(三)第三百零九章 攻破吳郡第一百一十二章 荀彧歸心第八百零七章 戰爭爆發(八)第一百一十六章 涼州之戰第二百九十四章 出使荊州第五百五十五章 關中攻略(七)第七百八十章 赤子曹昂第三百五十四章 荊州之戰(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孫策周瑜第四百四十一章 兵屯界橋(四)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北戰爭第七百十二章 荊州風雲第三十五章 洛陽滅蝗(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陳王遇刺第八百十八章 艱難局面第二百零五章 青州教育(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洛陽風雲(二)第六百章 此處無題第二百九十一章 攻取會稽(二)第六百三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七百四十四章第六十一章 廣陽除惡第七十八章 試行改革(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涼州風雲(二)第一百零六章 張角之死(28號第一更)第二百一十四章 涼州風雲(四)第四百六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第四百六十六章 冀州攻略(八)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子孝轅門斬將第二十四章 東萊故事(5)第二百零九章 朱儁設謀第一章 臨危託孤第六百七十九章第二百八十八章 遊說郭嘉第七百八十二章 目標荊州第七百四十五章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九十章 黃巾亂起(四)第七百三十章第六百二十五章 益州戰事第三百八十七章 袁劉大戰(十七)第四百二十六章 流言驟起第五百三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二百二十四章 反攻長安第一百五十五章 河陽之戰第六百八十九章 漢壽之戰(二)第五百五十二章 關中攻略(四)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圍馬邑(二)
第十六章 平定廬江(完)第四十八章 益州叛亂第一百八十四章 青州整軍第七百十九章 安陸之戰第一百八十三章 又見叛亂第七百二十二章 夏侯淵疾奔安陸第八十七章 黃巾亂起第四百二十三章 交州士家第七百八十一章 益州出援第六百四十二章 丁儀奏對第七百六十九章第三十七章 冠禮始成第二百二十章 涼州風雲(十)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陵又崩(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涼州之戰(三)第三百零五章 劉備興兵第七百九十二章 襄陽城破第三百零七章 兗州說客第四十章 蔡邕之難(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北方亂起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三)第二百零八章 青州學院第五百四十四章 郭圖之謀(二)第九十五章 大戰江陵(四)第八百三十章 遼東往事第七百七十一章 魯肅出使第五百四十章 鄴城之戰第一百八十一章 董卓反應第三百二十一章 公孫之敗第七百六十五章第二百八十九章 遊說郭嘉(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青州才俊第六百五十章 馬超中伏第一百四十九章 太后出逃第一百零七章 黃巾消亡第五百一十二章 形勢危急談談匈奴與班超第七百九十六章 夏侯之敗第七百六十六章第六百六十三章第二百四十三章 袁紹之謀第四百六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第六百三十五章 兗州攻防(四)第二十五章 東萊故事(今日第一更)第四百一十四章 劉虞病逝第五百二十九章 瓜分荊州第四百三十三章 再戰平城第二十七章 東萊故事(這應該是第幾了)第三百七十七章 袁劉大戰(七)第十三章 平定廬江(一)第六百九十三章第二百五十七章 徐州之亂(三)第三百零九章 攻破吳郡第一百一十二章 荀彧歸心第八百零七章 戰爭爆發(八)第一百一十六章 涼州之戰第二百九十四章 出使荊州第五百五十五章 關中攻略(七)第七百八十章 赤子曹昂第三百五十四章 荊州之戰(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孫策周瑜第四百四十一章 兵屯界橋(四)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北戰爭第七百十二章 荊州風雲第三十五章 洛陽滅蝗(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陳王遇刺第八百十八章 艱難局面第二百零五章 青州教育(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洛陽風雲(二)第六百章 此處無題第二百九十一章 攻取會稽(二)第六百三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七百四十四章第六十一章 廣陽除惡第七十八章 試行改革(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涼州風雲(二)第一百零六章 張角之死(28號第一更)第二百一十四章 涼州風雲(四)第四百六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第四百六十六章 冀州攻略(八)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子孝轅門斬將第二十四章 東萊故事(5)第二百零九章 朱儁設謀第一章 臨危託孤第六百七十九章第二百八十八章 遊說郭嘉第七百八十二章 目標荊州第七百四十五章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九十章 黃巾亂起(四)第七百三十章第六百二十五章 益州戰事第三百八十七章 袁劉大戰(十七)第四百二十六章 流言驟起第五百三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二百二十四章 反攻長安第一百五十五章 河陽之戰第六百八十九章 漢壽之戰(二)第五百五十二章 關中攻略(四)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圍馬邑(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