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八章 戰爭爆發(九)

夏侯惇和程普主動退兵,雖然承受了一些損失,但還在他們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至於輜重糧草什麼的。夏侯惇和程普自然不會擔憂。搶就是了。反正不是在自己的地盤上,他倆毫無心理壓力。

這會,夏侯惇和程普已經到了徐、豫邊境,而韓當和黃蓋已經潛入了徐州境。甘寧一路追着夏侯惇不放。有校尉說:“將軍,江東賊兵忽東忽西四處亂竄,只怕是別有內情。”

甘寧聽了,就冷笑道:“嘿,有甚內情,無非是吸引我的注意力罷了。我不管他還有甚暗手,我這邊既然已經彙報於關將軍與主公,想到徐州那邊也做了應對。那裡不須你我擔心,我們只管看住這支軍,別讓他跑脫了。嘿嘿,誰戲弄誰,還不一定呢。”

其實當晚孫策和曹仁一起發動,趁夜突襲漢營之後,劉備一衆人等就已經反應了過來,江東軍肯定是別有用意。劉備營中,老謀深算如賈詡、徐庶、龐統等人,只把地圖看得一看,立馬就斷定了,江東一定會有其他部隊,瞞天過海,從別處渡了江,奔襲自己大營的屯糧之所去了。

既然明白了敵人的意圖,那接下來就好安排了。漢軍戰兵十萬,其餘民夫、輔兵無數。還得帶上無數馬、牛等牲口,這每日裡所耗糧食,龐大無比。所以漢軍運糧,基本上都是通過河道。水運安全快捷,還能節省不少糧食。

下邳國有個淮泗口,是淮水和泗水的交匯口。這裡得天獨厚,一左一右又有盱臺和睢陵兩城守護。漢軍的軍糧,一般都是通過水運,運到這淮泗口的糧倉之中,然後再轉運到廣陵前線。

劉備就命關羽率部去淮泗口,先行潛伏在那裡,讓他相機行事。賈詡又補充道:“江東爲了迷惑我軍,必定還會前來邀戰。若兩軍陣前,彼等見不得關將軍,心中必有懷疑。莫如先尋一樣貌與關將軍相似者來,扮作關將軍。”

劉備依計而行。果然,孫策與曹仁回去之後,又聽周瑜之言,每日裡遣人渡江來戰。劉備便命衆將輪番露臉,黃忠、文聘、假關羽等大小將校,一齊輪番出現。

孫策和曹仁得報,這下心底就徹底放下心來。看來夏侯惇那邊暫時還沒出問題,自己這邊的意圖還沒有暴露。不然,劉備豈會如此淡定。既然劉備麾下衆將俱在,而漢軍營中又沒有什麼特別的舉動。那就安心下來,等着江北傳來的好消息吧。

шшш• ttκā n• ¢ O

兩軍一邊打仗,一邊開始了談判。江東這邊是要拖延時間以等待夏侯惇等人的消息。劉備這邊也先拖着,繼續派人策反江東吏民。

江東這邊與漢軍大戰一場,吃了個大敗仗灰頭土臉的回來了,這麼大的事,江東那邊如何能夠瞞得住。此戰過後,江東那邊原本還有些搖擺不定的人,這次心中就暗底下定決心了。機會給過了,是你孫策打不過,可不能怪我了。咱之前跟着你爹,後來跟着你,那是爲了保江東一地的安危,保江東父老的身家性命。可不是要跟着你造反的。咱從前是漢臣,現在也是漢臣。怎麼能夠跟你一起反抗朝廷王師?這不是舉着紅旗反紅旗麼!很多人自動把理由都已經找好了。而且還很心安理得。

劉備相信,只要孫策的後手再次失敗。江東就真的大勢已去了。這會人心就已經開始有散亂的跡象了。損兵折將的消息再度傳回江東,看你還拿什麼理由來糊弄着江東軍民一起反抗朝廷。歷史上你們孫家反抗朝廷,那是你們說把持朝廷的曹操是漢賊,要篡漢自立。你們也沒說錯,他確實是篡漢了。但現在就算是我要篡漢,這漢朝還是漢朝,這皇帝還是姓劉。這只不過是我們老劉家的家事罷了,你們這些外臣又有什麼資格來和我爭?

這日,江東的信件送了過來,卻是向漢軍討要蔣欽、周泰的屍首。劉備看了看,笑道:“孫策大節有虧,小恩小惠卻記得清清楚楚。算了,給他去收買人心罷。”

二將的屍首,黃忠已經命人給葬了。這會也只好讓人給重新挖出來,與棺槨一起送到江東去。

孫策見了二具棺材,心中大慟。他可不是像劉備說的那樣要收買人心。他是真的傷心了。他的鐵桿心腹啊,這樣的人死一個少一個。而且還是爲他而死,這讓他如何不落淚。說句過分的話,這二將,在他心中的分量,這會比孫權都還重要。最起碼,二將可以隨時爲他去死戰。而老二孫權卻只會扯他的後腿。

這不,孫權又在後宅向老孃告狀了。絮絮叨叨的,說早知如此,何必當初。早早降了朝廷,朝廷一樣會有封賞,跟着孫氏的老臣也會有個體面的結局,而不是落得個馬革裹屍的悲慘下場。這一仗打下來,江東無數戶人家,穿縞帶素,滿城哭聲。兄長到現在爲什麼還要執迷不悟?北方如此強大,孫氏還有自立的希望嗎?

說得老太太也是頭大無比。都是一母同胞的兄弟,現在怎麼就鬧成了這樣?現在是長子孫策做主,她一介婦道人家,也不好過問軍國大事,只好喚過孫權,劈頭蓋臉的一頓痛罵,讓他不要胡亂說了。免得動搖孫策的威望。

卻說夏侯惇和程普,一路上看着是四處亂竄,其實他們行軍路線是有着強烈的目的性的。他們一切行動的目的,都是爲了調動所過之處的地方守軍,只有把這些漢軍都調動起來,都吸引過來。韓當和黃蓋成功突破漢軍的道道防線,就會變得更加容易起來。

他們從來沒有想過,韓當與黃蓋不會暴露。但只要晚暴露得一日,那麼成功的希望又會大上那麼一點點。哪怕只是增加那麼一絲絲希望,那也是極好的。

夏侯惇和程普成功了,他們成功的把甘寧,以及豫、徐交界處的幾個郡國的兵馬,全部吸引了過來。

但他倆卻不知道,這是劉備有意隱瞞了消息而導致的。郡國兵真的什麼都不知道,所以在聽說有一支曹軍渡江而來又被甘寧將軍逼得四處亂竄無處藏身的時候,他們就集體激動了。這麼大個功勞,不撿白不撿啊。於是紛紛調兵遣將,四下合圍,要把夏侯惇這支部隊給團團圍住。

第二百零五章 青州教育(二)第六百九十一章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北戰爭第六百七十四章第六百九十二章第三百六十章 荊州之戰(八)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發河洛(二)第四百二十七章 流言驟起(二)第五十八章 黃巾初蹤第三百一十七章 許禇投曹第四百七十一章 冀州攻略(十三)第一百九十章 青州攻略(六)第六百四十四章 馬超出動二百二十五章 呂布窮途第六百九十七章第七百八十二章 目標荊州第四百八十四章 冀州攻略(二十六)第二十四章 東萊故事(5)第五百一十章 四將攻宛第三百五十六章 荊州之戰(四)第九十二章 大戰江陵第六百零二章 草原大戰(二)第六百三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六百六十章 兗州決戰(九)第二百八十八章 遊說郭嘉第五百七十九章 漢中之戰第七百七十八章 接見魯肅第六百六十章 兗州決戰(九)第九十七章 長社之戰(二)第二百二十章 涼州風雲(十)第八十四章 風雨前夜第二百五十八章 徐州之亂(四)第六百二十四章 關羽還擊第二百三十九章 生死無二志第一百零三章 宛城攻略(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高句麗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重返荊州第一百零七章 黃巾消亡第三十章 退婚之事(3)第二百三十八章 援軍盡墨第三百零三章 袁術稱帝第五百九十七章 火燒高柳(完)第三百二十四章 公孫之敗(四)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校尉第六百八十章第一百九十一章 青州攻略(七)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柔蹤跡第一百二十八章 傅燮之死第七百七十四章 高幹出征第七百二十三章 士威彥婉拒揚州第八百零五章 戰爭爆發(六)第二百九十三章 賈詡出奔第六十二單 廣陽除惡(二)第三十七章 冠禮始成第四百二十六章 流言驟起第五百三十四章 烏桓政策第三百五十六章 荊州之戰(四)第七百三十八章第六百七十九章第四百七十二章 冀州攻略(十四)第五百九十五章 火燒高柳第五百八十七章 皆大歡喜第二百八十章 跨海東征(七)第十一章 爲民除害(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荊州之戰(五)第六百十章 一封書信第三百七十七章 袁劉大戰(七)第一百六十二章 滎陽之戰(二)第七百七十章258徐州之亂(五)第五百章 治理幷州(二)第四百零七章 淳于身死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雨幷州(五)第六百八十章第八百二十二章第四百九十六章 冀州攻略(三十八)第三百七十六章 袁劉大戰(六)第五百七十八章 討伐宋建第七百七十九章 曹操之斷第三百四十六章 火藥問世第一百八十章 圖謀青州第七百二十六章 黃射臨陣棄袍澤第二百七十五章 跨海東征(二)第六百四十六章 伏兵齊出第七百四十章 二將南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幽冀大戰(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青州攻略(八)第四百零三章 高柳城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人密謀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賢北歸第五百四十五章 封王之論第八百零八章 戰爭爆發(九)第四十章 蔡邕之難(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遊說郭嘉(二)第三十六章 洛陽滅蝗(三)第七百零八章 臧霸南下第四百零六章 呂布兵到第六百九十六章 華容城破第二百八十七章 郭嘉出山第五百四十六章 封王之論(二)
第二百零五章 青州教育(二)第六百九十一章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北戰爭第六百七十四章第六百九十二章第三百六十章 荊州之戰(八)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發河洛(二)第四百二十七章 流言驟起(二)第五十八章 黃巾初蹤第三百一十七章 許禇投曹第四百七十一章 冀州攻略(十三)第一百九十章 青州攻略(六)第六百四十四章 馬超出動二百二十五章 呂布窮途第六百九十七章第七百八十二章 目標荊州第四百八十四章 冀州攻略(二十六)第二十四章 東萊故事(5)第五百一十章 四將攻宛第三百五十六章 荊州之戰(四)第九十二章 大戰江陵第六百零二章 草原大戰(二)第六百三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六百六十章 兗州決戰(九)第二百八十八章 遊說郭嘉第五百七十九章 漢中之戰第七百七十八章 接見魯肅第六百六十章 兗州決戰(九)第九十七章 長社之戰(二)第二百二十章 涼州風雲(十)第八十四章 風雨前夜第二百五十八章 徐州之亂(四)第六百二十四章 關羽還擊第二百三十九章 生死無二志第一百零三章 宛城攻略(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高句麗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重返荊州第一百零七章 黃巾消亡第三十章 退婚之事(3)第二百三十八章 援軍盡墨第三百零三章 袁術稱帝第五百九十七章 火燒高柳(完)第三百二十四章 公孫之敗(四)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校尉第六百八十章第一百九十一章 青州攻略(七)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柔蹤跡第一百二十八章 傅燮之死第七百七十四章 高幹出征第七百二十三章 士威彥婉拒揚州第八百零五章 戰爭爆發(六)第二百九十三章 賈詡出奔第六十二單 廣陽除惡(二)第三十七章 冠禮始成第四百二十六章 流言驟起第五百三十四章 烏桓政策第三百五十六章 荊州之戰(四)第七百三十八章第六百七十九章第四百七十二章 冀州攻略(十四)第五百九十五章 火燒高柳第五百八十七章 皆大歡喜第二百八十章 跨海東征(七)第十一章 爲民除害(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荊州之戰(五)第六百十章 一封書信第三百七十七章 袁劉大戰(七)第一百六十二章 滎陽之戰(二)第七百七十章258徐州之亂(五)第五百章 治理幷州(二)第四百零七章 淳于身死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雨幷州(五)第六百八十章第八百二十二章第四百九十六章 冀州攻略(三十八)第三百七十六章 袁劉大戰(六)第五百七十八章 討伐宋建第七百七十九章 曹操之斷第三百四十六章 火藥問世第一百八十章 圖謀青州第七百二十六章 黃射臨陣棄袍澤第二百七十五章 跨海東征(二)第六百四十六章 伏兵齊出第七百四十章 二將南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幽冀大戰(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青州攻略(八)第四百零三章 高柳城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人密謀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賢北歸第五百四十五章 封王之論第八百零八章 戰爭爆發(九)第四十章 蔡邕之難(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遊說郭嘉(二)第三十六章 洛陽滅蝗(三)第七百零八章 臧霸南下第四百零六章 呂布兵到第六百九十六章 華容城破第二百八十七章 郭嘉出山第五百四十六章 封王之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