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三章

揚州和益州兩邊在互相忌憚又互相加深合作的時候,北方劉備那邊,卻遇上了大麻煩。因爲連續的戰爭,兗州爆發了瘟疫。

這次的瘟疫,並沒有發生在城池中。得益於青州體系多年以來持之以恆的衛生建設。在戰後的衛生防疫措施方面,可以說已經是達到了相當先進的水平。在高溫焚燒以及開水煮洗、撒石灰、傷病隔離等無數手段的配合下,劉備軍隊中,幾乎沒有爆發過大規模的傳染性疫病。

這一次,經過後來調查,卻是一股曹兵,逃竄至一處村落。然後這些人中輕重傷都有,又沒有得到很好的治理,結果就發病了。村中缺少藥材,又被武力封鎖,不能報官。等到有人接連死去的時候,這股潰兵這才慌了神,然後紛紛趁亂逃走。而村中的百姓,也是扶老攜幼,匆匆逃離這處是非之地。

而這些人中間,不免又有攜帶了病菌的人。他們不離開還好,這四散一跑,又把疾病給傳染給他人。於是就此一發不可收拾。

等到驚動了劉備,兗州的疫情已經是延綿了數郡了。劉備得知後,忙忙召人前來商議。經過緊急商討後,便下命令,用軍隊封鎖兗青、兗徐、兗冀等地的通道。控制人羣的遷徙。然後又調撥大量的藥材與物資、人手,進入兗州,進行防疫工作。

兗州的軍隊,提前對各郡進行軍事管制,以免發生騷亂、暴動。這年月,在對瘟疫還沒有比較完整的治療方案的時候,談及瘟疫,那是人人色變。在這種疫病面前,管你是王公貴族還是平民百姓,大家一視同仁,該死的都得死。

原本歷史上建安年間的這一場持續很長時間的瘟疫,奪去了無數百姓的性命。有名的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賢中,都有人死於這場大疫。

該來的,還是會來。只要有戰爭,疫病便會避免不了。劉備也是人,他不是神。管不到每一個角落。他只能儘量去推動一些事情的進程。幸好在疫情爆發後,張飛與太史慈等人,就立馬啓動了軍隊防疫工作。

軍隊中的傷病士卒,第一時間被隔離起來進行消毒,然後進行後續治療觀察。而城中的百姓也被官府組織發動起來,進行全城的衛生大掃除。

有着嚴格的戶籍制度,官府對轄下的情況,也基本上是瞭如指掌。在疫病面前,誰也不敢怠慢。就這樣,官府配合軍隊,挨家挨戶的上門,進行檢察和通告。無論是士紳還是普通百姓,都第一時間表示了配合的態度。

除非誰願意自己家裡全家死絕,不然誰敢知情不報?張機和華佗也受劉備之命,組建了龐大的醫療隊伍,率先進入了兗州。

兗州爆發疫情的是陳留、濟北和任城這三郡國。其餘地方,根據各地彙報,暫時還無新的病例發現。

在兗州通向劉備地盤的所有通道都被軍控之後,劉備還是讓張飛給豫州的夏侯惇去了封信,告訴他兗州如今已經爆發瘟疫,讓豫州也做好防備。雖然是兩家勢力各自割據,但好歹明面上曹操還是沒有扯旗造反,都是大漢子民,劉備自然是心有不忍。

在接到張飛的信後,夏侯惇大驚,忙與諸將商議。然後使人去各地探查,並第一時間封鎖兗、豫兩州通道。在這個醫學還比較原始的年代,一場感冒都可能奪人性命,何況是動不動就搞大規模滅絕的瘟疫?

於是,很快,遠在益州的曹操、遠在揚州的孫堅都接到了消息。在瘟疫這種人類公敵面前,無人敢懈怠。外面假裝無事,內裡卻是暗暗調派了人手,嚴防死守。發誓一定要在源頭上斷絕疫情進入自己地盤的途徑。

張機與華佗的到來,讓張飛等人都鬆了一口氣。張機在看過病例後,心中卻不輕鬆。這種病,非常猛烈,人與大型牲口,都能互相交叉感染。而一旦染病,基本上十死無生。而病例表現在全身發熱、急喘,而後呼吸衰竭死亡。

張機心中又悲又痛,這種症狀,與孝靈皇帝年間,在荊州南陽爆發的疫情何其相似。他家中親人與族人,有許多人也被這樣的急病給奪去了寶貴的生命。這也是他棄官而從醫的根本原因。

漢靈帝在位期間,全國爆發大疫五次,疫病如惡魔,無情的奪去了無數無辜百姓的性命。不管是老人、青壯還是幼童,在疫病面前,他們毫無反抗之力,只能絕望的等死。當時無數地方,十室九空,而一戶皆死的人間慘劇,也到處可見。真是家家有位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

漢桓帝永壽三年天下丁口約有5600餘萬,到八十年後的晉武帝太康元年,天下丁口只有1600餘萬。除去戰亂、災荒、隱戶等原因之外,東漢末年的無數次大瘟疫,毫無疑問佔據了重要原因。

從黃巾起義開始到天下諸侯討董,再到三國鼎立。這期間的所有戰爭,死傷的人再多,也不會有數千萬之巨。古代戰爭不像後世的現代戰爭,動不動就是殲滅戰。這會的軍隊,相對後世而言,戰損率並沒有那麼高。

根據收集起來的幾十餘病例,張機與華佗看過之後,便很快做出了判斷,這是一種傷寒類的疫病。官府必須立即介入干預,不盡快及時控制疫情的話,等它傳播開來,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張飛、黃忠、太史慈等人一聽這病如此嚴重,當時表態,軍隊全力配合,讓張機華佗儘管吩咐。

他們也是經歷過漢靈帝年間大疫的人。雖然之前自己沒有中招,但現在身在疫區,誰知道會發生些什麼事。還是快點把這瘟疫給控制住了纔好。

在兩大當世名醫的主持下,各類藥材源源不斷的被收集起來。而張機與華佗,也正式開始了他們在兗州的醫療工作。大量的病例,將幫助他們源源不斷的刷經驗。爲以後的著作,再一次夯實了堅實的基礎。

第五百三十一章 各方動靜第六百零一章 草原大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初逢敵軍第八百十五章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離荊州(二)第六百九十章 孫堅之死第四百四十八章 風雨幷州(四)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亂象(二)第一百九十七章青州屯田忙(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涼州之戰(六)第七百二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六百四十九章 曹仁兵至第五百六十二章 關中攻略(十四)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賢北歸第三百七十六章 袁劉大戰(六)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六百零八章 曹洪雪夜下葭萌第二百五十二章 和解關東第二百一十八章 涼州風雲(八)第五百三十九章 審榮獻城第五百四十三章 郭圖之謀第六百五十一章 決定退兵第一百八十五章 青州攻略第六百七十二章第六百零一章 草原大戰第四百六十四章 冀州攻略(六)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揚水戰(二)第六百零八章 曹洪雪夜下葭萌第二百一十二章 涼州風雲(二)第八百二十一章 江東歸附第四百零六章 呂布兵到第八百二十二章第八百零二章 戰爭爆發(三)第三百一十三章 下邳之戰第六百六十六章 虎將許褚第一百一十四章 初逢敵軍第四百五十州 冀州攻略(一)第八百零九章 戰爭爆發(十)第三百零三章 袁術稱帝第四百九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十三)第六百二十七章 夜襲奉高第一百九十六章 青州屯田忙(二)第七百八十七章 襄陽態度第六百十四 兗州戰事(四)第六百六十二章第二百零九章 朱儁設謀第七百五十一章第五百七十二章 關中攻略第二百七十五章 跨海東征(二)第七百二十二章 夏侯淵疾奔安陸第一百五十四章 壯士典韋第四百七十七章 冀州攻略(十九)第四百三十四章 再戰平城(二)第一百零八章 涼州大亂第二百一十七章 涼州風雲(七)第三百七十章 曹操退兵第七百四十二章 再破吳軍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戰叛軍第二百七十八章 跨海東征(五)第四百零七章 淳于身死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雨幷州(五)第一百零八章 涼州大亂第一百七十七章 袁氏兄弟第三百七十一章 袁劉大戰第八百一十章 戰爭爆發(十一)第四百九十三章 冀州攻略(三十五)第三百八十九章 袁劉大戰(十九)第六百二十三章 揚州異動(四)第七百八十六章 兵圍鄧縣第六百二十五章 益州戰事第六百五十三章 兗州決戰(二)第七百八十章第九十四章 大戰江陵(三)第三百七十九章 袁劉大戰(九)第五百七十章 關中攻略(二十)第二十四章 東萊故事(5)第二百四十八章 青州餘事第七百八十六章 兵圍鄧縣第三百零八章 孫策反袁第四百九十四章 冀州攻略(三十六)第一百一十章 皇帝昏招第二百六十八章 孫策周瑜第三百七十章 曹操退兵第七百九十六章 夏侯之敗第八百二十七章 中南半島第二百六十八章 孫策周瑜第五百二十八章 撤離荊州(三)第六十二單 廣陽除惡(二)第十六章 平定廬江(完)第三百五十九章 荊州之戰(七)第六百九十二章第四十二章 高歌正氣第一百零五章 董卓之敗第二百一十五章 涼州風雲(五)第八百二十二章第五百一十三章 再戰江夏第五百章 治理幷州(二)第六百二十三章 揚州異動(四)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谷關內第四十三章 酷吏陽球
第五百三十一章 各方動靜第六百零一章 草原大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初逢敵軍第八百十五章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離荊州(二)第六百九十章 孫堅之死第四百四十八章 風雨幷州(四)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亂象(二)第一百九十七章青州屯田忙(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涼州之戰(六)第七百二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六百四十九章 曹仁兵至第五百六十二章 關中攻略(十四)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賢北歸第三百七十六章 袁劉大戰(六)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六百零八章 曹洪雪夜下葭萌第二百五十二章 和解關東第二百一十八章 涼州風雲(八)第五百三十九章 審榮獻城第五百四十三章 郭圖之謀第六百五十一章 決定退兵第一百八十五章 青州攻略第六百七十二章第六百零一章 草原大戰第四百六十四章 冀州攻略(六)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揚水戰(二)第六百零八章 曹洪雪夜下葭萌第二百一十二章 涼州風雲(二)第八百二十一章 江東歸附第四百零六章 呂布兵到第八百二十二章第八百零二章 戰爭爆發(三)第三百一十三章 下邳之戰第六百六十六章 虎將許褚第一百一十四章 初逢敵軍第四百五十州 冀州攻略(一)第八百零九章 戰爭爆發(十)第三百零三章 袁術稱帝第四百九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十三)第六百二十七章 夜襲奉高第一百九十六章 青州屯田忙(二)第七百八十七章 襄陽態度第六百十四 兗州戰事(四)第六百六十二章第二百零九章 朱儁設謀第七百五十一章第五百七十二章 關中攻略第二百七十五章 跨海東征(二)第七百二十二章 夏侯淵疾奔安陸第一百五十四章 壯士典韋第四百七十七章 冀州攻略(十九)第四百三十四章 再戰平城(二)第一百零八章 涼州大亂第二百一十七章 涼州風雲(七)第三百七十章 曹操退兵第七百四十二章 再破吳軍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戰叛軍第二百七十八章 跨海東征(五)第四百零七章 淳于身死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雨幷州(五)第一百零八章 涼州大亂第一百七十七章 袁氏兄弟第三百七十一章 袁劉大戰第八百一十章 戰爭爆發(十一)第四百九十三章 冀州攻略(三十五)第三百八十九章 袁劉大戰(十九)第六百二十三章 揚州異動(四)第七百八十六章 兵圍鄧縣第六百二十五章 益州戰事第六百五十三章 兗州決戰(二)第七百八十章第九十四章 大戰江陵(三)第三百七十九章 袁劉大戰(九)第五百七十章 關中攻略(二十)第二十四章 東萊故事(5)第二百四十八章 青州餘事第七百八十六章 兵圍鄧縣第三百零八章 孫策反袁第四百九十四章 冀州攻略(三十六)第一百一十章 皇帝昏招第二百六十八章 孫策周瑜第三百七十章 曹操退兵第七百九十六章 夏侯之敗第八百二十七章 中南半島第二百六十八章 孫策周瑜第五百二十八章 撤離荊州(三)第六十二單 廣陽除惡(二)第十六章 平定廬江(完)第三百五十九章 荊州之戰(七)第六百九十二章第四十二章 高歌正氣第一百零五章 董卓之敗第二百一十五章 涼州風雲(五)第八百二十二章第五百一十三章 再戰江夏第五百章 治理幷州(二)第六百二十三章 揚州異動(四)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谷關內第四十三章 酷吏陽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