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廬江陷落

興平三年,建安六年春。大雨連綿不絕。劉備率諸人一同巡視治下諸縣,督促縣中官吏全力防洪防澇。別到時候傳來這裡房蹋了,這裡屋倒了的糟糕消息。

回途中,劉備與盧敏道:“去年旱,今春澇,天氣如此異常,今年百姓收成只怕不好。回去之後得和季珪說一聲,隨時關注糧食的價格,若有異動,得提前動用儲備倉。”

盧敏道:“主公,如今徐、揚大亂,商隊曾有上報,言今年欲往南方收糧,恐怕不易。遼東雖然土地無數,但今年還得支援玄菟郡。糧食儲備還得要多想其他辦法。”

青州因爲政治清明,社會穩定,稅賦負擔不重,所以百姓都能安安心心的種田。也連續有幾個豐收年。可是青州方面先是打公孫度,接着又打高句麗。兩場大戰,差點掏空劉備的老底。好在他每年都派了商隊往徐州、揚州這些比較安定的地方購糧,是以府庫儲備倉中還有餘糧。只是要是今年青州收成不好,萬一有戰事起,手中這點糧,只怕還是不太夠消耗。

以往徐州、揚州安定,劉備每年都可以在那裡買到大批的糧食。現在徐州、揚州亂成一鍋粥。再要購糧,就算有,曹操和袁術恐怕也不會賣給自己了。

劉備心想好在如今青州上下諸文武諸將士的工資不再發糧食了,直接發錢。又沉吟了會,劉備便道:“徐、揚購糧不易,便讓商隊去荊州、去交州。荊州據地數千裡,交州稻穀一年三熟,豈能無糧。”

想了想,又道:“回去得和文若說一說,把商曹給單獨列出來。從事到時你和文若議一議。看誰合適。”

揚州廬江郡。孫策率軍將舒縣團團圍住,自己策馬到了城牆前面,向城內大喊:“陸公,諸縣已被我蕩平,舒縣已無外援矣,何不速降!”

鬚髮皆白的陸康出現在城頭,老頭兒看了下孫策,搖頭嘆息道:“孫郎,你父子二人,也算是我吳郡英雄。今何以自甘淪落,屈身事賊乎?”

孫策對道:“袁將軍天下英雄,世人莫不景仰。我父子受其薦舉,乃得見用。且我等皆受漢爵,何來事賊一說?”

陸康便道:“既受漢爵,孫郎且退兵,往曲阿助劉刺史。如何?”

孫策再英雄了得,也還是個初出茅廬的小夥子,比起口舌之辯,哪裡拼得過這個七十歲的老妖怪。又說了幾句,被陸康徹底堵得說不出話來了,便道:“陸公非欲以此城拒我乎?”

陸康道:“某家世受漢恩,老夫爲官數十載,而今老矣,豈能降賊。”

既然談不攏,那就打吧。

舒縣雖然城池不大,但人心齊啊。陸康在廬江多年,屢有恩德施於百姓,今聞孫策圍城,於是紛紛前往太守府報名,願助太守守城。有軍吏告假的,聞訊也連夜趕回,從城頭爬進去,說要爲太守赴死。其得人心如此。

這也造就了孫策攻打舒縣的難度。在斷了外援的情況下,陸康率領舒縣子民,整整堅持了一年多。不過,到如今,陸康也是強弩之末了。

這日,陸康把家人喚了過來,道:“大郎,你安排下,派人送二郎和陸議等幼童回吳郡。城要陷了,到時刀槍無眼。別連累了他們。”

陸儁唯唯應下後,又看向老父,道:“大人,既然城要陷了,何不棄城走。大人守城年餘,外無援軍,內無積糧,也算是爲漢室盡忠了。”

陸康沉吟半晌,嘆道:“你不懂,你不懂。”

陸儁一頭霧水。陸康又憐愛的看着長子,道:“我任性,卻是連累你們了。”陸康決定堅守,宗族百餘人亦隨他在舒縣。這次若是城破,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陸儁搖搖頭:“大人在哪裡,兒子便在哪裡。”

陸康看了看陸儁,大兒子雖然不甚聰慧,但勝在淳厚穩重,這點也是他非常喜歡的。陸康又嘆道:“你去吧。”

陸儁退下後。陸康陷入了沉思中。年老的人喜歡回憶。陸康一生,經歷順、衝、質、桓、靈諸帝。少年時的鮮衣怒馬,青年時的意氣風發,往事一幕幕,如走馬燈般在他心中不停滾動。他經歷過帝國的強盛,也心痛過先帝的胡作非爲。如今,大漢帝國已經搖搖欲墜了。天下諸侯,還有幾人心向天子,心向朝廷?地方郡縣守令,一個個也是心懷鬼胎,濫用私人,視律令如無物。這是末世的徵兆啊。

如果大漢真的要亡,那就讓我這個老臣,陪他最後一程吧。誰都不知道,陸康早就已經心懷死志。決意與舒縣共存亡了。

陸康又想起自己的子孫族人。心中愧疚難言。自己是城中百姓希望,若是遣散族人,令其逃命,又怎能號令全城百姓,午夜時良心又怎能安。

這一日,孫策大軍照例攻城,城中軍民已經是疲倦不堪了。忽然北城一聲歡呼,鼓聲隆隆。城破了。

聞得北城已破,陸康率族人各執刀劍來援。軍民見到鬚髮飄動的太守,紛紛奮起餘力,跟在陸康身後,來戰孫策兵。

城中上至陸康,下到吏兵,已經許久沒吃過飽飯了,又如何是如狼似虎的孫策軍士的對手。方一交戰,陸康這邊便倒下一片。

陸康左臂也只了一刀。孫策軍見了陸康,大喜,見其打扮就知道這是個大官。於是紛紛上前,欲擒斬陸康。

陸儁與幾個健僕護在陸康左右,沒遮擋幾下,健僕紛紛被殺,陸儁亦被長槍刺穿大腿。眼見陸康便要喪命刀下,陸儁目眥欲裂,哀嚎一聲:“阿父!”

忽然,陸康身後,吏民百姓紛紛放下刀槍,跪地道:“某等願降,乞生太守。”

更遠處的軍民見了,亦紛紛伏地叫道:“某等願降,乞生太守。”

孫策此時已經進城,遠遠見了,揚鞭促馬,大呼道:“住手!”

到得跟前,翻身下馬,來見陸康。陸康左臂血流不止,已經站立不住,跌坐於地,見了孫策,笑道:“孫郎,你贏了。”

孫策見了陸康,以及跪滿一地的舒縣百姓,心中情緒莫名涌動。他也曾在舒縣住過,這些人,也是他的鄉黨父老啊。

孫策扶起陸康,傳令左右:“速傳軍醫,爲陸公治傷。”

陸康虛弱的擺了擺手,道:“孫郎,文冊等一應物事俱在,今我既敗,還望勿怨百姓。”

陸康與孫策大戰一場,早就知道結果,最後牽掛的,就是怕孫策進城後,縱兵抄掠城中百姓,畢竟孫策攻城時亦有損失,如果爲了撫慰兵將的暴虐之氣,舒縣到時又是一場人間慘劇了。

孫策忽然發現,自己有點敬仰這個老頭兒了,於是道:“陸公放心,策亦曾久居舒縣,此城百姓,亦是我之父老鄉黨。必不敢加害。”

陸康心中欣慰,笑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孫策既定舒縣,便遣人四處安撫百姓,又運糧入城,解城中之缺。恐百姓驚慌,又屯大軍於城外,自己則還居周瑜舊宅。百姓見孫策如此,於是心中皆定。

孫策到了周宅,見宅院如初,未損一磚一瓦,召人問之,對道:“太守有令不得毀此宅。”

孫策心中愈發感激。他之前兵進廬江,將周瑜和自己家小都轉移到了九江。現在看來,就算他們還在舒縣,以陸康的性子,只怕也不會對他的家人怎麼樣。

建安六年春三月,孫策拔舒縣。之前因爲袁術許他廬江太守,孫策也願在熟悉的地方爲官。結果就在孫策在舒縣等候袁術的任命的時候,劉勳來了,他是以新任廬江太守的身份來舒縣的。

袁術再次毀諾,讓孫策大失所望。而袁術也覺得自己沒錯,徐州新得三郡,廣陵太守讓你舅舅吳景去做了,彭城給你父親孫堅了,自己只任命了個下邳國相。還讓你做廬江太守怎麼行?自己手下文武還有一大批人沒安排呢。不說別的,爲了搞平衡,也不能全都便宜了你姓孫的啊。

袁術得了廬江,心中還是很高興的。怕孫策有意見,又任命他爲督軍中郎將。使往討會稽叛賊嚴白虎。

袁術在壽春,打開地圖一看,嗯,廬江歸附,揚州漸穩,把劉繇給幹掉後,揚州便徹底是自己的了。徐州也得了三郡,等歇上一歇,一鼓作氣,徹底趕跑曹操,佔據徐州。到時自己就坐擁揚、徐、豫三州。到時這天下,自己坐擁三州,兄長袁本初有冀、並兩州。嘿嘿嘿,便是這皇帝之位,咱袁家也能有資格坐上一坐了。

袁術想到開心處,不由哈哈大笑起來。笑完又想起袁紹來,這個兄長,素來與他不合,他要往東,袁紹便要往西。明明漢朝崩亂在即,他還要立什麼劉虞爲帝。這豬腦袋也不想想,劉虞是光武帝廢太子東海王劉強之後,素有仁德之名。要是真的立了他爲天子,又豈是現在那兩個娃娃天子能比的,到時天下必然歸心。那咱袁家還有機會嗎?

而且劉虞站穩了腳跟,又豈能甘心當個傀儡天子?遲早要拿袁家開刀。這一點袁本初難道你不明白?

想着自家哥哥,袁術覺得心有些梗痛。

第六百八十四章第四百三十四章 再戰平城(二)第三百九十章 袁劉大戰(二十)第八百十三章 攻敗垂成第六百七十章第二百九十二章 張濟之死第七章 拜師盧植第五十一章 小試身手第四十三章 酷吏陽球第五百四十八章 美人之計(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兵發河內第一百四十三章 丁原之死第二百九十五章 陳王遇刺第五十四章 新的去向第二百八十六章 廬江陷落第五百一十三章 再戰江夏第一百七十八章 龍亢之變第二百四十八章 青州餘事第一百一十一章 黑山張燕第六百七十章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人密謀第七百十八章第二百八十三章 前狼後虎第四百七十八章 冀州攻略(二十)第三百八十六章 袁劉大戰(十六)第六百十九章 聯盟已成第二十三章 東萊故事(4)第二百九十一章 攻取會稽(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涼州風雲(還沒完)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之敗(三)第四百六十六章 冀州攻略(八)第三百五十六章 荊州之戰(四)第四百五十一章 風雨幷州(七)第一百八十八章 青州攻略(三)第四百六十八章 冀州攻略(十)第五百四十七章 美人之計第四百九十二章 冀州攻略(三十四)第七百九十八章第三百七十五章 袁劉大戰(五)第三百六十三章 郭汜敗亡第三百零二章 界橋之戰(二)第八百零八章 戰爭爆發(九)第六百七十二章第二百一十五章 涼州風雲(五)第七百三十二章第一百一十章 皇帝昏招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見聞(四)第四百零八章 再敗呂翔第一百六十九章 收復洛陽第五百八十五章 涼州之戰(三)第四百八十四章 冀州攻略(二十六)第二百四十六章 荀攸退兵第七百一十章第五百五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一)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圍馬邑(二)第八百十七章第九十三章 大戰江陵(二)第三十八章 太學論儒第七百二十三章 士威彥婉拒揚州第二百九十二章 張濟之死第四十二章 高歌正氣第三百九十四章 劉備遣使說張燕第八百二十九章 定風波第七百八十二章 目標荊州第七百五十六章第一百五十一章 逃出生天第五百九十章 戰爭序幕第五百八十一章 交州之戰第六百九十一章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廢立之事第五百六十章 關中攻略(十二)第五百八十三章 平定涼州第三百零三章 袁術稱帝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方行動第一百零八章 涼州大亂第六百三十六章 兗州攻防(五)第四百六十二章 冀州攻略(四)第二百一十二章 涼州風雲(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用人制度第八十九章 黃巾亂起(三)第五百零六章 南陽之戰(二)第八百十八章 艱難局面第一百零六章 張角之死(28號第一更)第五十三章 火燒水寨第七百一十章第二百五十一章第二百五十章 劉協心事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幷州第七十三章 蠻王之位(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涼州風雲(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兵屯界橋(四)第五百八十九章 備胡之策第六百三十六章 兗州攻防(五)第九十八章 南陽局勢第五百章 治理幷州(二)第九十一章 黃巾亂起(五)第四百六十三章 冀州攻略(五)第二百五十一章 呂布攻並
第六百八十四章第四百三十四章 再戰平城(二)第三百九十章 袁劉大戰(二十)第八百十三章 攻敗垂成第六百七十章第二百九十二章 張濟之死第七章 拜師盧植第五十一章 小試身手第四十三章 酷吏陽球第五百四十八章 美人之計(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兵發河內第一百四十三章 丁原之死第二百九十五章 陳王遇刺第五十四章 新的去向第二百八十六章 廬江陷落第五百一十三章 再戰江夏第一百七十八章 龍亢之變第二百四十八章 青州餘事第一百一十一章 黑山張燕第六百七十章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人密謀第七百十八章第二百八十三章 前狼後虎第四百七十八章 冀州攻略(二十)第三百八十六章 袁劉大戰(十六)第六百十九章 聯盟已成第二十三章 東萊故事(4)第二百九十一章 攻取會稽(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涼州風雲(還沒完)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之敗(三)第四百六十六章 冀州攻略(八)第三百五十六章 荊州之戰(四)第四百五十一章 風雨幷州(七)第一百八十八章 青州攻略(三)第四百六十八章 冀州攻略(十)第五百四十七章 美人之計第四百九十二章 冀州攻略(三十四)第七百九十八章第三百七十五章 袁劉大戰(五)第三百六十三章 郭汜敗亡第三百零二章 界橋之戰(二)第八百零八章 戰爭爆發(九)第六百七十二章第二百一十五章 涼州風雲(五)第七百三十二章第一百一十章 皇帝昏招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見聞(四)第四百零八章 再敗呂翔第一百六十九章 收復洛陽第五百八十五章 涼州之戰(三)第四百八十四章 冀州攻略(二十六)第二百四十六章 荀攸退兵第七百一十章第五百五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一)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圍馬邑(二)第八百十七章第九十三章 大戰江陵(二)第三十八章 太學論儒第七百二十三章 士威彥婉拒揚州第二百九十二章 張濟之死第四十二章 高歌正氣第三百九十四章 劉備遣使說張燕第八百二十九章 定風波第七百八十二章 目標荊州第七百五十六章第一百五十一章 逃出生天第五百九十章 戰爭序幕第五百八十一章 交州之戰第六百九十一章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廢立之事第五百六十章 關中攻略(十二)第五百八十三章 平定涼州第三百零三章 袁術稱帝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方行動第一百零八章 涼州大亂第六百三十六章 兗州攻防(五)第四百六十二章 冀州攻略(四)第二百一十二章 涼州風雲(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用人制度第八十九章 黃巾亂起(三)第五百零六章 南陽之戰(二)第八百十八章 艱難局面第一百零六章 張角之死(28號第一更)第五十三章 火燒水寨第七百一十章第二百五十一章第二百五十章 劉協心事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幷州第七十三章 蠻王之位(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涼州風雲(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兵屯界橋(四)第五百八十九章 備胡之策第六百三十六章 兗州攻防(五)第九十八章 南陽局勢第五百章 治理幷州(二)第九十一章 黃巾亂起(五)第四百六十三章 冀州攻略(五)第二百五十一章 呂布攻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