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一章 江東歸附

孫策聽了,情難自禁,喊了一聲:“娘!”

吳夫人眼淚流得更快:“現在無數人的眼光盯着你,盯着我孫家。這次翊兒和匡兒,是嚴白虎的門客。下次輪到你和權兒時,又會是誰呢?我兒,你就真的覺得沒有人會想着拿我們孫家的人頭,去搏一個前程麼?你別忘了,你還有弟弟,妹妹,妻兒子女。這一大家子,可全都指望着你吶!”

孫策聽了,袖中的雙拳緊握,胸膛起伏不定,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過了半晌,他低垂的頭顱就緩緩擡了起來,看向他的孃親,勉強笑道:“是孩兒不好,讓孃親擔憂了。好,這回我聽孃的,我降。”

言罷,孫策似乎全身氣力都消失一空了。他勉強維持着步伐不亂,轉身就出了房門。吳夫人看着孫策那似乎一下子就佝僂起來的遠去背影,終於痛哭失聲出來:“兒啊,娘何嘗又想逼你。”

知子莫若母,吳夫人知道孫策的志向、抱負,以及他的驕傲。但她剛纔,親手把這一切都給摧毀、扼殺了。她心中,其實比孫策還要痛苦。

但是,形勢如此,與其讓孫策不屈不服的戰死沙場,她寧肯讓孫策把腰彎下來,把頭顱低下來,好好的,安穩的活着。這是一個母親的私心。

孫策走後,吳夫人屏風之後,閃出一個身影來,不是別人,正是吳景之子吳奮。他親耳聽得孫策願降,不禁大是興奮。好不容易熬到孫策離開,就按捺不住跳了出來。他湊到吳夫人跟前,嬉皮笑臉的道:“還是姑母厲害,小侄日後定當稟明中山王,告知姑母的功勞與苦心。”

吳夫人收住哭聲,淚眼朦朧的看着吳奮,這張臉,像極了自己年輕時的兄長,只是,子不肖其父過矣。吳夫人順手抄起桌子上的一隻茶碗,砸在了吳奮的臉上:“真虎父犬子也。今已如你意耳,還不快滾!”吳夫人能有今天這出,其中自然少了不吳奮的鼓動。

吳夫人一是因爲吳奮講的有道理,字字句句都講在她心坎上,二是因爲想着兄長之情,也不願意吳家就這樣敗了。只是看着孫策的背影,吳夫人心痛之餘,免不了就把所有的憤怒都發泄到了內侄的身上。

孫策踉蹌着走到自己的書房,他關上門後,衝到案前,嘩啦一下,把所有物事都掃到地上,然後就仰天哈哈大笑起來。笑着笑着,雙目中清淚就不禁涔涔而下。

他不怪母親。母親的一顆心,確確實實也是爲他、爲孫家好。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上,在這麼危急的時刻選擇下船而不是與船共沉。未嘗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只是,他不甘心啊。太不甘心了。

周瑜和魯肅匆匆趕了過來,見孫策雙手包着白布條,不禁吃了一驚。孫策一擺手,笑道:“無事。”剛纔他雙拳緊握,指甲嵌入了掌心,血肉模糊猶不自知,清醒過來之後,這才命人上藥包紮。

命二人坐下之後,孫策便道:“我已經決定,歸順朝廷了。”聲音平淡寧和,全無剛纔的情感外露。

聞言,剛落座的周瑜和魯肅便全都啊了一聲,忙忙又站了起來。一齊望向孫策。這消息太突然了,孫策也太淡定了。

前一刻還在看地圖呢,這才過了多久,就要投降了?兩人頓時就沉默了起來。

最後,還是孫策打破了沉默:“江東本就是漢土,你我本就是漢臣。既然如此,又何必牽連無辜。這樣也好,待到了長安,做個富貴閒人,想來也要比征戰四方要好多了。最不濟,還能活很久呢。”

是啊,閒在家裡沒有戰場危險,自然能活很久。可是這種生活,是孫策想要過的麼?

張紘等文臣被傳了過來,在孫策的示意下,開始炮製辭藻華麗的降表。其中,突出了自孫堅以來,到孫策爲止兩代人阻止江東分裂、建設美好江東的努力。總之,美化江東,吹捧劉備,對於一些敏感問題,則選擇將其模糊化避過不談。

張紘等人得知孫策總算服軟,心中也是長出了一口氣。這船眼看着就要翻了。跳船吧,大家有着曾經同舟共濟的情分。不跳吧,拖家帶口的又實在捨不得一起死。現在好了,皆大歡喜。

張紘等人也就格外精神,拿出了十成十的本事來,一支支筆開始妙筆生花起來。沒多久,一篇清麗表文就一揮而就。面呈孫策看過之後,孫策點了點頭,道:“元嘆,你辛苦一下,且爲使者,去漢軍營中走一遭罷。”

顧雍出列,受命領書而去。出了城,也不敢怠慢。在一衆護衛之下,忙忙打馬向着漢軍方向奔去。

關羽、甘寧、文聘等帶着兵馬順利登陸,正把大軍散開,準備全線出擊。忽然就有前鋒來報,說孫策決定投降,派了人前來送降表來了。

甘寧眼珠子一轉,道:“將軍,孫策那廝,詭計多端,這定是他的拖延之計。以我之見,莫如把那使者給砍了。而後大軍按原計劃行事。”

他在關羽麾下憋到現在,北方好多功勞都沒撈到。好不容易等到劉備徵南,這自己剛過江,人家就投降,這不是鬧着玩麼?不狠狠打幾戰,捉對廝殺一場,怎顯得我甘興霸的勞苦功高?就這麼帶着兵馬一路前去接收,這份量無疑就輕多了啊!

關羽自然不會由着甘寧胡來。他瞪了甘寧一眼,對人道:“去將使者請來。”

說完又對文聘道:“仲業,若江東歸降,你引兵在前,使興霸爲後軍,我自居中。”

甘寧聽了,大叫道:“將軍,我不服,我本爲前鋒,現在爲何要換了仲業!”

關羽心想,換你就是怕你胡亂搞事。還是文聘穩重多了,讓人放心。關羽不理甘寧,只閉目在座位上假寐,甘寧見關羽不搭言,他也不敢鬧騰,只好滿肚子委屈的退下,站在一旁。

不一會,顧雍在漢軍的護衛下,進了關羽大帳。表明身份,再給看過孫策的信之後。關羽這才放下心來。這顧雍是蔡伯喈的弟子,與蔡氏有着千絲萬縷的香火之情,這是情報之中講過的。也是自己這邊細作攻克的重點。

蔡伯喈之女,現在是主公的側妃,想來江東那邊,也想到了顧雍的身份,所以這纔派了他來。

既然孫策都做了決定,顧雍自然也不會拿自己當外人。於是便毫無顧忌的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江東情況,全部竹筒倒豆子似的跟關羽一一細說。

說完之後,這纔跟關羽道:“關將軍,我還要繼續往北,拜見大將軍。沿途之上,江東吏民還請關將軍多加照顧。”

滅國之戰,從來都是勝利者的狂歡。大軍過境,不在江東撈點什麼怎麼可能。顧雍也只能說上這麼多了。這還是藉着他老師的面子壯着膽子說的。只希望漢軍不要太過分了纔是。

關羽還未答話,甘寧就斜眼看來,惡聲惡氣的道:“你這廝休得胡言亂語。江東亦是漢土,揚州吏民亦是漢民。我王師又怎麼會作出傷害自家子民的事來?”

第六百九十六章 華容城破第七百二十二章 夏侯淵疾奔安陸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人密謀第六百零三章 草原大戰(三)第三百五十三章 荊州之戰第八百零二章 戰爭爆發(三)第三百八十九章 袁劉大戰(十九)第一百零一章 盧植出事(25號第二更)第六百七十一章第一百五十一章 逃出生天第三百一十四章 下邳之戰(二)第一百九十章 青州攻略(六)第六百五十章 馬超中伏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發涼州第七百四十五章第二百七十四章 跨海徵東第五百三十九章 審榮獻城第三百八十九章 袁劉大戰(十九)第三百四十一章 圖謀荊州第八百一十章 戰爭爆發(十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滎陽之戰第五百四十九章 關中攻略第七百九十一章 水淹之計第六百二十八章 侵掠如火第四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略(三十七)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分三路第一百三十七章 洛陽風雲(二)第六百二十六章 兵出魯國第八百零七章 戰爭爆發(八)第八十八章 黃巾亂起(二)第五百八十七章 皆大歡喜第七百零一章 新的抉擇第一百五十五章 河陽之戰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子孝轅門斬將第七百九十二章 襄陽城破第八百一十章 戰爭爆發(十一)第二百零七章 左伯之紙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雨幷州(八)第二百四十二章 兵發河內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用兵圖兗州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雨幷州(五)第三百六十四章 朝覲天子第三百五十章 求援四方第五十四章 新的去向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州之亂(二)第二十三章 東萊故事(4)第三百八十八章 袁劉大戰(十八)第四百六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第三百八十五章 袁劉大戰(十五)第四百二十五章 麴義反袁第三百六十四章 朝覲天子第四百八十九章 冀州攻略(三十一)第五百六十章 關中攻略(十二)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用兵圖兗州第四百零二章 袁紹兵至第八百零九章 戰爭爆發(十)第五百九十九章 受降城外第八百十八章 艱難局面第二百六十二章 冀兗交鋒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下反應第六百零六章 益州風雲第一百五十一章 逃出生天第三百五十八章 荊州之戰(六)第五百一十八章 好漢凌操第五十七章 墮落皇帝第二百六十二章 冀兗交鋒第五百六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六百七十七章第九章 大道之基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第三百七十三章 袁劉大戰(三)第六百八十五章 益州興兵第七百零九章第二百二十九章 跨海東征第七百一十章第四百二十五章 麴義反袁第六百十二 兗州戰事(二)第六百八十七章 首戰黃蓋第十四章 平定廬江(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風雨幷州(三)第七百七十六章 漢軍突圍第四百四十四章 馬邑城破(二)第六百二十六章 兵出魯國第一百三十五章 天子駕崩第五百八十章 漢中之戰(二)第六十一章 廣陽除惡第七百三十五章第二百零六章 印刷之術第四百二十四章 輿論宣傳第二百六十章 徐州之亂(六)第四百三十三章 再戰平城第三百八十五章 袁劉大戰(十五)第六百零五章 草原大戰(完)第八百零二章 戰爭爆發(三)第三百五十七章 荊州之戰(五)第二百二十八章 蔡邕歸來第一百五十一章 逃出生天第三百二十八章 山陵又崩第七百五十一章第八百零五章 戰爭爆發(六)
第六百九十六章 華容城破第七百二十二章 夏侯淵疾奔安陸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人密謀第六百零三章 草原大戰(三)第三百五十三章 荊州之戰第八百零二章 戰爭爆發(三)第三百八十九章 袁劉大戰(十九)第一百零一章 盧植出事(25號第二更)第六百七十一章第一百五十一章 逃出生天第三百一十四章 下邳之戰(二)第一百九十章 青州攻略(六)第六百五十章 馬超中伏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發涼州第七百四十五章第二百七十四章 跨海徵東第五百三十九章 審榮獻城第三百八十九章 袁劉大戰(十九)第三百四十一章 圖謀荊州第八百一十章 戰爭爆發(十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滎陽之戰第五百四十九章 關中攻略第七百九十一章 水淹之計第六百二十八章 侵掠如火第四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略(三十七)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分三路第一百三十七章 洛陽風雲(二)第六百二十六章 兵出魯國第八百零七章 戰爭爆發(八)第八十八章 黃巾亂起(二)第五百八十七章 皆大歡喜第七百零一章 新的抉擇第一百五十五章 河陽之戰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子孝轅門斬將第七百九十二章 襄陽城破第八百一十章 戰爭爆發(十一)第二百零七章 左伯之紙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雨幷州(八)第二百四十二章 兵發河內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用兵圖兗州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雨幷州(五)第三百六十四章 朝覲天子第三百五十章 求援四方第五十四章 新的去向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州之亂(二)第二十三章 東萊故事(4)第三百八十八章 袁劉大戰(十八)第四百六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第三百八十五章 袁劉大戰(十五)第四百二十五章 麴義反袁第三百六十四章 朝覲天子第四百八十九章 冀州攻略(三十一)第五百六十章 關中攻略(十二)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用兵圖兗州第四百零二章 袁紹兵至第八百零九章 戰爭爆發(十)第五百九十九章 受降城外第八百十八章 艱難局面第二百六十二章 冀兗交鋒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下反應第六百零六章 益州風雲第一百五十一章 逃出生天第三百五十八章 荊州之戰(六)第五百一十八章 好漢凌操第五十七章 墮落皇帝第二百六十二章 冀兗交鋒第五百六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六百七十七章第九章 大道之基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第三百七十三章 袁劉大戰(三)第六百八十五章 益州興兵第七百零九章第二百二十九章 跨海東征第七百一十章第四百二十五章 麴義反袁第六百十二 兗州戰事(二)第六百八十七章 首戰黃蓋第十四章 平定廬江(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風雨幷州(三)第七百七十六章 漢軍突圍第四百四十四章 馬邑城破(二)第六百二十六章 兵出魯國第一百三十五章 天子駕崩第五百八十章 漢中之戰(二)第六十一章 廣陽除惡第七百三十五章第二百零六章 印刷之術第四百二十四章 輿論宣傳第二百六十章 徐州之亂(六)第四百三十三章 再戰平城第三百八十五章 袁劉大戰(十五)第六百零五章 草原大戰(完)第八百零二章 戰爭爆發(三)第三百五十七章 荊州之戰(五)第二百二十八章 蔡邕歸來第一百五十一章 逃出生天第三百二十八章 山陵又崩第七百五十一章第八百零五章 戰爭爆發(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