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陣前車懸

長矛手乃騎兵之剋星,但這生克卻並非絕對的。首先矛軍鬆散則無效率,密集則不易轉動,很容易就被騎兵衝了側翼,甚至是抄了後路。倘若四面皆爲長矛手呢?那行進迂緩,騎兵既可以騎射對之,又可以帶着你轉圈、遛彎,跑不上幾百步,長矛方陣就必然混亂,從而露出滿身的破綻來。

除非當面都是具裝甲騎,不配弓弩,唯一的攻擊手段就是衝撞,外帶主將也只會衝撞……那矛陣之克騎兵,主要責任也全在騎兵將領身上。這年月的甲冑水平逐漸提升,防護範圍也越來越大——漢軍而着筒袖,兩臂皆護,這在前代是從來沒有過的——但還出不了具裝甲騎,理論上就算鎧甲最高級的,也處於輕重騎兵之間而已,隨身必配弓弩。不僅如此,騎槊普遍長近兩丈——所謂“丈八蛇矛”是也,比步兵用矛要長得多了,即便正面相敵,只要不故意把馬腦袋往人矛尖上撞過去,也未必就落了下風。

便如同夏侯惇此時一般,沒想着就靠自家這幾百騎馬部曲直接衝入敵方矛林——真要那麼搞,那他死定了,並且必留下愚將之名——一近敵陣,他先就把馬側過來了,然後橫槊掃擊。隨即曹兵的第一線矛陣也已殺到,雙方各以長矛攢刺,當即便血花飛濺,躺倒了十數人,各自陣列都有所動搖。

就趁着這個機會,夏侯惇這才指揮騎兵尋隙殺入敵陣,力圖撕大缺口。長矛兵後面,一般都佈列着刀盾兵。不過刀短盾小。無法與騎兵正面拮抗。想要攔阻夏侯惇繼續向前,便只有靠將領對戰啦。

於是周泰周幼平挺槊而出,直接迎上了夏侯元讓。

兩將馬打盤旋,頃刻間便相交了七八個回合。夏侯惇心說果然不愧是重創高行的江東驍將,武藝精熟,雖爲南人,馬術也還瞧得過去。這要是單獨對決,夏侯惇有信心三十合內便戰敗周泰——當然啦。以周泰之悍勇,打敗他容易,打跑或者擊殺他,或許難度不小——但如今是兩軍混戰,二人又皆爲前陣主將,須得防備敵方小兵,也須隨時掌控戰鬥節奏,都只能拿出五分力氣和精神來馬上對戰,故而勝負正不易分也。

前陣開始了殘酷的廝殺,這時候曹軍兩翼也逐漸擺了上來。江東兵數本來就少。又布密集守禦之陣,正面寬度遠不如曹軍。故此曹軍陣形逐漸從錐形變成橫陣,又自橫陣變成雁行,兩翼張開,箭如雨下——正如《孫臏兵法.十陣》中所云:“雁行之陣者,所以接射也。”

江東陣內自然也以弓弩相還。因爲陣列排布緊密,一具盾牌可以同時遮護三名士兵,故此曹軍箭雨雖密,對於敵軍的損害卻並不甚大——要就這麼射下去,恐怕箭都射光了,也破不了敵陣。所以樂進、李典便指揮部衆逐漸壓近,開始配合夏侯惇從兩翼白刃攻敵。

曹操站在礟車上瞧得很清楚,雖然給兩翼佈置的是相同的任務,二將對局勢的把握也幾乎相同,但兩人的應對之法卻迥然有差。樂近是猛將,他跟夏侯惇同樣,一騎當先,直薄敵陣;李典素以謹慎見長,衝勢雖然不夠猛烈,但是顯得非常沉穩。於是側過頭去問荀攸:“二子誰先建功?”

荀公達回覆道:“若面疏陣,或敵非精,文謙勝也;然以今日之勢,曼成是也。”對於佈列密集陣形的精兵來說,光靠猛衝恐怕是收穫不大的。

果然,前陣夏侯惇爲周泰所阻,難以破入敵方陣列,一側的樂進也是如此,率先衝擊了兩三回,都無法動搖江東軍的陣勢。他所面對的正是江東老將黃蓋黃公覆,終究年歲大了,出馬與樂進交了幾招,深感難敵,於是退入陣中,號令部下:“但長矛密集,以弓矢射之可也。”

相互間又鬥一陣,樂進所部中箭的數量越來越多,陣列竟然有些渙散。黃蓋及時抓住了這一契機,突然派驍將董襲展開反擊,長矛如林,瞬間便將樂進所部逼退了十餘步。隨即董襲率領刀盾手瞅準一個空檔直衝過去,當即把敵陣割爲兩段。

樂文謙見勢不妙,只得勒兵後退。黃蓋再令放箭,曹兵折損甚多,就連樂進的肩膀上也中了一箭,“哎呀”一聲伏倒在馬鞍之上。他的部曲匆忙左右衛護着主將脫離戰場,曹軍東翼就此崩潰。

東翼潰散影響到中路,夏侯惇也不敢再衝了,使個花招擺脫了周泰,下令暫且後退。本來曹軍結陣而退,未爲大敗,退出去一箭之地重新整列,還有捲土重來的可能,以密集陣形的速度,那是根本追趕不上的。可誰想到東吳的“數陣”突然間轉動起來,周泰左向去協助韓當對戰李典,黃蓋不追樂進,反而從側翼橫掃過來,給了正在後退的夏侯惇所部狠狠一擊。

倘若是勳在此,他肯定會大吃一驚,脫口而出吧——“車懸!”其實後來被日本民間吹噓得神乎其神的上杉家“車懸陣”,說白了就是一個圓陣,呈車輪滾動狀向前突進而已。這種陣形的厲害之處,就在於隨時更換前鋒之卒,敵軍若是不動,就相當於一百個人輪番出拳猛揍一個對手,而且都不是正拳而是勾拳;但其難得之處,是各部必須配合得非常緊密,但凡一個銜接不上,便容易露出破綻來爲敵所趁。

江東的“車懸陣”也只是個雛形而已,好在各將皆久經沙場,相互間配合得非常默契,周瑜在中軍又調度得法,因而瞬間發力,便打了曹軍一個冷不防。夏侯惇止不住敗退之勢,被迫繼續後撤;李典所部損失不大,李曼成見機得快,匆忙撤步,力圖暫且脫離與敵方的白刃接觸。於是江東的密集陣形就散開了。變成了鉤弋之陣——前突的是黃蓋。左鉤張開。乃韓當、周泰也。

曹操在礟車上望見其勢,不但不驚慌,反而拍掌叫道:“妙啊!”荀攸跟旁邊提醒他,您別光爲敵人喝彩了,趕緊下令吧——此正其時也!曹操微微一笑,於是再度揚起了小旗。

擂鼓聲中,曹軍左右忽然各有一隊騎兵突出,瞬間加速。直插江東軍之後。東側的乃是曹休所率曹軍精銳“虎豹騎”,西側的是張郃所率騎兵,各不下五百騎,如同兩隻鐵鉗一般,一往無前,楔入敵陣。

這就是曹操預先的籌劃了。六萬對四萬,正面列陣而戰,要說勝面原本不小,但一則周瑜慣戰,萬一某個小細節上被他鑽了空子。勝負之勢仍可能傾斜;二則江東軍戰敗以後要是都縮回江上去,曹軍無可追擊。難以擴大戰果,那即便贏了這一仗也意義不大啊——曹操可沒力氣再跟他們長久對耗下去啦。

所以兩軍交鋒之際,不妨暫示以挫,朝北方退卻,吸引江東軍前來追擊,在陣列和營壘之間造成一定的空隙,然後即以精銳騎兵左右突擊,楔入陣後,破其營壘,挫其士氣。倒時候正面之軍穩住陣腳,發動強力反擊,不但贏定了,還大有可能把江東軍就在陸地上包了餃子,使其無法登船。

嗯,餃子這東西,乃是是勳“發明”的,曹操甚爲喜愛,不過他在吃食上簡樸慣了的,平常也多吃素餡的餃子,不似是宏輔,那餃子裡沒肉還能叫餃子嗎?素餡?乃異端也!

曹操計劃得好好的,至於如何詐退,以引誘敵軍,則都交給前線將領審時度勢,自主籌劃——總不能退得太過明顯,以致被周瑜一眼看破。本來曹操以爲,我軍勢衆,卒伍精良,總得先殺一兩個時辰,待到一線傷損過大,士兵也體力衰退的時候,假裝後續部隊沒能及時跟進,那時候再退,就跟真的一樣啦。可是沒想到江東兵也甚驍勇,周瑜佈陣巧妙,主動就把曹軍給殺退了——所以他才喝彩,既是誇獎周瑜,也是在得意:省我多少力氣!

真要是在前線硬拼上一兩個時辰,折損兵馬必不在少啊——雖然敵方的損傷同樣會很大——如今這一退,雙方死的人都不太多。要是能夠在儘量少死人的前提下得着施計的機會,最終取得戰役的勝利,那不是錦上添花嗎?

曹軍主力大多來自於中原地區,戰馬數量不少,尤其自是勳吞併南匈奴呼廚泉部、招安鮮卑拓拔等部,進而曹德守牧朔州、曹操平定幽州以後,更有相當數量的北地良馬陸續貢入或者販入,使得曹軍的用馬比率成爲中國之冠——就連涼州的呂布、韓遂都比不上。此番南征,因爲水土不服之故,戰馬死傷率非常之高,高到連曹操一想起來都會嘬牙花子心疼,但剩下的數量仍然不是江東軍所可以比擬的。

江東根本就不產馬,倒是驢、騾的數量不少,江東軍中的戰馬能夠讓五百人以上將領人手一匹,那就已經頂天啦。曹家則不同,即便戰馬大批死亡,即便再拋除質量中等以下只能備拉車和馱運的那一部分——就這一部分,運到江東也能被當成寶貝——仍可選出近兩千的良馬。曹操即以這些良馬組建了今天的突襲部隊,無論速度還是衝擊力,都是江東軍難以望其項背,甚至都很難想象的。

在曹操看來,只要能夠誘使江東軍陣向北方移動,在陣列和本營之間留下一道空隙來,兩支騎兵便可順利楔入,就算一時間難以摧垮敵方本營,周瑜反應得快,及時回援,但隔斷了江東軍登舟之路,敵方士氣亦必大落。本軍趁勢而進,那是必勝無疑啊!

但破周瑜,西陵亦可一鼓而下,就此沿江築壘,封堵南軍,就算自己沒能拿下整個荊州就被迫收兵,那這一趟也不算白來了。假以時日,劉表、孫權必將俯首稱臣,天下乃可定矣!(未完待續。。)

ps:今天臨時有事兒出門,吃完了晚飯,纔剛回到家,更新晚了,抱歉。

第21章 諸葛連弩第23章 是兵是賊第13章 東海都尉第36章 封侯之賞第19章 編定魏律第20章 射戟小支第25章 鄠縣落鳳第7章 受人構陷第20章 注經化俗第2章 被翻紅浪第28章 誅心之論第21章 采采榮木第28章 面折梟臣第19章 祖道之金第4章 無米之炊第33章 長矛如林第18章 二將爭功第20章 的盧妨主第9章 平州智士第6章 華夷之辨第3章 夷寇臨城第25章 萬人敵也第14章 衣帶之詔第24章 高陵之變第27章 恐其有詐第27章 直面刺奸第14章 無奈竊國第10章 海隅神威第26章 老成謀國第7章 宛城宣詔第2章 佈防關中第10章 併案討夷第8章 佛國之願第28章 鄴下舌戰第24章 汝爲中行第23章 天雷殛我第15章 生而異象第12章 兔死狗烹第11章 官場狡詭第7章 取撞木來第13章 郊祀天地第24章 偃師御胡第9章 爲國殺賊第5章 刺奸密奏第18章 二將爭功第9章 明察秋毫第15章 亂世能臣第10章 擇易避難第12章 防微杜漸第29章 銅雀臺上第16章 天下爲弈第25章 萬人敵也第16章 爲人難哉第17章 披髮叫天第33章 青囊何在第5章 幽州之戰第11章 作育英才第7章 謀身謀國第29章 關中之戰第2章 九江處士第2章 重振幽州第31章 大戰餘波第30章 有害令名第17章 子桓發礮第20章 叔孫制禮第13章 堅壁清野第20章 注經化俗第12章 阿承醜女第37章 千年展布第6章 奢而不侈第22章 都外胡騎第26章 城頭箭書第6章 嚴其考法第29章 何者爲君第10章 月黑殺人第26章 罵死荀彧第三章 食蕢之思第20章 人臣當言第5章 漢語拼音第22章 小枝槊頭第12章 坊中石墨第15章 英雄時勢第16章 矢在弦上第12章 覆巢之下第10章 兒女親事第24章 婦人衣冠第1章 分州荊襄第23章 天雷殛我第22章 甥其無恙第18章 先發制人第5章 漢語拼音第18章 先發制人第22章 客座教授第7章 逆天出師第34章 震主之威第25章 修仁之戰第18章 我能興鄭第10章 擇易避難第24章 河內司馬
第21章 諸葛連弩第23章 是兵是賊第13章 東海都尉第36章 封侯之賞第19章 編定魏律第20章 射戟小支第25章 鄠縣落鳳第7章 受人構陷第20章 注經化俗第2章 被翻紅浪第28章 誅心之論第21章 采采榮木第28章 面折梟臣第19章 祖道之金第4章 無米之炊第33章 長矛如林第18章 二將爭功第20章 的盧妨主第9章 平州智士第6章 華夷之辨第3章 夷寇臨城第25章 萬人敵也第14章 衣帶之詔第24章 高陵之變第27章 恐其有詐第27章 直面刺奸第14章 無奈竊國第10章 海隅神威第26章 老成謀國第7章 宛城宣詔第2章 佈防關中第10章 併案討夷第8章 佛國之願第28章 鄴下舌戰第24章 汝爲中行第23章 天雷殛我第15章 生而異象第12章 兔死狗烹第11章 官場狡詭第7章 取撞木來第13章 郊祀天地第24章 偃師御胡第9章 爲國殺賊第5章 刺奸密奏第18章 二將爭功第9章 明察秋毫第15章 亂世能臣第10章 擇易避難第12章 防微杜漸第29章 銅雀臺上第16章 天下爲弈第25章 萬人敵也第16章 爲人難哉第17章 披髮叫天第33章 青囊何在第5章 幽州之戰第11章 作育英才第7章 謀身謀國第29章 關中之戰第2章 九江處士第2章 重振幽州第31章 大戰餘波第30章 有害令名第17章 子桓發礮第20章 叔孫制禮第13章 堅壁清野第20章 注經化俗第12章 阿承醜女第37章 千年展布第6章 奢而不侈第22章 都外胡騎第26章 城頭箭書第6章 嚴其考法第29章 何者爲君第10章 月黑殺人第26章 罵死荀彧第三章 食蕢之思第20章 人臣當言第5章 漢語拼音第22章 小枝槊頭第12章 坊中石墨第15章 英雄時勢第16章 矢在弦上第12章 覆巢之下第10章 兒女親事第24章 婦人衣冠第1章 分州荊襄第23章 天雷殛我第22章 甥其無恙第18章 先發制人第5章 漢語拼音第18章 先發制人第22章 客座教授第7章 逆天出師第34章 震主之威第25章 修仁之戰第18章 我能興鄭第10章 擇易避難第24章 河內司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