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血戰赤阪

赤阪,在後世陝西省洋縣東部的龍亭山麓,因“山阪赭色”而得名。龍亭山正當子午穀道口,曹真率軍自北而來,深恐倉促用兵,軍力不足,故此出谷後即略偏東去打石泉城,以接應牛金、申儀等——如今他多少有點兒後悔,早知道蜀人在石泉留兵不多,我就當先遣一路兵馬或自北道而攻赤阪,或自南道指向成固,不該在石泉城下多耽擱好幾天的時間啊。

等到攻克石泉,兩軍順利會師,除去交給馬謖去取南鄉的四千人,尚有二萬五千大軍,便即浩浩蕩蕩向赤阪進發。西行居高臨下,從山谷間突出,一開始氣勢頗爲攝人,然而一旦抵至赤阪附近,情勢便即陡變——馬超親率數千精騎從側翼殺出,魏軍雖有提防,終究難當西涼騎兵驍勇,當即被殺數百人,部伍混亂。曹真被迫率軍後撤,在高阜上背山紮營,馬超即於阜前馳騁搦戰——有種你下來呀!

曹真登高而望,但見馬家騎兵人馬盡皆高大雄俊,鎧冑鮮明,長槊耀日,且進退趨避,極有章法,實勁敵也。話說馬超昔日爲曹操所敗,被迫逃依劉備,當時麾下還剩了千餘西涼舊部,此後鎮守武都,即以此爲基礎,從氐、羌中招募部署,好不容易纔攢起了這三千家底,那簡直就是王牌中的王牌了。

曹真當即慨嘆道:“吾聞陛下昔日曾言:‘馬兒不死,孤不得安。’今信也夫!”隨即搖搖頭:“若俊乂在此,或可催破之也。”

其實他的意思,張郃長期鎮守陳倉,與涼州相鄰,也招募了不少涼州騎兵,要是把那些涼州騎兵拉過來,估計就能與馬超好好較量一番了——不過張郃如今還在陽平關外呢,而且散關故道雖比褒斜、儻駱等道好走,也未必能夠攜帶太多戰馬……可是曹真話沒有說清楚。當即惱了身旁一人,拱手請令道:“某觀馬兒,不過插標賣首耳,請率本部出營破之!”

曹真轉過頭去一瞧。此人非他,正乃平西將軍徐晃徐公明是也。要說徐晃投曹,本在張郃之先,其後二人名位相若,同守關中。受夏侯惇指揮,相互間就一直彆着苗頭呢,競雄之心很強。如今曹真說若張郃在可破馬超,徐晃當場就急了:你當我是空氣嗎?我哪點兒不如他張俊乂?!

曹真急忙勸慰道:“某非敢輕忽公明也,然所將多步,騎士不足,今觀馬家騎甚勇銳,恐不易破也。”

徐晃剛纔熱血上頭,說要擊破馬超,這會兒想想。也覺得難度挺大。不過麼——“可以長矛爲陣,間雜勁弩攢射,使不能前,徐徐逼退之,君侯繼之,攻破赤阪,則馬超無可依據,必爲我所破也。”

在當時的戰場上,確實騎兵爲最強有力兵種,但並不是說就可以吊打一切其它兵種了。原本匈奴騎兵威猛無儔。卻被漢兵以強弓勁弩和長刀步卒驅之漠北,所以關鍵在於你怎麼個打法。中國人對付遊牧騎兵,那是有一套世代傳承的完備戰術體系存在的——當然這一體系也需要強大的動員力和經濟力作爲支撐——後世挫於北方遊牧行國,多是因爲朝政腐敗導致軍隊素質下降。還真不是步兵不能破騎之過。

再說了,赤阪附近的平原終究狹窄,不比涼州廣漠,馬超的騎兵缺乏足夠迴旋餘地,徐晃有信心陣而後戰,一點點將其逼退。一旦能夠趁機拿下赤阪。那麼就憑馬超這幾千騎兵,缺乏堅城爲依託,根本不是曹魏方數萬大軍的對手。

曹真當下頷首,但是說:“方遇挫,士氣不振,且休整一夕,明日再戰可也。”

於是第二天一早,徐晃早早地就揮軍出砦啦,列開陣勢,以迎馬超。馬岱率騎兵前來衝陣,被徐公明三個步兵方陣互爲依託,近用矛刺,遠以弩射,就跟狗熊撞見只蜷成一團的刺蝟一般,簡直找不到下嘴處,只得暫退。

回來稟報馬超,馬超就說了:“彼等逼我,然亦不能破我也。但赤阪不失,即此周旋,不須十日,敵必糧秣不繼。只恐曹真趁隙去奪赤阪。”如今赤阪城內不足兩千步兵,守將名叫劉寧——“誰識此人勇懦?”

漢中將皆保,說劉寧與杜路都是漢中本地人,最擅長防守,可稱“雙璧”。馬超心說哪兒來的鄉下武將,也敢被目爲“璧”?想想終究不放心,即遣部將陳曶率一千兵去增援,即於赤阪西更立小砦,以爲依託。

那邊徐晃暫且逼退馬家騎兵,曹真即命牛金率部直取赤阪。其實赤阪無城,只是法正新規劃的一處砦子而已,依山而建,樓櫓密佈,土垣圍繞,最外面還有七重鹿角。牛金乃使步卒以大盾遮擋,護長矛兵挑開鹿角,砦中見得,當即箭如雨下,魏軍折損甚衆。

於是回報曹真,說若無器械,赤阪難下,還是先好好地整備一番,明天再去攻砦吧。曹真皺眉道:“吾既入平,騎鋒在前,如何久守?”徐晃所部不可能一整天再加一整晚都這麼排列陣勢,神經緊繃地防備敵軍騎兵,除非退回高阜上去,否則好地勢都被蜀人佔完啦,平地難以立營——你說要等明天再打,那咱們就得退啊,今天這些死傷難道白扔了不成麼?

再說了,你在高阜上也不合適建造攻城器械啊,就算造完了,怎麼拖下阜來就是一大問題……

當下一揚馬鞭:“土壘木砦而已,摧其外壁,何須器械?若牛將軍不能戰時,可歸來坐鎮,某可更代也!”牛金無奈之下——他雖然就理論上而言不歸曹真統屬,在軍事會議上可以跟曹子丹對着幹,但終究論品秩、名望,盡皆不如曹真,怎麼敢讓堂堂皇帝的堂兄弟跑第一線去替換自己回來歇着呢?——只得賈勇而衝。

蜀將陳曶來救赤阪,遠遠地望着魏軍扛牌直前,以掃鹿砦,他也不理,只是隔着三百步遠安營下砦,甚至伐木爲籬,掘土爲壕。陳曶可以不理牛金,牛金可不能不理陳曶——真要是被對方把砦子立起來。隨時可以與赤阪相配合,攻擊自己的側翼啊。牛金親率兵馬前來迎戰,陳曶終究兵寡,拋下數十具屍體後不支而退。牛金率部猛追。突然側翼煙塵滾滾,馬家騎兵又呼嘯而來,當先一將頭戴鐵兜鍪,身罩金銀兩色的魚鱗甲,以紅色絲帶編綴。外罩飛雲紋的錦袍——正乃馬超馬孟起是也。

牛金知不能敵,當即勒兵而走,自身斷後。馬超疾風一般馳近,大槊一抖,直取牛金,牛金節架相還。兩人馬打盤旋,連戰了六七個回合,牛金眼瞧着部屬將將退盡,便即擺個槍花,擺脫了馬超。反手執槊,拍馬而走。誰料馬家軍中馬岱暗中取出弓箭,覷準了便是一箭射出,正中牛金肩窩,大叫一聲,幾乎墮馬。

牛金既傷,所部匆匆從赤阪砦下退去,徐晃也被迫勒束大隊,緩緩歸營。曹真來探看牛金傷勢,牛金先是破口大罵馬家軍卑鄙。然後懊惱道:“若驅賊後不深追,或不至此也。”

曹真說將軍你也不要太過自責,今天好歹已經摧破了赤阪城外兩重鹿角啦,明天咱們還是照樣打。但是更謹慎一點,應該可以直薄赤阪砦下。然後不計傷亡地拼命猛攻,我不信那麼小小砦子,三五天都拿不下來——“但徐公明逼住馬超,使難援救,不必七日。赤阪可下。”赤阪城內肯定也儲存了不少糧食,而且拿下赤阪,己軍士氣必振,蜀人士氣必跌,再進取成固也就不爲難啦。

其實馬超那邊也很鬱悶,因爲魏軍打得很有章法,整整一天,幾乎使他無隙可乘——“某若得全軍在此,何懼此敵耶?!”馬孟起這回帶來漢中的,有將近一萬五千兵馬,但是還必須協助漢中軍分兵守險——再說了,纔剛囚禁了趙雲,各砦漢中軍若無馬家軍監護,他也不放心啊——真能帶到赤阪城下的纔不過八千之衆,其中還撥了兩千人跟隨杜路去穩固城固之守了……

終究兵力對比太過懸殊,馬家騎兵固然厲害,但這也不是一馬平川的涼州,騎兵的機動性只能發揮在小規模戰役方面,而不可能對整體戰略態勢產生什麼影響——他倒是想利用騎兵之速去切斷魏軍糧道呢,問題人家後路都在山谷當中,騎兵根本就衝不進去……

算了,能拖一天是一天吧,然後可以把杜路給召回來,看眼前這般態勢,敵軍主力都在這兒了,不可能再走南路經南鄉去襲城固——就算派奇兵行去,最多三五千人,城固應該能夠守得住吧。目前我這兒可比城固危險!

於是翌日,杜路即率部歸來,與馬超合兵一處,共御魏軍。真到了陣地戰的時候,曹真反而不着急了——再說光着急也沒蛋用——遣牛金護營,徐晃卻敵,他親自率軍攻打赤阪,果然在黃昏時分基本上摧毀了赤阪砦外的重重鹿砦,逼至砦前。

所謂鹿角,那都必須要將其下端深埋在泥土當中的,僅僅找些亂樹杈子跟地上一扔,在兩軍對陣中幾乎無用,所以一晚上的時間,也不怕蜀軍偷出砦子,重布鹿角。曹真就此暫且收兵歸去,翌日再戰,攻打赤阪。馬家騎兵多番前來騷擾,都被徐晃預先料到,佈陣當道處,生生攔住。

其實曹真這一天攻砦是假,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移營下山上,就在赤阪當面掘開重重堀塹,以糧車圍繞,再樹以新伐的木料,築成了三個小砦,以逼赤阪。隨即第三天上,曹子丹親自執刀督陣,宣令士卒,猛攻赤阪砦。蜀將劉寧拼死防禦,所部兩千衆一日間即折損接近三成——當然啦,魏軍死傷的絕對數字只有更多——餘亦疲累。因此當晚,劉寧便遣心腹偷出赤阪,往見馬超,跟他說我這砦子頂多再守三天,咱們不如明日內外夾擊,你接應我出來,暫且退往城固去吧。

馬超說不行,能守三天就三天,一旦被魏軍拿下赤阪,全面入平,光放膽搶掠周邊民家,便能得着不少糧草——我可是打着耗到他們糧盡退兵的主意的,豈可退卻?再說了,我也真未必能夠接應得你出來……

於是又攻兩日,赤阪城內箭矢將盡,曹真即射箭書入內,說你們趕緊投降吧,否則明日克砦後,盡數屠盡,一個不留!劉寧即於砦上當衆折斷箭桿,以示不降——當然啦,他怕動搖軍心,沒提“屠盡”之言。

可是曹真纔剛返回自家營寨,突然有快馬傳來信報:南鄉失守,馬謖敗退,巴中的蜀漢援軍即將逼近石泉了!(未完待續。)

第22章 未盡善也第25章 戲中有戲第1章 益州內患第20章 前程無限第17章 巫山雲雨第23章 涼州之戰第27章 舊相新相第14章 敝帚自珍第25章 所忠者天第13章 行海索第31章 漢之忠臣第32章 殺俘不祥第24章 偃師御胡第30章 厚買人心第24章 要當磔也第29章 難爲田橫第26章 心喪三年第2章 或爲智囊第4章 使徐三事第27章 平原搬兵第4章 豆中有膏第6章 雙親罹難第6章 此鬍匪也第24章 偃師御胡第13章 東海都尉第21章 先見神亭第26章 釣橋無益第37章 心大志廣第6章 平春豪強第9章 舜舞干鏚第3章 姻不如族第7章 道出無終第35章 世豪之富第5章 谷口設伏第12章 覆巢之下第4章 赤面之疾第14章 未之聞也第6章 欲言南事第16章 矢在弦上第1章 官渡鏖兵第25章 一國將相第18章 公臺不懌第33章 而魏其死第20章 秦因何亡第8章 欲捧殺也第13章 口舌之間第19章 東出盧龍第14章 再作馮婦第34章 震主之威第16章 舉賢任能第26章 同滅吳寇第15章 就食玄菟第9章 建藩封國第9章 漢家法寶第11章 借胡殺人第21章 意外重逢第2章 朋友無隱第13章 誤交損友第34章 階級鬥爭第7章 取撞木來第18章 二事不朽第33章 青囊何在第26章 爲政之權第23章 吾舅同然第5章 谷口設伏第29章 前倨後恭第17章 命促早終第25章 毀於一旦第12章 僞書離間第29章 駐馬浿陽第33章 謀取涼州第21章 齊大非偶第30章 大破魏賊第23章 刺客奇才第27章 平原搬兵第28章 子以母貴第23章 百口莫辯第17章 含飴弄孫第28章 懸危之計第28章 面折梟臣第12章 趙達彈狀第26章 爲政之權第26章 良辰可待第5章 雪中偶遇第19章 魏之必敗第3章 夷寇臨城第3章 姻不如族第18章 二將爭功第4章 漁陽豪強第20章 不可得乎第10章 身陷囹圄第9章 溳水之戰第11章 捕風捉影第1章 輔政安民第25章 異度所遣第7章 欲取先與第36章 誰人祖道第30章 釜底抽薪第22章 醫者仁心
第22章 未盡善也第25章 戲中有戲第1章 益州內患第20章 前程無限第17章 巫山雲雨第23章 涼州之戰第27章 舊相新相第14章 敝帚自珍第25章 所忠者天第13章 行海索第31章 漢之忠臣第32章 殺俘不祥第24章 偃師御胡第30章 厚買人心第24章 要當磔也第29章 難爲田橫第26章 心喪三年第2章 或爲智囊第4章 使徐三事第27章 平原搬兵第4章 豆中有膏第6章 雙親罹難第6章 此鬍匪也第24章 偃師御胡第13章 東海都尉第21章 先見神亭第26章 釣橋無益第37章 心大志廣第6章 平春豪強第9章 舜舞干鏚第3章 姻不如族第7章 道出無終第35章 世豪之富第5章 谷口設伏第12章 覆巢之下第4章 赤面之疾第14章 未之聞也第6章 欲言南事第16章 矢在弦上第1章 官渡鏖兵第25章 一國將相第18章 公臺不懌第33章 而魏其死第20章 秦因何亡第8章 欲捧殺也第13章 口舌之間第19章 東出盧龍第14章 再作馮婦第34章 震主之威第16章 舉賢任能第26章 同滅吳寇第15章 就食玄菟第9章 建藩封國第9章 漢家法寶第11章 借胡殺人第21章 意外重逢第2章 朋友無隱第13章 誤交損友第34章 階級鬥爭第7章 取撞木來第18章 二事不朽第33章 青囊何在第26章 爲政之權第23章 吾舅同然第5章 谷口設伏第29章 前倨後恭第17章 命促早終第25章 毀於一旦第12章 僞書離間第29章 駐馬浿陽第33章 謀取涼州第21章 齊大非偶第30章 大破魏賊第23章 刺客奇才第27章 平原搬兵第28章 子以母貴第23章 百口莫辯第17章 含飴弄孫第28章 懸危之計第28章 面折梟臣第12章 趙達彈狀第26章 爲政之權第26章 良辰可待第5章 雪中偶遇第19章 魏之必敗第3章 夷寇臨城第3章 姻不如族第18章 二將爭功第4章 漁陽豪強第20章 不可得乎第10章 身陷囹圄第9章 溳水之戰第11章 捕風捉影第1章 輔政安民第25章 異度所遣第7章 欲取先與第36章 誰人祖道第30章 釜底抽薪第22章 醫者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