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熹平石經

司馬仲達雙手合攏,舉如眉齊,然後額頭輕點,朝是勳行禮,開口道:“以身報國,誠所願也,然而家父不良於行,末等皆才疏學淺,恐壞國事。子夏曰:‘學而優則仕。’未聞學而不優而能仕者。”

是勳心中冷笑,想跟我耍嘴皮子,你小子還嫩了點兒——“然而卿等皆有志於學者乎?”司馬懿說:“學爲士人之業,自然日求精進。”於是是勳就問啦:“既如此,許下已重開太學,鄭康成弟子多爲博士,卿等何不赴許就學,豈不強於枯坐鄉野之間?”你不想跟着我往關中去也成,那就先把你們哥兒幾個給誆到許都去,等到了那兒,瞧你們還能逃得出我的手掌心不能!

司馬孚接口道:“末等所學甚淺,恐不足以當君子之教。”是勳微微一笑道:“昔劉豫州織蓆販屨於幽州,猶就學於盧子幹(盧植),勳起於海表,所從者皆鄉儒,猶就學於孫公祐(孫乾),而況卿等仕宦之子乎?子曰:‘有教無類。’未聞識淺者不可教,性劣者不可教。鄭門弟子皆秉聖人之董道,凡求學者,無不傾囊相授。鄭康成在高密,五日一開講,即博徒賣漿者無不往聽,未聞有所驅斥者也。彼等願授,何卿等不願學?無乃託辭乎?”這年月又不分小學、中學、大學,也沒有高考,誰說學問低就不能進太學去聽課了?我堂堂侍中推薦的人,他們會不收嗎?這種荒唐的藉口就別拿出來現世啦。

說完這段話。他不等司馬父子反應過來,就又繼續說道:“且讀書萬卷,不如行路萬里,書中所得終淺,深入必須躬行。馬文淵(馬援)受《齊詩》而意不能守章句,處邊田牧,卒能徵交趾而定關西;吳子顏(吳漢)家貧而給事爲亭長,亡命販馬,終能滅割據而登雲臺。安漢之道,不在尋章摘句。而在身體力行。卿等果能隨某西行。周旋於兵陣之間,安民於壟畝之上,所見既廣,所學自深。上有功於國。今日之墨綬。異日之公卿,下有得於身,今日世家孺子。異日學門宗師。少年若不作爲,老來徒增傷悲,卿等細思,毋失良機。

“司馬家世兩千石,然而祖宗之業,兒孫豈能坐守?天下若安,則舉孝廉、茂才,或蒙蔭而仕,自不失州郡之位。然而天下波亂間,豈固步而封可安家業者乎?”亂世當中不出來冒冒險,以爲光靠着讀死書就能維持家名不墮嗎?想得未免太天真了吧?

最後還要加上一句:“自然,若卿等素無大志,又戀鄉梓,只欲苟且全身,則勳所言,皆不過清風拂耳矣。”要是膽怯的話就明說,我也不多勸了。

司馬父子心說,這位說話可是夠狠啊,一套接一套的,明爲勸說,實是挾持,還真不好再開口拒絕。父子三人互相對視幾眼,司馬防“呵呵”地假笑兩聲:“時辰向晚,侍中可即安寢,隨同西行之事,且容我等再議。”

是勳把該說的話都說到了,也不怕他們送客,當即站起身來:“既如此,攪擾貴家了。王命催迫,勳不敢耽擱,明日便要動身西行,望卿等速速商議,毋失朝廷之望。”我容得你們商量,但不容你們拖延,勞駕明兒個就給我答覆吧。

想了想,又加上一句:“適才司馬公所薦本縣趙君初,望仲達相助延聘,或其不與卿父子同,有膽識西行者也。”最後再刺激刺激你們。

是勳出去洗洗睡了,司馬家父子三人跟堂上是面面相覷。司馬孚就說啦,哪兒有這樣的,這不逼着人出去做官嗎?司馬防沉吟道:“看來是侍中此番西行,頗爲艱難,故此強要我等相助一臂。”司馬懿說是啊,那些河東、關西的軍頭難道是好相與的嗎?是侍中想要撿他們的便宜,收下關中以後就直接置於朝廷掌控之下,怎麼可能不艱難?

司馬防問兩個兒子:“汝等可有出仕之願?即不出仕,可願從是侍中西行,以廣見聞?或往許下就學?”司馬孚咬咬牙關:“是侍中名滿天下,誠心相聘,若不從時,恐壞司馬家之名。孚便相從,可免此難,二兄與弟等或就學許下,或在家奉養雙親,足可爲狡兔之窟。”你們就再舍了我這個雞蛋吧,只要別的雞蛋還好好地放在籃子裡就行。

司馬懿皺眉沉吟道:“且再商議……”

是勳回到寢處,就問魯肅,說對這一家子,你有啥觀感?魯肅冷笑道:“皆愛身而不憂國者也。”是勳說你也別一棒子打死,我瞧他們主要是擔心許都朝廷撐不下去,所以暫且不願出仕,但這幾個都是人才,咱得多想想辦法,把他們攏在手心裡。魯肅說:“宏輔利口,料司馬家無可推拒,司馬公便不西行,諸子中必有一人相隨——或即司馬孚也。”是勳說回想今天談論的過程,那八成沒跑了,他們再推個老三出來頂槓,那也是順理成章啊,只是——“吾所欲得者,唯仲達爾。”

魯肅說那小子瞧上去也不比兄弟們強多少啊,而且似乎還比他家老三更想縮,反正我是沒瞧出來他有啥特殊的。是勳捻鬚而笑:“此子心機甚深,子敬異日便知。”

第二天一大早,司馬懿就把趙君初給帶來了,此人大名趙諮。想當初董卓一把火燒光了雒陽,挾持漢獻帝西遷長安,司馬防也在遷中,就派原本跟在自己身邊的長子司馬朗回鄉守業。司馬朗覺得周邊地區一定會亂啊,便舉族北遷去了黎陽,兩三年後纔始返回。當時溫縣的大家顯族,全都故土難離,結果沒多久就遭到前來討董的關東聯軍的蹂躪,只有趙諮跟司馬朗是莫逆之交,相信朋友的眼光、見識。跟着一起走了,倖免於難。在原本的歷史上,趙諮後來仕魏做到九卿之一的太常。

是勳見了趙諮,好言撫慰幾句,然後就問司馬懿,說尊父子考慮得如何了?司馬懿說,我願意隨君西行,讓三弟叔達前往許昌太學就讀。

司馬家原本是打算把比較機靈的老三司馬孚推出去頂槓的,但是司馬懿說,此番西行關中。形勢險峻。任務艱難,三弟不夠沉穩,不能冒這個險,還是我去吧。老爹和兄弟們都知道這老二別無長處。就是肚子裡彎彎繞比較多。平常想得挺遠。最善長趨利避害,相信他跟着是勳西行,活着回來的可能性比司馬孚要大。所以商量了一陣子,也就勉強答應了。

是勳這纔是意外之喜,於是急忙去拜見司馬防,跟他告辭,然後就帶着趙諮和司馬懿上了路。他原本還想請司馬防寫幾封書信,方便帶到關中去徵辟某些名士的,但如今既然把人家兒子給拐上了,信就可以免了吧——趕緊走,省得他們家人再改主意!

司馬家乃溫縣之首,家大業大,有的是洋蠟……哦,騾馬,所以就選了兩匹馬給趙諮、司馬懿,讓他們跟着是勳一起疾馳南下,隨即渡過黃河,僅僅用了大半天的時間就與夏侯淵等兩千騎兵會合。

於是略微休整一番,翌日繼續西行,過偃師而趨雒陽。在雒陽城中暫居一宿,司馬懿突然跑來跟是勳說:“昔董卓火燒雒陽,挾駕而西,石經盡遭譭棄。今天子既遷許昌,鄭康成先生仕爲大司農,鄭門弟子並列五經博士,侍中何不上奏,請再立石經,以孚天下士人之望?”

這一路上,趙諮表現出了相當好學的一面,逮着什麼問什麼,上從朝廷動態、百官賢愚,下到夏侯淵所部騎兵的編組、武器、馬鐙,無不誠心求教。司馬懿卻一聲不吭,光用眼睛瞧,用耳朵聽,趙諮問什麼,他也把腦袋湊過來,趙諮不問,他也不開口。這回還是他第一次主動跟是勳搭話,是勳感到非常欣喜——司馬仲達就是司馬仲達,這個主意出得不壞啊。

司馬懿所說的石經,史稱“熹平石經”,乃是靈帝熹平四年,爲了正定五經文字,方便太學授課,命人將五經並《公羊》、《論語》二傳校訂後刻石四十六塊,豎立在雒陽太學門口——據說蔡邕就是主要的校訂者和書寫者。這年月還沒有印刷術,文字傳抄,多所訛誤,所以有個官方的石刻定本,誰都可以去對照、抄寫,也算是經學界的一大善舉。只可惜,這工程花了六年的時候纔始完成,然後在太學前面才豎了十二年就讓董卓給毀了。原本的歷史上,要等五十年以後,纔在魏帝曹芳治下,刻定了第二代石經——史稱“正始石經”。

是勳把歷史給改變了,如今鄭玄出仕,鄭門弟子列任博士,太學重開,許下經學大興,所以司馬懿才提議,應該再搞一次校訂經、傳並且刻石的工程。是勳一琢磨,這是個很妙的主意啊,話說當年“熹平石經”刻的全是今文學,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今文對古文的強有力反撲,如今要是按照古文學刻定了石經,那古文的地位不就牢不可破了嗎?今文還有死灰重燃的機會嗎?

當下拍着司馬懿的肩膀,連聲鼓勵:“仲達所言大善,待某還許,定當上奏天子,使成此事,亦不會忘了仲達建議之功。仲達高才,若有所思、所疑,儘可開口,毋須有何顧忌。”司馬懿喏喏而退。

離開雒陽以後,一行人繼續向西,前趨弘農郡。沿途仍然是一派蕭條的景象,偶見農田,倒是金黃一片,麥浪飄香。趙諮就問了:“朝廷何不大力經營河南?”是勳點頭答道:“且待關中平定,必要恢復太平舊貌。”他嘴裡這麼說着,眼睛可一直瞟着田裡那些麥子,並且下令道:“暫緩前行。”

就此突然間把速度給降了下來,走走停停,騎兵行軍,倒還沒有步兵走得快。趙諮多次詢問,是勳只是捻鬚微笑不語。當日從許昌而趨五社津,三百里路用了不到兩日;從五社津而趨函谷關,二百里路一日有餘;可是從函谷關走到陝縣附近,亦三百里,卻整整花了七天,然後在縣城內又連歇了四晚。

直到九月八日,是勳早晨起來,便有出城哨探的軍士來報:“城外麥已割盡矣。”是勳大喜,急召魯肅過來:“正其時也,我等這便啓程吧!”(未完待續。。

第21章 舅傳婿也第3章 破此五賊第2章 言不及義第31章 曹氏麟兒第1章 益州內患第13章 堅壁清野第7章 名士該殺第15章 請爲紀信第7章 吾青州人第28章 假子拒敵第25章 嘴炮無雙第32章 唯纔是舉第27章 燙手山芋第16章 會稽顯姓第12章 白地將軍第26章 何必三策第18章 長生丹藥第14章 封藩涼州第26章 何必三策第22章 爪牙股肱第12章 何必當初第10章 分而制之第30章 亂世黃昏第36章 蜮蚓豈龍第4章 閉門課徒第5章 壽春城下第27章 白晝荒夢第6章 嚴其考法第21章 老馬戀棧第16章 矢在弦上第27章 魚復三險第10章 臨陣手談第19章 東出盧龍第8章 謀策定亂第28章 後世來者第20章 圖窮匕見第8章 公達三策第7章 婦人之言第16章 廢立之思第4章 例不可開第14章 李代桃僵第29章 駐馬浿陽第30章 俊傑相對第23章 擒賊擒王第15章 黃鬚封侯第6章 竊玉老賊第4章 赤面之疾第16章 天下爲弈第26章 何必三策第10章 月黑殺人第3章 四方貴半第10章 月黑殺人第26章 老成謀國第18章 行獵遇賊第2章 初晤諸葛第1章 繼嗣之爭第2章 雷霆手段第26章 隆中閒話第16章 矢在弦上第30章 奉駕幸許第32章 出入此門第1章 如有勳在第24章 中山之狼第1章 先得一驢第6章 有如神鬼第21章 安排香餌第20章 前程無限第17章 強固是氏第24章 兗州叛將第1章 南征袁術第30章 養疾自重第1章 託孤之重第8章 謀爭爲上第5章 雪中偶遇第23章 是兵是賊第6章 督郵行縣第18章 陶牧拜表第22章 小枝槊頭第4章 無米之炊第21章 異獸逞兇第16章 奮死報國第9章 亂軍之計第28章 江南俊才第3章 出泥不染第6章 字典價貴第21章 家國國家第26章 城頭箭書第6章 寧我負人第3章 遼東來書第23章 涼州之戰第16章 矢在弦上第30章 入其彀中第30章 養疾自重第33章 而魏其死第30章 繫鈴解鈴第13章 誤交損友第26章 同滅吳寇第12章 劈章宮門第32章 使王蜀中
第21章 舅傳婿也第3章 破此五賊第2章 言不及義第31章 曹氏麟兒第1章 益州內患第13章 堅壁清野第7章 名士該殺第15章 請爲紀信第7章 吾青州人第28章 假子拒敵第25章 嘴炮無雙第32章 唯纔是舉第27章 燙手山芋第16章 會稽顯姓第12章 白地將軍第26章 何必三策第18章 長生丹藥第14章 封藩涼州第26章 何必三策第22章 爪牙股肱第12章 何必當初第10章 分而制之第30章 亂世黃昏第36章 蜮蚓豈龍第4章 閉門課徒第5章 壽春城下第27章 白晝荒夢第6章 嚴其考法第21章 老馬戀棧第16章 矢在弦上第27章 魚復三險第10章 臨陣手談第19章 東出盧龍第8章 謀策定亂第28章 後世來者第20章 圖窮匕見第8章 公達三策第7章 婦人之言第16章 廢立之思第4章 例不可開第14章 李代桃僵第29章 駐馬浿陽第30章 俊傑相對第23章 擒賊擒王第15章 黃鬚封侯第6章 竊玉老賊第4章 赤面之疾第16章 天下爲弈第26章 何必三策第10章 月黑殺人第3章 四方貴半第10章 月黑殺人第26章 老成謀國第18章 行獵遇賊第2章 初晤諸葛第1章 繼嗣之爭第2章 雷霆手段第26章 隆中閒話第16章 矢在弦上第30章 奉駕幸許第32章 出入此門第1章 如有勳在第24章 中山之狼第1章 先得一驢第6章 有如神鬼第21章 安排香餌第20章 前程無限第17章 強固是氏第24章 兗州叛將第1章 南征袁術第30章 養疾自重第1章 託孤之重第8章 謀爭爲上第5章 雪中偶遇第23章 是兵是賊第6章 督郵行縣第18章 陶牧拜表第22章 小枝槊頭第4章 無米之炊第21章 異獸逞兇第16章 奮死報國第9章 亂軍之計第28章 江南俊才第3章 出泥不染第6章 字典價貴第21章 家國國家第26章 城頭箭書第6章 寧我負人第3章 遼東來書第23章 涼州之戰第16章 矢在弦上第30章 入其彀中第30章 養疾自重第33章 而魏其死第30章 繫鈴解鈴第13章 誤交損友第26章 同滅吳寇第12章 劈章宮門第32章 使王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