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太阿倒持

沒錯,關靖給是勳設謀,目標就是衝着校事去的,而並非專指向趙達一人。校事這種特務組織的結構、上下統屬,即便是勳也搞不大清啊,誰知道吳質之案最終會落到誰的手裡?說不定就沾上盧洪或者更等而下之的別的什麼人了呢。

設這個圈套的目的,就是要找出敵對者來,給他一記響亮的耳光,讓大家夥兒都明白:是宏輔不可欺也!老虎不發威,別當我是病貓!

但是曹操陣營當中,直接跟是勳對上的人幾乎沒有——趙達或許能算半個——全都是隱藏在暗中,並沒有什麼徹底的敵意,就是瞧着是勳或者是勳辦的某些事兒不順眼的傢伙們。那麼在這些潛在的敵手或者對手裡,挑誰煽耳光纔好呢?這裡面就大有講究啦。

首先,挑郭奉孝或者荀文若肯定是不行的,他們的榮寵並不在是勳之下,打虎不成反爲虎傷的可能性相當之高。其次,汝潁集團的次一等人物也不好惹,一不小心就會引發對方整個集團的惡感甚至是反撲。本來的目的就是要請那些潛在的敵手或者對手暫時收手啊,要是反倒逼得他們不得不動手,豈非與原意背道而馳?

那麼最佳的目標,也就只有校事了。一則校事們雖受曹操寵信,但正如關靖所言,乃爪牙也,而非股肱,這要是爪牙跟股肱對上了,曹操肯定棄爪牙而保股肱——走狗還不好找嗎?殺了一條,很簡單就能提拔上來第二條。二則,校事們枉法跋扈。那是如同過街老鼠一般的存在啊。除了曹操本人外。即便連曹昂都不待見他們,是勳要是對校事動手,能夠爭取到最大範圍的同情者甚至是同盟者。

而且一旦真的鬥倒了校事,是宏輔在官場上、士林中的威望也能再多攀升一個等級。

然而是勳的想法卻又與關靖不盡相同。關靖純站在官僚士大夫的立場上,天然反感特務,是勳則是站在更高的俯瞰歷史的角度上,知道特務這種貨色雖然可惡,但歷朝歷代都少不了——統治者有此需要啊。尤其曹操。爲人多疑多忌而又殘酷無情,身當亂世,就覺得四面皆敵,要沒有個特務組織站在自家身後的陰影裡,他可能連覺都睡不安穩。

其實別說曹操了,他兒子曹丕也是一樣,在原本的歷史上,即便中原已經基本安定,官僚體制也大體完善了,曹丕稱帝以後。仍然維持着特務組織的運行,朝臣紛紛勸諫。他卻徹底當作是耳旁風。

所以你直接跟曹操說把校事給廢了吧,曹操肯定不會答應,不但不答應,還從此心中埋下一根刺,覺得你是宏輔要麼不跟他一條心,要麼不體諒他的苦衷。因此華歆等人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廢掉校事的契機,是勳可沒有那麼天真,他反倒跟曹操說,校事不可廢啊!

當然啦,話裡也有伏筆,他說的是“豈可遽廢耶”,“遽”就是突然、倉促,那意思,現在不能廢,不代表以後不能廢……

曹操倒也沒挑他話語中這個小細節,只是問他是不是真心實話。曹操本來以爲,是勳設圈套坑陷趙達,就是爲了報昔日彈劾自家之仇,想通這點以後,心裡當然挺不舒服。不過曹操最不滿的,不是是勳害人——股肱而害爪牙,算多大點兒事啊——而是,自己竟然讓是勳給矇騙了,等事情結束以後纔始察覺啊!

按曹操起初的想法,既然是勳那麼不滿意趙達,竟然設圈套要鬥個你死我活,那成,我把趙達罷免了,或者挪個位置不就成了麼?念在你多年勞苦功高,這點兒面子我給你就給你算了。可是今早接到那麼多上奏,曹操不淡定了——我靠這是直奔我校事制度而來的呀!是宏輔你要是不滿意整個校事系統,你可以直接跟我說啊,幹嘛玩這種鬼花樣?校事能廢嗎?你以爲你搞這一出,我就會把校事給廢了嗎?你太小瞧我了,曹孟德畢生不受人要挾!

所以把是勳召過來,還冷冷地刺他:“乃趁卿意也。”就是等着是勳明確說出請廢校事,然後好狠狠地斥罵一番——別以爲你有點兒功勞,還是我家姻親,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我已經拿定的主意,容不得你來指手劃腳!

請廢校事這話常有人說,品秩低一點兒的,都被曹操當場給噴回去了,荀氏叔侄也說過,曹操“哈哈哈今天天氣不錯”地打了馬虎眼,純當耳旁風。是勳要是直接跟曹操這麼提,曹操估計也隨口糊弄,可是竟然玩花樣、陷趙達,還引發瞭如此劇烈的反校事風潮,卻不由得曹操不怒火三丈高。

可是他料想不到的是,是勳竟然說校事不可廢……起碼是現在不可廢,嗯,我猜錯了?他的目標還僅僅是趙達一人,這場風潮也在他的計劃之外?

曹操緊盯着是勳,想要瞧明白這傢伙心裡的真實想法。就見是勳停頓了一下,突然又開了口:“然……”來了一個轉折——

“校事爲主公耳目,又掌裁製之權,譬如太阿,若無約束,難免倒持,或自傷也。主公可知,軍中曾有一諺說校事否?”

曹操說我沒聽說過,是什麼民諺哪?

是勳心說你當然沒聽說過,這話傳得很廣——雖然他本人最早是在史書上讀到的——但絕不可能傳到你的耳朵裡去,否則你對趙達他們不會是這種態度。當下即曼聲吟道:“軍中有諺:‘不懼曹公,但懼盧洪;盧洪尚可,趙達殺我。’”

曹操聞言,不禁又是一皺眉頭,是勳趁機敲釘轉腳——“軍中所敬、所懼者,當唯主公與軍法也,而乃懼校事。人主之權,不可分於下也,人主之威,亦不可分於下也。彼等肆行無忌,乃分主公之威,假以時日,恐難複製。不可不慮。”士兵們只應該怕你曹操,以及你所頒佈的軍法,結果說不怕你,只怕校事,這事兒可大可小啊,要是不加約束,時間一長,你在軍中的威信不都被他們給竊取了嗎?

曹操果然上鉤,忍不住冷哼一聲:“趙達可惡!”

也不怪曹操上鉤,從來君主最怕權力和威信被他人分奪,更別說曹操這種多疑多忌之輩了。是勳算是號準了曹操的脈搏,而只要號準了君主的脈搏,則忠言易進也,讒言更易進也。號稱天字第一號忠諫之臣的魏徵,後人就有評價說其實他不是什麼事兒都肯直言勸諫的,他所說的都是唐太宗當時光火,事後一琢磨便願意採納的諫言。其實倒不能因此而說魏徵是沽名釣譽,他只是摸準了李二的脈搏而已,知道某些事啊,說了也白說。做比干、關龍逢有什麼好?對國家真有益處嗎?

是勳這就是對準了穴位扎針,所以一紮一個準兒。而且他還說:“諸多奏請殺趙達且廢校事之奏,實非勳之本願也。然,衆意不可違,或可重懲趙達,以堵悠悠之口,使彼等不再提廢校事之事。”趕緊把趙達扔出去當替罪羊吧,省得這股火苗燒到你自己頭上來啊!

他知道曹操面對這股來勢洶洶的風潮不可能全然無動於衷,也不可能徹底硬頂,終究天下未定,曹操也還不是皇帝,他得考慮朝中、府中的人心向背。那麼,不如趁機把趙達扔出去弭謗,以宣示衆人,校事制度還是好的,只是我用人用錯了,如今我知錯即改,必然善莫大焉——也請你們趕緊閉嘴吧。

曹操的動作倒也挺快,等是勳回到自己的辦公場所,剛開始把熱了第二遍的盒飯吃完,就有消息傳來,趙達已遭逮捕,交給盧洪訊問。是勳心說好啊,讓特務審特務、酷吏審酷吏,這就是一提前版“請君入甕”的故事啊。

不僅如此,作爲吳質之案的結果之一,楊沛也被罷免了刺奸令史之職,外遷爲勃海郡東光縣令。是勳沒有料到,楊沛在離京前特意上門來拜,說多虧是公你的辯舌,使我得脫苦海——刺奸那職位,得罪人太多,我本來以爲自己不會有好下場的,能夠如此輕鬆便得調任,真是意外之喜啊。楊沛的潛臺詞很明確:求包養。

新任刺奸令史很快出臺,乃原許令滿寵滿伯寧是也。對於滿寵的節操,是勳是比較認可的,他跟楊沛他們不是同一類的酷吏。在原本的歷史上,曹操曾經下令逮捕楊彪,讓滿寵審訊。荀彧、孔融等人都去囑咐滿寵,說你可別給楊老頭上刑啊,滿寵理都不理,按照當時的習慣和個人的風格,該打照打,只是打完了以後去稟報曹操,說我沒審出什麼實證來,應該將其無罪開釋。可見這人殘酷是真的,執法不阿也是真的。

有滿寵當刺奸令史,估計校事所造成的冤案,數量將會直線下降吧,請廢校事的諫言,估計也能暫時平息了。

然後短短十天的時間,盧洪即審出趙達枉法事七十三樁——趙達乾的那些事兒,盧洪還有不清楚的嗎——曹操怒而下令,將趙達斬首棄市。朝中、府內,莫不彈冠相慶,並深恩是勳也……(未完待續……

第27章 直面刺奸第5章 今古不同第7章 不忠不孝第6章 嫌隙已生第24章 孱陵驚魂第22章 國中無將第22章 甥其無恙第32章 羌胡雜虜第15章 生而異象第6章 華夷之辨第17章 外禦其侮第28章 天命何在第19章 黃巾渠帥第5章 雪中偶遇第12章 趙達彈狀第22章 收服荊南第13章 族內之爭第12章 兔死狗烹第26章 良辰可待第1章 分州荊襄第25章 畫蛇添足第32章 唯纔是舉第8章 奇峰突起第25章 千里之間第2章 水力磨坊第10章 臨陣手談第23章 兩重要隘第29章 難爲田橫第27章 舊相新相第29章 裸身而來第1章 禍起蕭牆第18章 皆不必問第7章 宛城宣詔第10章 新式算法第18章 背主求榮第5章 小人挑唆第17章 莒縣奇案第4章 吾當染指第24章 安所求赦第32章 出入此門第21章 家國國家第31章 曾母投杼第37章 心大志廣第2章 朋友無隱第29章 前倨後恭第15章 宮中二宦第9章 先實關中第19章 成陽糧運第30章 以魏代漢第5章 天賦上限第14章 倭使入覲第33章 孝即是忠第11章 幽州水師第26章 甄氏佳婦第5章 大國小鮮第30章 標名青史第28章 江南俊才第7章 雷澤詩會第1章 益州內患第8章 名馬金槊第33章 長矛如林第23章 烏帽子親第24章 軍功酬爵第6章 竊玉老賊第17章 養寇自重第8章 欲加之罪第5章 大國小鮮第17章 立長立賢第1章 夾袋中人第24章 高陵之變第5章 朝鮮新冢第10章 明修棧道第23章 此新聲也第15章 知交零落第26章 是郎才盡第18章 扣舷獨嘯第24章 城上易幟第14章 敗得甚好第17章 千鈞一髮第13章 違天不祥第26章 酒泉烈女第3章 世家短視第2章 不務正業第2章 被翻紅浪第1章 禍起蕭牆第23章 吾舅同然第1章 先帝遺詔第12章 僞書離間第32章 殿上失儀第34章 猛虎出柙第15章 請爲紀信第33章 而魏其死第8章 曹氏之強第17章 禍福所依第8章 願爲雲敞第13章 口舌之間第20章 前程無限第29章 白兔遇犬第27章 思慮操勞第23章 涼州之戰
第27章 直面刺奸第5章 今古不同第7章 不忠不孝第6章 嫌隙已生第24章 孱陵驚魂第22章 國中無將第22章 甥其無恙第32章 羌胡雜虜第15章 生而異象第6章 華夷之辨第17章 外禦其侮第28章 天命何在第19章 黃巾渠帥第5章 雪中偶遇第12章 趙達彈狀第22章 收服荊南第13章 族內之爭第12章 兔死狗烹第26章 良辰可待第1章 分州荊襄第25章 畫蛇添足第32章 唯纔是舉第8章 奇峰突起第25章 千里之間第2章 水力磨坊第10章 臨陣手談第23章 兩重要隘第29章 難爲田橫第27章 舊相新相第29章 裸身而來第1章 禍起蕭牆第18章 皆不必問第7章 宛城宣詔第10章 新式算法第18章 背主求榮第5章 小人挑唆第17章 莒縣奇案第4章 吾當染指第24章 安所求赦第32章 出入此門第21章 家國國家第31章 曾母投杼第37章 心大志廣第2章 朋友無隱第29章 前倨後恭第15章 宮中二宦第9章 先實關中第19章 成陽糧運第30章 以魏代漢第5章 天賦上限第14章 倭使入覲第33章 孝即是忠第11章 幽州水師第26章 甄氏佳婦第5章 大國小鮮第30章 標名青史第28章 江南俊才第7章 雷澤詩會第1章 益州內患第8章 名馬金槊第33章 長矛如林第23章 烏帽子親第24章 軍功酬爵第6章 竊玉老賊第17章 養寇自重第8章 欲加之罪第5章 大國小鮮第17章 立長立賢第1章 夾袋中人第24章 高陵之變第5章 朝鮮新冢第10章 明修棧道第23章 此新聲也第15章 知交零落第26章 是郎才盡第18章 扣舷獨嘯第24章 城上易幟第14章 敗得甚好第17章 千鈞一髮第13章 違天不祥第26章 酒泉烈女第3章 世家短視第2章 不務正業第2章 被翻紅浪第1章 禍起蕭牆第23章 吾舅同然第1章 先帝遺詔第12章 僞書離間第32章 殿上失儀第34章 猛虎出柙第15章 請爲紀信第33章 而魏其死第8章 曹氏之強第17章 禍福所依第8章 願爲雲敞第13章 口舌之間第20章 前程無限第29章 白兔遇犬第27章 思慮操勞第23章 涼州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