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所以餌敵

按照沮授原本的計劃,要嘗試與曹軍野戰一番。他早就在漳河上多處暗佈下了鐵鏈,也訓練了一隊能夠快速佈設浮橋的舟兵,打算在惡戰之際,使駐守武城的張南渡河攻擊曹軍側翼。但是計劃都已經商量定了,許攸卻悄悄地去找袁紹,獻計說,可以利用袁紹的將旗和金頂傘蓋,把曹操引誘出來,爭取生擒活捉。

許攸說:“孟德雖善謀,亂戰之際,亦恃其勇力。其少年時,便曾突入張讓宅,揮舞手戟而出,此事主公知之也。年齒雖長,吾察其所爲,亦多犯險之處。主公旗、傘若至陣前,孟德見獵心喜,必然來取,擒之不難。”

袁紹就問啦,你怎麼能肯定他一定會自己來,而不是派一員大將過來?許攸笑道:“吾料孟德攻鄴爲難,必欲於野摧破我軍,亦知此乃餌也,所誘者,彼也。若不親來,則餌必收,主公必退,則彼無所得也。即將將旗、傘蓋,處於孟德彷彿可獲之處,則其必來!”

袁紹說那我不是太過危險了嗎?許攸笑道:“攸但云借主公旗、傘爲餌,未言以主公爲餌也。主公爲一軍之帥,豈可輕身犯險?可仍在漳北,與張將軍會聚,有漳水相隔,必無虞也。”

袁紹皺着眉頭,表示疑義:“吾爲主帥,而虛張旗、傘爲餌,恐爲人所笑。”

許攸嚴肅地回答道:“主公若敗,乃爲天下笑,若勝,其誰敢笑歟?若能擒獲孟德。天下便在主公掌內。有敢言此事者。殺之可也!”

袁紹那跟曹操也是老交情了,仔細研究許攸的進言,覺得曹操確實很有可能親身突陣,直奔自己的旗、傘而來。反覆思忖,終究生擒曹操的誘惑力實在太大啦——他這兩年來連戰連敗,喪城失地,倘若還是官渡鏖戰之前的形勢,那是定不會行此下策的——於是首肯了許攸的計劃。

許攸最後還向袁紹提出:“此爲秘計。切勿外泄,泄則必敗!”他可知道袁家內部派系鬥爭有多激烈,相信自己這條計策若是公開,淳于瓊、郭圖等人肯定要雞蛋裡挑骨頭——世間本無萬全之策,想找毛病總能找得出來——荀諶、辛評等腐儒可能還會說:“大將軍不應另置旗、傘,行此詐謀,此非王道也。”所以啊,咱悄悄地實行吧,誰都別告訴最好。

故而就連總體負責這場戰役的沮授、郭圖、淳于瓊三大督軍都不知道石井崗上那個袁紹是假的,真袁紹壓根兒就沒跟他們一起出污城。要等他們走後,才親率三千兵馬奔了武城。去跟張南會合。袁紹只是授密計於蔣奇、朱靈,要他們尋機去擒拿曹操。

沮授等人在前線指揮部隊,偶爾一瞟眼,主公的將旗、傘蓋怎麼跑這麼前面來啦,那可實在太危險啊,趕緊派人去請他後退。許攸這才得意洋洋地把計劃合盤托出,沮授恨得直跺腳:你怎麼不早說?蔣奇我調到後路去了,並且所排陣列根本不足以截斷曹操的退路——倘若曹操真敢輕身犯險的話——我是打算利用張南的兵馬,在這兒重創曹軍啊。

許攸說沒關係,派朱靈一部過去即可。你要是真能跟這兒重創曹軍,曹操就算衝破了朱靈的堵截,那又能跑多遠?他這兒話音才落呢,便有小校來報,說一支敵軍打着曹操的將旗,直奔石井崗而去。

沮授說正其時也,曹操不在本營,正方便我施行原定計劃,真要能拿住曹操,算是一個添頭。於是搖旗下令,等在上游的舟船立刻就放下來了,浮橋轉瞬搭成,張南率軍直插曹軍側翼。

而且不僅僅是張南,袁紹帶着三千兵馬,一瞧形勢對己方絕對有利,也興高采烈地渡過了漳河。曹軍促起不意,果然陣列大亂,隨即朱靈堵截曹操失敗,曹操率先逃走,曹軍就此崩潰。

淳于瓊一馬當先衝出去:“且待某去生擒孟德!”沮授趕緊攔他,說按照原定計劃,咱們能夠殺敗曹軍就得,將軍你可千萬不能深追啊——“深追必敗!”然而郭圖在旁邊冷笑道:“曹軍棄甲拋戈,是真敗也,非誘我也,如何不可深追?便可直薄鄴城之下,審正南再開城殺出,必雪官渡之恥!”不再搭理沮授,自顧自地跟淳于瓊一起去追擊了。

沮授和許攸趕緊策馬來找袁紹,請他下令收兵。袁紹說咱打得很好啊,正好趁機把曹操趕出河北,爲什麼倒要收兵?許攸道:“三軍互無統屬,散亂無紀,若即深追,恐難竟功。不如先陣,然後緩緩而前……”他心裡也有點兒埋怨袁紹,原本前敵總指揮是沮授的,袁紹害怕沮授勢大難制,非要分而爲三,交給郭圖和淳于瓊各一部分。淳于瓊那就是個顢頇老貨,完全沒腦子,郭圖腦子是有,可實際統兵能力太差——如今那倆廢物說要追,沮授說不能追,雖然我也不清楚道理何在,但寧可相信沮子輔。

許攸是正牌謀士,沒怎麼實際帶過兵,所以有些情況他不瞭解。沮授對袁軍總體實力和各部戰力,那可是有如反掌觀文一般熟悉,他急得直跺馬鐙:“我軍敗而能整,勝則反亂,不追則可挾勝勢解鄴城圍,追必喪師也!”遙遙地往遠方一指:“主公請看!”袁紹踩着馬鐙挺直了腰,站起身來,手搭涼篷,順着沮授手指的方向一望,不禁是面色大變!

這邊兒袁紹變色之際,淳于瓊和郭圖就已然親率兵馬,衝出去好遠啦,迎面正撞見於禁的殿後之兵。於文則果然非同凡響,這剛收攏起來各部敗兵兩三千人,就敢列陣而戰,硬扛袁家的追兵——淳于瓊衝了兩衝愣沒能衝過去。

郭圖弛近淳于瓊,跟他說這樣不行,咱們忙着追擊,陣列已散,必須先後退一箭之地,重整隊列,才能順利擊破當面的于禁。淳于瓊一撇嘴:“是乃困獸之鬥也。若暫退重整,則孟德必然遠躥,歸於城下,會合圍城各部,則我難竟全功。于禁兵寡,所扼有限,不如公則當面敵之,待某自兩翼衝過,去追孟德。”

郭圖心說你的想法是沒錯啦,問題是……幹嘛要我攔着于禁,你去追曹操,獨得大功?咱掉過來行不行?——“仲簡宿將也,可當于禁。圖爲後進,追敵可也。”

淳于瓊當然不肯答應,兩人你爭我搶的,差點兒沒吵起來。

而這個時候,曹操已經在鄴城西南方的修仁鄉內停住了腳步,與荀攸等人登上一處矮坡,緩緩地收束敗兵。這地方,距離鄴城也就不遠啦,在城堞上登高而望,連曹操的將旗都能瞧得一清二楚。

隨即是勳也登上了矮坡,曹操扯着他的胳膊,遙遙一指:“宏輔且看!”是勳放眼望去,就見好慘哪,平原上到處都是曹家的潰兵,後面緊跟着袁氏的追兵。爲了逃避追殺,很多小卒不光把武器給扔了,竟然連頭盔也摘了,胸甲也脫了,連腰裡的乾糧袋都摘下來順手舍道邊兒了,更別說各種輜重車輛,那是扔了一路啊。袁兵一邊兒跟後面追,一邊兒撿漏,而且貌似對武器、鎧甲並不怎麼感興趣,第一要搶的是輜重車輛,第二要搶的是乾糧袋。

曹操笑謂是勳:“如何?”是勳心說你這會兒竟然還笑得出來?哦,等等,吃了敗仗曹操還笑……在咱們原本的計劃當中,不就是要先吃一個小敗仗,然後再於城下破袁的麼……

雖說這已經是真敗而非詐敗了,但問題是……原本計劃用來圍殲袁軍的,就不是這支吃敗仗的部隊啊……

陳羣在旁邊兒急得直冒冷汗,勸諫曹操說:“危難未解,請主公速還保營!”就這麼一眨眼的功夫,是勳已經反應過來了,當下也不禁捋須而笑:“此所以餌敵,如何去之?”

是勳這是原句照抄了原本歷史上荀攸說過的話。在原本的歷史上,官渡之前,曹操於白馬破斬顏良,即徙其民,沿黃河西走,袁紹使文丑、劉備渡河追擊。曹操一直退到延津以南,登壘而望,就見輜重滿道,後面全是追擊的袁軍,騎兵不下五六百,步兵不可勝數。諸將皆以爲敵衆我寡,應當退保營壘,荀攸卻說:“此所以餌敵,如何去之?”(此《武帝紀》中語,《荀攸傳》中則記爲:“此所以擒敵,奈何去之?”)

等於曹操用輜重車輛來引誘敵軍,袁兵爲了搶奪輜重,導致陣列散亂,於是曹操縱兵擊之,大破袁軍,並且陣斬文丑。

如今是勳瞧着,這情況跟延津之戰很象嘛,眼前的袁兵搶輜重都快搶瘋了,不再是“陣亂”,而幾乎就根本瞧不出任何陣列的形狀來了。這會兒要是有一支生力軍突然殺出,必能大敗袁軍啊——問題是,他瞧瞧矮坡下面,這才收攏起來的千把敗兵,也不象再能打的樣子……

“子廉、妙才何在?”

按照原本的計劃,曹操詐敗後退,而圍攻鄴城的曹洪、夏侯淵將悄悄調動主力東進,配合着一舉擊潰袁軍。如今己方確實是敗了,那麼按照原計劃,估摸時間,曹洪、夏侯淵應該已經到了附近了吧。

荀攸點頭道:“已命妙才將軍率騎沿漳而上,直取浮橋,子廉將軍則自南線殺出。”話音未落,就聽得南方鼓聲大作,隨即十來個曹兵的四百人陣排成鋒矢形狀,直插袁軍追兵的側翼!(未完待續。。)

第6章 尊者一諾第1章 遠方來客第7章 何必日正第21章 安排香餌第11章 幽州水師第14章 海外異聞第12章 城外相見第6章 此鬍匪也第27章 狐假虎威第28章 面折梟臣第30章 以魏代漢第27章 來何遲也第21章 朔州互市第14章 客已滿矣第16章 屯敵必取第25章 一國將相第25章 後世之評第31章 玩弄人心第13章 舍卿其誰第15章 同林之鳥第4章 例不可開第2章 朋友無隱第18章 巨型火炬第18章 長生丹藥第25章 又聞噩耗第19章 請徵句麗第7章 善戰無功第9章 西域貢使第2章 隆中之對第19章 成陽糧運第25章 天地之力第9章 德容言功第28章 人與禽獸第23章 涼州之戰第27章 得韓徵倭第30章 凌雲雕龍第31章 烈風襲寨第18章 姻戚之重第11章 財政危機第17章 僭越王章第21章 海上仙山第18章 投鼠忌器第33章 賢良孝廉第23章 豈可無馬第25章 毀於一旦第25章 又聞噩耗第10章 揮斥八極第9章 文和詭謀第9章 德不可見第18章 行獵遇賊第29章 律有明文第14章 帳下壯士第15章 就食玄菟第1章 下車立威第25章 初步較量第21章 死生之間第13章 從情從禮第4章 渾人心思第34章 階級鬥爭第15章 名醫神針第18章 背主求榮第11章 軍中之樂第24章 取質三韓第1章 如有勳在第23章 幼平奮威第23章 兩道併發第30章 師恩如海第7章 事後諸葛第28章 江南俊才第36章 何言德行第17章 以身爲餌第10章 得無患乎第12章 汝之不慧第22章 拓拔歸附第11章 財政危機第1章 繼嗣之爭第5章 雛鳳引弓第22章 養虎貽患第10章 不合邏輯第18章 先發制人第26章 羽扇綸巾第16章 天下爲弈第21章 先見神亭第35章 魯難未已第17章 莒縣奇案第22章 太白蒼蒼第19章 婦誦夫錄第36章 誰人祖道第19章 訓詁之師第16章 歷史慣性第7章 逆天出師第17章 州郡罷兵第7章 請殺孔融第24章 首山之戰第6章 有如神鬼第5章 漢家道微第8章 囊中羞澀第10章 天降單于第8章 破局關鍵第23章 兩道併發
第6章 尊者一諾第1章 遠方來客第7章 何必日正第21章 安排香餌第11章 幽州水師第14章 海外異聞第12章 城外相見第6章 此鬍匪也第27章 狐假虎威第28章 面折梟臣第30章 以魏代漢第27章 來何遲也第21章 朔州互市第14章 客已滿矣第16章 屯敵必取第25章 一國將相第25章 後世之評第31章 玩弄人心第13章 舍卿其誰第15章 同林之鳥第4章 例不可開第2章 朋友無隱第18章 巨型火炬第18章 長生丹藥第25章 又聞噩耗第19章 請徵句麗第7章 善戰無功第9章 西域貢使第2章 隆中之對第19章 成陽糧運第25章 天地之力第9章 德容言功第28章 人與禽獸第23章 涼州之戰第27章 得韓徵倭第30章 凌雲雕龍第31章 烈風襲寨第18章 姻戚之重第11章 財政危機第17章 僭越王章第21章 海上仙山第18章 投鼠忌器第33章 賢良孝廉第23章 豈可無馬第25章 毀於一旦第25章 又聞噩耗第10章 揮斥八極第9章 文和詭謀第9章 德不可見第18章 行獵遇賊第29章 律有明文第14章 帳下壯士第15章 就食玄菟第1章 下車立威第25章 初步較量第21章 死生之間第13章 從情從禮第4章 渾人心思第34章 階級鬥爭第15章 名醫神針第18章 背主求榮第11章 軍中之樂第24章 取質三韓第1章 如有勳在第23章 幼平奮威第23章 兩道併發第30章 師恩如海第7章 事後諸葛第28章 江南俊才第36章 何言德行第17章 以身爲餌第10章 得無患乎第12章 汝之不慧第22章 拓拔歸附第11章 財政危機第1章 繼嗣之爭第5章 雛鳳引弓第22章 養虎貽患第10章 不合邏輯第18章 先發制人第26章 羽扇綸巾第16章 天下爲弈第21章 先見神亭第35章 魯難未已第17章 莒縣奇案第22章 太白蒼蒼第19章 婦誦夫錄第36章 誰人祖道第19章 訓詁之師第16章 歷史慣性第7章 逆天出師第17章 州郡罷兵第7章 請殺孔融第24章 首山之戰第6章 有如神鬼第5章 漢家道微第8章 囊中羞澀第10章 天降單于第8章 破局關鍵第23章 兩道併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