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不智不信

逄紀問是勳是不是打算讓徐州依附於兗州,沒想到是勳斷然地就給否定了。逄紀等人就是一愣啊,不自禁地都把目光都轉向了荀諶,心說你回來跟俺們不是這麼說的啊。是勳注意到了他們的神情,當下深深喘氣,然後才接着說:“只是陶牧既退,孟章公子並無顯譽,南方又有強敵覬覦,恐怕難以保安。我兗州與徐州本有盟約,又在近鄰,因此勳請陶牧致語孟章公子,請暫奉我主公號令而已。徐、兗敵體,何出依附之論?”

逄紀差點兒沒氣得吐血,心說那還不是一個意思嗎?你換一種說法就假模假式顯得順理成章啦,哪兒這麼容易啊?當下忍住氣反問道:“青州亦在其鄰,袁將軍又爲盟主,爲何孟章公子不奉我主的號令,反要去聽命於曹兗州呢?”

是勳又把話給羅圈回來了:“袁將軍方有事於北,國之大賊尚未能討,安有餘裕照管徐方呢?”審配反脣相譏:“曹兗州雖破呂布,南方尚有大敵,難道是先生便遺忘了麼?”

是勳搖搖頭:“正因南方尚有大敵,以兗州之力,難以遽滅,故需徐州爲輔——請問正南先生,冀、幽之爭,安用徐方?難道要陶恭祖派支兵涉度重洋,以薄幽州之側背乎?徐州又安有良港?!”其實兩千年後郯縣東邊就是連雲港,不過這時候的海岸線要內縮四五十公里,海邊全是沼澤、灘塗,就連那連雲港市,都有一半兒還沉在海平面底下呢。

這句話就駁得審配等人啞口無言。這年月並非沒有海船,青、幽之間,也就是從黃縣到沓氏之間,是常有海船來往的,當年是勳就是通過這條道路抵達的山東半島,再往後遼東公孫和東吳孫權之間,竟然也路途遙遙地穿越汪洋大海聯絡過幾次。那簡直就是劃時代的創舉了。但對於徐州來說,是根本沒有這種條件的。

審配他們雖然不說話了,但這時候的是勳已經滿身都是冷汗——終究以一敵多,這種活兒不是那麼好乾的。他慶幸自己帶了扇子來,要不然等冷汗攢多了,水榭上小風突然一吹,九成九就會感冒。只不過扇子雖然搖着。嘴巴雖然撇着,但他越跟眼前這些傢伙辯論,姿態就不自禁地逐漸放低,狂士之氣逐漸收斂,就連四十五度仰望星空也無法繼續保持下去了。沒辦法,人各有其性格。表演這口飯不是那麼好吃的,是勳想扮狂士,終究只扮出點兒皮毛來,這跟狂到骨子裡的陳元龍就完全無法相提並論。

好在這個時候,突然榭外有守兵高叫一聲:“袁將軍到!”

袁紹進來了,是勳擡頭一望,只見這位行車騎將軍、冀州牧、關東盟主是中等偏高的身材。人到中年,略微有些發福。原本應該是一張方臉,如今腮幫子就稍稍朝外鼓出,配上一部濃密的鬍鬚,顯得是威風凜凜、氣度非凡——是勳不禁想起前世聽過一個胖子自我吹噓的話:“君子不重則不威。”

袁紹不是一個人進來的,他身旁還跟着一名文士,相貌清癯,然而縮在主子身後。顯得存在感很弱。這跟曹德不同,曹德是天生的毫無存在感,哪怕屋裡就他一個,也經常會被忽視,但此人分明倜儻瀟灑,單站出來也頗吸引眼球,只是完全被袁紹的威光給籠罩住了——其實只要袁紹出場。是勳本能地感覺到,在座一多半兒人全都驟然顯得渺小起來。

袁紹大搖大擺地在上位坐下,他身旁那名文士則坐在他側後方——那大概是一名書記,手捧牘板。腰插毛筆,腰帶上還掛着個小囊,應該盛裝着墨盒、小刀之類的工具,隨時準備記錄主公的指令。袁紹一坐下,目光便朝是勳瞟了過來,是勳不敢怠慢,趕緊跟衆人一起站將起來,深深一鞠:“區區是勳,拜見袁大將軍。”

袁紹雙手擡起,手心朝下,略略一按:“諸君都請坐吧,是先生也請坐。”等衆人全都坐穩當了,他纔開口問:“是先生遠來,將何以教我?”

是勳心說得了,老子就別跟你手底下這票強的弱的能的廢的多白扯了,直接跟你把話講明白了,讓你自己拿主意吧。袁紹這個人,一般對他的評價是“好謀而無斷”,說他耳根子軟,聽什麼就是什麼,可是又總是遲遲拿不定主意。是勳認爲那是一種誤解,或者更準確點兒來說,是史書故意矮化所給後人造成的誤解。即便最後失敗,袁紹終究也是河北之雄,一度威震天下,怎麼可能沒有自己的主意卻總左右搖擺呢?

袁紹無斷嗎?他從前斬麴義,後來囚田豐、貶沮授,下手就別提多快了。所以給人耳根軟,左右搖擺的印象,不過因爲麾下衆臣各結黨與,相互攻詰,他必須費盡心力地去做調解以保持平衡罷了。所以自己與其狂噴唾沫去想要駁倒許攸、逄紀他們,還不如直接去說服袁紹。

他朝袁紹一拱手,大聲說道:“勳何等人也,而敢言教?只是聽聞大將軍欲圖徐方,故此特來進諫。爲大將軍計,切不可爲此不仁、不義、不智、不信之事,以傷大將軍之明也!”

田豐在旁邊聽不下去了,高聲質問道:“是先生此言過矣,如何欲圖徐方即爲不仁、不義、不智、不信?汝主曹兗州,難道不也有意于徐州乎?!”

袁紹朝田豐微微擺手,轉過頭來注目是勳:“是先生請講,紹洗耳恭聽。”

要拋給袁紹的說辭,是勳早就已經準備完全了,當下站起身來,搖搖羽毛大扇,開始侃侃而談:

“袁、陶兩家,素無往來,值此陶牧欲退而孟章公子相繼之多事之秋,忽有意于徐方,是乃趁人之危,故云不仁。我主獨爲將軍保障南線,強敵狡詭,正欲以徐州爲助,而將軍先取徐州,使壯士寒心,故云不義。將軍方有事於北,棄徐州而無所失,得徐州而無所用,強取一無用之物,故云不智。令弟覬覦徐州久矣,倘若揮師北上,冀州在遠,青州尚貧,無能相援,得徐州而不能救,故云不信。

“是以將軍此際欲圖徐州,有百害而無一利。何妨將徐州畀於我主,一可安我主之心,使徐、兗併力以御令弟,二可保南境之安,使將軍全力北向,以破公孫。且待將軍一統冀、青、幽、並四州,乃申天下之大義,召聚諸侯,西討國賊,重光漢室,則天下皆將瞻將軍之馬首爾,又豈獨徐州爲然?”

這跟他當初說退沮授,雖然說辭不同,基本指導思想是一脈相承的。袁紹這時候正忙着打公孫瓚呢,就算得了徐州,南北遠隔千里,對前線戰局也產生不了多少助力,不但可能牽扯了精力,更可能引起曹操的忌恨——你還希望曹操幫忙擋着袁術呢,現在就翻臉,值當嗎?

公孫瓚—袁術的同盟是南北夾擊,袁紹—曹操的同盟則是背靠背抵禦外敵。真說起來,前一個同盟本來就相距遙遠,很難呼應得上,即便破盟,受到的影響也並不大;但後一個同盟要是破裂了,雙方都會遭受包圍和鉗擊,形勢就會瞬間變得岌岌可危。而且袁紹跟袁術、袁紹跟公孫瓚是很難拋棄前嫌,握手言和的,但曹操可以,袁紹要是把曹操給逼進了袁術的陣營,他如今雄踞兩州半算個屁啊,就算雄踞了四州,照樣是個作死的歹命。

是,曹操是恨極了袁術,因爲袁術幾次三番想要謀害他老爹和他兄弟,但一來並沒能成事,二來終究是私人恩怨,在爭霸大計面前,仇人和盟友之間隨時都可能轉換。說白了吧,只要這時候袁術不着急稱帝,從而使得自命漢室忠臣的曹操必得除之而後快,爲了長遠的名聲着想就絕不可能跟他握手言和,否則曹操要翻臉也就是分分鐘的事兒,倒黴的只有袁紹一個。

在往冀州來的路上,是勳就一直在想,原本的歷史上徐州頻繁易主,殺得不亦樂乎,最後落到曹操手裡,怎麼就沒見袁紹插手,或者說沒有強力插手所以毫無效果呢?想來想去,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騰不出空來,再加鞭長莫及。除了最後圍困易京的那一年,袁紹和公孫之戰就是反覆拉鋸,勝負數頂多四六開,袁紹雖然佔據了上風,但是絲毫也馬虎不得,否則很可能被反推。他這時候哪兒還有時間去琢磨徐州問題啊,正經把徐州讓給曹操,拉攏好了這個保護自己側背的小弟纔是正理。

所以是勳那天稍稍一露口風,明白人沮授就退了,如今他全盤托出,再用這個道理來勸說袁紹。果然袁紹聽了就捋着鬍子,沉吟不語。旁邊審配、逄紀還想說些什麼,被袁紹一擺袖子:“受教了。今日風清日朗,初見是先生,安能無酒?且上酒來。”

是勳暗中長舒了一口氣,心說這就算過關了吧。不多時從人擡上几案,擺上酒水瓜果,酒過三巡,突然袁紹身後那人端着杯子站起身來,朝是勳微微躬身:“聽聞是先生亦精於詩歌也,昔在青州作‘采采榮木’詩,言簡而意深,某實感佩。今日盛會,不知可有佳作相賜嗎?”

是勳心說來了,又有人要跟老子談詩歌了——“不敢請教閣下是?”

“廣陵陳琳。”(未完待續。。。)

第17章 吾何有私第29章 太公封齊第13章 殺夫獻妻第26章 罵死荀彧第18章 陶牧拜表第8章 破局關鍵第18章 爲國犧牲第17章 巫山雲雨第4章 不肖之子第21章 六氣之毒第5章 再見梟雄第27章 燙手山芋第26章 爲政之權第37章 心大志廣第2章 水力磨坊第19章 若奸若忠第1章 先帝遺詔第17章 搖脣鼓舌第5章 賣官鬻爵第1章 夾袋中人第13章 口舌之間第8章 欲捧殺也第11章 霸王之死第28章 後世來者第11章 自由心證第10章 平定上郡第34章 震主之威第22章 天下太平第25章 鄠縣落鳳第9章 請救無辜第17章 忠良被難第16章 後史先見第23章 百口莫辯第21章 藏富於山第3章 納頭便拜第21章 奉耶挾耶第3章 天不可言第8章 名馬金槊第11章 科考之弊第2章 初晤諸葛第25章 天地之力第2章 載舟覆舟第1章 下車立威第29章 堂堂正正第16章 會稽顯姓第23章 刺客奇才第19章 成陽糧運第19章 鮮卑大人第20章 欲效定遠第5章 大國小鮮第5章 朝鮮新冢第20章 郭氏假子第21章 諸葛連弩第36章 誰人祖道第26章 我天子使第28章 江南俊才第15章 窈窕淑女第13章 郊祀天地第2章 初晤諸葛第5章 今古不同第30章 乃見君臀第8章 奇峰突起第29章 城下大戰第17章 立長立賢第10章 揮斥八極第1章 啖肉豪客第29章 裸身而來第32章 天下第一第20章 通權達變第29章 律有明文第30章 用武之地第27章 直面刺奸第15章 知交零落第3章 出泥不染第21章 史上有名第28章 單騎闖陣第14章 李代桃僵第15章 擾會驚吳第27章 來何遲也第29章 舌燦蓮花第35章 謠言之力第20章 射戟小支第20章 前程無限第22章 禍其始此第16章 **好淫第10章 梟雄之死第5章 白波谷前第5章 漢家道微第30章 亂世黃昏第20章 欲效定遠第29章 何者爲君第6章 寧我負人第32章 使王蜀中第1章 分州荊襄第3章 自恃其智第25章 汝國何在第15章 君不宜擇第30章 用武之地第18章 我能興鄭第6章 一時俱反
第17章 吾何有私第29章 太公封齊第13章 殺夫獻妻第26章 罵死荀彧第18章 陶牧拜表第8章 破局關鍵第18章 爲國犧牲第17章 巫山雲雨第4章 不肖之子第21章 六氣之毒第5章 再見梟雄第27章 燙手山芋第26章 爲政之權第37章 心大志廣第2章 水力磨坊第19章 若奸若忠第1章 先帝遺詔第17章 搖脣鼓舌第5章 賣官鬻爵第1章 夾袋中人第13章 口舌之間第8章 欲捧殺也第11章 霸王之死第28章 後世來者第11章 自由心證第10章 平定上郡第34章 震主之威第22章 天下太平第25章 鄠縣落鳳第9章 請救無辜第17章 忠良被難第16章 後史先見第23章 百口莫辯第21章 藏富於山第3章 納頭便拜第21章 奉耶挾耶第3章 天不可言第8章 名馬金槊第11章 科考之弊第2章 初晤諸葛第25章 天地之力第2章 載舟覆舟第1章 下車立威第29章 堂堂正正第16章 會稽顯姓第23章 刺客奇才第19章 成陽糧運第19章 鮮卑大人第20章 欲效定遠第5章 大國小鮮第5章 朝鮮新冢第20章 郭氏假子第21章 諸葛連弩第36章 誰人祖道第26章 我天子使第28章 江南俊才第15章 窈窕淑女第13章 郊祀天地第2章 初晤諸葛第5章 今古不同第30章 乃見君臀第8章 奇峰突起第29章 城下大戰第17章 立長立賢第10章 揮斥八極第1章 啖肉豪客第29章 裸身而來第32章 天下第一第20章 通權達變第29章 律有明文第30章 用武之地第27章 直面刺奸第15章 知交零落第3章 出泥不染第21章 史上有名第28章 單騎闖陣第14章 李代桃僵第15章 擾會驚吳第27章 來何遲也第29章 舌燦蓮花第35章 謠言之力第20章 射戟小支第20章 前程無限第22章 禍其始此第16章 **好淫第10章 梟雄之死第5章 白波谷前第5章 漢家道微第30章 亂世黃昏第20章 欲效定遠第29章 何者爲君第6章 寧我負人第32章 使王蜀中第1章 分州荊襄第3章 自恃其智第25章 汝國何在第15章 君不宜擇第30章 用武之地第18章 我能興鄭第6章 一時俱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