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重振幽州

是勳鎮守幽州,已近一年,因爲距離實在遙遠,因此對於蜀中的局勢,他不但瞭解得非常膚淺,而且消息徹底滯後。他只是聽說,劉備、劉璋、張魯、趙韙四家大戰,首先扛不住的乃是趙韙——建安九年六月,趙韙部下龐樂、李異掀起反旗,順利地攻殺了這位巴郡太守。

三巴之地,瞬間就被空了出來——以龐、李二人的威望和實力論,自然不可能接替趙韙成爲新的第四勢力——另外三家急不可耐地伸出手來,妄圖瓜分趙氏的遺產。着其先鞭的本是張魯,遣其弟張衛直入巴中,擒殺龐、李二將;趕上個晚集的是劉備,派關羽入巴,雖然順利攻佔郡治江州,隨即便爲漢中軍所阻,再難寸進。

倘若事態僅僅如此發展,那可以說——劉璋死定了。劉備、張魯本有盟約,就此併力以向成都,則劉璋斷難抵禦。問題張魯隨即便遣使去見關羽,要他把江州吐出來,因爲劉備得蜀、張魯得巴,本來就是預先商定好的協議。然而關羽新被劉備署了巴郡太守,到手的地盤,誰肯放棄?我不繼續北上去奪取全巴,就算挺對得起你們張家啦。以此爲契機,再加上劉璋用鄭度之謀從中挑撥,兩家正式翻臉,三方鼎立,繼續展開混戰。

對於是勳來說,不久前纔剛得着這個消息,但已經滯後了足足半年,這半年過去了,如今蜀中的形勢如何呢?他卻一無所知,不禁頓足懊惱——要是有電報就好了呀,要是有衛星傳輸訊息……

當然啦。即便知道劉備已經得到全蜀。甚至北上漢中。吞併了張魯,對於現在的是勳和曹家來說,也只能慨然長嘆,卻因鞭長莫及而無可如何。是勳只能把視線移向東方,關注遼東問題。他不記得公孫度究竟啥時候死的了,光記得在原本的歷史上,曹操於建安十年攻破鄴城,袁氏兄弟東躥。應當在此前後,公孫升濟就已經掛了,傳位給公孫康。那個建安十年,放到這條時間線上應該是建安十一年,也就是說,公孫度最多再有一年就要嚥氣。

可是就在這個緊要關頭,曹操向劉表、孫權提出遣送質子的要求,那無疑是開戰前的最後通牒。劉、孫兩家是定然不肯從命啊,也就是絕不肯向曹操政權低頭,使者來去。再加上曹操做好戰爭的準備,也就一年左右。必然發動南征。你說要是等曹操大軍南向的時候,遼東突然間政權更替,光靠自己和于禁的力量,可未必能夠拿得下來。而倘若前線戰局並不順遂,則曹操必定要召于禁的新兵南下,自己獨木難支,能夠牢牢守住幽州不失寸土就很了不起了,遑論進取?

他也曾經多次給曹操寫信,說魯肅的水軍尚未編練完全,不可輕言南征,然而曹操未必聽得進去。再說了,曹操大可按照原本歷史上的順序,先攻劉表,以平荊北,然後取江陵之水師東向——魯子敬你繼續練着,咱不着急。

故此是勳欲謀遼東,難度還是相當大的,不但無法求得曹操的增援,甚至就連於禁的兵馬也未必靠得上。他只有加緊招募流民、籠絡胡部,整軍經武,以擴充自己的軍事實力——典韋恰在這個時候來到薊縣,是勳頗爲喜出望外。堂堂典國藩,即便現在已經不能打了,終究戰陣搏殺的見識擺在那兒,當個不動手的教頭,肯定還是合格的。

是勳還記得前一世曾經看過一則新聞,說某國游泳隊在大賽上拿了冠軍,運動員慶賀之餘,把教練擡起來給掫水裡了,可誰成想冒了兩個泡竟然沉底——堂堂游泳教練,本身不會游泳!可是那又有什麼關係了?人家理論知識強啊,管理能力一流啊。

原本募兵之事,由諸葛亮統籌,訓練新兵,則交給了孫汶和秦誼。問題孫毓南只能充當打手,秦誼亦非大將之才,典韋雖然也算不上什麼大將,終究在原本的歷史上親統數十人以御張繡大軍,可見百十人小分隊的戰術能力還是挺強的。因而是勳就把典韋也派過去練兵,諸事皆可與孫、秦二人商議着辦。

至於郭伯濟,終究年紀還輕,又多少有點兒士大夫的迂腐氣,沒法跟士卒打成一片,比之原本歷史上百戰餘生後的中年悍將,且有很長的道路要走呢。是勳暫且把他當參謀來用。

刺史僚屬,都是自闢,其中地位最尊的乃是別駕從事,這個職務自然落到了關靖頭上。然而是勳對於關靖的政治鬥爭能力那是欽佩得五體投地,對於這位的理民之才、戰略之謀,卻要大大打上一個問號——要不然公孫瓚也不會那麼慘了。故此這位別駕從事,名爲“錄衆事”,其實啥都不用管,整日優遊而已。

其餘僚署,大多是徵辟的本地人。幽州大族不少,世家不多,而那些大族,不是被公孫瓚殺了,就是被袁紹殺了,剩下幾戶也大多被曹操把當主遷往許都——比方說鮮于氏——對於是勳來說,就如同一張空白的紙張一般,即便任用其人,也不易造成尾大不掉之勢。就中他最器重兩人,一是名將、大儒盧植之子盧毓字子家,二是未來的曹魏名臣田豫字國讓。

這年月地方權力絕對強大,郡守、國相、刺史,除了不能世襲外,跟封建諸侯也沒啥兩樣,尤其象幽州這種偏遠地區,朝廷除了徵稅外幾乎啥都不管。故而是勳鎮守幽州,除了妻妾兒女還不能盡數接到身邊外,比居於都內更要舒心得多了——偌大的土地,近百萬人口,皆可一言而決,這真是男人的天堂啊!

他並不是沒有做過地方官,首任是小小的成陽令,不足掛齒;第二回做河東郡守,郡內空虛。匈奴在側。那真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第三回是朔州刺史。但初上任的時候,手裡僅僅捏着一個西河郡而已,且若論人口之稀疏,還不如河東呢。只有這回爲幽州刺史,雖非中原大州,且屢經兵燹,胡虜在側,終究戶口數恢復速度挺快。而胡人亦不爲大患,可以放心大膽地施行自己的政策。

是勳的政策其實說起來很簡單,不外乎興農、崇商、重教、整軍、修路與和胡。興農不稀奇,這年月換誰當這個幽州刺史,首重都是農事。是勳在履任之初,就問于禁借兵,在州內來了趟大掃蕩,如土垠人高艾等趁亂而起,聚衆數千,到處打家劫舍的豪強。花了小半年的時間全都陸續蕩平。所挾良民,授予土地。使其自耕,勇健者編爲州兵,勇健而不堪用的,全都圈起來屯田。幽州廣袤,閒田正多,只要不引起大的糾紛,他全都充作官用,分配給流散百姓墾荒。

對於那些中上等人家,則以山澤之利誘之,或多或少收買他們的田產——當然啦,這年月的士人大多重土,要他們田地比要他們命更嚴重,可惜刺史有兵在握,一方面辣手無情,同時又慣耍朝三暮四的手段,又有誰人能夠抵擋?

崇商與和胡本爲一事。幽州境內還有很多烏丸部落,雖被曹操逐一拆分,倉促間亦不可強力壓榨也,而幽州之北、之西,還有很多鮮卑部族遊牧。是勳一紙書信,拓拔等數部即向東遷徙,在臨近代郡的幷州雁門郡內圈起了牧場——雁門太守乃是郭淮之父郭縕,只要事先打個招呼,自然無有不允。有了拓拔的犄角牽制,步度根和軻比能等部便不敢輕易冒犯幽州啦。

此前有了曹操的首肯,是勳即在邊境上開設了四處關市,與鮮卑、烏丸貿易。除鐵器限定出口,漢人尤其是匠人絕對不許逾塞外,其餘各種漢地的物資,不加限制地全都用來交換牛馬。如今是勳“御用”的商隊已不下十數家,將中原的奇珍異寶陸續輸往草原——是使君說了,有大宗交易能力的,只有胡部大人,而那些大人們都是最喜歡奢侈品的。

其實這算盤很好打,一匹絹可換十斤鐵,胡部大人給自己的妻妾多做兩身絲衣,就相當於少造兩柄刀劍。是勳恨不能所有大人全都綢緞滿篋、銅鏡滿帳,摘下皮扳指來換上寶石戒指……

至於輸入的牛馬,大約一半留下幽州自用,另一半輸入中原地區,以換取更多的奢侈品。

此外,是勳還以盧毓主其事,請護烏丸校尉閻柔和徐無縣令田疇相助,徵調民夫,希望打通從白檀經平岡直到柳城的通路。因爲曹操是前車之鑑,無法寄望於海邊的道路,即便不趕上雨季,那條道路也是泥濘難行的,大軍很難快速通過,以逼遼東。只可惜爲怕耽誤了農事,所以徭役的徵集數量很少,工程也被迫做做停停,可容大軍通行的道路,纔剛修到後世的承德市附近而已,還不到全程的十分之一。要不是諸葛亮心靈手巧,革新了幾樣運輸工具,估計整體進度還會更慢。

不過沒關係,是勳安慰自己說,即便在徵遼東的戰鬥中用不上,這條道路也可以把邊境線往北推,逐步恢復西漢極盛時期的東北疆域,不至於勞而無功。

教育方面,廣開郡校,不論身份高低,只要家有恆產,即可入學,是勳還曾多次親往廣陽郡校授課。軍隊方面,先後招募了兩千餘漢兵,並烏丸突騎千餘,都交給典韋他們三個去嚴格訓練。加上各郡郡兵,以及閻柔、于禁等部,旬日之內,便可以拉起萬餘兵馬來。

同時,是勳也非常注意蒐集遼東方面的情報。就好比這次他纔剛結束對典韋的宴請,便有信使從涿郡過來,呈上郡守沮授的書信。這書信是用匣子盛裝的,是勳打開蓋子來一瞧,裡面是摺疊起來的一頁紙,還有一片木牘、一方絲絹。先讀信紙,但見寒暄過後,沮授便直入正題——

“逄元圖自遼東傳信與授……”(未完待續。。)

第5章 雪中偶遇第30章 俊傑相對第6章 建安石經第15章 人生易過第27章 賢卻未賢第1章 內科聖手第21章 舅傳婿也第21章 朔州互市第27章 一朝出門第21章 六氣之毒第26章 罵死荀彧第6章 樂浪故人第19章 婦誦夫錄第14章 客已滿矣第24章 所以餌敵第1章 河北愚忠第32章 唯纔是舉第10章 臨陣手談第18章 我能興鄭第33章 謀取涼州第20章 冢子監國第5章 幽州之戰第1章 益州內患第12章 觀其決斷第17章 正是此賊第3章 蒼天不仁第13章 大勢已去第24章 要當磔也第25章 大地爲球第19章 屈身蠻夷第29章 伏地氣絕第6章 皆不可用第31章 不可遽廢第34章 疏不間親第15章 人生易過第8章 謀爭爲上第28章 便有如何第5章 霹靂高車第14章 敗得甚好第9章 煮豆燃萁第31章 兵權誰屬第30章 少年怪誕第28章 子以母貴第26章 南鄭病龍第12章 壯當封侯第18章 巨型火炬第30章 命中魔星第6章 人月團圓第24章 安所求赦第27章 恐其有詐第5章 壽春城下第27章 柱節立門第33章 謀取涼州第8章 名馬金槊第24章 高陵之變第16章 故主歸來第24章 所志既從第27章 敗絮其中第1章 下車立威第20章 厚固吾勢第3章 鴻鵠之志第7章 欲取先與第21章 家國國家第10章 不合邏輯第10章 平定上郡第31章 爾虞我詐第23章 幽州諂臣第4章 攻心之計第8章 志不可奪第25章 五火鬼兵第9章 漢家法寶第27章 狐假虎威第28章 假子拒敵第8章 紅臉白臉第23章 霸王鎩羽第16章 臨陣三射第29章 降漢降曹第20章 叔孫制禮第1章 河北愚忠第28章 古代科技第29章 駐馬浿陽第7章 善戰無功第14章 倭使入覲第4章 低調才傑第12章 兔死狗烹第27章 敗絮其中第32章 出入此門第5章 刺奸密奏第28章 面折梟臣第4章 人言可畏第1章 分州荊襄第33章 謀取涼州第19章 擅出奇兵第12章 觀其決斷第10章 爲小兒欺第14章 婚宴驚魂第25章 五火鬼兵第22章 甥其無恙第14章 再作馮婦第34章 踏破鐵靴
第5章 雪中偶遇第30章 俊傑相對第6章 建安石經第15章 人生易過第27章 賢卻未賢第1章 內科聖手第21章 舅傳婿也第21章 朔州互市第27章 一朝出門第21章 六氣之毒第26章 罵死荀彧第6章 樂浪故人第19章 婦誦夫錄第14章 客已滿矣第24章 所以餌敵第1章 河北愚忠第32章 唯纔是舉第10章 臨陣手談第18章 我能興鄭第33章 謀取涼州第20章 冢子監國第5章 幽州之戰第1章 益州內患第12章 觀其決斷第17章 正是此賊第3章 蒼天不仁第13章 大勢已去第24章 要當磔也第25章 大地爲球第19章 屈身蠻夷第29章 伏地氣絕第6章 皆不可用第31章 不可遽廢第34章 疏不間親第15章 人生易過第8章 謀爭爲上第28章 便有如何第5章 霹靂高車第14章 敗得甚好第9章 煮豆燃萁第31章 兵權誰屬第30章 少年怪誕第28章 子以母貴第26章 南鄭病龍第12章 壯當封侯第18章 巨型火炬第30章 命中魔星第6章 人月團圓第24章 安所求赦第27章 恐其有詐第5章 壽春城下第27章 柱節立門第33章 謀取涼州第8章 名馬金槊第24章 高陵之變第16章 故主歸來第24章 所志既從第27章 敗絮其中第1章 下車立威第20章 厚固吾勢第3章 鴻鵠之志第7章 欲取先與第21章 家國國家第10章 不合邏輯第10章 平定上郡第31章 爾虞我詐第23章 幽州諂臣第4章 攻心之計第8章 志不可奪第25章 五火鬼兵第9章 漢家法寶第27章 狐假虎威第28章 假子拒敵第8章 紅臉白臉第23章 霸王鎩羽第16章 臨陣三射第29章 降漢降曹第20章 叔孫制禮第1章 河北愚忠第28章 古代科技第29章 駐馬浿陽第7章 善戰無功第14章 倭使入覲第4章 低調才傑第12章 兔死狗烹第27章 敗絮其中第32章 出入此門第5章 刺奸密奏第28章 面折梟臣第4章 人言可畏第1章 分州荊襄第33章 謀取涼州第19章 擅出奇兵第12章 觀其決斷第10章 爲小兒欺第14章 婚宴驚魂第25章 五火鬼兵第22章 甥其無恙第14章 再作馮婦第34章 踏破鐵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