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脣槍舌劍

是勳明白荀諶爲什麼一定要邀請自己往冀州去,因爲自己如今的地位非常重要,也非常微妙,甚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可以左右徐州的政局。首先,自己是曹家的女婿,通過婚禮之前的連番拉攏,如今曹家在州內的勢力就如日中天,只要籠絡住了自己,就等於籠絡住了曹家,籠絡住了大半個徐州的士大夫階層。

其次,自己是陳登的妻堂兄,而且對陳登的影響力要絕對超過另外幾個正牌舅子,如今陳登一躍而成爲陶謙駕前第一寵臣,那麼通過自己就可以籠絡住陳登,進而直接影響陶謙的決策。

其三,自己是曹氏、陳登連接曹操的紐帶,徐州想要依附於旁的勢力,此際只有兩個備選,一是曹操,二是袁紹。只要能夠籠絡住自己,自然就斷絕了徐州附曹的可能性,到那時候,徐州除了依附袁紹,又還能去靠攏誰呢?

他提出要一次性面見冀州君臣,荀諶很爽快地就答應了。按照荀諶的想法,反正很多人都會想來說服是勳的,與其添油戰術,不如密集轟炸。只是根據陳登爲是勳的謀劃,把冀州羣臣都聚集到一塊兒,其實還有別的用意……

翌日,是勳和荀諶同車離開了郯縣,北上前往冀州。車行不遠,荀諶就開口套話:“吾弟在兗州,常有書信往來,備言州中人物,說是宏輔爲人中龍鳳,有安邦定國之大才。此番相見,此言不虛也。”

是勳心說你給我戴高帽子幹嘛?老子可不領情。他淡淡地一笑:“文若亦常與勳論及冀州人士。聽聞他昔日曾往冀州面見過袁將軍。有諸?”

荀諶說有——“那是初平二年之事,吾本仕於故冀州牧韓公(韓馥)。因薦弟於韓公,但當文若到時,冀州已屬袁將軍……”

是勳不等荀諶說完,就故意打斷了他的話頭:“勳聞袁將軍待文若以上賓之禮,且非獨友若先生,同郡辛仲治(辛評)、郭公則(郭圖)盡皆仕於袁將軍。然文若終於棄之而走,往東郡仕於我主曹兗州——友若先生以爲令弟的識見如何?”

荀諶聽了這話,臉色不禁沉了下來:“人各有志。雖兄弟亦不可相強也。”

是勳“哈哈”大笑:“文若亦嘗與勳言及冀州人物,不知友若先生可欲聽聞否?”

荀諶說想聽,你說吧。於是是勳就掰着手指頭,逐一道來:“友若先生爲文若尊兄,自然不肯妄言。此外,田豐剛而犯上,許攸貪而不治。審配專而無謀,逄紀果而自用……不識果然否?”

以上四句評價,其實不是是勳聽荀彧說的,而是後來官渡之戰前,荀彧爲曹操打氣時候說的話,被史書記錄在冊。是勳上一世就背熟了,如今掏出來故意寒磣荀諶。其實史書上還記載着荀彧說過,袁紹“貌外寬而內忌,任人而疑其心”、“遲重少決,失在後機”之類的話。但這就不能當面跟荀諶說了——當人面罵他的同僚,頂多不開心。而且說不定反而有點兒小竊喜,當人面罵他老闆,那後果就很嚴重啦。

果然荀諶聽了是勳的話,面色略略一霽:“人非聖賢,安能無過?昔吳起殺妻求將,卒能爲魏、楚干城,陳平盜嫂受金,卒輔高祖成帝王之業,身爲一代賢相。用人但取其長而遏其短,此正見袁將軍不以小過罪人,而能包容四海之心胸也。”

“哦,取其長而遏其短,”是勳不禁笑道,“未知許攸貪贓、審配專斷,此短可真有所遏制乎?”

基本上來說,袁紹手底下一大票謀士,有本事的不少,有節操的真不多。許攸貪贓,還放縱家人犯法,後來審配就是因爲這事兒捉了他的家人,才導致他陣前降曹的。然而審配等人並不是因爲清廉嚴明才收拾許攸家人的,完全是因爲黨爭,曹操在攻下鄴城以後,就曾經抄檢出審配等人的萬貫家財,也大多不是正經收入。所以是勳就問啦,你說“取其長而遏其短”,那麼他們的短處真的得到遏制了嗎?

相比起來,荀諶在袁家謀士當中算是有點兒節操的,所以不肯昧着良心說假話,矢口否認說沒這事兒啊,許攸、審配他們都很清白哪。當下他皺了一下眉頭,只好轉移話題:“王霸之業,因人謀而更因時勢。如今我主雄踞冀、青,北上幽薊,公孫束手,進討黑山,張燕奔躥,三五年內,定能底定四州。那時橫大河之北,擁百萬之衆,天下可定,豈蜷屈於兗州的曹將軍可比?”

是勳反駁道:“兵無常勝,勢無常形。昔項羽鉅鹿破秦,臣妾諸侯,自封霸王,專擅自恣,其勢豈不強於今日之袁將軍乎?然而我高祖皇帝暗渡陳倉,自漢中出,席捲三秦,垓下破楚,奄有天下。一時之勢,豈可以久恃者乎?”

荀諶回答道:“項羽之敗有三。其一,彭城四戰之地,又無險塞,根基不穩;而我主雄踞冀州,東有滄海,南有大河,西塞太行,北勒燕然,如磐石之固。其二,項羽濫易諸侯,使倖進得升,功臣僻居,自然人心不附;而我主仁慈惠下,四方名士望風景從,倘徐州附冀,陶氏亦可保安。其三,項羽不能如約使高祖王關中,失信於天下,復不能逞其志於鴻門,縱龍入淵,乃至喪敗;我主便無此貪吝之行、婦人之仁……”

啊呀,是勳心說這傢伙的口才果然很厲害啊。他的巴的巴假裝分析西楚霸王項羽失敗的原因,順便拿袁紹來作對比,還則罷了,這最後的一條,話說到一半兒突然剎車,究竟是何用意?他先說項羽既沒有按照約定讓劉邦在關中稱王,說袁紹纔不會這樣小家子氣呢,接着又說項羽也沒能在鴻門宴上宰掉劉邦,說袁紹纔沒有這種婦人之仁呢……他這是在威脅自己嗎?還是在威脅自己背後的曹操?

話說跟這路貨色對噴,那很可能就自取其辱啊,況且就算你勉強噴贏了又能如何?荀諶推金山、倒玉柱,納頭便拜?別扯了呀!當初在遂鄉,曹操給你磕了個頭,那是因爲他此前裝模作樣打算宰你來着,磕頭算道歉,不是說你那一大套說辭真讓他驚爲天人。再說了荀諶是有主的,他就算不顧及自己的面子,也得顧及主公袁紹的面子,哪怕被你駁得啞口無言,也得梗着脖子繼續逞強——你跟他白扯那麼多有啥意思?

所以是勳想到這些,他就不再跟荀諶較真兒了,轉換話題說點兒別的。荀諶心裡也明鏡似的,剛纔自己那一套連唬帶嚇,並沒能真正說動是勳,對方只是不想再糾纏下去而已,所以隨着是勳的話題轉換,他也就跟着“哈哈哈今天天氣不錯”。

他們不好再說袁紹,說曹操,甚至也不方便提徐州,那就論論別人,比方說——呂布、公孫瓚。呂奉先、公孫伯珪,這時候可以算是袁、曹兩家共同的敵人,所以貶起來就毫無心理負擔。而且就連稍微誇誇他們也沒事兒,終究袁紹對公孫、曹操對呂布,這時候佔的贏面都大,擡高敵人其實也正好擡高了自己。要是說公孫瓚蟲豸爾、呂布雞犬爾……他喵的你們打蟲豸、打雞犬都那麼辛苦,又有啥值得誇耀的了?

就這麼着話題越扯越遠,兩人是越談越投機。荀諶荀友若,他也勉強可算當世一流的謀士,眼界就很開闊,智謀就很深沉;而是勳呢,他有着比荀諶多好幾倍的歷史積澱,再加上慣於套話和說書,就經常聽得荀諶也是一愣一愣的。

兩人評評人物,論論形勢,說說歷史,談談經書——話說荀諶是謀士,不是正牌學問家,雖說博覽羣書,粗通“五經”,但鑽研得不夠深,就正好跟是勳打個平手。是勳心說幸虧我當年跟是寬南下東海的時候,既沒跟丫談詩,也沒跟丫談經,那時候誰知道他是服虔、潁容的弟子啊,要是論起經來,自己非得給打個體無完膚不可。

可是在另一件事上,是勳就完全說不過荀諶了,那就是——地理。無論是河北的地理、徐兗豫的地理,還是河南、關中的地理,荀友若就熟得如同反掌觀文一般,而是宏輔……別說兩千年來地理狀況有了很大的改變,就他前一世雖然跑過的地方不少,真要說起來也沒荀諶清楚。荀諶那是乘坐着馬車,大道、小路上一步步踩過去的,而且旅途有大把的時間觀察地形、地貌,是勳前一世到處跑不是汽車就是火車,甚至坐飛機,地形、地貌“呼啦啦”地就一晃而過,就算旅途中不老盯着手機、ipad,真的擡頭瞧景,那也根本瞧不明白啊。

所以走着走着,荀諶伸手一指:“西面即濰水,昔韓信之敗龍且而定齊魯,即在其上游淺狹處封水,吾昔遊歷,觀其山水之勢……”是勳當場就抓瞎了,心說這兒跟營陵就不遠,我當年怎麼沒想到還有處古戰場,可以去勘查、憑弔一番呢?這兒已經進入青州地界了,估計很快就要轉個彎奔西北,往冀州去,以後一路上名勝古蹟更多,荀老三要是動不動就拿出來說事兒,老子可就只有豎起耳朵幹聽的份兒啦。不行,我也得找點兒他不熟悉、不明白的什麼事兒來講講。

想來想去,自己有哪些知識比這年月的士人豐富,還勉強可以說得通呢?乾脆,老子跟你丫說——地球!

ps:剛聽說啥?月初大家都狂收月票?那好吧,我也再來求一下——各位老爺太太,您要有多的就請賞一票吧!

第2章 疏於職貢第28章 人與禽獸第11章 空手奪刃第34章 震主之威第34章 震主之威第11章 叔勉之心第4章 彼采葛兮第26章 隆中閒話第23章 烏帽子親第29章 白兔遇犬第27章 白晝荒夢第7章 欲取先與第5章 今古不同第1章 如有勳在第22章 雷震行刺第20章 謀劃江東第19章 二虎媾合第11章 苦肉之計第7章 道出無終第9章 驚雷投箸第11章 成都驚變第23章 百口莫辯第19章 梟雄入蜀第7章 受人構陷第12章 讒慝小人第2章 沛國曹氏第21章 意外重逢第23章 擒賊擒王第32章 暗流涌動第34章 踏破鐵靴第7章 謀身謀國第31章 漢之忠臣第16章 舉賢任能第15章 初攻鄴城第7章 道出無終第13章 口舌之間第29章 律有明文第4章 閉門課徒第15章 今古之爭第25章 爲公宣揚第2章 水力磨坊第6章 欲徵北虜第23章 陣前詭言第20章 人臣當言第18章 陶牧拜表第17章 州郡罷兵第25章 恩威並施第30章 師恩如海第26章 同滅吳寇第19章 二虎媾合第17章 以身爲餌第18章 我能興鄭第30章 不可迷失第4章 孤屯義士第23章 軍國重器第4章 攻心之計第16章 會稽顯姓第16章 故主歸來第26章 甄氏佳婦第27章 思慮操勞第19章 覆蓋攻擊第30章 有害令名第34章 踏破鐵靴第12章 江上肅清第14章 敝帚自珍第19章 難從死志第13章 族內之爭第6章 字典價貴第20章 忙中得閒第30章 養疾自重第21章 長驅直入第11章 軍中之樂第27章 平原搬兵第13章 東海都尉第30章 合圍長安第15章 毋受其蠱第33章 青囊何在第8章 欲捧殺也第36章 封侯之賞第13章 大勢已去第10章 新式算法第21章 老馬戀棧第29章 人亡政息第23章 是兵是賊第19章 嶺南烽煙第4章 吾當染指第30章 有害令名第10章 海隅神威第23章 幼平奮威第31章 不可遽廢第9章 反逆蟊賊第28章 江南俊才第31章 烈風襲寨第22章 吾亦慮及第13章 郊祀天地第15章 知交零落第36章 遣使赴倭第9章 大山在前第18章 陶牧拜表
第2章 疏於職貢第28章 人與禽獸第11章 空手奪刃第34章 震主之威第34章 震主之威第11章 叔勉之心第4章 彼采葛兮第26章 隆中閒話第23章 烏帽子親第29章 白兔遇犬第27章 白晝荒夢第7章 欲取先與第5章 今古不同第1章 如有勳在第22章 雷震行刺第20章 謀劃江東第19章 二虎媾合第11章 苦肉之計第7章 道出無終第9章 驚雷投箸第11章 成都驚變第23章 百口莫辯第19章 梟雄入蜀第7章 受人構陷第12章 讒慝小人第2章 沛國曹氏第21章 意外重逢第23章 擒賊擒王第32章 暗流涌動第34章 踏破鐵靴第7章 謀身謀國第31章 漢之忠臣第16章 舉賢任能第15章 初攻鄴城第7章 道出無終第13章 口舌之間第29章 律有明文第4章 閉門課徒第15章 今古之爭第25章 爲公宣揚第2章 水力磨坊第6章 欲徵北虜第23章 陣前詭言第20章 人臣當言第18章 陶牧拜表第17章 州郡罷兵第25章 恩威並施第30章 師恩如海第26章 同滅吳寇第19章 二虎媾合第17章 以身爲餌第18章 我能興鄭第30章 不可迷失第4章 孤屯義士第23章 軍國重器第4章 攻心之計第16章 會稽顯姓第16章 故主歸來第26章 甄氏佳婦第27章 思慮操勞第19章 覆蓋攻擊第30章 有害令名第34章 踏破鐵靴第12章 江上肅清第14章 敝帚自珍第19章 難從死志第13章 族內之爭第6章 字典價貴第20章 忙中得閒第30章 養疾自重第21章 長驅直入第11章 軍中之樂第27章 平原搬兵第13章 東海都尉第30章 合圍長安第15章 毋受其蠱第33章 青囊何在第8章 欲捧殺也第36章 封侯之賞第13章 大勢已去第10章 新式算法第21章 老馬戀棧第29章 人亡政息第23章 是兵是賊第19章 嶺南烽煙第4章 吾當染指第30章 有害令名第10章 海隅神威第23章 幼平奮威第31章 不可遽廢第9章 反逆蟊賊第28章 江南俊才第31章 烈風襲寨第22章 吾亦慮及第13章 郊祀天地第15章 知交零落第36章 遣使赴倭第9章 大山在前第18章 陶牧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