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平定上郡

今日便要藉機收拾這些匈奴人,是勳早就拿定了主意,也把前後步驟、相關細節,全都籌謀妥當了。況且他不是一個人幹琢磨的,還跟下屬們商議了許久——他那些下屬,除了個孫汶是大老粗外,有哪個是好相與的?尤其毒辣無過董公盛,心思縝密無過諸葛孔明,那麼最終決策,又豈是劉宙這等胡兒所能看破的?

其實按董蒙之意,既然胡兒不服管束,欲行劫掠,不如聚集起來盡坑殺了——我有兩千餘精銳漢兵,只要佈置妥當,促起不意之間,還怕會有漏網之魚嗎?然而是勳卻搖頭:“若能收服彼等最佳,吾異日尚有大用也。”

於是商議定了,是勳今日便以放賞爲藉口,卻推出火箭車來,假意要把那些匈奴兵全都滅嘍——其實那也不是真的火箭車,自從研製出了“一窩蜂”以後,笨重、遲緩的火箭車他就不再造啦,那只是臨時找幾塊木板來繪上怪面,拿來嚇人用的。爲怕匈奴兵就此跑散,所以先提供酒食,吃喝得他們腳軟,再使孫汶擒下劉宙,致其“蛇無頭不行”。倘若這般佈置之後,仍有逃跑的,也無妨,外圍早秘密佈置了數百漢騎,遮蔽各條道路,終不能使一人漏網!

不過情況出乎是勳預料的好,匈奴人向來最信也最懼鬼神,雖然已經多方闢謠,火箭車不是怪獸,驟然得見,也全都嚇得腿腳軟了,再加上酒食才飽,就沒幾個有力氣能爬起來。而就那爬起來的幾個。被是勳斷喝一聲。部曲都再用匈奴話吼道:“不動者。可生;敢妄動者,必死!”那就真的再沒人敢孤身落跑啦。

只有劉宙被按趴在地上,還梗着脖子喊:“我等無罪,大人爲何要殺我等?!”

是勳冷哼一聲:“孰雲汝等無罪?!我固知汝等在西河甚苦也,故而此番隨某進軍,途中資供毫無所缺——且自捫心而問:我缺汝等食乎?缺汝等衣否?”

是勳說完,賈衢就用匈奴話翻譯了一遍——終究這五百匈奴兵,並非是人人都聽得懂、能夠說漢話的。當即就有那膽子大的匈奴兵回覆道:“全靠大人。我等衣食不缺,然亦不敢輕慢大人啊,哪裡有罪?”

這種回答也在是勳意料之中,當下冷着臉又道:“休說我爲朝廷守牧朔州,汝等既在西河,便是我之子民,故而從我而徵,乃順理成章之事。昔在平陽,呼廚泉單于亦敬我。在永安,左谷蠡王謀反。單于爲向某請罪,於是自離平陽。將四縣拱手奉上……”

當日在永安城中,呼廚泉被是勳以刀架頸,要挾着交出了金印,垂頭喪氣地退往西河,這種大傷單于臉面之事,他回去當然不會照實說。而只說因爲自己統馭不力,導致左谷蠡王謀反,冒犯了是大人,俺們匈奴人恩怨分明,是大人待我等不薄,豈可不獻出平陽等地作爲賠償?這點,也是是勳在這幾天跟匈奴兵的交談中打聽出來的,正好以此來擡高自己的身價。

於是喝問道:“單于尚且如此,汝等何敢反我?!”

有匈奴兵就叫:“大人不知哪裡聽說,我等盡皆忠誠,並無叛反之意啊!”

是勳一皺眉頭:“我衣食也不缺汝等,此來膚施,賊寇自降,未交一戰,如何倒要求賞?況我念汝等千里征程,雖無功勞亦有苦勞,昨日已有賞賜頒下,如何不肯知足,還要挾上官,繼續求賞,甚而欲縱兵劫掠?!”

賈衢還沒來得及翻譯,就有那聽得懂漢話的匈奴兵叫道:“實實的未見賞賜啊!小人也並不敢求賞,是當戶言大人有賞放下,小人們才集合在此……”

是勳前面那句話很重要,所以先不理他,以目示意,讓賈衢繼續翻譯,然後才假裝疑惑地望向郭淮。郭淮趕緊一抱拳,滿臉驚惶地配合演戲:“末將昨夜即將賞賜交與劉當戶,並不敢私吞,請主公明察!”

劉宙聽到這裡,他也不傻,如何還不明白是勳設下圈套,要害自己的性命?當下梗着脖子就待大叫。然而孫汶早有準備,才覺得對方脖子一硬,便雙手用力按去,按得劉宙啃了一嘴的泥土,卻說不出一句話來。

賈衢翻譯了郭淮的話,然後察言觀色,即伸手指點幾名面上疑惑之色最濃,甚或還有些惱恨,直把眼光朝劉宙身上瞥的匈奴兵:“汝、汝,還有汝,且往劉當戶帳中去,看是否私藏了賞賜!”

那幾名匈奴兵不敢擅動,卻把目光又移向是勳。是勳心說剛纔的威嚇效果不錯嘛,於是點一點頭:“便交於汝等去查看。”幾個兵這才大着膽子爬將起來,轉過頭往大帳中奔去,時候不大,果然拖着好幾口皮箱出來,稟報說:“都是絹,並非來時所攜之物。”

是勳冷哼一聲:“果然是劉宙私藏賞賜,還借汝等之名要挾於我。這般惡徒,還留他何用?!”眼神一瞟,荊洚曉一個箭步躥上去,“咔嚓”一刀,砍下了劉宙的首級。

是勳早就通過一路上與匈奴兵的交談,知道這位劉當戶並非本管這些匈奴兵,只是劉靖臨時指派的。這廝是小貴族出身,別看相貌忠厚,其實滿肚子壞水,故而在部伍中也缺乏威信——若非如此,是勳還真不敢當着衆兵之面,不容分辯就砍下他的腦袋來。

如今劉宙的首級到手,被荊洚曉血淋淋地高舉過頭,匈奴兵莫不慘然變色。是勳不等他們反應過來,就先高呼:“既與汝等無涉,不願死的可即跪下對天發誓,自此遵從某的號令,不再背反。願陪劉宙死的,自可站起身來。”

“呼啦”一聲,匈奴兵全都跪下了,就連那幾個去拖箱子的。原本站着。也匆忙雙膝着地。生怕跪晚了一步,被當成是那“願陪劉宙死的”。別說劉宙並無什麼威望,就算軍中有幾個新拉攏的親信,也都到不了“死士”的地步,劉宙既死,自然改換門庭,有誰願意陪他共赴黃泉?

當下那些匈奴兵亂哄哄的,全都按着本族的習慣。雙手張開,仰面朝天,高聲發誓。等了好一陣子,纔始亂完,但一個個還都跪在地上,雙手前撐,擡頭望向是勳,等候發落。是勳這才滿意地點點頭,伸手虛攙:“都起來吧。既是已發了誓,不敢揹我。我自然仍當汝等爲吾子民,爲吾部屬。汝等遠來辛苦。豈可不賞?”

一指才拖出來的那幾口皮箱:“這些絹帛,本便是吾賞賜汝等的,卻被那劉宙私吞。如今汝等再公舉五名首腦出來,將這些財物分了吧。”

匈奴人所求漢家的,主要就是織物和鐵器,鐵器自然不能隨便給他們,而這些從扈育等人家中抄出來的絹帛,質量頗次,即便輸去別郡也未必能換到什麼東西,乾脆就拿出來收買這些匈奴兵算了。

公舉首腦,分配財物,且得亂一陣子呢,是勳就不等了,而把後事全都委託給了賈衢——這傢伙也做了好一陣子“護匈奴校尉”了,對於胡人的心理,肯定比自己摸得透。是勳只是囑咐他:“胡人之心叵測,雖大局已定,亦不可疏忽也。吾將孫汶、荊洚曉等留下助汝,其外遮路的遊騎也暫不收。記得,今晚將那五名胡兒首腦都領來見我。”

於是帶着諸葛亮、郭淮等人返回膚施城內,當晚又擺宴款待那五名新推舉出來的匈奴首腦,親切交談,好生籠絡,就此基本上把這五百胡騎牢牢地捏在手心裡啦。

是勳在膚施歇了數日,便再啓程南下,攻略高奴、定陽等縣。這些縣內或胡或漢,皆爲豪強所據,多不過數千兵,少的也就五六百人,大多不敢抗拒,遣使請降。然而是勳全都不允,一味要犁庭掃閭,把這些地方勢力徹底剷除。

本方兵馬,也包括那五百匈奴兵,真正的統馭者、總司令是郭淮,總參謀長是諸葛亮,有這二位掌總,上郡內這些貧瘠地方,還有哪兒拿不下來嗎?至於是勳本人,他把自己定位爲“總政委”,主要負責軍中的思想鼓動工作,當然啦,他前一世知道草創期的g軍之中,政委的權限往往要高過軍事指揮員,正如自己一般,只是有關軍事問題,他雖然具有最終拍板權,但一般情況下甘心放手,並不掣郭伯濟、諸葛孔明他們的肘。

上郡最南邊的縣是漆垣,地近馮翊杸栩縣,是勳到了漆垣才知道,敢情杸栩新上任了一位縣長,正乃故袁氏監軍沮授是也。是勳心說關中的叛軍大多在京兆、扶風境內流躥,曹操卻把個挺有用的沮授派到馮翊來——果然還是信不過沮子輔啊。

平定了上郡南部以後,他又返回膚施,點查郡內政情,發現董蒙這小子還真幹得不壞,起碼新復各縣的基本秩序已經穩定下來了。於是歇馬數日,再度啓程北上,前往龜茲。此縣雖在上郡境內,但理論上不歸上郡郡守管轄,亦不置縣令長,而由朝廷委派上郡屬國都尉負責。

這是因爲,龜茲本西域古國也,前漢武帝時西擊匈奴,以收西域,即將龜茲部衆東遷至此。不過數十年前,南匈奴曾一度佔據過此地,趕走了朝廷任命的上郡屬國都尉,還把龜茲後裔全都擄走了,此處僅餘殘牆而已。於是是勳上奏曹操,請求廢置此縣。

年前返回的西河郡治膚施。這時候新的刺史衙署已經建得差不多了,只是因爲是勳暗示將來要遷往美稷,所以比最早設計的規模要小了一大圈兒。他入衙纔剛坐穩,鄭渾求見,奉上一方木匣:“此使君許都家中寄來也。”是勳打開木匣一瞧,見有一封書信和一片木牘,先讀書信,不禁捋須微笑,再讀木牘,卻猛然一拍桌案:“孫策死矣!”(未完待續。。)

第11章 軍中之樂第5章 觀卿者心第22章 禪何禮也第24章 婦人衣冠第17章 立長立賢第8章 欲加之罪第16章 舉賢任能第25章 修仁之戰第26章 公仁僞書第37章 千年展布第26章 羽扇綸巾第32章 天下第一第2章 隆中之對第7章 吾青州人第24章 中山之狼第15章 亂世能臣第20章 注經化俗第6章 平春豪強第17章 莒縣奇案第12章 呂布來矣第24章 禪讓風波第25章 毀於一旦第22章 故人重逢第2章 是儀北上第6章 欲言南事第29章 城下大戰第27章 都督軍事第7章 投刺自薦第3章 四方貴半第21章 異獸逞兇第31章 漢之忠臣第8章 佛國之願第8章 奇峰突起第16章 故主歸來第3章 天不可言第18章 文章魁首第19章 請徵句麗第32章 太阿倒持第2章 九江處士第20章 叔孫制禮第10章 得無患乎第16章 誰是蕭何第22章 請跪恭送第1章 啖肉豪客第29章 關中之戰第9章 涼州用間第29章 太公封齊第21章 衣錦榮歸第10章 天下英雄第18章 爲國犧牲第25章 爲公宣揚第29章 國亂先兆第6章 欲徵北虜第18章 捷足先登第32章 天下第一第18章 巨型火炬第9章 涼州用間第31章 日暮途窮第25章 汝國何在第18章 工人運動第17章 以身爲餌第30章 釜底抽薪第16章 良宵聞變第14章 再會梟雄第35章 魯難未已第28章 誅心之論第19章 卿之無學第14章 黑心煤窯第22章 國中無將第18章 皆不必問第6章 寧我負人第22章 革命宣言第13章 行海索第9章 德不可見第24章 婦人衣冠第18章 皆不必問第19章 二虎媾合第15章 亂世能臣第30章 師恩如海第12章 白地將軍第16章 廢立之思第5章 壽春城下第1章 天無形質第6章 自編自導第7章 魏亦有亡第4章 夢中殺人第5章 雪中偶遇第34章 震主之威第18章 東海傲來第26章 城門射的第26章 熹平石經第4章 益德爭功第20章 勾心鬥角第2章 疏於職貢第18章 延之日升第26章 君權相權第24章 高陵之變第27章 東吳驍將第34章 震主之威第11章 自由心證
第11章 軍中之樂第5章 觀卿者心第22章 禪何禮也第24章 婦人衣冠第17章 立長立賢第8章 欲加之罪第16章 舉賢任能第25章 修仁之戰第26章 公仁僞書第37章 千年展布第26章 羽扇綸巾第32章 天下第一第2章 隆中之對第7章 吾青州人第24章 中山之狼第15章 亂世能臣第20章 注經化俗第6章 平春豪強第17章 莒縣奇案第12章 呂布來矣第24章 禪讓風波第25章 毀於一旦第22章 故人重逢第2章 是儀北上第6章 欲言南事第29章 城下大戰第27章 都督軍事第7章 投刺自薦第3章 四方貴半第21章 異獸逞兇第31章 漢之忠臣第8章 佛國之願第8章 奇峰突起第16章 故主歸來第3章 天不可言第18章 文章魁首第19章 請徵句麗第32章 太阿倒持第2章 九江處士第20章 叔孫制禮第10章 得無患乎第16章 誰是蕭何第22章 請跪恭送第1章 啖肉豪客第29章 關中之戰第9章 涼州用間第29章 太公封齊第21章 衣錦榮歸第10章 天下英雄第18章 爲國犧牲第25章 爲公宣揚第29章 國亂先兆第6章 欲徵北虜第18章 捷足先登第32章 天下第一第18章 巨型火炬第9章 涼州用間第31章 日暮途窮第25章 汝國何在第18章 工人運動第17章 以身爲餌第30章 釜底抽薪第16章 良宵聞變第14章 再會梟雄第35章 魯難未已第28章 誅心之論第19章 卿之無學第14章 黑心煤窯第22章 國中無將第18章 皆不必問第6章 寧我負人第22章 革命宣言第13章 行海索第9章 德不可見第24章 婦人衣冠第18章 皆不必問第19章 二虎媾合第15章 亂世能臣第30章 師恩如海第12章 白地將軍第16章 廢立之思第5章 壽春城下第1章 天無形質第6章 自編自導第7章 魏亦有亡第4章 夢中殺人第5章 雪中偶遇第34章 震主之威第18章 東海傲來第26章 城門射的第26章 熹平石經第4章 益德爭功第20章 勾心鬥角第2章 疏於職貢第18章 延之日升第26章 君權相權第24章 高陵之變第27章 東吳驍將第34章 震主之威第11章 自由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