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擒賊擒王

黃射黃公禮奉了劉表之命,率領三千士卒,以及上萬的民伕,運送物資入京,去協助董承重修宮室。董承一開始同意趙岐南下向劉表求救,可是轉過臉來又覺得危險,害怕劉表挾持天子,併吞了他的隊伍,所以不肯放黃射進入雒陽,光把那些民伕和物資收走了,卻讓黃射率領他的兵馬暫屯在西門之外。

黃射倒也安分,沒跟董承去爭什麼——而且就他那三千荊州兵,想爭也爭不過啊——老老實實地就在城外等着。前兩天聽說,天子已經啓駕往雒陽來了,先派大司馬張揚所部來打前站。黃射就派人進城去跟董承打商量,請求到時候讓他去拜謁張揚。可是董承說啦,大司馬不會親至,只是派了一支胡騎前來,到時候就駐紮在你們附近。

等到所謂的胡騎到來以後,黃射就親自帶了兵前去聯絡,可是才走半道兒,就見到東一羣、西一夥的匈奴兵是到處搶掠村屯,屠戮百姓,無惡不作。黃射一時義憤,殺了幾個匈奴兵,還綁起來幾個,打算去找他們的老大評理,誰想匈奴人壓根兒就不講理,當即就全夥兒殺將過來。

黃射這回帶到雒中來的,都不是什麼精銳,只是些樣子貨——爲的是助修宮室嘛,這些與其說是戰兵,還不如說是工兵的雛形——所以被匈奴兵一衝就垮了,就連黃射本人都差點兒成了刀下之鬼。好在他是有馬的,拼命奔逃,眼見得危在旦夕之際。迎面撞見了曹軍的探馬。探馬一瞧。十多名胡騎在追一名官人?當下毫不猶豫地衝將上去。箭射矛刺,戰退胡兵,就把黃射給救了下來。

是勳聽了黃射的遭遇以後,不禁捻鬚沉吟。嗯,沒錯,張揚確實跟南匈奴有所勾連,而且匈奴兵也來幫忙韓暹、李樂等人戰過郭汜,救過天子。按照黃射的說法。那麼在雒陽郊區碰見匈奴兵,也就不奇怪了。當下詢問道:“匈奴共有多少兵馬?由誰統率?公禮可知道麼?”

黃射說那是漫山遍野、鋪天蓋地的胡騎啊,少說也有好幾萬哪(是勳心說扯淡,真要有幾萬胡騎,皇帝就不會被攆得到處跑了),據說是左賢王去卑帶隊。是勳聽了就是一驚,心說左賢王都到了,那就算沒有幾萬兵,幾千騎總是少不了的,我靠。老子還是趕緊閃人爲妙。

當下匆忙把黃射扶上自己的馬車,吩咐夏侯蘭:“且退。返回偃師城中再作商議。”

於是全軍掉頭,朝來路返回。時候不大,一騎馳來稟報:“遇見了匈奴大隊,他們遣了一名使者,求見從事。”是勳就問啦,你所謂的大隊究竟有多少人?領頭的是誰?你是怎麼跟他們說起咱們這支隊伍的哪?騎士回稟道:“有五、六百騎,領頭的自稱爲左谷蠡王。小人恐怕爲敵所輕,故此吹噓說我兗州軍有精騎數千到此,身後三十里外尚有數萬步卒。”

是勳一拍那名騎士的肩膀:“聰明!”左右瞧瞧,舉起馬鞭來一指,吩咐道:“那裡有片樹林,咱們去林中暫歇——一半在林內,多張旗幟,一半在林外。”隨即命令那名騎士,等我們安排好了,你就帶匈奴使者過來。

騎士接令纔去,忽然就聽得車上的黃射驚叫一聲:“啊呦!”是勳奇怪啊,難道這位老兄受了什麼內傷,突然犯病了?催馬過去詢問。就見黃射手捧着那些他才從灰堆裡翻出來的竹簡,哆哆嗦嗦地問道:“宏、宏輔,是從何處得來這些文章?這都是蔡中郎的筆跡啊!”

蝦米,蔡中郎?“公禮所言,莫非是故左中郎將蔡伯喈麼?”“正是!”

我靠原來這些殘篇斷簡都是蔡邕寫的啊!是勳心說完,既然是這類名人的手筆,估計自己吞沒不了了。隨即想到,爲啥蔡邕的手跡會出現在這兒呢?難道說……

可是就這會兒功夫,也由不得他細想,當下趕緊領兵來到林外,把一切都佈置妥當了。時候不大,那名騎士帶着一個匈奴人緩緩而來。這時候是勳已經把黃射趕到林子裡去,自己乘上了馬車——老子還穿着公服呢,也沒着甲,還是坐在車上比較有氣勢,合身份。

他擡眼一瞧,就見這匈奴人沒穿甲冑,頭上是一頂皮帽,身上穿着皮袍,細瞧竟然是綢緞面的——這是個匈奴貴人啊,就不是普通的聯絡兵。再瞧這人臉上,溝渠縱橫,連皺紋帶傷疤的,完全瞧不出年齡大小,估摸着總得在四十歲以上,鬍子不短,顏色泛黃。

哈,這也是一個“黃鬚兒”啊。

就見那匈奴貴人下了馬,快步來到是勳馬車之前,雙手左右分開,微微躬身,用略顯生硬的漢話問道:“某是匈奴左谷蠡王麾下當戶呼都尼,請問大人的姓名和職位。”

是勳心說原來是個當戶……這名詞我聽說過啊,就是不知道官大官小。不過自己才戴着一樑冠,對方見自己不下車也沒怎麼發怒,估計官兒不會太大,也就漢朝一個縣令頂天了。當下就在車上作揖還禮:“兗州從事是勳(偏不告訴你是哪一級的從事)——當戶此來有何吩咐啊?”

真討厭,這個呼都尼滿臉褶子,搞得自己瞧不清他的表情,不知道是在哭還是在笑,只好光聽他的言辭來判斷想法和用意啦。就聽呼都尼說道:“我們正在追捕一名漢官,此人殺了我族的貴人,應該爲貴軍所劫,希望大人將他交給我們。我們將向大人和兗州的曹刺史奉上匈奴最高的敬意。”

是勳心說別扯了,也不來點兒實惠的,光“敬意”管啥用了?當下冷冷地一撇嘴:“使者無禮!我大漢的官員,豈是匈奴可以擅殺的?”呼都尼忙道:“我王並不想殺他,只是要綁了他去天子面前討個公道而已。”是勳問:“天子何在?”呼都尼答道:“正在來雒陽的路上。最慢六、七天就該到了吧。”

“既如此。”是勳答道。“且待天子到來,我親自帶他去駕前一辯曲直。”

呼都尼見來軟的不行,把腰一挺,這語氣就逐漸硬起來了:“我等皆是大漢天子駕前之臣,匈奴和兗州向來便不敵對……”是勳想想也對,匈奴是勾結張揚的,張揚是依附袁紹的,曹操是袁紹的小弟。這東拐西繞的,咱們其實還算是盟友哪。就聽那呼都尼繼續說道:“……何必因這個小官兒,這些小事起了衝突?我左谷蠡王麾下雖然並不甚多,但左賢王所部就在後面,要是不幸刀兵相見,恐怕丟腦袋的就不止那官兒一個啦。”意思是說,你老兄大概也跑不了。

是勳聽了,心裡就略微一哆嗦,但是倒驢不倒架,雖然有點兒害怕。他臉上可絕不肯表露出來,當下只是一捋鬍鬚:“既如此……使者稍候。且待我等商議。”

他命人把呼都尼暫且帶遠一點兒,自己就在車上朝夏侯蘭招了招手。夏侯蘭催馬靠近,低聲問道:“是從事作何打算?難道真要把黃太守交與他們麼?”是勳望着夏侯蘭的眼睛,一字一頓地問道:“倘若不與,難免開戰,敵衆我寡,可有勝算?”

夏侯蘭表情嚴肅地回覆道:“方纔前出的哨騎,我都已經查問過了,那些匈奴兵雖然騎術精良,但裝備很差,加之部伍散亂,正面對敵,我軍有七成勝算。從事勿憂,一切交給末將便是。”

是勳微微點頭,然後再招呼呼都尼過來,先問他:“左賢王的大名是否爲去卑?與單于是何關係?”呼都尼回答:“是單于的叔父。”是勳又問:“左谷蠡王王既爲左部的名王,即便不是欒鞮氏,料來也有親眷關係了,大名爲何?與左賢王怎麼稱呼?”呼都尼回答:“左谷蠡王名潘六奚,是左賢王的兄弟,亦是單于的叔父。”

是勳問清楚了自己想知道的,當下一揮手:“綁了。”立即撲上來兩名兵卒,把呼都尼一把按翻在地,抽出繩子來就捆。呼都尼大叫道:“大人這是爲何?難道就不怕我匈奴鐵騎將你們都踩踏了嗎?!”是勳冷冷一笑:“何必待爾等來踩我,我便先去踩了爾等!”

其實以是勳的膽量,即便夏侯蘭拍胸脯保證說贏定了的,他也未必就敢跟匈奴人動手。但問題是就算你不動手,對方也未必就會饒了你啊——難道還真能把黃射交給他們嗎?把堂堂一名二千石交給外族處置,這事兒要是傳出去了,自己必然被普天下士人口誅筆伐,一腳踩成漢奸啊!好吧,這年月還沒有“漢奸”一詞,可也絕不會落下啥好名聲。再說了,就算事兒不傳出去,總瞞不過曹操,自己如此怯懦,墮了兗州軍的威風,難道曹操會給我好果子吃?

其實是勳一開始想的是,趕緊保着黃射落跑,去跟曹洪會合才最安全。可是瞧見了夏侯蘭的態度,那些騎兵全都既義憤填膺,而又躍躍欲試,誰敢保證他們就肯定聽自己的安排?終究這支騎兵小部隊的指揮官是夏侯蘭,真遇上戰事,他完全可以不鳥自己,獨作決斷啊。

看起來,這一場仗是逃不過去啦,既然如此,與其等匈奴兵過來對攻,還不如自己先殺過去,打他一個措手不及,可能勝算更大一些。

於是他留下十名兵保護黃射,並且看守呼都尼,自己也穿上了盔甲,跨上戰馬,還讓孫汶也騎上一匹馬,跟在自己身邊。出發前他先關照夏侯蘭:“戰陣之事,便都託付給夏侯君了。然而某乃覲見天子的使者,不容有失,須保得某的安全,此爲其一……”夏侯蘭說這你放心,就不知還有其二是啥了?是勳望望夏侯蘭,又轉過頭去望望孫汶:“這其二麼……所謂‘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未完待續。。

第22章 心痛之由第20章 亥豬巳蛇第21章 史上有名第6章 嫌隙已生第1章 禍起蕭牆第18章 行獵遇賊第27章 得韓徵倭第34章 疏不間親第9章 大山在前第9章 涼州用間第15章 烽煙四起第5章 漢語拼音第19章 魏之必敗第13章 族內之爭第16章 飛來乾醋第7章 謀身謀國第24章 婦人衣冠第24章 續漢記事第3章 深入西域第21章 一字長蛇第10章 爲小兒欺第22章 收服荊南第16章 管他何人第11章 軍中之樂第15章 黃鬚封侯第29章 國亂先兆第24章 婦人衣冠第24章 兗州叛將第11章 霸王之死第15章 英雄時勢第27章 誰執棋先第19章 東出盧龍第22章 革命宣言第32章 促膝對談第19章 擅出奇兵第8章 公達三策第17章 外禦其侮第17章 強固是氏第27章 燙手山芋第9章 家事難斷第11章 捕風捉影第18章 光祿新丞第9章 西域貢使第16章 孰輕孰重第15章 難兄難弟第2章 沛國曹氏第29章 駐馬浿陽第21章 采采榮木第13章 深入虎穴第34章 陣前車懸第18章 東海傲來第3章 曹洪之怒第20章 謀劃江東第35章 定遠之功第16章 飛來乾醋第25章 又聞噩耗第12章 悲摧人生第9章 明察秋毫第4章 詩歌免談第24章 禪讓風波第16章 陽平之戰第26章 羽扇綸巾第20章 作死節奏第4章 夢中殺人第4章 西走而王第30章 用武之地第4章 渾人心思第19章 梟雄入蜀第1章 兩面三刀第8章 願爲雲敞第10章 海隅神威第5章 再見梟雄第5章 鮮花牛糞第21章 舅傳婿也第34章 丞相司直第13章 初爲人父第4章 彼采葛兮第27章 昔孔子歿第32章 促膝對談第16章 良宵聞變第3章 破此五賊第19章 婦誦夫錄第11章 料事如神第16章 臨陣三射第16章 廊下故人第14章 客已滿矣第13章 從情從禮第23章 幽州諂臣第9章 家事難斷第13章 必擒是勳第24章 婦人衣冠第32章 太阿倒持第5章 府中密議第14章 將相不和第32章 羌胡雜虜第18章 姻戚之重第20章 注經化俗第9章 漢家法寶第26章 君權相權第32章 秦失其鹿
第22章 心痛之由第20章 亥豬巳蛇第21章 史上有名第6章 嫌隙已生第1章 禍起蕭牆第18章 行獵遇賊第27章 得韓徵倭第34章 疏不間親第9章 大山在前第9章 涼州用間第15章 烽煙四起第5章 漢語拼音第19章 魏之必敗第13章 族內之爭第16章 飛來乾醋第7章 謀身謀國第24章 婦人衣冠第24章 續漢記事第3章 深入西域第21章 一字長蛇第10章 爲小兒欺第22章 收服荊南第16章 管他何人第11章 軍中之樂第15章 黃鬚封侯第29章 國亂先兆第24章 婦人衣冠第24章 兗州叛將第11章 霸王之死第15章 英雄時勢第27章 誰執棋先第19章 東出盧龍第22章 革命宣言第32章 促膝對談第19章 擅出奇兵第8章 公達三策第17章 外禦其侮第17章 強固是氏第27章 燙手山芋第9章 家事難斷第11章 捕風捉影第18章 光祿新丞第9章 西域貢使第16章 孰輕孰重第15章 難兄難弟第2章 沛國曹氏第29章 駐馬浿陽第21章 采采榮木第13章 深入虎穴第34章 陣前車懸第18章 東海傲來第3章 曹洪之怒第20章 謀劃江東第35章 定遠之功第16章 飛來乾醋第25章 又聞噩耗第12章 悲摧人生第9章 明察秋毫第4章 詩歌免談第24章 禪讓風波第16章 陽平之戰第26章 羽扇綸巾第20章 作死節奏第4章 夢中殺人第4章 西走而王第30章 用武之地第4章 渾人心思第19章 梟雄入蜀第1章 兩面三刀第8章 願爲雲敞第10章 海隅神威第5章 再見梟雄第5章 鮮花牛糞第21章 舅傳婿也第34章 丞相司直第13章 初爲人父第4章 彼采葛兮第27章 昔孔子歿第32章 促膝對談第16章 良宵聞變第3章 破此五賊第19章 婦誦夫錄第11章 料事如神第16章 臨陣三射第16章 廊下故人第14章 客已滿矣第13章 從情從禮第23章 幽州諂臣第9章 家事難斷第13章 必擒是勳第24章 婦人衣冠第32章 太阿倒持第5章 府中密議第14章 將相不和第32章 羌胡雜虜第18章 姻戚之重第20章 注經化俗第9章 漢家法寶第26章 君權相權第32章 秦失其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