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禍起蕭牆

當曹操在濟北收降了百萬青州黃巾的時候,袁紹還在跟公孫瓚鏖戰,其子袁譚與公孫瓚的部將田楷、單經、劉備等人,從初平二年的冬季一直廝殺到初平四年,將近兩年的時候,袁家終於徹底奪取了原本作爲緩衝地帶的青州,據說“州境被掠一空,野無青草”。

其間公孫瓚的主力在界橋戰敗以後,又曾再度南下冀州,但結果還是殺羽而歸,他掉過頭來就攻殺了幽州牧劉虞。而袁紹趁着幽州的動亂,血腥鎮壓了黑山黃巾於毒等部,又與從長安逃出來的呂布聯合,攻打張燕,將勢力伸入幷州。

按照原本的歷史,這段時間裡曹操都在兗州消化百萬青州黃巾,但是效果很不明顯。初平三年年底,袁術被劉表斷了糧,被迫引軍東進,侵入陳留,結果被曹操擊敗。曹操隨即打着爲父報仇的旗號攻打徐州(還有一說,一伐徐州是在曹嵩遇害之前),就有一個很大原因是糧草不濟,要跑纔剛豐收的徐州去搶糧。

但是因爲是勳這隻小蝴蝶的橫空出世,徐、兗兩州的歷史被徹底改變了。且說李乾奉命出使徐州,因爲打通了曹宏和陳登的門路,所以一路是暢行無阻。曹宏還勸陶謙,說我軍佔着華、費和任城,徒耗錢糧,不如賣曹操一個面子,全都撤回來算了——他是陶謙面前第一寵臣,他說的話比陳登還管用哪,陶謙當即應允,下令兩軍都撤出兗州,曹豹返回郯城,臧霸等將則北上莒縣一帶,防止青州的戰亂蔓延到徐州來。

至於曹操要求的物資,陶謙大筆一揮,送上糧食一百萬斛,並借給耕牛四百頭——耕牛太寶貴了,這個捨不得白送。

陶恭祖已經老了,只想安安穩穩地在刺史任上做到死,然後把大位順順當當地交到兒子手上。可是交給陶商還是陶應呢?他卻總也拿不定主意,眼見得麋竺支持陶商,曹宏支持陶應,見天兒的在他面前爭論,搞得他頭疼腦熱的。但其實這是麋、曹兩家商量好了,演的一齣戲,把老頭子的精力耗費在挑兒子上,總比耗費在培養兒子上要強。

但是隨即就有喜訊傳來。因爲徐州去年豐收,陶謙就給屯駐雒陽的河南尹朱儁運送了不少物資,增援了三千兵馬,還表朱儁爲行車騎將軍。他的本意是想靠朱儁來牽制長安的李傕、郭汜,可是想不到李、郭用了賈詡之策,召朱儁去長安覲見,那個愚忠的傢伙竟然就真的聽命了。不過朱儁還朝以後,李、郭爲了安撫陶謙,讓朝廷下詔加封陶謙爲徐州牧。老頭子這個高興啊,下令郯城之內家家掛彩,戶戶擺宴,大慶五日。

那邊曹操接到了徐州送來的物資,又聽說曹豹等人已經主動撤兵了,真是喜不自勝。如此一來,任峻負責的屯田大計便可以全面上馬,曹操還特意調來東阿令棗祗做他的副手——這點竟然奇異地跟原本的歷史完全一樣。

然而蝴蝶的翅膀終究只是在兗、徐兩州扇動,還沒有波及到別的州郡,於是劉表按照原定計劃卡斷了袁術的糧食補給,袁術被迫揮師北進,侵入陳留,結果被曹軍一戰而敗,南退到了壽春。曹操並趁此機會全面殺入豫州,很快便將大半個豫州都收入掌控當中。

初平四年秋季,屯田初見成效,迎來了第一次大豐收,就此曹操兵精糧足,開始了全面的對外擴張——這回不再是按照原本的歷史去伐徐州、打陶謙了,而是要往死裡揍袁術。因爲比起原本的歷史來,在這條時間線上,曹操對袁術的痛恨更要猛增個好幾百倍。

曹軍六萬,有一半是青州兵,此外陶謙也派了別部司馬呂由率五千軍前來相助,袁術軍五萬餘,雙方在汝南的汝陰、慎縣一帶交上了鋒。一開始曹操進展挺順利,連勝好幾仗,但隨即袁術就聯合了汝南、潁川的黃巾渠帥何儀、何曼、劉闢、黃邵、共都等人,從側翼夾攻曹軍。這些黃巾帥各有部衆數萬,雖然多爲老弱婦孺,真正能戰的也就幾千,但加起來也上了兩萬,況且還熟悉地理,實在很難對付。於是曹操被迫派曹仁、曹洪、樂進等將率三萬兵馬前往征剿,因而正面對袁的兵力就不足了,被迫停下腳步,雙方隔着穎水對峙。

這一天的黃昏時分,曹操和表弟夏侯惇巡營歸來,在大帳前甩鐙下馬。夏侯惇不禁感嘆一聲:“沒想到這馬鐙還挺好使。”曹操點點頭,提起自己坐騎一側的木鐙來瞧了一眼:“見到此鐙,便不由得我想起宏輔來了。”

那還是是勳纔剛投到曹操麾下不久後的事情,某次兩人並騎而出鄄城辦事,跨上馬背,走出去沒幾步,曹操就發現了對方腳踩的那新鮮玩意兒,不禁擡起馬鞭來一指:“宏輔,此是何物啊?”

是勳解釋馬鐙都解釋疲了,也不回答,只是雙腿用力,踩鐙站起,並且左右扭動了一下腰肢。曹操的眯縫眼兒立時又瞪得鵪鶉蛋一般大,“嗖”的一聲飛躍下馬,跑過去就要扳起馬鐙來瞧。倒嚇得是勳一個趔趄,趕緊抽腳離鐙,匆匆忙忙地下了地。曹操把馬鐙翻來覆去地瞧了老半天,左邊瞧完又瞧右邊,完了還用馬鞭敲一敲,“嘡嘡”作響:“鐵的?這可太靡費了。用木頭做行不行?”

是勳回答說:“可能不耐用,功效是不會兩樣的。”曹操擡起頭來琢磨了一下:“找結實點兒的木頭,再刷上漆,應該能行——我軍的騎士,全都要配上這、這……”是勳接口道:“馬鐙。”他心說貌似三韓和日本古代的馬鐙,就是木頭塗漆的,應該也都能用吧。

“對,馬鐙,”曹操揚鞭一指,“那便都交給宏輔你了。”——這是是勳接到的第一樁重要任務。

如今再想起這件事來,曹操不禁手扳着馬鐙,微笑起來。但是隨即他又長嘆一聲,轉過頭去問夏侯惇:“可惜志才啊,天不假年。志才過世以後,我就一直在想,你說讓宏輔來接他的位置,行不行?”

夏侯惇皺了一下眉頭:“宏輔才能是有啊,就是太年輕了——我倒覺得荀文若推薦的那個郭……郭嘉,可能更合適一點兒。”

“年輕又怎麼了?想當年我做雒陽北部尉的時候,那纔多大?再說郭奉孝也比是宏輔大不了幾歲。”曹操說完這句話,突然思路又瞬間漂移,一邊放下馬鐙,和夏侯惇並排進入大帳,一邊朝東邊努努嘴,問:“你去那邊兒瞧過了沒有?”夏侯惇點點頭。曹操問:“怎麼樣?”

夏侯惇撇一撇嘴:“不怎麼樣,湊數的貨色。要說徐州,陶謙身邊那幾千丹揚兵是很厲害啦,其次要算臧霸的親衛,其他的麼,嘿嘿嘿~~”

曹操來到大帳正中坐下,“呵呵”笑道:“丹揚兵?那是陶謙用來保命的,怎麼會派出來幫咱們。還記得咱們當年在滎陽汜水吃了敗仗,去丹揚募兵……”

話還沒說完,就聽帳外有人稟報:“樑國有急使前來。”

“急使?”曹操和夏侯惇對望一眼,一擺手,“讓他進來。”隨即帳簾一挑,一名小軍官滿身都是塵土,快步奔進,單膝跪倒,呈上一份木牘。夏侯惇接過木牘,遞給曹操,曹操一邊解繩子,一邊問:“汝樑國境內,能有何急務?難道是起了民變嗎?”

小軍官氣喘吁吁地回覆:“稟將軍,前數日……成陽令押運糧草入我國內,在盧門亭附近遭遇袁氏的遊軍,糧草盡被焚燬……”

曹操大驚,“刷”地就站起身來,高聲問道:“袁氏遊軍到了樑國……成陽令如何了?”小軍官回答說:“恐怕已經歿於亂軍之中了。”

“啊呀!”曹操大叫一聲,頹然而倒,“哀哉宏輔,痛哉宏輔!”

夏侯惇趕緊撲過去扶住他:“主公勿悲,是宏輔雖是文吏,弓馬頗熟,亦非早夭之相,未必便會罹難。不如我即刻率軍前往樑國,殲滅那袁氏的遊軍,尋得宏輔歸來……”

“你……”曹操愣了一下,但隨即便寧定了心神,“你不要去,讓妙才去,他行軍快……”突然想起了什麼似的,轉過頭去問那小軍官,“袁氏遊軍有多少人?何人統領?”小軍官稟報:“三到五百,都是騎兵,未張旗號,不知何人爲將。”曹操立刻朝帳外喚道:“喚妙才來,要他率七百騎兵前往征剿!”

話音才落,就聽得帳外傳來一片喧譁之聲,隨即帳簾再挑,一將未得通傳便疾衝而入。曹操和夏侯惇都是大吃一驚,兩人不約而同地就都把手按到腰懸的刀柄上了。卻見此人進帳後便即跪倒,高呼:“主公,大事不好了!”

曹操細細一瞧,原來是李乾之子李整,忙問:“琇成,你如何來了?何事不好?”

李整驚惶地稟報道:“那張邈、陳宮、許汜、王楷等人,叛迎呂布入兗,說要代主公爲兗州刺史。兗州郡縣,除鄄、範二城外,都已陸續倒戈,如今盡數歸了呂布了!”

“啊呀!”曹操大叫一聲,往後便倒……

第23章 吾舅同然第24章 禪讓風波第9章 反逆蟊賊第10章 變廢爲寶第8章 志不可奪第2章 窮山逐鹿第23章 烏帽子親第25章 畫蛇添足第14章 婚宴驚魂第17章 吾何有私第22章 禪何禮也第2章 窮山逐鹿第21章 藏富於山第2章 九江處士第19章 鮮卑大人第27章 恐其有詐第21章 家國國家第15章 重修長城第29章 難爲田橫第28章 便有如何第15章 重修長城第32章 使王蜀中第34章 踏破鐵靴第28章 面折梟臣第2章 雷霆手段第22章 客座教授第34章 錦衣馬超第5章 府中密議第15章 重修長城第9章 隔壁老王第14章 再作馮婦第11章 幽州水師第7章 卿何人也第3章 微末小技第19章 訓詁之師第11章 須臾頃刻第24章 三辭三留第12章 觀其決斷第2章 是儀北上第16章 廊下故人第16章 故主歸來第28章 內外兼修第22章 爪牙股肱第10章 明修棧道第29章 不智不信第2章 據蜀自立第15章 解衣衣之第32章 曳尾泥塗第29章 前倨後恭第15章 請爲紀信第15章 君不宜擇第32章 唯纔是舉第34章 以兵做賊第11章 幽州水師第14章 明算之弊第28章 陣前殺將第14章 敗得甚好第12章 坊中石墨第1章 如有勳在第26章 良辰可待第8章 跨境追捕第26章 同滅吳寇第1章 分州荊襄第6章 此鬍匪也第2章 載舟覆舟第18章 扣舷獨嘯第16章 我主不見第3章 出泥不染第5章 賣官鬻爵第28章 便有如何第11章 苦肉之計第11章 天生猛將第28章 零陵先賢第9章 爲國殺賊第13章 曹魏五京第25章 後世之評第18章 二將爭功第30章 攻心爲上第29章 堂堂正正第9章 建藩封國第34章 陣前車懸第1章 分州荊襄第38章 謀國謀身第2章 夏侯仲父第20章 忙中得閒第28章 便有如何第14章 非當世人第11章 苦肉之計第1章 如有勳在第28章 假子拒敵第7章 置之美稷第8章 酬功謝德第10章 平定上郡第27章 舊相新相第11章 首鼠兩端第6章 嚴其考法第28章 不徵而徵第11章 放下屠刀第19章 血戰赤阪第8章 志不可奪
第23章 吾舅同然第24章 禪讓風波第9章 反逆蟊賊第10章 變廢爲寶第8章 志不可奪第2章 窮山逐鹿第23章 烏帽子親第25章 畫蛇添足第14章 婚宴驚魂第17章 吾何有私第22章 禪何禮也第2章 窮山逐鹿第21章 藏富於山第2章 九江處士第19章 鮮卑大人第27章 恐其有詐第21章 家國國家第15章 重修長城第29章 難爲田橫第28章 便有如何第15章 重修長城第32章 使王蜀中第34章 踏破鐵靴第28章 面折梟臣第2章 雷霆手段第22章 客座教授第34章 錦衣馬超第5章 府中密議第15章 重修長城第9章 隔壁老王第14章 再作馮婦第11章 幽州水師第7章 卿何人也第3章 微末小技第19章 訓詁之師第11章 須臾頃刻第24章 三辭三留第12章 觀其決斷第2章 是儀北上第16章 廊下故人第16章 故主歸來第28章 內外兼修第22章 爪牙股肱第10章 明修棧道第29章 不智不信第2章 據蜀自立第15章 解衣衣之第32章 曳尾泥塗第29章 前倨後恭第15章 請爲紀信第15章 君不宜擇第32章 唯纔是舉第34章 以兵做賊第11章 幽州水師第14章 明算之弊第28章 陣前殺將第14章 敗得甚好第12章 坊中石墨第1章 如有勳在第26章 良辰可待第8章 跨境追捕第26章 同滅吳寇第1章 分州荊襄第6章 此鬍匪也第2章 載舟覆舟第18章 扣舷獨嘯第16章 我主不見第3章 出泥不染第5章 賣官鬻爵第28章 便有如何第11章 苦肉之計第11章 天生猛將第28章 零陵先賢第9章 爲國殺賊第13章 曹魏五京第25章 後世之評第18章 二將爭功第30章 攻心爲上第29章 堂堂正正第9章 建藩封國第34章 陣前車懸第1章 分州荊襄第38章 謀國謀身第2章 夏侯仲父第20章 忙中得閒第28章 便有如何第14章 非當世人第11章 苦肉之計第1章 如有勳在第28章 假子拒敵第7章 置之美稷第8章 酬功謝德第10章 平定上郡第27章 舊相新相第11章 首鼠兩端第6章 嚴其考法第28章 不徵而徵第11章 放下屠刀第19章 血戰赤阪第8章 志不可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