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赤面之疾

是勳在海州境內巡迴了一個多月,先後於琅邪國內、東海國內開課講經,由此選拔了大批人才,舉薦給朝廷。他爲了拉攏王氏等大族,特意放低標準,多給了幾個名額,堂舅子王雄亦在其列——但這已經算照顧寒門啦,真要是由得地方官察舉,或者換個人比方說陳羣前來巡查,基本上一個單家子都上不了榜。

海州之士,總共薦舉了四十七人,建議五成往各府充當小吏,二成爲郎,剩下的都去太學就讀。估摸着等這些人到了許都,毛玠還會再審查、考覈一番,也可能刷落數人,具體安排,除了去上學的,也會有所調整。然而是勳對自家的眼光有信心,對自家的權勢也有信心,相信毛孝先不會太過份。

在原本的歷史上,曹操自任丞相以後,府中典選舉的就是毛玠和崔琰,史稱“其所舉用,皆清正之士,雖於時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終莫得進”。換言之,這傢伙有點兒過於看重品德操守了,與曹操“唯纔是舉”的方針並不完全合榫,但同時因爲他出身不算很高,所以選用人才也並不重視門第——這點與崔琰不同。所謂“時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就是指的那些大家族出身,靠着家族之間互相吹捧、造輿論而哄擡起來的名士,其實沒什麼本事,甚至還可能道德敗壞。

丞相府中設置多名丞相司直,無論就親疏遠近,還是名位聲望而論,都以是勳爲其魁首。本來該當他坐鎮中央。派別人出去跑活兒的。然而是勳建議曹操恢復此職。並且毛遂自薦,目的就是要趁機拉攏天下尤其是關東的士人,所以當然自己必得出京啦。他主動推薦了毛玠留守,一是看重毛孝先剛直不阿,二是因爲毛玠並非世族子弟,真要是放到地方上,毛玠未必能夠和敢於招很多寒門士人上來,但在中央遴選自家推薦上去的單家子。也基本上不會打回票。

然而即便如此,是勳還是特意秘密地召見自己選拔出來的那十多名寒門士人,首先開門見山地問他們:“卿等雖有學識,然在州內名聲皆不甚佳,何也?”其中一人氣哼哼地說道:“民間有一俗諺,未知君可聽聞否?”

是勳問是什麼俗諺,那士人便背誦道:“舉茂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高第賢良恡如黽。”

是勳心說我就知道你要說這首民謠。此謠之意,是說此前舉人皆不得其才。被世家大族控制了進取之門,但那些世家子弟往往能力既差。品德又糟——被舉秀(茂)才的,根本不通經書;被舉孝廉的,竟與父親分爨;所謂賢良方正名次較高的,卻貪婪得如同癩蛤蟆一般。

此謠後來流傳爲:“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然而秀才於漢時爲避光武帝諱,改爲“茂才”,且“良將”科始於曹魏,“寒素”科始於晉代,亦皆非漢時名目,故當是晉以後語。

這首民謠是勳當然聽說過,隨即就聽那士人道:“世家無才,然而有勢,自可吹噓;寒門有才,便是懷璧,必爲所嫉,甚而爲其所污。或雲我等貪者,家無頃田,何所得貪?或雲我等不友者,親族見疏,欲友而不能行。或雲我等不孝者,父母貧寒而歿,如何盡孝?”

旁邊士人聞言,全都沉痛地點頭,只有是勳在心中暗笑。他心說你吹得好大氣,彷彿世族全都是沽名釣譽,寒門個個清白無垢似的。就算寒門,你們也是地主階級,家裡沒有頃田,幾十畝地還是不缺的,要不然也沒錢去讀書,別說得自己跟顏回復生一般——就算顏回,雖然安貧,家裡也未必真有多窮。

不過他也不想揭穿對方,只是很理解地捋須點頭,然後關照衆人:“鄉間污衊,吾自不會上奏,然而須知府中毛司直最重道德,崇儉約,卿等赴都,當謹言慎行,不可觸其怒也。”毛玠是個注重個人修養,而且儉樸方正之人,你們還得在他手下過一道,可千萬別掉鏈子,哪怕裝也得給我裝成個正人君子。

衆人感激涕零,諾諾而退。

於此其間,是勳還帶着諸葛亮去諸葛圭、諸葛玄墳前拜祭,順道見了諸葛瑾、諸葛均一面。諸葛瑾得知是勳已收二弟爲弟子,大感欣慰,諸葛均當即也拜倒在地,請求收納。然而是勳對這小子並無興趣——諸葛家三兄弟,老大在東吳做到大將軍,老二在蜀漢做到丞相,就這老三貌似最後纔是個什麼校尉吧。《世說新語》雲諸葛兄弟“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而狗竟然是指從弟諸葛誕,不及諸葛均,可見沒啥本事。

當然啦,當着人倆哥哥的面,也不好直接拒絕,於是微微而笑:“公齊請起。卿向學之心,吾知之矣,然若隨我而去,汝兄一人未免孤寂。且相伴先人冢前,待喪滿後再來尋吾吧。”諸葛均心說我就是想逃避這枯燥的守喪日子啊……可是沒有辦法,只得悻悻起身。

是勳千叮嚀,萬囑咐,叫諸葛瑾喪期一滿,就來許都找自己,然後才帶着諸葛亮,在瑾、均兄弟二人目送之下,飄然而去。

離開海州以後,是勳並未返都,而又南下奔了徐州。

時徐州刺史爲上黨人浩周,字孔異,將州治設置在臨淮郡的淮陰縣。是勳先在淮陰與浩周相見,二人素無交情,只是普通公事來往而已。隨即是勳即在淮陰縣內開課講經,招選人才,夏末離開淮陰,抵達廣陵。

一般情況下,丞相司直所到之處,各州刺史、郡守、縣令長都會親率僚署,到城門口去恭迎——是勳懶得再搞微服私訪那一套了,反正他的主要意圖在選舉。而不在監察。目的是收攬地方士人之心。要是到處得罪人那就適得其反了。不過這回,身爲廣陵太守和自家從妹夫、莫逆之交的陳登卻並沒有出現,領頭恭迎是勳的,是個身材高瘦、相貌清癯的官吏——

“廣陵功曹陳矯,恭迎司直——府君抱恙在身,不克來迎,還請寬宥。”

是勳跳下車來,朝陳矯拱手:“季弼不必多禮。郡守何在?速領某去相見。”

陳登跟他那是什麼交情啊。若非病得起不來身,就算讓人扶着也肯定會來迎接啊。

陳矯卻心說,我這般小吏,又是初次相見,是司直竟然一口就叫出了字來,看起來巡查之前,功課做得挺足啊。還好我廣陵上下盡皆清廉、勤勉,不會被他挑出什麼錯來。

是勳知道陳矯之字,那是理所當然之事,此人亦日後之曹魏名臣也。一直做到尚書令和司徒,史書有傳。他前世通讀了好幾遍《三國志》,又豈會淡忘?

當下跟隨着陳矯等人進入城內,前往郡署。到了後院門口,陳矯就止步不前了,是勳也把諸葛亮、郭淮等留了下來,自己昂然而入。果然,就見一位婦人牽着一個小孩子在院內相迎。

是勳打量這婦人,隱約可見昔日營陵是氏宅邸內一度驚豔的那位女公子的形貌,只可惜,老得太多了……難道陳元龍苛待你了嗎?還是廣陵這兒水土不好?我家幾個媳婦兒的變化都沒那麼大呀。

是氏夫人行禮道:“見過七兄。”然後招呼身邊的小孩子磕頭:“快來拜見七舅。”是勳先朝是氏還了一禮,然後伸手把旁邊正磕頭的小孩子抱起來——嚯,還挺沉——“此即肅兒麼?”

是氏嫁給陳登,生下一子,起名叫做陳肅。是勳觀書只看大略,常忽略很多細節——在原本的歷史上,陳登雖然未娶是氏女,所生的兒子也叫陳肅,沒啥本事,要等曹丕稱帝以後,才追錄其父前功,任爲郎中——從陳珪開始的超常智商,到這兒就算用完了。

是勳抱着陳肅,向是氏探問陳登的情況。是氏嘆息道:“仍爲舊疾,胸悶乏力,面赤而燥也。”於是領着是勳進入內室,而陳元龍已經在榻上爬起了身,倚靠着枕頭正大喘氣呢。

是勳放下陳肅,坐在榻上,拉着陳登的手詢問病情。就見陳登整個人都比上回相見的時候瘦了一大圈兒,然而面色赤紅,精神卻貌似很亢奮。他笑着對是勳說:“舊疾爾,已用藥,三日即可瘳也。未能遠迎宏輔,勿罪。”

是勳指着陳登問是氏,說這傢伙還在不要命地吃魚生嗎?是氏說有我管着,如今吃得很少了,而且如你所言,配以紫蘇,就以熱酒……陳登急忙插嘴:“宏輔之方甚佳,魚膾以紫蘇裹之,其味妙不可言也。”

是勳多少有點兒哭笑不得,說我讓你吃魚生的時候配紫蘇,是爲了殺蟲去毒,不是讓你飽口腹之慾的。兩人又隨便聊了幾句,陳登吩咐是氏領着兒子出去,趕緊整備酒食,款待是勳。等妻子出了門,他突然沉下臉來,問是勳道:“聞都中有人進言曹公,欲使我別守它處,真有此事否?”

是勳點頭,說確實有這種議論,都認爲你久鎮廣陵,兵馬強壯,恐有尾大不掉之勢,如今孫策已死,江東不足爲慮,因而須將你調去別處。陳登冷笑道:“此皆無識之言也!孫策雖死,孫權今領其衆,有張昭、周瑜等爲輔,收攬吳中士心,恐異日爲國家之禍,不在孫策之下也。”

是勳說這我明白,所以我也在曹公面前進言啦,說廣陵離不開你。只是你也需要限制一下飲食,注意一下身體啊,你要是經常這個樣子,誰放心把大江下游放給你鎮守?提醒陳登一句以後,突然轉變話題,詢問起江東局勢來——

“勳在途中,但聞朝廷分州於揚,未知其事若何?”陳登輕輕搖頭:“孫賁、張昭、周瑜皆辭任命矣……”人家根本不在乎名位,仍然牢牢地團結在孫仲謀周圍,即便孫權雖然掛着吳縣侯的爵位,正經官職仍然只是一個小小的陽羨縣長,那也無所謂。

是勳說我已經料到啦,看起來,欲平江東,全得靠你與太史子義、魯子敬,只要把水陸大軍都訓練成了,即可以武力破之——想搞分化瓦解的小陰謀,恐怕是行不通的。聊着聊着,又繞回來說到陳登的病情,是勳就問啦,你吃的什麼藥啊,管用嗎?

陳登道:“前日華元化途經廣陵,親爲寫方,但云可療一時,不得根治也……”是勳聞言猛然站起身來:“什麼,華佗見在廣陵?!”(未完待續。。)

第34章 階級鬥爭第31章 烈風襲寨第5章 白波谷前第25章 又聞噩耗第27章 昔孔子歿第8章 曹氏之強第22章 雷震行刺第18章 皆不必問第5章 天賦上限第29章 鎮撫關中第24章 所以餌敵第31章 漢之忠臣第8章 謀爭爲上第19章 祖道之金第6章 一時俱反第30章 用武之地第11章 放下屠刀第23章 是兵是賊第22章 飛將奄至第24章 所以餌敵第28章 人與禽獸第27章 一朝出門第17章 僭越王章第20章 注經化俗第30章 奉駕幸許第18章 無心插柳第3章 夷寇臨城第21章 史上有名第5章 漢語拼音第3章 天不可言第21章 朔州互市第19章 婦誦夫錄第16章 孰輕孰重第5章 府中密議第10章 變廢爲寶第6章 字典價貴第22章 八字真言第12章 劈章宮門第11章 軍中之樂第6章 奢而不侈第18章 二事不朽第3章 軍中校事第18章 姻戚之重第7章 寄身豪門第30章 亂世黃昏第2章 謀士之責第13章 族內之爭第18章 二事不朽第1章 洛陽僧人第9章 隔壁老王第10章 梟雄之死第21章 儒者之心第31章 漢之忠臣第15章 黃鬚封侯第29章 伏地氣絕第6章 人月團圓第7章 圓周幾何第26章 公仁僞書第33章 而魏其死第30章 大破魏賊第15章 知交零落第4章 赤面之疾第5章 刺奸密奏第4章 孤屯義士第13章 違天不祥第9章 周平王事第1章 洛陽僧人第15章 今古之爭第14章 人治社會第3章 四方貴半第1章 南征袁術第14章 人治社會第2章 安貧守賤第三章 食蕢之思第8章 頭風復發第21章 安排香餌第3章 曹洪之怒第34章 丞相司直第28章 超願棄父第三章 食蕢之思第28章 零陵先賢第20章 入漢摘桃第25章 畫蛇添足第9章 文和詭謀第24章 婦人衣冠第1章 遠方來客第25章 千里之間第13章 兵出子午第14章 蘭臺藏書第9章 天子所賜第10章 身陷囹圄第11章 官場狡詭第32章 太阿倒持第15章 亂世能臣第1章 劫後新生第31章 逃出生天第31章 烈風襲寨第22章 禍其始此第3章 遼東來書第31章 漢之忠臣
第34章 階級鬥爭第31章 烈風襲寨第5章 白波谷前第25章 又聞噩耗第27章 昔孔子歿第8章 曹氏之強第22章 雷震行刺第18章 皆不必問第5章 天賦上限第29章 鎮撫關中第24章 所以餌敵第31章 漢之忠臣第8章 謀爭爲上第19章 祖道之金第6章 一時俱反第30章 用武之地第11章 放下屠刀第23章 是兵是賊第22章 飛將奄至第24章 所以餌敵第28章 人與禽獸第27章 一朝出門第17章 僭越王章第20章 注經化俗第30章 奉駕幸許第18章 無心插柳第3章 夷寇臨城第21章 史上有名第5章 漢語拼音第3章 天不可言第21章 朔州互市第19章 婦誦夫錄第16章 孰輕孰重第5章 府中密議第10章 變廢爲寶第6章 字典價貴第22章 八字真言第12章 劈章宮門第11章 軍中之樂第6章 奢而不侈第18章 二事不朽第3章 軍中校事第18章 姻戚之重第7章 寄身豪門第30章 亂世黃昏第2章 謀士之責第13章 族內之爭第18章 二事不朽第1章 洛陽僧人第9章 隔壁老王第10章 梟雄之死第21章 儒者之心第31章 漢之忠臣第15章 黃鬚封侯第29章 伏地氣絕第6章 人月團圓第7章 圓周幾何第26章 公仁僞書第33章 而魏其死第30章 大破魏賊第15章 知交零落第4章 赤面之疾第5章 刺奸密奏第4章 孤屯義士第13章 違天不祥第9章 周平王事第1章 洛陽僧人第15章 今古之爭第14章 人治社會第3章 四方貴半第1章 南征袁術第14章 人治社會第2章 安貧守賤第三章 食蕢之思第8章 頭風復發第21章 安排香餌第3章 曹洪之怒第34章 丞相司直第28章 超願棄父第三章 食蕢之思第28章 零陵先賢第20章 入漢摘桃第25章 畫蛇添足第9章 文和詭謀第24章 婦人衣冠第1章 遠方來客第25章 千里之間第13章 兵出子午第14章 蘭臺藏書第9章 天子所賜第10章 身陷囹圄第11章 官場狡詭第32章 太阿倒持第15章 亂世能臣第1章 劫後新生第31章 逃出生天第31章 烈風襲寨第22章 禍其始此第3章 遼東來書第31章 漢之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