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鎮撫關中

是勳來到後堂,先派人給張既換了一套完整的衣服,然後在案上展開徐英送來的絹繪左馮翊圖,召集張既、夏侯淵和吳質、司馬懿——他手下現在也就這兩個可以一用,其他全是渣渣——五人一起研討郡內的形勢。

首先把各部割據勢力都標註在相關位置上,根據張既所言,侯選、程銀、樑興各有兵五千以上,至於那兩名地方豪強鄭富和鄭甘,則不過鄉卒七、八百而已。是勳就說啦,應當即召侯選等三將率軍南下,夾攻長安,趁機把他們的勢力逐步從左馮翊驅逐出去,而至於鄭富、鄭甘,靠着夏侯淵的騎兵直接掃平了就得。

“吾不可久居左馮翊,必要前往長安,督諸將攻城,”是勳詢問張既,“故欲將一郡之務託付給德容,如何?”我直接讓你署理左馮翊吧。

張既聞言大驚。他當然不知道是勳早就聽說過自己的名字,故而看重,還以爲是因爲自己分說郡內形勢,周到詳細,所以才博得了這位侍中大人的歡心。你說啥,讓我當左馮翊?“臣妾做不到啊”!

當下急忙推辭:“既爲末吏,安能遽爲二千石,如何服衆?侍中明察。”

雖說漢代官員上上下下,流動得非常頻繁,跟後世迥然不同,昨日還做三公,今天就可能一抹到底,甚至被伐爲城旦(苦役),明天又可能直接從勞改犯升爲九卿。然而再怎麼躥升,也沒有直接從小吏升爲二千石的道理。張既要是真當了左馮翊,郡內有誰能服?他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無法順利施政啊。

就好比當年是勳以白身爲陶謙辦事,陶謙要給他個從事噹噹,被他婉拒了,後來遊說曹操成功,曹操開口也是從事啥的,他仍然雙手連推。州從事頂天不過百石。就這他都不敢當,怕會爲同僚所嫉——當然啦,這年月州已經從地方監察機關一躍而成爲一級行政區劃,州從事真正的價值估計得在千石以上——更何況要直接給張既一個左馮翊呢?殺了張德容的頭,他也不敢應啊。

是勳一琢磨也是,象左馮翊這種舊日的腹心之地,世家大族非常強勢,雖然迭經兵燹,仍然屹立不倒。自己所署的郡守要是威望不足以服衆,還真指揮不動那些大家子。那麼,該讓誰來管理左馮翊爲好呢?

乾脆還是打問張德容吧——“郡內尚有賢才否?”張既想了一想。推薦道:“徐功曹人望素著。雖然無可爲守,亦足堪爲輔……”是勳笑道:“彼才親杖責卿,卿不恨乎?”張既說:“徐功曹爲郡中大姓,既家世、職務皆下之也,又有過犯,故而責之。安敢有嫉恨之心?”

張既說他家世不如徐英,是勳詳細打聽了一下,估計跟自己是家的地位差不太多,不是吳質、魯肅之類單家。繼續再問左馮翊境內還有什麼強人,張既就說啦:“萬年楊孔渠。見爲池陽丞,及郡功曹遊幼齊。皆郡縣之才也。嚴文通兄弟,雖爲單家,與郡內甲族相交甚密,可付大任。尤其嚴公仲精於劍術,弓馬亦熟,可以爲將。”

是勳對照着荀彧、司馬防所言,有些名字聽說過,有些沒有聽說過,於是一一地詳細查問。原來楊孔渠名沛,這人的名字,是勳前一世是讀到過的,乃是漢末著名的酷吏,曾被曹操任命爲鄴令,據說聞聽此事,竟然連一向驕縱不法的大將曹洪、劉勳都趕緊約束家人,不要去撞了楊沛的槍口。遊幼齊名殷,荀彧曾說他方整嚴密,可付大任。嚴文通就是剛纔見過的嚴苞,他兄弟嚴公仲名幹。

當下沉吟少頃,先派人去接收池陽縣,罷其令,即以縣丞楊沛署理。遊家地位比較高,乾脆讓遊殷暫署左馮翊,以徐英輔之,任嚴苞爲高陵令。至於張既和那個據說精通劍術的嚴幹,是勳打算暫時籠在自己手中。

散會以後,是勳派吳質持詔去宣侯選,秦誼去宣程銀,董遇去宣樑興,要他們速速點集兵馬,都來高陵會齊,南下合攻長安。同時歇兵二日,命張既爲嚮導,引夏侯淵大軍去討伐豪強鄭甘和鄭富。

這邊夏侯淵大軍才走,是勳就接到了段煨的來信。段煨在信中說,他前幾日在曲郵大敗李傕,李傕退守長安,自己兵力單薄,難以攻取,因而請天使盡快移駕軍中,以振士氣,同時召關西各將前來會合。是勳心說左馮翊的事情還沒能解決,我是不會往長安城下去的,這個調兵麼,倒可以先辦起來。於是派人送信給馬騰、馬玩、楊秋諸將,使會攻長安——韓遂距離實在太遠,而且實力太強,暫且不考慮。

是勳在高陵城中呆了整整十天,趁機梳理縣內、郡內的事務,收糧召役,整頓兵馬——好在他手下有司馬懿輔佐,那小子暫時還沒有表現出本該具有的軍政才幹,但打理署中日常事務,倒是條理清晰,頗爲得法。是勳還到周邊幾個縣、鄉去轉了轉,拜訪地方大族,又召了幾名大族子弟出來做郡吏。

夏侯淵攻取雲陽、祋栩兩縣的軍事行動非常順利,一方面是用兵老道,尤其擅長奇襲,另方面有張既這個地頭蛇引導和輔佐,所以鄭富、鄭甘給打了個冷不防,陸續授首。隨即是勳即授權張既挑選合適的人才出任令、長——左馮翊東部無顯姓,桓、田、吉、郭四姓都在西部,是勳忙得走不開,就先後派張既、嚴幹前往安撫,闢其子弟,基本上把左馮翊西部的形勢給穩定了下來。

很快吳質帶來了侯選,秦誼帶來了程銀,只有樑興找了種種藉口,不肯應召,是勳暗中冷笑:“不作死就不會死,姓樑的你等着!”在原本的歷史上。無論鍾繇、衛覬還是裴茂,鎮定關中、關西,都是以撫安爲主——手裡沒什麼兵,腰桿兒就不硬,想嚴厲一點兒都不成啊——結果導致諸將割據的局面未能得到根本改變,後來馬超振臂一呼,韓、馬以及侯選、程銀、李堪、張橫、成宜、馬玩、楊秋、樑興,總共十部。聯兵反叛,得曹操親自領兵前去征伐。是勳的意思,我這回就借呂布等人的兵勢先幫你平了其中幾部,消除點兒隱患。

不過他暫時還不打算去動樑興,只是好言撫慰前來會合的侯選和程銀,讓他們南下攻取陽陵、長陵,駐兵渭橋,從北側威逼長安。秦誼提出疑問,說:“二將各不統屬。未立主帥,其可勝乎?”是勳微微一笑,也不回答。心裡卻說:“誰要他們勝了。誰準他們勝了?”

他隨即就在左馮翊恢復了郡尉的設置,以嚴幹任之,命其招兵買馬,尋機恢復原本被侯、程佔據的各縣。自己率領夏侯淵離開左馮翊,南渡涇水,前往京兆的新豐——因爲後方傳來消息。魯肅已經引着呂布軍進了關了。

是勳巧奪桃林塞以後,就把那座要隘給放空了,打開大門,放呂布過來。呂布在魯肅的勸說下,率領陳宮等麾下諸將。大軍一萬五千,浩浩蕩蕩進入桃林。隨即又接管了華陰城。魯肅由他接管,但是事先說好了,民事仍由是侍中所署的華陰令董綱負責,呂軍不得妄加干涉。

呂布自華陰而下鄭縣,一路西進,終於跟是勳在新豐相會。在呂布到來之前,是勳按圖索驥,任賈洪賈叔業爲新豐令,罷免李傕所署京兆尹張時,而以鄭縣人韋端韋休甫爲京兆尹。韋端有二子,一名韋康字元將,在原本的歷史上做到涼州刺史,後爲馬超所殺,一名韋誕字仲將,乃是著名的書法家,原本歷史上官至侍中,是勳將此二人全都召至麾下使用。

尤其他在韋誕身上還得着一個驚喜。且說那日韋誕受命整理縣內公文,遞上來以後,是勳展開一瞧,果然一筆好字,然而——“素聞仲將能制墨,爲何如此不良?”你這墨跡未免太淡了點兒吧?韋誕鞠躬如也,致歉道:“是誕之失也,新制之墨常書於紙上,故此偏淡,既書於竹,應更換署中之墨纔是。”

是勳聞言,不禁又驚又喜:“仲將能造紙乎?”韋誕答道:“不能。”接着解釋,說自己喜歡練字,要是寫在竹子上,不削吧太浪費,削掉吧又捨不得,恰巧戲亭一帶有人善於造紙,價廉物美,所以就購入了一大批紙來做習字之用——“侍中若愛紙時,誕可奉獻一斤。”

是勳心說真小家子氣,我可不是奔着這一兩斤紙來的——“吾欲得紙久矣,仲將可引我往造紙處去訪來。”我要把造紙工人和作坊全都連鍋端到關東去!

只可惜他還沒來得及啓程往戲亭去找造紙工呢,呂布、陳宮就已經到了,只好暫且放下渴望,出城相迎。

把呂布、陳宮等人接進衙署,呂布探問前線的形勢,然後一撇嘴:“段忠明駑馬而已,某這便揮師向前,不用半月,即可攻克長安。”是勳笑着攔阻道:“長安城高堞密,兼之困獸猶鬥,溫侯甚勿輕忽。溫侯所部雖皆驍銳,亦不應折損于堅城之下。今楊密、王承潰往藍田,請溫侯先往進剿,隨即便自長安南側相攻。段煨在東,侯選等在北,溫侯在南,不日馬騰等亦當自西而來,則李傕坐困愁城,必然授首。”

這邊兒暫且把呂布給糊弄走了,還讓韋康隨之南下,接任藍田令。然後是勳暫且顧不得造紙作坊了,匆匆帶着魯肅等人,在夏侯淵的保護下,大搖大擺地來到長安城下,進入段煨軍中。纔到營門,便見賈詡冠帶來迎,是勳就問啊:“段將軍何在?”

賈詡的目光鋒利如刀:“前中流矢僵臥,無法來迎天使,侍中毋罪。”

啊呦,是勳心說你這傢伙終於下毒手了麼?!

ps:

這兩天寫得還算順,晚上加更一章吧。

第24章 英雄少年第27章 盡屠公孫第14章 敗得甚好第10章 爲彼等耳第24章 續漢記事第7章 比干直諫第3章 深入西域第21章 吾等何往第20章 忙中得閒第4章 不利曹氏第23章 幽州諂臣第18章 背主求榮第18章 謀刺之謎第22章 拓拔歸附第17章 莒縣奇案第5章 刺奸密奏第24章 脣槍舌劍第29章 城下大戰第14章 客已滿矣第3章 夷寇臨城第19章 血戰赤阪第17章 兔死狗烹第27章 漫天箭雨第26章 南鄭病龍第5章 刺奸密奏第2章 疏於職貢第6章 欲言南事第35章 命盡園桑第31章 曾母投杼第32章 出入此門第26章 君權相權第15章 重修長城第19章 嶺南烽煙第8章 頭風復發第8章 願爲雲敞第14章 蘭臺藏書第21章 衣錦榮歸第27章 盡屠公孫第25章 所忠者天第30章 合圍長安第25章 一國將相第7章 善戰無功第23章 此新聲也第26章 羽扇綸巾第15章 毋受其蠱第9章 明察秋毫第7章 吾無此癖第22章 心痛之由第21章 先見神亭第13章 郊祀天地第38章 謀國謀身第4章 真正小人第2章 據蜀自立第29章 伏地氣絕第36章 封侯之賞第21章 齊大非偶第6章 樂浪故人第29章 律有明文第2章 兄弟鬩牆第6章 並無雅骨第2章 工商興利第28章 毋失我望第19章 訓詁之師第10章 平定上郡第25章 汝國何在第14章 非當世人第24章 所志既從第19章 卿之無學第28章 假子拒敵第32章 天下第一第9章 德不可見第29章 駐馬浿陽第15章 就食玄菟第2章 吏之不足第25章 大盈若衝第25章 誰堪伯仲第14章 未之聞也第11章 借胡殺人第18章 置之死地第26章 心喪三年第21章 先見神亭第18章 光祿新丞第15章 烽煙四起第11章 空手奪刃第8章 謀爭爲上第26章 直取葭萌第19章 嶺南烽煙第7章 不忠不孝第14章 蘭臺藏書第28章 長沙張羨第6章 樂浪故人第38章 須三萬金第4章 豆中有膏第21章 朔州互市第2章 水力磨坊第5章 賣官鬻爵第9章 亂軍之計第8章 謀策定亂第9章 家事難斷第37章 千年展布
第24章 英雄少年第27章 盡屠公孫第14章 敗得甚好第10章 爲彼等耳第24章 續漢記事第7章 比干直諫第3章 深入西域第21章 吾等何往第20章 忙中得閒第4章 不利曹氏第23章 幽州諂臣第18章 背主求榮第18章 謀刺之謎第22章 拓拔歸附第17章 莒縣奇案第5章 刺奸密奏第24章 脣槍舌劍第29章 城下大戰第14章 客已滿矣第3章 夷寇臨城第19章 血戰赤阪第17章 兔死狗烹第27章 漫天箭雨第26章 南鄭病龍第5章 刺奸密奏第2章 疏於職貢第6章 欲言南事第35章 命盡園桑第31章 曾母投杼第32章 出入此門第26章 君權相權第15章 重修長城第19章 嶺南烽煙第8章 頭風復發第8章 願爲雲敞第14章 蘭臺藏書第21章 衣錦榮歸第27章 盡屠公孫第25章 所忠者天第30章 合圍長安第25章 一國將相第7章 善戰無功第23章 此新聲也第26章 羽扇綸巾第15章 毋受其蠱第9章 明察秋毫第7章 吾無此癖第22章 心痛之由第21章 先見神亭第13章 郊祀天地第38章 謀國謀身第4章 真正小人第2章 據蜀自立第29章 伏地氣絕第36章 封侯之賞第21章 齊大非偶第6章 樂浪故人第29章 律有明文第2章 兄弟鬩牆第6章 並無雅骨第2章 工商興利第28章 毋失我望第19章 訓詁之師第10章 平定上郡第25章 汝國何在第14章 非當世人第24章 所志既從第19章 卿之無學第28章 假子拒敵第32章 天下第一第9章 德不可見第29章 駐馬浿陽第15章 就食玄菟第2章 吏之不足第25章 大盈若衝第25章 誰堪伯仲第14章 未之聞也第11章 借胡殺人第18章 置之死地第26章 心喪三年第21章 先見神亭第18章 光祿新丞第15章 烽煙四起第11章 空手奪刃第8章 謀爭爲上第26章 直取葭萌第19章 嶺南烽煙第7章 不忠不孝第14章 蘭臺藏書第28章 長沙張羨第6章 樂浪故人第38章 須三萬金第4章 豆中有膏第21章 朔州互市第2章 水力磨坊第5章 賣官鬻爵第9章 亂軍之計第8章 謀策定亂第9章 家事難斷第37章 千年展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