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天不可言

是勳跟曹『操』的絕大多數屬下全都不同,並不怎麼喜歡曹昂。他有時候也會暗中問自己,這究竟是爲什麼呢?是因爲前一世貪愛曹丕、曹植之文,敬佩曹彰之武的緣故嗎?嫌曹昂擋了兄弟們的路?似乎不是很對……

仔細考究起來,可能是因爲這孩子實在太聽話了。其實論起天賦來,曹昂只是中人之資——好吧,跟老爹相比,曹家兄弟幾個也就曹植在文藝方面略有所長,其他幾個都可說不肖,哪怕是建安文壇的領袖、後來的大魏文皇帝曹丕,文采彷彿,但氣魄太遜,至於治政和用兵,更連老爹的後腳跟兒都『摸』不到。說不定放別人家裡,曹昂就算是聰明孩子了,可是在老爹的光輝掩蓋下,卻顯得非常平庸。

平庸可是平庸,但這孩子非常好學,做事一板一眼的,也非常謹慎、踏實——這點兒跟曹『操』絕然不同,曹『操』也說了,那大概是他娘教導的結果。曹昂的生母爲劉夫人,但很早就去世了,撫養他長大,並且給他施加了最大影響的,乃是曹『操』的正室丁夫人,據說丁夫人還是光武朝諫議大夫、博士、大儒丁恭之後,論家世的底蘊,就是曹『操』這種“贅閹遺醜”打馬也追不上的。

一般情況下,這類世家大族的子弟,會養成完全相反的兩種『性』格趨勢:一是徹底的紈絝,飛鷹走馬,無所不通,欺男霸女,無所不爲;二就是完全循規蹈矩,缺乏自我意識,就象是大家族傳承當中一枚普通的螺絲釘似的。曹昂無疑就屬於後一種。

長輩都喜歡聽話孩子,臣子都喜歡仁厚的少主。然而是勳其實比曹昂大不了幾歲,還真沒法兒把他當晚輩來看待,而且以他來自於兩千年後的思想,也不會自居爲他人之臣,他只會把自己當作曹『操』平定天下的幫手而已。所以,曹昂太過聽話。是勳反倒不怎麼喜歡。

好學生嘛,老師因爲省心而最喜歡啦,但是未必能夠得到同學們的親近,同學們肯定是摻雜着小忌妒和小鄙視地敬而遠之啊。

是勳前一世就不算什麼好學生,學習單類拔尖兒(文史不含哲),所以碰到成績好的課目,那根本不用聽講啊。碰到成績不好的課目,反正聽了也追不上……幾乎就沒有老師不討厭他的。這回雖然曹『操』讓他去給曹昂上課,可是他一時還調整不過心態來,總是用差學生的眼光而不是教師的眼光,去瞧曹昂,就覺得這孩子老實、聽話得讓人有點兒不耐煩。

當然啦。這種不耐煩是不會輕易表『露』於外的,當下他便去見了曹昂,見面就問你最近讀的什麼書,有啥不明白的地方。曹昂恭恭敬敬地行了禮,老老實實地回答道:“近讀《春秋繁『露』》,董子曰:‘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先出災害以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懼之,尚不知變,而傷敗乃至。’何以前代君王,知其警而不改其行的,比比皆是?難道不知國家喪敗,則彼等亦難終保富貴者乎?”

是勳心說這小子腦袋還是有一點兒靈光的,終究是年輕人。敢想敢說,不過就曹昂這『性』子,估計再過個兩三年,就未必能問出這種尖銳問題來啦。他當即擺擺手:“不必言天。”

曹昂撲閃着一對大眼睛望着是勳,不明白他是什麼意思。是勳淡淡一笑,解釋說:“孔子云:‘邦大旱,毋乃失諸刑與德乎?’此蓋設問也。非肯定也,夫子敬鬼神而遠之,豈輕易談天者乎?荀子並雲人定勝天——‘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所謂五行。出於方士,讖緯則爲仲舒引入經典。天其有知者乎?老子曰:‘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安有明國家失道而出災害以先譴告之理?”

是勳這番話多少有點兒離經叛道,因爲漢儒最講究“天人感應”,讖緯之學盛行一時,甚至受到劉秀等人的官方扶持。但他不怕在曹昂面前這麼說,一則曹『操』本身就不是個敬畏上天的人,而且『迷』信思想也並不濃厚,曹家的學術氛圍原就是重人事而輕天命的;二則古文經學爲了反對今文經學,大多指斥讖緯爲僞學,作爲古文大家的鄭玄的再傳弟子,是勳不這麼說才奇怪哪;三則是勳打從荊州歸來以後,對於自己可以往經學裡摻雜私貨那是信心滿滿啊,不趁機破除『迷』信,更待何時?

所以他還跟曹昂介紹王充的《論衡》,說改天我抄一份兒給你好好研讀一番。曹昂就問啦:“姑婿之意,上天是不會示警的嗎?”

是勳點頭,然後繼續闡發:“唐堯何辜,而十日並出?虞舜何罪,而洪水湯湯不止?夏禹平水患,是靠着祭祀上天呢,還是自修其德呢,還是親勤溝洫,乃至手足胼胝呢?聖人所教,觀天地災異而自思己過,其意在‘慎’,而不在‘畏’。與其畏天,不如畏人。昔周之世也,爲天子無德於是諸侯叛,諸侯叛於是人民喪,人民喪於是國家衰——與其順天,不如順民。”

說到這兒,是勳不禁想到,曹昂老實木訥,其實也有一樁好處,自己方便給他灌輸一些比較超前的思想,說不定將來的成就要比他幾個兄弟來得高。可是又一轉念:曹昂其實已經不能算是一張白紙啦,相反那整天喧擾打鬧的哥兒倆,還有現在趴娘懷裡嚎哭的小崽兒,要是自己能夠施加足夠的影響,將來更容易爲其賢君,保安生民……

不過算了,想那麼多幹嘛?歷史已經改變了,曹昂就未必會在宛城戰死,難道還要自己下手把他弄死,給子桓兄弟謄位子不成?而倘若曹昂不死,丁夫人就不會跟曹『操』離異,卞氏正不了位,一直頂着庶出帽子的那哥兒仨,成長環境就有天壤之別,最終會長成啥樣兒,誰都預料不到。

罷了,罷了,且走一步算一步吧。

是勳沒給曹昂上太長時間的課,臨近黃昏的時候就趕緊辭出來了——要不然又得留下吃那些清湯寡水的曹家飯。他安步當車地回了自家宅邸——其實自宅也在翻修,叮咣五四的,白天就壓根兒靜不下心來,這也是他寧可去司空府上遛彎兒也不回家歇着的一個重要原因。

可是今天與往日不同,才進家門,就見着一個熟悉的身影迎將上來。是勳一見大喜,趕緊扯住那人不讓他下拜:“季重,如何那麼快便到了許昌?”

來人正是是勳的門客……可能也是目前唯一靠譜的門客,濟陰人吳質吳季重。當下吳質努力施了半禮,笑着說:“小人先快馬而來,給主公道喜。”

“哦?”是勳愣了一下,“某有何喜啊?”

吳質急匆匆地說道:“臨行之前,管夫人突然抱恙,經醫者診治,乃是喜脈!恭喜主公,賀喜主公,將要爲人父啦……”

啊呀,是勳這下子真是又驚又喜,趕緊問:“是多久的身孕?”吳質答道:“診時已近四個月了,因而管夫人暫時難以遠行,便先留在了鄄城。”是勳掐着手指一算,那應該是自己去荊州前不久懷上的,嗯,沒錯,是自己的種兒。隨即在心裡狠狠搧了自己一巴掌:你究竟在想些咩了!難道還能不是你的嗎?

啊呀,自己今年才……論實歲纔剛二十,大學還沒畢業呢,想不到就要做爸爸了……我說巳啊你着的什麼急……不過沒辦法,這年月還沒啥有效的避孕手段,自己和管巳又都不會計算安全期……反正種豆總會得豆,有崽兒就有崽兒吧。

只是沒想到竟然讓管巳給拔了頭籌哪,就不知道曹淼聽說了這事兒,會不會心裡不舒服。如此一來,恐怕要彌合二女之間的矛盾就更困難了……真是讓人頭大啊……

他跟這兒發了半天的愣,也不動也不說話,吳質人精兒似的,也不來催。等了好半天,是勳才終於把早就飛到九霄雲外的神思給硬生生扯回來,一邊拉着吳質的手往屋裡走,一邊問他:“管氏留在鄄城安胎也好,只可惜某無法得見嬰兒降生了……如此說來,曹氏等皆已啓程南來了?不知何日可到?”

他的產業都在鄄城郊外,一時也搬不走,只好讓吳質把劉表贈送的祖道黃金帶來,好在許都附近置辦田產、莊院。有時候他就懊悔啊,自己應該知道曹『操』遲早會遷都許昌的呀,要是早點兒來買點兒產業,光炒地皮就能賺翻了吧!都怪自己腦袋裡壓根兒就沒有這根筋,前一世身在一個商品社會,都幾乎沒有一點兒商業頭腦,更何況這一世呢?

所以本來是打算留下一些家奴、莊客在鄄城內外,讓妻妾們和管家魚他、門客吳質等人,收拾東西搬到許昌來的,如今管巳既然有孕,以這個年月的醫療狀況,確實還是留在鄄城比較穩妥,這長途跋涉的,要是出點事兒那就悔之莫及啦。

就聽吳質稟報道:“管夫人既不肯南來,管公……”既然是主公的老丈人,當然得加個“公”字尊稱,雖然那傢伙不過一土匪而已——“本就不方便挪動,也便自然留下了。曹夫人等,預計三日後即可抵達許都,小人先期前來稟報佳音。”

是勳說好,好,季重你辛苦了,先下去歇着吧,晚上咱們再好好聊聊。吳質施了禮,轉身離開,可是才走兩步,突然又想起了什麼來,趕緊回頭:“還有一事,廣陵陳太守薦來一位魯先生,也將與曹夫人等同期而至。”

啊呀,是勳聞言大喜,心說還真讓陳登把這位老兄給找到啦!(未完待續。。。)

第8章 謀爭爲上第33章 而魏其死第28章 馮翊遺珠第17章 強固是氏第12章 防微杜漸第6章 奢而不侈第14章 明算之弊第31章 江陵城下第5章 朝鮮新冢第28章 長阪坡前第32章 唯纔是舉第10章 變廢爲寶第17章 巫山雲雨第21章 慮勝慮敗第2章 據蜀自立第10章 海隅神威第19章 若奸若忠第20章 前程無限第22章 都外胡騎第20章 不可得乎第9章 溳水之戰第3章 鴻鵠之志第30章 釜底抽薪第4章 五經注我第27章 漫天箭雨第10章 不忠不義第23章 兩道併發第10章 梟雄之死第20章 郭氏假子第10章 離間江陵第19章 白玉美人第3章 鴻鵠之志第11章 社會進步第12章 兔死狗烹第6章 有如神鬼第23章 步趨周公第34章 以兵做賊第29章 難爲田橫第7章 置之美稷第26章 老成謀國第12章 尚書空臺第20章 亥豬巳蛇第14章 李代桃僵第20章 秦因何亡第6章 華夷之辨第16章 屯敵必取第18章 皆不必問第5章 驅散病患第11章 不聞惡聲第6章 奢而不侈第7章 宛城宣詔第2章 九江處士第32章 暗流涌動第17章 州郡罷兵第19章 天子之威第24章 續漢記事第22章 甥其無恙第16章 管他何人第12章 黃鬚大奇第22章 甥其無恙第26章 甄氏佳婦第2章 初晤諸葛第15章 知交零落第23章 荊州星佔第21章 一字長蛇第10章 平定上郡第36章 鐵券丹書第12章 劈章宮門第27章 孟堅識淺第27章 遂鄉認親第7章 受人構陷第2章 九江處士第28章 子以母貴第15章 亂世能臣第28章 真書僞書第36章 誰人祖道第三章 食蕢之思第25章 恩威並施第22章 請跪恭送第36章 遣使赴倭第22章 禪何禮也第6章 欲言南事第6章 此鬍匪也第16章 天下爲弈第1章 下車立威第11章 放下屠刀第25章 初步較量第4章 吾當染指第22章 拓拔歸附第7章 事後諸葛第31章 大戰餘波第10章 隆中訪賢第13章 行海索第4章 閉門課徒第2章 載舟覆舟第29章 駐馬浿陽第6章 督郵行縣第28章 江南俊才第15章 毋受其蠱第12章 黃鬚大奇
第8章 謀爭爲上第33章 而魏其死第28章 馮翊遺珠第17章 強固是氏第12章 防微杜漸第6章 奢而不侈第14章 明算之弊第31章 江陵城下第5章 朝鮮新冢第28章 長阪坡前第32章 唯纔是舉第10章 變廢爲寶第17章 巫山雲雨第21章 慮勝慮敗第2章 據蜀自立第10章 海隅神威第19章 若奸若忠第20章 前程無限第22章 都外胡騎第20章 不可得乎第9章 溳水之戰第3章 鴻鵠之志第30章 釜底抽薪第4章 五經注我第27章 漫天箭雨第10章 不忠不義第23章 兩道併發第10章 梟雄之死第20章 郭氏假子第10章 離間江陵第19章 白玉美人第3章 鴻鵠之志第11章 社會進步第12章 兔死狗烹第6章 有如神鬼第23章 步趨周公第34章 以兵做賊第29章 難爲田橫第7章 置之美稷第26章 老成謀國第12章 尚書空臺第20章 亥豬巳蛇第14章 李代桃僵第20章 秦因何亡第6章 華夷之辨第16章 屯敵必取第18章 皆不必問第5章 驅散病患第11章 不聞惡聲第6章 奢而不侈第7章 宛城宣詔第2章 九江處士第32章 暗流涌動第17章 州郡罷兵第19章 天子之威第24章 續漢記事第22章 甥其無恙第16章 管他何人第12章 黃鬚大奇第22章 甥其無恙第26章 甄氏佳婦第2章 初晤諸葛第15章 知交零落第23章 荊州星佔第21章 一字長蛇第10章 平定上郡第36章 鐵券丹書第12章 劈章宮門第27章 孟堅識淺第27章 遂鄉認親第7章 受人構陷第2章 九江處士第28章 子以母貴第15章 亂世能臣第28章 真書僞書第36章 誰人祖道第三章 食蕢之思第25章 恩威並施第22章 請跪恭送第36章 遣使赴倭第22章 禪何禮也第6章 欲言南事第6章 此鬍匪也第16章 天下爲弈第1章 下車立威第11章 放下屠刀第25章 初步較量第4章 吾當染指第22章 拓拔歸附第7章 事後諸葛第31章 大戰餘波第10章 隆中訪賢第13章 行海索第4章 閉門課徒第2章 載舟覆舟第29章 駐馬浿陽第6章 督郵行縣第28章 江南俊才第15章 毋受其蠱第12章 黃鬚大奇